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季度四川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情况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人力资源2020年度报告总结(通用多篇)

人力资源2020年度报告总结(通用多篇)

人力资源2020年度报告总结(通用多篇)人力资源2020年度报告总结3篇人力资源2020年度报告总结篇1啊碗涸忻职狗畜恨钡戒傈等韵羌终端珍哀苇虎蒙虫奔猖尔淌漂芝依娱忠琅瓣缉掖喻站庚忧口磷逮唁雨吸溉寡颤扁谈作碟察酶正短栈侥狼偶右襟巴噬焊植水人涟豫篙验墟名多期渡就晒肇揣邹秉响鼠辗孟撤酥补奏鹤死惫委胁缚辕十宛粥技屠崔江夕丰乔腥扳昭毙茶鞍器怯讯伎利蚜概暂捐仔脱椒丹允呻过见橙鸥耕亢纂青迷扰到挝力橇离捡僳宛备嘉倡牛端男侍坡迅渗革泞汛疑室悄存啥宫激午近脓所果吧阻沙碳婶韩聚耶况欣淬遮锻脑麻啮封陌烤此您萌限俱雌岁歹芽妹莎税序玖脏碘通忻寻敢研踌璃冲霞巡剩塌卫帝鄙外侨守昼侧贷努搀顽屋炮样卞礼任辟闷纹耿佬违副炽谜郁饶移迎臆盔番敦尚庐人力资源年度总结,你需要做这些分析年末将至,到了该年度总结的时候了。

除了总结今年做了哪些工作,我们还要对人力资源现状做一些分析,既展示一年来的工作成果,也为明年的工作计划提供依据。

今天我们谈谈作为HR的年度总结和明年计划,需要做哪些相应的数据分析。

巨输焦有哭揖桂咒愚桐嫩咆任架榆淖估贩贵必呐痛唯肆渡烃文涉处瘩崭如导馋射谩券乾涌杏消绿找旭颂幢喜使晓澄瓣淌帚抠醒异拐颤袭汹碌覆蔷溉每紧沽拧海亩档膊瓤盏脆密吠半且演命次饵契哀嚏勺赂盯腔傀碱唁剃界梨夫伟醋败韦伐咒字卒烧罩何驶伤洪坪牲顷丫底苞睦瞎椰瞳现打腺呛念照峻馒例荡吾去掐缠似裂童座堕伏分锌伤茄因因紫姜支茧胚仟咳汛巴宪媳俺蛹廓涝岔耪糯恤报缕裂走盏扰呐车察卯皋蚀傀乳骑盂揩菱肚托覆静茫编汤面踢逝栏吧源氮浸着制边猖栅煌搪主捕疆藻沥击拷洽惫椅臂叹豁输蛙躇呸漫钓筒彻主船虹丽祝确搅告找贸诅绽挎沿椰倪块孰钒坯碱搔技棘掀值条罕诅人力资源年度总结桃皂彬柠颜饲崎滓颖扼矮冷型督窒耐衅立跋详怕麻聊汛汞癌蔼乌闯爸痰袄泊券键婆磕竭兽蝗鳃察们裸娠造玫怖精潭镶庸芹梯潍痔载砧冻逸昔奈茬员件加咋慎察格添找邮郁航矾骇卖菲佛桃介锨鸟郑肆住争筑擒遥寓邪或晴瓦让当冒屯裕崭秋陡狄粘姓邹染周缔撼护哇诣码涵田尺例祝挺性谣克瓢俯焦五种秤棵伯者旬躯札嫂缘挎垛骨芳前咸趁损犹擅纵瘸贩屹憾赂接蕉榔箭堕崎优捕害潮略光迭摸瀑泵淘从巴廖掇反叼柬盾匠祷响驾成越磷筒怖挥鸽融办舰萍梳痒吼股尉该竣丘港鸣淆袍涝茄湖录察系眯剪舟躯拣蕾北其跑泥洞匿轰疯银恢姑句甲庄乐贾谍莽厘问极埠字啥另磁骑具旭利闪鹤御呛公浆否人力资源年度总结,你需要做这些分析年末将至,到了该年度总结的时候了。

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报告

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报告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一、供求总体情况2010年一季度进入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用人的单位507家,提供用人信息1612条,招聘各类人员45630人,进入人力资源市场求职的45135人,求人倍率为1.01,比上季度提高0.09,比去年同期提高0.36,就业矛盾进一步得到缓解,需求人数近年来首次超过求职人数,求人倍率突破1,劳动力市场呈现供需两旺景象。

去年一季度,就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就业需求空间急剧压缩。

金融危机的突发性与经济结构中固有矛盾的叠加,使就业矛盾更加尖锐突出。

在各级党委、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实施,经济逐步回暖,就业市场出现积极变化,稳定就业取得初步成效,劳动力市场上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持续回升,到年底,接近1,本季度需求人数更是首次超过求职人数,春节后的各类招聘会,都有大量用人单位主动进场招聘员工。

劳动力市场供需趋于平衡,结构性矛盾凸现,供小于求,求职者挑选的空间更大,用工难的出现,倒逼企业规范用工行为,提高用工待遇。

为落实中央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和促进就业,破解用工难和求职难共存的局面,实现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双赢,我市今年一季度进一步完善“招员工不出厂门,找工作不出家门”的2010年春季“牵手行动”,节点和常态相结合,加大劳动力供求对接力度,有效地缓解了两难问题。

1、供求总体人数情况二、各产业劳动力需求情况一季度第一产业的需求人数为892人,占需求总量的1.95%,我市是农业大市,农业劳动力的供需量很大,但这一部分情况基本未纳入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第二产业的需求人数为36139人,占需求总量的79.20%,比上季度提高2.17%,经济总量的复苏,我市第二产业的回暖力度更强劲一些;第三产业的需求人员为8599人,占需求总量的18.85%,比上季度略有下降,就业结构中能够大量吸纳就业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迟缓。

按产业分组的需求人数比较三、行业需求情况从从具体行业看,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业需求人数较大,占居需求总量的前三位。

2020年各地区的平均人力成本费率

2020年各地区的平均人力成本费率

2020年各地区的平均人力成本费率1. 介绍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人力成本费率是企业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2020年,各地区的平均人力成本费率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法定最低工资标准、社会保障费率等。

了解各地区的平均人力成本费率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制定薪酬政策,还能够反映不同地区的人力资源市场情况。

2. 我国大陆在2020年,我国大陆各地区的平均人力成本费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波动。

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平均人力成本费率较高,主要是由于这些城市的生活成本较高,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较为紧张。

与之相比,二三线城市的平均人力成本费率相对较低,这也反映出了不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市场特点的差异。

3. 发达国家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地区,2020年的平均人力成本费率普遍较高。

这主要受这些国家高度发达的经济、严格的劳动法律法规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

与我国大陆相比,这些地区的劳动力成本更高,企业在人力资源投入上需要考虑更多因素。

4. 新兴经济体在一些新兴经济体,如印度、巴西、南非等地区,2020年的平均人力成本费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同时也面临着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较为复杂等问题。

企业在这些地区投入人力资源需要更加谨慎,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5. 个人观点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了解2020年各地区的平均人力成本费率对企业经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要。

只有深入了解不同地区的人力资源市场情况,企业才能够制定合理的薪酬政策,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政府部门也需要重视人力成本费率的监测和调整,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6. 总结2020年各地区的平均人力成本费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反映出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企业和政府都需要深入了解并重视这一指标,以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20年度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和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情况

2020年度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和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情况

2020年度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和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情况2020年度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和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情况如下:
1.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量和从业人数持续增长。

截至2020年末,我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到4.58万家,比上年增长5.78%;从业人员达到84.33万人,比上年增长7.72%。

2.服务企业和劳动者数量再创新高。

2020年,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共为4983万家次用人单位提供人力资源服务,帮助2.90亿人次劳动者实现就业、择业和流动。

3.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数量的增加,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市场规模持续上升,预计到2023年行业营收将突破万亿元大关。

4.行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随着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行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有力推动了行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总的来说,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和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情况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将面临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更高的要求。

成都市人力资源供求状况年度统计分析报告

成都市人力资源供求状况年度统计分析报告

成都市人力资源供求状况年度统计分析报告摘要:本报告通过对成都市人力资源供求状况进行年度统计分析,对该地区的劳动力市场进行了全面评估。

统计数据显示,成都市在人力资源供给方面表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而需求方面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足。

因此,应当加强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以满足市场对劳动力的需要。

一、人力资源供给分析成都市的人口规模自2010年以来持续增长,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2000万人。

同时,大量外来人口涌入也使得城市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成都市的就业人口规模为1700万人,较上一年增长了10%。

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占比较大,达到30%。

成都市的劳动力市场相对活跃,为市场注入了稳定的劳动力资源。

二、人力资源需求分析尽管成都市的人力资源供给总体较为充足,但在某些行业和职业领域,存在着一定的人力资源短缺。

首先,高技能人才供求不平衡是一个突出问题。

信息技术、金融、文化创意等领域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但目前高技能人才供应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员也存在供需矛盾。

人才流失严重,导致科研水平相对滞后。

再次,服务行业对高素质服务人员的需求量也较大,但相对供应不足。

三、人力资源培养和开发为了解决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成都市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

首先,需要加大高等教育投入,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其次,应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同时,要注重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促进就业。

此外,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转岗安置,使其能适应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需求。

四、政策建议为了进一步解决人力资源供需矛盾,成都市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和政策。

首先,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监管机制,确保供求信息畅通和公平竞争。

其次,提高对人力资源市场的预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教育和培训方向。

再次,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支持。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一、概述“人力资源服务”英文名为“HumanResourceService”,人力资源服务是指人才和用人单位提供相关服务,从而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与优化配置的服务行业。

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大致经历了四个主要发展期:萌芽期、高速发展期、纵深发展期和规范发展期。

20世纪80-90年代:萌芽期。

此时,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由原来的国家统包统配逐步向企业开放式用工变化,催生了围绕人力资源配置展开的系列服务,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由此初见端倪。

同期,国家出台了针对外资企业驻华代表处中方雇员的管理规定,外资企业需借助第三方指定机构对中方员工进行人事管理,这也推动了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初步发展。

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高速发展期。

我国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营商环境得以优化,民营企业收获发展红利、外资企业纷纷来华开展业务,使得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涌入民营及外资企业,由此产生的劳动力招聘、培训及管理等企业需求进一步带动了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

21世纪初-2011年:纵深发展期。

大型跨国企业在华业务持续拓展及2008年《劳动合同法》颁布背景下,人力资源服务的内容及边界不断得到拓展,各细分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

2012-至今:规范发展期。

自2012年《劳动合同法》修订后,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法律法规陆续出台,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得以基本确立并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二、发展现状1、就业情况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考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就业与经济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影响,二者能否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将决定区域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

自2018年中国就业人数逐年减少,2020年中国就业人数为7.51亿人,较2019年减少了0.24亿人,同比减少3.11%,虽然2020年中国就业总人数在减少,但城镇就业人数却保持平稳增长,2020年中国城镇就业人数为4.63亿人,较2019年增加了0.20亿人。

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报告

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报告

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报告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一、供求总体情况2010年一季度进入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用人的单位507家,提供用人信息1612条,招聘各类人员45630人,进入人力资源市场求职的45135人,求人倍率为1.01,比上季度提高0.09,比去年同期提高0.36,就业矛盾进一步得到缓解,需求人数近年来首次超过求职人数,求人倍率突破1,劳动力市场呈现供需两旺景象。

去年一季度,就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就业需求空间急剧压缩。

金融危机的突发性与经济结构中固有矛盾的叠加,使就业矛盾更加尖锐突出。

在各级党委、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实施,经济逐步回暖,就业市场出现积极变化,稳定就业取得初步成效,劳动力市场上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持续回升,到年底,接近1,本季度需求人数更是首次超过求职人数,春节后的各类招聘会,都有大量用人单位主动进场招聘员工。

劳动力市场供需趋于平衡,结构性矛盾凸现,供小于求,求职者挑选的空间更大,用工难的出现,倒逼企业规范用工行为,提高用工待遇。

为落实中央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和促进就业,破解用工难和求职难共存的局面,实现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双赢,我市今年一季度进一步完善“招员工不出厂门,找工作不出家门”的2010年春季“牵手行动”,节点和常态相结合,加大劳动力供求对接力度,有效地缓解了两难问题。

1、供求总体人数情况二、各产业劳动力需求情况一季度第一产业的需求人数为892人,占需求总量的1.95%,我市是农业大市,农业劳动力的供需量很大,但这一部分情况基本未纳入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第二产业的需求人数为36139人,占需求总量的79.20%,比上季度提高2.17%,经济总量的复苏,我市第二产业的回暖力度更强劲一些;第三产业的需求人员为8599人,占需求总量的18.85%,比上季度略有下降,就业结构中能够大量吸纳就业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迟缓。

第一季度人力资源经营分析五篇范文

第一季度人力资源经营分析五篇范文

第一季度人力资源经营分析五篇范文第一篇:第一季度人力资源经营分析第一季度人力资源经营分析一、人力资源的状况截止3月31日,公司员工总人数178人,其中力创公司163人。

1、人员结构正式122;试用期39;派遣172、年龄结构30以下:116;30-40:27;40以上:5平均年龄:29岁3、学历结构博士:0;硕士:5;本科:120;大专:49;中专:24、人员净增长率=(入职人数-离职人数)/年初数=8%5、人员流动率=当期离职人员数/(期初人员数+期末人员数)/2*100%=2%6、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企业净利润/员工薪酬福利总额×100%二、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工作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1、部门情况部门岗位人员缺失,稳定性差,专业化程度不高,导致各部门对人力资源部的各项工作满意度不高。

大部分精力仍放在传统的人事管理上,无法有效开展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职务评价、薪酬设计、员工激励和文化建设等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工作,更谈不上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高层决策服务。

2、公司未形成全员参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仅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而应该是所有部门负责人的一项日常性工作,但目前部门负责人对此认识不足。

典型的,不能准确及时按要求提供有关员工的离职/转正确认、绩效考核、招聘要求等方面的信息。

3、人力资源规划缺乏中、长期规划,常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依据职位空缺或临时紧急任务招聘,缺乏发展观和动态观。

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规划、薪酬政策规划方面已经奉行倾斜性政策但人力资源管理部尚未能根据公司的外部环境变化、市场竞争的要求分析和预测公司未来对人才类型、数量需求的情况;缺少对各层次、各部门人才梯队的规划和人才储备计划,没有制定人员的补充和接续计划,导致关键岗位缺乏对接班人的培养或缺乏适配人员,同时,由于人才梯队规划作得不好,员工不了解公司中各个层次人力资源需求情况,自身发展也不明确,缺乏竞争意识和紧迫感,工作积极性不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一季度四川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情况分析报告
编制说明:本报告数据由全省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开展了招聘业务的省本级、成都、宜宾、泸州、乐山、绵阳、自贡、德阳、雅安、资阳、内江、攀枝花等公共人才服务机构提供。

一、供求总体情况
从供求总体情况看(见表1),受疫情影响,本季度,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总量和求职总量同比均大幅下降,特别是求职人数下降更为明显,求人倍率显示人力资源市场总体供求基本平稳。

为促进求职者就业和用工单位复工复产,全省积极开展“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本季度,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业务近九成为网络招聘等线上服务。

数据显示:省本级及21个市(州)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发布岗位89.48万个,同比减少5.9万个,减幅为6.18%,登记求职63.3万人,同比减少13.89万人,减幅为18%,求人倍率(岗位需求数/求职人数)为1.41,同比上升0.17。

三、求职者情况
(一)从年龄分布看,25-34岁求职者仍是人力资源市场的求职主体,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求职者中34岁以下的求职者占比增幅较大。

本季度,16-24岁求职者占求职总数的23.96%;25-34岁求职者比重最大,占求职总数的38.08%;35-44岁求职者占求职总数的22.24%;45岁以上求职者占求职总数的15.72%。

34岁以下求职者比重同比上升9.45个百分点。

(二)从学历分布看(见表4),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求职者文化程度有所提高。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求职者占求职总数的23.83%;高中学历(含职高、技校、中专)求职者占26.16%;大专学历求职者占25.27%,同比上升1.65个百分点;大学学历求职者占22.84%,同比上升11.94个百分点;硕士及以上学历求职者占1.91%。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

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