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工程学下册习题及答案
水质工程学试题库二与答案

水质工程学试题库二与答案水质工程学一、名词解释:1、最小设计坡度――在污水管道设计时,通常使管道埋设坡度与设计地面坡度基本一致,但管道坡度造成的流速应等于或大于最小设计流速,以防止管道内产生沉淀。
因此将相应于管内流速为最小设计流速时的管道坡度叫做最小设计坡度。
2、澄清池――主要依靠活性泥渣层达到澄清目的。
当脱稳杂质随水流与泥渣层接触时,便被泥渣层阻留下来,使水获得澄清。
3、最大设计充满度――在设计流量下,污水在管道中的水深h和管道直径D的比值称为设计充满度,当h/D=1时称为满度。
4、硝化――在消化细菌的作用下,氨态氮进行分解氧化,就此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在亚消化菌的作用下,使氨转化为亚硝酸氮,然后亚硝酸氮在硝酸菌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硝酸氮.5、最小覆土深――指管道外壁顶部到地面的距离。
6、快滤池――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粒状滤料层快速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获得澄清的工艺过程。
7、径流系数――径流量与降雨量的比值称径流系数,其值常小于1。
8、土地处理――土地处理有两种方式:改造土壤;污泥的专用处理厂。
用污泥改造不毛之地为可耕地,如用污泥投放于废露天矿场、尾矿场、采石场、粉煤灰堆场、戈壁滩与沙漠等地。
专用场应设截流地面径流沟及渗透水收集管,以免污染地面水与地下水。
9、泥龄――暴气池内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污泥量之比,即活性污泥在暴气池内的平均停留时间,因之又称为D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
10、污洗容积指数――本项指标的物理意义是在暴气池出口处的混合液,在经过30min静沉后,每g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有的容积,以mL计。
11、折点加氯――从折点加氯的曲线看,到达峰点H时,余氯最高,但这是化合性余氯而非自由性余氯,到达折点时,余氯最低。
12、BOD5――水温为20条件下,5天的时间内,由于微生物的生活活动,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
13、MLVSS――本项指标所表示的是混合液活性污泥中的有机性固体物质部分的浓度,是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
水质工程学试卷2--含答案

水质工程学考试2给水112 王雷一:填空题1. 常用无机混凝剂有硫酸铝、三氯化铁、硫酸亚铁等。
2. 根据水中悬浮颗粒的凝聚性能和浓度,沉淀可分为自由沉淀、絮凝沉淀、成层沉淀、干扰沉淀等。
3. 过滤技术中,工程中常用的滤池有粗滤料滤池、无阀滤池、生物滤池等。
4.莫诺特公式表示为:5. 需氧量与底物降解关系公式表示为:6. 活性污泥对有机物的降解可分为两个阶段吸附阶段和微生物降解阶段7. 按照工作原理,稳定塘可分为4种类型,分别是好氧塘、兼性塘、厌氧塘和曝气塘8. 污泥干化与脱水的方法主主要有:自然干化和机械脱水.二:判断题1.无阀滤池自动反冲洗是由于滤池中水头损失超过一定的数值造成的。
(√)2.活性污泥SVI超过多少的时候沉降性能好与差解释:SVI值低,沉降性能好!SVI3.曝气池需氧量包括 BOD需氧量。
(√)三:名词解释1.异向絮凝:由布朗运动所引起的胶体颗粒碰撞聚集称为“异向絮凝”。
2.同向絮凝:由外力推动所引起的胶体颗粒碰撞聚集称为“同向絮凝”。
3.表面负荷:单位面积上承受的水流量。
4.污泥膨胀:污泥变质,含水率上升,澄清液减少,体积膨胀,不易沉降的现象。
5.污水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把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简单无机物,使水得到净化的污水处理方法。
6.厌氧氨氧化:在缺氧的条件下将氨氮转化为氮气,以亚硝酸盐作为电子接受体的生物反应过程。
四:简答题1.解释“胶体颗粒稳定性”的概念,并分析水中胶体稳定性的原因。
胶体稳定性是指胶体颗粒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状态的特性。
胶体稳定性的原因:①胶体动力稳定性由于胶体颗粒尺寸很小,强烈的布朗运动使其克服重力作用而不下沉,能够均匀的分散在水溶液中。
②胶体的带电稳定性静电斥力使胶体颗粒保持分散状态而稳定。
③胶体的溶剂化作用稳定性2.简述滤池大阻力和小阻力配水系统的原理及其优缺点,试举例说明两种配水系统所使用的物质形式和常用材料。
大阻力配水系统原理:穿孔管上总的开孔率很低,产生较大的水头损失,孔口水头损失远高于配水系统中各孔口处沿程损失的差别,实现了配水均匀。
水质工程学试卷试题(附答案)

《水质工程学》试卷1仅供参考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天然水体中的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为溶解物、胶体颗粒、悬浮物三类。
2.在水的混凝过程中,浊度属于憎水胶体,而色度属于亲水胶体。
3.混凝剂的投加方式常采用干投或湿投。
4.斜板(斜管)沉淀池是建立在浅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5.过滤技术中,常用的滤料有石英砂、无烟煤等。
6.活性污泥微生物通常由有机物、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组成。
7.四阶段厌氧生物代谢过程包括水解阶段、产酸发酵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及产甲烷阶段。
8.污泥干化与脱水的方法主要有自然干化、机械脱水。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1.脱稳:使胶体粒子失去稳定性的过程。
2.干扰沉降:当非均相物系的颗粒较多,颗粒之间很近时,颗粒沉降时会受到周围其他颗粒的影响,互相干扰,这种沉降称为干扰沉降3.有效直径d:能使10%的滤料通过的筛孔直径。
104.污泥容积指数(SVI):从曝气池出口处取出的混合液,经过30min静沉后,每克干污泥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有的容积。
5.合成产率(Y):微生物增殖总量的系数,不包括由于微生物内源呼吸作用而使其本身质量消亡的那部分。
6.厌氧氨氧化(ANAMMOX):在缺氧的条件下将氨氮转化为氮气,以亚硝酸盐作为电子接受体的生物反应过程。
三、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题2分,共10分)1.铝盐混凝剂水解在pH=5时是以去除浊度的吸附架桥为主,而在pH=7—8时是以去除色度的电中和为主。
(×)2.在沉淀池中表面负荷指的就是水中颗粒的截流速度。
(×)3.虹吸滤池能自动反冲洗是由于滤层中水头损失增大到一定数值造成的。
( \(^o^)/YES!)4.活性污泥由活性污泥微生物、活性污泥代谢产物、活性污泥吸附的难降解惰性有机物组成。
(×)还包括污泥吸附的无机物5.污泥浓缩主要降低污泥中的空隙水;自然干化和机械脱水,主要脱除毛细水;干燥与焚化法,主要脱除吸附水与内部水。
水质工程学试题集及答案

水质工程学试题集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水质工程学中,下列哪种物质是水体中常见的污染物?A. 氧气B. 氮气C. 汞D. 氦气答案:C2. 在水处理过程中,混凝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消毒B. 沉淀C. 过滤D. 吸附答案:B3.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方法?A. 沉淀法B. 离子交换法C. 吸附法D. 蒸馏法答案:D4. 污水处理中,生物处理法主要利用哪种微生物?A. 酵母菌B. 乳酸菌C. 硝化细菌D. 醋酸菌答案:C5.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水处理中的消毒方法?A. 氯气消毒B. 紫外线消毒C. 臭氧消毒D. 沉淀法答案:D6.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水体中的有机物?A. 苯B. 甲烷C. 二氧化碳D. 乙醇答案:C7. 以下哪种物质是水体中常见的悬浮物?A. 氮气B. 二氧化碳C. 泥沙D. 氧气答案:C8.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水体中的无机污染物?A. 硫酸盐B. 硝酸盐C. 重金属D. 石油答案:D9.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水体中有机物的去除方法?A. 生物降解B. 吸附C. 沉淀D. 蒸馏答案:C10.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水体中的微生物?A. 细菌B. 病毒C. 藻类D. 真菌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水质工程学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水体的自净能力?A. 水体的流速B. 水体的温度C. 水体的pH值D. 水体的溶解氧答案:ABCD2. 下列哪些物质是水处理中常用的混凝剂?A. 硫酸铝B. 聚合氯化铝C. 硫酸铁D. 硫酸镁答案:ABC3. 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用于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A. 沉淀法B. 离子交换法C. 吸附法D. 蒸馏法答案:ABC4. 下列哪些微生物在水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A. 硝化细菌B. 乳酸菌C. 酵母菌D. 醋酸菌答案:A5. 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用于水体中有机物的去除?A. 生物降解B. 吸附C. 沉淀D. 蒸馏答案:AB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水质工程学是研究水体污染及其防治的科学。
大学《水质工程学》试题及答案

《水质工程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天然水体中的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为溶解物、胶体颗粒、悬浮物三类。
2.在水的混凝过程中,浊度属于憎水胶体,而色度属于亲水胶体。
3.混凝剂的投加方式常采用干投或湿投。
4.斜板(斜管)沉淀池是建立在浅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5.过滤技术中,常用的滤料有石英砂、无烟煤等。
6.活性污泥微生物通常由有机物、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组成。
7.四阶段厌氧生物代谢过程包括水解阶段、产酸发酵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及产甲烷阶段。
8.污泥干化与脱水的方法主要有自然干化、机械脱水。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1.脱稳:使胶体粒子失去稳定性的过程。
2.干扰沉降:当非均相物系的颗粒较多,颗粒之间很近时,颗粒沉降时会受到周围其他颗粒的影响,互相干扰,这种沉降称为干扰沉降:能使10%的滤料通过的筛孔直径。
3.有效直径d104.污泥容积指数(SVI):从曝气池出口处取出的混合液,经过30min静沉后,每克干污泥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有的容积。
5.合成产率(Y):微生物增殖总量的系数,不包括由于微生物内源呼吸作用而使其本身质量消亡的那部分。
6.厌氧氨氧化(ANAMMOX):在缺氧的条件下将氨氮转化为氮气,以亚硝酸盐作为电子接受体的生物反应过程。
三、简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澄清池与沉淀池的异同点。
澄清池也可用于混凝处理。
在澄清内可以同时完成混合,反应,沉降分离等过程。
其优点是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好,生产效率高,节约药剂用量。
缺点是对进水水质要求严格,设备结构复杂。
沉淀池可以用于出去悬浮有机物和分离处理工艺中产生的生物膜、活性污泥等。
缺点是各种机件都在水下,易于腐蚀,难于维护。
2.写出石英砂清洁滤层过滤水头损失公式(Carman-Kozony公式),并分析各因素对水头损失影响的结果。
式中h-----清洁滤料层的水头损失 ;-----运动粘滞系数m 0----滤料空隙率 ;d-----与滤料体积相同的球体直径l-----滤料层厚度v-----滤速-----滤料颗粒球度系数各因素对水头损失的影响:(1)水头损失与滤速、滤料厚度和运动粘滞系数成正比,因此滤速与滤层厚度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水质工程学下册试题

水质工程学下册试题1、简述活性污泥法中微生物的代谢过程答:污水中的有机物,首先被吸附在大量微生物栖息的活性污泥外观,并与微生物细胞外观接触,在透膜醉的作用下,透过细胞壁进入微生物细胞体内,小分子的有机物能够直接透过细胞壁进入微生物体内,大分子的有机物,那么务必在西胞外酶--水解酶的作用下,被水解为小分子后再被微生物摄入细胞体内。
微生物通过各种胞内酶的催化作用,对摄入细胞体内的有机物金行代谢回响。
过程为两步:(1)分解代谢:微生物对一片面有机物举行氧化分解最终形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稳定的无机物,并供给合成新细胞物质所需的能量;(2)合成代谢:剩下的一片面有机物被微生物用于合成新细胞,所需能量来自分解代谢微生物对自身的细胞物质举行分解,并供给能量,即内源呼吸或自身氧化。
当有机物充分时,大量合成新的细胞物质,内源呼吸作用不明显,但当有机物消耗殆尽时,内源呼吸就成为供给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主要方式。
2、影响活性污泥法微生物生理活动的因素有哪些?)答:有养分物、溶解氧、PH值、温度和有毒物质。
二、解释SBR法的五个阶段工作流程答:SBR回响器操作按时间次序,一个周期分为五个阶段:进水阶段一回响阶段一沉淀阶段一排水阶段一闲置阶段。
(1)进水阶段:进水前回响器内存在高浓度的活性污泥混合液,可以起到谁知调理作用。
(2)回响阶段:包括曝气与搅拌混合,此阶段主要是好氧过程,可以处理有机物和对氮的硝化作用;(3)沉淀阶段:中断曝气,使混合液处于静止状态,活性污泥与水分开。
此阶段时间操纵得长短后,可以形成缺氧后氧状态,能够举行反硝化和除磷效果;(4)排水阶段:经沉淀后产生的上清液,作为处理水出水,直排到最低水位;(5)闲置阶段:排水后,回响器处于停滞状态,此阶段可长可短,可有可无,主要根据污水的水量和水质处境而定。
水质工程学练习题(4)

水质工程学练习题(4)第三章混凝一、填空:1、水处理过程中,混凝过程主要的去除对象为胶体和微小悬浮物。
2、胶体在水中之所以稳定,主要原因为胶体的动力稳定、带电稳定和胶体的溶剂化作用。
3、常用的混凝剂有硫酸铝、三氯化铁和聚合氯化铝。
4、目前公认的四个混凝机理分别是: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网捕-卷扫。
5、根据快速混合的原理,混合设施主要有如下四类:水利混合、水泵混合、管式混合、机械混合。
6、混凝剂与水的混合絮凝中控制水利条件的重要参数是速度梯度G值和絮凝时间T 值。
混合阶段要求的水利条件是G值为700~1000S-1,T值为10~20s,絮凝阶段要求的水利条件是平均G值为20~70S-1,GT值为1×104 ~1×105。
二、名词解释:混凝的定义总电位ζ电位压缩双电层速度梯度G--指两相邻水层的水流速度差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比值。
复合混凝剂同向絮凝异向絮凝混凝剂助凝剂三、问答题:1.试述混凝机理,及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答:胶粒的混凝机理①压缩双电层作②吸附电中和作用③吸附架桥作用④网捕卷扫作用(4分)絮凝机理:①异向絮凝②同向絮凝(3分)影响因素:(3分)①水温的因素②PH的影响③水的碱度的影响④浊质颗粒的影响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影响⑥混凝剂的种类及投加量的影响⑦混凝剂的投加方式的影响2、铝盐和铁盐作为混凝剂在水处理过程中发挥哪三种作用?(1)Al3+或Fe3+和低聚合度高电荷的多核羟基配合物的脱稳凝聚作用。
(2)高聚合度羟基配合物的桥连絮凝作用。
(3)以氢氧化物沉淀形式存在时的网捕絮凝作用。
3. 混凝药剂的选择遵循哪些原则?P72第四章沉淀一、填空:1、在水处理领域中,颗粒在水中的沉降属于_层流___状态,颗粒的下沉速度可用_斯托克斯___公式计算。
2、澄清池内_泥渣__的体积浓度是提高原水中悬浮颗粒絮凝速率的决定性因素。
3、自由沉淀颗粒在水中所受的力有自身重力、水的浮力、粘滞阻力、惯性力。
水质工程学作业及参考答案

水质工程学作业及参考答案思考題和作業1水循環定義1:水循環是指水由地球不同の地方透過吸收太陽帶來の能量轉變存在の模式到地球另一些地方。
定義2:在太陽能和地球表面熱能の作用下,地球上の水不斷被蒸發成為水蒸氣,進入大氣。
水蒸氣遇冷又凝聚成水,在重力の作用下,以降水の形式落到地面,這個周而複始の過程,稱為水循環。
定義3:水循環是指大自然の水通過蒸發,植物蒸騰,水汽輸送,降水,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等環節,在水圈,大氣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進行連續運動の過程。
水循環分為海陸間循環(大循環)以及陸上內循環和海上內循環(小循環)。
從海洋蒸發出來の水蒸氣,被氣流帶到陸地上空,凝結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發返回大氣,其餘部分成為地面徑流或地下徑流等,最終回歸海洋。
這種海洋和陸地之間水の往複運動過程,稱為水の大循環。
僅在局部地區(陸地或海洋)進行の水循環稱為水の小循環。
環境中水の循環是大、小循環交織在一起の,並在全球範圍內和在地球上各個地區內不停地進行著。
水の社會循環:由於人類生產與生活活動の作用與影響,自然水循環徑流部分參與の水循環。
水の社會循環對水量和水質有較為突出の影響,近年來,河流、湖泊來水量大幅度減少,甚至幹涸,地下水位大面積下降,徑流條件發生重大改變,不可複原水量所占比例愈大,對自然水文循環の擾動愈劇烈,天然徑流量の降低將十分顯著,引起一系列の環境與生態災害。
簡述水質汙染指標在水體汙染控制、汙水處理工程設計中の作用。
水質指標是水中某一種或某一類雜質の含量,直接用其濃度表示,如某種重金屬和揮發酚;有些是利用某類雜質の共同特性來間接反映其含量の,如BOD 、COD 等;還有一些指標是與測定方法直接聯系の,常有人為任意性,如渾濁度、色度等。
水質指標是判斷和綜合評價水體質量並對水質進行界定分類の重要參數,是通過對汙染物質做出定性、定量の檢測以反映汙水の水質,能綜合表示水中雜質の種類和含量。
通過水質汙染指標能指導水體汙染控制和汙水處理工程設計の進行與發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质工程学下册习题及答案
水质工程学下册习题及答案
水质工程学是研究水体污染控制和水质改善的学科,它涉及到水体的化学、物理和生物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介绍一些水质工程学下册的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学习水质工程学的同学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
1. 水体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是指:
A. 悬浮物
B. 溶解物
C. 水中生物
D. 有机物
答案:D. 有机物
2. 下列哪种物质对水体有氧生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A. 溶解氧
B. 悬浮物
C. 氨氮
D. 高温
答案:C. 氨氮
3. 下列哪种物质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A. 悬浮物
B. 有机物
C. 氨氮
D. 磷酸盐
答案:D. 磷酸盐
4. 下列哪种物质是造成水体腐败的主要原因?
A. 悬浮物
B. 有机物
C. 氨氮
D. 磷酸盐
答案:B. 有机物
5. 下列哪种物质对水体有毒作用?
A. 溶解氧
B. 悬浮物
C. 氨氮
D. 重金属
答案:D. 重金属
二、填空题
1. 水体中的溶解氧主要来源于________。
答案:大气和光合作用。
2. 水体中的氨氮主要来源于________。
答案:有机物的分解。
3. 水体中的磷酸盐主要来源于________。
答案:农田和城市排放的废水。
4. 水体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________。
答案: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5. 水体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________。
答案:工业废水和矿山排放。
三、简答题
1. 请简要介绍一下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答案: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如磷酸盐和氮)过多导致水体中
藻类过度繁殖的现象。
其主要原因是农田和城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营养
物质,进入水体后促进了藻类的生长。
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水中溶解氧的减少,造成水体缺氧,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同时,过度繁殖的藻类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导致水体中的氧气含量下降,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2. 请简要介绍一下水体污染的治理方法。
答案:水体污染的治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物理方
法主要是通过过滤、沉淀、吸附等方式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化学方法
主要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如氯化铁、聚合氯化铝等,使污染物沉淀或凝结,
从而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生物方法主要是利用生物体对污染物进
行降解和转化,如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利用水生植物吸收磷酸盐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生态修复的方法,通过调整水体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恢复水体
的自净能力。
以上是水质工程学下册的一些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学习水质工程学的同学有所
帮助。
水质工程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需要掌握一定的化学、物理和生物方
面的知识。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水质工程学的知识,为保护和改善水环境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