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的,监管者在放松枷锁,但放松的是整个金融界的枷锁,不仅是几个投 资银行的枷锁。既然证券交易委员会能够允许垃圾债券这种东西面世,能够 取消股票上市前的冷却期,能够允许证券交易佣金自由浮动,那么联邦储备 委员会想必也不会对商业银行过分苛责。到1980年代,已经没有多少活着的 人经历过1929年经济危机,过去几十年一直流行的对银行家的神经质情绪已 经走到了尽头;另外,联储应付危机的能力也日趋炉火纯青的境界,现在人 们完全有理由相信1929年不会重演。不过,还有一个隐藏的原因是谁也不会 说出来的,那就是商业银行的地位已经远远不如从Baidu Nhomakorabea了,至少对于个人来说, 它已经算不了什么了。强大的社会保障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共同基 金和其他五花八门的金融工具主宰了个人投资者的命脉,他们没有多少时间 去关注商业银行。 变革的1990年代以两场类似的风暴为开端——一是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崩溃, 导致一大批经营房地产贷款的商业银行被套牢,灾难的余波一直持续到现在; 二是美国股市经历熊市行情,投资银行也不得不忍受艰难岁月。但是,熊市 被证明只是昙花一现,随即美国股市就开始了迄今为时最长的大牛市行情, 这又一次加深了投资银行在人们心目中的贵族形象;而商业银行却在泥泞中 继续挣扎,大部分人现在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已经没 有什么前途了,所以大家要么赶快弃船逃跑,要么把旧船彻头彻尾的改造一 番吧。除此之外还有第三条道路,那就是坐在原地不动,等待好心的白马骑 士前来收购。
就这样,美国最优.的银行都在一夜之间被劈成了两块。J.P.摩根放 弃了投资银行业务,摩根士丹利诞生了;波士顿国民银行放弃了投 资银行业务,第一波士顿诞生了;更多的银行放弃了商业银行业务, 日后赫赫有名的华尔街巨头们诞生了。金融界的好孩子和坏孩子的 界限就这样被划定了,投资银行的坏孩子丧失了储户的巨额存款, 被一脚踢下了证券业的大海,这片大海不久前刚刚发生过严重的海 啸;商业银行的好孩子被允许独享存款和贷款业务,但是他们不但 不能接触大海,甚至连海滩也不能走近。很快,国会通过了更多更 严厉的法案,商业银行身上的枷锁越来越重,几乎被压在地上动弹 不得。“我知道,你可能活的很不自在,”监管者严肃地说道, “但你至少不会死。那些敢于在大海里游泳的家伙肯定死的很惨。 即使不被淹死,也会被鲨鱼吃掉。”
美国商业银行的发展 历程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监管者的本意绝不是 要抑制商业银行的发展,更不是把商业银行家变成金融市场上无足轻重的小 角色;恰恰相反,他们过于看重商业银行,决定用严厉的法律把他们排除在 变幻莫测的证券市场之外,就像一位慈爱的母亲禁止自己最钟爱的儿子到波 涛汹涌的大海里游泳一样。 当时,美国监管当局一定是这样想的:“让投资银行的那群亡命之徒自己 玩自己的去吧,说实话,他们根本不配被称为‘银行家’。决不能允许投资 银行的坏孩子把商业银行的好孩子带坏,国家的金融命脉应该永远只掌握在 好孩子手中。” •
商业银行工作的枯燥无味,它所受到的令人难以想象的苛刻制裁,那些扼 杀所有创造力的条条框框,以及弥漫在这个行业中的悲观失望情绪,都是由 一个简单的原因导致的:这个行业太重要了。什么是金融市场?是股票、公 司债券吗?或者加上市政债券和国库券?以上就是大部分人心目中的金融界 的全景。但这只是证券市场,是投资银行的舞台,这个舞台之所以能够不停 地上演激动人心的好戏,是因为它背后有一个冰冷的、枯燥的、规模比它大 几十倍的幕后舞台——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的舞台。在这里,你看不到高盛、 摩根士丹利或美林等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字,反而会看到许多蜗居在某个沙漠 角落的小银行,它们进行的交易千篇一律,丝毫不值得注意——但是其交易 数额却大的惊人,即使按照最保守的估计,也是证券市场的三到五倍。 1980年代之前,商业银行的贷款占据了美国所有企业融资的80%以上,这 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华尔街所有呼风唤雨的巨头,对美国经济发展做出的 贡献,还比不上遍布全国的小商业银行的一个零头。几乎全部中小企业都不 够资格发行股票或债券,即使是大企业,能够通过严格的尽职调查而在华尔 街上市的也只是少数。因此商业银行不得不独自扮演企业救世主的角色。对 于占美国人口95%的中小投资者来说,投资股票和债券的风险太大,牵扯的 精力太多,经纪商收取的佣金又实在太高;因此,除了把钱存进一家安全的 银行,他们其实没有什么选择。现在你知道监管者为什么如此变态地苛求商 业银行的安全了吧?如果你记得1929年经济危机吞没了退伍军人的津贴,导 致数万老兵围攻华盛顿的场景,你应该完全能够理解美国国会和联邦储备委 员会害怕的是什么。
所以,1990年代成为银行业的收购年代,这丝毫不令人吃惊。商业银行开始疯狂地收购 投资银行、共同基金、保险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乃至咨询公司,不仅仅是为了扩张,更是 为了自救。对于从事单一业务的商业银行来说,除了疯狂扩大规模(既有横向收购,也有 纵向收购)之外,没有别的生存法则。监管者对银行规模施加的限制,绝大部分已经不复 存在了;美国银行界对此的反应速度简直令人无法想象! 十年之前,全世界十大商业 银行中没有一家美国银行,但是今天,花旗银行、美洲银行和摩根大通银行已经跻身这个 排行榜的前列,而且它们都拥有了异常强大的投资银行部门。我早就告诉过你,美国银行 业的从业人员都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商业天才,在这个行业死气沉沉的时候就是如此,在 它恢复生机活力的时候更是如此。在欧洲花费半个多世纪才建立起来的全能银行体系,在 美国实际上只用了十年就接近完成。 现在,银行家终于可以摆脱被割裂的命运了;但是在现实中,商业银行家与投资银行家 的隔膜仍旧存在,就像男性员工与女性员工之间的“玻璃天花板”一样自然。虽然商业银 行家往往能够凭借其雄厚的资本金成为收购方,但被收购的投资银行家仍然是银行王国里 的特等公民,从薪酬到地位都比商业银行家高出不止一头。在欧洲的全能银行,这种矛盾 也是一直存在的,但是欧洲人聪明地把投资银行业务和大宗企业贷款业务结合了起来,并 称之为“公司理财业务”,剩下的部分则归为“零售银行”或“私人银行”业务。毫无疑 问,这种划分仍然会在银行内部造成深刻的矛盾,但矛盾程度会温和的多,这已经足够了。 毕竟,银行家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在投资银行内部也是如此——你认为从事证券承销 业务的投资银行家和为客户办理开户手续的零售营业员是同一种人吗?即使投资银行的招 聘海报信誓旦旦地说他们是同一种人,你相信吗?
投资银行的名字一个接一个的消失,它们的灵魂却保留了下来,因为在过 去的一个世纪里,主要是投资银行传承着金融界的创新精神,它们用几代人 的实践为金融界指出了一个在长期内不会改变的方向,那就是证券化的方向。 商业银行的名字保留下来了,它们的根基却在消失,因为证券市场多年不懈 地侵蚀这古老的根基,事实上从垃圾债券和抵押贷款证券化诞生的那一天开 始,这个侵蚀的过程就开始了;信息科技的发展使这个过程大大加快,所以 商业银行才会如此迫不及待地举起兼并收购的旗帜,在末日到来之前挽救自 己。如果有商业银行直到现在还没有在投资银行领域做出任何努力,它的末 日恐怕难以避免了。 当然,声称商业银行很快将趋于消失,恐怕太早了一点。虽然证券化是整 个金融市场的宏观走向,但我仍然无法想象一个只有直接融资却没有间接融 资的金融界是什么样子。20年以来,商业银行贷款在美国融资中的比例只下 降了二十个百分点,在其他的国家也是大同小异;即使这个势头能够持续下 去,当它降到无足轻重的水平的时候,这个世界恐怕早就不是我们现在看到 的样子了。 在21世纪初的金融界,恐怕没有人比商业银行家更困惑。归根结底,他们 不知道金融界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其他人也不知道。按照自由资本主义 的一贯原则,这个问题应该由市场决定。市场的发言权属于我们每一个人。
直到1954年的大牛市行情,投资银行才总算看到了一线光明。福特汽车 公司的IPO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股权融资事件,722家华尔街金融机 构参加了这次IPO,其中却看不到一家商业银行的名字,因为《格拉斯-斯蒂 格尔法案》禁止它们这样做。1950年代到1960年代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牛市, 投资银行从没人喜欢的坏孩子变成了效率惊人的印钞机,这些钞票不但可以 为所有员工提供异常丰厚的工资,最后还能让合伙人留下数量惊人的红利。 当投资银行家带着成箱的钞票回家过圣诞节时,商业银行家在哪里呢?他们 被蒙上双眼,绑住双手,像一群傻瓜一样坐在据说是“绝对安全”的沙漠里, 不停地调整着资产负债表,在左边记一笔贷款,在右边记一笔储蓄(或者恰 恰相反)——这就完了。他们闻到了钞票的气味,双手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但是颤抖有什么用呢?监管者绑在他们手上的绳索可是用铁一样的法案制成 的! 如果一位大学毕业生有幸进入任何一家投资银行,迎接他的都将是激动 人心的机遇和挑战——证券承销的尽职调查,确定发行价格,与零售经纪商 和共同基金举行圆桌会议,分析重要行业的未来走势,买卖价值以十亿美元 计算的证券,或者与最优秀公司的领导人商讨收购与反收购策略。但是,如 果他进入了一家商业银行,迎接他的又是什么呢?在1980年代之前,无非是 平淡无奇的办公室工作,跟终年不变的几个大客户打交道,或者坐在收银机 前迎接那些腰包干瘪的小客户,连每年的财务报表都长的一模一样——这正 是政府希望的:商业银行不能成为一种激动人心的职业,否则整个金融体系 的麻烦可就大了!
美国的商业银行完全有理由抗议自己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因为欧洲虽然同样 经历过1929年经济危机,却并没有对银行施加相同的苛刻管制。事实上,在欧 洲根本没有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这两个词,取而代之的是所谓的“全能银行”— —诸如德意志银行、巴克雷银行、安联银行等超重量级选手,有时候甚至连保险 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咨询公司的任务都一并承担。然而美国监管者的严厉约 束大部分只在国内有效,一旦到了国外,压抑已久的美国银行就突然变成了自 由人,找到了从事金融业务的乐趣与挑战。直到1990年代,一家美国的商业银 行可能无法在另一个州开设分行,甚至无法在自己的州开设新的分支机构,但 它却享有在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为所欲为的权利。如果商业银行在国外的作 为不影响国内金融体系的安全,美国监管者对此就不感兴趣,也不想假装感兴 趣。 1970年代后期,世界各国的商业银行都在拼命寻找向第三世界国家贷款的机会, 美国的商业银行尤其积极,因为除此之外,它们根本找不到新的增长点。由于 西方国家和社会主义阵营关系的缓和,许多东欧国家也加入了申请贷款的行列。 美元源源不断地涌向发展中国家,花旗银行和美洲银行这样的大型银行受益尤 其丰厚——直到里根总统上台之后,由于美元汇率和利率日益走高,发展中国家 被逼到破产的边缘为止。商业银行恐惧地发现,如果发展中国家破产或赖账, 它们自己就要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与此同时,投资银行却开发出了一个又一 个足以摧毁商业银行根基的金融工具,从垃圾债券到各种期权、期货,从对冲 基金到指数基金,不但大大提高了筹资的效率,还给了投资者更多元的选择。 到了1990年代,银行贷款在美国企业融资中的比重降低到了60%左右——依然很 高, 但已经不是那样不可动摇了。而且,以上还没有考虑到贷款证券化的因素。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