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功能训练
声门上吞咽训练方法

声门上吞咽训练方法
声门上的吞咽训练是一个有用的技能,可以帮助人们改善吞咽的过程,并减少不必要的不适。
这种训练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强化喉部肌肉,使其更加强大和协调,从而改善吞咽功能。
以下是一些声门上吞咽训练方法:
1. 舌头上升训练:这个训练方法旨在锻炼舌头的肌肉,使其能够更好地协调吞咽过程。
首先,吞下唾液或水,然后让舌头向上顶起上颚。
重复这个动作,每次吞咽时都做这个练习。
2. 肌肉收缩训练:这个方法旨在加强整个喉部肌肉,特别是喉绞肌,以增强吞咽力度。
在这种训练中,可以想象有一个气球在喉咙里,然后用力收缩喉部肌肉,使气球被挤压出来。
重复这个动作,每次吞咽时都做这个练习。
3. 深呼吸练习:这个方法旨在帮助放松喉部肌肉,以减少吞咽时的紧张和不适。
深呼吸可以缓解焦虑和压力,同时增强呼吸系统。
在这种练习中,可以深呼吸数次,每次呼气时,感觉喉部的肌肉逐渐放松。
4. 慢慢吞咽:这个方法旨在帮助人们意识到吞咽的过程,并逐渐掌握正确的吞咽技巧。
在这种训练中,可以用小口小口地慢慢喝水或吃
食物,同时注意吞咽时喉部的肌肉动作。
重复这个动作,逐渐加大吞咽量和速度。
以上四种声门上吞咽训练方法都有助于改善吞咽功能,但是也需要坚持练习才能取得有效的结果。
如果出现严重的吞咽问题,请及时就医。
吞咽功能训练方案

吞咽功能训练方案
1. 基础训练:
- 口腔运动训练:进行舌头、嘴唇和面颊的运动练习,如伸缩舌头、吹口哨、鼓腮等,以增强口腔肌肉的灵活性。
- 喉部运动训练:进行喉部的上下运动、发声练习等,以提高喉部肌肉的协调性。
- 颈部运动训练:进行颈部的伸展、转动等运动,以改善颈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2. 吞咽技巧训练:
- 体位调整:采用适当的体位,如端坐或倾斜体位,以减少吞咽困难。
- 食团控制:学习将食物分成小份,缓慢咀嚼,并将食团置于口腔后部再进行吞咽。
- 吞咽动作练习:进行空吞咽、唾液吞咽等练习,以增强吞咽的协调性。
3. 进阶训练:
- 冰刺激训练:使用冰棒或冰块轻轻刺激口腔和咽喉部,以提高感觉敏感度和促进吞咽反射。
- 喉部抬高训练:通过练习喉部的抬高动作,以改善喉部的位置和减少误吸的风险。
- 摄食训练:逐渐增加食物的浓稠度和质地,从液态食物逐渐过渡到固态食物,以提高吞咽的能力。
4. 辅助技术和策略:
- 饮食调整:选择适合吞咽的食物,如软质、湿润的食物,避免过于干燥或坚硬的食物。
- 安全吞咽技巧:学习正确的吞咽技巧,如低头吞咽、侧头吞咽等,以减少误吸的风险。
- 口腔清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刷牙、漱口,以减少口腔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请注意,吞咽功能训练方案应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并在专业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
训练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误吸和窒息等风险。
如果你有吞咽困难的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机构,以获得个性化的治疗建议和训练方案。
吞咽功能训练护理操作流程

吞咽功能训练护理操作流程概述吞咽功能训练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旨在帮助患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重新恢复或提高吞咽能力。
本文档将介绍吞咽功能训练的操作流程,并提供相关护理建议。
步骤一:评估在进行吞咽功能训练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吞咽功能障碍的类型和程度。
评估过程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 询问患者关于吞咽困难的症状和体验;2. 观察患者的吞咽动作,包括口腔、咽喉和食道的协况;3. 进行吞咽功能相关的测试,如吞咽水和食物的实验;4. 记录评估结果,包括吞咽功能的类型和程度。
步骤二: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吞咽功能训练计划。
该计划应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能力,并设置合理的训练目标和时间安排。
常见的训练方法包括:1. 饮食和液体调整:根据患者的吞咽功能能力,调整饮食的浓度和质地,避免刺激;2. 咀嚼和舌面运动训练:通过特定的口腔运动和肌肉锻炼,提高口腔和舌面的协调能力;3. 吞咽练:使用特定的吞咽动作练,帮助恢复或加强吞咽能力;4. 气管导管管理:对于气管插管患者,及时清洁和护理气管导管,预vent并发症。
步骤三:实施训练在实施训练时,护士应根据训练计划进行具体操作。
操作过程应遵循以下原则:1. 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2. 仔细解释训练过程,确保患者理解和配合;3. 监测患者的吞咽动作和体验,记录相关信息;4. 遵守清洁和消毒的原则,确保训练器材的安全和卫生。
步骤四:评估和调整吞咽功能训练的效果应定期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
评估过程应重复步骤一的内容,并记录训练的进展和不足之处。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训练计划,以获得最佳的训练效果。
结论吞咽功能训练是一项综合性的护理工作,需要护士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科学的操作流程和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或提高吞咽功能。
同时,护士应不断研究和改进,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以上是吞咽功能训练护理操作流程的概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康复治疗——吞咽器官运动训练

吞咽器官运动训练吞咽器官运动训练的目的是加强唇、下颌及舌的运动,改善软腭及声带闭合的运动控制,强化肌群的力量及协调性,从而改善吞咽的生理功能。
(一)下颌及颜面部练习加强上下颌的运动控制、力量及协调性练习,从而提高进食及吞咽的功能。
1.把口张开至最大,维持5秒,然后放松。
2.将下颌向左右两边移动,维持5秒,然后放松,重复做10次。
3.夸张地做咀嚼动作,重复做10次。
4.张开口说“呀”,动作要夸张,然后迅速合上,重复做10次。
5.紧闭嘴唇,鼓腮,维持5秒,放松,再作将空气快速地在左右面颊内转移,重复做5到10次。
6.下颌肌痉挛的训练方法①牵张方法:小心将软硬适中的物体插入患者切齿间令其咬住,逐渐牵张下颌关节使其张口,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②轻揉按摩咬肌,可降低肌紧张;③训练下颌的运动,开口与闭口时均做最大的阻力运动,如用力咬住臼齿及开口时给以最大阻力。
(二)唇部练习唇部练习的目的是加强唇的运动控制、力量及协调,提高进食吞咽的功能。
具体方法为:1.咬紧牙齿,说“衣”声,维持5秒,做5次。
2.拢起嘴唇,说“乌”声,维持5秒,做5次。
3.说“衣”声,随即说“乌”声,然后放松,快速重复5~10次。
4.闭紧双唇,维持5秒,放松。
重复做5~10次。
5.双唇含着压舌板,用力闭紧及拉出压舌板,与嘴唇抗力,维持5秒放松。
重复做5~10次。
6.压舌板放嘴唇左面,用力闭紧拉出对抗嘴唇咬合力,然后放右面再做,重复做5~10次。
7.重复说“爸”音10次。
8.重复说“妈”音10次。
9.吹气练习:吹气、吹风车、吹肥皂泡、吹哨子等。
10.唇肌张力低下时的训练方法:①用手指围绕口唇轻轻叩击;②用冰块迅速敲击唇部3次;③用压舌板刺激上唇中央;④令患者在抗阻力下紧闭口唇。
(三)舌训练加强舌的运动控制、力量及协调,从而提高进食及吞咽的功能。
包括训练做舌肌的侧方运动、练习舌尖和舌体向口腔背部升起、面颊吸入、舌体卷起、抗阻等动作。
具体方法如下:1.把舌头尽量伸出口外,维持5秒,然后缩回,放松,重复做5~10次。
声门上吞咽训练方法

声门上吞咽训练方法
声门上的喉咙肌肉负责控制声音的发声和停止,它们也参与了咀嚼、吞咽和呼吸。
由于声门上的肌肉非常脆弱,声门上的吞咽训练变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对于那些由于年龄、疾病或手术等原因而受到喉咙肌肉损伤的人。
以下是一些声门上吞咽训练方法:
1. 咀嚼练习:咀嚼食物是声门上肌肉的一种基本训练。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食物应该是软的,并且可以慢慢逐渐增加嚼食的数量和时间。
2. 向上吞咽练习:向上吞咽的方法是一种帮助声门上肌肉恢复和加强的有效方法。
可以用水、果汁或者软食品进行训练。
将液体或软食品咽下时,尝试用喉咙肌肉向上吞咽,而不是用舌头推和咳嗽。
3. 眼球追踪训练:眼球与喉咙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通过进行眼球追踪训练,可以帮助加强声门上肌肉的协调性。
可以通过向左右上下移动眼球,或者盯着一个移动的物体进行训练。
4. 慢咳嗽练习:慢咳嗽是一种很好的声门上肌肉训练方法。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训练应该慢慢进行,并且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如果喉咙肌肉非常脆弱,不适合进行慢咳嗽训练。
5. 声音放松练习:声音放松练习可以帮助声门上肌肉松弛,并且增加喉咙肌肉的柔韧性。
可以通过唠叨、哼唱、咕噜声等方式进行训练。
声门上的吞咽训练需要持之以恒,而且需要在医生和语言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
逐渐增加训练的难度和时间,并且注意不要过度用力,以避免进一步损伤喉咙肌肉。
吞咽功能训练的方法

吞咽功能训练的方法
吞咽功能是指人体通过口咽部将进食物质送入食管、胃、肠道的生理过程。
如果出现吞咽困难、漏吞、呛咳等症状,就需要进行吞咽功能训练。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吞咽功能训练方法。
一、定向训练法:针对吞咽功能障碍的具体症状,进行特定的训练。
比如,对于口腔运动失调导致的吞咽困难,可以进行口腔肌肉训练,如张口、舌伸展、面部运动等;对于食物漏入鼻腔的情况,可以进行咽部强化训练,如反复吞咽口腔水,加强咽部肌肉控制。
二、逐渐加重负荷法:逐渐增加食物的数量和硬度,从容易咽下的食物开始,逐渐加重负荷,训练咽部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
比如,可以从软食开始,逐渐增加到半流质食物,再到半固态食物,最后到普通饭菜。
三、温度、湿度训练法:通过改变食物的温度、湿度,刺激口腔和咽喉部位的感受器,提高吞咽反射的敏感性和反应速度。
比如,可以在食物中加入冰块、热水和醋等,让嘴巴、咽喉部位感受到不同的温度和酸度刺激。
四、口腔感觉训练法:通过口腔感觉训练,提高吞咽过程中的感受能力和协调性。
比如,可以让患者触摸不同形状、大小的物体,感受不同的温度、硬度、粘稠度,训练口腔感觉。
五、姿势调整法:改变患者的身体姿势,改善吞咽功能,避免食
物误吸。
比如,可以让患者采用坐位或躺位吞咽,调整头部和身体的
角度,避免食物误入气管。
总之,吞咽功能训练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和适用范围。
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并在专业医
师的指导下进行。
通过适当的训练和调整,有助于改善吞咽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吞咽训练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吞咽训练方法
1、面部肌肉训练:用力使口腔充满气体,做鼓腮动作;然后缓慢将口中的气体呼出,重复20次。
尽量张大嘴巴,然后快速闭嘴,反复训练5-10次。
2、唇部训练:口唇做吹笛状,然后吸气2秒,再缓慢呼气5-6秒,反复练习20次。
也可准备肥皂水和吸管,练习用吸管吹杯中的肥皂水,时间以患者能耐受为宜。
3、舌部训练:嘱患者尽量将舌头外伸,左右摆动靠近嘴角;再让舌头环绕上下嘴唇运动;完成后用舌头向上顶住上颚,坚持2秒后放松。
练习时长不少于5分钟。
4、发音训练:尽量张大嘴,呈“O”型,轮流发“啊、咦、呜”10次;再重复说“爸、打、家、啦”10次。
5、吞咽反射训练:患者取坐位,用经水浸泡冰冻过的棉签,或用棉签蘸取冰水,刺激患者舌根、软腭及咽后壁,可加强咽喉的吞咽活动。
6、空吞咽训练:嘱患者深呼吸,然后闭气,再做空吞咽动作,吞咽后咳嗽一下,再继续训练。
吞咽训练方法
1、吞咽训练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训练过程中,家属及患者均需有足够耐心。
2、注意训练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
3、吞咽动作未训练好之前,不建议盲目尝试进食,以免引起呛咳。
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方法

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方法
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是一种帮助恢复吞咽能力的重要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方法:
1. 姿势调整:正确的姿势可以改善咽喉肌肉的协调性。
训练时,患者可以尝试坐直或稍微前倾的姿势,并保持颈部直立,避免低头。
这有助于促进食物在喉部的流动。
2. 咀嚼训练:通过增加咀嚼的次数和时间来增强口腔和喉咙周围肌肉的力量。
患者可以尝试各种不同质地和大小的食物,如软食、嚼螺旋状食物等,逐渐增加咀嚼的难度以提高肌肉的适应性。
3. 喉部和舌部运动训练:通过一系列特定的喉部和舌部运动来锻炼和加强相关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例如,患者可以尝试舌头上下、左右运动,或进行喉部抬升和下沉的练习。
4. 约束性食物练习:通过使用喉咙约束器或者辅助器械来限制食物的流动速度,以提高吞咽的协调性和效率。
这种方法可以逐渐减少约束的程度,以帮助患者适应正常的吞咽过程。
5. 念咒训练:通过依靠声音和语言的指导来促进吞咽。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唱歌、朗读或者模仿发音来进行。
这有助于激活和协调相关咽喉肌肉,从而改善吞咽功能。
在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时,务必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并根据个体的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调整。
此外,患者需耐心等待康复效果,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进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吞咽功能训练吞咽功能训练1.基础训练是针对摄食-吞咽活动相关器官进行功能训练,也称间接训练。
(1)头颈控制训练:头颈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口腔颜面部的运动功能,因此在床旁就应进行头颈控制训练。
训练方法:身体朝前坐正,头部从正中开始,分别向前后、左右各方向做旋转运动和提肩、沉肩运动,每个动作持续5秒再回至正中位。
(2)口唇运动:利用单音单字进行训练,要求患者尽最大能力张口发“ a- u -i ”音。
也可练习吹蜡烛、吹口哨、缩唇、微笑等动作促进唇的运动。
若患者口唇肌群无力时,用指尖或冰块叩击唇周、短暂的肌肉牵拉和按摩等可促进口唇肌肉的运动。
唇闭合力度训练,让患者在闭合的两唇之间放置一压舌板,用两手指在压舌板的两端向下压,口唇应尽量保持闭合状态;也可用系线的纽扣置于口内,向外牵拉纽扣,患者闭唇尽量不让其拔出。
在训练过程中应使患者的口唇始终保持在正中位置。
(3)颊肌运动:要求患者轻张口后闭上,然后做鼓腮动作,随后轻呼气;也可让患者作吸吮手指的动作,借以收缩颊部及口轮匝肌增强肌力。
每日2次,每次重复5遍。
(4 )下颌运动及咀嚼训练:大多数患者下颌运动幅度不充分,治疗者应辅助患者完成下颌的张闭运动,同时做适度的侧方运动。
当咬肌张力低下时,可对其进行振动和轻拍刺激;而张力过高时可进行冷刺激按摩和牵伸疗法,使咬肌放松,并利用咀嚼动作促进下颌的放松。
(5)舌体运动训练:舌体无任何运动时,治疗者用压舌板或勺子的凸面轻压舌背,促进舌体前伸;或用纱布包裹患者舌体轻轻向前牵拉及左右摆动。
若舌体可自主运动时,应指导患者面对矫正镜用舌尖尽量触及两侧唇角、弹舌、沿唇做环转运动等方法均可增加患者舌体灵活性。
(6)软腭训练:指导患者发“ ge-ge-ge ”音;或让患者深吸气后,屏气10秒钟,接着从口中将气体呼出。
(7)喉部运动:喉上提训练方法是患者头前伸,使颌下肌伸展2〜3秒,后在颌下施加压力,嘱患者低头,抬高舌背,即舌向上抵住硬腭或进行辅音的发音训练。
目的是改善喉入口的闭合能力,扩大咽部的空间,增加食管上括约肌开放的被动牵张力。
(8)口腔感知觉训练:指导患者用温水和冰水交替漱口进行冷热温度刺激,或给予不同味道的食物如柠檬、辣椒、糖等进行味觉刺激。
(9)冰刺激:用头端呈球状的不锈钢棒醮冰水或用冰棉签棒刺激软腭、腭弓、舌根及咽后壁,左右相同部位交替刺激,然后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
冷刺激可以提高软腭和咽部的敏感度,改善吞咽过程中神经肌肉的活动,增强吞咽反射,减少唾液腺的分泌。
(10)咳嗽训练:咳嗽是机体清除进入喉内异物的一种条件反射。
典型的咳嗽反射是深吸气,声门裂关闭,胸腔和腹腔压力急剧增加,所有呼气肌强烈收缩,在声门裂压力持续增加下,声门裂开放,完成咳嗽动作。
康复训练的目的主要是增加腹肌的肌力,具体操作为治疗者在患者的后方两腋下将双手向前交叉于患者胸腹部,令患者深吸气后屏气,然后猛然向外呼气,此时置于患者胸腹前的双手用力向内上方挤压,帮助患者增加胸腹部压力,完成咳嗽动作。
(11)呼吸训练:训练目的是恢复吞咽与呼吸的协调配合;强化声门闭锁能力;缓解颈部肌肉(呼吸辅助肌)的过度紧张;为排除气道侵入物而进行随意咳嗽。
训练内容主要是从腹式呼吸和缩口呼吸两方面进行。
1摄食训练直接训练患者的进食吞咽功能,又称直接训练。
训练内容包括进食时体位,食物入口位置,食物性质(大小、结构、温度和味道等)和进食环境等。
(1)体位:吞咽障碍的患者在早期训练时应选择既有代偿作用且又安全的体位。
一般采取床头抬高30〜45°的半坐卧位,头部前屈,偏瘫侧肩部以枕垫起,护理人员站立于患者健侧。
此种体位进食,食物不易从口中漏出,有利于食团向舌根运送,还可以减少向鼻腔反流及误咽的危险。
能坐起且口唇闭合能力较好的患者,应采取坐位进食的方式,头稍前屈,躯干向健侧倾斜30°,使食物经健侧咽部进入食道,以防止误咽。
吞咽障碍患者进食体位的选择应以进食安全为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体位,减少误咽的发生。
(2)食物的形态:选择密度均匀、黏性适当、不易松散、通过咽和食道时易变形且很少在黏膜上残留的食物,如香蕉、软蛋羹、均质糊状食物等。
此外,要兼顾食物的色、香、味及温度等。
对于不同病变、不同时期的吞咽障碍患者,所选食物亦有所不同,如准备期和口腔期障碍的食物应为质地软、易咀嚼的食物,如菜泥、水果泥和浓汤;咽期障碍应选用稠厚的液体,如果蔬泥和湿润光滑的软食,避免有碎屑的糕饼类食物和缺少内聚力的食物;食管期障碍的食物为软食、湿润的食物,避免高黏性和干燥的食物。
(3)食物在口中位置:进食训练时应把食物放置在口腔内最能感觉到食物的部位,且有利于食物在口腔中的保持和运送。
最佳的位置是将食物放在健侧舌后部或健侧颊部,有利于食物的吞咽。
(4)一口量:包括调整进食的一口量和控制速度的一口量,即最适于吞咽的每次摄食入口量,正常人约为20ml。
一般先以少量试之(3〜4m1 ,然后酌情增加。
为防止吞咽时食物误吸入气管,可结合声门上吞咽训练方法,这样可使声带闭合封闭喉部后再吞咽。
吞咽后咳嗽,可除去残留在咽喉部的食物残渣。
摄食时应注意调整合适的进食速度,避免2次食物重叠入口的现象。
(5)进食习惯和环境:培养患者尽可能采用直立坐位的进食习惯,此种体位可较好的发挥吞咽相关肌肉的功能,使易疲劳、瞌睡的患者最大程度保持觉醒,使食物反流最少。
同时吞咽障碍患者应尽量保持在安静环境下进食,尽量减少在进餐时讲话,以免忘记吞咽动作,从而影响吞咽的整个过程。
1辅助性训练是进行吞咽时采用的姿势与方法,一般是通过改变食物经过的路径和采用特定的吞咽方法使吞咽变得安全。
(1)侧方吞咽:让患者分别向左、右侧转头,作侧方吞咽,可除去梨状隐窝部的残留食物。
(2)空吞咽与交替吞咽:每次进食吞咽后,反复做几次空吞咽,使食团全部咽下,然后再进食,可除去残留食物防止误咽,亦可每次进食吞咽后饮极少量的水(1〜2ml),这样既有利于刺激诱发吞咽反射,又能达到除去咽部残留食物的目的,称为“交替吞咽”。
(3)用力吞咽:让患者将舌用力向后移动,帮助食物推进通过咽腔,以增大口腔吞咽压,减少食物残留。
(4)点头样吞咽:颈部尽量前屈似点头状,同时作空吞咽动作,可去除会厌谷残留食物。
(5)低头吞咽:吞咽时颈部尽量前屈,使会厌谷的空间扩大,并让会厌向后移位,避免食物溢漏入喉前庭,更有利于保护气道,攵窄气管入口,咽后壁后移,使食物尽量离开气管入口处。
(6)门德尔松氏(Mendelsohn)手法:要求患者先进食少量食物,然后咀嚼、吞咽,在吞咽的瞬间,用拇指和食指顺势将喉结上推并处于最高阶段,保持这种吞咽状态2〜3秒,然后完成吞咽,再放松呼气。
此手法是通过延长吞咽时的自主时间,并加强喉上举和前置运动的方法来增强环咽肌打开程度,目的是可帮助提升咽喉上抬程度以助吞咽功能。
(7 )声门上吞咽法:先吸气后屏气,在屏气时(此时声带和气管关闭)做吞咽动作,然后立即做咳嗽动作;亦可在吸气后呼出少量气体,再做屏气和吞咽动作及吞咽后咳嗽。
(8 )超声门上吞咽法:吸气后屏气,再做加强屏气的动作,吞咽后咳出咽部残留物。
(9)屏气一发声运动:患者坐在椅子上,双手支撑椅面做推压和屏气运动,同时发“ a”音。
此时胸廓固定,声门紧闭,然后突然松手,声门大开,呼气发声。
此运动不仅可以训练声门的闭锁功能,强化软腭的肌力,并且有助于除去残留在咽部的食物。
吞咽困难的康复治疗(一)康复训练可分为不用食物、针对吞咽功能障碍的间接训练(基础训练)和在进食的同时,通过调整体位及食物种类,应用辅助吞咽动作练习等的直接训练(摄食训练)。
1 •间接训练间接训练从预防废用性功能低下、改善吞咽相关器官的运动及协调动作入手,为经口腔摄取营养做必要的功能性准备。
由于间接训练不使用食物,安全性好,因此适用于从轻度到重度的各类吞咽困难患者。
间接训练一般先于直接训练进行,直接训练开始后仍可并用间接训练。
常用的间接训练方法有:⑴口唇闭锁练习:口唇运动训练可以改善食物或水从口中漏出。
让患者面对镜子独立进行紧闭口唇的练习。
对无法主动闭锁口唇的患者,可予以辅助。
当患者可以主动闭拢口唇后,可让患者口内衔以系线的大纽扣, 治疗师牵拉系线,患者紧闭口唇进行对抗,尽量不使纽扣脱出。
其他练习包括口唇突出与旁拉、嘴角上翘(作微笑状)、抗阻鼓腮等。
⑵下颌运动训练:可促进咀嚼功能,做尽量张口,然后松弛及下颌向两侧运动练习。
对张口困难患者,可对痉挛肌肉进行冷刺激或轻柔按摩,使咬肌放松;通过主动、被动运动让患者体会开合下颌的感觉。
为强化咬肌肌力,可让患者做以臼齿咬紧压舌板的练习。
⑶舌的运动训练:可以促进对食丸的控制及向咽部输送的能力。
可让患者向前及两侧尽力伸舌,伸舌不充分时,可用纱布裹住舌尖轻轻牵拉,然后让患者用力缩舌,促进舌的前后运动;通过以舌尖舔吮口唇周围,练习舌的灵活性;用压舌板抵抗舌根部,练习舌根抬高等。
⑷冷刺激(ice-massage ):冷刺激能有效地强化吞咽反射,反复训练,可使之易于诱发且吞咽有力。
将冰冻棉棒蘸少许水,轻轻刺激软腭、腭弓、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嘱患者做吞咽动作。
如出现呕吐反射即应终止刺激;如患者流涎过多,可对患侧颈部唾液腺行冷刺激,3次/日,10分钟/次,至皮肤稍发红。
⑸构音训练:吞咽困难患者常伴有构音障碍,通过构音训练可以改善吞咽有关器官的功能。
⑹声带内收训练:通过声带内收训练,以达到屏气时声带闭锁,防止食物进入气管。
具体方法是,患者深吸气,两手按住桌子或在胸前对掌,用力推压,闭唇、憋气5秒钟。
⑺咳嗽训练:吞咽困难患者由于肌力和体力下降、声带麻痹,咳嗽会变得无力。
强化咳嗽有利于排出吸入或误咽的食物,促进喉部闭锁。
⑻声门上吞咽训练:声门上吞咽又称“屏气吞咽”,具体做法是由鼻腔深吸一口气,然后屏住气进行空吞咽,吞咽后立即咳嗽。
这一方法的原理是:屏住呼吸使声门闭锁、声门气压加大、吞咽时食丸不易进入气管;吞咽后咳嗽可以清除滞留在咽喉部的食物残渣。
⑼促进吞咽反射训练:用手指上下摩擦甲状软骨至下颌下方的皮肤,可引起下颌的上下运动和舌部的前后运动,继而引发吞咽。
此方法可用于口中含有食物却不能产生吞咽运动的患者。
2.直接训练直接训练的适应证是:患者意识状态清醒、全身状态稳定、能产生吞咽反射、少量吸入或误咽能通过随意咳嗽咳出。
⑴体位:由于口腔期及咽期同时存在功能障碍的患者较多,因此开始训练时,应选择既有代偿作用且又安全的体位。
开始可先尝试30o仰卧、颈部前倾的体位。
该体位可利用重力使食物易于摄入和吞咽;颈部前倾可使颈前肌群放松,有利于吞咽。
偏瘫患者应将患侧肩背部垫高,护理者于健侧喂食。
⑵食物的选择:一般容易吞咽的食物具有下述特征:①柔软、密度及性状均一;②有适当的黏性、不易松散;③易于咀嚼,通过咽及食道时容易变形;④不易在粘膜上滞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