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必修三期末考试试题(有答案)

合集下载

必修三期末题及参考答案

必修三期末题及参考答案

高二生物必修3综合测试题第Ⅰ卷选择题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 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许多系统参与 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2.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下丘脑既可以使血糖升高,又可以使血糖降低B.血糖升高是神经调节,血糖降低是体液调节C.血糖升高是体液调节,血糖降低是神经调节D.下丘脑可以使血糖升高,垂体使血糖降低3.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A.脑皮层,下丘脑 B.下丘脑,大脑皮层 C.下丘脑,下丘脑 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4.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5.绿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茎杆能部分恢复直立状态,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受重力影响 ,向地性B.受重力影响,背地性C.受水的影响,向水性D.受光的影响,向光性6.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质渗出,会造成局部()A.血浆量增加B.组织液减少C.组织液增加D.淋巴减少7、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

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②④B.①④C.①②D.②⑤8、兴奋的传导在体内只能是单向的,下列对这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小泡中有递质B.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使另一种神经元兴奋或抑制C.突触后膜中突触小泡内没有递质存在D.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另一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9、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细胞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10、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机制是:()A.与抗原结合使其失去活性B.直接吞噬靶细胞将其分解C.将抗原呈递给B淋巴细胞D.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11、不会传染爱滋病的行为是:()A.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B.与爱滋病患者共用纹身、纹眉器械C.与爱滋病患者拥抱D.输入含有HIV的血液12.若一个人的胸腺先天发育不良,可能造成的结果是()A.体内没有B细胞而仅仅有T细胞B.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各种传染病乘机而人C.只保留有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部分体液免疫功能D.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合成能力减弱13.森林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原因是()①生物多样性是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②其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③其恢复力稳定性要比农田生态系统高④有比较复杂的营养结构⑤太阳能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动力⑥生产者和分解者构成生物圈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循环回路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位置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⑧能量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A.①③⑤⑥⑧ B.②③④⑥⑦ C.①②④⑤⑦D.①③④⑤⑧1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组成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以热量形式散发到大气中C.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大于草原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可以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15.一个健康的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A.盐增多,糖未增多B.糖增多,盐未增多C.两者都增多D.两者都未增多16.正常情况下,以下物质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无机盐④激素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17.以下可以口服的是()A.胰岛素 B.生长激素 C.抗体 D.甲状腺激素18.在人体内,都是因为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①呆小症②糖尿病③侏儒症④白化病⑤镰刀型贫血症⑥夜盲症A.①③④B.③⑤⑥C.①②③D.①③⑥19.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A.吞噬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D.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20.右图中的X代表的细胞是()A.效应T细胞 B.效应B细胞C.吞噬细胞 D.癌细胞21.如果母鸡长出公鸡的鸡冠和羽毛,并好斗,那么发生这种变化的最大可能是()A.注射了生长激素B.除去了母鸡的卵巢C.移植了睾丸D.除去卵巢,移植了睾丸22. 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长素能够促进插条生根 B.生长素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越快C.除掉顶芽可以促进侧芽生长 D.植物的向光性运动是生长素不均分布所致2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过敏反应特点的是A.由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刺激引起B.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C.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性差异D.组织胺等物质的释放直接引起相关的症状24. 下列关于群落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C.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促进了种间互助D. 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分25. 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当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还会抑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增殖,这种现象包括()A. 种间竞争、种内斗争B. 共生、寄生C. 寄生D. 种内斗争26.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保持动态的平稳,说明这个生态系统是稳定的。

必修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必修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必修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本文为必修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以下为试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诗句中,不属于表达青春豪情的是()A. “人间有味是清欢”B.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C. “赢得仓皇北顾,凭栏处、阶竹声寒。

”D. “江影动,岩声咽,时见白头抱幼孙。

”2.杜甫的诗作主要写了()A. 孔明灯B. 春秋大梦C. 董小宛D. 望岳3.以下是欧阳修的作品的是()A. 《滕王阁序》B. 《和晏阳初见过庐山韵》C. 《秋夕》D. 《秋怀》二、阅读题(每题5分,共30分)1.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回答问题:(简略引用)元代官修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整理和编纂的古籍大典,分经、史、子、集四部。

四库除典籍外,编排了诗书子集等,形成了当时最完整的古籍汇编。

四库全书标志着中国古代经籍研究的高峰,非常重要。

问题: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哪个时期整理的古籍大典?答案:元代2.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回答问题:(简略引用)清华大学,全称清华大学招生考试委员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生工作的职能部门。

清华大学由国务院直属并受清华大学主管。

清华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八一勋章和一级红旗勋章获得者、中国“双一流”高水平大学、世界一流大学。

问题:清华大学主管哪所大学的招生工作?答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请用一到两句话阐述杜工部的《秋夕》表达的主题思想。

(简答题)答案:杜工部的《秋夕》通过描绘三九寒天的景象和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人生的无常是不可避免的。

2.艺术家创作作品所追求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请用一段话描写。

(简答题)答案:艺术家创作作品所追求的核心价值是美,他们以创造美的艺术形象为目标,以感染人心、唤起人们对美的共鸣为追求,通过表现艺术形象来传递情感、思想和审美观念。

3.简述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简述该作品的主要内容。

高二必修三期末考试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高二必修三期末考试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高二地理期末测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读下图,完成1~2题。

1.从图中的信息看,为保障农业稳产,改良的因素是()A.地形B.降水C.水源D.土壤2.从图中水库分布看,修建水库的主要意义是()A.防洪B.发电C.养殖D.防治水土流失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略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中均有()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B.山地针叶林带C.山地荒漠带D.山地冰雪带4.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

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他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A.降水B.下渗C.蒸发D.地表径流2009年2月7日上午我国西北某军用机场,三架轰炸机相继升空,先后5次进入段黄河冰凌区实施轰炸,24枚炸弹全部准确命中目标,炸凌任务圆满完成。

据此回答5~6题。

5.黄河凌汛灾情监测中主要用到的技术是 ( )A.GIS B.GRS C.GPS D. RS6.在对黄河冰凌区实施轰炸,飞机准确轰炸目标时可能用到________技术来完成A.RS B.GRS C.GPS D.GIS下为我国东南地区某地形的素描图。

读图,回答7~8题。

7.若将其转绘成等高线图(单位:米),则应为下列四图中的()8.如果该地形区不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直接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A.水土流失B.土壤盐碱化C.土地荒漠化D.生物物种灭绝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能源工程标志着西部地区成为我国21世纪能源开发的重点和战略基地,西部的能源生产直接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读下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9~10题。

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变化图9.关于西部地区的能源分布,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的风能资源丰富B.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C.西部各省区都有丰富的油气资源D.西部的煤炭资源只分布在中纬度省区10.关于我国西部能源生产系统产生效益的说法,正确的是()A.产出效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B.改革开放出后产效益增长最快C.能源生产系统的产出效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进入21世纪西部能源开发存在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读某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图,回答11~12题。

语文必修三期末试卷及答案

语文必修三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漫步(màn bù)装饰(zhuāng shì)模糊(mó hu)B. 赋予(fù yǔ)指挥(zhǐ huī)草稿(cǎo gǎo)C. 畅快(chàng kuài)肆意(sì yì)振奋(zhèn fèn)D. 纷飞(fēn fēi)呼唤(hū huàn)美妙(měi miào)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收入逐年增加。

B.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C. 为了防止森林火灾,我们必须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

D.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与他平时努力学习、上课认真听讲是分不开的。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她的微笑如同阳光般温暖,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

B. 他的口才极佳,一开口就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C. 她的歌声如泣如诉,让人感受到了深深的悲伤。

D. 这部电影情节跌宕起伏,令人拍案叫绝。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从书上看到:“科学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

”B. “这个观点很有道理。

”他补充道。

C. “你今天去哪儿?”她问道。

D.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他点头说道。

5.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砥砺”意为激励、鼓励。

B. “脍炙人口”意为广为流传,家喻户晓。

C. “蔚为大观”意为形成壮观的景象。

D. “锦上添花”意为使美好的事物更加美好。

6.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谦虚地说:“我只是一粒尘埃,不足挂齿。

”B. “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我一时难以解决。

”C. “他是个书呆子,对世事一窍不通。

必修三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必修三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毅力翻涌纷至沓来B. 沉默拮据莫衷一是C. 稀释瞒哄气喘吁吁D. 恍惚招摇过市炽热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高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这无疑为广大青年提供了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B. 通过这次参观,我深深感受到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作为一名青年,我深感责任重大。

C. 他在比赛中表现出了顽强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取得了胜利。

D.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健康饮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3.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生动的一项是()A. 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弋。

B. 河水潺潺,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C. 河水映着蓝天白云,美丽极了。

D. 河水清澈,倒映出两岸的景色。

4. 下列各句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座山高耸入云,仿佛是一座巍峨的城堡。

B. 他的声音低沉,像是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

C. 那朵花红得像火,美极了。

D. 那只鸟儿飞得很快,转眼间就消失在远方。

5. 下列各句中,表达方式最准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内容丰富,值得一读。

B. 他的画技非常高超,让人赞叹不已。

C. 这部电影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D.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论语>十则》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强调了()的重要性。

7.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8. 《劝学》中,“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这句话说明了()的道理。

9. 《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情怀。

10. 《赤壁赋》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话描绘了()的壮阔景象。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请简述《<论语>十则》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意义。

人教版高二物理必修第三册全册(期末)训练答案

人教版高二物理必修第三册全册(期末)训练答案

2019—2020新教材人教物理必修第三册全册(期末)训练答案人教新教材必修第三册1、下列物理量属于标量的是()A.速度B.加速度C.电流D.电场强度2、将一束塑料扎带一端打结,另一端撕成细条后,用手迅速捋细条,观察到细条散开了,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细条散开现象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由于摩擦起电,细条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散开B.撕成细条后,所受重力减小,细条自然松散C.撕成细条后,由于空气浮力作用使细条散开D.细条之间相互感应起电,相互排斥散开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荷放在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就大B.正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负电荷在该点具有的电势能C.电场强度为0的点,电势一定为0D.无论移动正电荷还是负电荷,若克服电场力做功它的电势能都增大4、关于电流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电流越大B.某一导体内电子运动的速率越大,电流越大C.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电流越大D.电流的传导速率越大,电流越大5、一台电动机额定电压为100 V,电阻为1 Ω。

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为5 A,则电动机因发热损失的功率为()A.500 W B.25 WC.1 000 W D.475 W6、电磁波与机械波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都是横波B.都能传输能量C.都能在真空中传播D.都具有恒定的波速7、如图所示,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撑的导体A和B,使它们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分别贴在导体A、B下部的金属箔都是闭合的。

现将带正电的物体C靠近A,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稳定后只有A下部的金属箔张开B.稳定后只有B下部的金属箔张开C.C移近A后,再把B与A分开,稳定后A、B下部的金属箔都张开D.C移近A后,再把B与A分开,稳定后A、B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8、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静电场的电场线,虚线表示该电场的等势面。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1、2两点的电场强度相等B.1、3两点的电场强度相等C.1、2两点的电势相等D.2、3两点的电势相等9、如图所示,a、b分别表示由相同材料制成的两条长度相同、粗细均匀电阻丝的伏安特性曲线,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a代表的电阻丝较粗B.b代表的电阻丝较粗C.a电阻丝的阻值小于b电阻丝的阻值D.图线表示的电阻丝的阻值与电压成正比10、下面是某电热水壶的铭牌,由此可知该电热水壶正常加热1 min产生的热量为()电热水壶型号SP—356 A 额定电压220 V额定功率 1 800 W 额定频率50 Hz额定容量 1.5 L×104 JC.1.32×104 J D.1.08×105 J11、磁场中某区域的磁感线如图所示,则()A.a、b两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不等,B a>B bB.a、b两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不等,B a<B bC.同一通电导线放在a处受力一定比放在b处受力小D.a处没有磁感线,所以磁感应强度为零1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带电液滴,在大小为E,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处于静止状态,问:(1)这个液滴带什么电?电荷量为多少?(2)当场强的大小突然变为原来的一半,方向保持不变时,液滴向什么方向运动?其加速度为多少?13、用伏安法测量某电阻R x的阻值,现有实验器材如下:A.待测电阻R x:范围在5~8 Ω,额定电流0.45 AB.电流表A1:量程0~0.6 A(内阻0.2 Ω)C.电流表A2:量程0~3 A(内阻0.05 Ω)D.电压表V1:量程0~3 V(内阻3 kΩ)E.电压表V2:量程0~15 V(内阻15 kΩ)F.滑动变阻器R:0~10 ΩG.蓄电池:电动势12 VH.导线,开关为了较准确地测量,并保证器材安全,电流表应选___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___,并画出电路图。

2018-2019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必修三、选修2-1(含详解答案)

2018-2019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必修三、选修2-1(含详解答案)

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理科数学必修三、选修2-1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1.设x R ∈,则“12x >”是“2210x x +->”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已知p :函数12x y -=的图象关于直线x =1对称;q :函数1y x x=+在()0,+∞上是增函数.由它们组成的新命题“p q ∧”“p q ∨”“p ⌝”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 A .0B .1C .2D .33.抛物线y =- 8mx 2(m <0)的焦点坐标是( )A.(m 81,0) B.(0,m321) C.(0,-m321) D.(m321,0) 4.椭圆220(0)mx ny mn m n ++=<<焦点坐标为 ( )A.(0,B.(C.(0,D.(5. 如图:在平行六面体1111D C B A ABCD -中,M 为11C A 与11D B 的交点。

若=,b AD =,=1则下列向量中与BM 相等的向量是( )(A ) c b a ++-2121 (B )c b a ++2121(C )+--2121 (D )+-21216.对于空间任意一点O 和不共线的三点A 、B 、C ,有如下关系:6OP→=OA →+2OB →+3OC →,则 ( ) A .四点O 、A 、B 、C 必共面 B .四点P 、A 、B 、C 必共面 C .四点O 、P 、B 、C 必共面 D .五点O 、P 、A 、B 、C 必共面7.当曲线y =240kx y k -+-=有两个相异的交点时,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A. 30,4⎛⎫ ⎪⎝⎭B. 53,124⎛⎤ ⎥⎝⎦C. 3,14⎛⎤ ⎥⎝⎦D. 3,4⎛⎫+∞⎪⎝⎭ 8.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 +=>>l 与椭圆C 交于,A B 两点,且线段AB 的中点为()2,1M -,则直线l 的斜率为( )A.13B.32C.12D.19.如图所示,在正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D 是AC的中点,1AA ,则异面直线1AB 与BD 所成的角为 ( )A.30︒B.45︒C.60︒D.90︒10.已知抛物线2:8C yx =与点()2,2M -,过C 的焦点且斜率为k 的直线与C 交于,A B 两点,若0MA MB ⋅=uuu r uuu r,则k =( )A .12B.2CD .2 11.已知双曲线E :22221x y a b-= ()0,0a b >>,点1F 为E 的左焦点,点P 为E 上位于第一象限内的点,P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Q ,且满足113PF QF =,若O 为双曲线E 的中心,OP b =,则E 的离心率为 ( )212:已知F 1,F 2是椭圆)0(12222>>=+b a b y a x 的左、右焦点,点P 是椭圆上的点,I 是△F 1P F 2内切圆的圆心,直线PI 交x 轴于点M,则∣PI ∣:∣IM ∣的值为A .a c B.c a C.b a D.ab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 13. 下列说法:①命题“,20x x R ∃∈≤” 的否定是“对,20x x R ∀∈>”;②关于的不等式221sin sin a x x<+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3a <; ③函数2()||f x alog x x b =++为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是0==b a ; 其中正确的序号是14.设12,F F 分别是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点(),M a b ,若1230MF F ∠=︒,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________. 15.已知:如图,△ABC 是以∠B 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SA ⊥平面ABC ,SA =BC =2,AB =4,M 、N 、D 分别是SC 、AB 、BC 的中点,则A 到平面SND 的距离为________.16.已知椭圆和双曲线有共同焦点12,F F ,P 是它们的一个交点,1260F PF ∠=︒,记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分别12,e e ,则2212e e +的最小值是xa三、解答题17.(本题满分10分)已知命题2:450p x x --≤,命题()22:2100q x x m m -+-≤>(1)若p 是q 的充分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若5m =,p q ∨为真命题, p q ∧为假命题,求实数x 的取值范围.18.(本题满分12分)已知A 、B 、C 为三角形ABC 的三内角,其对应边分别为a ,b ,c ,若有2acosC=2b+c 成立.(1)求A 的大小;(2)若32=a ,4=+c b ,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19.如图所示,已知直线l :y =kx -2与抛物线C :x 2=-2py (p >0)交于A ,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 OA→+OB →=(-4,-12). (1)求直线l 和抛物线C 的方程;(2)抛物线上一动点P 从A 到B 运动时,求△ABP 面积的最大值.20、如图,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CA CB =,1AB AA =,160BAA ∠=.(Ⅰ)证明:1AB AC ⊥; (Ⅱ)若11ABC AA B B ⊥平面平面,AB CB =,求直线1AC 与11BB C C 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21.(12分)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H 是正方形AA 1B 1B 的中心,AA 1=22,C 1H ⊥平面AA 1B 1B ,且C 1H = 5. (1)求异面直线AC 与A 1B 1所成角的余弦值; (2)求二面角A -A 1C 1-B 1的正弦值;(3)设N 为棱B 1C 1的中点,点M 在平面AA 1B 1B 内,且MN ⊥平面A 1B 1C 1,求线段BM 的长.22. (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椭圆()222210x y a b a b+=>>的离心率为12,过椭圆右焦点F 作两条互相垂直的弦AB 与CD ,.当直线AB 的斜率为0时,7AB CD +=.(Ⅰ)求椭圆的方程;(Ⅱ)求AB CD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 A2. B 3. C 4. A 5. A 6. B 7. C 8. C9. C.60︒ 10.D 11. B 12. B二、13.①③14.y =15.6316. 1+三、解答题17.解:(1)对于[]:1,5p A =-,对于[]:1,1q B m m =-+,由已知, A B ⊆,∴1115m m -≤-⎧⎨+≥⎩∴[4,)m ∈+∞(2)若p 真: 15x -≤≤,若q 真: 46x -≤≤. 由已知,p q 一真一假.①若p 真q 假,则1546x x x -≤≤⎧⎨<->⎩或无解; ②若p 假q 真,则1546x x x <->⎧⎨-≤≤⎩或 ∴[)(]4,15,6x ∈--⋃18.(1)∵2cos 2a C b c =+,由正弦定理可知2sin cos 2sin sin A C B C=+①,而在三角形中有:sin sin()sin cos cos sin B A C A C A C =+=+②,由①、②可化简得:2cos sin sin 0A C C +=,在三角形中sin 0C ≠,故得21cos -=A ,又π<<A 0,所以32π=A .(2)由余弦定理A bc c b a cos 2222⋅-+=,得32cos 22)()32(22π⋅--+=bc bc c b ,即:)21(221612-⋅--=bc bc ,∴4=bc .故得:323421sin 21=⨯⨯==∆A bc S ABC .19. (1)由⎩⎨⎧y =kx -2,x 2=-2py ,得x 2+2pkx -4p =0.设A (x 1,y 1),B (x 2,y 2),则x 1+x 2=-2pk ,y 1+y 2=k (x 1+x 2)-4=-2pk 2-4.因为OA→+OB →=(x 1+x 2,y 1+y 2)=(-2pk ,-2pk 2-4)=(-4,-12),所以⎩⎨⎧ -2pk =-4,-2pk 2-4=-12.解得⎩⎨⎧p =1,k =2.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y =2x -2,抛物线C 的方程为x 2=-2y .(2)由⎩⎨⎧y =2x -2,x 2=-2y ,得x 2+4x -4=0,|AB |=1+k 2·(x 1+x 2)2-4x 1·x 2=1+22·(-4)2-(-4)=410,设P (t ,-12t 2)(-2-22<t <-2+22),因为AB 为定值,当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d 最大时,△ABP 的面积最大,d=|2t +12t 2-2|22+(-)2=|12(t +2)2-4|5,因为-2-22<t <-2+22,所以当t =-2时,d max =455,此时P (-2,-2).∴△ABP 的面积最大值为410·4552=8 2. 20、解:(Ⅰ)证明:取AB 的中点O ,连结OC ,1OA ,1A B .CA CB = ∴O C A B ⊥1AB AA =,160BAA ∠=∴1AA B 为等边三角形 ∴1O A A B ⊥ 又1OC OA O =,11,OC OA AOC ⊂平面 ∴1AB AOC ⊥平面 又11AC AOC ⊂平面 ∴1A B A C ⊥ (Ⅱ)解:由(Ⅰ)知,OC AB ⊥,1OA AB ⊥ 又11ABC AA B B ⊥平面平面,11=ABC AA B B AB 平面平面,OC ABC ⊂平面∴11OC AA B B ⊥平面 ∴1,,OAOA OC 两两垂直.如图,以O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1,,OA OA OC 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 设2AB=,则(1,0,0)A ,1A,C ,(1,0,0)B -∴1(0,AC =,11(1BB AA ==-,(1BC =设11BBC C 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111(,,)n x y z =则11111111100003y x x n BB n BC x z x ⎧=⎪⎧⎧-=⋅=⎪⎪⎪⇒⇒⎨⎨⎨⋅==⎪⎪⎪⎩⎩=-⎪⎩,取(3,1,1)n =- 设直线1AC 与11BB C C 平面所成角为则111sin cos ,3n AC n AC n AC θ⋅=<>====∴直线1AC 与11BB C C 平面21. 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点B 为坐标原点,依题意得A (22,0,0),B (0,0,0),C (2,-2,5),A 1(22,22,0),B 1(0,22,0),C 1(2,2,5).(1)易得AC →=(-2,-2,5),A 1B 1→=(-22,0,0). 于是cos 〈AC →,A 1B 1→〉=AC →·A 1B 1→|AC →|·|A 1B 1→|=43×22=23.所以异面直线AC 与A 1B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3. ……………4分(2)易知AA 1→=(0,22,0),A 1C 1→=(-2,-2,5). 设平面AA 1C 1的法向量m =(x ,y ,z ), 则⎩⎪⎨⎪⎧m ·A 1C 1→=0,m ·AA 1→=0.即⎩⎪⎨⎪⎧-2x -2y +5z =0,22y =0.不妨令x =5,可得m =(5,0,2). 同样地,设平面A 1B 1C 1的法向量n =(x ,y ,z ), 则⎩⎪⎨⎪⎧n ·A 1C 1→=0,n ·A 1B 1→=0.即⎩⎪⎨⎪⎧-2x -2y +5z =0,-22x =0.不妨令y =5,可得n =(0,5,2). 于是cos 〈m ,n 〉=m ·n |m |·|n |=27·7=27. 从而sin 〈m ,n 〉=357.所以二面角A -A 1C 1-B 1的正弦值为357. ……………8分(3)由N 为棱B 1C 1的中点,得N (22,322,52). 设M (a ,b,0),则MN →=(22-a ,322-b ,52). 由MN ⊥平面A 1B 1C 1,得⎩⎪⎨⎪⎧MN →·A 1B 1→=0,MN →·A 1C 1→=0.即⎩⎪⎨⎪⎧(22-a )·(-22)=0,(22-a )·(-2)+(322-b )·(-2)+52·5=0.解得⎩⎪⎨⎪⎧a =22,b =24.故M (22,24,0).因此BM →=(22,24,0),所以线段BM 的长|BM →|=104. ……………12分22. (Ⅰ)由题意知,12c e a ==,∴22222,4,3.a c a c b c === 当直线AB 的斜率为0时,2,AB a = 72CD a ∴=-.2222, 72,b b CD a a a=∴-= 解得得221,4,3c a b ===.∴椭圆的方程为22143x y +=.……………………4分(Ⅱ)①当两条弦中一条斜率为0时,另一条弦的斜率不存在,由题意知7AB CD +=.……5分②当两弦斜率均存在且不为0时,由(1)知,()1,0F ,设()()1122,,,,A x y B x y 直线AB 的方程为()1y k x =-,则直线CD 的方程为1(1)y x k=--.将直线AB 的方程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得()22223484120k xk x k +-+-=,………………7分解得212434k x k +=+222434k x k -=+()212212134k AB x k+∴=-=+.……………………8分 同理,()2222112(1)1214343k k CD k k++==++. ……………………9分 ()()()()()2222222212112184134343434k k k AB CD k k k k +++∴+=+=++++. 令()211t k t =+>,则23441k t +=-,23431k t +=+.设()()()222413111114912(),24t t f t t t tt -+==-++=--+()()(1491, 0,1, 12,.4t f t t ⎤>∴∈∴∈⎥⎦())8448,77AB CD f t ⎡∴+=∈⎢⎣. 综合①与②可知,AB CD +的取值范围是48,7.7⎡⎤⎢⎥⎣⎦……………………12分。

高二语文必修三期末试卷

高二语文必修三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赋闲(fù xián)惟妙惟肖(wéi miào wéi xiào)走马观花(zǒu mǎ guān huā)B. 沉湎(chén miǎn)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欣欣向荣(xīn xīn xiàng róng)C. 恍若(huǎng ruò)雕虫小技(diāo chóng xiǎo jì)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D. 谈笑风生(tán xiào fēng shēng)雕梁画柱(diāo liáng huà zhù)欣欣向荣(xīn xīn xiàng ró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每天早晨都会去图书馆,认真地阅读各种书籍。

B. 由于长时间的工作,他的身体状况日益恶化。

C.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设了各种课外活动。

D. 这位作家的小说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深受读者喜爱。

3. 下列诗句中,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古代汉语常用字的一项是:A. 然B. 虽C. 殊D. 然5. 下列句子中,表达效果最佳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语言生动有趣,内容丰富,读起来让人爱不释手。

B. 他对待工作非常认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够克服。

C. 这个城市的夜景非常美丽,让人流连忘返。

D. 她的歌声如天籁之音,让人陶醉其中。

6. 下列成语中,出自《论语》的一项是: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 温故知新C.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D.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他喜欢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地理期末测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读下图,完成1~2题。

1.从图中的信息看,为保障农业稳产,改良的因素是( )A.地形B.降水 C.水源 D.土壤2.从图中水库分布看,修建水库的主要意义是( )A.防洪 B.发电 C.养殖 D.防治水土流失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略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中均有( )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B.山地针叶林带 C.山地荒漠带 D.山地冰雪带4.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

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他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 )A.降水 B.下渗 C.蒸发 D.地表径流2009年2月7日上午我国西北某军用机场,三架轰炸机相继升空,先后5次进入段黄河冰凌区实施轰炸,24枚炸弹全部准确命中目标,炸凌任务圆满完成。

据此回答5~6题。

5.黄河凌汛灾情监测中主要用到的技术是 ( )A.GIS B.GRS C.GPS D. RS6.在对黄河冰凌区实施轰炸,飞机准确轰炸目标时可能用到________技术来完成A.RS B.GRS C.GPS D.GIS下为我国东南地区某地形的素描图。

读图,回答7~8题。

7.若将其转绘成等高线图(单位:米),则应为下列四图中的( )8.如果该地形区不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直接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 A.水土流失 B.土壤盐碱化 C.土地荒漠化 D.生物物种灭绝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能源工程标志着西部地区成为我国21世纪能源开发的重点和战略基地,西部的能源生产直接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读下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9~10题。

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变化图9.关于西部地区的能源分布,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的风能资源丰富B.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C.西部各省区都有丰富的油气资源D.西部的煤炭资源只分布在中纬度省区10.关于我国西部能源生产系统产生效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产出效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B.改革开放出后产效益增长最快C.能源生产系统的产出效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进入21世纪西部能源开发存在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读某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跨区域调配的资源为( )A.能源资源 B.水资源 C.矿产资源 D.土地资源1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积极作用体现在( )A.改善了调出区资源浪费问题。

B.促进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C.资源调配的前提是调出区和调入区经济共同的可持续发展D.跨区域的资源调配前提是市场需求备受关注的中国第三大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上)于2008年12月底实现大江截流,各项目正顺利进行。

据此回答13~15题。

13.金沙江干支流水能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未得到充分开发,其主要原因是 ( )①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难度大②该区能源需求量小③可能诱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④移民难度大A.①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①③④14.向家坝水电站选在12月底截流的原因是 ( ) A.工程计划安排,无特殊原因B.此季节气温相对较低,利于工人施工C.避开鱼类的洄游期D.此季节河流流量小,水量小便于施工15.该水电站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 )A.库区水质变差 B.库区降水变率增大C.诱发大型的山崩、泥石流等地质灾害D.生态环境恶化1993年我国由石油出口国变成石油净进口国,以后石油进口的数量逐年增长。

2008年入夏以来,全国许多省区又不同程度地面临供电不足的问题。

据此回答16~17题。

16.我国能源资源分布的特点有( )①和煤炭储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②石油资源主要分布于三大平原③西南地区水能资源比较集中④煤炭资源在北方各省区较均匀地分布A.①② B.①③ C.②③D.②④17.为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能源问题( )①应该限制生产规模以适应能源短缺的限制②应在加快石油勘探和开采的同时拓宽进口的途径③应该压缩不稳定性能源的开发利用比例④应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18~20题。

18.该图中心所在地区主要的土壤类型是()A.红壤B.黑土C.紫色土D.黄壤19.图示区域应重点防的自然灾害是()A.沙尘暴、地震B.洪涝、泥石流C.台风、滑坡D.寒潮、风暴潮20.该地区最具发展前途的能源是()A.石油和天然气B.水能C.地热能D.太阳能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为了实现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省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围绕煤炭的综合利用,构筑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促进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建设。

据此回答21~22题。

21.对于省来说,向外输送煤炭比向外输送电力的优势在于( )A.提高经济效益B.避免环境问题的产生C.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D.降低运输成本22.省煤炭综合利用的明显成效是( )A.改善了环境质量B.提高了煤炭的附加价值C.促进了新兴工业的发展D.减轻了交通运输负担读我国西北某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回答23~25题。

23.与平原相比,该地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A.热量充足 B.太阳辐射强C.水源不足 D.土壤肥沃24.该区域聚落空间分布具有的显著特点是( )A.沿太阳辐射强地段分布 B.沿自然资源丰富区分布C.沿河流、绿洲与山麓分布D.沿山脉走向呈带状分布25.下列说法符合该区所属自然区的自然环境特征的是()A.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D.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月份 5 6 7 8 9 10 11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作业种植高粱、小米种植冬小麦种植大豆田地休耕A.一年一熟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27.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辽河平原 C.松嫩平原 D.塔里木盆地28.第三年时,田地要休耕半年,主要考虑的目的是( )A.合理安排农事的忙季与闲季B.减少病虫害C.避免市场供过于求D.保持土地的肥力市位于中部,是一个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方。

多年来人因地制宜,总结形成了“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种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山下覆膜建棚挣票子,沟底筑坝蓄水穿靴子”的治理开发模式。

读图回答29~30题。

29.该治理开发模式为( )A.鱼塘—台田模式 B.立体农业模式 C.基塘生产模式 D.小流域综合整治30.该治理开发模式主要治理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土壤盐碱化 D.森林减少2009年3月19日,、两市政府负责人在签署了《市、市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广佛两地将在产业协作、城市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这四个领域率先尝试同城化。

据此完成31~32题。

31.广佛同城对下列哪些方面影响较大( )①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地域结构②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水平③和的城市用地规模④和之间的经济联系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2.广佛同城后,其GDP总量直逼,但与相比,广佛的不足之处有( )①产业体系不够完善,工业门类不全,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薄弱②人才资源不够丰富,科技与教育力量相对不足③工业用水、电、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在不断降低④经济辐射能强,使经济腹地过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读2001~2005年省三个区域国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图,完成33~34题。

33.图息反映( )A.2005年珠江三角洲国生产总值比2004年多B.2001~2005年珠江三角洲国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在三个区域中最大C.2001~2005年北部山区国生产总值增长率始终高于东西两翼D.2001~2005年东西两翼国生产总值增长率最小的是2001年34.珠江三角洲2004年以后出现农民工需求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珠江三角洲( ) A.城市化发展迅速 B.面临产业升级转型C.高科技产业完全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 D.耕地锐减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据此回答35~37题。

年份森林覆盖率耕地面积年降水量气温年较差河流含沙量粮食平均亩产粮食总产量1985年19% 333 km 520 mm 38 ℃10% 205 kg 1.025亿 kg1995年10% 478 km 450 mm 42 ℃35% 135 kg 0.975 亿kg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D.人口增长过快36.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 )A.风沙危害严重 B.水土流失加剧 C.物种减少 D.土壤盐碱化加剧37.针对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A.退耕还林 B.退耕还牧 C.退耕还湖 D.修建水库读甲乙两图,回答38—40题。

38.甲、乙两盆地中的河流 ( ) A.①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 B.①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C.②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 D.②河的汛期短于①河的汛期39.甲、乙两盆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都是 ( ) A.水运便利B.劳动力充足C.油气资源丰富D.气候适宜40.甲盆地的小麦品质好于乙盆地,主要是甲盆地 ( ) A.地形平坦B.温差大,光照足C.土壤肥沃D.水源充足第Ⅱ卷(选择题共40分)二、综合题(共40分)41.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乙(1)在①、②、③、④、⑤山脉中,同为两大水系分水岭的山脉有哪些?(2)比较甲山脉相同海拔东南坡和西北坡气温年较差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3)分析乙地区建立立体农业生产体系的自然、人文原因以及意义。

(4)在西部开发建设中,从地理的角度分析丙省发展经济有哪些优势?主要的限制性条件又有哪些?(5)为了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制定了西电东送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在图示地区将红水河的水电输往珠江三角洲地区,试分析其原因。

42.材料一中国东北的松辽平原玉米带与同纬度上的美国玉米带、乌克兰玉米带合称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

下面为中国的黄金玉米带分布图A(阴影部分)和美国玉米带分布图B(阴影部分)。

材料二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粮食逐步摆脱短缺局面,东北玉米的生产、销售举步维艰,进入了90年代,市粮食生产出现了储存难、运输难、卖粮难等一系列问题,产粮大县成了财政穷县。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形成的共同自然条件是(双选)( )A.地势平坦、土层深厚B.夏季气温高,降水多C.交通便捷D.消费市场大(2)三大“黄金玉米带”所在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该地域类型种植的主要作物是________和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