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应急(参考)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风险评估报告

环境改善方案
环境风险评估
对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对环境和周边居民的影响程度。
环保设施建设
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减少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监测和维护
定期对企业的环境进行监测,确保其符合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法规和标准,同时加强环境保 护和维护工作。
管理和操作优化建议
通过逻辑推理,找出导致系统故障的原因和可能性。
风险评估过程
风险识别
01
确定可能影响安全的各种因素,包括工艺过程、设备、人员等
。
风险分析
02
利用概率-后果矩阵、敏感性分析等方法,评估风险的严重程
度和发生的可能性。
风险评价
03
将风险与预先设定的标准进行比较,确定需要采取的行动。
风险管理和降低策略
制定安全管理策略
0定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 规程,提高员工的安全意 识和技能水平。
安全培训教育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教育,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 能水平,促进安全生产工 作的落实。
安全检查与整改
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发现 隐患及时整改,消除事故 风险,确保生产安全。
05
结论
主要发现和结论
04
建议和改进措施
设备设施改进措施
设备设施清单
详细列出设备设施的名称、型号 、使用位置、操作人员和责任人 ,明确其安全性能和运行状态。
设备设施维护保养
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查、保养 、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安全 性能。
设备设施更新改造
针对老旧或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 设施,及时进行更新改造,提高 其安全性能和可靠性。
范围和适用性
本报告适用于评估和分析企业、政府部门或 其他组织在应对安全生产事故时的应急预案 风险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最新编制导则)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最新编制导则)XXXXXXXXXXXXXX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xxxxxxxxxxxxxx20xx年xx月xx日目录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1)1.1危险有害因素事故分类法辨识与分析 (1)1.1.1火灾 (1)1.1.2触电 (1)1.1.3灼烫 (2)1.1.4机械伤害 (2)1.1.5起重伤害 (2)1.1.6物体打击 (3)1.1.7高处坠落 (3)1.1.8车辆伤害 (4)1.1.9中毒和窒息 (4)1.2危险有害因素分布 (4)1.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5)1.4 危险化工工艺、高危储存设施辨识 (6)1.5受限空间辨识 (7)1.6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总结 (7)2事故风险分析 (9)3事故风险评价 (10)3.1风险评价方法简介 (10)3.1.1风险矩阵方法介绍 (10)3.1.2构建风险矩阵 (10)3.1.3风险等级统计分析 (12)3.2事故风险评价过程 (12)4结论及建议 (14)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本报告针对本单位工艺、设备设施危险有害因素,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86)中对事故的分类标准进行。
1.1危险有害因素事故分类法辨识与分析1.1.1火灾本单位在设备检修作业过程中由于违章检修、违章动火作业易引起火灾,如在检修中电、气焊作业,若不注意也可能引起火灾事故的发生。
焊接时的火星一旦溅到可燃物上,可能引起火灾事故的发生。
本单位如电气设备、配电系统未按规定装设漏电保护器、过电压保护等装置或失效、线路绝缘损坏、短路等均会发生电气火灾。
若电缆绝缘腐蚀老化,电路故障或荷载过大,均可能可引起电缆着火。
若扑救不及时,有烧毁电器、仪表,使火灾蔓延的可能。
电气着火还能引起二次火灾,电气设施损坏,有可能引起周边其他易燃可燃物发生火灾事故。
本单位所在地夏季雷雨天气比较多。
因此,自然灾害(如雷电)等其它因素的影响,也有可能引起火灾事故。
6 应急预案事故风险评估报告(编制依据GBT29639-2020)

*****有限公司应急预案事故风险评估2021年4月1日XX公司应急预案事故风险评估报告为进一步降低和消除公司各类事故带来的灾难,根据《GBT 29639-2020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要求,我公司特编制《应急预案事故风险评估》,以便于发生事故后遵照执行。
编制《应急预案事故风险评估》的目的是在公司一旦发生事故后在抢险救援方面有章可循,避免因慌乱而耽误救援时间,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2456789101112131415二、事故风险分析1、火灾爆炸事故类型根据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和条件分析,可能造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两大类:1.人为因素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违反操作规程、违章安装电气设备、违章使用明火作业、检修现场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等。
2.客观因素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雷击、设备、材料质量、危险化学品泄漏等因素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
危害程度分析公司生产过程中,维修过程或使用到产生明火散发的设备(焊机、气焊、角磨机等),公司制浆原料为木材、商品木片等均为可燃物,在抄纸车间和成品仓库,各种纸品也是可燃物,一旦遇到明火容易造成火灾的发生,设备使用的润滑油和电气设备也存在火灾的发生隐患,如果发生火灾,将会在一定范围内影响生产和公司财物的安全,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危机人身安全。
2、机械伤害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较多,如输送机,机械设备的联轴器转动部分、皮带传动部分若没有防护罩或防护罩损坏或检修拆下防护罩,未及时恢复,由于设备高速运转,可能对作业人员造成机械伤害。
事故类型对设备检修工艺以及检修设备的构造不熟悉、使用工器具的不符合国家要求、工器具的使用方法不正确、设备的维护检修质量差或不及时等,均有可能造成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类型包括夹挤、碾压、剪切、切割、缠绕或卷入、或刺伤、摩擦或磨损、飞出物打击、高压流体喷射、碰撞或跌落等。
危害程度分析生产现场所有转动机械处,在运行或检修过程中,均可能造成机械伤害事故。
集团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估报告和应急方案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估报告一、总则1.1评估对象******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2评估目的发现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是否需要修订作出结论,并提出修订建议。
1.3评估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估指南》AQ∕T 9011-2019《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华源莱动安全风险评估及应急资源调查报告》1.4评估组织机构组长:总经理副组长:生产安全副总经理成员:各部门负责人二、应急预案评估内容三应急预案适用性分析3.1、该预案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的要求,有关规定的各项要素,内容完整。
3.2、该预案对本公司的危险源分析全面,辨析完整,符合实际情况,且预案与危险辨析结果能较好的结合,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3、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内容较为科学合理,应急响应程序和保障措施等内容切实可行;现场处置方案不能覆盖本公司所有的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如缺少车辆伤害现场处置方案等。
四改进意见及建议4.1、按预案要求组织演练,对演练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及时对本预案进行补充完善。
4.2、及时将预案下发到各班组并组织学习。
4.3、增加车辆伤害现场处置方案等,补充完善应急预案相关内容。
五评估结论通过以上评估,我公司应急预案符合规范要求。
六附件:叁加应急预案评估人员名单评估组织机构人员名单******公司2020年3月27日附件:叁加应急预案评估人员名单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规范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发生的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社会影响,制定本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3)《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风险评估报告与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公司风险评估与应急资源调查报告单位名称:&&&&&&公司单位地址:&&&&&&编制单位:&&&&&&公司评估日期:2018年10月10日-2018年10月15日目录1编制目的 (1)2评估程序 (1)2.1成立评估机构 (1)2.2辨识风险 (1)3风险评估 (2)3.1事故风险种类及风险分析 (2)3.2可能发生事故的风险种类 (3)3.3危害后果分析 (5)4危险因素防范措施 (15)4.1罐区风险防范措施 (15)4.2卸液作业风险防范措施 (15)4.3灌装作业风险防范措施 (15)5应急资源调查 (16)5.1通信与信息保障 (16)5.2应急队伍保障 (16)5.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16)5.4经费保障 (17)5.5其他保障 (17)5.6应急资源调查结论 (17)6评估结果 (18)1编制目的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另第88号,2016年7月1日施行)文件要求,在编制本液化气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之前为了使所编制的应急预案符合本液化气站实际、切实可行,特编写此风险评估报告。
风险评估报告中针对不同事故种类及特点,识别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事故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并提出预防和控制事故风险措施。
本液化气站于2018年10月10日至2018年10月15日针对本液化气站在生产和生活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风险评估工作。
参加风险评价工作的人员主要负责人、安全员、普通员工。
在开始进行风险评估前,全体参加风险评估的人员都进行了学习,在基本掌握了风险评估的方法后,才开展的此项工作。
风险评估完成后由本站长对评估结果进行了审批。
风险评估报告_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我公司在面临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处理能力,降低事故风险,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编制本风险评估报告。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3.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4. 公司实际情况三、评估范围1. 公司内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2. 公司周边环境及上下游产业链四、评估内容1.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2. 事故风险评估3. 预防控制措施4. 应急预案编制五、危险有害因素辨识1. 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等。
2. 事故隐患:火灾、爆炸、坍塌、泄漏等。
3. 人员因素:操作失误、违反规程等。
4. 设备因素:设备老化、维护不当等。
5. 环境因素: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六、事故风险评估1. 评估方法:采用风险矩阵法,将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2. 评估结果:(1)自然灾害:高风险。
(2)事故隐患:中风险。
(3)人员因素:低风险。
(4)设备因素:中风险。
(5)环境因素:低风险。
七、预防控制措施1.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
4. 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监测,确保公司安全生产。
5.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操作失误。
八、应急预案编制1.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明确小组成员职责。
2. 制定应急预案编制计划,明确编制时间节点。
3. 编制内容包括:事故类型、应急处置程序、救援措施、物资保障等。
4.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九、结论通过本次风险评估,我公司对各类风险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针对评估结果,我们将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事故风险,确保公司安全生产。
同时,我们将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应急(参考)

某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单位:某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编制时间:2019年10月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88号令)第十条规定“编制应急预案前,编制单位应当进行事故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金昌市鸿源兴裕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总经理组织各项目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对属地单位目前的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进行了梳理与评估,形成了风险评估报告。
事故风险评估是指针对不同事故种类及特点,识别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事故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险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防范和控制事故风险措施的过程。
本报告包括事故风险的评估目的、评估原则、评估原理、评估程序、评估依据、评估范围、评估组织、企业概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分布情况、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可能受事故影响的周边场所、人员情况)现有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技术、监控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评估结论与建议等方面内容。
针对不同事故种类及特点,识别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和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防范和控制事故风险措施,并指导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应急预案的编制。
2.评估原则(1)坚持客观公正原则。
在组织评估和撰写评估报告等各个环节,都从思想和形式上力求做到实事求是,确保评估结果的可信、可用。
(2)坚持发展性原则。
评估不是目的,促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才是目的。
评估过程中,应始终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建设性的开展工作。
3.评估原理风险评估应考虑导致风险的原因和风险事件的后果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影响后果和可能性的因素,不同风险及其风险源的相互关系以及风险的其他特性,还应考虑控制措施是否存在及其有效性。
事故发生的概率以及现有的安全控制措施决定了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量、危险物质的理化性质以及周边人员、资产分布情况决定危害事件的后果严重程度。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风险评估报告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风险评估报告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指为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或安全事故而制定的一系列应急措施和预案。
编制风险评估报告是指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可能的危害和后果,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预防措施。
下面是一份针对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风险评估报告,超过1200字。
编制单位:生产经营单位报告日期:20XX年XX月XX日1.评估目的和依据本次风险评估旨在对生产经营单位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进行全面评估,分析潜在的危害、损失和风险源,为编制应急预案提供依据。
评估依据主要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等。
2.评估范围和内容本次评估针对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过程、设备设施、人员组织、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生产过程评估:对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流程进行评估,分析可能存在的生产风险和事故隐患。
(2)设备设施评估:对生产经营单位的设备设施进行评估,分析可能存在的设备故障、损坏和不合格设备等情况。
(3)人员组织评估: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人员组织、从业人员素质和技能进行评估,分析可能存在的人员错误操作、疏忽大意等情况。
(4)经营管理评估: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培训和应急管理措施进行评估,分析可能存在的管理漏洞和不合规情况。
3.评估方法和过程(1)收集资料:收集生产经营单位的有关资料,包括工艺流程、设备档案、人员信息等。
(2)现场踏勘:对生产现场进行实地踏勘,了解实际情况,并记录可能存在的风险源和隐患。
(3)文件资料分析: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事故报告等文件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估。
4.评估结果和建议经过全面评估和分析,针对生产经营单位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隐患,得出以下评估结果和建议:(1)针对生产过程:应加强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的识别和控制,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单位:***市***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编制时间:2020年XX月XX日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88号令)第十条规定“编制应急预案前,编制单位应当进行事故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市***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总经理组织各项目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对属地单位目前的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进行了梳理与评估,形成了风险评估报告。
事故风险评估是指针对不同事故种类及特点,识别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事故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险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防范和控制事故风险措施的过程。
本报告包括事故风险的评估目的、评估原则、评估原理、评估程序、评估依据、评估范围、评估组织、企业概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分布情况、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可能受事故影响的周边场所、人员情况)现有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技术、监控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评估结论与建议等方面内容。
针对不同事故种类及特点,识别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和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防范和控制事故风险措施,并指导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应急预案的编制。
2.评估原则
(1)坚持客观公正原则。
在组织评估和撰写评估报告等各个环节,都从思想和形式上力求做到实事求是,确保评估结果的可信、可用。
(2)坚持发展性原则。
评估不是目的,促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才是目的。
评估过程中,应始终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建设性的开展工作。
3.评估原理
风险评估应考虑导致风险的原因和风险事件的后果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影响后果和可能性的因素,不同风险及其风险源的相互关系以及风险的其他特性,还应考虑控制措施是否存在及其有效性。
事故发生的概率以及现有的安全控制措施决定了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量、危险物质的理化性质以及周边人员、资产分布情况决定危害事件的后果严重程度。
风险评估应按照风险评估准备、评估实施和编制评估报告的程序进行,评估流程见下图所示。
5.评估依据
本报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2009)、《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安委办〔2016〕3号)和《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构建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指导意见》(金安控发[2017]15号)等文件进行评估。
6.评估范围
本报告是针对***市***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在**集团股份有
限公司各属地化劳务派遣及业务外包项目类型和特点,按照生产经营过程各环节,对辖区内所有生产系统、工艺环节、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辨识与评估。
7.企业概况
***市***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是2014年1月经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登记成立注册,注册资金200万元。
主要从事劳务派遣、劳务业务外包、劳务装卸、人力资源培训开发与服务、包装材料的销售,员工主要分布在**集团公司各主流程单位。
公司所在地区地势比较平坦,对外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完善,海拔高度为1500米至1800米,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最大风速为25.3米/秒,平均风速为2.3米/秒;全年最高气温零上40℃,
最低气温零下29.5℃,平均气温10.7℃;年平均降水量139.8mm;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一是《镍冶炼厂(顶吹炉)火法辅助岗位业务》和《镍冶炼厂(闪速炉)火法辅助岗位业务》劳务派遣项目,铜业公司熔炼车间辅助岗位劳务派遣项目共计员工160人。
顶吹炉和闪速炉、熔炼车间主要存在的事故类型为在清理渣子时火星飞溅造成的高温灼烫,上下楼梯不服扶手造成的高处坠落等事故。
二是镍冶炼厂镍矿石破包、筛分,业务外包项目,及原料厂镍、铜原料汽车卸车业务外包项目,共计员工10人,主要存在的事故类型有在破包或汽车卸车过程中钩机和人在人车交叉作业过程中的伤害,及在汽车卸包料过程中吊车起吊过程人员为撤离安全区域所造成的伤害;在吊大包过程中包袋断裂造成的伤害;等其他人车交叉作业造成的车辆伤害。
三是铜业公司硫酸一车间劳务派遣项目,共计员工8人主要存在的事故类型为酸灼烫。
四是铜业公司铜电解二车间劳务派遣项目,共计员工9人主要存在的事故类型为在出装作业挂钩时起重作业造成的伤害。
五是在精密铜股份有限公司铜管事业部劳务派遣项目共计员工5人,主要存在的事故类型为铜管打磨除锈时使用切割机打磨造成的触电伤害和劳保品穿戴不齐,未规范使用切割机造成的机械伤害。
8.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8.1事故类型
根据***市***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的劳务派遣及业务外包项目在集团公司各属地化单位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及周边厂区可能诱发的风险,按照事故诱因将其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分为分为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高温灼烫、车辆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触电、酸碱灼烫、中毒和窒息以及其他伤害事故。
公司常见事故类型有:
(1)物体打击事故:在高空作业中,物体坠落伤人;人为抛掷杂物伤人;起重吊装、拆装、拆模时,物料掉落伤人;施工机具作业时引发物体飞出伤人、车辆运行过程中物体撒落伤人。
(2)机械伤害事故:检修、检查机械忽视安全措施。
缺乏安全装置。
电源开关布局不合理。
自制或任意改造机械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
未规范穿戴劳动保护用品;未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故障检修,未挂警示牌,他人误操作;
(3)中毒与窒息事故:顶吹炉车间由于处在选冶化厂区,周边有氯气管网、闪速炉和化工厂等。
氯气用管道输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由于连接设备、管路、阀门等密封不良或损坏、设备故障、压力过大以及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氯气泄漏,致使车间现场人员中毒;还有现场管沟地坑井内检修维护作业,如通风换气不畅,也可引发窒息事故,另外,本车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如遇特殊情况发生泄漏,也可能造成中毒事故。
车辆伤害事故:属地化车间主厂房、高锍堆放场地、原料场,以及厂房外围道路均有车辆在运行,车辆类别为:叉车、大板车、农用车等,易发生机动车辆碰撞、碾压等伤害。
钩机在卸车过程中人机交叉作业造成的伤害。
(5)触电事故:按照触电事故的构成方式,触电事故可分为电击和电伤。
电击是电流对人体内部组织的伤害,是最危险的伤害,主要发生在精密铜铜管事业部打磨铜管时、临时用电和电动工具使用等环节。
(6)高处坠落:高处作业场所有洞无盖、临边无栏,不小心造成坠落;梯子无防滑、强度不够、违章作业无防护设施等造成坠落;
(7)高温灼烫:高温熔体飞溅造成的灼烫;其他物理性和化学性灼烫。
顶吹炉闪速炉:顶吹炉炉后、电炉排放区域、电炉返渣区域、转炉加料区域,缓冷区域。
(8)起重伤害:起重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一般是由于违章操作与违章指挥造成的伤害事故。
主要分布于原料厂吊包作业时,人员为撤至安全距离起吊,人员未给起吊手势起吊等违章规定。
(9)酸碱灼烫:强酸碱对皮肤造成的伤害,主要分布于硫酸一车间,人员未按规定穿戴防护服,及防护面具等违章造成的伤害。
(10)其他事故:中暑、冻伤、滑跌、磕碰等事故。
主要夏季疲劳作业,高温作业等造成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