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6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word版):第七章++恒定电流概论

【三维设计】2016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word版):第七章++恒定电流概论
【三维设计】2016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word版):第七章++恒定电流概论

第七章

??

?

恒定电流

[备考指南]

考点内容要求题型把握考情

一、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欧姆定律Ⅱ

选择、

计算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高

考对本章内容的考查重点有电路

的基本概念和规律、闭合电路的

欧姆定律等知识,实验部分则以

基本仪器的使用和电路实验为

主,题型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分值约15分。

电阻定律Ⅰ

电阻的串联、并联Ⅰ

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Ⅱ

选择、

计算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Ⅱ

电功率、焦耳定律Ⅰ

实验八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同时练习使用螺旋

测微器)

填空

预计高考命题的重点仍将是

对基本概念和规律、闭合电路的

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实验则

考查基本仪器的使用,实验原理

的理解,实验数据的处理等知识。

实验九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十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十一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第1节电流__电阻__电功__电功率

(1)由R=

U

I知,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流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2)由I=

U

R知,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由ρ=

RS

l知,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的电阻和横截面积的乘积成正比,与导体的长度成反比。(×)

(4)公式W=UIt及Q=I2Rt适用于任何电路。(√)

(5)公式W=

U2

R t=I

2Rt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1)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2)19世纪,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即焦耳定律。

要点一电流的理解及其三个表达式的应用

公式适用范围字母含义公式含义

I=

q

t

一切电路

q为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截

面的电荷量

q

t反映了I的大小,但不能说

I∝q,I∝

1

t

微I=nqS v一切n:导体单位体积内的自由从微观上看n、q、S、v决定

电路电荷数

q:每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

S:导体横截面积

v:电荷定向移动速率

了I的大小

I=

U

R

金属、电解液

U:导体两端的电压

R:导体本身的电阻

I由U、R决定,

I∝U

I∝

1

R

[多角练通]

1.如图7-1-1所示为一磁流体发电机示意图,A、B是平行正对的金属板,等离子体(电离的气体,由自由电子和阳离子构成,整体呈电中性)从左侧进入,在t时间内有n个自由电子落在B板上,则关于R中的电流大小及方向判断正确的是()

图7-1-1

A.I=

ne

t,从上向下B.I=

2ne

t,从上向下

C.I=

ne

t,从下向上D.I=

2ne

t,从下向上

解析:选A由于自由电子落在B板上,则A板上落上阳离子,因此R中的电流方向为自上而下,电流大小I=

q

t=

ne

t。A项正确。

2.(多选)截面直径为d、长为L的导线,两端电压为U,当这三个量中的一个改变时,对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平均速率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U加倍时,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加倍

B.导线长度L加倍时,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减为原来的一半

C.导线截面直径d加倍时,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不变

D.导线截面直径d加倍时,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加倍

解析:选ABC电压U加倍时,由欧姆定律得知,电流加倍,由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nqS v得知,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v加倍,故A正确;导线长度L加倍,由电阻定律得知,电阻加倍,电流减半,则由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nqS v得知,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v减半,故B正确;导线横截面的直径d加倍,由S=

πd2

4可知,截面积变为4倍,

由电阻定律得知,电阻变为原来的1

4,电流变为原来的4倍,根据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 =nqS v

得知,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v 不变。故C 正确,D 错误。

3.(多选)截面积为S 的导线中通有电流I 。已知导线每单位体积中有n 个自由电子,每个自由电子的电荷量是e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是v ,则在时间Δt 内通过导线截面的自由电子数是( )

A .nS v Δt

B .n v Δt C.I Δt e

D.I Δt Se

解析:选AC 因为I =q

Δt ,所以q =I Δt ,自由电子数为:N

=q e =I Δt

e ,则选项C 正确。又因为电流的微观表达式为I =ne v S ,所以自由电子数为N =q e =I Δt e =ne v S Δt

e

=n v S Δt ,选项A 正确。

要点二 电阻、电阻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1.电阻与电阻率的区别

(1)电阻是反映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

(2)导体的电阻与电阻率无直接关系,即电阻率大,电阻不一定大;电阻率小,电阻不一定小。

2.两个公式的对比 公式 R =U I

R =ρl S

字母含义 U :导体两端的电压 I :通过导体的电流 ρ:材料的电阻率l :沿电流方向导体的长度

S :垂直电流方向导体的横截面积

公式含义

提供了测定电 阻的一种方法

说明了电阻的决定因素

[典例] 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裸导线,如果把其中的一根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把另一根对折后绞合起来,然后给它们分别加上相同电压后,则在相同时间内通过它们的电荷量之比为( )

A .1∶4

B .1∶8

C .1∶16

D .16∶1

[思路点拨] 本题应根据电阻定律R =ρl S 、欧姆定律I =U R 和电流定义式I =q

t

求解。

[解析] 对于第一根导线,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则其横截面积必然变为原来的1

2,由

电阻定律可得其电阻变为原来的4倍,第二根导线对折后,长度变为原来的1

2,横截面积变为

原来的2倍,故其电阻变为原来的1

4。给上述变化后的裸导线加上相同的电压,由欧姆定律得:

I 1=U 4R ,I 2=U R /4=4U R ,由I =q

t

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电荷量之比q 1∶q 2=I 1∶I 2=1∶16。

[答案] C [方法规律]

导体变形后电阻的分析方法

某一导体的形状改变后,讨论其电阻变化应抓住以下三点: (1)导体的电阻率不变。

(2)导体的体积不变,由V =lS 可知l 与S 成反比。 (3)在ρ、l 、S 都确定之后,应用电阻定律R =ρl

S

求解。

[针对训练]

1.(2015·莱芜模拟)某个由导电介质制成的电阻截面如图7-1-2所示,导电介质的电阻率为ρ,制成内外半径分别为a 和b 的半球壳层形状(图中阴影部分),半径为a 、电阻不计的球形电极被嵌入导电介质的球心成为一个引出电极,在导电介质的外层球壳上镀上一层电阻不计的金属膜成为另外一个电极,设该电阻的阻值为R 。下面给出R 的四个表达式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你可能不会求解R ,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根据你的判断,R 的合理表达式应为( )

图7-1-2

A .R =ρ(b +a )2πab

B .R =ρ(b -a )

2πab

C .R =ρab

2π(b -a )

D .R =ρa b

2π(b +a )

解析:选B 根据R =ρl

S ,从单位上看,答案中,分子应是长度单位,而分母应是面积

单位,只有A 、B 符合单位,C 、D 错误;再代入特殊值,若b =a ,球壳无限薄,此时电阻为零,因此只有B 正确,A 错误。

2.神经系统中,把神经纤维分为有髓鞘与无髓鞘两大类。现代生物学认为,髓鞘是由多

层(几十层到几百层不等)类脂物质——髓质累积而成的,髓质具有很大的电阻。已知蛙有髓鞘神经,髓鞘的厚度只有2 μm 左右。而它在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产生的电阻却高达1.6×105 Ω。

(1)若不计髓质片层间的接触电阻,计算髓质的电阻率。

(2)若有一圆柱体是由髓质制成的,该圆柱体的体积为32π cm 3,当在其两底面上加上1 000 V 的电压时,通过该圆柱体的电流为10π μA ,求圆柱体的圆面半径和高。

解析:(1)由电阻定律:R =ρl S ,则ρ=SR l ,所以ρ=1.6×105×1.0×10-

42×10-6

Ω·m =8×106Ω·m 。 (2)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和圆柱体体积公式: R =U I ,由R =ρh πr 2得h πr 2=U

Iρ,联立πr 2h =V

代入数据解得h =0.02 m ,r =0.04 m

所以髓质的电阻率为8×106 Ω·m ;圆面半径为4 cm ,高为2 cm 。 答案:(1)8×106 Ω·m (2)4 cm 2 cm

要点三 欧姆定律与伏安特性曲线的理解和应用

1.图线的意义

(1)由于导体的导电性能不同,所以不同的导体有不同的伏安特性曲线。

(2)伏安特性曲线上每一点的电压坐标与电流坐标的比值,对应这一状态下的电阻。 2.图线的区别

(1)图7-1-3甲中图线a 、b 表示线性元件,图乙中图线c 、d 表示非线性元件。 (2)在伏安特性曲线中,线性元件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斜率越大,电阻越小,故R a <R b (如图甲所示)。

(3)图线c 的斜率增大,电阻减小;图线d 的斜率减小,电阻增大(如图乙所示)。

图7-1-3

(4)c 、d 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不是电阻的倒数。

[典例] 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I 随所加电压U 变化的图线如图7-1-4所示,P 为图线上一点,PN 为图线在P 点的切线,PQ 为U 轴的垂线,PM 为I 轴的垂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7-1-4

A .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减小

B .对应P 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 =U 1

I 1

C .对应P 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 =U 1

I 2-I 1

D .对应P 点,小灯泡的功率为图中矩形PQOM 所围面积

[解析] 由图可知流过小灯泡的电流I 随所加电压U 变化的图线为非线性关系,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所加电压的增大而逐渐增大,选项A 错误;根据欧姆定律,对应P 点,小灯泡的电阻应为R =U 1

I 2,选项B 、C 错误;对应P 点,小灯泡的功率为P =U 1I 2,也就是图中矩形

PQOM 所围面积,选项D 正确。

[答案] D [易错提醒]

运用伏安特性曲线求电阻应注意的问题

如图7-1-5所示,非线性元件的I -U 图线是曲线,导体电阻R n =U n

I n

,即电阻要用图线上

点(U n ,I n )的坐标来计算,而不能用该点的切线斜率来计算。

图7-1-5 [针对训练]

1. (多选)某同学研究白炽灯得到某白炽灯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如图7-1-6所示,图像上A 点与原点连线与横轴成α角,A 点的切线与横轴成β角,则( )

图7-1-6

A .白炽灯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B .在A 点,白炽灯的电阻可表示为U 0

I 0-I 1

C .在A 点,白炽灯的电功率可表示为U 0I 0

D .在A 点,白炽灯的电阻可表示为U 0

I 0

解析:选ACD 根据图线可知,白炽灯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选项A 正确;在状态A ,白炽灯的电阻为U 0

I 0,选项B 错误、D 正确;在状态A ,白炽灯的电功率可表示为U 0I 0,

选项C 正确。

2.(多选)某导体中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变化如图7-1-7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7-1-7

A .加5 V 电压时,导体的电阻约是5 Ω

B .加11 V 电压时,导体的电阻约是1.4 Ω

C .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

D .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减小,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

解析:选AD 对某些导体,其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但曲线上某一点的U

I 值仍表示该

点所对应的电阻值。本题中给出的导体加5 V 电压时,U

I 值为5,所以此时电阻为5 Ω,A 正

确;当电压增大时,U

I

值增大,即电阻增大,综合判断可知B 、C 错误,D 正确。

3.(多选)(2015·江苏名校检测)在如图7-1-8甲所示的电路中,L 1、L 2、L 3 为三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当开关 S 闭合后,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25 A ,则此时( )

图7-1-8

A .L 1上的电压为L 2上电压的2倍

B .L 1消耗的电功率为0.75 W

C .L 2的电阻为12 Ω

D .L 1、L 2消耗的电功率的比值大于4∶1

解析:选BD 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25 A ,L 1中电流为0.25 A ,由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知电压为3.0 V ,L 1消耗的电功率为P =UI =0.75 W ,选项B 正确。根据并联电路规律,L 2中电流为0.125 A ,由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知电压大约为0.3 V ,L 1的电压大约为L 2 电压的10倍,选项A 错误。由欧姆定律,L 2的电阻为R =U I =0.30.125 Ω=2.4 Ω,选项C 错误。

L 2消耗的电功率为P =UI =0.3×0.125 W =0.037 5 W ,L 1、L 2消耗的电功率的比值大于4∶1,选项D 正确。

要点四 电功、电功率及焦耳定律

1.电功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量度,电热是电能转化为内能的量度。通常情况下,计算电功时用公式W =IUt ,计算电热时用公式Q =I 2Rt 。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电功和焦耳热之间的数量关系是W ≥Q 、UIt ≥I 2Rt 。 (1)纯电阻电路:如电炉等构成的电路,电流做功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此时有W =Q 。计算时可任选一公式:W =Q =Pt =I 2Rt =UIt =

U 2

R

t 。 (2)非纯电阻电路:如含有电动机、电解槽等的电路,电流做功除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外,还转化为机械能、化学能等,此时有W >Q 。电功只能用公式W =UIt 来计算,焦耳热只能用公式Q =I 2Rt 来计算。对于非纯电阻电路,欧姆定律不再适用。

[典例] 如图7-1-9所示是一提升重物用的直流电动机工作时的电路图。电动机内电阻r =0.8 Ω,电路中另一电阻R =10 Ω,直流电压U =160 V ,电压表示数U V =110 V 。试求:

图7-1-9

(1)通过电动机的电流; (2)输入电动机的电功率;

(3)若电动机以v =1 m /s 匀速竖直向上提升重物,求该重物的质量。(g 取10 m/s 2) [思路点拨]

(1)要求通过电动机的电流,能否通过I =U

R 来求解?为什么?若不能应如何求解?

提示:由于电动机为非纯电阻电路,故电流不能用I =U

R 来求解;可通过求解电阻R 的电

流来求。

(2)要求输入电动机的电功率能否通过P =U 2

R 来求解?

提示:不能。可用P =UI 求解。

(3)如何求解电动机的发热功率、机械功率? 提示:P 热=I 2r ,P 机=P 出=P 电-P 热。

[解析] (1)由电路中的电压关系可得电阻R 的分压U R =U -U V =(160-110) V =50 V ,流过电阻R 的电流I R =U R R =50

10

A =5 A ,即通过电动机的电流,I M =I R =5 A 。

(2)电动机的分压U M =U V =110 V ,输入电动机的功率P 电=I M U M =550 W 。

(3)电动机的发热功率P 热=I 2M r =20 W ,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P 出=P 电-P 热=530 W ,又因P 出=mgv ,所以m =P 出

gv

=53 kg 。

[答案] (1)5 A (2)550 W (3)53 kg [方法规律]

非纯电阻电路的分析技巧

在非纯电阻电路的计算中,要注意非纯电阻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并非是全部加在用电器内阻上,只有在输出功率为零时(此时电路变为纯电阻电路)两者才相等。但是,无论在纯电阻电路还是在非纯电阻电路中,发热功率都是I 2r 。处理非纯电阻电路的计算问题时,要善于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出发,紧紧围绕能量守恒定律,利用“电功=电热+其他能量”寻找等量关系求解。

[针对训练]

1.一只电饭煲和一台洗衣机并联接在输出电压为220 V 的交流电源上(其内电阻可忽略不计),均正常工作。用电流表分别测得通过电饭煲的电流是5.0 A ,通过洗衣机电动机的电流是0.50 A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饭煲的电阻为44 Ω,洗衣机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440 Ω

B .电饭煲消耗的电功率为1 555 W ,洗衣机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155.5 W

C .1 min 内电饭煲消耗的电能为6.6×104 J ,洗衣机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为 6.6×103 J

D .电饭煲发热功率是洗衣机电动机发热功率的10倍

解析:选C 由于电饭煲是纯电阻元件,所以R 1=U

I 1

=44 Ω,P 1=UI 1=1 100 W ,其在1

min 内消耗的电能 W 1=UI 1t =6.6×104 J ,洗衣机为非纯电阻元件,所以R 2≠U

I 2,P 2=UI 2=

110 W ,其在1 min 内消耗的电能 W 2=UI 2t =6.6×103 J ,其热功率P 热≠P 2,所以电饭煲发热功率不是洗衣机电动机发热功率的10倍。

2.(2015·天津六校联考)电阻R 和电动机M 串联接到电路中,如图7-1-10所示,已知电阻R 跟电动机线圈的电阻值相等,开关接通后,电动机正常工作。设电阻R 和电动机M 两

端的电压分别为U1和U2,经过时间t,电流通过电阻R做功为W1,产生热量为Q1,电流通过电动机做功为W2,产生热量为Q2,则有()

图7-1-10

A.U1<U2,Q1=Q2B.U1=U2,Q1=Q2

C.W1=W2,Q1>Q2D.W1<W2,Q1<Q2

解析:选A由于电阻R跟电动机线圈的电阻值相等,开关接通后,根据焦耳定律,二者产生的热量相等,Q1=Q2。电流通过电动机做功W2大于电流通过电阻R做功W1,即W1<W2。电动机M两端的电压大于电阻两端电压,即U1<U2。所以选项A正确。

3.(多选)(2015·武汉联考)在如图7-1-11所示的电路中,输入电压U恒为8 V,灯泡L标有“3 V,6 W”字样,电动机线圈的电阻R M=1 Ω。若灯泡恰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7-1-11

A.电动机的输入电压是5 V

B.流过电动机的电流是2 A

C.电动机的效率是80%

D.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是10 W

解析:选AB灯泡恰能正常发光,说明灯泡电压为3 V,电流为2 A,电动机的输入电压是8 V-3 V=5 V,流过电动机的电流是I=2 A,选项A、B正确;电动机内阻消耗功率I2R M=4 W,电动机输入功率为UI=5×2 W=10 W,输出功率为6 W,效率为η=60%,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是10 W+6 W=16 W,选项C、D错误。

对点训练:电流及其三个表达式的应用

1.(2015·黄山模拟)铜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每摩尔铜原子中有n个自由电子,今有一根横截面积为S的铜导线,当通过的电流为I时,电子平均定向移动的速率为()

A.光速c B.I

neS

C.ρI

neSm D.mI

neSρ

解析:选D 由电流表达式I =n ′eS v 可得v =I n ′eS ,其中n ′=n m /ρ=nρ/m ,故v =mI

neSρ,

D 对。

2.(多选)(2015·枣庄期末检测)如图1所示,R 1和R 2是同种材料、厚度相同、表面为正方形的导体,但R 1的尺寸比R 2的尺寸大。在两导体上加相同的电压,通过两导体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

A .R 1中的电流小于R 2中的电流

B .R 1中的电流等于R 2中的电流

C .R 1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大于R 2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

D .R 1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小于R 2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

解析:选BD 设正方形的边长为L 、导体厚度为d ,则I =U R ,R =ρL S =ρL L ·d =ρ

d ,得I =

Ud

ρ

,故R 1、R 2中的电流相等,A 错误,B 正确。由I =nqS v =nqLd v 得,L 大则v 小,C 错误,D 正确。

对点训练:电阻及电阻定律的应用

3.(2015·山东省名校联考)欧姆不仅发现了欧姆定律,还研究了电阻定律。有一个长方体金属电阻,材料分布均匀,边长分别为a 、b 、c ,且a >b >c 。电流沿以下方向流过该金属电阻,其中电阻阻值最小的是( )

图2

解析:选A 选项A 中电阻横截面积最大,长度最小,根据R =ρl

S 可知,其电阻最小。

4.(多选)电位器是变阻器的一种,如图3所示,如果把电位器与灯泡串联起来,利用它改变灯泡的亮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A.串接A、B使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灯泡变暗

B.串接A、C使滑动触头逆时针转动,灯泡变亮

C.串接A、C使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灯泡变暗

D.串接B、C使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灯泡变亮

解析:选AD根据电位器结构和连线可知:串接A、B使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时回路电阻增大,回路电流减小,灯泡变暗,A正确;同理,D正确;串接A、C时,滑动触头不能改变回路电阻,灯泡亮度不变,故B、C错误。

对点训练:欧姆定律、伏安特性曲线的应用

5.如图4所示,a、b分别表示由相同材料制成的两条长度相同、粗细均匀电阻丝的伏安特性曲线,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图4

A.a代表的电阻丝较粗

B.b代表的电阻丝较粗

C.a电阻丝的阻值小于b电阻丝的阻值

D.图线表示的电阻丝的阻值与电压成正比

解析:选B b图线的斜率大,表示电阻小,由电阻定律R=ρl

S,可知b代表的电阻丝较粗,选项B正确,A、C错误;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无关,选项D错误。

6.某一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5中AB段(曲线)所示,关于导体的电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5

A.B点的电阻为12 Ω

B.B点的电阻为40 Ω

C.导体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1 Ω

D.导体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9 Ω

解析:选B根据电阻的定义式可以求出A、B两点的电阻分别为R A=3

0.1Ω=30 Ω,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三维设计配套课件学案课时跟踪检测(二)能量最低原理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课时跟踪检测(二)能量最低原理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下列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的电子像云雾一样笼罩在原子核周围,故称电子云 B.s能级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处在该轨道上的电子只能在球壳内运动 C.p能级的原子轨道呈哑铃形,随着能层的增加,p能级原子轨道也增多 D.与s电子原子轨道相同,p电子原子轨道的平均半径随能层的增大而增大 解析:选D A项,电子云只是一种对核外电子运动的“形象”描述;B项,核外电子并不像宏观物体的运动那样具有一定的轨道;C项,p能级在任何能层均只有3个轨道。 2.当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由转变为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碳原子由基态变为激发态②碳原子由激发态变为基态③碳原子要从外界环境中吸收能量④碳原子要向外界环境中释放能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核外电子排布由2s22p2转变为2s12p3,碳原子体系能量升高,由基态变为激发态,要从外界环境中吸收能量。 3.观察1s轨道电子云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小黑点表示1个自由运动的电子 B.1s轨道的电子云形状为圆形的面 C.电子在1s轨道上运动像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D.1s轨道电子云的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在某一位置出现机会的多少 解析:选D由电子云图可知,处于1s轨道上的电子在空间出现的概率分布呈球形对称,而且电子在原子核附近出现的概率最大,离核越远,出现的概率越小。图中的小黑点不表示电子,而表示电子曾经出现过的位置。 4.基态硅原子的最外能层的各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方式正确的是()

解析:选C基态硅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洪特规则,只有C选项正确。 5.对于Fe的下列电子排布,正确的是() 解析:选A F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据洪特规则可知A正确。 6.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n s2n p7,它违背了() A.泡利原理 B.能量最低原理 C.洪特规则 D.洪特规则特例 解析:选A p能级有三个轨道,根据泡利原理,每个轨道最多排2个电子,故p能级最多排6个电子,不可能排7个,故违背泡利原理。 7.下列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 A.C B.O C.N D.Cl 解析:选C本题综合考查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洪特规则。各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碳原子有2个未成对电子,氧原子有2个未成对电子,氮原子有3个未成对电子,氯原子有1个未成对电子。 8.下列3d能级的电子排布图正确的是()

高三物理备考计划

高三物理备考计划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一、复习计划 根据我校理科学生的特点及社会对教学水平的要求,要搞好复习备考,就要制定出科学、周密、完整、具体和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高考物理总复习计划,高三物理总复习的指导思想就是通过物理总复习,把握物理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熟练把握物理规律、公式及应用,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把物理总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练习,时间上约从高三上学期到本学期期末考试前,这一阶段主要针对各单元知识点及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复习的重点在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因此,在这一阶段里,要求同学们把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 第二阶段: 按知识块(力学、热学、电磁学、原子物理、物理实验)进行小综合复习练习,时间上第二年三月到四月,大约需要二个月,这个阶段主要针对物理学中的几个分支(力学、电磁学、热学、原子物理)进行小综合复习,复习的重点是在本知识块内进行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与理解,基本规律在小综合运用。因此,在这一阶段要求同学们能正确辨析各知识内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总结小范围内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初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 进行综合(将力学、电磁学、热学、原子物理知识板块相互关联)复习练习,时间为第二年五月至六月,这一阶段主要针对物理学科各个知识点间综合复习练习,复习的重点是进行重要概念及相互关系的辨析、重要规律的应用,因此,在这一阶段里,要求同学们进一步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分析和解决综合、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方法 在制定好复习计划后,就要选定科学的、适合本人具体情况的复习方法,而且要根据不同的复习阶段确定不同的复习方法: 第一阶段: 以章或相关章节为单元复习时,首先要求同学们自己分析、归纳本单元知识结构网络,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充实、完整、使之系统化。其次,要对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辨析,对本单元的典型问题及其分析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归纳,并着重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然后对本章知识点

2020三维设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跟踪检测(一) 化学入门——化学常用计量

跟踪检测(一)化学入门——化学常用计量1.已知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6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 g B.32 g C.64 g·mol-1D.32 g·mol-1 解析:选D 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 mol,X的摩尔质量为32 g·mol-1。 2.如图是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的装置。抽走玻璃片充分反应,反应中有 关物理量的描述正确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A.气体反应物的总体积为0.224 L B.生成物的分子个数为0.005N A C.产物中的N—H键个数为0.02N A D.加水溶解后所得溶液中NH+4数目为0.005N A 解析:选C A项,没有说明气体所处的状况,故气体反应物的总体积不一定是0.224 L,错误;B项,生成物NH4Cl为离子化合物,不存在分子,错误;D项,由于NH+4部分水解,故所得溶液中NH+4数目小于0.005N A,错误。 3.冬季的降雪给机场和马路带来诸多不便,其中醋酸钾(CH3COOK)是融雪效果较好的融雪剂,下列关于醋酸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CH3COOK的质量为98 g·mol-1 B.CH3COOK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 C.一个“CH3COOK”粒子的质量约为 98 6.02×1023 g D.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的CH3COOK的物质的量为1 mol 解析:选C 1 mol CH3COOK的质量为98 g,A错误;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B错误;一个“CH3COOK”粒子的质量约为98 6.02×1023 g,C正确;一个“CH3COOK”中含有2个C原子,所以当醋酸钾中有6.02×1023个C原子时,醋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5 mol,D错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 L O2中一定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 B.将80 g NaOH固体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1 C.18 g 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 L D.在标准状况下,20 mL NH3与60 mL O2所含的分子个数比为1∶3

高中高三物理高考备考方案

****高中2016届物理高考备考方案 物理备课组 一、指导思想 1、整体备考 三轮复习必须层次分明、完整落实,尤其是第一轮复习不拖,必须为第二轮、第三轮复习争取主动! 2、团结协作 一是备课组集体办公,随时交流;二是集体备课精心准备、深入讨论;三是集体备课确定的任务要及时、主动、有创造性的完成;四是资源要共享。 3、务实苦干 一重落实,二重全面,三重有效。落实的要求是凡讲必练,凡练必改,凡改必讲;全面的要求是基础全扎实扫到、能力提升不回避、学生尖子层中间层都针对性解决问题;有效的要求是要关注学生接受与否、落实与否。 4、灵活创新 一是要熟悉新高考、掌握新动向;二是要思考有效落实的方式方法;三是加强校际间合作。备课组确定三点做法要落实,一是变式题、随堂训练题做纸上交改以加强落实,二是一周一测滚动训练(侧重基础、多炒现饭),重点班加做加餐训练,三是贯穿大一轮复习备考思想——一轮复习中穿插专题整合。 二、奋斗目标 1、高考目标 高考各项指标保证全州第一,其中物理学科均分比第二名必须超5—8分,并缩小与省内名校(如华师一附中、襄阳五中等)的差距。 2、教学目标 全面完整落实三轮复习备考,并使尖子层、中间层有突破性上升;高考前完成理科综合训练至少30套等。 3、教研目标 继承优秀备考教研成果的同时,创新2016届备考形式,必须有下一届复习值得保留和借鉴的教研资料,并将备考教研成果结集。 三、三轮复习 2015届高考物理总复习分三轮进行,各轮复习的主要目的、时间安排和主要复习方式如下表所示: 复习目的时间安排复习方式 第一轮夯实基础2017年4月初——2016年1月底逐章逐节对点复习 第二轮提升能力2017年2月中旬——2016年4月底分六大版块综合复习第三轮训练考商2017年5月初——2016年6月初模拟训练和回归课本在第三轮复习末期,考前10天,我们将根据形势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并安排同学们回归课本,看积累本和改错本,记背基本知识、方法、模型等。 (一)第一轮复习 1、指导思想 (1)做好学生引导 ①开始第一轮复习前,制作“2016届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一轮复习学法指导”,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三维设计江苏专版选修五:课时跟踪检测(十七) 糖 类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十七)糖类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糖类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B.无论是单糖,还是多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C.麦芽糖是还原性糖,能发生银镜反应 D.糖类物质又称碳水化合物,所有糖类物质的最简式均为CH2O 解析:选C A项,只有二糖和多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水解,单糖是最简单的糖类物质,不可以水解,错误;B项,还原性糖可以发生银镜反应,非还原性糖如蔗糖等不可以发生银镜反应,错误;C项正确;D项,糖类物质习惯上可以称为碳水化合物,但是很多糖不符合C m(H2O)n的通式,葡萄糖、果糖的最简式是CH2O,但是二糖、多糖等最简式不是CH2O,错误。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蔗糖不是淀粉水解的产物 B.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C.蔗糖是多羟基的醛类化合物 D.蔗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选C淀粉水解生成的产物是麦芽糖;蔗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所以能发生银镜反应。蔗糖无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不是多羟基的醛类化合物;蔗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3.米酒既有酒味又有甜味,其中甜味来源的途径是() A.淀粉→蔗糖→葡萄糖 B.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C.淀粉→麦芽糖→果糖 D.淀粉→蔗糖→果糖 解析:选B用米酿酒,米中含有淀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首先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然后再分解为人的味觉敏感的葡萄糖,从而产生甜味。 4.糖元[(C6H10O5)n]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比淀粉更大的多糖。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肌肉中,常常被称为动物淀粉和肝糖。下列有关糖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糖元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与淀粉互为同系物 B.糖元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糖元具有还原性,是还原性糖

高2020届三维设计一轮复习检测(一) 化学入门化学常用计量

第 1 页共4 页 跟踪检测(一) 化学入门——化学常用计量 1.已知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6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 g B.32 g C.64 g·mol-1 D.32 g·mol-1 解析:选D 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 mol,X的摩尔质量为32 g·mol-1。 2.如图是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的装置。抽走玻璃片充分反应,反应中有关 物理量的描述正确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A.气体反应物的总体积为0.224 L B.生成物的分子个数为0.005N A C.产物中的N—H键个数为0.02N A D.加水溶解后所得溶液中NH+4数目为0.005N A 解析:选C A项,没有说明气体所处的状况,故气体反应物的总体积不一定是0.224 L,错误;B项,生成物NH4Cl为离子化合物,不存在分子,错误;D项,由于NH+4部分水解,故所得溶液中NH+4数目小于0.005N A,错误。 3.冬季的降雪给机场和马路带来诸多不便,其中醋酸钾(CH3COOK)是融雪效果较好的融雪剂,下列关于醋酸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CH3COOK的质量为98 g·mol-1 B.CH3COOK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 C.一个“CH3COOK”粒子的质量约为 98 6.02×1023 g D.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的CH3COOK的物质的量为1 mol 解析:选C 1 mol CH3COOK的质量为98 g,A错误;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相对 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B错误;一个“CH3COOK”粒子的质量约为98 6.02×1023 g,C正确;一个“CH3COOK”中含有2个C原子,所以当醋酸钾中有6.02×1023个C原子时,醋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5 mol,D错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 L O2中一定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 B.将80 g NaOH固体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1 C.18 g 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 L D.在标准状况下,20 mL NH3与60 mL O2所含的分子个数比为1∶3 解析:选D不知是否为标准状况,无法求算其物质的量,故A错误;由于80 g NaOH溶于1 L水中,所得的溶液的体积未知,故所得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无法计算,故B错误;H2O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重点及策略

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重点及策略 一、考点网络化、系统化 通过知识网络结构理解知识内部的联系。因为高考试题近年来突出对物理思想本质、物理模型及知识内部逻辑关系的考察。 例如学习电场这章知识,必须要建立知识网络图,从电场力和电场能这两个角度去理解并掌握。 二、重视错题 错题和不会做的题,往往是考生知识的盲区、物理思想方法的盲区、解题思路的盲区。所以考生要认真应对高三复习以来的错题,问问自己为什么错了,错在哪儿,今后怎么避免这些错误。分析错题可以帮助考生提高复习效率、巩固复习成果,反思失败教训,及时在高考前发现和修补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漏洞。充分重视通过考试考生出现的知识漏洞和对过程和方法分析的重要性。很多学生不够重视错题本的建立,都是在最后关头才想起要去做这件事情,北京新东方一对一的老师都是非常重视同时也要求学生一定要建立错题本,在大考对错题本进行复习,这样的效果和收获是很多同学所意想不到的。 三、跳出题海,突出高频考点 例如电磁感应、牛二定律、电学实验、交流电等,每年会考到,这些考点就要深层次的去挖掘并掌握。不要盲区的去大

量做题,通过典型例题来掌握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重视“物理过程与方法”;重视数学思想方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通过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归一,全面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定量规范、有序的训练来提高应试能力。 四、提升解题能力 1、强化选择题的训练 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考查,在选择题上的失手将使部分考生在高考中输在起跑线上,因为选择题共48分。所以北京新东方中小学一对一盛海清老师老师建议同学们一定要做到会的题目都拿到分数,不错过。 2、加强对过程与方法的训练,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应试能力 2019年北京高考命题将加大落实考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力度,更加注重通过对解题过程和物理思维方法的考查来甄别考生的综合能力。分析是综合的基础,分析物理运动过程、条件、特征,要有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因果分析、条件分析、结构功能分析等。在处理复杂物理问题是一般要定性分析可能情景、再定量分析确定物理情景、运动条件、运动特征。 如物体的平衡问题在力学部分出现,学生往往不会感到困难,在电场中出现就增加了难度,更容易出现问题的是在电

【教育资料】标题-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三维设计江苏专版选修5:专题质量检测(三) 常见的烃学习专用

专题质量检测(三)常见的烃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加工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 B.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 C.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 D.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主要途径 解析:选C石油裂化目的是获得更多的轻质液体燃料,如汽油,裂解的目的主要是获得小分子气态烃,如乙烯,A错误。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B错误。C项正确。煤制煤气是焦炭与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D错误。 2.有机物R的分子式为C12H18,经测定数据表明,分子中除含苯环外不再含有其他环状结构,且苯环上只有两个侧链(分别是—C2H5和—C4H9),符合此条件的烃的结构有() A.6种B.9种 C.12种D.15种 解析:选C因为苯环上只有两个侧链的形式有邻、间、对3种;—C2H5是1种,—C4H9是4种。故该烃的结构有12种。 3.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双键上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分子的反应。下列过程与加成反应无关的是() A.苯与溴水混合振荡,水层颜色变浅 B.裂化汽油与溴水混合振荡,水层颜色变浅 C.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乙醇 D.乙烯与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纯净的一氯乙烷 解析:选A苯与溴水混合振荡后,水层颜色变浅是由于溴在苯中的溶解度远远大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是苯将溴从溴水中萃取出来的原因。 4.下列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解析:选B A中的甲基正好在萘环平面上;看B中1号碳在左边苯环平面内,2号碳在右边苯环平面内,而1号碳和2号碳都有四个单键而呈四面体结构,即两平面不可能是同一平面;C中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D中碳碳叁键所在的直线结构中两个碳碳单键转动可以使两苯平面共面。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CF2Cl2、C3H8、C2H4、C2H2均只对应一种化合物 B.1 mol C4H m O完全燃烧,最多消耗O2 6 mol C.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氯甲苯或4-氯甲苯

(完整)高三物理复习计划.doc

高三物理复习计划2018-08-25 一、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建立并完善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系统知识网络。 2、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培养物理学习的科学方法。 3、结合各知识点复习,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解题规范。 4、提高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处理实际问题。 二、复习计划: 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把物理总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时间上约从八月份到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前,即2018 年9月到2018年3月,约6个多月的时间,这一阶段主要针对各单元知识点及相关知 识点进行分析、归纳、复习的重点在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因 此,在这一阶段里,要求学生把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 第二阶段: 按知识块 ( 力学、运动学及动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物理实验等 ) 进行小综合复习,时间为 2018年三月到四月底,大约需要二个多月时间,这个阶段主要针对物理学中的几个板块 ( 力学、运动学及动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 ) 进行小综合复习,复习的重点 是在本知识块及其关联知识块内进行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与理解,基本规律的小 综合运用。因此,在这一阶段要求同学们能正确辨析各知识块内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 系,总结小范围内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初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 时间为 2018年五月至六月,这一阶段主要针对物理学科各个知识点间综合复习练 习,复习的重点是进行重要概念及相互关系的辨析、重要规律的应用,因此,在这一阶 段里,要求同学们进一步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分析和解决综合、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措施: 第一阶段: 以章节为单元复习时,首先要求学生自己分析、归纳本单元知识结构网络,并在老师 的指导下进一步充实、完整、使之系统化。其次,要对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

2018年三维设计高中化学二轮第二部分

5个解答题之——化学实验综合题 1.(2017·全国卷Ⅱ)水中的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 Ⅰ.取样、氧的固定 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将水样与Mn(OH)2碱性悬浊液(含有KI)混合,反应生成MnO(OH)2,实现氧的固定。 Ⅱ.酸化、滴定 将固氧后的水样酸化,MnO(OH)2被I -还原为Mn 2+ ,在暗处静置5 min ,然后用标准Na 2S 2O 3溶液滴定生成的I 2(2S 2O 2-3+I 2===2I -+S 4O 2- 6)。 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样时应尽量避免扰动水体表面,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氧的固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 2S 2O 3溶液不稳定,使用前需标定。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试剂瓶和________;蒸馏水必须经过煮沸,冷却后才能使用,其目的是杀菌、除________及二氧化碳。 (4)取100.00 mL 水样经固氧、酸化后,用a mol·L - 1 Na 2S 2O 3溶液滴定,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终点现象为________;若消耗Na 2S 2O 3溶液的体积为b mL ,则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________ mg·L - 1。 (5)上述滴定完成时,若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会导致测定结果偏________(填“高”或“低”)。 解析:(1)取水样时避免扰动水体表面,这样能保证所取水样中溶解氧量与水体中实际溶解氧量基本相同,以减小实验误差。(2)根据水样与Mn(OH)2碱性悬浊液反应生成MnO(OH)2,可写出固氧的反应为O 2+2Mn(OH)2===2MnO(OH)2。(3)由于Na 2S 2O 3溶液不稳定,使用前需标定,配制该溶液时无需用容量瓶,只需粗略配制,故配制Na 2S 2O 3溶液时,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量筒;所用蒸馏水必须经过煮沸、冷却后才能使用,这样能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和CO 2,且能杀菌。(4)根据Ⅱ可知MnO(OH)2能将水样中的I - 氧化为I 2,滴定过程中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在滴定终点前I 2遇淀粉变蓝,达到滴定终点时,I 2完全被消耗,溶液蓝色刚好褪去。根据关系式O 2~2MnO(OH)2~2I 2~4Na 2S 2O 3,结合消耗n (Na 2S 2O 3)=a mol·L -1×b ×10-3 L =ab ×10-3 mol ,可求出100.00 mL 水样中溶解氧的质量为14 ab ×10-3 mol ×32 g·mol -1=8ab ×10-3 g =8ab mg ,则该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8ab mg÷0.100 00 L =80ab mg·L - 1。(5)滴定完成时,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会导致读取的

物理高考备考计划

XX物理高考备考计划 我们都知道,制定好XX年的高考备考计划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关系到他们高考的成绩。XX在本文为大家提供有关XX年的物理高考备考计划,以供参考借鉴。 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建立并完善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系统知识网络; 2、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培养物理学科科学方法。 3、结合各知识点复习,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解题规范 4、提高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处理现实问题。 XX年9月至XX年1月上旬。 1、第一轮复习中,要求学生带齐高中课本,加强基本概念、原理复习,指导学生梳理知识点知识结构。 2、注重方法、步骤及一般的解题思维训练,精讲多练,提高学生分析具体情景,建立物理图景,寻找具体适用规律的能力。 3、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平时多交流,多听课,多研究课堂教学。 4.提高训练的效率,训练题要做到精心设计,训练题全收全改,有针对性地做好讲评. 5.典型的习题,学生容易错的题目,通过作业加强训练.1、滚动式复习,反复强化,逐渐提高 2、限时训练:留作业限定时间,课堂训练限定时间,指导学生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3、分层教学,分类推进,因材施教,全面提高 4、在复习过程中抓住六个环节:读、讲、练、测、评、补 1、综合科目的考试主要是学科内的综合,以新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线索,以考试说明中的知识点作为重点,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复习,复习中要突出知识的梳理,构建知识结构,把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科内部的综合能力。 2、认真备课,精心选择例习题,做到立足课本,即针对两纲,针对学生实际,紧抓课本,细挖教材,扎实推进基础知识复习工作.高考立足课本考基础,于变化中考能力。 研究高考试题的特点就是研究命题专家的命题特点,洞察命题者的命题思路。通过对高考题的研究、比较、创新,体会高考命题的技巧与方法,有利于指导复习备考, 3、课堂教学以学生实际掌握的质量作为标准,认真落实分类指导、分类推进措施。坚持以中等生可接受为教学起点,面向全体学生,夯实基础。做到低起点、小台阶,逐渐提高。据大纲要求,对内容进行细而全的实行地毯式、拉网式清理,覆盖所有知识点,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 4、精留作业,严格要求。作业设置针对性要强,全批全改,重点目标生作业经常面批面改。督促目标生独立、认真、保证质量完成作业,以保证当天内容得到消化和巩固,通过批改作业反馈学生情况,共性问题课上集体订正,个性问题通过面批面改和辅导解决。 5、坚持天天辅导,及时解决学生中的疑难问题,主动找目标生辅导,指导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通过辅导、谈心,摸清学生在各方面的情况。 7、学法指导:第一,指导好学生听课方法,改变被动去听的做法,正确处理好听与记的关系。第二,指导好学生作业训练方法,克服不良习惯。第三,指导好课堂记物理笔记,即典型题解题心得,解不出的原因,和老师一再强调的物理解题方法和解题思维方法。 8、集体备课,分工协作,精心挑选各地各类训练试题。

《三维设计》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跟踪检测(四十一)+分子结构与性质

跟踪检测(四十一) 分子结构与性质 1.(2017·海南校际联考)下列分子或离子中,立体构型是平面三角形的是( ) A .CH 4 B .NH +4 C .NO -3 D .CO 2 解析:选C A 项,CH 4中C 原子为sp 3杂化,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B 项,NH +4中N 原子为sp 3杂化,离子为正四面体结构;C 项,NO -3中,N 原子上价层电子对数12 (5+1)=3,孤电子对数3-3=0,为平面三角形;D 项,CO 2中C 原子为sp 杂化,分子呈直线形。 2.(2017·西安模拟)下列模型分别表示C 2H 2、S 8、SF 6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32 g S 8分子中含有0.125 mol σ键 B .SF 6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C .1 mol C 2H 2分子中有3 mol σ键和2 mol π键 D .1 mol S 8中含有8 mol S —S 键 解析:选A A 项,1 mol S 8 中有8 mol σ键,32 g S 8中含有σ键3232×8 ×8=1 mol ,错误;B 项,由SF 6的球棍模型知,其是由S -F 极性键构成,结构对称,属于非极性分子,正确;C 项,单键为σ键,三键中有2个π键,因此1 mol 乙炔中含有3 mol σ键和2 mol π键,正确;D 项,根据选项A 分析,正确。 3.(2017·洛阳模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σ键是原子轨道以“头碰头”的方式相互重叠 B .共价化合物分子的键能越大,键长越长,则分子越稳定 C .2个原子形成多个共价键中,只有一个σ键,而π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D .形成共价键时键与键重叠程度越大,体系能量越低,键越稳定 解析:选B σ键是原子轨道以“头碰头”的方式相互重叠,A 正确;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共价分子越稳定,B 错误;如2个N 形成的N 2分子中,只有一个σ键,有2个π键,C 正确;形成共价键时键与键重叠程度越大,键越稳定,体系能量越低,D 正确。 4.(2017·贵阳模拟)PH 3是一种无色剧毒气体,其分子结构和NH 3相似,但P —H 键键能比N —H 键键能低。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PH 3分子呈三角锥形 B .PH 3分子是极性分子 C .PH 3沸点低于NH 3沸点,因为P —H 键键能低

高三物理备考方案和计划

高三物理备考计划 一、复习计划 根据我校理科学生的特点及社会对教学水平的要求,要搞好复习备考,就要制定出科学、周密、完整、具体和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高考物理总复习计划,高三物理总复习的指导思想就是通过物理总复习,把握物理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熟练把握物理规律、公式及应用,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把物理总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练习,时间上约从高三上学期到本学期期末考试前,这一阶段主要针对各单元知识点及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复习的重点在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因此,在这一阶段里,要求同学们把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 第二阶段: 按知识块(力学、热学、电磁学、原子物理、物理实验)进行小综合复习练习,时间上第二年三月到四月,大约需要二个月,这个阶段主要针对物理学中的几个分支(力学、电磁学、热学、原子物理)进行小综合复习,复习的重点是在本知识块内进行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与理解,基本规律在小综合运用。因此,在这一阶段要求同学们能正确辨析各知识内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总结小范围内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初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 进行综合(将力学、电磁学、热学、原子物理知识板块相互关联)复习练习,时间为第二年五月至六月,这一阶段主要针对物理学科各个知识点间综合复习练习,复习的重点是进行重要概念及相互关系的辨析、重要规律的应用,因此,在这一阶段里,要求同学们进一步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分析和解决综合、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方法 在制定好复习计划后,就要选定科学的、适合本人具体情况的复习方法,而且要根据不同的复习阶段确定不同的复习方法: 第一阶段: 以章或相关章节为单元复习时,首先要求同学们自己分析、归纳本单元知识结构网络,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充实、完整、使之系统化。其次,要对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辨析,对本单元的典型问题及其分析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归纳,并着重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然后对本章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练习,但练习题不宜过多,应精选练习题,

2018学年高中化学三维设计:选修五检测(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一)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①酒精;②食盐;③一氧化碳;④甲烷;⑤红糖;⑥石灰石 A.①②④⑤B.①④⑤ C.①③⑤D.①⑤⑥ 解析:选B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并不是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如碳酸、碳酸盐、CO2、氰化物等;①酒精是乙醇,属于有机物;②食盐是NaCl,属于无机盐;③一氧化碳属于无机物;④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⑤红糖属于糖类,属于有机物;⑥石灰石属于混合物,故选B。 2.现代建筑装饰材料日新月异,更新换代很快,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易燃易引发火灾。由此判断现代建筑装饰材料的主要成分是() A.硅酸盐B.大理石 C.有机物D.金属化合物 解析:选C现代建筑装饰材料易燃,易引发火灾,应判断为有机物,因大理石、硅酸盐、金属化合物都难于燃烧。 3.下列关于著名化学家的名字、国籍及主要贡献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这两个概念;德国化学家维勒于1828年首次在实验室里人工合成了有机物尿素;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最早提出了价键的概念;此外,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于1869年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4.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使用一种无机盐直接转变为有机物尿素,这一成果成为有机化学的里程碑。维勒使用的无机盐是() A.(NH4)2CO3B.NH4NO3 C.NH4CNO D.CH3COONH4 解析:选C维勒用无机盐转变成尿素,使用的无机盐是氰酸铵,故C正确。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物都是从有机体中分离出去的物质 B.有机物常温下都是固体 C.有机物不一定都不溶于水 D.所有有机物都不具备无机物的性质 解析:选C A项,许多的有机物是人工合成的,错误;B项,有机物常温下有的是气体,有的是液体,有的是固体,错误;C项,有的有机物如酒精与水混溶,有的不溶于水,正确;D项,有的有机物具备无机物的性质,如醋酸具有酸的性质,错误。 二、不定项选择题 6.尿素是第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物,下列关于尿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尿素是一种氮肥 B.尿素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一种产物 C.尿素属于离子化合物 D.尿素是一种酸性物质 解析:选CD尿素属于共价化合物,是中性物质,C、D项错误。 7.下列事件表明有机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化学分支的是() A.德国化学家维勒第一次在实验室合成出尿素 B.中国科学生物化学研究所等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C.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首先使用“有机”这个词,并提出了“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D.自从天然的有机化合物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而开始大量人工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药物等 解析:选C题中的四个选项都是有机化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但有机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化学分支,进入科学研究领域是从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首先使用“有机”这个词开始的,后人也就把贝采利乌斯作为有机化学的先驱。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有机物都可以从动植物的有机体中提取 B.有机物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C.有机物和无机物在性质上的差别不是绝对的 D.有机物参与的反应,一般比较复杂,速率较慢,且常伴有副反应发生 解析:选A有些有机物需要人工才能合成,A项错误。 三、非选择题 9.恩格斯指出“新创立的有机化学,它一个一个地从无机物创造出所谓的有机化合物,从而扫除了这些所谓有机物神秘性的残余”。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策略精选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策略 我们已经顺利结束了高三物理的第一轮复习,在第一轮的复习中,学生大都能掌握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其应用等知识,但较为零散,故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还不够熟练.上周,我们参加了临沂市高三物理后期教学研讨会,通过参加会议,我们学习到在二轮复习中,要以专题复习为主,把整个高中知识网络化、系统化,突出知识的横向联系与延伸、拓展,使学生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如何才能在二轮复习中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取得更好的效益?下面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我们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几点心得体会,与同行们交流探讨: 【材料选用】 第一:学案组织:我们以市二轮资料为基础,集合多种优秀资料进行优化组合,形成有针对性的习题,以期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 第二:要重视理科综合中物理的定时训练,习题的选择以各地优秀的模拟试题为基础,每周至少一次理科综合训练,一次物理单科定时训练,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训练中找到速度、时间、准确的切合点,养成规范的审题、答题习惯. 【具体做法】 (一)我们集思广益,制定切实有效的课堂模式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不同,它是知识的升华.第二轮复习的任务是把前一阶段中较为凌乱、繁杂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模块化,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阶段进行专题复习,着重进行思维方法与解题技巧的训练. (二)提高审题能力 在物理综合问题的解决上,审题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通过审题,从题目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构建物理模型,分清物理过程,是顺利解题的关键.虽是一种阅读能力,实质上还是理解能力.每次考试总是有人埋怨自己因看错了题而失分,甚至还有一些人对某些题根本看不懂(主要是信息类题,因题干太长,无法

高三物理复习计划及安排

2019高三物理复习计划及安排 合理的复习计划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以下是物理复习计划及安排,希望大家可以参考。 一.学习时间的安排 1.课堂时间:有充沛精力大量吸收教师课堂传授的内容 说明:为保证这一点,中午一般要睡1小时左右,晚上一般不要超过11点睡觉。 2.课外时间:一般分傍晚吸收、晚上尝试和练习(含归纳)、课间与课后(含晚自习)存在问题提问这三个阶段时间,时间总量控制在一小时左右。 说明:①切忌随意、不稳定、受外界因素干扰、追求量大、隔天安排、间隔时间长;②最好有明确的合理的课外学习时间安排表,且思维科和识记科分开,并能排除外界干扰,雷打不动地执行。③有问题最好当天解决,当天无法解决也最好在第二天之内解决,尽量不要拖到第三天。 二.课外杂志资料的利用 1.主要杂志资料种类:《中学生数理化》、《数理化学习》、《中学生理科应试》、《理科考试研究》、《中学生学习报》、《物理报》 2.如何利用: (1)阶段性选择:某些章节内容不熟悉、方法运用不熟练时

用,临时翻书对着目录查找相关内容看。这种选择一般在家页 1 第 里完成,且家庭存书较多情况下比较适合应用。 (2)有意识选择:一般针对自己一段时间以来较为薄弱的内容有选择性地看或重复性地看 (3)随便翻翻:打破章节限制看,一本书从头到尾选择性地看,只要是自己不懂或没有弄清的都可以看。这对长时间可看的书可以如此看,且每天翻看二十到三十分钟(数理化三科加起来的时间),可充分利用饭前饭后几分钟时间。 3.说明:①要养成习惯,切忌一下子看得太多、不进行方法尝试、高兴时看而不高兴时不看、无回归性摘录和归纳;②家里无书,可利用每天傍晚第三、四节课时间到学校阅览室看;③向同学或教师借阅书看,但时间要快,保管要好,尽量早一些还。 三.单科复习类参考书的利用 1.非高三复习用书:只在复习到相关章节内容且感觉掌握不好时参考。特别是公式、规律应用不熟练时有选择性地看相应的典型实例。 2.高三学习复习用书: (1)选择性练习:类同题好好弄清一题,归纳出题型特点、解题思路及注意点。 (2)典型题进行归类,整理出解题思路和方法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备考策略和方法

2019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备考策略和方法 命题题型变化和趋势 1.从实际问题中提炼物理模型及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高考考查的趋势。新课改要求应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重物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应用,因此从实际问题中提炼物理模型及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然成为高考考查的一大趋势。 2.主干部分的基本知识的依然是考查的重点。力学、电学的主干知识依然是新课改后高考考查的重点部分,由于新课改对物理教学的要求是更加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内涵的理解和应用的考查,仍应是今年考查的重中之重。 3.运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近年来,在物理试题中考查学生的数学能力一直是高考的热点,考生应在今后的复习中更加重视各部分知识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轮备考策略和方法 1.依托考纲,回归课本。在后期的复习中考生应回归课本,课本中的很多内容都体现了新课程的思想,尤其是加入很多与生活、生产实际和新科技相联系的知识,学生可以依照考纲的考点,有针对性地回归课本,一一对照,对于考纲上的考点,全面复习,做到各个击破。尤其是那些平时不太注意

的边缘知识,必须认真阅读课本,做到心中有数。 2.利用针对性的专项练习,突破重点知识,清除知识死角。 高中物理中有一些普遍的重点知识,例如必考部分功能关系、 电学实验中仪器的选择、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等,选 考部分的碰撞问题、理想气体状态的变化等。同时也有一些 同学们各自的重点知识,就是那些同学们在历次练习过程中、 模拟考试中“丢分”比较集中的知识点。对这些重点知识, 我们要进行定点清除。如果觉得哪部分知识中有很大问题, 在每次做题过程中只要碰到就感到十分棘手,应尽快加大投入,定点攻破,不应再留有此类死角。因为物理题直观性很强,如果在考试中浏览试卷的时候,发现有极为害怕头疼的 知识或图形,就会影响考试的信心,因此必须现阶段及早清除,做到迎难而上,尽快扫除障碍。考生可以针对自己在综 合训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为自己设置专项训练。例如:如 果自己选择题的失分率较高,可以针对这一问题,进行20分钟选择题专项训练。如果实验题没把握,可以进行实验题 专项练习等等。通过集中大量的专项练习,可以定向突破, 调整做题心态,以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同时。将以往做过的 习题加以整理回顾,尤其是当时做过的错题应做到温故知新, 重点回顾方法。 3.规范解题过程,以提高计算题的得分率。物理计算题在考 试过程中规范性是很重要的。很多同学平时做题不计步骤,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三维设计江苏专版选修五:课时跟踪检测(六)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课时跟踪检测(六)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一、单项选择题 1.有机物正确的命名是() A.3,4,4-二甲基己烷B.3,3,4-三甲基己烷 C.3,3-二甲基-4-乙基戊烷D.2,3,3-三甲基己烷 解析:选B在编号时,要注意位置之和要最小,3+3+4<3+4+4,故选B项。 2.有一种烃的结构简式如下: 主链上的碳原子数是() A.5 B.4 C.7 D.6 解析:选A烯烃命名时,选择含有碳碳双键的最长碳链作主链,其他与烷烃的命名相同。 3.结构简式为CH3(CH2)2C(CH2CH3)2OH的名称是() A.1,1-二乙基-1-丁醇B.4-乙基-4-己醇 C.3-乙基-3-己醇D.3-丙基-3-戊醇 解析:选C靠近羟基一端编号,在3号位存在一个乙基。 4.下列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的是() A.2,2,3,3-四甲基丁烷B.2,3,4-三甲基戊烷 C.3,4-二甲基己烷D.2,5-二甲基己烷 解析:选D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说明分子中存在三种不同的氢原子,A.2,2,3,3-四甲基丁烷分子中只存在1种氢原子;B.2,3,4-三甲基戊烷分子中存在4种氢原子;C.3,4-二甲基己烷分子中存在4种氢原子;D.2,5-二甲基己烷分子中存在3种氢原子。 5.下列表示有机物结构的式子中,其名称为3-乙基-1-戊烯的是()

解析:选C A项,正确名称应为3-甲基-1-己烯;B项,正确名称应为3-乙基-1-己烯;D项,正确名称应为3,3-二乙基-1-戊烯。 二、不定项选择题 6.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解析:选AB C项,正确名称应为2-丁醇;D项,正确名称应为3-甲基-1-丁炔。 7.某烃与氢气发生反应后能生成(CH3)2CHCH2CH3,则该烃不可能是() A.2-甲基-2-丁烯B.3-甲基-1-丁烯 C.2,3-二甲基-1-丁烯D.2-甲基-1,3-丁二烯 解析:选C(CH3)2CHCH2CH3的名称为2-甲基丁烷。2,3-二甲基-1-丁烯与氢气加成后的产物为2,3-二甲基丁烷,C不可能。 8.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命名中正确的是() A.3-甲基-4-乙基戊烷B.2,3,-二甲基丁烷 C.3,4,4-三甲基己烷D.3,5-二甲基己烷 解析:选B按题给名称写出结构简式,再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则发现A命名与“最长”原则矛盾,C命名与“最小”原则矛盾,D命名与“最近”原则矛盾。 三、非选择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