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文学常识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
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文学常识(通用6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篇1一、作家作品《藤野先生》作者鲁迅,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本学期我们还学过他的一首散文诗《雪》,选自他的诗歌集《野草》。
《我的母亲》选自《胡适自传》,作者胡适,著名学者。
《列夫*托尔斯泰》选自《三作家》,作者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
《雷电颂》选历史剧《屈原》,作者郭沫若,我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古文字学家。
《海燕》选自《高尔基全集》,作者高尔基,前苏联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剧本《小市民》等。
《敬畏自然》选自《大自然的智慧》,作者严春友《喂—出来》选自《不速之客—星新一短篇小说选》作者星新一,日本现代科幻小说作家。
《云南的歌会》选自《沈从文散文选》,作者沈从文,现代作家。
历史文物学家,代表作《边城》。
《端午的鸭蛋》选自《汪曾祺全集》,作者汪曾祺,现当代作家。
《吆喝》选自《北京城杂忆》,作者萧乾,作家、记者、翻译家。
《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五柳先生传》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
《马说》选自《韩愈文集》,作者韩愈,唐朝著名文学家。
《送东阳马生序》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明初文学家。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刘禹锡集》,作者刘禹锡,唐朝诗人哲学家,著有《刘宾客集》。
《赤壁》选自《樊川诗集》,作者杜牧,,唐朝著名诗人,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过零丁洋》选自《文山先生全集》,作者文天祥,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水调歌头》选自《东坡乐府集》,作者苏轼,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
语文版初中文学常识大全

`初中文学常识大全七年级(上)语文文学常识1、《忆读书》选自《冰心选集》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小橘灯》,翻译过的作品:《园丁集》《吉檀迦利》等。
2、《我的第一次文学常试》选自《马克吐温选集神秘的访问》,作者马克吐温,美国作家。
作品有《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百万英镑》《傻瓜威尔逊》,被推崇为“美国文坛巨子”。
3、《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作者丰子恺,现代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
曾经用名:丰润、丰仁,号子恺。
作品集《缘缘堂随笔》《护生画集》《子恺漫画集》,翻译《猎人笔记》《源氏物语》。
4、《风筝》选自《鲁迅全集》,作者鲁迅,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字豫才。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小说集:《呐喊》《彷徨》。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热风》《而已集》。
代表作:《阿Q正传》。
5、《回忆我的母亲》选自《朱德选集》。
作者朱德,字玉阶,四川仪陇人。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
6、《小巷深处》选自《黄金时代》,作者林莉。
7、《我的老师》选自《我生活的故事》,作者海伦凯勒,美国作家、教育家。
出生后不久因病致哑失明,后来耳朵也聋了。
最著名的是《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老师》三本书以及著名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8、《两弹元勋邓稼先》作者顾迈南,“两弹”是指原子弹和氢弹。
邓稼先,是著名的物理学家。
9、《春》选自《朱自清全集》。
作者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语文教育家。
依次描写了春花、春雨、春风、春草、迎春等五幅图,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10、《济南的冬天》选自《老舍文集》,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
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文学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一种通过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
而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了解文学常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五四制七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
一、文学基础知识1. 诗歌的特点和分类诗歌是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它以押韵和节奏为主要特点。
根据诗的格律、内容和形式可以将诗分为律诗、绝句、唐诗、宋词等。
2. 散文的特点和分类散文与诗歌不同,它没有固定的格律和押韵要求,主要通过真实的字句表达思想情感。
散文可以分为小品文、散文随笔、散文故事等。
3. 古代文学名著古代文学名著是指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和文化影响力的作品,例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二、文学家与作品1. 四大名著四大名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包括《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它们被誉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2. 杰出作家及其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作家和他们的著名作品。
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等。
三、文学流派与论述1. 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它以对传统形式的反叛和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为特点。
著名代表作家包括鲁迅、郭沫若等。
2. 新感觉派文学新感觉派文学是上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形成的一种文学流派,它强调感官直觉,在形式和风格上与传统文学有较大区别。
代表作家包括沈从文、郭小川等。
四、文学名言警句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这是杜甫在他的《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中的名句。
它表达了读书和写作的重要性,并寓意着真正的学者需要广泛阅读以及写作需要灵感的契机。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国维这是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艺文类》中说的一句名言。
它强调了友谊的重要性以及距离不是障碍。
五、名诗名篇1. 《静夜思》——李白这是李白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句,它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感。
七年级语文文学常识

七年级语文文学常识1、《忆读书》选自《》作者,原名,代著名女作家,家。
2、《我的第一次文学常试》选自《》,作者,国作家。
3、《山中避雨》选自作者,代画家,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
4、《风筝》选自《》作者,我国伟大的家,家家。
原名,浙江绍兴人。
字。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小说集:《》《》。
散文集:《》。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热风》《而已集》。
代表作:《阿Q正传》。
5、《回忆我的母亲》选自《》。
作者,字,四川仪陇人。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家,家,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
6、《小巷深处》选自《》,作者。
7、《我的老师》选自《》,作者,国作家、家。
出生后不久因病致哑失明,后来耳朵也聋了。
8、《两弹元勋邓稼先》作者,“两弹”是指。
邓稼先,是著名的学家。
9、《春》选自《》。
作者,字,家,语文教育家。
依次描写了五幅图,表达了。
10、《济南的冬天》选自《》,作者,原名,字,北京人,现代。
长篇小说:《》《》。
话剧:《》《龙须沟》等。
11、《竹林深处人家》选自《》作者,当代,家。
广东台山人,现居。
12、《树林和草原》节选自《》第一卷,作者,国作家。
13、《空城计》节选自《》第九十五回。
作者,朝小说家。
名,号,山西太原人。
14、《美猴王》选自,作者,代小说家。
字,别号,山阳人。
15、《心声》选自,作者,代作家。
江苏如皋人。
16、《勇气》选自,作者,国作家。
17、《犟龟》选自,作者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
18、《小溪流的歌》作者,当代作家。
原名,湖北武昌人。
19、《基因畅想》作者,国心外科专家。
20、《如果人类也有尾巴》选自,作者,国作家。
21、《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时期思想家、、,家的创始人。
名,字,鲁国陬邑人。
22、《世说新语》古代小说集,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了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
是组织一批人编写的,他是朝文学家,彭城人。
初一上册语文1到3单元文学常识

初一上册语文1到3单元文学常识在初一上册语文教材的1到3单元中,学生将接触到一些基本的文学常识。
本文将以适当的格式和排版,分小节论述这些文学常识,以帮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第一节:文学常识介绍文学常识是指关于文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概念。
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提升我们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第二节:文学体裁文学作品可以分为多种体裁,常见的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每种体裁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通过学习各种体裁,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文学的多样性。
第三节:诗歌的特点和形式诗歌是一种运用特殊的语言和形式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文学形式。
它通常具有韵律、押韵和节奏感,可以通过作者独特的语言运用传递深层次的情感。
第四节:散文的特点和分类散文是一种自由的文学形式,它较为接近日常用语,通过平实、自然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感情。
散文可以分为抒情散文、游记散文、随笔散文等,每种分类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风格。
第五节:小说的基本要素小说是一种虚构的叙事作品,它由情节、人物、环境和风格等多个要素构成。
通过学习小说的基本要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小说,提升我们的阅读体验。
第六节:戏剧的结构和表演形式戏剧是一种通过舞台表演来展现故事情节的文学形式。
它包括剧本的结构、角色的设定以及舞台表演的形式等。
了解戏剧的基本结构和表演形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戏剧作品。
第七节:文学名著的欣赏文学名著是指具有重要价值和影响力的文学作品。
通过欣赏经典文学名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智慧和情感,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第八节:文学常识的应用学习文学常识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阅读和欣赏能力,还可以应用到我们的写作和表达中。
通过运用文学常识,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总结:通过学习初一上册语文教材的1到3单元中的文学常识,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文学的多样性和美妙之处。
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和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素养。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1、《在山的那边》选自《长江文艺》,作者王家新。
出版诗集:《纪念》、《游动悬崖》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
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2、《走一步,再走一步》美国莫顿·亨特:作家,心理学家。
代表作:《痛击》、《心理学的故事》本文记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
文章却蕴含着一个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3、《短文两篇》笺》等。
②《贝壳》席慕蓉,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
代表作有:诗集《七里香》《时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我的家乡在高原上》等延续新诗温柔淡泊的风格。
4、《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
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等。
中篇小说:《三生石》。
长篇小说:《野葫芦引》。
这篇文章通过对一树盛开的紫藤萝的驻足观赏,使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
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5、《童趣》沈复(1763年—1825),字三白,号梅逸,清代文学家。
著有《浮生六记》。
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
《浮生六记》是沈复的代表作,共六卷,每卷皆有标题,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浮生六记》中的“闲情记趣”一章,本文的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
6、《理想》流沙河原名余勋坦。
当代诗人.著有诗集:《流沙河诗集》、《故园别》、《游踪》等。
七年级文学常识

七年级文学常识
七年级文学常识包括以下内容:
1. 《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
2.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
3. 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样式。
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用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和知识的教育。
例如,《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他一生写了160余篇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4. 胡适:原名胡洪骍,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作家、学者、教育家。
5.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沫若为笔名。
《天上的街市》《净夜》选自《郭沫若全集》。
6. 巴金:1904年生,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男,四川成都人。
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灭亡》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还有短、中、长篇小说。
7.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8. 苏轼: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
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
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此外,还有史成汉等诗人。
这些内容只是一部分常见的文学常识,如果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可以阅读相关的文学史书籍。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梳理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梳理七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一、应记住的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①《春》选自《朱自清全集》,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
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②《济南的冬天》,选自《老舍文集》,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
③《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马致远,元朝戏曲作家。
④《秋天》何其芳,现代诗人、评论家。
⑤《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⑥《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王湾,唐代诗人。
⑦《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
二、注意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或写法。
朗润(rùn)酝酿(niàng)黄晕(yùn)宛转(wǎn)嘹亮(liáo)烘托(hōng)响晴(xiǎng)发髻(jì)水藻(zǎo)镶边(xiāng)贮蓄(zhù)澄清(chéng)欣欣然(xīn)蓝汪汪(wāng)芊芊(qiān)黛青(dài)主宰(zǎi)磅礴(páng)挑着(tiǎo)匍匐(pú)澹澹(dàn)肥硕(shu)栖息(qī)鳊鱼(biǎn)乌桕(jìù)寥廓(liáo)枯涸(hé)清冽(liè)梦寐(mèi)碣石(jié)竦峙(sǒng)(zhì)繁花嫩叶呼朋引伴抖擞精神花枝招展春华秋实春花秋月闲情逸致芊芊细草轻飞曼舞三、课文内容把握:①《春》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赞美春天的活力,从而激励人们在打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同时也抒发了对大好春光的无限热爱。
②《济南的冬天》抓住“温情”这一特点,紧扣“山”和“水”,描绘了一幅淡雅的山水画,抒发了赞美济南,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七年级文学常识了解并识记重要作家作品和常见文学、文化常识。
可见,文学常识也是中考的必考内容。
以下是为您整理的语文七年级文学常识相关资料,欢迎阅读!第一单元1、*在山的那边(王家新),诗人。
诗中的海,指的是理想境界;山,指的是重重艰难险阻。
2、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本文蕴含的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地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4、紫藤萝瀑布(宗璞)宗璞,现代女作家。
原名冯钟璞。
本文选自《铁箫人语》。
5、童趣(沈复)。
字三白,清代文学家。
本文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第二单元6、理想(流水河)当代诗人。
本文选自《流沙河诗集》。
7、*短文两篇行道树(张晓风)1941年生,台湾十大散文家之一。
本文节选自《张晓风自选集》第一次真好(周素珊)8、*人生寓言(节选)(周国平)主要著作有《爱与孤独》等。
9、*我的信念(玛丽·居里)即居里夫人,波兰人,著名科学家,曾两次获诺贝尔奖。
10、《论语》十则《论语》简介《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的书,由20篇组成。
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各章的体式有以下几种:一种是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
一种是对话体。
一种是叙事体。
《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它一直是学童们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语中。
孔子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鲁国陬邑人。
提出了“仁”的思想, 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
第三单元11、春(朱自清),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
本文选自《朱自清全集》。
结构严谨精美,作者先总写春天,继而又分几个方面细描细绘,最后又总写,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
12、济南的冬天(老舍) (1899年一1966年),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和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短篇小说集《赶集》,剧本《龙须沟》、《茶馆》。
本文选自《老舍文集》。
14、*秋天(何其芳)现代诗人,评论家。
本文选自《预言》。
15、古代诗歌五首观沧海(曹操)曹操(155~220),即魏武帝。
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字孟德,谯郡(今安徽亳县人)。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本诗选自《乐府诗集》。
这首诗的基调是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次北固山下(王湾)洛阳人,唐代诗人。
本诗选自《全唐诗》。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山西太原人。
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形式要为内容服务。
所作《秦中吟》、《新乐府》等谴责宦官和藩镇互相勾结,危害人民和国家的罪行;所作《观刈麦》、《卖炭翁》等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所作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是流传千古的名作。
选自有《白氏长庆集》。
西江月(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南宋爱国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选自《稼轩长短句》北宋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辛弃疾则用自己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词风。
辛词大多意象阔大,气魄恢宏,充满阳刚之美;感情浓烈,或慷慨悲凉,或低沉落寞,或热情激昂,其力量皆不可抵挡,震撼人心。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
天净沙,曲牌名。
秋思,题目。
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第四单元18、*绿色蝈蝈(法布尔)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
19、*月亮上的足迹(朱长超)20、*山市(蒲松龄)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
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
这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它以谈狐说鬼的形式,揭露当时现实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恶,对科举制度和礼教也有所批判,并以同情的笔调描绘了青年男女相爱的故事。
但书中也存在着一些宣传忠孝节义的封建伦理观念和迷信色彩。
第五单元21、风筝(鲁迅)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人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且介亭杂文》、《而已集》、《二心集》、《坟》。
本文选自《野草》。
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22、羚羊木雕(张之路) 23、*散步(莫怀戚),重庆作家。
本文选自《中国青年报》。
24、*诗两首金色花(泰戈尔)(1861~1941) 印度文学家。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诗集用有:《园丁集》、《吉檀枷利》、《新月集》。
本文选自《泰戈尔诗选》。
纸船(冰心)冰心(1900—1999)诗人、作家。
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
本文选自《繁星》。
25、《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第六单元26、皇帝的新装(安徒生)安徒生(1805-1875),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
作品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本文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
童话以骗开始,以骗结束。
作者围绕“新装”这个中心,极力写出了皇帝、大臣、随员、骗子相互欺骗的种种荒诞无稽的可笑行径,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
27、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郭沫若(1892—1978),诗人、学者。
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乐山人。
代表作:诗集《女神》《星空》;散文《我的幼年》;戏剧《屈原》《蔡文姬》等;另有《沫若诗词选》及翻译歌德的《浮士德》等。
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
《天上的街市》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
它借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像,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体现了诗人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
28、*女娲造人(袁珂)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金波)30、*寓言四则《赫耳墨斯与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选自《伊索寓言》。
《智子疑邻》选自《韩非子· 说难》。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
著有《韩非子》一书。
《塞翁失马》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等编著。
附录诗歌龟虽寿(曹操)过故人庄(孟浩然)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夜雨寄北(李商隐)泊秦淮(杜牧)浣溪沙(晏殊)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如梦令(李清照)观书有感(朱熹)【文学常识应对技巧】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
考生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
同时还要与名著阅读配合起来进行。
因为文学、文化、文体常识是与名著分不开的。
文学常识也是中考积累与运用的必考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作家的生活年代、朝代(外国作家的国别);2.重要作家的作品及出处;3.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与性格;4.与课本相关的内容,包括诗文内容、写作目的。
对于文学常识的复习,考生要以基本篇目所涉及的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为主,可将众多的作家、作品按古代、现当代、外国三个方面分类整理,再列出表格,将作家姓名(字号)、朝代、作品、出处、作家简介或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名句都网进去,力求全面。
复习可与“诗文背诵默写”部分结合起来。
除此之外,文学常识的复习方法还有:1.穿针引线法。
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等。
例如:记忆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以内容为线索,用这条线串起各个朝代的文学现象这些针,例如,韵文类:诗经——楚辞——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散文类:尚书——先秦散文——六朝陶渊明散文——唐宋八大家——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刘基、高启)——明中叶唐宋派(归有光)——明末公安派(三袁)——清代桐城派(姚鼐、方苞、刘大櫆)什么时候想记忆文学常识了,就先拉一条长线,一根针一根针地穿过去,哪根针(朝代作家作品)穿不过去了,就停下来,细细地查究竟什么原因,该补的补上了,就可以继续穿,这样既快又能随时检查自己的记忆情况。
2.联想法。
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比如:记忆屈原时,由屈原想到他的作品《离骚》,又因《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想到西方浪漫主义三大家:雪莱、雨果、拜伦。
这样举一而反三触一而发十,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知识。
经常这样记忆,也有利于联想能力的提高。
3.积少成多法。
文学常识内容多,涉及面广,短时间内是没有办法全部记下来的。
心理学认为,记忆由四个环节组成: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
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到记忆的质量,考生记不住是因为保持不够,如何才能很好地保持呢?心理学上有一条著名的遗忘曲线,它告诉我们,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稳定在一个水平上,所以要保持识记的内容就应该在识记后及时复习。
4.口诀法。
考生平时背诵诗文时有这样的体会:文章背起来较慢,诗词因其节奏分明、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就容易背诵得多。
考生可以把要识记的文学常识编成“口诀”,这些口诀要讲究押韵,也应该是浓缩的文学常识,记上两句,就应该记忆了许多知识。
另外,在口诀中把容易弄混的作家作品编成“固定搭配”。
看下面的例子:文学常识,并不难记,中有妙诀,帮你记清。
先说国内,作家作品。
先秦诸子,孔孟荀卿。
《论语》《孟子》,四书列名。
老庄无为,《道德》《逍遥》。
屈子楚辞,《九》《九》《离》《天》。
汉代文赋,首推贾谊。
刘向司马,《战》《楚》《史记》。
班固《汉书》,断代开启。
魏晋建安,三曹领先。
父有乐府,《神龟》《蒿》《观》。
曹丕《燕歌》,《典论》批评。
子建七步,五言奠基。
《鲁迅全集》,著作颇丰。
小说有三,《彷徨》《呐喊》。
旧事新说,《故事新编》。
中学课本,除了《祝福》,皆入《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