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理解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

合集下载

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

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

41、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①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②坚持两点论,就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瞧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瞧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

如果只瞧到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与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犯“一点论”的错误。

③坚持重点论,就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抓住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如果主次不分,不抓重点,平均使用力量,就会导致“均稳衡论”。

④两点论与重点论就是互相包含、内在统一的。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就就是瞧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重点。

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坚持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要分清主流与支流,既要抓住主流,坚定信心,又不忽视支流,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都就是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具体表现。

42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与过程。

割裂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会导致庸俗进化论、冒险主义、激变论。

43辩证法否定观的内容及坚持辩证法否定观的意义:①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就是:第一,辩证的否定就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而不就是单纯外力作用的结果。

第二,否定就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与联系的环节。

第三,否定就是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新事物既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旧事物中积极成果。

②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有批判地继承,既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又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

对于外国文化应立足于中国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吸纳其有益的合理的内容,抵制其腐朽的、没落的东西。

44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简述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基本内容

简述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基本内容

简述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基本内容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构成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基本准则。

“两点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观点,它把无产阶级斗争文化、民主与法治、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放在一起,构成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的核心内容。

在这个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通过大量的实践,站在中国的实际出发点,创造出了“重点论”理论,也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这么做是为了解决我国应对实践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培育和巩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使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焕发出更强大的活力和生机。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意味着,我们既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核心内容,又融入了中国实践中解决新问题新情况所得出来的“重点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更加坚定、稳健。

因此,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对正确处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发展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一方面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推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另一方面要坚定理想信念、科学技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不断深化社会改革,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实现中国梦,主要体现在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上,要本着人民立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共同发展、平等共享,坚持平衡发展,建立以党的领导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迎接。

重点论和两点论统一分析

重点论和两点论统一分析

A.抓矛盾主要方面的道理
C.抓量的积累的道理
B.抓主要矛盾的道理
D.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
2.“重中之重”说明在复杂事物中( D A.只有一个矛盾
B.只有一个矛盾的方面
C.只有一个矛盾,并且只有一个矛盾的重要方面 D.可能有诸多矛盾,但是只有一个矛盾是主要矛盾
3.下列各项中,符合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哲学道 理是( A )
探究活动四:
• 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 • 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
不可忽视矛盾次要方面。支流也能阻碍 主流的发展。如果任其发展不加控制,就有 可以影响和改变事物性质和发展方向。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1)含义 (2)联系
相互依存、相互依赖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 也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不忽 视支流。(坚持两点论)
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次要矛盾 次 主面 面 次 主面 面 主 要 次 主面 方 面 面 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
次 要 方 面
次要矛盾
方法论: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2005年4月13日,《人民日报》登载: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 会发展全局,就要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 重中之重,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的好势头。据此回答1-2题。 1.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符合( B )
2、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 曾作出这样的比喻:“高中阶段就像 一个人的腰,腰间无力,今后干什么都 不行。”高中阶段如此关键,我们必 须努力学习,为今后成才打好基础。 这就是说要:( ) A.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B.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9.3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解析

9.3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解析

3 、网络的出现利弊都有,利大于弊,告 诉我们看问题要( ) A.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B.要首先抓主要矛盾
4、中美关系在我国对外关系最重要的一 部分,这告诉我们要( ) A.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B.要首先抓主要矛盾
5、我国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统一祖国后, 不会改变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其哲学依据 是( ) A.主次矛盾和关系的原理 B.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 6、目前,党内出现了腐败现象,但是这不是 主流,腐败是存在的,但大部分党员干部还 是廉洁奉公的,这种观点( ) A.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 B.把握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原理
地位和作用不同
决定
方法论
要善于抓住重点,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 矛盾。 要学会统筹兼顾, 恰当地处理好次要 矛盾
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 转化
下列作法体现或违背了什么原理或要求
A、眉毛胡子一把抓
不分主次、抓不住重点、中心 颠倒主次 违背了要善于抓住重点、抓住关键 既要抓住重点,把握中心和关键,又要学会统筹 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要抓住主要矛盾 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主次矛盾 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也有影响,不能忽视 要抓住主要矛盾抓住重点和关键
症结突破口、重中之重”等词 谈认识、谈分析、谈评价、主
技巧一:关键词法 1.主要矛盾: “重点、中心、关键、核心、基础、重中之重、突出任
务、放在首位、突破口、“重心”、“要害”
2.矛盾的主要方面: “本质、主流、主体、方向、大局、性质、实
质、优势、绝大多数、总的来说、总体上来讲”
*1.嫦娥二号重点是勘测月球虹湾 。 *2.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关键是数据质量。 *3.中学生思想主流呈健康的好态势。 *4.网络的出现利大于弊。 3.总的来看,我国的经济正企稳回升, 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

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

41、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得原理及其现实意义:①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得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关系得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得统一。

②坚持两点论,就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得发展过程时,既要瞧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瞧到矛盾得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得次要方面。

如果只瞧到主要矛盾与矛盾得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与矛盾得次要方面,就会犯“一点论”得错误。

③坚持重点论,就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得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抓住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得主要方面。

如果主次不分,不抓重点,平均使用力量,就会导致“均稳衡论”。

④两点论与重点论就是互相包含、内在统一得.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得统一,就就是瞧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重点.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坚持一系列“两手抓”得方针,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形势要分清主流与支流,既要抓住主流,坚定信心,又不忽视支流,认真解决存在得问题,都就是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得具体表现。

42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得状态与过程。

割裂量变与质变得统一会导致庸俗进化论、冒险主义、激变论。

43辩证法否定观得内容及坚持辩证法否定观得意义:①辩证否定观得内容就是:第一,辩证得否定就是事物得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得对自身得否定,而不就是单纯外力作用得结果。

第二,否定就是事物发展得环节与联系得环节。

第三,否定就是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新事物既克服旧事物中消极得东西,又保留旧事物中积极成果。

②坚持辩证得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得态度,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有批判地继承,既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得复古主义,又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得历史虚无主义。

对于外国文化应立足于中国化发展得内在要求,吸纳其有益得合理得内容,抵制其腐朽得、没落得东西.44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得统一.45哲学就是世界观得理论体系。

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原理

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原理

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原理
两点论和重点论虽然从表面上看似乎对立,但实际上存在相统一的原理。

两点论是指将复杂问题简化为两个对立的观点,强调这两个观点的对立性和选择性。

而重点论则是指明确问题的核心点,并集中精力解决这个核心点,忽略次要因素。

这两种方法之所以能相统一,是因为它们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

两点论是为了帮助人们快速认识和理解问题的复杂性,而重点论则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加高效地解决问题。

两点论的目的是发掘问题的不同方面和矛盾点,引发人们的讨论和思考,让问题得到全面而深入的探讨;而重点论的目的则是使人们集中精力解决问题的核心,并从根本上改变问题的状况。

综合起来,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是在处理问题时要既关注问题的全貌,又注重问题的核心。

要在不断剖析问题、梳理思路的过程中,逐渐找到问题的核心所在,然后更加集中的力量来解决它,从而达到既深入全面、又有效率的效果。

09两点论和重点论

09两点论和重点论

A
4.(2010浙江慈溪中学期中)温家宝总理在今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们不仅要通 过发展经济,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 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 好。”温总理有关“蛋糕”的生动比喻告诉 我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就要 • A.积极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 B.重视量的积累去实现事物质的飞跃 • C.坚持把两点论和重点论有机统一起来 • D.善于抓住事物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局、性质、基本面、实质、优势、绝大多数、总的来说、 总体上来讲”等词汇。用于判断事物的性质,权衡利弊, 估计事物的影响,认清形势,评价人物和工作方法。方 法论要求是针对看问题。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在复杂 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 定作用,决定或影响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其他 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 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 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方法论〗: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 抓中心、抓关键;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 矛盾。 • 〖反对〗:既要反对办事情不分主次,“眉毛胡子 一把抓”;又要反对只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 的“单打一”。
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发生大规模外敌入 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 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可能下降为次要矛盾。
三峡工程的利:可以使长江荆江大堤的防洪标准 由目前的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使1500万人 免受洪灾威胁;它的发电量相当于6.5个葛洲坝工 程。 三峡工程的弊:是移民问题和生态问题,三峡水 库要淹没11个县和2个城市,迁移人口可达百万以 上;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会对生态和环境 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一些文物古迹和自然景 观会被淹没,这都是不可逆转的影响。 思考:三峡工程有 利有弊,利大于弊, 说明了什么?

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1
在社会实践中,两点论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制定政策时,既要考虑全局 利益,又要照顾到局部利益;在评价一 个人时,既要看到优点,也要看到缺点 。
2
在科学研究中,两点论要求研究者既要 关注理论创新,也要注重实践应用;既 要关注学科前沿,也要深入挖掘传统智 慧。
3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 出两点论是一种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 的方法,它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时既要 看到事物的各个方面,又要突出重点, 抓住主要矛盾。这种方法有助于我们更 加科学、准确地认识和理解事物,为解 决问题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
它强调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突出重 点,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
两点论的哲学背景
两点论的思想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 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即主张在两 个极端之间寻求中庸之道。
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 想,强调在事物发展的矛盾运动中, 既要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又要看到矛 盾的特殊性。
两点论的实际应用
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目录
• 两点论的基本概念 • 重点论的基本概念 • 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关系 • 如何在实践中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 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案例分析
01
两点论的基本概念
两点论的定义
两点论是指在分析和处理问题时,既 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 的另一面,不可偏废任何一方面。
创新思维
在解决问题时,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模式, 运用创新思维和方法,寻找更有效的解决方 案。
在规划中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全面规划
在规划过程中,既要考虑各个方面的需求和条件,又要突 出规划的重点和核心目标,实现全面规划。
01
突出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理解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摘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一条极其重要的哲学方法论。

它对我们理解思想政治的许多概念和原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而人生价值两个方面的辩证关系又是哲学常识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高考几乎年年涉及。

【关键词】两点论重点论解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1(a)-0168-01
1 两点论与重点论解析(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
总结两者的不同,有外延不同:主要矛盾就是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诸多矛盾”相比较而言的。

主要矛盾一般只有一个,而次要矛盾则可以有多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则是就“同一矛盾”的双方相比较而言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一个,而次要方面也只有一个;内涵不同:主次矛盾讲的是“矛盾体”,可以称为“一个”或“一种”矛盾。

其内部都包含着矛盾的双方,所以主次矛盾又都有各自的矛盾的主次方面矛盾的主次方面讲的是“矛盾侧面”,所以,只能叫“一方”或“方面”;作用不同: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其原因是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

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着事物的性质,其原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方法论意义不同: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要求做工作要抓重点、抓关键、抓中心,但又不能忽视一般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看问题要把握本质和
主流,但双不忽视支流;实践方面不同:做题时判断主要矛盾可注意以下字眼,如“重心”“中心”“关键”“多数”“突破口”等,做题时判断矛盾的主要方面可注意以下字眼,如“主流”“方向”“大局”“性质”“主体”“实质”“九个指头”“优势”等。

2 易混易错点区分:“两点论、两分法”就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中的两点论”
二者的区别。

(1)二者的含义不同。

“两点论、两分法”是全面地看问题的方法,既看事物这一面,又看事物的那一面。

而“与重点论相统一的两点论”是指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2)二者的依据不同。

前者哲学依据是矛盾普遍性原理;后者哲学依据是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和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而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都属于矛盾特殊性。

(3)二者强调的内容不同。

前者只强调两点,强调全面;后者强调的是带有重点的两点。

二者的联系。

矛盾主次方面原理要求的“与重点论相统一的两点论”中的两点,实质上与普遍性原理要求的“两点论”中的两点是相同的。

②二者的反面都是一点论。

3 解题方法引导
典例:(广东2011:3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
经营性文化产业。

当前,我国正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振兴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截止2010年上半年,国有大多数经营性文化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

结合材料二,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谈谈你对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解。

(1)当前,我国正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两点论:(2)把振兴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知知识范围链接---重点论
调动和运用知识,找准材料和知识的结合点,将有效信息转换为学科概念和观点(原理)
【原理内容】见上面
【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认识方法。

(两点论:既抓主要矛盾,又兼顾次要矛盾,既抓主要方面,又兼顾次要方面。

重点论:主次要矛盾中着重抓主要矛盾,主次要方面中着重抓主要方面。

关系: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不是均衡论;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不是一点论)
易混易错点:主次要矛盾和矛盾的主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等同;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只要解决了主要矛盾,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说明问题表达结论简明扼要,学科语言逻辑严密,条理清楚
参考答案坚持两点论就要看到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文化体制改革中,既要看到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也要看到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坚持重点论就是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改革中,要着重把握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抓住振兴文化产业这个主流;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在坚持两点论的同时,把握关键、抓住主流。

4 综合演练
4.1 (北京卷2012 7.)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重点解决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从哲学角度看,以上论述:
①运用了科学的系统化方法②把握了矛盾之次方面的辩证统

③坚持了重点论和两点论统一④强调了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 (江苏2012-35)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达到2.5亿,占网民总数的48.7%,政府部门通过认证的新浪微博覆盖了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

微博在多起公共事件和公共讨论中,充分展现其及时传播信息、快捷发布言论和反馈舆情的功能。

对此有网民认为:微博是健康的现代沟通渠道。

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唯物辩证法原理,评析材料中网民的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