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知识讲座最新

计算机基础知识讲座最新

一、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本次讲座将会带领大家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的运行原理、操作系统是如何运行的、主板和内存的作用、存储设备是什么,以及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等。

二、网络基础知识。

本次讲座将会教大家掌握网络的基础概念,包括:什么是网络、网络的运行原理、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以及网络应用的常见技术等。

三、数据处理基础知识。

本次讲座还会教授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包括:什么是数据库和关系型数据库、如何设计数据库模式、数据库查询语句的编写、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等。

四、编程基础知识。

本次讲座还将会介绍编程的基本概念,包括:什么是编程、编程语言的历史发展、编程环境的搭建、编程语言的常用技巧、编程语言的常用库等。

五、编程语言实践。

最后,本次讲座还将会介绍一些编程语言的实践,如:Java、C++、Python等编程语言的语法。

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3篇

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1.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是一种电子设备,可以进行数据处理和储存。它 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显示器等,软件则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 计算机可以进行数据输入、输出、处理、存储和传输。 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等,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等。计算机处理数据的单位是位和字节,1字节等于8位。 计算机按照功能和用途可以分为超级计算机、服务器、 个人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个人计算机按照操作系统可分为Windows、MacOS、Linux等。 计算机的性能可以通过CPU主频、内存容量、硬盘类型、显卡等来衡量。性能越高的计算机可以处理更多的数据和更复杂的任务。计算机的性能也可以通过升级硬件、优化系统等来提升。 计算机有很多的应用领域,如办公、教育、娱乐、医疗、金融等。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提高工作效率、获取知识、享受艺术、改善生活等。 2.计算机基本操作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机、关机、登录系统、打开应 用程序、操作文件等。 开机:按下电源键,等待计算机启动。 关机:点击“开始”菜单,选择“关机”或“重启”。

登录系统: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按钮。 桌面操作:双击鼠标左键打开应用程序或文件,右键点 击弹出菜单进行操作。 文件操作:创建、打开、保存、复制、粘贴、删除等。 浏览器操作:打开网页、搜索、进入链接、下拉滚动条等。 应用程序操作:输入文字、制作PPT、编辑图片、听音乐、看视频等。 注意事项:保护计算机安全、备份数据、更新系统、安 装杀毒软件、防止点击垃圾邮件等。 3.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计算机和设备用通讯线路、通信设备 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网络的拓扑结构可以分为星型、环型、总线型、网状型等。网络协议是在网络中传输数据时采用的一套规则和标准,如TCP/IP、HTTP、FTP等。 网络的应用领域包括互联网、局域网、广域网等。互联 网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连接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和设备,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和服务。局域网通常是一个机房、办公楼等内部的连接,可以共享打印机、文件、数据库等资源。广域网则是不同城市、不同国家之间的网络互连。 网络的安全问题包括电脑病毒、黑客攻击、网络钓鱼等,需要采取防范措施和加强安全意识。网络的优化包括优化带宽、加快网速、流量控制等,可以提升网络的速度和稳定性。 总之,计算机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了 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掌握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安全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网络简介 计算机网络是由若干台计算机互联而成的一种新型的通 信技术,用于实现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递更加方便、快捷、安全和可靠。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硬件设备: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调制 解调器等。 2.软件系统: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应用程序等。 3.网络通信协议:TCP/IP、HTTP、FTP、SMTP等。 三、网络拓扑结构 1.星型拓扑:以中心设备为核心,周围设备连接在中心 设备的一个接口上。 2.总线拓扑:所有设备都连接在一条总线上,形成一条 线性结构。 3.环形拓扑:所有设备连接成一个环,数据在环上依次 传递。 4.网状拓扑:多个设备之间通过多个链路相互连接,构 成复杂的网状结构。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局域网(LAN):覆盖范围较小,一般在同一建筑物或 同一区域内,如企业内部网络、校园网络等。 2.城域网(MAN):覆盖范围较大,一般在城市内或跨越

多个行政区域,如城市银行网点之间的联网。 3.广域网(WAN):覆盖范围最大,一般涉及跨越省份或国界,如互联网。 五、网络通信协议 1.TCP/IP协议:是指传输控制协议与互联网协议的简称,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 2.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传输超文本内容。 3.F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用于在网络上进行文件传输。 4.SMTP协议: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在网络上进行E-mail的传输。 六、网络安全 1.防火墙:通过对数据包的过滤和修改,防止网络攻击。 2.加密技术: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防止数据被窃听或者篡改。 3.访问控制:限制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保证网络安全。 七、计算机网络的优缺点 优点: 1.数据交换快捷、方便,节省时间和成本。 2.资源共享,提高利用率。 3.拓展性强,可根据需要灵活扩充。 缺点: 1.网络安全性弱,容易被黑客攻击。 2.网络故障容易导致数据丢失或泄漏。 3.网络费用高昂,维护成本大。 八、总结

电脑基础知识入门教程

电脑基础知识入门教程 引言 电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工具,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对于使用电脑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介绍一些电脑基础知识,帮助读者入门电脑世界。 一、硬件篇 1.中央处理器(CPU) 中央处理器是电脑的大脑,负责执行计算机程序的指令。常见的CPU品牌有Intel和AMD,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CPU是组装电脑的第一步。 2.内存(RAM) 内存是计算机用来暂时存储数据的地方,对于电脑的运行速度有重要影响。通常,内存越大,电脑运行速度越快。 3.硬盘(Hard Disk Drive) 硬盘是电脑用来存储数据的地方,如操作系统、文件和程序。硬盘的容量越大,可以存储的数据越多。 4.显卡(Graphics Card) 显卡是负责显示图像和视频的硬件设备。好的显卡可以提供更好的图像质量和流畅的视频播放效果。

二、操作系统篇 1.操作系统的作用 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软件。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macOS和Linux等。 2.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 Windows系统易于上手,拥有丰富的应用程序和兼容性;macOS 系统稳定、安全,适合设计和创作;Linux系统开源,可自由定制和扩展。 三、软件篇 1.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用户直接使用的软件,包括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音视频播放软件等。 2.游戏软件 游戏软件是为用户提供娱乐和休闲的软件,包括电脑游戏、手机游戏等。 3.编程软件 编程软件是用来编写和运行计算机程序的工具,包括编译器、集成开发环境(IDE)等。 四、网络篇

1.网络基础知识 了解网络基础知识对于上网和网络安全非常重要。如IP地址、DNS、HTTP协议等。 2.常见网络设备 路由器、交换机和调制解调器是常见的网络设备,用于连接多台电脑和连接到互联网。 五、安全篇 1.防火墙(Firewall) 防火墙是保护计算机免受网络攻击和恶意软件的安全设备。定期更新防火墙软件可以提高电脑的安全性。 2.杀毒软件 杀毒软件可以帮助检测和清除电脑中的恶意软件和病毒。 六、维护篇 1.定期清理电脑 定期清理临时文件、垃圾文件和无用的程序可以提升电脑的性能。 2.备份重要数据 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可以防止数据丢失,如使用外部硬盘、云存储等。 结语 本文简要介绍了电脑基础知识的入门内容,包括硬件、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安全专题讲座

计算机网络安全专题讲座 1、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策略 要解决好网络安全问题,为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需要在三方面努力,即:网络安全硬件、网络安全软件与网络安全服务。 网络安全硬件包含:防火墙、虚拟专用网、独立专用网、入侵检测系统、认证令牌与卡、生物识别系统、加密机与芯片。 网络安全软件包含:安全内容管理、防火墙、虚拟专用网、入侵检测系统、安全3A (authorization authentication administration/accounting,即授权、认证与管理/收费)、加密。 其中网络安全内容管理包含防病毒、网络操纵与邮件扫描等。 网络安全服务包含:顾问咨询、设计实施、支持保护、教育培训、安全培训。 2、网络安全及其学科的定义 网络安全是一门设计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所谓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者恶意的因素而受到破坏、更换或者泄漏,系统可正常地运行。 本质上讲,网络安全就是网络信息安全;从广义上讲,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与可操纵性的有关技术与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研究的领域。 3、信息安全及定义 信息安全(information security)是指信息的保密性(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ity)、可用性(availability)的保持。 信息的保密性是指保障信息只为那些被授权使用的人使用;信息的完整性是指信息在传输、存储、处理与利用的过程中不被篡改、丢失、缺损等;信息的可用性是指被授使用的人在需要使用信息的时候即可使用信息。 4、网络防火墙 网络防火墙技术是一种用来加强网络之间访问操纵,防止外部网络用户以非法手段通过外部网络进入内部网络,访问或者破坏网络资源,保护内部网络资源的一种安全技术。 防火墙能够是硬件也能够是软件,还能够是软件硬件结合起来实现,它通过对两个网络之间传输的数据包按既定的安全策略来实施检查以决定网络之间的访问是否被同意,防火墙也负责实时监控网络运行状态。 防火墙是一种基本的网络安全防护工具,是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它可识别并阻挡许多黑客攻击行为,但是它也对下列入侵无能为力,如:通过防火墙以外的其它手段侵入网络的攻击;来自内部的蓄意或者过失性操作所带来的威胁;传输已感染病毒的软件或者文件所带来的威胁;数据驱动型攻击。 防火前通常被置于: 1)单位内部网络与互联网的接口处; 2)单位内部各VLAN之间; 3)单位总部与各分支机构之间。 5、入侵检测技术

计算机知识讲座

计算机基础知识 授课目的:认识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意义,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提升社区居民科学素养。 授课重点:了解应用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授课过程: 一、导入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计算机行业,让人们感叹着社会变化是如此之快。网络的普及,更让人们感受到了计算机给我们工作及生活所带来的影响.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计算机的应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毫无疑问,快速掌握电脑实用技术已成为每个人适应现代社会的必修课。 二、授课内容 (一)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意义 掌握电脑知识,能让我们享受信息时代所带来的各种便利: 老年人: 通过互联网了解社会发展变化,跟上时代步伐,消减代沟;重点浏览信息,查询信息,网络社区活动,娱乐功能,网络通讯,出行不便,亲情交流,观念意识现代化。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消除孤单孤独。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有幸遇到了精彩的工具会享用,不留遗憾,实属幸运,何不珍惜. 中年人: 1、事业有成者:事业进一步发展,提升竞争力,避免信息化社会转型中投资战略性失误; 2、上班族:开阔眼界,增强技能,防止淘汰; 3、迷茫者(人至中年对于人生和发展方向尚无定位者):找到方向,超越他人和自己的机会,人生发展最后一次机会,象当年改革开放初期下海一样的机会。增加与子女共同语言,教育引导家庭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青年人: 个人创业,定位探索的最佳领域。优势:新生事物接受力强,传统领域很难超越前辈。缺陷:没社会经历,对电脑互联网给社会带来的变化和机遇敏感性差.

少年 避免走入使用误区,达到全面整体了解,多方位使用,通过软件培训成为学习以及交流的工具. (二)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1运算器 运算器是计算机处理数据和形成信息的加工厂。 2控制器 控制器是计算机的神经中枢,它用以控制和协调计算机各部件自动、连续地执行各条指令。 3存储器 4.输入设备 5.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的主要功能是把运算结果或工作过程以人们要求的直观形式表现出来。 ◆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 软件系统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1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分为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翻译程序)、服务程序和数据库系统4大类别。 2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可分为通用软件和专用软件两类其中通用软件又分为3类。 (1)文字处理软件如Office2003中的Word. (2)电子表格软件二如Office2003中的Excel. (3)专家系统.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计算机病毒一般具有如下重要特点。 ①寄生性②传染性③破坏性。④潜伏性⑤隐蔽性。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预防计算机病毒的几点措施如下。 ①专机专用。②利用写保护。③固定启动方式。④慎用网上下载的软件。⑤分类管理数据。⑥建立备份。⑦采用防病毒卡或病毒预警

电脑入门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

电脑入门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 在使用电脑(此处指台式电脑)的时候偶尔会遇到开不了机的情况,特别是那种昨天都还在正常使用,今天就不行的情况,真的叫人抓狂。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电脑入门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计算机基础知识:电脑操作系统突然黑屏怎么办? 解决方法:我们进入系统的安全模式,进入之后杀毒,对缺少的系统文件进行修复。然后再重开机,或许问题就顺利解决了。 如果你不停狂按F8却什么反应都没有,说明电脑的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了。这时候你可能要用到WinPE系统了。重新开机,进入bios,选择U盘启动,进入WinPE系统。进入之后再把系统问题修复一下,或者杀毒,或者修复。修复完成,重新开机,问题或许迎刃而解。 如果你进不了BIOS,说明你的硬件出问题了。 解决方法: 首先我们去试着去看看是不是显示器和主机的信号线接触是否良好,如果良好,我们从最简单的内存下手,打开机箱盖,拔下内存条擦擦,然后试着在不同卡槽中插入,如果试完还是不行就看看下面分析吧。 由于显示器自身的原因而不能正常工作造成的黑屏,如显示器的电源线有问题,电源插头接触不良(注意:两头都有可能),电源开关坏,显示器内部电路故障等。 信号线故障 PC机使用的显示器采用的15针D形插头的连接方式,其中的第13,14针是行场同步信号,显示器通过判断这两个信号的有无来决定是否打开灯丝和高压的供电通路,同时这两个信号通过对信号的正负极性组合及行频的不同,来做为显示模式的传送信号。如果行场信号二者缺一时,这时显示器的电源指示灯为绿色,但是没有图像显示;如果全缺时,显示器的电源指示灯为橙色,没有图像显示。对于这种情况主要检查显示器信号线的D形插头是否有断针,歪针或短针情况,再

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

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1946年2月,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即“电子数字计算机”在美国加州研制成功。 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是由若干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协同工作,二者缺一不可。 USB (Universal Serial Bus ) 通用串行总线,USB 接口支持功能传递。其次,USB 接口本身就可以提供电力来源,因此外设可以没有外接电源线。此外,该接口支持即插即用功能,用户可以完全摆脱添加或去除外设时总要重新开机的麻烦。它既支持设备热插拔,也支持多数据流、多个设备并行操作和自动处理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 外 存:软、硬盘、光盘、闪存 计算机系统 软件 外部设备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硬件 运算器 寄存器 控制器 主机 内存 CPU 随机存储器(RAM) 只读存储器(ROM) 高速缓冲存储器 操作系统:Windows 、Unix 、Linux 各种计算机语言:C 、Pascal 、VB 等 数据库管理系统 办公软件包、各种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等、计算机辅 助类软件

错误并进行恢复。USB 1.1接口传输速度最大只有12Mbps,而USB 2.0接口传输速度已经提高到了480Mbps。 CPU称为中央处理器,又称微处理器。在微机中它是集成了运算器和控制器的一块半导体芯片。 衡量CPU的主要技术指标有: ?CPU字长:单位时间内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 ?CPU时钟频率:主要以MHz(1×106Hz)或GHz (1×109Hz)为单位来度量。通常时钟频率越高,其处理速度也就越快。?生产工艺技术:通常用微米数字来描述。精度越高,则连接线越细,同样体积的规材料上集成的元件更多,CPU的主频也可更高。 关于储存器的常用术语 为了便于表示存储器的大小或容量,统一以字节为单位表示。一般用KB(千字节)、MB(兆字节)、GB(吉字节)、TB (太字节)和PB(拍字节),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1KB=210B=1024B 1MB=1024KB=220B 1GB=1024MB=230B 1TB=1024GB=240B 1PB=1024TB=250B 地址计算机的整个内存由很多个存储单元组成,以字节为单位进行编号,通过编号进行识别,该编号就称为存储单元的地址,对每个存储单元,该地址唯一。 计算机软件系统

计算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总汇

计算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总汇 1、计算机按照数据处理规模大小可以分为(巨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小 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工作站)等 2、计算机的硬件主要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以及 电源等硬件组成。 3、计算机主机是(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的总称,主要包括(CPU)(内 存)(主板)等部件。 4、控制器和运算器集成在一起,合称为(中央处理器) 5、CPU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缩写。 6、计算机硬件系统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主机)和(外部设备) 7、外部设备存储器包括(硬盘)(光盘)(U盘) 8、1971年,每个Intel成功的把(算术运算器)和(逻辑运算器)集成在一起,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块微处理器 9、计算机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 10、运算器是信息的加工和处理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算术)运算和 (逻辑)运算。 11、运算器除了能进行各种加、减、乘、除运算外,还可以进行(逻辑运算) 12、运算器主要由(算术运算单元)(寄存器)(累加器)等组成 13、控制器主要由(指令译码器)(指令寄存器)(控制逻辑部件)等组成 14、(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起就是通常所讲的CPU 15、(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一起被称为主机 16、存储器是计算机汇总记忆设备,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 17、CPU内部(缓存)的大小以及(速度)对CPU的性能影响很大。 18、存储器一般可以分为(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两大类 19、一般把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称为(外部设备) 20、计算机软件是指为了(运行)(管理)和(维护)计算机系统所编制的各 种程序的总和。 21、计算机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和一般(应用软件) 22、一般把计算机数据总线包含的二进制位数称为(字长) 23、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主要指标,它主要取决于指 令的(执行时间) 24、CPU的总线包括(数据)(地址)和(控制) 25、CPU一般由(逻辑运算)单元、(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组成。 26、衡量CPU性能的技术指标有(主频)(外频)(倍频系数)(Cache容量) (生产工艺技术)(封装类型)(CPU附加指令) 27、主频=(外频)*(倍数系数) 28、附加指令可以提高CPU处理(多媒体)(3D图形)等数据的能力 29、主板一般包括(CPU插槽)(控制芯片)(键盘和面板控制开关接口)(指 示灯插接件)(扩充插槽)等元件。 30、主板按照接口可分为(AT结构)和(ATX结构)的主板 31、主板可以按三种方法进行分类,即按(主板上使用的CPU)(主板结构) 或(主板采用的芯片组)来分类。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 可或缺的一部分。掌握信息技术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已经成为现代人必 备的技能之一。本文将从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网络技术以及数据 库等方面来介绍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CPU是计算机的大脑,它负责执 行指令并进行运算;内存是计算机的临时存储器,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硬盘则是计算机的永久存储器,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和用户数据。 显示器则负责将计算机的输出信息以图像的形式呈现给用户。 二、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是计算机与用户之 间的桥梁,负责管理硬件资源、提供用户接口、执行应用程序等。目 前市场上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等。操作系统的发展推动 了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得计算机用户能够更加方便、高效地进行工 作和娱乐。 三、网络技术 网络技术是信息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人们能够通过计算 机和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网络技术包括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局域网用于实现企业、学校等局部范围内的计算机互联,

广域网则连接了更大的地理范围,而互联网则是连接全球的网络。无 论是电子邮件、网上购物还是社交媒体,都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支持。 四、数据库 数据库是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软件系统。它能够提供高效的数据 访问和处理功能,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数据查询、分析和管理工具。常 见的数据库系统有MySQL、Oracle等。数据库系统在企业的管理和决 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信息技术的核心之一。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现代人来说至关重要。它不 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还能够开拓思维、拓宽知识面。随 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和演变。因此,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学习的姿态,不断深入学习和了解最新的技 术和知识,以适应和应对快速变化的信息时代。

计算机入门基础必备知识大全

计算机入门基础必备知识大全 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脑作为一种曾经的奢侈产品,已经深入到千家万户当中,但是在我们平时使用电脑的时候,可能由于一些操作不当会引起电脑的故障,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计算机入门基础必备知识大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汇总学习 计算机网络学习的核心内容就是网络协议的学习。网络协议是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者说是约定的集合。因为不同用户的数据终端可能采取的字符集是不同的,两者需要进行通信,必须要在一定的标准上进行。一个很形象地比喻就是我们的语言,我们大天朝地广人多,地方性语言也非常丰富,而且方言之间差距巨大。A地区的方言可能B地区的人根本无法接受,所以我们要为全国人名进行沟通建立一个语言标准,这就是我们的普通话的作用。同样,放眼全球,我们与外国友人沟通的标准语言是英语,所以我们才要苦逼的学习英语。 计算机网络协议同我们的语言一样,多种多样。而ARPA公司与1977年到1979年推出了一种名为ARPANET的网络协议受到了广泛的热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推出了人尽皆知的TCP/IP标准网络协议。目前TCP/IP协议已经成为Internet中的“通用语言”,下图为不同计算机群之间利用TCP/IP进行通信的示意图。 一、网络层次划分 为了使不同计算机厂家生产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8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 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划分为七层,自下而上依次为: 物理层(Physics Layer)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学习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学习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学习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在当下,计算机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都离不开它。为了让广大的学员了解计算机、用好计算机,进一步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店铺在这里总结了一些电脑硬件基础知识,供大家参考。 学习电脑硬件基础知识 1.了解电脑的基本组成 一般我们看到的电脑都是由:主机(主要部分)、输出设备(显示器)、输入设备(键盘和鼠标)三大件组成。而主机是电脑的主体,在主机箱中有:主板、CPU、内存、电源、显卡、声卡、网卡、硬盘、软驱、光驱等硬件。 从基本结构上来讲,电脑可以分为五大部分: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电脑硬件概述 广义的硬件不是特指计算机硬件,而是指泛指一些设施、设备、材料等有形物质及无形的精神物质。 硬件:构成电脑的物质实体,称为硬件。如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 “计算机硬件”的简称(中国大陆及香港用语,台湾叫硬体)。与“软件”相对。电子计算机系统中所有实体部件和设备的统称。从基本结构上来讲,电脑可以分为五大部分: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一般我们看到的电脑都是由:主机(主要部分)、输出设备(显示器)、输入设备(键盘和鼠标)三大件组成。而主机是电脑的主体,在主机箱中有:主板、CPU、内存、电源、显卡、声卡、网卡、硬盘、软驱、光驱等硬件。其中,主板、CPU、内存、电源、显卡、硬盘是必须的,只要主机工作,这几样缺一不可。 下面我们将一步一步的来揭开电脑常见硬件的神秘面纱。 (一) 机箱除了给计算机系统建立一个外观形象之外,还为计算机

系统的其它配件提供安装支架。另外,它还可以减轻机箱内向外辐射的电磁污染,保护用户的健康和其它设备的正常使用,真可称的上是计算机各配件的“家”。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产品是采用ATX结构的立式机箱,AT结构的机箱已经被淘汰了。机箱内部前面板侧有用于安装硬盘、光驱、软驱的托架,后面板侧上部有一个用来安装电源的位置,除此之外,其风部还附有一些引线,用于连接POWER键,REST键,PC扬声器,以及一些指示灯。 (二) 主板 主板(英文名Mainboard 或Motherboard)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大的一块电路板,主板又叫主机板、系统板、或母板,它安装在机箱内,也是微机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的类型和档次决定整个微机系统的类型和档次。它可分为AT主板和ATX主板。主板是由各种接口,扩展槽,插座以及芯片组组成。主板选购的基本策略: 速度、稳定性兼容性、扩充能力、升级能力主板中的芯片组是构成主板的核心,其作用是在BIOS和操作系统的控制下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通过主板为微机系统中的CPU、内存条、图形卡等部件建立可靠、正确的安装、运行环境,为各种IDE/SATA接口存储以及其他外部设备提供方便、可靠的连接接口。 (三) CPU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是一台电脑的核心,相当于人的大脑,它的内部结构分为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和存储单元三大部分。目前CPU主要接口类型有两种:一种是INTEL的LGA775(又称为Socket T),另一种是AMD的Socket940(Socket AM2)。CPU的主要性能指标:主频、前端总线频率、L1 和L2Cache的容量和速率、支持的扩展指令集、CPU内核工作电压地址总线宽度等等。CPU的生产厂商现在主要有Intel、AMD两家,其中Intel公司的CPU产品市场占有量最高。目前市场上主流的CPU 有:Intel公司的Conroe 系列、Pentium E系列、Celeron系列;AMD 公司的弈龙系列、Athlon64 X2 系列、速龙系列等等。 四)内存

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基础知识(一)计算机的发展 考点1 计算机发展简史 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在ENIAC的研制过程中,由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总结并归纳了以下三点:1.采用二进制; 2.存储程序控制; 3.计算机具有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个基本功能部件。 从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到现在,计算机技术经历了大型机、微型机及网络阶段。对于传统的大型机,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电子元件的不同而划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四代,如表1-1所示。 我国在微型计算机方面,研制开发了长城、方正、同方、紫光、联想等系列微型计算机我国在巨型机技术领域中研制开发了“银河”、“曙光”、“神威”等系列巨型机。 考点2计算机的特点、用途和分类 1、计算机的特点 现代计算机算一般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1)高速、精确的运算能力; (2)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 (3)强大的存储能力; (4)工作全自动; (5)网络与通信功能。 2、计算机的用途

计算机具有存储容量大,处理速度快,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强等许多特点,因此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科学领域,并迅速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也进人了家庭。计算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1)科学计算(数值计算);(2)数据处理;(3)实时控制;(4)计算机辅助; (5)网络与通信;(6)人工智能;(7)数字娱乐;(8)嵌入式系统。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计算机辅助教育CAI 计算机辅助技术CAT 3、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品种众多,从不同角度可对它们进行分类,如表1-2所示。 考点3 计算机的新技术 1、嵌入式技术 嵌入式技术是将计算机作为一个信息处理部件,嵌入应用系统地一种技术,也就是说,它将软件固化集成到硬件系统中,将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一体化。嵌入式技术具有代码小、高度自动化和速度快等特点。 2、网格计算 网格计算是专门针对复杂科学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这种计算模式是利用互联网把分散在不同地点的电脑组织成一个“虚拟的超级计算机”,其中每一台参与计算的计算机都是一个“节点”,而整个计算就是由成千上万“节点”组成的“一张网格”,所以这种计算方式被称为网格计算。这样组织起来的“虚拟的超级计算机”有两个优势:一是数据处理能力强;二是能充分利用网上闲置的处理能力。 网格计算的特点如下: (1)能够提供资源共享,实现应用程序的互联互通; (2)协同工作; (3)基于国际开发技术标准;

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

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 1、计算机工作原理: 1)什么是计算机 计算机(Computer)是一种能接收和存储信息,并按照存储在其内部的程序(这些程序是人们意志的体现)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然后把处理结果输出的高度自动化的电子设备。 2)计算机工作原理——冯·诺依曼原理(又称为存储程序原理)(1)组成计算机的物理设备(硬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2)所有程序和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在存储器中;(3)计算机系统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运行。 2、计算机的发展: 1)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从诞生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现正向第五代过渡。见下表。 2)我国计算机的发展情况 我国的计算机事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

1952年我国的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在中科院数学所内成立。 1960年,我国第一台自行研制的通用电子计算机107机问世。 1964年,我国研制了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19机,用于我国第一颗氢弹研制工作的计算任务。 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生产的计算机进入了集成电路计算机时期。 1974年,我国设计的DJS-130机通过了鉴定并投入批量生产。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又研制成功了巨型机。 1982年,我国独立研制成功了银河I型巨型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1亿次。 1997年6月研制成功的银河Ⅲ型巨型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130亿次。这些机器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的计算机技术水平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99年,银河四代巨型机研制成功。

2000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高性能计算机“神威I”,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国家。 2005年4月18日,完全由我国科学界自行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首款六十四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CPU———“龙芯二号”芯片正式发布。这款芯片性能经检测已达到英特尔“奔3”水平,比2002年9月28日发布的“龙芯一号”提高了10倍。 3、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是高度自动化的信息处理设备。主要特点有处理速度快、计算精度高、记忆能力强、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1)处理速度快: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用MIPS(每秒钟执行多少百万条指令)来衡量。 2)计算精度高:数的精度主要由表示这个数的二进制码的位数决定。 3)记忆能力强:存储器能存储大量的数据和计算机的程序。 4)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具有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计算机能实现信息处理自动化的重要原因。

计算未来云讲坛(2023)计算机系前沿系列讲座

计算未来云讲坛(2023)——计算机系前沿系列讲座 未来的世界将会是数字化世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引领世界的变革。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前沿系列讲座旨在分享最新的计算机技术成果和行业趋势,为产业和学术界提供交流平台。未来云讲坛(2023)则将作为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未来展望,为学术界和产业提供前沿的技术探讨和思考。 一、计算机技术的未来展望 1. 量子计算 量子计算是典型的高可用性和高并发性的计算方式,具有极强的解决某些类别难题的能力,是人类计算机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讲座将重点讨论量子计算的原理和应用发展,以及量子算法研究的现状和前景。 2. 智能硬件 智能硬件将逐渐普及,和传统的智能手机相比,智能硬件具有更小的尺寸和更丰富的传感器和控制模块。讲座将重点讲述智能硬件的原理和技术特点,以及智能硬件在智能家居、健康管理、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3.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目前计算机技术领域中的热门话题,其重要性和应用前景不言而喻。讲座将重点阐述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人工智能的原理和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在医疗、智能城市、金融、安全监控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二、未来云讲坛的设计与实现 未来云讲坛将运用最前沿的云计算、大数据及分布式处理技术,为参与讲座的学者和产业界人士提供交互式的在线云端演示和互动功能,实现全球同步在线学术交流。 1. 互动环节 讲座过程中将设置互动环节,参与者可以在线发起提问和互动,互动环节还将设立悬赏机制,鼓励大家互相交流和分享经验。 2. 观察系统 讲座将建立全球观察系统,可以实时纪录参与者的观察状态,为每个参与者提供详细的行为分析报告,让参与者了解观众的分布、观看时长以及观众互动次数等信息,以便更好地为参与者提供服务。 3. 互动平台 讲座将建立开放的互动平台,为参与者提供实时交流、资源分享、合作讨论等功能,让各界学者、实践者互相借鉴和研究,形成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计算机基础知识讲稿

计算机基础知识 问题1:请简单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从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由于计算机应用的广泛,而促进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 人类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不是计算机,而是电磁波; 电子计算机的奠基人当推英国科学家艾兰·图灵和美籍匈牙利人冯·诺依曼;图灵在1936年提出了图灵机的理论模型,发展了可计算性理论,冯·诺依曼首先提出了在电子计算机中存储程序的概念,从而确立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冯·诺依曼结构;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通常以构成计算机的电子器件的不断更新为标志,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电路四代;计算机发展四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时代电子器件主存运算速度次/秒 第一代电了管磁心鼓五千 第二代晶体管磁心鼓几十万至百万 第三代小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百万至几百万 第四代小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几百万至几亿 计算机四个发展阶段软件的特点依次为:手工操作、出现监控程序、产生操作系统等应用程序、有丰富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微型计算机是随着电路集成度不断提高和微处理器的出现而产生的;微机开发的先驱是两个年青工程师:美国英特尔公司的霍夫和意大利的弗金;霍夫首先提出了可编程序通用计算机的设想,即把计算机的全部电路放在四个集成电路芯片上,这个设想首先由弗金于1971年有11月实现,他在的硅片上集成了2250个晶体管,构成了CPU;即4位微处理器Intel4004,再加上寄存器,随机存取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就构成了4位微机; 微机的发展是以微处理器CPU的集成度来划分的; 第一阶段萌芽阶段:1971~1973 4位或低挡8位微处理器 Intel4004、Intel8008 第二阶段成长阶段:1973~1978 8位微处理器 Intel8080、MC6800 第三阶段成熟阶段:1978~1985 16位微处理器 Intel8086、MC6800 第四阶段全盛阶段:1985至今 32位微处理器 Intel386、 Intel486及Pentium系列 Intel公司的PentiumⅠ芯片主频为60/66MHZ,工作电压为5V; Pentium Ⅱ是它的改进型,主频为75/90/100/120/133/150MHZ,工作电压为;PentiumⅢ又增加了多媒体功能,主频可达200MHZ;1993年,“586”处理器问世,英特尔为

计算机c语言基础知识【最新版】

计算机c语言基础知识 计算机c语言的特性 C语言是世界上最流行、使用最广泛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之一。在操作系统和系统使用程序以及需要对硬件进行操作的场合,用C语言明显优于其它高级语言,许多大型应用软件都是用C语言编写的。C语言的主要特性有以下几种: 1、C是高级语言:它把高级语言的基本结构和语句与低级语言的实用性结合起来。 2、C是结构式语言:结构式语言的显著特点是代码及数据的分隔化,即程序的各个部分除了必要的信息交流外彼此独立。 3、C语言功能齐全:具有各种各样的数据类型,并引入了指针概念,可使程序效率更高。而且计算功能、逻辑判断功能也比较强大,可以实现决策目的的游戏。 4、C语言适用范围大:适合于多种操作系统,如Windows、DOS、UNIX等等;也适用于多种机型。

5、C语言应用指针:可以直接进行靠近硬件的操作,但是C的指针操作不做保护,也给它带来了很多不安全的因素。C++在这方面做了改进,在保留了指针操作的同时又增强了安全性。 6、C语言创始人D.M.Ritchie6、C语言文件由数据序列组成:可以构成二进制文件或文本文件常用的C语言IDE有Microsoft Visual C++,Dev-C++,Code::Blocks,Borland C++,Watcom C++,Borland C++ Builder,GNU DJGPP C++,Lccwin32 C Compiler 3.1,High C,Turbo C,C-Free,win-tc,xcode等。 计算机c语言的语法结构 1.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的程序设计是最简单的,只要按照解决问题的顺序写出相应的语句就行,它的执行顺序是自上而下,依次执行。顺序结构可以独立使用构成一个简单的完整程序,常见的输入、计算,输出三步曲的程序就是顺序结构。 2.选择结构

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

1、计算机工作原理: 1)什么是计算机 计算机(Computer)是一种能接收和存储信息,并按照存储在其内部的程序(这些程序是人们意志的体现)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然后把处理结果输出的高度自动化的电子设备。 2)计算机工作原理——冯·诺依曼原理(又称为存储程序原理) (1)组成计算机的物理设备(硬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 (2)所有程序和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在存储器中; (3)计算机系统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运行。 2、计算机的发展: 1)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从诞生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现正向第五代过渡。见下表。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2)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Intel公司等采用先进的微电子技术将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到一块芯片中,称之为微处理器(MPU)。其发展大约经历了六个阶段,如下表。 微机的六个发展阶段

3)我国计算机的发展情况 我国的计算机事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 1952年我国的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在中科院数学所内成立。 1960年,我国第一台自行研制的通用电子计算机107机问世。 1964年,我国研制了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19机,用于我国第一颗氢弹研制工作的计算任务。 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生产的计算机进入了集成电路计算机时期。 1974年,我国设计的DJS-130机通过了鉴定并投入批量生产。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又研制成功了巨型机。 1982年,我国独立研制成功了银河I型巨型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1亿次。 1997年6月研制成功的银河Ⅲ型巨型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130亿次。这些机器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的计算机技术水平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99年,银河四代巨型机研制成功。 2000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高性能计算机“神威I”,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国家。 2005年4月18日,完全由我国科学界自行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首款六十四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CPU———“龙芯二号”芯片正式发布。这款芯片性能经检测已达到英特尔“奔3”水平,比2002年9月28日发布的“龙芯一号”提高了10倍。 3、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是高度自动化的信息处理设备。主要特点有处理速度快、计算精度高、记忆能力强、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1)处理速度快: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用MIPS(每秒钟执行多少百万条指令)来衡量。 2)计算精度高:数的精度主要由表示这个数的二进制码的位数决定。 3)记忆能力强:存储器能存储大量的数据和计算机的程序。 4)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具有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计算机能实现信息处理自动化的重要原因。 5)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4、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有主频、字长、内存容量、存取周期、运算速度及其他指标。 1)主频(时钟频率):是指计算机CPU在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脉冲数。它在很大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