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部分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部分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部分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

第1章总则

一、为提高病理学诊断质量,促进临床工作,依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精神,结合医院病理科工作的特点,

制定本规范。

二、医院病理科和承担医院病理科任务的医学院校病理教研

室的主要临床任务是通过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简称活检)、

细胞病理学检查(简称细胞学检查)和尸体剖检(简称尸检)

等作出疾病的病理学诊断(或称病理诊断)。具有一定规模

的病理科,应积极开展教学、培训病理医师和科学研究等项

工作。

三、病理学诊断是病理医师应用病理学知识、有关技术和个

人专业实践经验,对送检的患者标本(或称检材,包括活体

组织、细胞和尸体等)进行病理学检查,结合有关临床资料,

通过分析、综合后,作出的关于该标本病理变化性质的判断

和具体疾病的诊断。病理学诊断为临床医师确定疾病诊断、

制定治疗方案、评估疾病预后和总结诊治疾病经验等提供重

要的、有时是决定性的依据,并在疾病预防,特别是传染病

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病理学诊断报告书(或称病理诊断报告)是关于疾病诊

断的重要医学文书。当涉及医、患间医疗争议时,相关的病

理学诊断报告书具有法律意义。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应由具有

执业资格的注册主治医师以上(含主治医师)的病理医师签发。各医院可酌情准予条件适宜的高年资病理科住院医师试行签署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低年资病理科住院医师、病理科进修医师和非病理学专业的医师不得签署病理学诊断报告书。

五、病理学检查是临床医师与病理医师为确立疾病诊断而进行的合作行为,是有关临床科室与病理科之间特殊形式的会诊。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双方皆应认真履行各自的义务和承担相应的责任。

六、病理学检查申请单是临床医师向病理医师发出的会诊邀请单。病理学检查申请单的作用是:临床医师向病理医师传递关于患者的主要临床信息(包括症状、体征、各种辅助检查结果和手术所见等)、诊断意向和就具体病例对病理学检查提出的某些特殊要求,为进行病理学检查和病理学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或依据。病理学检查申请单是疾病诊治过程中的有效医学文书,各项信息必须真实,应由主管患者的临床医师亲自(或指导有关医师)逐项认真填写并签名。

七、临床医师应保证送检标本与相应的病理学检查申请单内容的真实性和一致性,所送检材应具有病变代表性和可检查性,并应是标本的全部。

八、患者或患者的授权人应向医师提供有关患者的真实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史和可能涉及诊断需要的隐私

信息)。病理医师应尊重和保护患者的隐私。患者或患者的

授权人应保证其自送检材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检查性。

九、病理科应努力为临床、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遵照本规

范的要求加强科室建设,制订完善的科室管理制度,并实施

有效的质量监控。

十、病理科工作人员应恪尽职守,做好本职工作。病理医师

应及时对标本进行检查和发出病理学诊断报告书,认真对待

临床医师就病理学诊断提出的咨询,必要时应复查有关的标

本和切片,并予以答复。病理科技术人员应严格执行本规范

的技术操作规程,提供合格的病理学常规染色片、特殊染色

片和可靠的其他相关检测结果,并确保经过技术流程处理的

检材真实无误。

第2章病理学检查常规

第一节普通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常规

一、申请单和标本的验收

(一)病理科应有专人验收普通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常

规活检)申请单和送检的标本。

(二)病理科验收人员必须:

1.同时接受同一患者的申请单和标本。

2.认真核对每例申请单与送检标本及其标志(联号条或其

他写明患者姓名、送检单位和送检日期等的标记)是否一致;

对于送检的微小标本,必须认真核对送检容器内或滤纸上是

否确有组织及其数量。发现疑问时,应立即向送检方提出并在申请单上注明情况。

3.认真检查标本的标志是否牢附于放置标本的容器上。4.认真查阅申请单的各项目是否填写清楚,包括:①患者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送检单位(医院、科室)、床位、门诊号/住院号、送检日期、取材部位、标本数量等],②患者临床情况[病史(症状和体征)、化验/影象学检查结果、手术(包括内镜检查)所见、既往病理学检查情况(包括原病理号和诊断)和临床诊断等]。

5.在申请单上详细记录患者或患方有关人员的明确地址、邮编及电话号码,以便必要时进行联络,并有助于随访患者。

(三)验收标本人员不得对申请单中由临床医师填写的各项

内容进行改动。

(四)下列情况的申请单和标本不予接收:

1.申请单与相关标本未同时送达病理科;

2.申请单中填写的内容与送检标本不符合;

3.标本上无有关患者姓名、科室等标志;

4.申请单内填写的字迹潦草不清;

5.申请单中漏填重要项目;

6.标本严重自溶、腐败、干涸等;

7.标本过小,不能或难以制做切片;

8.其他可能影响病理检查可行性和诊断准确性的情况。

病理科不能接收的申请单和标本一律当即退回,不予存放。

(五)临床医师采取的标本应尽快置放于盛有固定液(4%中性甲醛,即10%中性福尔马林)的容器内,固定液至少为标本体积的5倍。对于需作特殊项目检查(如微生物、电镜、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的标本,应按相关的技术要求进行固定或预处理。

(六)病理医师只对病理科实际验收标本的病理诊断负责。

(七)病理科应建立与送检方交接申请单和标本的手续制度。具体交接方法由各医院病理科自行制订。

二、申请单和标本的编号、登记

(一)病理科验收人员应在已验收的申请单上注明验收日期

并及时、准确编号(病理号),并逐项录入活检标本登记簿或计算机内。严防病理号的错编、错登。

(二)标本的病理号可按年编序,或连续性(不分年度)编序。

(三)同一病例同一次的申请单、活检标本登记簿(包括计算机录入)、放置标本的容器、组织的石蜡包埋块(简称蜡块)及其切片等的病理号必须完全一致。

(四)病理科应建立验收人员与组织取材人员之间申请单和

标本的交接制度。具体交接方法由各医院病理科自行制订。

(五)在病理科内移送标本时,必须确保安全,严防放置标本的容器倾覆、破损和标本的散乱、缺失等。

三、标本的预处理

标本验收人员对已验收的标本酌情更换适宜的容器,补充足量的固定液;

对于体积大的标本,值班取材的病理医师在不影响主要病灶定位的情况下,及时、规范地予以剖开,以便充分固定。四、标本的巨检、组织学取材和记录

对于核验无误的标本,应按照下列程序进行操作:①肉眼检查标本(巨检);②切取组织块(简称取材);③将巨检和取材情况记录于活检记录单上(活检记录单印于活检申请单的背面)。巨检和取材的技术操作参见第3章第四节。

巨检和取材时的注意事项:

(一)巨检和取材必须由病理医师进行,应配备人员负责记录。

(二)巨检和取材过程中,应严防污染工作人员和周围环境。

(三)标本一般应经适当固定后再行取材。已知具有传染性(例如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等)的标本,应在不污染环境和/或不扩散传染的原则下,经必要的初步巨检或切开后,立即置于盛有足量固定液的专用容器内,充分固定后再行常规巨检和取材。

(四)病理医师在对每例标本进行巨检和取材前,应与记录人员认真核对该例标本及其标志与申请单的相关内容是否一致。若对申请单填写的内容或/和标本有疑问(例如患者姓名有误,标本内容、数量、病变特征与申请单填写的情况不

符等),应暂行搁置,尽快与送检方联系,查明原因,确保无误后,再行巨检和取材。必要时,可邀请有关临床医师共同检查标本和取材。对于有疑问的标本,在消除疑问前不得进行巨检和取材,应将有关标本连同其申请单一并暂时妥存。

(五)病理医师进行巨检和取材时,记录人员应根据病理申请单内容,向巨检医师报告患者的基本临床情况、手术所见、标本情况(采取部位、数量等)和送检医师的特殊要求等,并如实、清楚地将病理医师的口头描述记录于活检记录单上。必要时,应在活检记录单上(或另附纸)绘简图显示巨检所见和标示取材部位。取材者应核对记录内容。

(六)具有医学学术价值的标本可摄影存档,并酌情妥为保存。

(七)病理科宜积极推行巨检和取材的录音记录。每次巨检和取材结束后,应由专人立即对录音内容进行文字整理,记录于活检记录单上(手录或用计算机录入、打印)。有关的录音资料应保存至病理诊断报告书发出后两周。

(八)细小标本取材时,可用伊红点染并用软薄纸妥善包裹。

(九)每例标本取材前、后,应用流水彻底清洗取材台面和所有相关器物,严防检材被无关组织或其他异物污染,严防细小检材被流水冲失。

(十)巨检和取材必须按照本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参见第3

章第四节)。对于由不同部位或不同病变区域切取的组织块,应在其病理号之后再加编次级号(例如:-1,-2,-3,……;A,,B,C,……等)。

(十一)巨检/取材者和记录人员应相互配合、核查,确保所取组织块及其编号标签准确地置于用于脱水的容器(脱水盒等)内。

(十二)标本巨检和取材后剩余的组织/器官应置入适当容

器内,添加适量4%中性甲醛并附有相关病理号和患者姓名等标志,然后按取材日期有序地妥为保存。取材剩余的标本一般保存至病理诊断报告书发出后两周。

(十三)病理医师在每批标本巨检和取材后,应与记录人员共同核对取材内容,并在活检记录单/取材工作单上签名和签署日期。

(十四)取材后剩余的病理标本属于污染源,应遵照有关规定处理。

(十五)巨检/取材医师或记录人员与制片的技术人员认真

办理交接手续。具体交接方法由各医院病理科自行制订。五、组织切片制备的基本要求

(一)组织制片过程中,应确保切片号与蜡块号一致。

(二)制片工作一般应在取材后2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含需要脱钙、脱脂等特殊处理的标本)。

(三)制片完成后,技术人员应检查制片质量,并加贴标有本

病理科病理号的标签。常规石蜡-HE染色片的优良率应

≥95%,优秀率不<35%。不合格切片应立即重做。切片质量的基本标准参见第3章第一节的附表。

(四)制片过程发生意外情况时,有关技术人员和技术室负责人应及时向科主任报告,并积极设法予以补救。

(五)制片完成后,技术人员应将所制切片与其相应的活检记录单/取材工作单等进行认真核对,确认无误后,将切片连同相关的活检申请单/活检记录单/取材工作单等一并移交给病理医师。双方经核对无误后,办理移交签字手续。具体交接方法由各医院病理科自行制订。

(六)常规活检组织切片制备技术的基本要求参见第3章第一节。

六、组织切片的光学显微镜检查和病理诊断

(一)病理医师进行病理诊断时:

1.应认真阅读申请单提供的各项资料,必要时(尤其是疑难病例),应向有关临床医师了解更多的临床信息。

2.应认真阅读活检记录单中关于标本巨检的描述;负责复检的病理医师必要时亲自观察标本,补充或订正病变描述,指导或亲自补取组织块。

3.应了解患者既往病理学检查情况(包括切片的病理诊断和有关文字记录):①由本病理科既往受理者,必须及时调阅相关切片等病理学检查资料;②非本病理科既往受理者,

应积极协助患者从有关病理科商借相关切片等病理学检查

资料参阅。

4.应在活检记录单上签署“医嘱”,告知技术人员进行必要的深切片、连切片、特殊染色和其他相关技术检测。

5.应全面、细致地阅片,注意各种有意义的病变。

(二)进行初检的病理医师,应提出初诊意见,送交主检病理医师复查。

(三)主检病理医师对难以明确诊断的病例,可以:

1.提请科内上级医师会诊或进行科内读片讨论(会诊);2.与有关临床医师进行临床-病理会诊;

3.必要时约见患者(尤其门诊患者)或患者亲属(或其他患方相关人员),了解病情,说明病理诊断的疑难情况和延期签发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原因等;

4.于签发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前进行科外病理会诊(“诊断报告前病理会诊”),应将各方面会诊意见的原件(或复印件)作为档案资料贴附于有关患者的活检记录单中备查;

5.必要时,建议临床医师重复活检,或密切随查。

(四)主检病理医师根据常规切片的镜下观察,结合标本巨检、相关技术检查结果、有关临床资料和参考病理会诊意见等,作出病理诊断或提出病理诊断意见(意向),清楚地书写于活检记录单的有关栏目中、并亲笔签名。各方会诊意见不一、难以明确诊断时,主检医师可参考会诊意见酌情诊断,

或在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中将各方会诊意见列出,供临床医师参考。

(五)对打印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主检病理医师应与活检记录单上的病理诊断文字进行核对,并亲笔签名。[参见本节下文:“八、常规活检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及其签发”]七、相关诊断技术的选用

病理医师可借助于组织化学染色(包括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电子显微镜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流式细胞技术等相关诊断技术检查提供的佐证,对某些病例(尤其是疑难病例)进行病理诊断。(参见第4章)

八、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及其签发

(一)病理诊断表述的基本类型

Ⅰ类:检材部位/疾病名称/病变性质明确和基本明确的病理诊断。

Ⅱ类:不能完全肯定疾病名称/病变性质,或是对于拟诊的疾病名称/病变

性质有所保留的病理诊断意向,可在拟诊疾病/病变名称之前冠以诸如病变可“符合为”、“考虑为”、“倾向为”、“提示为”、“可能为”、“疑为”、“不能排除(除外)”之类的词语。

Ⅲ类:检材切片所显示的病变不足以诊断为某种疾病(即不能做出Ⅰ类或

Ⅱ类病理诊断),只能进行病变的形态描述。

Ⅳ类:送检标本因过于细小、破碎、固定不当、自溶、严重受挤压(变形)、

被烧灼、干涸等,无法做出病理诊断。

(二)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基本内容

1.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病理号,姓名,性别,年龄,送检医院/科室(住院/门诊),住院号/门诊号,送检/收验日期等。

2.巨检病变和镜下病变要点描述(一般性病变和细小标本可酌情简述或省略)。

3.与病理诊断相关技术的检查结果。

4.病理诊断的表述(参见上文“病理诊断表述的基本类型”)。

5.对于疑难病例或作出Ⅱ、Ⅲ类病理诊断的病例,可酌情就病理诊断及其相关问题附加:①建议(例如进行其他有关检查、再做活检、科外病理学会诊、密切随诊/随访等);

②注释/讨论。

6.经过本病理科或/和科外病理会诊的病例,可将各方病理会诊意见列于该例患者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中。(三)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书写要求

1.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文字表述力求严谨、恰当、精练、条理和层次清楚。

2.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应为一式二份,一份交予送检方,另一份随同患者的病理学检查申请单/病理学检查记录单一

并存档。主检病理医师必须在每一份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上签名,不能以个人印章代替签名,不能由他人代为签名;主检病理医师签名的字迹应能辨认。

3.手书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必须二联复写,必须文字规范、字迹清楚,不得潦草、涂改。

4.手书和计算机打印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中的关键性文字,例如“癌”、“瘤”、“阳性”、“阴性”和数字等,要认真核对,不得有误。

5.计算机打印的图文病理学诊断报告书提供的病变图象要准确,具有典型(代表)性,放大倍数适当。

6.患者的基本情况项目必须严格按照送检临床医师填写的文字抄写或用计算机输录于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中,并认真核查无误,签发报告书的病理医师和病理科的其他人员都不得改动。

7.病理医师不得签发虚假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不得向临床医师和患方人员提供有病理医师签名的空白病理学诊断

报告书。

(四)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发送

1.病理科自接受送检标本至签发该例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时间,一般情况

下为5个工作日以内;

2.由于某些原因(包括深切片、补取材制片、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脱钙、疑难病例会诊或传染性标本延长固定时间等)延迟取材、制片,或是进行其他相关技术检测,不能如期签发病理学诊断报告书时,应以口头或书面告知有关临床医师或患方,说明迟发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原因。

3.病理科应有专人发送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住院患者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

应发送至有关临床科室。病理科所在医院门诊患者和外院患者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发送方法,由各医院病理科自行制订。

4.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经收人员(包括患方人员)必须履行签收手续。

5.病理科已发出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被遗失时,一般不予补发;必要时,经病理科主任同意可以抄件形式补发。九、资料管理

普通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的资料必须妥善管理,有关规定参见本章第五节。

十、会诊

病理学会诊是普通活体组织病理学诊断过程的重要环节,有关规定参见本章第六节。

第二节手术中快速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常规

一、概述

(一) 手术中快速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快速活检)是临床医师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就与手术方案有关的疾病诊断问题请求病理医师快速进行的急会诊,尤其需要临床医师与病理医师间的密切合作。

(二)快速活检要求病理医师在很短时间内,根据对切除标本的巨检和组织块快速冷冻切片(或快速石蜡切片)的观察,向手术医师提供的参考性病理诊断意见。与常规石蜡切片的病理诊断相比,快速活检会诊具有更多的局限性和误诊的可能性。有的病例难以快速诊断,需要等待常规石蜡切片进一步明确诊断。因此,应向临床医师说明快速活检的:①局限性、②适用范围、③慎用范围和④不宜应用范围。

(三)有关临床医师应于手术前向患者和/或患者授权人说明快速活检的意义和局限性等,取得患者和/或患方的知情和理解。患者和/或患者授权人应在由医院制定的《手术中快速活检患方知情同意书》签署意见和签名。

(四)主持手术的临床医师应在手术前一天向病理科递交快速活检申请单,填写患者的病史,重要的影象学、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提请病理医师特别关注的问题等。尽可能不在手术

进行过程中临时申请快速活检。

(五)手术中快速活检应由经过该项工作训练的主治医师以上的病理医师主持。尚不具备相应条件的病理科不应勉强开展手术中快速活检。

(六)负责快速活检的主检病理医师应了解患者的①临床情况,②手术所见,③既往有关的病理学检查情况。

二、适用范围

(一) 需要确定病变性质(如肿瘤或非肿瘤/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等),以决定手术方案的标本。

(二)了解恶性肿瘤的扩散情况,包括肿瘤是否浸润相邻组织、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等。

(三)确定肿瘤部位的手术切缘有无肿瘤组织残留。

(四)确认切除的组织,例如甲状旁腺、输卵管、输精管及异位组织等。

三、慎用范围

涉及截肢和其他会严重致残的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标本。需要此类手术治疗

的患者,其病变性质宜于手术前通过常规活检确定。

四、不宜应用范围

(一)疑为恶性淋巴瘤。

(二)过小的标本(检材长径≤0.2cm者)。

(三)术前易于进行常规活检者。

(四)脂肪组织、骨组织和钙化组织。

(五)需要依据核分裂象计数判断良、恶性的软组织肿瘤。

(六)主要根据肿瘤生物学行为特征而不能依据组织形

态判断良、恶性的肿瘤。

(七)已知具有传染性的标本(例如结核病、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

五、申请单和标本的验收、编号和登记

手术中快速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申请单和标本的验收、编号和登记参照本章第一节中“一”至“三”项的有关规定。六、标本的巨检、取材和记录

(一)病理科验收快速活检申请单和标本后,应参照本章第一节中“四”项的有关规定,立即进行标本的巨检、取材和记录。

(二)主持快速活检的病理医师应亲自参与标本的巨检和取

材(或指导取材)。

(三)通常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病变组织1~2块,需要时,增加取材块数。

七、组织切片的制备

(一)冷冻切片

1.完成冷冻HE染色切片制备的时间通常应为20~25分钟。2.恒冷箱切片机制片:至少应于切片前1小时开机预冷,

冷室温度一般为-15~-20℃。常规开展冷冻切片快速病理学诊断的病理科,恒冷箱切片机宜处于24小时恒温待机状态。3.其他方法的冷冻切片制备参见第3章第一节。

(二)快速石蜡切片

1.完成快速石蜡-HE染色切片的时间通常为30分钟。2.快速石蜡切片的制备方法参见第3章第一节。

(三)制备好的冷冻/快速石蜡-HE染色切片,加贴标有本病理科病理号的标签后,立即交由主检病理医师进行诊断。八、手术中快速活检会诊意见及其签发

(一)有条件的病理科宜由两位中/高级称职的病理医师共

同签署快速活检的病理诊断意见。对于病变疑难、手术切除范围广泛和会严重致残的手术中快速活检,应由两位高级称职的病理医师共同签署会诊意见。主检病理医师签名的字迹应能辨认。

(二)快速活检诊断意见一般在收到送检标本后40分钟内发出;同一时间段内相继收到的多例患者标本或是同一例患者的多次标本,其发出报告的时间依次类推。对于疑难病变,可酌情延时报告。

(三)对于难以即时快速诊断的病变(例如病变不典型、交界性肿瘤病变或送检组织不足以明确诊断等),主检病理医师应向手术医师说明情况,恰如其分地签发病理诊断意见或告知需要等待常规石蜡切片进一步明确病理诊断。

(四)主检病理医师签署的快速活检病理诊断意见,宜以文字形式报告(具体发出方式由各医院自行决定)。快速活检病理诊断意见报告书发出前应认真核对无误。

九、冷冻切片后剩余组织的处理

(一)冷冻切片后剩余的冷冻组织(简称“冻对”)和冷冻切片取材后剩余、未曾冷冻的组织(简称“冻剩”),均应保存,用以制备常规石蜡切片,以便与冷冻切片进行对照观察。

(二)“冻对”/“冻剩”组织的蜡块和切片需与同一病例手术后送检的切除标本编为同一病理号,并作出综合性诊断。

(三)当冷冻切片病理诊断意见与其“冻对”组织的常规石蜡-HE片的病理诊断不一致时,该例的病理诊断一般应以石蜡-HE片诊断为准。

十、资料管理

手术中快速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的资料必须妥善管理,有关规定参见本章第五节。

第三节细胞病理学检查常规

一、申请单和标本的验收、编号和登记

(一) 病理科应参照本章第一节(常规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

常规)中“一”和“二”项的规定,进行细胞病理学检查(细胞学检查)申请单和标本的验收、编号和登记。

(二)用于细胞学检查的标本必须新鲜,取材后应尽快送至病理科(或细胞病理学室,下同);病理科核验检材无误后,应尽快进行涂片和染色。

(三)病理科验收标本人员不得对申请单中由临床医师填写的各项内容进行改动。

二、细胞涂片、组织印片和压片的基本要求

(一)细胞涂片、组织印片和压片(参见第3章第二节)。

(二)肿物细针穿刺物涂片

1. 应由掌握细针穿刺技术的注册医师或注册助理医师,按照细针穿刺技术操作常规,亲自对确有适应症且无禁忌症的患者采取穿刺物。

2. 适应症:通常为:

(1)浅表肿物:乳腺、甲状腺、涎腺、淋巴结、前列腺、皮下软组织和骨等。

(2)胸腔肿物:肺、胸膜和纵隔等。

(3)腹腔肿物:肝、胰、肾、肾上腺、腹腔内、腹膜后和盆腔内等。

(4)颅内肿物。

3.禁忌症:患者有难以控制的咳嗽、肺动脉高压症、进行性肺气肿、出血

介入超声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介入超声临床技术操作规(一) 第一节概述 介入超声所在超声成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在实时超声的监视下或引导下,针对体的病变或目标,通过穿刺或置管技术以达到进一步诊断或治疗的目的。介入性超声属于微创技术,相当于用一次精确的小手术来替代大手术。因此,对操作医师素质要求较高,须具备良好的超声成像的基础理论知识,较丰富的超声检查临床经验和较全面的临床诊疗知识。须经过正规的培训和严格的考核才能上岗。介入超声属于有创操作,应有专门的介入超声室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整个过程须有专门人员密切配合,以保证整个操作过程的顺利完成。 【适应症】 1.诊断性介入性超声 (1)穿刺抽液化验检查。 (2)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 (3)穿刺切割组织病理检查。 (4)穿刺和置管后注药行X线检查。 2.治疗性介入性超声 (1)抽液(注药或不注药)。 (2)引流(单纯、清洗或加注药)。 (3)药物注入(乙醇、抗生素、血凝剂、抗肿瘤药及免疫制剂等)。 (4)物理能量导入(射频、微波、核素、冷冻、高强聚焦超声、激光等)。【禁忌症】 1.灰阶超声显示病灶或目标不明确、不清楚或不稳定者。 2.严重出血倾向者。 3.伴大量腹水者。 4.穿刺途径无法避开大血管及重要器官者(粗针及治疗性穿刺更列为禁忌)。 5.化脓性感染病灶如脓肿可能因穿刺途径而污染胸膜腔或腹膜腔。 【术前准备】 1.在穿刺之前,超声医师必须掌握病人的病史和病情,明确穿刺目的,尤其要明确躔次的目的所诊断性还是治疗性。然后,用超声诊断仪仔细观察病灶或目标,研究穿刺引导是否可行。同时结合具体适应症和禁忌症的规定,确定病人是否适宜做介入性超声并通知病人实际情况。 2.化验与器械 (1)检查血常规和凝血三项。 (2)必要时,检查心功能、肝功能及肾功能。 (3)治疗前1周停服抗凝剂(如阿斯匹林等)。 (4)操作前禁食8h,腹胀明显者应事先服用消胀药或清洁灌肠。 (5)做好病人及其家属的术前谈话,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6)完成超声引导探头及穿刺针、导管等介入操作器械的清洁、消毒。 3.介入超声室的基本要求 (1)操作间实用面积不<20m2,易于清洁、灭菌,保持低尘,入室换鞋、戴帽、戴口罩。

病理--心血管系统药理

. 心血管系统药理 一、名词解释 ⒈钙拮抗药:钙拮抗药又称为钙通道阻滞药,是一类能阻滞Ca2+进入经胞膜内,减少胞内钙离子浓度,从而影响细胞功能的药物。 ⒉首剂现象: 即症状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晕厥、心悸、意识消失等,若将首剂药量改为小剂量0.5mg睡前服用可避免发生。 ⒊折返冲动:折返冲动是指冲动经传导环路折回原处,而反复运行的现象。 ⒋奎尼丁晕厥:是应用奎尼丁治疗心律失常后出现的一种不良反应,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呼吸停止,是由于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所致,其发生似与用药剂量无关,多在用药最初数天内发生。一旦出现奎尼丁晕厥,应立即进行处理,可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或注射阿托品,使心率加快>110次/分;静脉补钾及补镁,使复极趋于一致。用药无效而持续发作者,可心房或心室起搏,可用电复律治疗。 ⒌金鸡纳反应:是长期应用奎尼丁治疗心律失常后出现的一种不良反应,可致视觉障碍、晕厥、谵妄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⒍正性肌力作用:能明显增强正常和衰竭心脏的收缩力。 ⒎负性频率作用:使心率减慢的作用。 ⒏负性传导作用:使传导减慢的作用。 二填空题 ⒈强心苷心脏主要呈现正性肌力、负性传导、负性频率三方面的药理作用。 ⒉强心苷性肌力作用的三个显著特点是缩短收缩期、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衰竭心脏的输出量. ⒊治疗心绞痛的原则是增加心肌的供氧量、减少心肌的耗氧量 ⒋强心苷起的心动过缓首选阿托品、心动过速可选利多卡因。 ⒌强心苷全效量给药有速给法、缓给法两种给药方法。 ⒍硝酸甘油降低心肌耗氧量是通过扩张动脉血管、扩张静脉血管。 ⒎利尿药的降压作用是由于排钠利尿、轻度失钠所以有基础降压药之称。 三、选择题 1、作用于钙通道开放态的药物是:(A) A维拉帕米 B硝苯地平 C地尔硫卓 D尼群地平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第1章总则 一.为提高病理学诊断质量,促进临床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精神,结合医院病理科工作的特点,制定本规范。 二.医院病理科和承担医院病理科任务的医学院校病理教研室的主要临床任务是通过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简称活检).细胞病理学检查(简称细胞学检查)和尸体剖检(简称尸检)等作出疾病的病理学诊断(或称病理诊断)。具有一定规模的病理科,应积极开展教学.培训病理医师和科学研究等项工作。 三. 病理学诊断是病理医师应用病理学知识.有关技术和个人专业实践经验,对送检的患者标本(或称检材,包括活体组织.细胞和尸体等)进行病理学检查,结合有关临床资料,通过分析.综合后,作出的关于该标本病理变化性质的判断和具体疾病的诊断。病理学诊断为临床医师确定疾病诊断.制定治疗方案.评估疾病预后和总结诊治疾病经验等提供重要的.有时是决定性的依据,并在疾病预防,特别是传染病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病理学诊断报告书(或称病理诊断报告)是关于疾病诊断的重要医学文书。当涉及医.患间医疗争议时,相关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具有法律意义。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应由具有执业资格的注

册主治医师以上(含主治医师)的病理医师签发。各医院可酌情准予条件适宜的高年资病理科住院医师试行签署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低年资病理科住院医师.病理科进修医师和非病理学专业的医师不得签署病理学诊断报告书。 五.病理学检查是临床医师与病理医师为确立疾病诊断而进行的合作行为,是有关临床科室与病理科之间特殊形式的会诊。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双方皆应认真履行各自的义务和承担相应的责任。 六.病理学检查申请单是临床医师向病理医师发出的会诊邀请单。病理学检查申请单的作用是:临床医师向病理医师传递关于患者的主要临床信息(包括症状.体征.各种辅助检查结果和手术所见等).诊断意向和就具体病例对病理学检查提出的某些特殊要求,为进行病理学检查和病理学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或依据。病理学检查申请单是疾病诊治过程中的有效医学文书,各项信息必须真实,应由主管患者的临床医师亲自(或指导有关医师)逐项认真填写并签名。 七.临床医师应保证送检标本与相应的病理学检查申请单内容的真实性和一致性,所送检材应具有病变代表性和可检查性,并应是标本的全部。 八.患者或患者的授权人应向医师提供有关患者的真实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史和可能涉及诊断需要的隐私信息)。

医院放射科全套管理制度汇编

XXXXXX医院 放射科全套管理制度汇编 放射科 二〇二〇年十月八日

目录 一、放射科工作制度 二、放射科接诊登记制度 三、X线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四、医疗仪器管理制度 五、仪器维修保养制度

一、放射科工作制度 1、各项X线检查,须持有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的申请单方可进行,急诊患者随到随检,各种特殊造影检查,应事先预约。 2、重危或特殊造影的患者,必要时应由临床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对不宜搬动之患者应到床旁检查。 3、X线诊断要密切配合临床,报告书应符合有关规定,字迹清楚,描写准切,结论明确。进修生或实习生所写诊断报告须经带班医师签名。 4、X线照片都应由放射科登记、归档,统一保管。借阅照片要办理借片手续,院内借片由经治医生签名负责,院外借片应交纳一定押金,以保证归还。 5、积极与临床医生配合,征求临床科室的意见,遇有疑难病例应邀请经治医生共同阅片,不断提高诊断质量。 6、诊断造影检查应按操作规程进行,注意放射防护。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妥善安排休假。 7、注意用电安全,严防差错事故,X线机应指定专人保养,定期进行检查、维修。

二、放射科接诊登记制度 1、由专人负责登记。 2、放射科各种检查一律分类登记编号,登记时应做到核对X线号、病案号、患者姓名等项目。 3、对受检查者要正确划价、记帐,住院患者要核对X 线号、记帐,杜绝漏帐。 4、负责造影等特殊检查的预约工作,指示患者做好检查前准备。 5、引导患者在何处机房等候检查,负责胶片及报告单核对、发放。 6、负责办理院内外借片,借片押金、催还借片等事宜。 7、对急诊,接申请单后即刻登记,通知有关技术员或医师及时进行检查。 8、做好工作量的统计,每日上报。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部分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 第1章总则 一、为提高病理学诊断质量,促进临床工作,依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精神,结合医院病理科工作的特点, 制定本规范。 二、医院病理科和承担医院病理科任务的医学院校病理教研 室的主要临床任务是通过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简称活检)、 细胞病理学检查(简称细胞学检查)和尸体剖检(简称尸检) 等作出疾病的病理学诊断(或称病理诊断)。具有一定规模 的病理科,应积极开展教学、培训病理医师和科学研究等项 工作。 三、病理学诊断是病理医师应用病理学知识、有关技术和个 人专业实践经验,对送检的患者标本(或称检材,包括活体 组织、细胞和尸体等)进行病理学检查,结合有关临床资料, 通过分析、综合后,作出的关于该标本病理变化性质的判断 和具体疾病的诊断。病理学诊断为临床医师确定疾病诊断、 制定治疗方案、评估疾病预后和总结诊治疾病经验等提供重 要的、有时是决定性的依据,并在疾病预防,特别是传染病 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病理学诊断报告书(或称病理诊断报告)是关于疾病诊 断的重要医学文书。当涉及医、患间医疗争议时,相关的病 理学诊断报告书具有法律意义。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应由具有

执业资格的注册主治医师以上(含主治医师)的病理医师签发。各医院可酌情准予条件适宜的高年资病理科住院医师试行签署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低年资病理科住院医师、病理科进修医师和非病理学专业的医师不得签署病理学诊断报告书。 五、病理学检查是临床医师与病理医师为确立疾病诊断而进行的合作行为,是有关临床科室与病理科之间特殊形式的会诊。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双方皆应认真履行各自的义务和承担相应的责任。 六、病理学检查申请单是临床医师向病理医师发出的会诊邀请单。病理学检查申请单的作用是:临床医师向病理医师传递关于患者的主要临床信息(包括症状、体征、各种辅助检查结果和手术所见等)、诊断意向和就具体病例对病理学检查提出的某些特殊要求,为进行病理学检查和病理学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或依据。病理学检查申请单是疾病诊治过程中的有效医学文书,各项信息必须真实,应由主管患者的临床医师亲自(或指导有关医师)逐项认真填写并签名。 七、临床医师应保证送检标本与相应的病理学检查申请单内容的真实性和一致性,所送检材应具有病变代表性和可检查性,并应是标本的全部。 八、患者或患者的授权人应向医师提供有关患者的真实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史和可能涉及诊断需要的隐私

口腔门诊全套制度.doc

口腔门诊规章制度 目录 一、口腔门诊工作制度 二、科室员工沟通协调工作制度 三、口腔医务人员医德规范 四、口腔全程优质服务制度 五、门诊健康教育 六、口腔科绿色通道就诊制度 七、口腔医患沟通工作制度 八、口腔感染控制业务学习制度 九、医院感染在职教育与培训制度 十、医院职工培训制度 十一、患者知情同意告知制度 十二、口腔科感染管理制度 1、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标准预防防护制度 3、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 4、已知传染病患者防护制度 5、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处理及报告制度 6、口腔专科消耗性材料的感染控制制度 7、重复使用器械的感染控制管理制度 8、口腔诊疗器械维护和保养制度 9、口腔模型室规章管理制度 10、化学消毒液监测制度 11、口腔卫生保洁制度 12、诊疗室环境日清洁、消毒常规 13、牙科手机清洗、消毒与灭菌操作指引 14、超声波洁牙手机的清洗、消毒和灭菌的操作指引 15、口腔科小器械清洗、消毒操作指引 16、口腔科可重复使用器械清洗、消毒与灭菌操作指引 17、模型消毒操作指引 18、义齿修整抛光消毒操作指引 19、印模托盘消毒操作流程 20、独立水源式牙椅供水管道的清洁、消毒养护操作指引 21、牙椅排水管道的清洁、消毒操作指引 22、防止手套交叉污染的方法 23、医疗废物内部分类、收集、处置、转运制度 24、医疗废物处理工作指引 25.口腔消毒管理责任制 26、口腔诊疗医院感染管理标准 27、口腔门诊院感管理质量评估细则 一、口腔门诊工作制度 1.口腔诊疗工作有一名分管院长分工负责领导门诊工作,门诊部主任全面负责管理口腔门诊诊疗工作。各科主任应加强对本科门诊的业务技术领导。 2.严格遵守《医院员工守则》;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坚守服务承诺信条。

病理习题(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 一、单项选择题(最佳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关系最为密切的血脂是 A. HDL B. TG C. LDL D. HDL-C E. VLDL 2.动脉粥样硬化的最危险的并发症是 A. 斑块破裂 B. 斑块内出血 C. 粥瘤性溃疡 D. 钙化 E. 动脉瘤形成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最常见累及部位是 A.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B. 左冠状动脉旋支 C. 右冠状动脉主干 D. 左冠状动脉主干 E. 右冠状动脉旋支 4. 心肌梗死最常发生的部位为 A. 左心室侧壁 B. 左心室前壁 C. 左心室后壁 D. 右心室前壁 E. 室间隔后1/3 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时,下列哪种病变不会出现? A. 心肌纤维变性、坏死 B. 心肌纤维化 C. 心肌糖原沉积 D. 心肌代偿性肥大 E. 中性粒细胞浸润 6. 原发性高血压最常受损的血管是 A. 全身中、小动脉 B. 全身大、中动脉 C. 全身细、小静脉 D. 全身细、小动脉 E. 全身中、小静脉 7. 原发性良性高血压的特征性病变是 A. 细、小动脉痉挛 B. 细、小动脉的粥样硬化斑 C. 细、小动脉的硬化 D. 细、小动脉的纤维蛋白样坏死 E. 以上都不是 8. 原发性高血压的脑出血,血管破裂常发生于 A. 大脑上动脉 B. 脑基底动脉 C. 大脑下动脉 D. 大脑中动脉 E. 豆纹动脉 9. 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 A. 大脑皮质 B. 侧脑室 C. 蛛网膜下腔 D. 内囊和基底核 E. 豆状核和丘脑 10. 动脉瘤是指 A. 发生于动脉的良性肿瘤 B. 血管壁的限局性异常扩张 C. 动脉发生的恶性瘤 D. 动脉内血栓形成并机化 E. 动脉血管破裂形成的血肿 11. 动脉粥样硬化脂纹期有以下特征,除外 A. 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 B. 镜下主要为胆固醇结晶 C. 与高脂血症关系密切 D. 肉眼呈黄色帽针头大的斑点或条纹 E. 病变可进一步演变为纤维斑块 12. 风湿病病变最严重的部位是 A. 关节 B. 血管 C. 皮肤 D. 小脑 E. 心脏 13. 风湿病在病理诊断上最有意义的病变为 A. 心包脏层纤维蛋白性渗出 B. 心肌纤维变性、坏死 C. 结缔组织内Aschoff小体形成 D. 炎细胞浸润 E. 结缔组织基质黏液变性 14. 风湿性心内膜炎最常累及 A. 二尖瓣+主动脉瓣 B. 三尖瓣+肺动脉瓣 C. 主动脉瓣 D. 二尖瓣 E. 三尖瓣15.良性高血压病晚期会引起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全套)》目录之令狐文艳创作

令狐文艳创作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全套)》目录 1.《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消化内镜学分 册》¥25.00 2.《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疼痛学分册》¥68.00 3.《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结核病分册》¥27.00 4.《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超声医学分册》¥38.00 5.《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55.00 6.《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整形外科分册》¥33.00 7.《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烧伤分册》¥15.00 8.《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核医学分册》¥45.00 9.《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美容医学分册》¥60.00 10.《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影像技术分 册》¥48.00 11.《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45.00 12.《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计划生育学 分》¥20.00 13.《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儿科学分册》¥22.00 14.《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物理医学与康 复学分册》¥60.00 15.《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泌尿外科分册》¥32.00 16.《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小儿外科学 分》¥40.00 17.《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手外科分册》¥68.00 18.《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 分册》¥36.00 19.《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76.00 20.《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 册》¥75.00 21.《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病学分 册》¥36.00 22.《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放射肿瘤学分 册》¥39.00 23.《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肿瘤学分册》¥42.00 24.《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精神病学分册》¥33.00 25.《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 册》¥65.00 26.《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病学分 册》¥35.00 27.《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妇产科分册》¥69.00 28.《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呼吸病学分册》¥45.00 29.《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分册》¥39.00 30.《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肠外肠内营养 学分册》¥50.00

专升本病理学心血管系统模拟试题

临床医学专升本病理学模拟试题 心血管系统模拟试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关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发病,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与血中胆固醇含量增高有关 B.与血浆中脂蛋白含量增多有关 C.脂蛋白分子量大,因而进入动脉壁内不易清除 D.食入过多动物脂肪,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E.粥肿的粥样物质含有大量脂质,主要是胆固醇和胆固醇脂 2.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受累的动脉分支是 A.左主干 B.左回旋支 C.左前降支 D.右生干 E.右回旋支 3.动脉粥样硬化不易出现的是 A.粥肿易发生在主动脉前壁 B.冠状动脉前降支易受累 C.大脑中动脉易受累 D.可引起固缩肾 E.下肢动脉比上肢动脉易受累 4.脑动脉粥样硬化时,下列哪项不易发生? A.引起脑萎缩 B.继发脑血栓形成 C.动脉瘤形成 D.大脑中动脉病变最重 E.引起延髓性麻痹 5.下列哪项符合动脉粥样硬化性肾萎缩? A.双肾脏细颗粒状 B.单侧肾脏细颗粒状 C.双侧肾脏大瘢痕 D.单侧肾脏大瘢痕 E.肾脓肿 6.有关原发性高血压的记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高血压病常引起左心肥大 B.脑出血是高血压病的主要致死原因 C.高血压晚期的肾脏常为颗粒性萎缩肾 D.高血压可继发糖尿病 E.高血压常引起下肢坏疽 7.有关风湿病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直接感染引起 B.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 C.由流感病毒直接感染引起 D.与流感病毒感染有关 E.由对青霉素过敏所致 8.有关风湿病病变性质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渗出性炎 B.变质性炎 C.化脓性炎 D.肉芽肿性炎 E.浆液性炎 9.风湿性心内膜的病变是 A.瓣膜狭窄血管周围肉芽肿形成 B.疣状心内膜炎 C.内膜溃疡 D.内膜大片坏死 E.心内膜穿孔 10.风湿性心肌炎的特征性病变是 A浆液性炎 B.纤维素性炎 C.阿少夫小体 D.心肌大片坏死 E.大量慢性炎细胞浸润 11.有关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病程较长 B.常发生在有病变的瓣膜上 C.赘生物易脱落 D.形成疣状心内膜炎 E.常见为草绿色链球菌感染 12.二尖瓣狭窄不会引起 A.右心房增大 B.右心室增大 C.左心房增大 D.左心室增大 E.肺动脉高压 13.二尖瓣关闭不全不会导致 A.右心房增大 B.右心室增大 C.左心房增大 D.左心室增大 E.血管枪击音 14.关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肾萎缩的记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常引起肾功能衰竭 B.部分肾组织萎缩,纤维组织增生 C.病变严重时可发生肾组织梗死 D.病变可累及单侧,亦可双侧 E.受累的肾脏出现大的凹陷疤痕

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针法 毫针 一、进针 1、单手进针法用拇、示(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示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弯曲,将针刺入,直至所要求的深度。 2、双手进针法 (1)爪切进针法:以左手拇、示指或示指的指尖掐在穴位上,右手持针将针紧靠指甲缘刺入皮下。 (2)夹持进针法:用左手拇、示指捏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右手拇、示指夹持针柄,在接近皮肤时,迅速把针刺入皮下,直至所要求的深度。 (3)其它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管针进针法。 二、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1、角度 (1)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 角垂直刺入,适用于大多数腧穴。 (2)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 度倾斜刺入,适用于不能深刺或不宜深刺的腧穴。

(3)横刺:针身与皮肤表面约呈15?25度角沿皮刺入,适 用于皮肉浅薄处。 2、深度 针刺的深度是针身刺入腧穴内的深浅度。一般以既有针感而不伤及重要脏器为原则。临床应用时,还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体质、经脉循行的深浅度以及不同的时令而灵活掌握。 三、行针 1 、提插法:针尖进入一定深度后,施行上下、进退的行针动作,就是将针从浅层插下深层,再由深层提到浅层,如此反复的上提下插,这种纵向的行针手法成为提插手法。 2、捻转法:针刺进入一定深度后,施行前后、左右行针动作,就是针向前后来回旋转捻动,反复多次,这种进针手法,称为捻法。 辅助手法:主要有循、弹、摇、飞、震颤等法。 3、治神与得气 ( 1 )治神就是要求医者在针刺治疗中掌握和重视病人的精神状态和集体变化。 ( 2)得气就是行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进针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这种针下的感应叫做“得气”。 4、留针与出针 (1)留针:是进针以后,将针留置,留针过程中还可以间歇 行针,或酌与留置10?20分钟。

普外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普外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目录 第一章单纯性甲状腺肿 第二章乳腺癌 第三章腹外疝 第四章急性阑尾炎 第五章肠梗阻 第六章胃十二直肠疾病 第一节胃十二指肠溃疡 第二节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第三节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 第七章胆囊结石 第八章肝外胆管结石 第九章肝脏损伤 第十章脾破裂 第十一章结肠癌 第十二章直肠癌 第十三章海绵状血管瘤 第十四章痔 第十五章下肢静脉曲张 第十六章技术操作规范—腹膜腔穿刺术 第一章单纯性甲状腺肿 【病因】 1.碘的缺乏。 2.甲状腺素需要量增高,青春发育期、妊娠期、绝经期。 3.甲状腺素合成和分泌障碍。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一般无全身症状 2.甲状腺可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在腺体的一侧或两侧可触及单个或多个结节,增长速度慢,并发囊内出血时短期增大较快,伴有疼痛。

3.较大肿块可压迫邻近器官产生症状,如压迫气管可影响呼吸,压迫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压迫食管产生吞咽困难等,胸骨后甲状腺可引起纵隔内压迫症状。 二、辅助检查 1.甲功全套 2.甲状腺扫描 3.B超 有压迫症状者拍颈部正侧位片,术前请耳鼻喉科会诊检查声带。 三、诊断依据 1.是否甲状腺肿流行地区。 2.甲状腺不同程度肿大,可触及单个或多个结节,随吞咽上下移动。 3.甲功正常。 4.B超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 5.甲状腺穿刺或术中冰冻证实为结节性甲状腺肿。 【治疗】 一、手术治疗 行甲状腺结节或腺叶切除术,术中冰冻病理确诊。 二、术前准备: 1.除术前常规准备外,对有压迫症状者拍吞钡部正侧位片,了解气管、食道受累及有无胸骨后甲状腺肿。 2.术前请耳鼻喉科会诊检查声带。 三、术后处理: 1.注意观察呼吸、声音、伤口渗血等情况。 2.伤口压砂袋24小时。 3.引流条或引流管根据引流量多少在24—72小时拔除。 4.必要时床头备气管切开包。 5.抗炎止血对症治疗。

6.心血管系统疾病病理习题24道

心血管系统疾病病理习题 A型题 1.疣状赘生物是指 A.心内膜增生物 B.心内膜上的新生物 C.心瓣膜纤维化 D.心瓣膜上的附壁血栓 E.心瓣膜钙化 2.下列符合恶性高血压特征性病理变化的是 A.肾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性 B.肾细动脉壁纤维素样坏死 C.肾动脉粥瘤 D.肾小球毛细血管内透明血栓 E.肾小球纤维化 3.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主动脉脂纹仅见于中年以上人群 B.粥瘤内泡沫细胞均来自单核细胞 C.脂纹以主动脉前壁多见 D.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L)具

有细胞毒性 E.粥瘤内胶原由纤维母细胞产生 4.下述哪项符合限制性心肌病 A.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纤维化 B.心肌间质纤维化 C.心肌细胞呈旋涡状排列 D.心肌细胞变性坏死 E.心肌间质内淋巴细胞浸润 5.慢性风湿性瓣膜病常见的联合瓣膜损害是 A.二尖瓣和三尖瓣 B.二尖瓣与主动脉瓣 C.主动脉瓣与肺动脉瓣 D.主动脉瓣与三尖瓣 E.二尖瓣与肺动脉瓣 6.动脉粥样硬化最好发的部位是 A.主动脉 B.冠状动脉 C.肾动脉 D.脑动脉 E.四肢动脉 7.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好发的部位是

A.左总干 B.左前降支 C.左旋支 D.右总支 E.右回旋支 8.高血压病时,大动脉的病变常表现为 A.纤维蛋白样坏死 B.内膜弹力纤维增生 C.内膜粥样斑块形成 D.管壁玻璃样变 E.外膜滋养小血管炎 9.原发性良性高血压的基本病变是 A.细、小动脉痉挛 B.细、小动脉玻璃样变 C.细、小动脉纤维素样坏死 D.细、小动脉洋葱皮样改变 E.以上都不是 10.动脉粥样硬化最易合并动脉瘤形成的部位是 A.下肢动脉 B.肾动脉 C.腹主动脉

第五部分 心血管系统疾

第五部分心血管系统疾 一、是非题 1.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发生在大、中型动脉。( ) 2.风湿性心内膜炎时,瓣膜上赘生物容易脱落引起栓塞。( ) 3.风湿性心肌炎时在心脏间质有风湿小体形成。( ) 4.高血压性肾萎缩称原发性肾萎缩。( ) 6.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常发生在已有病变的瓣膜上。( ) 6.风湿性关节炎反复发作也可以导致关节畸形。( ) 7.二尖瓣狭窄也可引起左、右房室扩张,肥大。( ) 8.风湿病是一种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直接引起的疾病,常累及全身结缔组 织。( ) 9.高血压主要引起全身大、中动脉硬化。( ) 10.凡是血压超过140/90mmHg者,统称高血压。( ) 11.特发性高血压就是高血压病。( ) 12.主动脉狭窄可引起左心室向心性肥大。( ) 13.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之赘生物脱落后可引起栓塞性小脓肿。( ) 14.高血压脑溢血常发生于内囊部。( ) 15.二尖瓣狭窄病人心脏病变以左室肥大为主。( ) 16.急性风心病时瓣膜上的疣状赘生物实质上是析出性血栓。 17.低密度脂蛋白(LDL)与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18.高血压主要累及病人的细小动脉。( ) 19.风湿性心包炎形成绒毛心,纤维素在心包脏壁两层间形成粘连而导致缩窄性心包炎。( ) 20.风湿病是链球菌直接引起的炎症性疾病。( ) 21.二尖瓣瓣膜病和高血压病时,可导致肺淤血而引起右心衰竭。( ) 二、填空题 1.风湿病的基本病变分为、、三个期。 2.粥样斑块的继发性变化有、、、、。 3.高血压常见死因有、、。 4.心肌梗死的合并症及后果可能为、、、、、。 5.动脉粥样硬化症,根据病变发展经过,可分为、、 、、。 6.心肌梗死最常累及的病变分为及。 9.心肌梗死的继发改变有、、、、、、。 10.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分为、、和 四个时期。 11.风心病最常受累的瓣膜是,其次是。 12.可使左心室壁增厚的心脏病有、、、等。 13.高血压可分为、、三个时期。 14.动脉粥样硬化症病变主要累及的是动脉,而高血压的病变主要累及动脉。 15.风湿病按病变过程可分为、、三期.变质性病变以为特征;增生性病变以为特征。 16.心肌梗死的原因、、。 三、名词解释 疣状心内膜炎;Anitschow细胞;颗粒性固缩肾;阿少夫小体(Aschoff小体);风湿小体;高血压脑病;绒毛心;心绞痛;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原发性固缩肾;室壁瘤;高血压 四、选择题 单选题 1.良性高血压病晚期会引起 A.继发性固缩肾B.肾水变性C.原发性固缩肾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培训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培训 篇一: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及诊疗指南检查记录_督查整改报告 峨眉山东区医院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及诊疗指南督导检查整改措施 篇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消化内镜分册_1 概论 消化内镜诊疗管理制度 一、内镜室的基本设置 (一)人员配置 1.医师 (1)内镜室必须有专职医师负责日常工作.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内镜室的各项工作.并参加常规诊疗工作。专职医师须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担任犯 (2)内镜医师必须有坚实的临床基础.应在工作3年以上的住院医师中择优选拔.培训时间不少于3个月。从事治疗性内镜工作的医师,培训时间应适当延长。 (3)内镜医师必须既有操作技能,又有丰富的临床及

理论知识。在有条件的地区.可采取考核上岗制度。 2.护士 (1)内镜室应设有经过培训的专业护士,其护龄至少在 3年以上。每个检查台应设置1名护士(按同一时间内开展 的台数计算)。3台以上的内镜室可设立护理组或配备护士长。 (2)内镜室护士应经过专门技术培训.培训工作应在 三级医院内进行,时间不短于2个月。在有条件的地区.可采取考核上岗制度。 3.技术员 对工作量较大的内镜室.尤其是有x线设备的内镜室应配备技术员,技术员应有(或相当于)中专以上学历.经培训后上岗。 (二)检查室 1.每一检查室面积不小于20㎡,室内主要放置内镜检查设备与清洗消毒设施。2.检查台数与内镜台数应与实际 检查人数相适应.检查台过少必然会导致内镜消毒不严的后果。 3.不允许将不同类型的内镜(如胃镜与气管镜)安排 在同一检查室内进行。4.胃镜和肠镜检查原则上应分室进行。检查人数不多的单位可分不同时间段进行检查,但严格禁止在同一清洗槽内进行胃镜与肠镜的清洗与消毒。 5.检查室应配有空调、相应的水电设施、稳压电源装

病理学之心血管系统

二、判断改错题 1.凡是血压超过140/90mmHg者,统称高血压。( ) 2.高血压主要累及病人的细小动脉。 ( ) 3.高血压性肾萎缩称原发性肾萎缩。( ) 4.高血压主要引起全身大、中动脉硬化。( ) 5.高血压脑溢血常发生于内囊部。( ) 6.特发性高血压就是高血压病。( ) 7.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发生在细、小动脉。( ) 8.低密度脂蛋白(LDL)与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9.心肌梗死常发生于左室前壁、心尖部及室间隔前2/3, 即左冠状动脉左旋支供血区。( ) 10.急性风湿性心脏病时瓣膜上赘生物容易脱落引起栓塞。( ) 11.急性风心病时瓣膜上的疣状赘生物本质上是白色血栓。 12.风湿性心包炎形成绒毛心,纤维素在心包脏壁两层间形成粘连而导致缩窄性心包炎。( ) 13.风湿性心肌炎时在心肌间质有风湿小体形成。( ) 14.风湿性心内膜炎赘生物易脱落引起栓塞。( ) 15.风湿性关节炎反复发作也可以导致关节畸形。( ) 16.风湿病是链球菌直接引起的炎症性疾病。( ) 17.风湿病是一种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直接引起的疾病,常累及全身结缔组织。( ) 18.二尖瓣狭窄病人心脏病变以左室肥大为主。( ) 19.主动脉狭窄可引起左心室向心性肥大。( ) 20.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之赘生物脱落后可引起栓塞性小脓肿。( ) 21.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常发生在正常的瓣膜上 22.二尖瓣狭窄也可引起左、右房室扩张肥大。( ) 23.二尖瓣瓣膜病和高血压病时可导致淤血而引起右心衰竭。( ) 三、填空题 1.高血压常见死因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2.高血压可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三个时期。 3.恶性高血压病的特征性病变是_________和_________,主要累及_________。 4.引起颗粒性固缩肾的疾病主要是_________ 、和_________。 5 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可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四个时期。 6.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继发性变化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7.动脉粥样硬化症病变主要累及_________ 动脉,而高血压的病变主要累及 _________ 动脉。 8.心肌梗死的原因_________ 。 9.心肌梗死的合并症及后果可能为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10.心肌梗死最常累及的病变分为 _________ 及_________ 。 11.风心病最常受累的瓣膜是 _________ ,其次是_________ 。 12.风湿病按病变过程可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三期。变质性病变以_________ 为特征;增生性病变以 _________ 为特征。 13.风湿病的皮肤病变为_________和_________,前者为_________性病变,后者为_________性病变。 14.可使左心室壁增厚的心脏病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等。 四、名词解释 1.高血压 2.高血压脑病 3.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家畜病理学复习资料第8章 心血管系统病理

1.心内膜炎概念:心脏内膜的炎症 分类据发生部位:瓣膜性心内膜炎心壁性心内膜炎腱索性心内膜炎 乳头肌性心内膜炎 据病变特点:疣性心内膜炎溃疡性心内膜炎 2.疣状心内膜炎定义:心瓣膜轻微损伤和出现疣状赘生物为特征的炎症。 主要原因:细菌感染机理:抗原抗体反应—免疫性损伤 病理变化眼观:心瓣膜增厚,无光泽,附着黄白色、细颗粒样赘生物,易剥离。后可发展,变硬,变大,不易剥离,灰白色。 3.溃疡性心内膜炎定义:心瓣膜损伤较严重,炎症侵及瓣膜深层,发生明显坏死为特征的炎症,亦称败血性心内膜炎。原因:主要为毒力较强的化脓菌感染机理:强毒性化脓性细菌感染----菌血症 心瓣膜内皮损伤------溃疡性心内膜炎;瓣膜心内膜炎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 病理变化眼观:初期为浑浊的淡黄色小斑点融合成表面粗糙的坏死灶脓性分解形成溃疡。(溃疡处可形成菜花状物,周边有炎性反应)进一步向深发展导致穿孔。后期机化形成结节状物。 镜检:瓣膜坏死,固有结构消失,坏死灶周边大量中性白细胞浸润,肉芽组织形成。表面为纤维蛋白,血小板形成的血栓,其中混有崩解的组织碎片与细菌团块。 4.心肌炎概念: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的炎症。动物原发的少见,多为伴发代谢病、传染病、变态反应等。 二、分类:按部位和性质差异分实质性心肌炎间质性心肌炎化脓性心肌炎 5.实质性心肌炎定义:心肌纤维的实质性变化为主,间质内可见渗出和增生的炎症。 原因和机理细菌性传染病(巴氏杆菌,猪丹毒,链球菌病等) 中毒性疾病(砷,磷,有机汞等)病毒感染(口蹄疫),有亲心肌的特性,可以直接损伤破坏心肌细胞。眼观:心脏扩张,心肌变淡,质地变软,无光泽,心脏表面散在多发性黄白色或灰白色斑块或条纹状病灶。镜检:心肌纤维变性(颗粒变性或脂变),坏死,肌浆变成均质红色玻璃样物。可发生断裂和崩解。间质内毛细血管充血,出血,浆液渗出和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增多。 6.间质性心肌炎定义:以心肌间质渗出,增生性变化占优势,心肌变质性变化相对较轻的炎症。 原因:某些寄生虫感染(弓浆虫)和变态反应。 病理变化眼观:与实质性心肌炎不易区分。 镜检:间质变化明显,充血,出血;浆液渗出与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单核,淋巴细胞),肌纤维局灶性变性坏死。慢性的肌纤维萎缩,变性,消失,大量结缔组织增生。 7.化脓性心肌炎定义:以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渗出及脓液形成为特征的心肌炎。 原因:化脓心性细菌继发感染。 眼观:心肌内大小不等的化脓灶。镜检:早期可见栓塞部血管化脓性渗出→局部心肌坏死,溶解→脓肿形成,周边肌纤维变性,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 8.心包炎概念:心包壁层和脏层(浆膜心外膜)的炎症。 类型浆液性心包炎纤维素性心包炎出血性心包炎化脓性心包炎创伤性心包炎 9.浆液—纤维素性心包炎定义:以大量浆液和纤维素性渗出为特征的心包炎症。 原因及发病机理 病原(猪瘟病毒、链球菌、巴氏杆菌、鸡伤寒沙门氏菌)→血液或临近组织→心包→渗出浆液+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纤维素)。外因:营养、天气等因素的促发作用。 眼观:心包表面血管扩张,充血水肿,增厚,心包腔内量多少不一的液体,淡黄色,透明或浑浊。心外膜无光泽,外附着一层灰黄白色薄膜,或较厚的绒毛状膜样物(绒毛心)。易剥或不易剥→机化→粘连,心包腔消失。(盔甲心) 10.创伤性心包炎 锐利异物食入胃内。胃蠕动时,异物穿透网胃,横隔→心包。胃内的微生物进入心包→发生炎症。 眼观:心包增厚,扩张。心包腔内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外膜浑浊,粗糙,充血,出血。有时可见创

口腔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汇编)

医疗护理操作规程 一、洁治术的护理 1.术前准备 1)常规用物:检查盘三用枪手套口罩围兜; 2)洁治用物:洁治手机、洁治头、慢速弯手机、龈上下洁治器大小吸唾器、抛光杯,必要时备 喷砂枪、喷砂粉; 3)其它用物:碘棉球或1‰洗必泰漱口液 3%H2O2冲洗液一次性注射器毛巾牙线。 2.护理配合 1)引导病人坐上椅位,必要时询问病史。打开检查盘,装上三用枪; 2)把无菌手套和口罩递给医生,帮病人系好围兜,同时装好吸唾管,放好口杯; 3)打开内窥镜,供医生检查及留病史记录用; 4)洁治前根据医生需要准备碘棉球,供术前消毒口腔或嘱病人用1‰洗必泰含漱液含漱1min; 5)装好洁治装置(注意检查好各装置的完好,如洁治头是否拧紧,各手机与牙椅连接是否到位); 6)告知注意事项:同牙体预备注意事项; 7)洁治过程中注意吸唾,保持术野清晰。小吸唾可挂在病人左边口角,护士左手持大吸唾协助 医生牵拉口角并吸去多余的唾液及冷却液,防止外溅。(注意掌握大小吸唾的使用方法); 8)术中随时观察病人的反应,如病人有不适,则停止操作让病人稍作休息,必要时作相应的处 理。如病人需要漱口,则把牙椅调整到漱口位,协助病人起身漱口,完毕后及时递上纸巾,并及时处理病人用后的纸巾; 9)超声波完成后,遵医嘱递送手工洁治器、牙线(清洁牙间隙)、抛光膏,注意协助清洁洁治器 及病人口角周围,并保持术野清晰; 10)根据病人的炎症情况,遵医嘱准备3%双氧水冲洗液,在给病人冲洗时,注意吸去冲洗液, 尽量避免病人不适; 11)如需要喷砂,则装好喷砂装置,给病人戴好防护镜,过程中注意吸唾。(大小吸唾的使用); 12)结束操作,递上内窥镜,供医生使用,作洗牙前后对比; 13)若炎症严重者,嘱病人几天内注意避免进食过刺激的食物,必要时遵医嘱服抗生素; 14)引导病人交费。 3.注意事项: 1)术中切忌用力过大或用力不当。先用手腕的力来轻轻地接触牙石的表面,然后利用超声波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全套目录精编版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全套 目录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全套)》目录1.《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消化内镜学分册》 ¥25.00? 2.《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疼痛学分册》 ¥68.00? 3.《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结核病分册》 ¥27.00? 4.《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超声医学分册》¥38.00 5.《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55.00? 6.《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整形外科分册》¥33.00? 7.《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烧伤分册》¥15.00? 8.《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核医学分册》 ¥45.00? 9.《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美容医学分册》¥60.00? 10.《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影像技术分册》 ¥48.00? 11.《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45.00? 12.《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计划生育学分》 ¥20.00? 13.《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儿科学分册》¥22.00? 14.《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物理医学与康复学 分册》¥60.00? 15.《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泌尿外科分册》¥32.00 16.《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小儿外科学分》 ¥40.00? 17.《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手外科分册》¥68.00? 18.《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 册》¥36.00? 19.《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76.00?

20.《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册》 ¥75.00? 21.《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病学分册》 ¥36.00? 22.《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放射肿瘤学分册》 ¥39.00? 23.《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肿瘤学分册》¥42.00? 24.《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精神病学分册》¥33.00 25.《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 ¥65.00? 26.《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病学分册》 ¥35.00? 27.《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妇产科分册》¥69.00? 28.《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呼吸病学分册》¥45.00 29.《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分册》¥39.00 30.《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肠外肠内营养学分 册》¥50.0031.《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重症医学分册》 ¥129.00 32.《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电生理和起搏分 册》¥75.00 33.《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外科学分 册》¥88.00 34.《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辅助生殖技术与精 子库分册》¥56.00 35.《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麻醉学分册》¥92.00 36.《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胸外科学分册》¥68.00 37.《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59.00 38.《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激光医学分册》¥62.00 39.《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急诊医学分册》¥69.00 40.《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器官移植分册》¥60.00 41.《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95.00 42.《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骨科分册》¥150.00 43.《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营养学分册》¥45.00 全套43分册 人民军医出版社

病理学心血管系统重点汇总及难点剖析

第七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本章节为正常教学大纲和考研大纲中的重点内容,学习的主要疾病有: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风湿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瓣膜病、克山病。 本章节涉及疾病较多,重点突出。 一、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AS)的危险因素中,与之发生相关性最高的是高脂血症,其中LDL、VLDL 越高越容易引发AS,但是HDL的升高可以对抗AS的发生,所以HDL的升高对机体来说是有好处的。 AS的好发部位是:大中动脉。 其病理变化一共分为4期,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三期,叫粥样斑块期,又叫做粥瘤(Atheroma),需掌握镜下改变与肉眼变化。 第四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继发性改变,主要体现在管腔狭窄和管壁的破坏,其中要注意的是管壁的破坏可引发动脉瘤,因动脉粥样硬化均发生于大中动脉,于是动脉瘤通常在比较粗的血管,一旦破裂可引起严重的后果,在临床中需要注意。 脑动脉粥样硬化易引发三个结果:脑萎缩、脑软化、脑出血。 肾动脉粥样硬化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固缩肾,会使肾的体积缩小,质地变硬,表面变的凹凸不平。 四肢动脉粥样硬化可使动脉管腔缩小,供血不足,引发肢端缺血性坏死,合并腐败菌感染后可发生肢端的坏疽。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此病在临床中很常见,并可引发严重的后果,因为心肌一旦发生坏死,不可再生,只能发生纤维性修复,最终形成瘢痕,从而导致心肌收缩力显著下降,严重者即会发生死亡。 冠心病最容易发生粥样硬化的血管是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常常出现在考试题中,重点记忆。 支配心肌的血管狭窄后,即会发生心肌的缺血,于是引发临床症状,最常见的就是心绞痛。若支配心肌的血管被完全堵塞,即会发生心肌梗死。 心绞痛的概念非常重要,书中概念的最后一句话服用硝酸制剂可缓解,可在临床中鉴别患者是心绞痛还是心肌梗死,因为这两个疾病的临床表现比较相似。 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疼痛的特点,常见于心前区,但因为心脏为内脏痛,疼痛感可放射至左肩、左上肢、有些患者还会放射到右肩、右上肢,更还有少数患者可向上放射到口腔,所以可能会以牙疼来就诊,有些可放射至腹部,若合并有恶心呕吐,常常会误以为是肠胃炎误诊。为有效避免这种失误,对于中老年,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病史的患者,务必做心电图检查,排除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类型、病理变化。 心肌梗死的合并症:书中列举了好几种情况,这些情况最终都可导致死亡。 二、高血压 本病为临床中的常见病,务必全面掌握。 1.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牢记。 2.高血压的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本节重点讨论原发性高血压,因这型高血压在临床中占 绝大多数。 3.高血压的分期:高血压的好发部位为全身细小动脉,共分为三期。 3.1功能紊乱期:这期为高血压的早期,一般没有器质性病变,只是血管发生了间歇性的痉 挛造成了血压的升高,所以血压会在正常与高之间波动,一般休息后可恢复正常,可连续多次不同时间段测量血压判断患者的病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