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实验剖析讲课讲稿

实验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去雄工作应从穗的一侧由下而上顺序进行,去完一侧再 行另一侧,不能遗漏.
去雄时如发生花药破裂(或花药呈黄色)这朵花应剪 去,应用酒精擦净镊子,以免发生串粉现象.
实验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去雄完毕,即刻套袋隔离.
套袋完毕
实验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挂号标牌
实验
⒊授粉: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实验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小麦的开花顺序,就全株而言先主穗后分蘖穗; 同一穗上,先中部的小穗,然后依次向上、向下 两端开放;就一个小穗而言,先基部第一朵小花, 然后依次向上,全穗开花约3-5天。
小麦开花时,鳞片吸水膨胀,迫使外颖张开, 同时花丝迅速伸长并伸出颖片外,花粉囊破裂而 散粉,一朵小花开花时间很短,大约15-20分钟, 开花后花粉落在柱头上1-2小时开始萌发。
实验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实验剖析
实验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实验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㈡开花习性
小麦多数品种为开颖授粉,也有少数闭颖授粉。 通常小麦抽穗2-4天开花(有的当天就开花,也有的 抽穗10天才开花),小麦的开花昼夜进行,其开花 的高峰期随地区、品种、当时温、湿度有所差异。 通常一天有两个高峰,上午8-11时,下午约2-6时开 花最盛,小麦开花的最适温度18-23℃,最适相对湿 度70-80%,小麦花粉在田间条件下的生活力约20分 钟。
实验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三、所需用品和操作方法
1. 用品 试验地种植的小麦品种,镊子、剪刀、 75%的酒精、透明纸袋、纸牌回形针、小杯。
实验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㈠操作方法
1. 普通法
(1)选穗整穗
根据确定的杂 交组合,在母本群 体内选择典型、健 壮植株的主茎穗 (刚抽出叶鞘、花 药呈绿色)
小麦杂交技术

(三)小麦杂交技术
()选穗整穗
根据确定的杂交 组合, 组合,在母本群 体内选择典型、 体内选择典型、 健壮植株的主茎 刚抽出叶鞘、 穗(刚抽出叶鞘、 花药呈绿色) 花药呈绿色)
(三)小麦杂交技术
用镊子去掉穗基部和顶部发育不良的小穗,每穗留中部10个发育较一致的小穗 个发育较一致的小穗. 用镊子去掉穗基部和顶部发育不良的小穗,每穗留中部10个发育较一致的小穗.
小麦杂交技术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小麦是自花授粉作物, 小麦是自花授粉作物,通常自然异交 率极低,为了提高育种效率,促进品种间 率极低,为了提高育种效率, 的基因重组,进行小麦的人工有性杂交是 的基因重组, 小麦育种中最常用的方法。 小麦育种中最常用的方法。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一、目的: 目的: 了解小麦的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 了解小麦的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 掌握小麦的有性杂交技术
(二)开花习性
小麦多数品种为开颖授粉, 小麦多数品种为开颖授粉,也有少数闭颖授 通常小麦抽穗2 天开花(有的当天就开花, 粉。通常小麦抽穗2-4天开花(有的当天就开花, 也有的抽穗10天才开花),小麦的开花昼夜进行 天才开花),小麦的开花昼夜进行, 也有的抽穗10天才开花),小麦的开花昼夜进行, 其开花的高峰期随地区、品种、当时温、 其开花的高峰期随地区、品种、当时温、湿度有 所差异。通常一天有两个高峰,上午8 11时 所差异。通常一天有两个高峰,上午8-11时,下 午约2 时开花最盛,小麦开花的最适温度18-23℃ 午约2-6时开花最盛,小麦开花的最适温度18-23℃, 最适相对湿度70-80% 最适相对湿度70-80%,小麦花粉在田间条件下的生 活力约20分钟 分钟。 活力约20分钟。
(二)开花习性
小麦的开花顺序,就全株而言先主穗后分蘖穗; 小麦的开花顺序,就全株而言先主穗后分蘖穗; 同一穗上,先中部的小穗,然后依次向上、向下 同一穗上,先中部的小穗,然后依次向上、 两端开放;就一个小穗而言,先基部第一朵小花, 两端开放;就一个小穗而言,先基部第一朵小花, 然后依次向上,全穗开花约3 然后依次向上,全穗开花约3-5天。 小麦开花时,鳞片吸水膨胀,迫使外颖张开, 小麦开花时,鳞片吸水膨胀,迫使外颖张开,同 时花丝迅速伸长并伸出颖片外,花粉囊破裂而散 时花丝迅速伸长并伸出颖片外, 一朵小花开花时间很短,大约15-20分钟 分钟, 粉,一朵小花开花时间很短,大约15-20分钟,开 花后花粉落在柱头上1 小时开始萌发。 花后花粉落在柱头上1-2小时开始萌发。
小麦杂交技术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小麦作为我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小麦杂交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育种手段,在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小麦杂交技术,我于近期参加了某农业大学小麦杂交技术实习,现将实习情况总结如下。
二、实习内容1. 实习目的通过实习,了解小麦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及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掌握小麦杂交亲本的选育、杂交组合的配制、杂交种子的生产与检验等关键技术。
2. 实习过程(1)小麦杂交技术原理及育种目标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小麦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即利用不同基因型的亲本进行杂交,产生具有优良性状的后代。
小麦杂交育种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等。
(2)小麦杂交亲本的选育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小麦杂交亲本的选育方法,包括选择优良品种、鉴定优良性状、构建杂交亲本群体等。
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和专家指导,我们掌握了选育小麦杂交亲本的关键技术。
(3)杂交组合的配制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小麦杂交组合的配制方法,包括杂交亲本的筛选、杂交组合的设计、杂交种子的收获与处理等。
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成功配制了多个小麦杂交组合。
(4)杂交种子的生产与检验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杂交种子的生产与检验技术,包括种子繁殖、田间试验、种子质量检测等。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掌握了杂交种子生产与检验的基本流程。
三、实习收获1. 提高了专业素养通过实习,我对小麦杂交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2. 增强了实践能力实习过程中,我们亲自动手进行杂交亲本的选育、杂交组合的配制、杂交种子的生产与检验等工作,增强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3.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实习期间,我们共同完成了实习任务,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四、实习体会1. 实习使我认识到小麦杂交技术的重要性小麦杂交技术作为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小麦杂交技术

小麦杂交技术小麦杂交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手段使小麦两个亲本杂交,获取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新品种。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方式之一。
小麦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配对不同的亲本,利用雄性器官和雌性器官的互补作用,使其杂种后代形成新的遗传组合,从而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苗系(品种)。
小麦杂交的核心技术就是人工授粉。
小麦的花序由多朵小花组成,每一朵小花中都含有一对柱头和一对花药。
由于小麦的花药开放特别短,时间仅2~3天,以至于它只有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才能完成授粉。
小麦的杂交选择根据亲本的不同,可分为自交亲本间杂交和异交亲本间杂交。
自交亲本间杂交是指选用同一亲本的不同自交系中母本与父本异交,获得不同遗传型小麦种子的育种方式。
异交亲本间杂交是指选用不同亲本进行杂交,当其后代具有两个亲本的优良遗传性状时,就可以选育出各种优良的新苗系。
不同类型的小麦杂交育种技术因亲本组合和操作方法等不同而相关措施不同。
自交亲本间杂交步骤为:首先,按照种子生产要求选出自交系亲本进行种子养殖。
当父本花药裂开时,在花药内加入新鲜的母本花蕊。
授粉后小麦花轴处于“S”型时,可将花药挤压,取出无粉花药,以免影响后代品质。
异交亲本间杂交步骤为:首先,选择亲本株进行种植和搭架。
当父本花药裂开时,将开放的母本和父本雌雄花裂片一起放入花药内。
等母本花药裂开了,就可以将受精后的果实收割下来。
而为了保证孕异率,往往还会在授粉后的第二天加上一层粗口纱套在果穗上,以减少风吹,防止外来虫害。
在达芦等多种强异交作物中,为接受授粉的母本株体积因位于墙边,夏季温度过低,母本和接受授粉的花卉经常遭受中式茶馆损坏,授粉率很低。
因此,在进行杂交时,需调整母本株的体积和位置,增加授粉率并提高后代继承率。
综上所述,小麦杂交育种技术对于培育小麦新品种、提高小麦产量、提高小麦品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加上新技术的不断升级完善,小麦种业的发展将更加引人注目。
实验田小麦育种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在实验田开展了小麦育种实验,旨在筛选出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二、实验目的1. 筛选出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良小麦品种。
2. 探讨小麦育种技术,为我国小麦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实验所用小麦品种为我国常见的冬小麦品种,包括济麦20、淄麦12、烟农19、济麦19、莱州95021、山农664、泰山21号、邯6172、汶农5号、临麦2号、山农优麦3号、山农优麦2号、烟农19号、烟农18号、鲁麦21号等。
2. 实验方法(1)品种筛选:在实验田内,将不同品种的小麦进行种植,观察其生长状况、产量、品质、抗病性、抗逆性等指标,筛选出优良品种。
(2)杂交育种:选择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进行杂交,以期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后代。
(3)单倍体育种:采用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的方法,快速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小麦新品种。
(4)田间试验:对育种材料进行田间试验,进一步验证其产量、品质、抗病性、抗逆性等指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品种筛选在实验田内,经过观察和比较,筛选出以下优良品种:(1)济麦20: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
(2)淄麦12: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
(3)烟农19: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
(4)济麦19: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
2. 杂交育种通过对济麦20、淄麦12、烟农19、济麦19等品种进行杂交,获得了一批具有优良性状的后代。
经过田间试验,筛选出以下优良杂交组合:(1)济麦20×淄麦12: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
(2)济麦20×烟农19: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
(3)济麦19×淄麦12: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
3. 单倍体育种采用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的方法,获得了一批具有优良性状的小麦新品种。
小麦杂交育种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小麦杂交育种一、实习背景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之一,小麦杂交育种在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和增强抗逆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习旨在了解小麦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杂交育种的实际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农业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习内容1. 学习小麦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通过阅读文献和请教导师,我了解到小麦杂交育种是基于基因重组的原理,通过人工杂交、选择和培育,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个体上,从而创造出新的品种。
杂交育种可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提高氮磷利用效率等。
2. 掌握小麦杂交育种的方法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小麦杂交育种的主要方法,包括:(1)亲本选择: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根据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搭配,使优良性状在后代中得以表现。
(2)人工杂交:在花期将选定的亲本进行人工去雄和人工授粉,使优良基因得以重组。
(3)种子处理:对杂交种子进行特殊处理,提高发芽率和发芽速度。
(4)育秧移栽:按照适宜的密度和时间进行育秧移栽,保证植株生长健壮。
(5)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确保杂交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6)性状观察与评价:对杂交后代进行性状观察和评价,筛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个体。
(7)世代繁殖:将筛选出的优良个体进行世代繁殖,稳定优良性状。
3. 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小麦杂交育种的实际操作,掌握了去雄、人工授粉、种子处理、育秧移栽等关键技术。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观察和记录植株性状,如何进行数据分析和判断。
三、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小麦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实际操作技能。
同时,我也认识到杂交育种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毅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我国小麦育种事业做出贡献。
四、实习总结本次实习让我对小麦杂交育种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从理论到实践,使我受益匪浅。
感谢导师的悉心指导,感谢实习期间同学们的帮助和支持。
小麦杂交育种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小麦杂交育种实习旨在使学生了解小麦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操作流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实习,使学生掌握小麦杂交育种的基本技术,为今后从事农业科研和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内容1. 小麦杂交育种基本原理(1)遗传学基础:了解小麦遗传规律,包括基因分离、自由组合、连锁等。
(2)育种目标:明确小麦杂交育种的目标,如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等。
(3)亲本选择:根据育种目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
2.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1)亲本选择与配对:根据育种目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进行合理配对。
(2)杂交技术:采用人工杂交法,将亲本的花粉授粉到另一亲本的柱头上。
(3)种子收获与播种:杂交后的种子进行收获、干燥、脱粒等处理,然后播种。
(4)田间管理:对杂交后的小麦进行田间管理,包括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5)选优去劣:对杂交后代进行观察、记载,筛选出优良个体。
3. 实习操作(1)亲本选择与配对:根据育种目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进行合理配对。
(2)人工杂交:采用人工杂交法,将亲本的花粉授粉到另一亲本的柱头上。
(3)种子收获与播种:杂交后的种子进行收获、干燥、脱粒等处理,然后播种。
(4)田间管理:对杂交后的小麦进行田间管理,包括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5)选优去劣:对杂交后代进行观察、记载,筛选出优良个体。
三、实习成果1. 完成了小麦杂交育种的基本操作,掌握了杂交育种技术。
2. 观察并记录了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情况,筛选出部分优良个体。
3. 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从事农业科研和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实习体会1. 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小麦杂交育种的重要性,以及育种过程中亲本选择、杂交技术、田间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密切关系。
2. 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观察、记录和筛选杂交后代,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在实习过程中,我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与同学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小麦杂交技术实验报告

小麦杂交技术实验报告哎呀,今天咱们来聊聊小麦杂交技术。
这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儿哦,绝对是科学界的一大热门话题。
大家都知道,小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食。
没有小麦,咱们的面条、馒头、饼子都得凉凉,这可就麻烦了。
所以,咱们可得好好研究这小麦,让它长得更好、产量更高。
听起来是不是很酷?说到杂交技术,其实就是把两种不同的小麦品种“牵线搭桥”,让它们产生新的后代。
这就像是给小麦安排相亲,想让它们生出更优秀的“小麦宝宝”。
这过程可得有技巧,得选对对象,不然就像给牛郎织女搭错了线,结果两边都不搭。
通过这种技术,科学家们可以提升小麦的抗病性、耐旱性,甚至改变它们的营养成分。
想象一下,吃到的面条不仅筋道,还能让身体更加健康,那可真是双赢啊!在实验中,咱们得先准备好两个优质的小麦品种,然后开始“约会”。
先把它们的花粉收集好,像准备给小麦们化妆一样,搞得漂漂亮亮的。
接着就得轻轻地把花粉洒到另一个品种的花朵上。
就像在为小麦画个心形,生怕它们不明白。
这个过程可得小心翼翼,不然就像放鞭炮,没控制好可能就会炸了。
过了几天,等着这小麦“爱情”的结果。
只要等上几周,小麦就开始结出“果实”了。
种下去后,这些小麦苗就像是小宝宝一样,慢慢长大,哟,看着真让人心疼。
不过,长大也得有点耐心,毕竟小麦不是一天就能长成的。
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终于可以看到这些小麦的表现了。
就像考试成绩一样,谁优秀谁劣等一目了然。
实验过程中总有一些小插曲。
比如说,有的种子顽皮得很,偏不听话,长得歪歪扭扭的;有的却特别争气,长得比别人高出一头。
这时候,咱们得耐心分析,找出其中的原因。
科学可不是只靠运气的,还得动脑筋,真心实意地对待这些小生命。
每次观察都像是在和小麦们进行心灵对话,特别有意思。
说到咱们得总结一下实验的收获。
通过这个小麦杂交实验,咱们不仅提高了小麦的质量,还增进了对植物生长的理解。
每一次的成功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给大家打气,继续往前冲。
小麦的未来在手中,仿佛能看见那些金黄色的麦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真是让人开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育种学》
实
验
报
告
班级: 农学10-4
姓名: 曹跃强
学号: 20100359
实验三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一、实验目的:
小麦是自花授粉作物,通常自然异交率极低,为了提高育种效率,促进品种间的基因重组,进行小麦的人工有性杂交是小麦育种中最常用的方法。
本实验旨在了解小麦的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学习和掌握小麦的有性杂交技术。
二、实验用品
四川农业大学青圃园试验地种植的小麦品种,镊子、剪刀、透明塑料袋、回形针、纸牌、铅笔等。
三、操作方法
1.选穗整穗
选穗是指选择母本的麦穗而言。
在母本去雄前,应选择适合的麦穗。
入选的麦穗应该是发育良好,健壮和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的主茎穗或大分蘖穗。
选穗时间一般在麦穗抽出以后、穗下的茎露出叶鞘大约1.5厘米时进行。
麦穗初步选中以后,用镊子打开麦穗中部的小花,观察它的花药,如果花药正在由绿变黄,就是理想的杂交穗。
因为这样的麦穗当天去雄后,第二天就能授粉杂交。
根据确定的杂交组合,在母本群体内选择典型、健壮植株的主茎穗(刚抽出叶鞘、花药呈绿色),先用镊子去掉穗基部和顶部发育不良的小花每穗留中部10个发育较一致的小穗,再将小穗的上部小花去掉,只留基部外侧两朵发育好的小花,经过上述整穗过程,杂交穗上只留下了十余朵发育良好、生长健壮的小花。
⒉去雄套袋
去雄时用左手大拇指和中指夹住麦穗,用食指轻压外颖的顶部使内外颖分开,右手用镊子插入内外颖的合缝里,轻轻镊出三个雄蕊(注意:不要夹破花药和碰伤柱头),去雄完成后,套上塑料袋,挂号标牌即可。
去雄工作应从穗的一侧由下而上顺序进行,去完一侧再进行另一侧,不能遗漏。
去雄时如发生花药破裂(或花药呈黄色)这朵花应剪去,应用酒精擦净镊子,以免发生串粉现象。
⒊授粉杂交
在去雄后1-3天内进行授粉,结实率较高。
授粉以上午8时以后(8-11时)4时以前开花较盛时为宜,授粉前先检查柱头有无损伤。
如柱头已呈羽毛状分叉、有光泽,表明正是授粉适期。
采集成熟的父本花粉(花药金黄色,有花粉散出)于小杯(或纸上)中,然后立即用授粉器(将花粉)依次放入每朵去雄的花内,全穗授粉后将纸袋套好,牌上写上父本名称,授粉日期,10天后将纸袋去掉。
4.收获
在麦穗成熟期时,及时剪下杂交穗,并将每个杂交穗单独脱粒和保存,以供来年播种检验杂交是否成功。
四、实验结果
2013年3月20日完成小麦去雄套袋,2013年3月23日(上午8-11是)完成小麦授粉杂交,2013年4月2日将纸袋去掉。
待麦穗成熟期时,剪下杂交穗,结果:小麦杂交结实率为零。
五、分析与讨论
1、小麦杂交结实率为零,其原因可能有:
①在去雄时损伤柱头,使授粉不成功。
②授粉时,采集的父本花粉未成熟,不能完成受精。
③外界因素影响:风力将已成熟的小麦籽粒吹落在地;被农场周围鸟类取食等原因。
2、去雄时,若发生花药破裂(或花药呈黄色)时,这朵花应剪去,并用酒精擦净镊子,以免发生串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