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宇宙中的地球课件

合集下载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件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件

课堂活动--地球运动特征的探讨
行星名称 水星
表1.2 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轨道倾角 7.00 3.40
00
1.90 1.30 2.50 0.80 1.80
偏心率 0.206 0.007 0.017 0.093 0.048 1.054 0.047 0.009
结合材料,描述太阳发生了什么变化。 说出《流浪地球》中,人类逃亡的原因。
材料三:这是流星在不断的击中地面。我们的星球所遭到的残酷轰炸断断续 续持续了一个星期,当我们走出地下城时,加代子惊叫:“天呐!天怎么是 这样的?”天空是灰色的,这是因为高层大气弥漫着小行星撞击陆地时产生 的灰尘,星星和太阳都消失在这无尽的灰色中,仿佛整个宇宙在下着一场大 雾。 材料四:太阳爆发,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两个小时后,强光开始急剧减弱, 很快熄灭了。在太阳的位置上出现了一个暗红色球体,它的体积慢慢膨胀, 最后从这里看已经达到了地球轨道上看到的太阳大小,那么它的实际体积已 经大到越出火星轨道。而水星,火星和金星这三颗地球的伙伴行星,这时已 经在上亿度的融化中化为一缕青烟,但它已不是太阳,它不再发出光和热看 去,如同贴在太空中一张冰冷的红纸,他那暗红色的光芒似乎是周围星光的 散射,这就是他的最后归宿红巨星。
根据以上两段材料,说出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面临哪些危险。
材料四:现在地球绕太阳转一个挺圆的圈,可它的速度越快呢,这圈就越扁, 越快越扁越快越扁,太阳越来越移到这个扁圈的一边,所以后来地球有时离 太阳会很远很远,当然冷了。
根据材料,推测地球热量的主要来源。 结合材料,说出目前地球有适宜温度的主要原因。 流浪地球要迁移到比邻星附近,为了适宜人类生存,地球距离比邻星的距离 也应该是1.5亿千米。请判断以上说法是否正确。

高中地理必修一 1.1 宇宙中的地球 (共41张PPT)

高中地理必修一 1.1 宇宙中的地球 (共41张PPT)

爱与美的女神 (维纳斯)
战神
众神之王
农业之神
天神
有星光闪烁的恒星 有明亮的行星 有圆缺多变的月亮 有轮廓模糊的星云 有一闪即逝的流星 有拖着长尾的彗星 有星际物质——气体和尘埃 有形式各异、大小不一的人造天体
-------------------------------------------------------------------------------
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月球 地球
地球 太阳
地月系
太阳系
太阳 银心
银河系
银河系
河外星系
总星系
天体系统的层次 完成P4“读图思考”
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其他行星系

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物质性(天体)、运动性(天体系统)
太 阳 神 阿 波 罗
哈 雷 彗 星
周期76年,最近通过是1986年
罗马神话 中专为众 神传递信 息的使者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的概念、种类 2、天体系统
二 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太阳系
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它卫星、小行星、彗星等天体组成 太阳占整个太阳系质量99.86%,各种天体围绕太阳转,地球是由 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日地距离1.5亿千米。
哈 雷 彗 星
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第1节
宇宙中的地球
导学案答案
一、1、星云、恒星、行星、卫星 2、吸引、相互绕转
二、1、(1)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 星、天王星、海王星
(2)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3)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课件(共32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课件(共32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高 中地理 必修一 第一章 第一节 宇宙中 的地球 课件(共32张PPT)
地球在宇宙中的什么位置呢?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下载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课件(共32张PPT)




可 见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高 中地理 必修一 第一章 第一节 宇宙中 的地球 课件(共32张PPT)
课堂练习
1、有关宇宙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宇宙是物质的,但物质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B、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和联系是有规 律有层次的
C、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但物质的运动无规律可循
D、宇宙是物质的,任何物质都有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
2、下列可称为天体的是( C)
A、天上彩虹
B、乌云和闪电
C、北极星和牛郎星
D、太阳系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高 中地理 必修一 第一章 第一节 宇宙中 的地球 课件(共32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高 中地理 必修一 第一章 第一节 宇宙中 的地球 课件(共32张PPT)
蟹状星云
(一)天体类型:
2、恒星 •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身发光的球体或类球状天体。
•离地球最 近的恒星 是:太阳 •离太阳系 最近的恒 星:比邻星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高 中地理 必修一 第一章 第一节 宇宙中 的地球 课件(共32张PPT)
(一)天体类型:

地理高中必修课件地球在宇宙中

地理高中必修课件地球在宇宙中

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中的一个小 星系群中,包括太阳和围绕其 运动的行星、卫星等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已知存在 生命的行星,也是银河系中无 数行星中的一颗
地球的轨道:椭圆形,围绕太阳旋 转
地球的公转速度:在不同位置速度 不同,平均速度约为30公里/秒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地球的公转周期:一年,即 365.25天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黄道面,与 地球赤道面倾斜约23.5度
地球自转:地球绕地轴自转, 周期约为24小时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半球 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
昼夜交替:地球自转导致昼夜 交替现象,白天和黑夜交替出 现
自转速度:赤道最快,两极最 慢,纬度越高,自转速度越慢
4
太空探测器的定 义和用途
宇宙学:研究宇宙的起源、演 化和命运的科学
3
太阳系由太阳和围绕其运动的天体组成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位于太阳系宜居带内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得地球表面温度适宜生命存在 地球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宜的大气层,为生命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 条件
银河系是一个巨大的螺旋星系, 包含数千亿颗恒星
地球位于银河系的一个旋臂上, 距离银河系中心约2.6万光年
宇宙的膨胀和 暗能量对地球
的影响
人类对宇宙的 探索和发现
地球在银河系 中的位置和重
要性
宇宙哲学和人 类命运的关系
汇报人:
大爆炸理论:宇宙起源于一个极 度高温和高密度的状态,被称为 大爆炸。
宇宙演化:宇宙经历了数十亿年 的演化,形成了今天所见的星系、 恒星和行星等天体。
相对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解释了重力、时间和空间的关系, 对宇宙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1宇宙中的地球 课件 (共29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1宇宙中的地球 课件 (共29张)
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成为天体。
恒星
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 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 或类球状天体
星云
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 组成的云雾状外表的天 体。它的主要组成物质 是氢。
行星与卫星
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环 绕恒星运动的、近似球 状的天体。不透明、不 发光,如土星、地球

6
流星:星际空间的尘粒 和固体小块,数量众多。
陨星:大的流星在经过 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 烧毁的部分掉在地面上 的叫做陨星。
7
彗星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 天体,呈云雾状的外貌。如哈雷彗星,其公转周期 为76年。
圈出不属于天体的名称,区别自然天体的特征
恒星 星云 行星 卫星 彗星 流星体 陨星 人造卫星 航天飞机 航空飞机 宇宙飞船 星际气体和尘埃 地面物体
适宜的温度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 中,使地球表面适于 生命过程发生和发展 的温度条件。如果地 球距离太阳太近,地 表温度太高,由于热 扰动太强,原子根本 不能结合在一起,也 就无法形成分子, 更不用说复杂的生命物质了。相反,如果地球距离太阳太远, 地表温度太低,生命物质也无法形成。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特征
公转方向
自西 向东
同向性
轨道倾角 7°
3.4° 0°
1.9° 1.3° 2.5° 0.8° 1.8°
共面性
偏心率 0.206 0.007 0.017 0.093 0.048 0.055 0.051 0.006
近圆性
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
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比较
地月系是太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太阳、 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 和行星际物质构成太阳系。地球是距离 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平均距离为 1.5亿千里。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

名称 特征
界面
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地壳厚薄不一,
H地壳 海洋地壳薄,大陆地壳厚,有高大山脉的地方
地壳会更厚
C 莫霍 界面;
G地幔
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上的部存在 D
一个 软流层 ,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古登堡

E+F 地核
厚度约3 400千米,分外核和内核两层
3.岩石圈 包括地壳和 上地幔 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 岩石 组成。 微思考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锥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哪一 圈层?该层的物质组成及特点是什么? 提示:属于地壳。该层是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厚度分布不均。
到达地面时 人的感觉
较慢
只能通过 固体 传播
左右摇晃
较快
可以通过固体、液 体、气体传播
上下颠簸
(2)划分界面——不连续面。
名称 C 莫霍界面 D 古登堡界面
位置 在地面下平均 33 千米处 在地下约 2 900 千米处
2.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划分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 传播速度 的变化。
(2)圈层结构。
B.古登堡界面下部
C.上地幔上部
D.地核内部
4.塞梅鲁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流凝固后位于( )
A.地球的外部圈层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岩石圈
答案:3.C 4.D
解析:第3题,软流层被认为是火山岩浆的发源地,位于上地幔 的上部。第4题,火山喷发,岩浆凝固转化为岩浆岩,成为岩石 圈的一部分。
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中所示的圈层甲、乙、丙分别为( D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问题研究火星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 课件 (15张PPT)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问题研究火星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 课件 (15张PPT)

●火星因表层土壤富含铁元素,具有红色的外表,被称为“红 色行星”。火星大气稀薄,二氧化碳含量达95%以上。火星表面 温差很大,赤道地区夏季白天温度为21℃,到了夜晚能降至73℃.火星表面遍布尘埃,常年有大风,沙尘暴往往能持续数周。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火星概况
Mars in action
创造合适的大气环境。火星大气稀薄,二 氧化碳含量高达95%以上,因而要创设与 地球相似的大气环境。
创造合适的水环境。火星表面没有液态水, 只是在土壤中含有少量的水分子,中纬度 地区地表之下埋藏着水冰。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知识拓展●“绿航星际”Knowledge Development ● Greenway starcraft
○ 该次实验为我国空间站任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也为未来地外星球基地生命保 障技术的预先研究打开了新局面。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知识拓展●“绿航星际”◆资料分析KKnowledge Expansion ● data analysis of "greenspace interplanetary"
○ 它基于生态学原理,通过动植物培养、废水废物处理、大气调控等多个功能单元的 协作,以实现封闭环境内的大气、水和食物的循环再生,建立适合人类长期驻留的 生命和健康保障体系,减少地面物质补给需求。
○ 2016年12月14日,4名志愿者结束了为期180天的密闭实验。舱内系统实现了志愿 者所需氧气、水及部分食物的再生式供应。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问题研究】
火星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
What a Mars base should look like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宇宙中的地球PPT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宇宙中的地球PPT
第三页,共定义:宇宙中不同形态的___物__质_____。 (2)类型星彗星云、、流__星__恒_体_星_和__星_、际行物星质、等卫星、
基本天体:__星__云______和___恒__星_____
第四页,共六十九页。
“三看”法判断天体 (1)一看位置:它是不是位于地球的大气层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 中,进入大气层或落回地面的物体不属于天体。 (2)二看实质:它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 (3)三看运转:它是否在一定的轨道上独自运转,依附在其他天体 上运行的物体不属于天体,如在火星上考察的火星车。
第五页,共六十九页。
3.天体系统
(1)形成原因:邻近的天体__相__互__吸__引__,以质量大的天体为中心,
其他天体围绕这个中心旋转。
(2)层次性:按其规模可分为可观测宇宙、__星__系______、恒星系统
和__行__星__系__统__四个层次。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第六页,共六十九页。
天体系统的判断方法 天体之间要构成天体系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二 要”:一要相互吸引,二要相互绕转,只吸引不绕转不能构成天体 系统。例如,月球绕地球运转,形成地月系;北斗七星各恒星之 间没有相互绕转关系,就不能形成天体系统。
第十二页,共六十九页。
2.太阳辐射及其波长 (1)太阳源源不断地以__电__磁__波____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称 为__太__阳__辐__射__。 (2) 下 图 中 A 表 示 ___紫__外__区___ 、 B 表 示 __可__见__光__区__ 、 C 表 示 __红__外__区____。其中,B 光区的波长范围为_0_._4_~__0_.7_6__微米,约占 太阳辐射总量的 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必修一宇宙中的地球课件第1篇:高中地理必修一宇宙中的地球课件1.1宇宙中的地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方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和特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普通*和特殊*,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难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教学设计】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组成(提问)宇宙的含义和特点?——时间和空间的总和,是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的,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物质世界。

(提问)什么是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提问)就你所知,宇宙中有哪些天体?——有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自然天体和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人造天体。

(例如,著名的太空垃圾:1965年在美国首次太空行走过程中宇航员爱德华华特遗失的一只手套,该手套正在以每小时2.8万公里的速度飞行。

)宇宙中天体的类型及其特征:天体概念其他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自己能发*可见光的球状天体。

其主要成分是*和氦温度高,自己能发光,距离地球非常远。

行星沿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转的球状天体本身不发光,因反*太阳光而发亮卫星绕行星运转的质量很小的球状天体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

其主要成分是*与恒*比,具有体积大、质量大、密度小的特点[彗星在扁长轨道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哈雷彗星是著名的大彗星,其公转周期是76年流星体行星际空间数量众多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数量众多,大小不一2.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讲述)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宇宙中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来了解和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系统的概念——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宇宙中的主要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组成其他地月系地球和月球地月平均距离为38.4万千米太阳系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日地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银河系太阳和千千万万颗恒星组成庞大的恒星集团太阳系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大约为2.7万光年河外星系银河系之外与银河系相类似的天体系统简称星系总星系银河系与河外星系目前所知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2)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讲述)天体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其范围大小不同,通过分析天体系统的级别可以明确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目前,已知太阳系中有九大行星。

按照它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阅读此图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找出太阳系的九大行星,说出地球的左邻右舍,明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2)了解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

(3)认识九大行星公转运动具有同向*、共面*和近圆*的特征。

(4)认识哈雷彗星轨道具有扁长形的特点。

(5)认识九大行星的大小、有无光环、温度高低等基本情况。

(讲述)总结及推倒太阳系中九大行星之最:(1)距太阳最近的是水星,最远的是冥王星。

(2)距地球最近的是金星,最远的是冥王星。

(3)体积和质量最大的是地球,最小的是冥王星。

(4)平均密度最大的是地球,最小的是土星。

(5)九大行星中唯一逆向自转(自东向西)的是金星。

(6)自转周期最长的是金星,最短的是木星。

(7)九大行星中,距太阳越近,公转速度越快,公转周期越短。

公转周期最长的是冥王星,最短的是水星。

(8)轨道倾角和偏心率均最大的是冥王星,其次是水星。

(9)卫星数目最多的是土星,没有卫星的是水星和金星。

(补充)九大行星分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地球是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地球上之所以会出现生命,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地球自身的条件由密切的关系。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1)稳定的光照条件生命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2)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2.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1)地球和太阳的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2)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保存地球大气(3)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元素衰变产生热量,地内水汽逸出,产生降水,形成原始的海洋。

(总结)所以,我们的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第2篇:高中必修2地理课件高中必修2地理课件已经分享给大家啦,老师们,欢迎大家阅读以下是课件内容哦!课标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课标分析:人口及人口问题的基本知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地理课及生物课中都已学过。

高中地理的学习把义务教育阶段的感受型为主的学习上升到理*层面,所以本条“标准”要求学生在学完地理课后,会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本条“标准”的具体含义如下:一是学生需要知道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上有哪几种主要的增长模式,这是实现本条“标准”的前提。

二是学生需要学会将不同的增长模式进行比较,只有在比较的过程中,才能获得对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认识。

三是学生要会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是怎样分布的。

把这三点放在一个“标准”中,是因为三者是密切联系的。

当学生在分析某一个增长模式的特点时,必然涉及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而这些影响因素的现状不同,又一定会与区域发展联系起来,实际上不同增长模式的分布,反映的就是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分布。

本“标准”没有要求学生背记不同人口增长模式,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帮助学生理解每种模式的意义。

在学习评价中,各种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应该是评价活动的背景信息,而不宜作为考核学生是否记住的内容。

【教材分析】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是目前人类最为关注的三大热点问题。

沿着人类成长的足迹探究三大问题的关系,不难发现,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因素,人口问题是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人口数量和空间上的变化,都会引发包括资源、经济及社会等在内的一系列变化。

因此,教材把人口的变化作为全书的开篇。

这也正符合了高中地理课标总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的要求。

第一节教材内容的课标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首先从数量这样一个最直观的角度来探讨人口的变化,因为目前我国和世界上的人口问题,正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引起的。

并且,这一部分的基础知识,初中已有涉及,由此引入,更显得顺理成章,有助于学生对该问题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树立起人地关系的思想理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2、使学生掌握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名称和特点,能利用人口资源或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

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替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3、利用图表分析、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思考。

4、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借助图表、案例分析和讨论,认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差异,启发引导学生对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2、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辨正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重点】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2、比较两种“低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本质区别。

【板书】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读图)请同学们读p2图1.1“世界60亿人口日”。

通过这幅图片,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学生讨论,教师总结)1999年10月12日,地球村第60亿居民诞生。

联合国将这一天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

通过这幅图片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一个小孩之所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就是因为,他们的降临人世,标志着世界的人口已经增长到了创纪录的60亿,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000多万的数量在继续增大,请大家计算到今年,世界人口已经大概达到了多少?(69亿)(过渡)一个地区人口的数量是不断增长的,那么,人口的自然增长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强调)人口的自然增长由人口基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而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死亡率共同决定。

出生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生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死亡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死亡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数—死亡数)与人口总数之比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活动探究)请同学们完成p3的“活动”(学生活动,教师点拨)1、这一年增加的人口数:200000×2%=4000人十年后那一年增加的人口数:200000×(1+2%)×1.7%=4145(200000×(1+2%)=243799;243799×1.7%=4145)2、通过活动可以看出人口的自然增长不仅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而且还与人口基数有关: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一定下降。

(承转)世界人口的增长,不仅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变化,而且在地区上也是不平衡的,也就是其具有时间上的不均匀和空间上的不平衡特点。

【课堂总结】本课主要讲述了:人口增长模式是人口发展的基础。

在不同的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人口增长模式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