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纤维素纤维)
《生物产品降解纤维素功效评价技术规范》

《生物产品降解纤维素功效评价技术规范》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生物产品降解纤维素功效评价技术规范》国家标准起草工作小组二〇一九年一月目录一、任务来源 (1)二、目的和意义 (1)三、标准制定依据和原则 (2)四、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3)五、主要工作过程 (3)六、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4)七、标准属性的建议 (4)八、贯彻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4)《生物产品降解纤维素功效评价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一、任务来源本国家标准的制定任务列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8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8〕41号),项目编号“20180932-T-424”。
本项任务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定于2019年完成。
本标准起草工作组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浙江工商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单位共同组成。
二、目的和意义植物纤维素是地球上最古老、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最宝贵的天然可再生资源。
纤维素的分子式(C6H10O5)n,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不溶于水及一般有机溶剂。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占植物干重35%-60%,主要成分是是葡萄糖的高分子聚合物。
纤维素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天然有机物,占植物界碳含量的50%以上。
棉花的纤维素含量接近100%,为天然的纤维素来源。
一般木材中,纤维素占40~50%,还有10~30%的半纤维素和20~30%的木质素。
此外,麻、麦秆、稻草、甘蔗渣等,都是纤维素的丰富来源。
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纤维素酶或者特定微生物降解成单糖,单糖再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各种有用的产品,如燃料、化工原料、饲料、食品、药品等,并且可取代目前的淀粉原料发酵生产的各种产品,以及由化工燃料合成生产的部分有机产品。
目前我国没有相应的国家及行业标准,用于评价生物产品降解植物纤维素的效果。
这不仅阻碍了纤维素及相关降解技术的应用,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纤维素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建立生物产品降解植物纤维素功效评价技术规范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再生纤维素纤维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再生纤维素纤维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报告说明: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是按照投资决策程序要求,在投资决策前对与项目有关的市场、资源、工程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所进行的全面分析论证和综合评价,是一种选择最佳投资项目或投资方案的科学方法。
作为重大建设项目决策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可行性研究在国内外建设项目的前期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基础性作用,还是后期工业设计必须参考的重要依据。
《再生纤维素纤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对再生纤维素纤维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从技术、经济、工程等角度对再生纤维素纤维项目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再生纤维素纤维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影响进行科学预测,为再生纤维素纤维项目决策提供公正、可靠、科学的投资咨询意见。
具体而言,本报告体现如下几方面价值:——作为向再生纤维素纤维项目建设所在地政府和规划部门备案的依据;——作为筹集资金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依据;——作为建设再生纤维素纤维项目投资决策的依据;——作为再生纤维素纤维项目进行工程设计、设备订货、施工准备等基本建设前期工作的依据;——作为再生纤维素纤维项目拟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制和进行地形、地质及工业性试验的依据;——作为环保部门审查再生纤维素纤维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依据。
泓域企划机构(简称“泓域企划”)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专注于产业规划咨询、项目管理咨询、、商业品牌推广,并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的项目战略咨询及营销策划机构,在全行业中首创了“互联网+咨询策划”的服务模式,通过信息资源整合,可为客户定制提供“行业+项目+产品+品牌”的全案策划方案。
泓域企划是领先的信息咨询服务机构,主要针对企业单位、政府组织和金融机构,在产业研究、投资分析、市场调研等方面提供专业、权威的研究报告、数据产品和解决方案。
作为一家专业的投资信息咨询机构,泓域咨询及其合作机构拥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程咨询资格,其编写的可行性报告以质量高、速度快、分析详细、财务预测准确、服务好而在国内享有盛誉,已经累计完成上千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的编写,可为企业快速推动投资项目提供专业服务。
东莞市十三五工业行业能效指南

东莞市“十三五”工业行业能效指南序号中类代码中类名称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增量准入评价值行业优化目标值1 1310 谷物磨制0.188 0.2682 1320 饲料加工0.088 0.1143 1330 植物油加工0.873 1.6854 1340 制糖业——5 1350 屠宰及肉类加工0.110 0.1456 1360 水产品加工0.188 0.2647 1390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0.548 0.9888 1410 焙烤食品制造0.108 0.1949 1420 糖果、巧克力及蜜饯制造0.099 0.19410 1430 方便食品制造0.340 0.47011 1460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0.046 0.08912 1490 其他食品制造0.030 0.05313 1510 酒的制造0.223 0.38314 1520 饮料制造0.078 0.12715 1530 精制茶加工0.016 0.01616 1710 棉纺织及印染精加工0.623 1.02217 1720 毛纺织及染整精加工0.213 0.26818 1730 麻纺织及染整精加工0.100 0.18219 1750 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0.598 1.07820 1760 针织或钩针编织物及其制品制造0.201 0.32421 1770 家用纺织制成品制造0.060 0.09222 1780 非家用纺织制成品制造0.136 0.19923 1810 机织服装制造0.043 0.04824 1820 针织或钩针编织服装制造0.046 0.06925 1830 服饰制造0.042 0.060序号中类代码中类名称能耗(吨标准煤/万元)增量准入评价值行业优化目标值26 1910 皮革鞣制加工0.117 0.16027 1920 皮革制品制造0.043 0.06128 1950 制鞋业0.060 0.08329 2010 木材加工0.030 0.04730 2020 人造板制造0.107 0.18331 2030 木制品制造0.052 0.09032 2040 竹、藤、棕、草等制品制造0.067 0.11533 2110 木质家具制造0.062 0.07734 2120 竹、藤家具制造0.076 0.10335 2130 金属家具制造0.070 0.09636 2140 塑料家具制造0.134 0.16637 2190 其他家具制造0.052 0.06438 2220 造纸 2.249 4.14839 2230 纸制品制造0.158 0.28340 2310 印刷0.097 0.12741 2320 装订及印刷相关服务0.146 0.25742 2330 记录媒介复制0.186 0.24143 2410 文教办公用品制造0.084 0.10444 2430 工艺美术品制造0.034 0.04945 2440 体育用品制造0.097 0.14846 2450 玩具制造0.076 0.11747 2460 游艺器材及娱乐用品制造0.018 0.02548 2510 精炼石油产品制造0.056 0.10849 2610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0.565 1.00650 2620 肥料制造0.094 0.13451 2630 农药制造0.040 0.04052 2640 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0.060 0.08653 2650 合成材料制造0.185 0.247-2-序号中类代码中类名称能耗(吨标准煤/万元)增量准入评价值行业优化目标值54 2660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0.081 0.08155 2680 日用化学产品制造0.085 0.12256 2720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0.036 0.06057 2740 中成药生产0.067 0.09758 2770 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0.072 0.11759 2810 纤维素纤维原料及纤维制造0.268 0.26860 2820 合成纤维制造0.581 0.87661 2910 橡胶制品业0.193 0.22262 2920 塑料制品业0.180 0.22163 3010 水泥、石灰和石膏制造0.265 0.46864 3020 石膏、水泥制品及类似制品制造0.334 0.47265 3030 砖瓦、石材等建筑材料制造0.601 1.10066 3040 玻璃制造0.626 1.19967 3050 玻璃制品制造0.270 0.27268 3060 玻璃纤维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制造0.280 0.31469 3070 陶瓷制品制造0.235 0.43570 3080 耐火材料制品制造0.131 0.25371 3090 石墨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0.209 0.29172 3130 黑色金属铸造0.201 0.29673 3140 钢压延加工0.135 0.15274 3210 常用有色金属冶炼0.035 0.05275 3240 有色金属合金制造0.108 0.17176 3250 有色金属铸造0.123 0.16377 3260 有色金属压延加工0.121 0.15978 3310 结构性金属制品制造0.118 0.16579 3320 金属工具制造0.077 0.11080 3330 集装箱及金属包装容器制造0.144 0.218-3-序号中类代码中类名称能耗(吨标准煤/万元)增量准入评价值行业优化目标值81 3340 金属丝绳及其制品制造0.246 0.36282 3350 建筑、安全用金属制品制造0.087 0.12583 3360 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0.197 0.31084 3370 搪瓷制品制造0.072 0.13585 3380 金属制日用品制造0.067 0.08486 3390 其他金属制品制造0.121 0.16487 3410 锅炉及原动设备制造0.081 0.15588 3420 金属加工机械制造0.056 0.08089 3430 物料搬运设备制造0.018 0.02790 3440 泵、阀门、压缩机及类似机械制造0.062 0.081 91 3450 轴承、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0.132 0.19292 3460 烘炉、风机、衡器、包装等设备制造0.053 0.06093 3470 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0.043 0.06894 3480 通用零部件制造0.104 0.14195 3490 其他通用设备制造业0.037 0.05996 3510 采矿、冶金、建筑专用设备制造0.064 0.12397 3520 化工、木材、非金属加工专用设备制造0.070 0.11498 3530 食品、饮料、烟草及饲料生产专用设备制造0.028 0.04199 3540 印刷、制药、日化及日用品生产专用设备制造0.057 0.091100 3550 纺织、服装和皮革加工专用设备制造0.048 0.076101 3560 电子和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0.028 0.035102 3570 农、林、牧、渔专用机械制造0.088 0.141103 3580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0.027 0.042104 3590 环保、社会公共服务及其他专用设备制造0.045 0.081105 3620 改装汽车制造0.036 0.055-4-序号中类代码中类名称能耗(吨标准煤/万元)增量准入评价值行业优化目标值106 3660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0.087 0.115 107 3730 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0.056 0.090 108 3740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0.012 0.015 109 3750 摩托车制造0.045 0.069 110 3760 自行车制造0.074 0.129 111 3770 非公路休闲车及零配件制造0.008 0.008 112 3810 电机制造0.074 0.092 113 3820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0.068 0.108114 3830 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0.070 0.115115 3840 电池制造0.063 0.087116 3850 家用电力器具制造0.051 0.079117 3860 非电力家用器具制造0.039 0.075118 3870 照明器具制造0.067 0.101119 3890 其他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0.027 0.048120 3910 计算机制造0.069 0.106121 3920 通信设备制造0.009 0.013122 3930 广播电视设备制造0.063 0.107123 3940 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0.011 0.016124 3950 视听设备制造0.048 0.069125 3960 电子器件制造0.087 0.137126 3970 电子元件制造0.100 0.136127 3990 其他电子设备制造0.054 0.078128 4010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0.032 0.055129 4020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0.046 0.057130 4030 钟表与计时仪器制造0.047 0.056131 4040 光学仪器及眼镜制造0.089 0.122132 4090 其他仪器仪表制造业0.026 0.039-5-序号中类代码中类名称能耗(吨标准煤/万元)增量准入评价值行业优化目标值133 4110 日用杂品制造0.104 0.127 134 4190 其他未列明制造业0.020 0.025 135 4210 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0.008 0.014 136 4220 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0.027 0.030 137 4360 仪器仪表修理0.037 0.037 138 4390 其他机械和设备修理业0.004 0.007 139 4500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0.011 0.019 140 4610 自来水生产和供应0.177 0.248 141 4620 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0.320 0.457 142 其他0.383 ——-6-。
新材料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新材料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目录前言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根蒂根基产业,新材料是材料产业发展的先导,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材料产业由大变强的枢纽时期。
加快培养和发展新材料产业,对于引领材料产业升级换代,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保障国度严重工程扶植,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养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总体部署,产业和XXX、科技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和单位体例了《新材料产业“十三五”发展计划》。
本计划是指点未来五年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大纲性文件,是配置政府公共资本和指点企业决策的重要根据。
专栏1新材料的定义与范围新材料涉及领域广泛,普通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同性能和非凡功能的材料,或是传统材料改进后性能明明提高和产生新功能的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先辈复合材料,其范围跟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产业升级不断发生变革。
为突出重点,本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六大领域:①特种金属功能材料。
具有独特的声、光、电、热、磁等性能的金属材料。
②高端金属结构材料。
较传统金属结构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韧性和耐高温、抗侵蚀等性能的金属材料。
③先辈高分子材料。
具有相对独特物理化学性能、适宜在非凡领域或特定情况下应用的人工合成高分子新材料。
④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在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根蒂根基上新出现的具有耐磨、耐侵蚀、光电等非凡性能的材料。
⑤高性能复合材料。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异质、异型、同性材料(一种作为基体,其他作为增强体)复合而成的具有非凡功能和结构的新型材料。
⑥前沿新材料。
当前以根蒂根基研究为主,未来市场前景广阔,代表新材料科技发展方向,具有重要引领作用的材料。
一、发展现状和趋势(一)产业现状经过几十年奋斗,我国新材料产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在体系建设、产业规模、技术进步等方面取得明显成就,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具备了良好发展基础。
微生态产业有关的国家政策

微生态产业有关的国家政策(1)酶制剂、微生态业务的行业管理体制酶制剂、微生态业务所在的生物制造行业,属于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
酶制剂的主管部门主要包括工信部、国家发改委、食药监局以及农业部等。
其中,应用于纺织行业的纺织酶和应用于造纸业的造纸酶主要受工信部监管,应用于食品行业的食品酶主要受食药监局监管,应用于饲料行业的饲料酶主要受农业部管理。
同时,公司生产的微生态制剂主要包括禽畜微生态、植物微生态、水产微生态、食品微生态,其中禽畜、植物、水产微生态统一受农业部管理,食品微生态受食药监局管理。
工信部主要职责之一是拟订包括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信息产业等在内的高技术产业的规划、政策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以先进、适用的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组织实施有关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进相关科研成果产业化,推动软件业、信息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主要职责是制定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和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政策、规划并监督实施,参与起草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负责消费环节食品卫生许可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制定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并监督实施,开展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状况调查和监测工作,发布与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有关的信息;负责化妆品卫生许可、卫生监督管理和有关化妆品的审批工作等。
农业部主要负责全国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管理以及肥料登记及监督管理的有关工作。
其中,饲料添加剂生产实行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管理,肥料生产实行肥料临时登记证管理。
公司经营酶制剂、微生态业务的自律组织为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该协会主要负责行业的自律管理,负责研究行业发展方向,拟订生产技术规范、产品质量行业标准,并组织贯彻实施与监督检查等。
同时,纺织酶业务的自律组织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食品酶、食品微生态业务的自律组织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
其中,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要负责制定行业公约、规范行业行为;提供纺织行业发展战略、产业政策、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咨询服务;综合协调纺织各行业之间经济技术关系、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参与修订行业标准等。
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

附件: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家能源局2016年10月前言生物质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绿色、低碳、清洁、可再生等特点。
加快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是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要内容,是改善环境质量、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较快,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生物质发电和液体燃料形成一定规模。
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天然气等发展已起步,呈现良好势头。
“十三五”是实现能源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生物质能面临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机遇。
根据国家《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制定《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分析了国内外生物质能发展现状,阐述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发展布局和建设重点,提出了保障措施,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基本依据。
目录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1)(一)发展基础 (1)(二)存在问题 (4)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6)(一)指导思想 (6)(二)基本原则 (6)(三)发展目标 (7)三、发展布局和建设重点 (9)(一)大力推动生物天然气规模化发展 (9)(二)积极发展生物质成型燃料供热 (12)(三)稳步发展生物质发电 (13)(四)加快生物液体燃料示范和推广 (17)四、保障措施 (19)五、投资估算和环境社会影响分析 (21)(一)投资估算 (21)(二)环境效益 (21)(三)社会效益 (21)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一)发展基础1、国际发展现状(1)发展现状生物质能是世界上重要的新能源,技术成熟,应用广泛,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源供需矛盾、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全球继石油、煤炭、天然气之后的第四大能源,成为国际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
生物质发电。
截至2015年,全球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其中美国1590万千瓦、巴西1100万千瓦。
纤维素纤维市场分析报告

纤维素纤维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纤维素纤维是一种以天然纤维素为原料制成的纤维,具有优异的吸湿透气性能、舒适性和环保特点。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要求,纤维素纤维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并且在服装、家纺、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报告旨在对纤维素纤维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市场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竞争格局,从而为相关行业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本报告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将对纤维素纤维市场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并对整个报告做出总结。
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小节,分别对纤维素纤维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结论部分将总结本报告的主要发现,提出相关建议,并展望纤维素纤维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目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撰写该市场分析报告的目的和意义进行阐述。
例如,可以说明撰写该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纤维素纤维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可以指出通过对竞争格局的分析,为行业内的企业提供参考和建议。
另外,还可以强调该市场分析报告对于推动纤维素纤维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4 总结总结:通过对纤维素纤维市场的分析,我们发现市场现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同时,市场竞争格局愈发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
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我们预计纤维素纤维市场仍将保持增长态势,消费者对环保、健康、舒适等方面的需求将成为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建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加强品牌建设和产品创新,通过提高产品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来提升竞争力。
同时,应该加强对消费者需求的研究,结合市场动态做出灵活的市场决策,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纤维素纤维市场仍将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需要企业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以应对行业变化和市场竞争,实现持续稳健的发展。
2.正文2.1 纤维素纤维市场现状纤维素纤维市场现状纤维素纤维市场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随着生活水平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对环保纤维素纤维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化纤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化纤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6.11.25
•【文号】工信部联消费[2016]386号
•【施行日期】2016.11.25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消费品工业
正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印发《化纤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
工信部联消费[2016]38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发展改革委,有关行业协会、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引导化纤工业加快转型升级,依据《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制定《化纤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化纤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6年11月25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纤维素纤维分会前言再生纤维素纤维是采用富含纤维素的植物原料,经一系列的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而制的的纤维,主要品种包括粘胶纤维、醋酸纤维和铜氨纤维等传统再生纤维素纤维,以及以天丝为代表的新型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等。
再生纤维素纤维是重要的纺织材料之一,具有很好的吸湿性、染色性和舒适性。
在人们对产品可回收、可降解、对织物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的条件下,其在纺织原料中凸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外,其原料为可再生资源,是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化学纤维产品。
因此,再生纤维素纤维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发展空间。
我国再生纤维素纤维工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能力的发展将对世界再生纤维素纤维工业产生重要影响。
“当前纺织行业发展的新常态特征日益凸显,对于企业提出更高的调整转型的要求,企业发展压力和挑战将持续增加,但同时也隐含着外部发展的机遇和行业自身提升的动力”。
在当前新常态下如何生存与发展是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十三五”面临的迫切任务。
《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总结分析了我国再生纤维素纤维制造行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存在主要问题和产业发展趋势,明确了“十三五”期间行业发展由“数量型”向“技术效益型”战略转变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提出了发展高新技术、功能性、差别化纤维的技术方向和主要任务。
对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和《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纲要》的具体要求,推动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的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十二五”发展规划完成情况及特点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生产国,主要生产粘胶纤维、醋酸纤维(用于烟草行业)、NMMO溶剂法纤维素纤维、低温尿素溶解纤维素纤维等。
其主要产品是粘胶纤维,约占世界粘胶纤维总量近三分之二。
原料采用进口木浆,进口棉短绒生产棉浆,国产木浆、棉浆、竹浆、纸改浆等品种,原料进口依存度约在60%左右。
“十二五”期间,纤维素纤维行业在大宗原料、纤维生产方面基本完成规划目标。
在原料利用上发展较慢,木浆发展较快,许多大型纸浆生产企业都在转产溶解浆,溶解木浆产能已达150余万吨。
棉浆生产由于资源受限,总量萎缩。
竹、麻浆产量较低,秸秆利用进展缓慢。
粘胶纤维工业在生产设备、工艺技术、产品质量、节能减排等方面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高湿模量纤维、NMMO溶剂法纤维素纤维、低温尿素溶解纤维素纤维等也有了可喜的进步。
其特点是:企业规模不断增强、产量持续增长,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大、产业链配套有效延伸,产品综合能耗及三废排放大幅下降、新工艺、新技术逐步推进,传统产品品质稳步提高,新产品不断更新。
(一)总量完成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溶解浆产量200.4 万吨。
粘胶纤维产量350万吨,其中粘胶长丝约20万吨,粘胶短纤维330万吨。
NMMO溶剂法纤维素纤维产量0.2万吨(见表1 )。
表1:中国大陆纤维素纤维产量情况表单位:万吨(二)行业结构调整发展情况1、原料生产发展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溶解浆产能约463.4万吨,其中包含木浆、棉浆、竹浆、纸改浆等品种,(见表2),由于各种原因开工率很低,行业总体开工率不到35%,尚有部分棉浆生产企业转产精制棉,纤维素谜等产品。
年产3万吨绿色制浆生产线将于2015年末投产。
将对棉浆、纸改浆生产及秸秆综合利用带来新的机遇。
表2:国内溶解浆产能情况2、新型纤维工艺产业化情况。
近年来通过引进技术,年产1.5万吨NMMO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生产线已于2014年2月投产,年产3万吨NMMO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生产线将于2015年末投产。
我国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万吨级生产线也在建设中。
低温尿素溶解纤维素纤维于2015年 4月通过技术鉴定,产品应用研究也在同步进行,千吨级工业化生产线研制也在逐步推进。
离子液体法和纤维素氨基甲酸酯法(等新型纤维素纤维的工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3、企业集中度情况。
我国大陆现有粘胶纤维生产企业按24家统计(以集团公司为单位),企业数减少,大型企业规模大幅增加,产值超过20亿的企业8家,占行业总数的33%以上,产业集中度同比有大幅提高(见表3)。
粘胶纤维生产企业通过不断技术改造,设备单系列生产能力逐步提高,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长丝年产4万吨以上和短纤维年产50万吨以上的骨干企业(见表4、5),在世界同行业也名列前茅。
规模经营的企业产品质量均一性提高,运行成本降低,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从而具有更强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表3 :粘胶纤维生产企业产能情况表单位:万吨表4:粘胶长丝生产能力情况表单位:万吨表5:粘胶短纤维生产能力情况表单位:万吨2014年粘胶纤维生产企业产能统计,国有及国有控股占46.42% 民营资本占38.20%“三资”企业占15.38%一个多元资本结构,国有、民营与外资企业同台竞争,相互促进的格局已经形成,对行业的诸如技术进步、产品开发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等方面起到推动作用(见表6)。
表6:粘胶纤维行业企业产值分布统计公司上市丰富了企业资本结构,上市融资为行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粘胶纤维制造行业现有八家上市公司(见表7、8),其中两家公司预计整合。
是上市公司比例非常高的行业。
表7:粘胶纤维生产企业资本结构产能统计表单位:万吨表8:粘胶生产企业上市公司统计(三)行业技术进步水平及市场竞争力1、技术与装备进步“十二五”期间,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在技术进步方面取得优异成果,在棉浆生产、纤维生产、减排技术应用上均有突破(见表9)。
表9:技术与装备进步情况表2、产品开发“十二五”期间,企业根据市场需求,除对原有差别化纤维保持一定量的生产外,对一些差别化纤维的品质和性能也进行不断提升,并开发出新型的差别化品种(有的以品牌展现)(见表10)表10:新产品情况表3、节能减排、清洁生产行业通过采用新型实用技术,对粘胶纤维行业的节能降耗,三废治理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根据国家节能减排及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粘胶纤维行业在“十二五”期间综合能耗将下降20%以上;污染物排放指标降低10 %以上;将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见表11、12)。
节能根据行业协会2014年统计数据表明:棉浆粕行业生产不正常,综合能耗状况基本无改善;粘胶短纤维企业最好的约650公斤标煤/吨产品,差的约1180公斤标煤/吨产品。
行业平均综合能耗约1000公斤标煤/吨产品左右,与2010年比较,由1300公斤标煤/吨产品,下降至1000公斤标煤/吨产品,同比下降23.1%;长丝企业最好的约2080公斤标煤/吨产品,差的约4650公斤标煤/吨产品。
行业平均综合能耗约4000公斤/吨产品左右,行业平均综合能耗由5500公斤标煤/吨产品,下降至4000公斤标煤/吨产品,同比下降27.27%。
降耗粘胶纤维的原材料消耗由于工艺基本不变,消耗基本无差异。
但由于短纤维生产企业均装备不同方式的废气处理装置,部分企业可节约硫酸和二硫化碳,行业平均单耗在这两项上有所降低,并减少有组织的废气排放量。
节水根据行业协会2014年统计数据表明:粘胶短纤维行业平均吨产品取水量约65吨,比2010年减少25吨,减幅27.78%;粘胶长丝吨产品行业平均吨产品取水量约250吨,比2010年减少33吨,减幅11.66%;按2014年产量计,行业总计节水约8910万吨。
减排根据行业协会2014年综合统计数据表明:溶解浆、再生纤维素纤维生产企业废水处理有园区统一处理和自行处理两种方式,企业一般将COD在300 mg/l左右废水交园区处理,废水排放均按当地环保标准执行,一般都在100 mg/l以下,部分地区可达60 mg/l以下。
对于粘胶纤维生产所产生废气,部分粘胶长丝生产企业有治理,去除率约在30%左右;粘胶短纤维生产企业大部分装备有废气处理装置,装置的废气去除率均在80%以上,行业总体废气去除率将达70%以上;按干污泥产生系数统计粘胶纤维行业将产生干污泥总量约21.35万吨,目前已基本合理处理和利用。
表11:棉浆粕及粘胶纤维行业能耗统计表表12:棉浆粕及粘胶纤维行业三废排放表4、运行质量“十二五”期间,溶解浆行业状况不佳,开工率偏低,由于市场竞争力不强,缺少盈利空间。
粘胶纤维行业运行质量基本稳定,产销基本平衡,库存结构较为合理,盈利空间长丝好于短纤维。
5、产业链配套发展“十二五”期间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的产业链发展得到一定的延伸。
在向上游制浆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源有限、环保、成本等原因,部分原有配套棉浆、竹浆生产的企业被迫停产或转产其他产品,开工不足,影响了上游产业链延伸的进度。
国内企业控股加拿大Neucel 纽西尔制浆工厂,避免了遭遇反倾销征税,是产业链延伸中可借鉴的选项。
在向下游纺纱、织布等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部分企业建设了大型纺纱厂,及小型的面料、服装企业,对纤维产品进行多方面的应用研究、生产,促进了产品的市场应用,增加了纤维生产企业对产品应用的了解,做到有的放矢。
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6、品牌建设“十二五”期间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生产企业在品牌建设上有了充分的认知,部分产品入选中国纤维流行趋势,通过参加纱线展,走进产业集群、品牌发布等,使品牌得到展示,扩大了品牌和企业的影响力。
如竹代尔、雅塞尔、英代尔等产品。
7、行业准入、“十二五”期间,粘胶行业共进行了两批行业准入工作,2012年共有17家企业通过评审并公告,占行业总数的57%。
2014年,对17家公告企业进行复审,对6家企业进行初审。
等待结果粘胶纤维行业准入的实施,对企业生产和行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行业的生产技术、工艺、装备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均产生很大影响,提升了行业的整体水平。
是一项利国、利民、利于行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随着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不断提升产业水平及环境良好要求的提高,有必要对现行行业准入标准进行修改和调整,对于有些项目应有所增加,部分指标应提高标准,如此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产业的整体水平,推动行业技术进步,达到清洁生产的目的。
对于准入条件的修订,首先,应广泛征求粘胶纤维生产企业意见,并综合各方面专家意见,以确立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标准。
8、行业标准化工作基本完善至“十二五”末,纤维素纤维行业产品标准共16项,包括粘胶长丝、粘胶短纤维、竹材粘胶短纤维、波里诺西克短纤维、无机阻燃粘胶短纤维、竹炭粘胶短纤维、莱赛尔短纤维、保温粘胶短纤维、连续纺粘胶长丝、竹浆粘胶长丝、蛋白质粘胶短纤维、蛋白质粘胶长丝、有色粘胶短纤维、有色粘胶长丝、洁净高白度粘胶短纤维、麻浆粘胶短纤维等,涵盖了现有工业化生产的产品。
尤其是协会标准的建立,对行业标准化工作进行适时、有效地补充和完善,为企业和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