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二则》练习题

合集下载

第1课 《消息二则》同步练习卷(含解析)

第1课 《消息二则》同步练习卷(含解析)

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练习卷(含解析)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2023年同步练习卷一、选择题1.下列加线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遗憾(hàn)舆论(yú)胸脯(pú)B.泄气(xiè)溃退(kuì)覆灭(fù)C.歼灭(xiān)区域(yù)阻塞(sài)D.封锁(suǒ)大厦(shà)纤维(xiān)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战争已经持续了三天三夜,我军终于在黎明时分将负隅顽抗的敌人全部歼灭。

B.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书呆子,除了书本知识,什么都不会。

C.敌人的进攻锐不可当,我们就快支持不住了。

D.她十多年来生活在农村,忽然要面对电视采访,真有点不知所措。

3.选文《消息二则》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A.记叙说明B.记叙议论C.议论抒情D.说明议论4.下列对文中词语或语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中,“不到”“即已"突出时间短,充分说明了人民解放军的锐不可当。

B.“……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中的“均"在这里的意思是“都”,它在这里表示战线之长、胜利之大。

C.“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与“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藐视敌军,赞扬我军的思想感情。

D.“……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巧妙地交代战役的结果,揭示了敌军溃退的原因,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

5.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五四百年来的历史,铭刻着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卓著功勋;;;;_________________。

①预示着国家民族的灿烂前程、美好未来②承载着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光荣奋斗③记录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落地生根、枝繁叶茂④展现着中华民族的浴火重生、奋发崛起A.③②④①B.②④①③C.③④①②D.②③①④二、语言运用6.下面一段文字是由明明同学读完本文后搜集、整理而成的,请按照题目要求修改病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课后练习题(带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课后练习题(带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课后练习题(带答案解析)夯基达标1.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区域泄气业己摧枯拉朽B.占领阵地扩展冲破敌阵C.督战协定突破风平浪净D.巩固鉴订拒绝横渡长江2.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冲在最前面)B.他决心从基础科学研究转向农业生物技术研发,以改变中国种业“四面楚歌....”的被动局面。

(形容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C.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军队)被打垮而后退]D.谣言的产生是有一定原因的,只要对症下药,谣言就不堪一击....!(形容力量十分薄弱)3.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战争战斗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击败击退)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限制制服)江阴要塞, (切断封锁占领)长江。

4.评析文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仿照例句,用“从……中,我听出……”的句式写两句话。

例一:从“百万大军”中,我听出了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摧枯拉朽、无坚不摧的气势。

例二:从“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中,我听出了汤恩伯的骄傲自负和毛泽东对敌人的嘲讽。

(1)从“”中,我听出了。

(2)从“”中,我听出了。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③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④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⑤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消息二则》同步练习试卷(含答案)

《消息二则》同步练习试卷(含答案)

《消息二则》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基础巩固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并解释词语的意思。

(1)歼.灭():(2)kuì()退:(3)要塞.()(4)dū()战:(5)锐不可当.()(6)cuī()枯拉朽:2.文学常识填空。

(1)消息即狭义的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

因此,、、是消息的基本特征。

(2)消息的结构有五部分,即、、、、。

(3)消息以的表达方式为主,也可以适当穿插和等。

因此消息必须要注意记叙的六要素:、、、、、。

3、对下列句子使用的表达方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描写)B.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记叙)C.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议论)D.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记叙)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万船齐放”“军无斗志”都是主谓短语。

B.“拒绝和平”“纷纷溃退”分别是动宾短语、偏正短语。

C.“突破敌阵”“横渡长江”都是动宾短语。

D.“风平浪静”“百万大军”都是并列短语。

二、精段阅读(一)阅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回答后面的问题。

1.这则消息的导语是什么?它交代了什么内容?2.这则消息的语言特点是什么?(二)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都很泄气”,回答后面的问题。

1,选文中“此种情况”是指什么内容?作者在分析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时,前一个略写,后一个详写,这样安排材料有什么作用?2,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三、能力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3分)材料一本报北京4月6日电记者从水利部获悉:水利部门将锚定目标,今年实现京杭大运河全线通水,让大运河活起来,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

部编语文八(上)第1课《消息二则》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部编语文八(上)第1课《消息二则》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部编语文八(上)第1课《消息二则》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度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kuì退。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芜.湖( ) kuì( )退荻.港( )(2)选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摧枯拉朽”在文中的意思是:。

(4)文中画线句主要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2.文学常识填空。

(1)新闻这一文体从狭义来讲又称,它最基本的特征是。

结构上一般包括、、、、结语五部分。

其中,前三部分是主要部分。

(2)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即“”“”“”“”“”“”。

(3)第一则新闻的导语是从、、三个方面来概括全文的。

3.2018年是渡江战役胜利69周年,八年级(1)班开展了“纪念渡江战役,向老英雄致敬”的主题班会活动。

请根据下面的活动场景,完成相应的练习。

(1)下面是一位学生对战斗英雄的采访,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补全相应内容。

学生:请问东路军当时渡江的过程是否十分顺利?战斗英雄:学生:您能描述一下当时渡江的情景吗?战斗英雄:学生:作为一名战斗英雄,每当回想起渡江的情况,您一定有许许多多的话要说。

现在,您心里最想说的话是什么呢?战斗英雄:(2)班委会拟组织全班同学到安徽名人馆参观学习。

请你根据下面地图中加粗的路线图(起点—终点)写一段话,告诉同学们怎样从学校前往目的地。

答:(3)战斗英雄的叙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答:(4)活动中,小明同学为班级黑板报写了一段文字,请你帮他修改。

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一、字词书写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芜.湖( )泄.气( )kuì( )退荻.港( )dū( )战歼.灭( )要塞.( )锐不可当.( )2.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在下列句子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1)国命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__________,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2)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_________;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二、选择题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新闻又称为消息,及时地、准确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

B.广义的新闻,泛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C.新闻稿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其中背景和结语是必要部分。

D.新闻的特点是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民的名义》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创作的当代检察题材反腐,正在湖南卫视热播。

(在“反腐”后面加上“电视剧”)B.2017年国家乒乓球队举行的教练员竞聘会议于3月30日在鞍山召开。

(删去“会议”)C.教师课余从事微商职业,不仅进货、选货、宣传费事费时,在社交平台回答顾客问题,也会占据教师大量时间和精力。

(将“进货”和“选货”对调)D.虽然她在演唱中记错了歌词,但最终,还是以真挚的歌声,让现场观众响起了掌声与泪水。

(去掉“与泪水”)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的宾语中心语是“敌阵”。

B.“溃退”是动词,“敌阵”是名词。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 消息二则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 消息二则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无人机表演需要提供通信保障。观众越多,保障压力越大。张指导说:“启动预案,必须确保万无 一失!”
某报小记者李梦当晚也在活动现场,他准备采访无人机表演团队的负责人张指导。请你根据上面 的材料,为他拟写两个有价值的采访问题。
(1) (2)
9. (3分) 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近日,省文化厅公布了湖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韶山山歌作为湘潭地区 唯一新增项目入选。韶山市正式公布韶山山歌传承人毛爱霞和毛继余为韶山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 目代表性传承人。 相传韶山因舜帝南巡奏韶乐,“箫韶九成、凤凰来仪”而得名。在历史的长河中,温和柔美的“韶乐”与 当地民风逐渐相融合,从而产生了曲调丰富多变、旋律优美动听的韶山山歌。5月23日,记者来到韶山 乡韶山村虎形组,找到了慕名已久的山歌传承人毛爱霞和毛继余两位老人,亲耳聆听了他们的演唱, 歌词朴素,曲调优美,令人叫绝。 近年来,韶山山歌面临失传的危机,引起了韶山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07年,韶山市成立了非物质文 化遗产保护中心,同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共普查代表性传承人34位,整理收集歌曲236 首,歌词5000多字,并组织山歌能手进行试点教学。2008年韶山市成功举办了首届韶山山歌大赛,次 年韶山山歌又在湖南省艺术节中获得银奖。2011年,韶山市邀请专家实地考察,向省文化厅提交了申 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报告。
7. (3分)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


。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D.叛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攻下临安、余杭等地。

《消息二则》练习题

《消息二则》练习题

《消息二则》练习题一、请整理关于毛泽东的文学常识。

毛泽东,生于,去世于,湖南湘潭人,字,伟大的无产阶级家、家、家、家,中国共产党杰出的领袖,他领导和缔造了新中国,令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敬仰。

二、了解新闻的相关文学常识。

1.广义的新闻报道包括、、、等多种体裁。

2.新闻报道的主体是。

3.狭义的新闻报道指的就是,新闻学认为,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的报道。

4.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和。

主要结构有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

5.新闻的特点是、、。

其中,为了体现真实,新闻一般须具备“五要素”,称为:即、、、、。

三、自读课文,完成下面学习。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1、给加点生字注音。

摧枯拉朽()璀璨()溃退()馈赠()振聋发聩()芜湖()荻港()2、说一说,本则消息的六要素分别是什么?3、找出并能分析本文的标题、导语和主体。

这则消息标题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三十万大军”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胜利南渡”点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本则新闻的电头,它交待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5、精点探究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

是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材料,是本则消息报道的价值所在。

本文的导语是什么?。

文中哪些词语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哪些词语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四、为下面两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20个字)。

1、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第21次南极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12名成员成功抵达南极内陆不能更改最高点。

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海拔4093米的蓝天之下。

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之巅。

2、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文化部日前要求各地文化部门查处《臭作》等四款存在非法内容的电脑游戏。

记者了解到,文化部门在市场上发现的这几款违法游戏产品,存在大量的不健康的内容,违反了我国的法律规定,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消息二则》基础练习

《消息二则》基础练习

答:选D。 解析:这是一组考'结构混乱'的题。A项杂糅, 或改为'……解决怎样读书的问题的时候了',或 改为'……解决读书方法的问题的时候了'。B项 结构混乱,'巨著''过早地离开了我们'不通,应该 是作者。C项结构混乱,'被授予优质产品称号' 的应该是'产品'。 知识点:病句——结构混乱类型。 难易度:2
答案: (1)4月29日晚。 (2)公安治安分局城西派出所。 (3)司机董兴强。 (4)董兴强拾金不昧,与民警多方查找失主。 (5)直到昨天下午,20余万元巨款仍无人认领。 解析:仔细阅读新闻内容,找出有关内容并加以提炼。 知识点:新闻六要素。 难易度:2
3.选出表达方式不同类的一项。( )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战线上, 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B、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 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 甚为微弱。 C、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 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D、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 余部23日可以渡完。
随后,值班民警和董师傅一起来到乘客下车的地方寻找,但等 了许久也不见两名乘客的身影。而110指挥中心也没有收到关于这 笔巨款的报案。根据手提袋中的一些资料,民警找到怀疑是失主 的一名男子的单位和家人。据其家人称,这笔钱可能是该男子从 自己炒股的账户上提出来的。但从当晚起,家人已和该名男子失 去联系。至于这笔钱是否确为该男子所有,这笔钱要用于何处, 家人也无从得知。
答案:选D。 解析:这是一组'一面对两面'的题。A项应改为' 一张报纸能否具有生命力在于……'。B项'会议 中应注意的问题'没法'安排',应将'以及'改为'强 调了'。C项对'重大贡献'没法'慰问'。 知识点:病句前后不一致以及搭配不当等类型。 难易度: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消息二则
课时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豪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泻气。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溃.()退签.()定
(2)上面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改为
2.填空。

(1)新闻的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2)新闻的最主要特点是。

3.根据下面新闻内容,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不超过15个字)
重庆商报讯在山水环抱的重庆,每个人都摆脱不了江河印记。

5月20日,“寻美重庆江河”摄影大赛在武隆正式启动。

作为来访首站的武隆迎来了国内近百名知名专家和摄影爱好者。

据悉,该系列活动还将走访重庆各个区县,用镜头寻美重庆江河。

只要是以重庆江河为拍摄对象,具备自然美,人文类的作品到组委会,评选结果将于今年9月15日在媒体上公布,主办方强调,这项活动能唤起人们对江河的记忆和感情,激发人们保护生态的热情。

4.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0字)
本报综合消息,近期《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两档汉字听写节目火了,它们不仅将汉字“听写课”开到了电视上,还让告别校园多年的成年人也甘当“陪考”,老老实实地学起了写字。

有关数据显示,节目播出6小时内在微博话题电视节目中排名第一位,甚至超越了《中国好声音》等多档节目。

两档汉字听写类节目的走红,让不少国人惊呼自己已经“不会写字”,也再次引起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的忧虑。

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完成5、6题。

5.下列各项对本文导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导语和标题扣合得很紧密,是标题的扩展和具体化。

B.导语从兵力、战线和战绩等方面概述了渡江战役的情况。

C.导语点明了时间,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

D.导语中的“百万大军”“冲破”“横渡”“均是”等词语有力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雄伟气势及辉煌战果。

6.本文主体部分为什么先写中路军的渡江情况?清简要回答。

课时训练答案
1.(1)kuìqiān
(2)豪--毫泻--泄
2.(1)标题、导语、主体。

(2)迅速及时,真实准确。

3.示例:“寻美重庆江河”摄影大赛启动
4.示例一:汉字听写大赛节目引起人们对汉字的忧虑。

示例二:两档汉字听写类节目走红让国人惊呼“不会写字”
5.C (“渲染了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不符合导语的内容和作用)
6.中路军发动进攻时间最早,首先突破敌军防线,24小时内全部渡过长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