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岩石的物理性质
岩石力学

岩石力学岩石的物理性质 一、 岩石的分类火成岩:侵入岩和喷出岩。
沉积岩:砂岩(95%的油气储量)、页岩(待开采,如页岩气、煤层气)、石灰岩。
变质岩:不含油气。
二、 岩石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组成其矿物的强度、连接结构形式、岩石的结构和整体构造、胶结物的成分和胶结方式 三、岩石的物理性质孔隙度、渗透率、可压缩性、导电性、传热性的总称。
1、 孔隙度:绝对孔隙度:φ = V 孔/V 岩总 孔隙度越高,岩石的力学性质越差。
有效孔隙度: φ有效 =V 连通/V 孔总。
2、 渗透性: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孔隙具有让流体(油、气、水)通过的性质。
其大小用渗透率来描述,反映了流体在岩石孔隙中流动的阻力的大小。
达西定律:A LhK Q ∆=φ...K Φ——反应岩石性质系数 含义:以粘度为1厘泊的流体完全饱和于岩石孔隙中,在1个大气压差的作用下,以层流的方式用过截面积为1cm 2,长度为1cm 的岩样时,其流量为1cm 3/s 。
则渗透率为1达西(D )。
3、 岩石中的油、气、水饱和度。
…4、 岩石的粒度组成和比表面积:粒度组成的分析方法:筛分析法和沉降法。
通过粒度得孔隙度。
比表面积:单位体积岩石内颗粒的总表面积。
通过粒度组成估算比面。
孔隙度、粒度、比表三者之二求一岩石的力学性质岩石的类型、组成成分、结构构造、围压、温度、应变率、载荷等对其力学性质都有影响 一、 岩石变形性质的基本概念1、 弹性:… 基本弹性参数E 、υ。
2、 塑性3、 黏性:物体受力后,变形不能在瞬时完成,且应变率随应力的增加而增加的性质。
4、 脆性:受力后变形很小就发生破裂的性质。
(ε>5%就发生破裂的称为塑性材料,小于的称脆性材料)5、 延性:发生较大塑性变形,但不丧失其承载能力的性质。
岩石在常温,常压下,并不是理想的弹性或塑性材料,而是几种的复合体,如塑弹性、塑弹塑、弹塑蠕。
其本构关系略。
6、常温常压下岩石的典型应力-应变曲线:(重点)OA---塑性,应力增加快,但应变增加不多。
第一章岩石的性质及其工程分级

3、解释岩石碎胀性的意义和表示方式。
4、三向压力作用下岩石的变形和强度特征有哪些?
5、解释岩石可钻性和可爆性。
6、岩石工程分级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常用哪些表 示方法?
7、画出岩石在静荷载情况下单向受压应力—应变 关系示意图,并叙述其特性?
(5)岩石的膨胀性
是软岩石表现出来的特征,是指软岩石浸水后
体积增大和相应的引起压力增大的性质。
(6)岩石的崩解性
是指软岩浸水后发生的解体现象。
四、.岩石的碎胀性
岩石破碎以后的体积将比整体状态下 增大,这种性质成为岩石的碎胀性
用碎胀系数表示 K V1
V
V1—岩石破碎后处于松散状态下的体
一、岩石的变形特征
(一)静载荷作用下两个发展阶段
变形:岩石在外荷载作用下,首先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微粒之 间的相对位置的变形,可称为变形。
破坏:随着作用的荷载不断增大,或者荷载达到某一数值而 恒定保持下去,便会导致岩石的破坏。
外荷载的分类
静荷载:岩石本身周围的压力
按外荷载的作用性质{
表
二、岩石的孔隙性
岩石的孔隙性:是指岩石的裂隙和孔隙发育程度,通常用孔隙 度n和孔隙比e来表示。
岩石的孔隙度n:是指岩石试件内各种裂隙,孔隙的体积总和 与试件总体积之比。
岩石的孔隙比e:是指岩石试件内各种裂隙、孔隙的体积总和 与试件内固体矿物颗粒体积之比。
意义: 岩石的孔隙度增大 岩体本身整体性下降 强度降低 透水性增大 由于存在着孔隙 加快岩石的风化速度,从而又增大 了岩石的透水性
(四)、动荷载下岩石的变形特征
无论是冲击式凿岩机凿碎还是爆破破碎岩石,岩石承 受的外力都不是静荷载而是一种冲击荷载。
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是岩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质之一,也是岩体力学中研究最早、最完善的力学性质。
岩石密度:天然密度、饱和密度、质量指标密度、重力密度岩石颗粒密度孔隙性孔隙比、孔隙率含水率、吸水率水理指标渗透系数抗风化指标软化系数、耐崩解性指数、膨胀率抗冻性抗冻性系数单轴抗压强度单轴抗拉强度抗剪强度三向压缩强度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岩石的变形特性◆岩石的强度理论试验方法参照标准:《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 50266-99)。
第二章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第一节岩石的基本物理性质第二节岩石的强度特性第三节岩石的变形特性第四节岩石的强度理论回顾----岩石的基本构成岩石是自然界中各种矿物的集合体,是天然地质作用的产物,一般而言,大部分新鲜岩石质地均坚硬致密,空隙小而少,抗水性强,透水性弱,力学强度高。
岩石是构成岩体的基本组成单元。
相对于岩体而言,岩石可看作是连续的、均质的、各向同性的介质。
岩石的基本构成:由组成岩石的物质成分和结构两大方面来决定的。
回顾----岩石的基本构成一、岩石的物质成分●岩石是自然界中各种矿物的集合体。
●岩石中主要的造岩矿物有:正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等。
●岩石中的矿物成分会影响岩石的抗风化能力、物理性质和强度特性。
●岩石中矿物成分的相对稳定性对岩石抗风化能力有显著的影响,各矿物的相对稳定性主要与化学成分、结晶特征及形成条件有关。
回顾----岩石的基本构成二、岩石的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及岩屑)颗粒相互之间的关系,包括颗粒的大小、性状、排列、结构连结特点及岩石中的微结构面(即内部缺陷)。
其中,以结构连结和岩石中的微结构面对岩石工程性质影响最大。
回顾----岩石的基本构成●岩石结构连结结晶连结和胶结连结。
结晶连结:岩石中矿物颗粒通过结晶相互嵌合在一起,如岩浆岩、大部分变质岩及部分沉积岩的结构连结。
这种连结结晶颗粒之间紧密接触,故岩石强度一般较大,但随结构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
岩石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分类

主要内容
岩石性质及其分类
1.1 岩石的物理性质 1.2 岩
1 岩石的孔隙度η
岩石的物理性质
η为岩石中孔隙总体积V0与岩石的总体积V之比,
用百分率表示。
V0 V 100%
2 密度ρ和容重γ
密度ρ:不包括孔隙在内的岩石密度。(g/cm3)
M V V0
坚固的石灰岩、砂岩、大理岩、不坚固的花岗 岩、黄铁矿 一般的砂岩、铁矿 砂质页岩、页岩质砂岩
Ⅴ
中等
坚固的粘土质岩石、不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
4
Ⅴa
Ⅵ Ⅵa Ⅶ Ⅶa Ⅷ Ⅸ Ⅹ
中等
较软弱 较软弱 软弱 软弱 土质岩石
各种不坚固的页岩、致密的泥灰岩
软弱的页岩,很软的石灰岩,白垩、岩盐、石 膏、冻土 碎石质土壤,破碎页岩、坚固的煤等
3)磨蚀性
岩石对工具的磨蚀能力,主要与岩石的成分有关。
4)凿岩性
岩石被凿碎的难易程度:用每米炮眼所消耗
的钎头数,纯凿速,比能三指标表示
5)爆破性 表示岩石被爆碎的难易程度:用单位原岩的
炸药消耗量和所需炮眼长度表示。
第三节
1 普氏分级法
岩石的分级
1)基本观点 是岩石的坚固性所综合上述各特性趋于一 致,即硬度、强度、凿岩性、爆破性是一致的。 2)分级方法 用坚固性系数f来大致概括,作为分级的根 据。f=R/10,或 共分10级。
图1-2 冲击载荷与时间的关系
②岩石变形不均匀,质点运动速度不一致
即岩石中各质点不是以一致速度运动,岩石不是均匀地 变形,这是与静载作用根本区别所在。如图1-3。 运动与变形首先开始
于受冲击的端面,端面处
质点受到扰动后,产生变 形和应力,由于质点间的
工程地质学-第二章 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1-岩石的物理性质

吸水性较大的岩石吸水后往往会产生膨胀,给井巷支护造 成很大压力。
在公路建筑材料中 Ks→1,石料抗冻性能差, Ks >0.85的 石料寒冷地区不用。
2、岩石的透水性
透水性:在一定的水压作用下,水穿透岩石的能 力。地下水存在于岩石孔隙、裂隙之中,而且大多数岩石 的孔隙裂隙是连通的,因而在一定的水压作用下,地下水 可以在岩石中渗透。岩石的这种能透水的性能称为岩石的 透水性。岩石的透水性大小不仅与岩石的孔隙度大小有关, 而且还与孔隙大小及其贯通程度有关。
I d 2 mr / ms %
试验前的试件烘干质量 mr ; 残留在筒内的试件烘干质量 ms 。
3.岩石的膨胀性 评价膨胀性岩体工程的稳定。
1)自由膨胀率:无约
束条件下,浸水后胀变形 与原尺寸 之比 轴向自由膨胀
VH H / H (%)
H——试件高度 径向自由膨胀
VD D / D (%)
n0Leabharlann Vn0 V Ws V
Vn0 Ws
d 2 w
式中:Ws为干燥岩石重量;γd,γw干燥岩石和水的重度。
(3)岩石的饱水系数(Ks)
岩石吸水率与饱水率之比称为岩石的饱水系数,即
Ks
1 2
饱水系数反映了岩石中大开空隙和小开空隙的相对含量。 饱水系数越大,岩石中的大开空隙越多,而小开空隙越少。
Vnb Ws
Ws Vnb1 d1
V W1
w
式中:W s为干燥岩石的重量;γd,γw分别为干燥岩石和水的重度。
(2)岩石的饱水率(ω2)
岩石的饱水率指在高压(150个大气压)或真空
条件下,岩石吸入水的重量Wω2与岩石干重量Ws之比,
即:
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第一章 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主讲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岩石的物理性质 岩石的强度性质 岩石的变形特征 岩石的流变特性 岩石的强度理论
第一节 岩石的基本物理性质
一、岩石的容重 二、岩石的比重 三、岩石的孔隙性 四、岩石的水理性质
含水性 吸水性 透水性 软化性 抗冻性 膨胀性 崩解性
破坏力的一部分用来克服与正应力无关的粘结力,
使材料颗粒间脱离联系;另一部分剪切破坏力用
来克服与正应力成正比的摩摩力,使面内错动而
最终破坏。
一、库伦准则:
数学表达式: c tan
参数 意义
f tan ——内摩擦系数
表示在破坏面上的正应力与剪应力的组合关系满足上式.
库仑准则的应用: 解决在压力(应力)作用下的破
第一节 岩石的基本物理性质
一、岩石的容重:
岩石单位体积(包括岩石内孔隙体积)的重量称为 岩石的容重,容重的表达式为:
W /V
岩石的容重取决于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孔隙 发育程度及其含水量。岩石容重的大小,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出岩石力学性质的优劣。根据岩石的含水 状况,将容重分为天然容重、干容重、和饱和容重。
坏判推,不适应于拉破坏。
破坏判断2个方面:一个是判断材料在何种应力环
境下破坏,二是判断破坏面的方位角。当然,这种判 断是在材料特征常数[ f,(), c ]为已知的条件下去判断。
C tg c f
库仑准则 主要公式:
2c cos 1 1 sin c 2c cos 45 / 2
即有蠕变现象
力与应变速率一一对 应,受力瞬间不变形, 随时间流逝变形趋于
无限的特点
描述流变性质的三个基本元件
(3)粘性元件 本构方程 d
岩石的岩石的力学性质

岩石的1岩石的力学性质-岩石的变形岩石的强度:岩石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岩石破坏时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
岩石的变形: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态(形状、体积)变化。
岩石在荷载作用下,首先发生的物理力学现象是变形。
随着荷载的不断增加,或在恒定载荷作用下,随时间的增长,岩石变形逐渐增大,最终导致岩石破坏。
岩石变形过程中表现出弹性、塑性、粘性、脆性和延性等性质。
▪ 1.5岩石变形性质的几个基本概念▪1)弹性(elasticity):物体在受外力作用的瞬间即产生全部变形,而去除外力(卸载)后又能立即恢复其原有形状和尺寸的性质称为弹性。
▪弹性体按其应力-应变关系又可分为两种类型:▪线弹性体:应力-应变呈直线关系。
▪非线性弹性体:应力—应变呈非直线的关系。
▪2)塑性(plasticity):物体受力后产生变形,在外力去除(卸载)后变形不能完全恢复的性质,称为塑性。
▪不能恢复的那部分变形称为塑性变形,或称永久变形,残余变形。
▪在外力作用下只发生塑性变形的物体,称为理想塑性体。
▪理想塑性体,当应力低于屈服极限时,材料没有变形,应力达到后,变形不断增大而应力不变,应力-应变曲线呈水平直线.▪3)黏性(viscosity):物体受力后变形不能在瞬时完成,且应变速率随应力增加而增加的性质,称为粘性。
▪应变速率与时间有关,->黏性与时间有关▪其应力-应变速率关系为过坐标原点的直线的物质称为理想粘性体(如牛顿流体),▪4)脆性(brittle):物体受力后,变形很小时就发生破裂的性质。
▪5)延性(ductile):物体能承受较大塑性变形而不丧失其承载力的性质,称为延性。
▪ 1.7岩石变形指标及其确定▪岩石的变形特性通常用弹性模量、变形模量和泊松比等指标表示。
3)全应力-应变曲线的工程意义▪①揭示岩石试件破裂后,仍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
▪②预测岩爆。
▪若A>B,会产生岩爆▪若B>A,不会产生岩爆▪③预测蠕变破坏。
▪当应力水平在H点以下时保持应力恒定,岩石试件不会发生蠕变。
第一章岩石的性质及其工程分级

——从地壳中切取出来的小块体,不包含软弱面(岩体中的地质 遗迹、层理、节理、断层、裂隙面),近似认为各向同性的连续介 质。
第四页,共75页
1.1概述
(4)弱面 ——层理、节理、断面及裂隙面与所研究岩体的岩块比较,具有 强度低、易变形的特点,称为弱面。
岩体与岩块的差异: 岩体的强度小,岩块的强度大; 岩块的各向同性与岩体的各向异性。
• 1.3.2 岩石强度理论 • 1.3.3 岩石的硬度 • 1.3.4 岩石的可钻性与可爆性
第二十二页,共75页
第二十三页,共75页
1.3.1 岩石的变形特征
• 1)岩石的弹性和塑性
•
岩石受力后既可能出现弹性变形,也可能出现塑性变形,
而且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往往同时出现。
•
岩石的弹性是指在力的作用下,岩石改变形状和体积,
第十一页,共75页
1.2.1 岩石的相对密度和密度
1)相对密度(曾称比重)
岩石的相对密度是指岩石固体实体积(不包括孔隙体积)的质量与同体积 水的质量的比值。
计算公式为:
式中:
G d
VcW
d —岩石的相对密度(无量纲量);
G—绝对干燥时体积为VC的岩石质量,g; VC—岩石固体实体积(不包括孔隙体积) ,cm3; ρW—水的密度,g/cm3。
岩石名称 胀碎系数K
表 1—2 几种岩石的碎胀系数
砂、砾石 1.05~1.2
砂质粘土 1.2~1.25
中硬岩石 1.3~1.5
坚硬岩石 1.5~2.5
第十九页,共75页
1.2.4 岩石的碎胀性
(3)影响碎胀系数大小的因素
岩石的物理性质、破碎后的块度大小及其排列状态。
(4)残余碎胀系数K' —岩石破碎后经过压实的总体积V1 '与原岩破碎前整体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0.5 0.3~5.0 0.3~4.0
砾岩 砂岩 页岩
0.8~10.0 1.6~28.0 0.4~10.0
石英片岩
绿泥石片 岩
千枚岩
0.7~3.0 0.8~2.1 0.4~3.6
安山岩 1.1~4.5
灰岩
0.5~27.0 泥质板岩 0.1~0.5
玢岩
2.1~5.0 泥灰岩 1.0~10.0 大理岩 0.1~6.0
第五章 岩块的物理、水理性质
第一节 岩石的物理性质
岩石和土一样,也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组成的。岩 石的物理性质是指岩石由于三相组成的相对比例关系不同所 表现的物理状态。
o
气
mw
水
V0
VV VW
ms
固
VS
一、岩石的密度
1、颗粒密度(ρs)
(1)定义:颗粒密度是指岩石固体相部分的质量与其体 积的比值。颗粒密度不包括空隙在内,因此其大小仅取 决于组成岩石的矿物密度及其含量。一般为2.5~3.2g /cm3之间。 (2)计算公式:
式中:ms——岩石的固体部分的质量(g); Vs——固体体积(cm3)。
岩石的比重(相对密度)(Gs ) 岩石固体部分的重量和4°C时与同体积纯水重量的比
值。 无单位
Gs
Ws 岩石固体部分的重量 kN
Vs w
4°C时单位体
积水的重量 kN m3
岩石固体部
分的体积 m3
(3)颗粒密度(ρs)的测试方法:比重瓶法
岩石的天然密度。
按试 件含 水状 态分
干密度 105~110°C,烘24h 饱和密度 天然密度
d
ms V
sat
msat V
m
V
单位: g / cm3
岩石 容重
干容重 d 饱和容重 sat
天然容重
单位: kN m3
g
容重是工程岩体稳定性分析计算及岩体压力计 算的基本参数
2、块体密度(岩石密度)(ρ)
(1)定义:块体密度是指岩石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2)计算公式:
式中:m——岩石的质量(g);V——岩石的体积
(cm3)。 块体密度,不仅与矿物组成有关,还与岩石的空隙性
及含水状态密切相关。
按 岩 石 试 件 的 含 水 状 态 , 又 有 干 密 度 (ρd) 、 饱 和 密 度 (ρsat)和天然密度(ρ)之分,在未指明含水状态时一般是指
(3)测试方法:量积法(规则试样)、蜡封法、水中称量 法 (不规则试样)。
常见岩石的颗粒密度与块体密度
岩石类型 花岗岩 闪长岩 辉绿岩 辉长岩 安山岩 玢岩 玄武岩 凝灰岩 砾岩 砂岩 石英岩
颗粒密度 (g/cm3)
2.50~2.84
块体密度 (g/cm3)
2.30~2.80
岩石类型 页岩
颗粒密度 (g/cm3)
2.81~2.96 2.71~2.86
2.67~2.71 2.40~2.66 泥质板岩 2.70~2.85 2.30~2.80
2.60~2.75 2.20~2.71
大理岩
2.80~2.85 2.60~2.70
2.53~2.84 2.40~2.80
二、岩石的空隙性
说明: •岩石是有较多缺陷的多晶材料,因此具有相对较多的孔隙。 同时,由于岩石经受过多种地质作用,还发育有各种成因 的裂隙,如原生裂隙、风化裂隙及构造裂隙等。所以,岩 石的空隙性比土复杂得多,即除了孔隙外,还有裂隙存在。
· 岩石中的空隙有些部分往往是互不连通的,而且与 大气也不相通。
因此,岩石中的空隙有开型空隙和闭空隙之分,开型 空隙按其开启程度又有大、小开型空隙之分。
与此相对应,可把岩石的空隙率分为:
总空隙率(n);
总开空隙率(no); 大开空隙率(nb); 小开空隙率(na); 闭空隙率(nc) 。
空隙率(n) 总开空隙率(n0) 大开空隙率(nb) 小开空隙率(na) 闭空隙率(nc)
总空隙比(e)
no
VVO V
100%
nbΒιβλιοθήκη VVb V100%
e VV s 1 Vs d
说明:
一般提到的岩石空隙率系指总空隙率。
岩石的空隙性指标一般不能实测,只能通过密度与吸水 性等指标换算求得,其计算方法将在水理性质一节中讨 论。
工程意义:
是岩石物理性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对岩块和岩体的水理及力学性质影响很大。
2.57~2.77
块体密度 (g/cm3)
2.30~2.77
2.60~3.10 2.52~2.96
灰岩
2.48~2.85 2.30~2.77
2.60~3.10 2.53~2.97
泥灰岩
2.70~2.80 2.10~2.70
2.70~3.20 2.55~2.98
白云岩
2.60~2.90 2.10~2.70
2.40~2.80 2.30~2.70
片麻岩
2.63~3.01 2.30~3.00
2.60~2.84 2.40~2.80 石英片岩 2.60~2.80 2.10~2.70
2.60~3.30 2.50~3.10 绿泥石片岩 2.80~2.90 2.10~2.85
2.56~2.78 2.29~2.50
千枚岩
空隙率愈大→岩石中的孔隙和裂隙愈多→岩石 的力学性质越差(岩石的强度愈小、塑性变形越 大),渗透性愈大,抗风化能力愈差等。
常见岩石的空隙率
岩石类型 空隙率(%) 岩石类型 空隙率(%) 岩石类型 空隙率(%)
花岗岩 0.4~0.5 凝灰岩 1.5~7.5 片麻岩 0.7~2.2
闪长岩 辉绿岩 辉长岩
玄武岩 0.5~7.2 白云岩 0.3~25.0 石英岩 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