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表界面1-5复习课
《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复习资料

热工复习资料绪论热工学分为两部分: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二者区别:工程热力学主要研究能量(特别是热能)的性质及其与机械梦或其他形式能之间相互转换规律;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规律的学科第一章复习重点1.边界(界面):热力系与外界的分界面特性:固定、活动、真实、虚构2.几种热力系统(1)闭口热力系统—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的热力系统。
(2)开口热力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的热力系统。
(3)绝热热力系统—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的热力系统。
(4)孤立热力系统—与外界无任何联系的热力系统。
(5简单可压缩系统—与外界只有热量和机械功交换的可压缩系统3.状态参数分类:(1)与质量无关不可相加的参数,称为强度参数如压力、温度、密度(2)与质量成正比可以相加的参数,广延参数。
如容积,内能、熵4.热工学中常用状态参数有六个:压力、比容、温度、内能、焓、熵基本状态参数:压力 p(此处的压力是指绝对压力非表压力或真空度)、温度 T、比容 v 5.绝对压力、环境压力和相对压力之间的关系,可写出如下3个关系式,从中整理出所求量。
当P>Pb时为表压力:P=Pg+Pb;当P<Pb时为真空度:P=Pb-Pv6.平衡状态:指热力系在无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要达到平衡状态必须满足热平衡和力平衡两个条件,若存在化学反应或相变包括化学平衡、相平衡7.引入平衡状态的目的:整个热力系统可用一组统一的并具有确定数值的状态参数来描述状态,便于分析热力学问题8.状态公理:对组成一定的闭口系,独立状态参数个数 N=n+1独立参数数目N=不平衡势差数=各种功的方式+热量= n+1 简单可压缩系统独立状态参数个数:N = n + 1 = 29过程:热力系从一个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态所经历全部状态的集合10.准静态过程定义:在无限小势差的推动下,由一系列连续的平衡状态组成的过程称为准平衡过程,也称为准静态过程。
条件: 推动过程进行的势差无限小。
05 细胞膜和细胞核-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新教材新高考)

结论 美西螈的肤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分裂、分化
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控制着生物体形态结构建成 生物体的性状主要与细胞核有关
思考:只做嫁接实验能否说明伞帽的形成一定是细胞核的作用?
训练
1.如图表示科学家进行的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你认为该图最能说明( D )
A.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B.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C.细胞质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控制细胞分裂、分化
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1.体现了膜的功能特点: 选择透过性 2.控制作用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
P71 像蛋白质这样的生物大分子,通过胞吞或胞吐进出 细胞,其过程需要与膜上蛋白质结合 (不需要转运蛋白)
3.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 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及转运蛋白空间结构的变化 P66末段
判断: ①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磷脂无关
2.在细胞周期中表现为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的是什么结构?
前期:核膜、核仁消失 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3.核仁的功能?
与某种RNA的形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是怎样的?
①特征相同: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②成分相同: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③功能相同: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核膜—控制物质进出,主要是小分子、离子 核孔—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如mRNA、蛋白质) 3、染色质与染色体的相互转化? P56第二段 4、模型的概念、形式、举例 P57小字
五、对细胞核功能的理解
说明:细胞核控制着 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实验名称 美西螈核移植实验 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 变形虫切割及核移植实验 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高分子材料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探讨——以《材料的表面与界面》为例

2021年第2期广东化工第48卷总第436期 · 233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高分子材料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探讨——以《材料的表面与界面》为例熊贤强1,张晓2*,余彬彬1,金燕仙1(1.台州学院医药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浙江台州318000;2.台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浙江台州318000) [摘要]超星学习通是一款为高校师生提供教育教学的移动平台,可以通过“网上+线下”模式将课堂教学与网上教学融合在一起,打造材料的表面和界面翻转课程的有效载体。
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搭建材料的表面和界面翻转课堂,改变传统“老师讲、学生听”的大水漫灌式教学方式,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本文以超星学习通平台搭建材料的表面和界面翻转课堂,探索研究新形势下“互联网+教学”模式改革。
[关键词]超星学习通;教学改革;翻转课堂[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21)02-0233-02Discussion on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Polymer Material Specialty Based on Chaoxing Learning Platform—Taking “The Surface and Interface ofMaterials” as an ExampleXiong Xianqiang1, Zhang Xiao2*, Yu Binbin1, Jin Yanxian1(1.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Taizhou University, Taizhou 318000;2.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Taizhou University, Taizhou 318000, China)Abstract: Chaoxing Learning is a mobile platform that provid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can integrate traditional offline teaching with online teaching through the “online + offline” mode to create an effective carrier for material surface and interface flipped course. Based on the Chaoxing Learning platform, the surface and interface flipped classroom of materials are built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of “teacher speaks, student listens”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In this paper, the superstar learning platform is used to build the surface and interface flipped classroom of materials and explore the reform of “Internet + teaching” mod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Keywords: Chaoxing Learning Platform;teaching reform;flipped classroom1 引言高分子材料专业是研究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制备以及组成、结构和性能学科,目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主要培养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具备高分子材料合成与改性方面的技术研发、工艺设计、生产管理等的高端人才。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海水的性质

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 1.结合图表资料,理解 影响海水温度、盐度和 密度的主要因素。 2.运用图表资料,归纳 总结海水温度、盐度、 密度的时间变化和空间 分布规律。
学科素养 综合思维:了解海水性质的分布规律 及影响因素;了解海浪、潮汐、洋流 的形成因素。 地理实践力:了解海水温度、盐度的 分布规律和海浪、潮汐、洋流的类型。 人地协调观:理解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9.(2021年广东卷)[海洋地理](10分) 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水体中的分子态氧,其含量变化与水温、盐度、有机物质分 解和生物活动等相关。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长江口外海域水体溶氧低值区的 面积和强度不断增加,夏季尤其显著,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了许多现实和潜在 影响。 分析长江口外海域水体溶解的低值区在夏季强度显著增加的原因。
影响盐场分布的因素
11.(2021重庆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花岙岛位于浙江宁波象山县境内,岛屿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环列崖壁高耸的火 山岩柱状节理群,崖壁下遍布浑圆的卵石。象山晒盐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花岙 岛盐场是浙江仅存的一座使用古法晒盐的盐场,每年7、8月是晒盐高峰期,如遇 大风浪或持续阴雨会使收成减少。下图为花岙岛等高线地形图。
8.该年度5月出现大量浒苔,7月最多,8月大量减少。主要影响因素是海水的 C
A.盐度
B.密度
C.温度
D.营养盐
9.浒苔爆发的源地是苏北浅滩,集结地却位于山东半岛沿海。其主要影响因素 C
是
A.地表径流 B.纬度位置 C.大气环流 D.光照
10.(2022年惠州市三模)[选修2:海洋地理](10分) 长江径流入海后与海水混合,因密度较小而漂浮在海水之上,向外海流动形成长 江冲淡水。下表为4-6月长江入海口附近主要风向。
材料力学第4讲-利用微分关系绘制梁内力图

在CD和DB段,剪力为负值,弯矩图
1.7 为向下倾斜的直线.
最大弯矩发生在剪力改变正、负号的 C
截面处.说明剪力图和弯矩图是正确的.
27 +
例题3-4-2 一简支梁受均布荷载作用,其集度 q=100kN/m ,如图 所示.试用简
易法作此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解:(1) 计算梁的支反力
FRA FRB 0.5 100 1.6 80kN
(1)梁的载荷集度函数、剪力函数和弯矩函数之间的 微分关系
(2)利用微分关系的绘制简单梁的内力图 (3)利用微分关系绘制多跨静定的内力图 (4)根据梁的内力图反推梁的荷载图 2.5 应用叠加原理绘制梁的内力图(待学习) 2.6 刚架和组合变形杆件的内力分析(待学习)
2.4 利用微分关系绘制梁的内力图
dFS ( x) q( x) dx
dM ( x) dx
FS
(
x)
(3)内力的极值点位置的判断 1)最大剪力可能发生在集中力所在截面的一侧;或
发生在剪力图有转折的截面处或杆件的端部.
2)梁上最大弯矩 Mmax可能发生在均布荷载作用区段 内FS(x) = 0 的截面上; 或发生在杆件中部弯矩发生
转折或突变处,或发生在杆件的端部。
将梁分为 AC、CD、DB 三段.
AC和DB上无荷载,CD 段有向下的
均布荷载.
(2)剪力图 AC段 水平直线
FSA右 FRA 80kN
CD段 向右下方的斜直线
FRA
A C
0.2 1
FS
(kN)
80
q
FRB
B
D
1.6
2
+
FSC FRA 80kN
FSD FRB 80kN
材料合成与制备方法复习ppt课件

3.水热与溶剂热合成的生产设备为高压釜,有不锈钢外壳和聚四氟乙 烯内衬构成
8
简答和论述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
水热生长体系中的晶粒形成有哪三种机制?
“均匀溶液饱和析出”机制由于水热反应温度和体系压力的升高,溶 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降低并达到饱和,以某种化合物结晶态形式从溶液 中析出。
金属的电位序有什么实用意义? 由电位序可知,在标准情况下氢前面的金属都是容易氧化的金属,氢后面的 是难氧化的金属,前面的金属能把电位序表中排在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 换出来;可计算由任何两组金属组成的电池的电动势。
电解合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通电前,电解质中的离子常处于无秩序的运动中,通直流电后,离子作定 向运动。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在阴极得到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向阳极移 动,在阳极失去电子,被氧化。
14
经 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什么是电解定律(法拉第定律) 电解时,电极上发生变化的质量与通过的电量成正比,且每通过1F电量 可析出1mol任何物质。
交联度高,结 构粒子
5. 凝胶点是指流变性质的突然改变,即容器倾斜45º时,溶胶不流动
材料表界面思考题答案汇总

考试
答案
第二章:液体表面 2. 试述表面张力(表面能)产生的原因。
P6 原因为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所受的力不均匀而产生的。液体表面层即气液界面中的分子受到指向液体内 部的液体分子的吸引力,也受到指向气相的气体分子的吸引力,由于气相吸引力太小,这样,气液界面的分 子净受到指向液体内部并垂直于表面的引力作用,即为表面张力。这里的分子间作用力为范德华力。
17. 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对溶液的表面张力有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有这样的影响? P41 (1)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表面张力而下降,当达到临界浓度时,表面张力就不 再发生变化。 (2)表面活性剂其亲水端向水,亲油段相空气,其浓度的上升会使分子聚集在表面,这样, 空气和水的接触面减小,表面张力急剧下降,与此同时,水中的表面活性剂也聚集在一起,排 列成憎水基向里,亲水基向外的胶束。表面活性剂浓度进一步增加,水溶液表面聚集了足够多 的表面活性剂的分子,无间隙地布满在水溶液表面上,形成单分子膜。此时,空气和水完全处 于隔绝状态,表面张力趋于平缓。 18. 表面活性剂按亲水剂类型可怎样分类? P43 表面活性剂溶于水能电离成离子的叫做离子型表面活性剂,R 基不能电离的叫做非离子型 表面活性剂。 其中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分成阴离子、阳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
度降低,HLB 值下降,使得乳状液从原来的(O/W)型转变为油包水型(W/O)所对应的温度.又称为亲 水-亲油平衡温度.
共 12 页 当前第 5 页
《材料表界面》复习思考题答案汇总
(2) PIT与HLB都可以反映出亲水亲油性,但是,PIT可以反映出油的种类、水溶液性质、温度 和相体积等的影响。 同时 PIT 测定简单、精度高。
13. 比较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区别。
项目 吸附力 吸附热 选择性 吸附层 吸附速度 可逆性 发生吸附速度 物理吸附 范德华力 小,接近液化热 无 单、多分子层 快,不需要活化能 可逆性 低于吸附质临界温度 化学吸附 化学键力 大,接近反应热 有 单分子层 慢,需要活化能 不可逆性 远高于吸附质沸点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复习资料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复习资料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复习1.X射线的本质是什么?是谁⾸先发现了X射线,谁揭⽰了X射线的本质?本质是⼀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其波长介于0.01-1000A。
1895年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先发现了X射线,1912年由德国物理学家laue揭⽰了X射线本质。
2.试计算波长0.071nm(Mo-Kα)和0.154A(Cu-Kα)的X射线束,其频率和每个量⼦的能量?E=hν=hc/λ3.试述连续X射线谱与特征X射线谱产⽣的机理连续X射线谱:从阴极发出的电⼦经⾼压加速到达阳极靶材时,由于单位时间内到达的电⼦数⽬极⼤,⽽且达到靶材的时间和条件各不相同,并且⼤多数电⼦要经过多次碰撞,能量逐步损失掉,因⽽出现连续变化的波长谱。
特征X射线谱: 从阴极发出的电⼦在⾼压加速后,如果电⼦的能量⾜够⼤⽽将阳极靶原⼦中内层电⼦击出留下空位,原⼦中其他层电⼦就会跃迁以填补该空位,同时将多余的能量以X射线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结果得到具有固定能量,频率或固定波长的特征X射线。
4. 连续X射线谱强度随管电压、管电流和阳极材料原⼦序数的变化规律?发⽣管中的总光⼦数(即连续X射线的强度)与:1 阳极原⼦数Z成正⽐;2 与灯丝电流i成正⽐;3 与电压V⼆次⽅成正⽐:I 正⽐于i Z V2可见,连续X射线的总能量随管电流、阳极靶原⼦序数和管电压的增加⽽增⼤5. Kα线和Kβ线相⽐,谁的波长短?谁的强度⾼?Kβ线⽐Kα线的波长短,强度弱6.实验中选择X射线管以及滤波⽚的原则是什么?已知⼀个以Fe为主要成分的样品,试选择合适的X射线管和合适的滤波⽚?实验中选择X射线管要避免样品强烈吸收⼊射X射线产⽣荧光幅射,对分析结果产⽣⼲扰。
必须根据所测样品的化学成分选⽤不同靶材的X射线管。
其选择原则是:Z靶≤Z样品+1应当避免使⽤⽐样品中的主元素的原⼦序数⼤2-6(尤其是2)的材料作靶材。
滤波⽚材料选择规律是:Z靶< 40时:Z滤=Z靶-1Z靶>40时:Z滤=Z靶-2例如: 铁为主的样品,选⽤Co或Fe靶,不选⽤Ni或Cu靶;对应滤波⽚选择Mn7. X 射线与物质的如何相互作⽤的,产⽣那些物理现象?X 射线与物质的作⽤是通过X 射线光⼦与物质的电⼦相互碰撞⽽实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Kelvin公式的应用
P 2V 2M
RTln( )
P0 R r
应用Kelvin公式可以解释一些现象: • 1、过饱和蒸气,人工降雨 • 2、过热液体 • 3、过饱和溶液
2. Kelvin公式的应用
人工降雨
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时,首先形成非常小的液核,在液核存在
对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情况比较简单。 因它不存在电离问题,在一般情况下,非离子表 面浓度也很小(<10-2 molL-1),可以应用二组 分Gibbs公式计算。
1 2R c2 T c2TR 1Tln c2T (2-47)
3. Gibbs 吸附等温式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应用
P 4 r 2 dr 8 r dr
p 2 / r
(2-15)
(1)凸液面,液滴的曲率半径r为正,△P为正,附加压力 指向液体内部,r越小,△P越大;
(2)平液面,r趋向无穷大,△P为零,跨越平液面不存在
压力差;
(3)凹液面,r为负,△P为负,附加压力指向空气。
1. Laplace方程
材料表界面的基本性能
表面张力
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
1. 分子间力的影响
Hg > NaCl > H2O >
金属键 离子键 极性共价键及氢键
苯
非极性共价键
2. 温度的影响
3. Laplace方程 2. Kelvin公式 3. Gibbs 吸附等温式 4. Young方程
复习课
材料表界面的基本性能
表面张力与表面Gibbs自由能
不同点:物理概念、意义不同: 表面张力(通常)指纯物质的表面层分子间实际存在 着的(收缩)张力。单位:N / m。 表面自由能表示形成单位新表面使体系自由能的增加, 可表示为:J/m2
材料表界面的基本性能
表面张力与表面Gibbs自由能
相同点: σ 既可表示表面自由能又可表示表面张力,两者量纲 相同,数值相等: 表面自由能 J / m2 = Nm /m2
的基础上继而长大形成大的液滴,从而发生水蒸气的凝结。根据
kelvin公式:
P 2V 2M
RTln( )
P0 R r
对于初始形成的液核,半径非常小,其对应的饱和蒸汽压远远大
于平液面水的饱和蒸汽压,所以液核很难形成,从而发生了空气中
水蒸气过饱和现象。
若在空中存在凝结中心, 比如灰尘, 会使水滴初始凝结曲率半 径变大, 当相应的饱和蒸气压小于高空中有的水蒸气压力时, 蒸 气会凝结成水。人工降雨正是利用种原理, 通过向云层 中的过饱 和水气提供凝聚中心( 例如Ag I 微粒) 以达到人工增雨的目的。
3. Gibbs 吸附等温式
1 2R c2 T c2TR 1Tln c2T (2-47)
Γ21表示单位面积上吸附溶质的过剩量,单位是mol/cm2。 它表示溶质的表面浓度和本体浓度之差。
C2为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或体积摩尔浓度。
3. Gibbs 吸附等温式
4. Young方程
在气、液、固三相交界点,自固-液界面经过液体内 部到气-液界面的夹角称为接触角,通常用q表示。
固气固液液c气oqs
固气固液液c气oqs
θ
固气固液液c气oqs
1. Laplace方程
弯曲表面上的附加压力
A
B
ps
ps
A
B
由于液面是弯曲的,沿AB的周界上的表面张力不能抵 消,作用于边界的力有一指向曲率中心的合力。所有 的点产生的合力和为 Ps ,称为附加压力。
1. Laplace方程
弯曲表面上的附加压力
✓附加压力的方向总是指向曲率中心。
ps ps
1. Laplace方程
对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由于在水中的电离,使 得情况比较复杂,在表面相和体相中均存在正离 子、负离子和分子,需同时考虑它们的平衡关系。
1 22R c2 T c2TR 1T 2ln c2T (2-47)
3. Gibbs 吸附等温式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应用
1 2R c2 T c2TR 1Tln c2T (2-47)
Γ21为正,为正吸附,溶质的表面浓度大于本体浓度, 即为表面超量; Γ21为负,则为负吸附,溶质的表面浓度小于本体浓 度,即为表面亏量;
3. Gibbs 吸附等温式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应用
涉及到的计算: 知道毛细管液面高度,求 表面张力。
2. Kelvin公式
弯曲表面上的蒸汽压
RTlnP ( )2V2M P0 R r
Kelvin公式表明: 液滴的半径越小,其蒸汽压越大。 气泡的半径越小,其蒸汽压越小。
2. Kelvin公式
弯曲表面上的蒸汽压
RTlnP ( )2V2M P0 R r
= N / m 表面张力
材料表界面的基本性能
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的本质: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表面张力产生的根本原因: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不平衡 表面张力的方向: 表面张力的方向和液面相切,如果液面是平面,表面张 力就在这个平面上。 如果液面是曲面,表面张力就在 这个曲面的切面上,并促使液体表面积缩小的方向。
P 4 r 2 dr 8 r dr
p 2 / r
(2-15)
涉及的计算: 知道内外压差,液体表面张力,计算液珠直径。
1. Laplace方程的应用
液体表面张力测定
最
毛 细 管 法
大 气 泡 压 力
滴吊吊 重环板 法法法
法
1. Laplace方程的应用
毛细管法
r r
h
gh=2/r (2-20)
表面吸附量的计算 由Gibbs公式,我们知道吸附量与浓度有关。当浓
度很小时,吸附量与浓度成正比,呈线性关系; 当浓度很大时,吸附量达到一定值后,就不再变 化,表明溶液界面上的吸附已达饱和,此时的吸 附量为饱和吸附量,用Гm表示。由饱和吸附量即 可计算出吸附分子极限面A积m AmN。01m
表面活性剂的概念 表面活性剂分类 表面活性剂的物理化学性能 表面活性剂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