小麦杂交育种技术实验剖析讲课讲稿

合集下载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ppt27 优秀课件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ppt27 优秀课件

灵活创新、实际应用
育种的方法有多种,各有各的优点,我们 要合理的有机结合各种方法,高效的达到 各种目的。
如果水稻的某迟熟(AA)品种,那么我们有 什么好办法快速的得到早熟(aa)品种?
人工诱变 + 单倍体育种 幼苗 秋水仙 (A) 素处理 迟熟 品种 (AA)
迟熟 人工 杂合 花药离 子 品种 体培养 诱变 (Aa) (AA) 幼苗 秋水仙 早熟 (a) 素处理 品种 (aa) 时间: 当年就可以培育出优良新品种!
单倍体育种
P
DDTT高秆抗锈病 F1 花粉 单倍体 幼苗 纯合体 植株
×
ddtt矮秆易染锈病 第 年 1
DdTt高秆抗锈病 DT、dT、Dt、dt
花药离 体培养
第 2 年
DT、dT、Dt、dt
秋水仙 素处理
ddTT矮秆抗锈病
[问题情景]
例1: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 病(T)对不抗锈病(t)为显性,现有纯合的高 秆抗锈病的小麦(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的小麦 (ddtt)两个品系,根据你前面所学的遗传变异 基本规律的有关知识,你能否设计一个育种步骤 怎样才能得到矮秆抗病的优良品种(ddTT)?① 请你写出育种的步骤;②用遗传图解表示出育种 过程。(注:小麦品种是纯合子)
新品种
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多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
花药离体 培养
处 杂交-自交- 物理、化学 秋水仙素 理 选优-自交 因素处理 处理 原 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抑制纺锤 精子直接 体的形成 发育成植株
优 使优良性状 提高突变率, 营养物质 缩短育种年限 加速育种 点 重新组合 含量高 缺 点 不能创造 新基因, 育种缓慢 诱变方向难 以控制,有 利性状比较 少 发育迟 缓,结 实率低 方法复杂, 成活率低

实验三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实验三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作物育种学》实验报告班级: 农学10-4姓名: 曹跃强学号: 20100359实验三小麦杂交育种技术一、实验目的:小麦是自花授粉作物,通常自然异交率极低,为了提高育种效率,促进品种间的基因重组,进行小麦的人工有性杂交是小麦育种中最常用的方法。

本实验旨在了解小麦的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学习和掌握小麦的有性杂交技术。

二、实验用品四川农业大学青圃园试验地种植的小麦品种,镊子、剪刀、透明塑料袋、回形针、纸牌、铅笔等。

三、操作方法1.选穗整穗选穗是指选择母本的麦穗而言。

在母本去雄前,应选择适合的麦穗。

入选的麦穗应该是发育良好,健壮和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的主茎穗或大分蘖穗。

选穗时间一般在麦穗抽出以后、穗下的茎露出叶鞘大约1.5厘米时进行。

麦穗初步选中以后,用镊子打开麦穗中部的小花,观察它的花药,如果花药正在由绿变黄,就是理想的杂交穗。

因为这样的麦穗当天去雄后,第二天就能授粉杂交。

根据确定的杂交组合,在母本群体内选择典型、健壮植株的主茎穗(刚抽出叶鞘、花药呈绿色),先用镊子去掉穗基部和顶部发育不良的小花每穗留中部10个发育较一致的小穗,再将小穗的上部小花去掉,只留基部外侧两朵发育好的小花,经过上述整穗过程,杂交穗上只留下了十余朵发育良好、生长健壮的小花。

⒉去雄套袋去雄时用左手大拇指和中指夹住麦穗,用食指轻压外颖的顶部使内外颖分开,右手用镊子插入内外颖的合缝里,轻轻镊出三个雄蕊(注意:不要夹破花药和碰伤柱头),去雄完成后,套上塑料袋,挂号标牌即可。

去雄工作应从穗的一侧由下而上顺序进行,去完一侧再进行另一侧,不能遗漏。

去雄时如发生花药破裂(或花药呈黄色)这朵花应剪去,应用酒精擦净镊子,以免发生串粉现象。

⒊授粉杂交在去雄后1-3天内进行授粉,结实率较高。

授粉以上午8时以后(8-11时)4时以前开花较盛时为宜,授粉前先检查柱头有无损伤。

如柱头已呈羽毛状分叉、有光泽,表明正是授粉适期。

采集成熟的父本花粉(花药金黄色,有花粉散出)于小杯(或纸上)中,然后立即用授粉器(将花粉)依次放入每朵去雄的花内,全穗授粉后将纸袋套好,牌上写上父本名称,授粉日期,10天后将纸袋去掉。

杂交育种PPT课件

杂交育种PPT课件
混合法可以在后代群体中保存各种优良基因, 并增加以后世代中优良基因重组的机会。混合 世代自然选择有利于群体适应当地生态和逆境。
2019年7月18日10时23分
(3)混合法的优缺点
优点: 提高选择优良基因型的准确性,保存
大量的有利基因和基因型。
缺点: 选择困难(群体内不同基因型竞争),
选择数量大,年限长。
例如:美国小麦品种Gaines,曾创世 界单产纪录,不是好亲本;其姊妹系 Pullmanioi,曾育出了多个优良杂交品 种。 2019年7月18日10时23分
三 杂交方式与杂交技术
1 杂交方式
(1) 单交(Single Cross)或成对杂交
单交:由两个品种或遗传类型成对杂交。
组合方式:A×B(A/B)
2019年7月18日10时23分
3 衍生系统法(derived line method)
衍生系统:由F2或F3一个单株所繁衍的后代 群 体分别称之为F2或F3衍生系统。
工作要点:在F2或F3进行一次选择,以后各 代
分别按衍生系统混合种植,不加选择。对衍 生系统测产,淘汰不良衍生系统,直到产量 及其他性状稳定,再从中选株,种成株系, 20从19年7中月18选日10时择23分优良系统,进行产量比较试验,直 至育成品种。
2
F1ⅹA
3
BC1F1ⅹA
4
BC2F1ⅹA
5
BC3F1ⅹA
6
BC4F1
7
BC4F2
2019年7月18日10时23分
回交育种步骤
工作内容
杂交,A为轮回亲本,B为抗病亲本, (抗病性为显性)
F1与A回交
一次回交一代中选抗病株与A回交 二次回交一代中选抗病株与A回交 三次回交一代中选抗病株与A回交 四次回交一代F1自交并选优良抗病株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人教版ppt课件完美版7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人教版ppt课件完美版7
缺点:
育种时间长,过程繁琐; 只能利用已有的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基因。 只能进行本物种或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杂交, 不能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如果要培育出新的基因和新的 性状,应该怎样做?
资料: 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利用太空资源的愿
望变成了现实。自1987年以来,中国利用自己研 制的返回式卫星和神舟号飞船进行了多次航天育 种搭载试验,试验品种达1000多种。
上海世博会——太空家园馆
太空育种厅
二、诱变育种
1、请你给诱变育种下一个合理的定义。
利用物理因素(如ⅹ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 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 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
2、依据什么原理?
基因突变
中国首批太空实验育种动物诞生
3、有哪些因素可以诱导生物产生基因突变?
选优 测交
4、你能举出我国在杂交育种方面的成就?
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4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杂交育种的实例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 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据统计,我国有一半以上的稻田种植 杂交水稻。通过推广杂交水稻,我国的水稻产量从原来的 4500kg/hm2 增加到7500 kg/hm2 。从1976 年到 1998 年,累计增产粮食3.5×108T ,平均每年多解决约 6 000万人的粮食问题
杂交育种的方法也用于家畜、家禽的 育种。
我国奶牛的主要品种中国荷斯坦牛(原 称中国黑白花牛),是将国外的荷斯坦-弗里生牛引进后,在我国经过长期驯化, 与当地黄牛进行杂交和选育,逐渐形成的 优良种。这种牛的泌乳期可达305d ,年 产乳里让可达6 300 kg 以上。
中国黄牛

荷斯坦牛 中 国 荷 斯 坦 牛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PPT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PPT

• 2.基因突变 • 3.提高突变率 在较短时间内 • 4.农作物诱变
• 育种过程:(以两对相对性状为例)将两个 亲本杂交,得到F1再多次自交,逐代选育, 直到得到性状不再发生分离的理想纯种。 (见教材图6-1示意图)
• 1某作物的高秆(A)对矮秆(a)为显性,感 病(R)对抗病(r)为显性。Aa和Rr是位于非 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今有高秆 抗病和矮秆感病纯种,人们希望利用杂交 育种的方法在最少的世代内培育出矮秆抗 病新类型。应该采取的步骤是: (1)________ ; (2)________ ; (3)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观察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如果 ________与________相符,可证明该性状
由一对基因控制。
• [解析] (1)利用射线辐射育种属于诱变育 种。(2)由杂交一和杂交二可知,正反交之 后,对高产、优质性状没有影响,所以控 制高产、优质性状的基因应该是位于非同 源染色体上。但是正反交的结果对于抗盐 性状而言不一样,总是和母本一样,属于 细胞质遗传。(3)如果控制蛋白含量的基因 是多对基因,因为基因重组,测交或者自 交后代的比例关系就一定不会符合一对基 因测交或者自交的比例关系。据此可以设 计出实验方案。
• (2)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 (3)诱发产生的个体有利的不多,必须处理 大量实验材料。
• 2.意义:创造动植物、微生物新品种。 • 2在育种上既要得到更多的变异,又要使
后代的变异性状较快地稳定,最好采用 ()
• A.单倍体育种 • B.多倍体育种 • C.杂交育种 • D.诱变育种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公开课精品课件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公开课精品课件
(3)由(3)培育出(6)的常用方法Ⅳ 是 人工诱导多倍体 ,其形成的(6)称 多倍体 。
2019年7月3日星期三
27
补充:右图表示以某种农作物(1)和(2)两个品种为 基础,培育(4)(5)(6)(7)四个品种的过程。根 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4)由(2)培育出(7)的方法Ⅵ 是 采用射线照射或药剂处理等人工诱变方式 。
物发生基因突变

2、处理时期: 正在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3、原理:
基因突变

4、诱变因素: ①物理因素: 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 。
②化学因素:亚硝酸、硫酸二乙酯、5—溴尿嘧啶等。
5、优点:① 提高突变频率

② 在较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
6、缺点:基因突变的 不定向性 和 低频性 使选
点滴收获之2:单倍体育种
一、依据原理: 染色体变异
二、常用方法:花药(花粉)离休培养 三、优点: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四、缺点: 技术复杂且须与杂交育种配合 五、应用:
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T) 对不抗锈病(t)为显性,现有纯合的高秆抗锈病的小 麦(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的小麦(ddtt),如果你是 袁隆平,怎样才能得到矮秆抗病的优良品种(ddTT)且 育种年限要最短?
育工作量大,具有 盲目性

7、应用:①农作物育种:培育出的新品种具有抗病力
强、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②微生物育种:如青霉菌
的选育。 2019年7月3日星期三
18
太空椒
普通椒
例2:属于分子水平上的育种工作的是( A ) A、辐射育种 B、杂交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多倍体育种
2019年7月3日星期三

6.1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讲述

6.1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讲述

加速育种进程, 器官大, 基因都是纯合子,
大幅度改良性 营养物质高 自交后代不会发生

性状分离

1.育种年限长 2.局限于亲缘
点 关系较近的
个体
不定向性,有
利变异少,处 理材料多
发育延迟、 结实率低等
方法复杂,需与杂 交育种配合等
举 例
矮杆抗病小麦
高产青霉素 菌株
三倍体无籽 西瓜
单倍体育种获得 矮杆抗病植株
什么叫杂交育种?
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 P99 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杂结交合育基种因上重依述组据几的遗个传实学原例理,是请什么总?结 常出用有的方关法杂是什交么育?种以下问题?
杂交 自交 选种 自交
(动物选种时常用测交)
杂交育种有什么优缺点? 优点:将不同想个体一的想优:良性有状没集有中到其一他个育个体种上方法可以 缺点:1.育种年缩限短长2育.局种限年于亲限缘呢关?系较近的个体
优点: 1、提高突变的频率; 2、能产生新的基因,大幅度地改良某些性状; 3、缩短育种时间。
缺点:1、难以控制突变方向,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2、有利个体不多,需要大量的处理生物材料,再 进行选种培养。
空间生命科学:
高真空(10—8pa) 微重力(10—4g) 强辐射(尤其是危害 性极大的HZE)
四、多倍体育种
下图表示以某种农作物(1)和(2)两个品种为基础,培育出 (4)、(5)、(6)、(7)四个品种的过程。根据下图,回答下 列问题:
(1)AABB
(4)Ab
III I (3)AaBb
V II (5)AAbb
(2)aabb VI
(7)Aabb
IV (6)AAaaBBbb

小麦杂交育种

小麦杂交育种

• ⒊授粉
二、杂交技术与杂交方式
• (二)杂交方式 • 1.单交:单交即两个品种间的杂交(单交)用甲×乙表示,其 杂种后代称为单交种,由于简单易行、经济,所以生产上应用 最广,一般主要是利用杂种第一代,如丰鲤、福寿鱼。


期望得到的子代
二、杂交技术与杂交方式
• 2.双交与四交 • 双交是两个不同的单交种的杂交,可表示为(甲×乙)×(丙×丁) 或(甲×丙)×(乙×丙),4个亲本的遗传物质在4交一代中所占的 比例是一样的。亲本甲、乙、丙、丁依次占1/4.
三、杂交后代的选择 • (一)系谱法
• 按照育种目标,以遗传力为依据,从杂种 的第一次分离世代开始,代代选单株,直 到选出纯和一致、性状稳定的株系后,转 为株系(系统)评定。由于当选单株有系 谱可查,故称系谱法。常用于自花授粉作 物品种选育和异花授粉作物自交系选育。
系谱法的工作要点
F1选优势组合
不齐,花期长;重施P肥,抽穗齐,花期短;
小麦的花器构造
护颖
小穗 小花 穗轴
雄蕊
雌雄蕊
内颖(稃) 外颖(稃)
雌蕊
鳞片
1
2
3
5
4
7
8
9
10
6
1.麦穗 2.穗轴 3.小穗 4.护 颖 5小花 6.外稃 7.内稃 8. 雄蕊 9.雌蕊 10.鳞片
小麦的开花习性
通常小麦抽穗2-4天开花(有的当天就开花,也有的抽穗10 天才开花)。 开花的最适温度为18-23℃,最适相对湿度70-80%,花粉在 田间条件下的生活力约20分钟。 开花的高峰期随地区、品种、当时温、湿度有所差异,通 常一天有两个高峰,上午5-8时,下午约16-20时开花最盛。 小麦的开花顺序,就全株而言先主穗后分蘖穗;同一穗上, 先中部的小穗,然后依次向上、向下两端开放;就一个小穗 而言,先基部第一朵小花,然后依次向上,全穗开花约3-5天。 小麦开花时,鳞片吸水膨胀,迫使外颖张开,同时花丝迅 速伸长并伸出颖片外,花粉囊破裂而散粉,一朵小花开花时 间很短,大约15-20分钟,开花后花粉落在柱头上1-2小时开 始萌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去雄工作应从穗的一侧由下而上顺序进行,去完一侧再 行另一侧,不能遗漏.
去雄时如发生花药破裂(或花药呈黄色)这朵花应剪 去,应用酒精擦净镊子,以免发生串粉现象.
实验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去雄完毕,即刻套袋隔离.
套袋完毕
实验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挂号标牌
实验
⒊授粉: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实验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小麦的开花顺序,就全株而言先主穗后分蘖穗; 同一穗上,先中部的小穗,然后依次向上、向下 两端开放;就一个小穗而言,先基部第一朵小花, 然后依次向上,全穗开花约3-5天。
小麦开花时,鳞片吸水膨胀,迫使外颖张开, 同时花丝迅速伸长并伸出颖片外,花粉囊破裂而 散粉,一朵小花开花时间很短,大约15-20分钟, 开花后花粉落在柱头上1-2小时开始萌发。
实验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实验剖析
实验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实验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㈡开花习性
小麦多数品种为开颖授粉,也有少数闭颖授粉。 通常小麦抽穗2-4天开花(有的当天就开花,也有的 抽穗10天才开花),小麦的开花昼夜进行,其开花 的高峰期随地区、品种、当时温、湿度有所差异。 通常一天有两个高峰,上午8-11时,下午约2-6时开 花最盛,小麦开花的最适温度18-23℃,最适相对湿 度70-80%,小麦花粉在田间条件下的生活力约20分 钟。
实验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三、所需用品和操作方法
1. 用品 试验地种植的小麦品种,镊子、剪刀、 75%的酒精、透明纸袋、纸牌回形针、小杯。
实验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㈠操作方法
1. 普通法
(1)选穗整穗
根据确定的杂 交组合,在母本群 体内选择典型、健 壮植株的主茎穗 (刚抽出叶鞘、花 药呈绿色)
实验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实验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实验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四、作业
⒈有性杂交过程中应注意那些事项?比较几种不同杂交 法的优缺点和异同点。 ⒉捻穗法为什么要先去雄后剪颖? ⒊填写下表:
组合
1 2 3 4 5 6 7 8 9
去雄日期 授粉日期 授粉小花数 结实小花数 结实率%
实验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在去雄后1-3天内进行授粉,结实率较高。授粉以 上午8时以后(8-11时)4时以前开花较盛时为宜,授 粉前先检查柱头有无损伤。如柱头已呈羽毛状分叉、 有光泽,表明正是授粉适期。采集成熟的父本花粉 (花药金黄色,有花粉散出)于小杯(或纸上)中, 然后立即用授粉器(将花粉)依次放入每朵去雄的花 内,全穗授粉后将纸袋套好,牌上写上父本名称,授 粉日期,10天后将纸袋去掉。
实验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㈡“捻穗”杂交法
主要特点是授粉在隔离袋中进行。简便省时、 质量高。 杂交步骤如下: ⒈整穗去雄:
实验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先去雄(方法如前述),后剪芒和颖,剪去的颖壳大约 占整个的1/3-1/2,已不伤柱头为度。
实验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⒉授粉前父本穗的处理:
选择中上部小花的花药即将伸出的父本 穗,然后进行剪颖处理,把剪过颖的父本穗 剪断,插在土中,在阳光下晒2-3分钟,既 有花药伸出颖壳即将散粉时,进行授粉。
⒉授粉:
将中部1-2个小穗剥开见到其花药变黄而未开 花的父本穗,从其基部第二节剪下(2-3个父本 穗),将父本穗插入缚在竹竿上的瓶子中(瓶中 盛有水,如瓶太低可想法掂高)。使父本穗均匀 围绕母本穗(父本穗要略高于母本穗,这样有利 于自由授粉),并细线轻轻捆住,然后套上一个 大纸袋即可,这样利于父本穗开花时便将花粉散 在母本柱头上(见下图)。
实验
⒊授粉: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用剪刀将纸袋的上端剪开,然后将经过上述处理 的父本穗移至袋口上方,一手撑开纸袋口,一手小 心将父本穗剪口朝下倒过来,插入纸袋中旋转,使 花粉自然落到每朵花的柱头上,授粉完毕后将纸袋 剪口折叠夹住,并挂纸牌。
实验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㈢父本移植法
⒈整穗去雄:与普通法相同(略)
用镊子去掉穗基部和顶部发育不良的小花每穗 留中部10个发育较一致的小穗.
实验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用镊子将小穗的上部小花去掉,只留基部外侧 两朵发育好的小花.
实验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全穗约留20朵左右小花
实验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⒉去雄套袋
去雄时用左手大拇指和中指夹住麦穗,用食指轻压外颖 的顶部使内外颖分开,右手用镊子插入内外颖的合缝里,轻 轻镊出三个雄蕊(注意:不要夹破花药和碰伤柱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