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
网络视听发展前景分析

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市场竞争
网络视听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平台通 过差异化竞争策略,在内容、技术、 用户体验等方面不断提升竞争力。
市场格局
目前网络视听市场已经形成了以几家 大型平台为主导,中小平台差异化发 展的格局,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
技术创新与融合分析
技术创新
随着5G、AI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视听行业的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如超高清 视频、VR/AR、智能推荐等,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和个性化的视听体验。
特点
网络视听行业具有便捷性、个性 化、互动性等特点,用户可以根 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不同的 内容和服务。
行业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视听行业开始起步, 主要以在线音乐和短视频为主。
高速发展阶段
2005年至2015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智能终端的普及,网 络视听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用户规模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技术融合
网络视听行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趋势明显,如与电商、教育、游戏等行业的结合 ,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和增长点。同时,网络视听平台也在积极探索与传统媒体的 合作与融合,共同推动媒体行业的转型升级。
03
网络视听行业发展趋势
用户付费意愿提升
用户付费意愿提升
随着网络视听服务的普及和用户 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用 户愿意为高品质的网络视听内容
03
发展趋势
未来几年,网络视听行业将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用户体验将不断提升,内容和服务将更加丰富和个性化。
02
网络视听行业现状分析
用户规模与行为分析
用户规模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终端的广泛 使用,网络视听用户规模持续增长, 呈现出年轻化、城市化的趋势。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政策解读

• 为反映视频分享网站隐私权侵犯现象,我的学生 在菠萝网(podlook)上以“偷拍”作为关键词进 行检索,共得到的23579个视频均在标题或者描 述里清楚明白地面出现了“偷拍”二字。经过点 击相关链接,发现,绝大部分此类视频已经被删 除。
• 尽管如此,这些残留的视频标题里公然出现的 “偷拍”二字,却体现了我国视频分享网站、视 频上传者对公民隐私权的漠视。近期出现的“艳 照门”事件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 互联网上的视频内容无外乎就是三种:专业 的电影电视机构提供的视频内容(版权明 确)、已经在网上流传多年的视频(版权不 明)与版权难以界定的UGC。
• 除整合传统电视台资源外,视频网站整合互 联网上的多媒体娱乐资源,如flash、mtv、 avi、rmvb甚至包括mp3、而这些内容几乎全 部来自电影、电视剧、电视综艺节目的娱乐 资源。在各大视频网站上流传的热门美剧、 日剧、韩剧等,这些资源的版权得不到有效 保护。侵害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规定的著作权。
• 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作为互联网行业主管部门, 依据电信行业管理职责对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实施 相应的监督管理。
• 地方人民政府广播电影电视主管部门和地方电信管 理机构依据各自职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互联网视听 节目服务单位及接入服务实施相应的监督管理。
• 管制主体: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及其相 关网络运营单位。从事此服务需取得广电管 理部门核发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证》或履行备案手续。
2、网络视听管理不规范
• 早在2019年,广电总局就颁布了《互联网等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并确立 许可准入制度;2019年,再次颁布修订版, 或称“39号令”。
•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对视听节目的网络传 播业务实行许可管理。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 传播视听节目必须持有《网上传播视听节目 许可证》。
2019中国网络视频精品研究报告

文/陈 思 张新阳 马小懿
经过连续 三年的政策调 整,网络视频 业的发展越来 越规范化,相 关的思想引导 正在推进,如 何在伟大的时 代创作伟大的 作品成为行业 必须直面的一 大课题。纵观 2018-2019年 的网络视频发 展业态及产生 的精品作品, 有增值也有减 量,有突破亦 有回归,总体 处于转型期, 政策与思想引 导的正面影响 逐电影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内容产业而言, 想要长期良性发展首先需要保障作品质量,减量提质是过 去一年网络电影的关键词。2018年,网络电影的总体体量 有所下降,全年新上线网络电影数量较2017年的1892部下 降约20%至1526部。在2016年,新上线量则为2463部,网 络电影已经连续两年减产。在2018年上线的网络电影中, 爱奇艺占1018部,优酷占337部,腾讯则占127部,爱奇艺 几成行业“寡头”。
从9.4%上涨至12.5%,昭示着互联网经济的新 增长点;其二,虽然网民在性别上分布较为均 衡,但随着“她经济”的崛起,占比47.3%的 女性网民成为不容忽视的消费者,影响到了网 络内容制作方的判断。
市场规模方面,《2019中国网络视听发展 研究报告》显示,过去一年,网络视频市场规 模在庞大的用户规模的支撑下攀升至1871.3亿 元,较2017年的1224.7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整 体看来,市场依旧被以“优爱腾”为代表的几大 头部平台牢牢掌握,基本格局较为稳定。
口碑传播的卷土重来,也让平台方再次审 视自身的内容评价体系,发现了点击量和播放 量作为第一硬性指标的漏洞:首先,单一的指 标不能完整地反映用户的观感和体验;其次, 播放量存在较大的造假空间。因此,2018年9
16 传媒∷MEDIA 2019.7(下)
特别策划 Special Plan
中国互联网视听娱乐市场调研报告

中国互联网视听娱乐市场调研报告一、引言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视听娱乐产业也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调研报告将对中国互联网视听娱乐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以期了解该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市场规模根据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视听娱乐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2019年,该市场总收入达到500亿元,较上一年增长了20%。
其中,网络音乐和在线视频是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市场收入的70%以上。
三、消费者行为1. 播放设备选择在视听娱乐消费中,个人电脑仍然是最主要的播放设备,占据了50%的市场份额。
其次是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分别占比30%和20%。
2. 偏好内容在观看视频内容方面,用户更倾向于追剧、综艺节目和电影。
这些类型的内容易于消费者以非常便捷的方式在互联网上获得。
3. 付费模式目前,中国互联网视听娱乐市场的付费模式以包月订阅和广告收入为主。
通过订阅观看电影、综艺节目和音乐的用户数量逐年增加。
然而,广告收入仍是市场的主要利润来源。
四、市场竞争格局当前,中国互联网视听娱乐市场竞争激烈。
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在该市场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并购和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此外,互联网电视和移动电信运营商也成为竞争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五、发展趋势1. 个性化推荐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个性化推荐将成为互联网视听娱乐市场的主要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用户的喜好和行为习惯,娱乐平台将更精准地向用户推荐内容,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2. 内容创新内容创新是持续发展的关键。
随着用户对于内容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娱乐平台需要不断创新和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以留住现有用户并吸引新用户。
3. 5G技术的应用随着5G技术的普及,互联网视听娱乐市场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5G的低延迟特性将为用户提供更流畅和更高清的娱乐体验,同时也将为娱乐平台带来更大的容量和更多的应用场景。
六、结论中国互联网视听娱乐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2020-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

主要内容
中国网络视听行业规模与格局
1
2
网络视听用户行为特征与喜好分析
2019-2020网络视听节目洞察
3
4
业界研判:网络视听行业发展趋势
2020网络视听报告核心发现
5
研究方法
01
02
03
深度挖掘CNNIC第46次中 访问半年内在互联网收看过 针对网络视听企业高管、从业 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 视频的用户,共回收3088 人员、专家学者定向发放在线 查数据,部分数据首次公开。 个有效样本并根据CNNIC调 调查问卷,了解业内人士对行
持和丰富的精神文化内容
2017.12 2018.12 2019.6 2020.3 2020.6 用户规模 使用率
综合视频平台或从三足鼎立变为双雄并进
第一梯队: 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
第二梯队: 芒果TV、哔哩哔哩
第三梯队: 风行视频、PP视频、咪咕视频、搜
狐视频
第一梯队, 79.1%
第二梯队, 12.0%
17.5%
24.8%
整体
最近半年内拍摄/ 上传过短视频内容
19岁及以下
最近半年内拍摄/ 上传过短视频内容
65.3%
男性
一共只上传过 3条以下
56.8%
女性
每月1-3条
5. 焦点三: 网络直播与电商
5.1 短视频平台成为用户最常使用的网络直播平台
A
B
44.4% 快手
C
D
41.1% 抖音短视频
15.2% 虎牙直播 10.1% 斗鱼直播
网络娱乐直播第一梯队收入大幅增长
第一梯队: 斗鱼直播、虎牙直播、YY
《2019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传媒研究MEDIA STUDIES于人民、无愧于两岸同胞共筑中国梦的优秀作品和美好诗篇。
在2019年2月28日推出新闻报道之后,泉州广播电视台和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双方进行了多次接触,并派出精兵强将组成共同小组,对下一步如何进一步挖掘好、宣传好两岸“谱牒文化”进行专门研讨。
作为以反映祖国大陆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为主题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历年收藏的两岸族谱以无可辩驳的历史史实,持续诉说着“两岸一家亲”的故事。
双方团队一致认为,两岸谱牒文化是一个新闻富矿,需要我们共同挖掘,通过进一步增强“四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节目和优秀作品,来回应广大受众对这一重大题材的高度关注和热切期盼,以及两岸人民特别是台湾同胞对“谱牒文化”“根祖文化”“根脉情怀”的共同情感和现实需求。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大背景下,双方团队对于这一题材初步勾勒出了更具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更加符合年轻人新闻阅读习惯和传媒产品消费特点的年度计划:以“我的根在大陆”为主题主线,做一系列服务台胞“寻根谒祖”的融媒体在线直播活动;以《小闽与台台》为题,推出一系列广播精品节目;以《赢在闽台缘》为题,推出电视竞技类季播节目。
从这个报道案例可以看出,做好两岸文化交流报道,只有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高度来谋划、布局,才能体现出中国主流媒体该有的历史担当和时代使命,才能彰显广大新闻媒体人肩扛“民族大义”的脑力和眼力。
同时,只有站在“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终结”的理论高度中去书写、表达,才能体现出中国主流媒体该有的历史思维和宏大格局,也才能充分彰显广大新闻媒体人心怀“为同胞谋福祉,为民族创未来”国家情怀的脚力和笔力。
中华文明历来重视“根脉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论竖屏网络剧的兴起、主要特征与发展路径

论竖屏网络剧的兴起、主要特征与发展路径作者:张智华刘佚伦来源:《艺术评论》 2019年第11期张智华刘佚伦[内容提要]近年来中国竖屏网络剧兴起,并且发展较快。
竖屏网络剧在视觉语言、传播方式、叙事风格上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竖屏网络剧中的人物形象被放大和凸显,拍摄的人像饱满且清晰,具有视觉冲击感;注重画面的纵向关系。
由于竖屏网络剧与网络媒介的传播特征高度契合,致使竖屏网络剧具有网络碎片化传播的特征,竖屏网络剧传播主要是“短、平、快”。
竖屏网络剧叙事风格以简洁明了为主,当然也有适当的多样化。
创意是竖屏网络剧发展的核心。
竖屏网络剧发展需要持续探索符合竖屏的视觉语言,不断摸索竖屏网络剧更多的可能性。
[关键词]竖屏网络剧;纵向关系;短平快;简洁明了;创意近年来中国竖屏网络剧兴起了,并且发展较快。
竖屏网络剧在视觉语言、传播方式、叙事风格上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其发展路径十分重要。
一、竖屏网络剧的兴起2018年是短视频强势崛起的一年。
第六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发布的《2018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手机视频用户数量达到5.78亿,半年增长率为5.3%。
其中,短视频用户达到5.94亿,占整体网民74.1%。
第七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发布的《2019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手机视频用户数量有所增加。
短视频的崛起正在改变用户观看视频的方式,随着观看短视频用户的增多,“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的持续火爆,人们越来越习惯使用竖屏的方式观看视频。
业界对变化回应迅速,爱奇艺率先做出了“竖屏网络剧”的行业布局:在2018爱奇艺IJOY悦享会上,爱奇艺CEO龚宇指出,中国有70%的手机用户使用竖屏观看视频,并且宣布大力发展竖屏网络剧。
竖屏网络剧《生活对我下手了》正是爱奇艺进入竖屏网络剧内容市场的第一部作品。
《生活对我下手了》延续了此前《万万没想到》等剧的风格,以女主角辣目洋子的身边故事为主要剧情,讲述了她身边发生的有趣、平凡和新奇的小故事。
网络视听新媒体的发展及影响分析

网络视听新媒体的发展及影响分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们已经步入了一个信息快速流动的时代,网络已成为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其中网络视听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形态,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网络视听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对社会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网络视听新媒体的发展网络视听新媒体的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1.技术的进步技术的不断进步是网络视听新媒体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音视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网络视听新媒体的品质和使用体验也得到了极大提高。
现代家庭已经普及了高清液晶电视、音响设备等,这些设备让我们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分享音视频资源,促进了网络视听新媒体的快速发展。
2.消费需求的改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娱乐消费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过去,电视、电影是人们娱乐消费的主要方式,但现在,网络视听新媒体已成为人们娱乐消费的主要途径之一,这是因为它能够随时随地满足人们随时的消费需求,而且还可以满足更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3.运营模式的创新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视听新媒体的运营模式也不断创新。
如今,我们看到了许多优秀的网络视听新媒体平台,如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等等。
这些平台能够提供更加优秀、多元的内容,吸引着众多用户的青睐。
同时,平台还通过各种手段提高盈利能力,进一步促进了网络视听新媒体的发展。
二、网络视听新媒体的影响网络视听新媒体不仅是一种新兴的媒体形态,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娱乐消费习惯的变化网络视听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娱乐消费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今,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视听新媒体平台观看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各种类型的内容,这让人们的娱乐消费更加多元化。
同时,网络视听新媒体还融合了社交、游戏等方面的功能,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娱乐消费需求。
2.思想文化的传播网络视听新媒体为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中国⽹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0102 0304 中国⽹络视听市场发展规模与格局短视频的发展:⽹络视频的⽣⼒军主要内容2018年度⽹络视听节⽬洞察 ⽹络视听内容的六个发展趋势05总结:2019视听报告的⼋个核⼼发现研究⽅法CN N IC电话调查数据深度挖掘:深度挖掘CN N IC第43次中国互联⽹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数据,对⽹络视频⽤户的⼈⼝属性、使⽤⾏为等进⾏交叉分析和提炼整理,部分数据⾸次公开。
专家问卷调查:针对⽹络视听企业⾼管、从业⼈员、专家学者定向发放在线调查问卷,了解业内⼈⼠对⾏业发展的预判,共回收问卷752份。
专家深度访谈:邀请⽹络视频⾏业内专家进⾏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对视频⾏业发展现状、趋势及特点的看法,提⾼报告深度。
第三⽅数据合作及桌⾯研究:通过桌⾯研究的⽅式对⾏业公开信息、第三⽅数据公司的⾏业数据进⾏整合和梳理,并在交叉验证和加权处理的情况下使⽤。
QuestMobile监测⼤数据:协会委托QuestMobile采集移动端APP使⽤情况数据,通过多维度SDK组合矩阵进⾏数据拾取,结合运营商⽹关级数据。
数据周期:2018年1⽉1⽇-2019年3⽉31⽇。
PART01中国⽹络视听市场发展规模与格局(1) ⽹络视频⽤户规模达7.25亿;(2)市场规模为1871.3亿元,短视频市场同⽐增长744.7%;(3)BA T三⼤综合视频平台地位难撼动,芒果TV率先实现盈利;(4)头部平台内容付费超⼴告成营收主⼒;(5)短视频;(6)⽹络⾳频;(7)⽹络直播;(8)移动互联⽹使⽤⼤幅提⾼;(9)⽹络视听类应⽤场景化趋势显著;(10)互联⽹电视⾼速增长,前景可期R E A D M O R E(1) ⽹络视频⽤户(含短视频)规模达7.25亿7.1188.7% 87.5%2018年6⽉ 2018年12⽉2018年⽹络视频⽤户(含短视频)规模及使⽤率⽤户规模(亿)⽹民使⽤率7.25亿⽹络视频(含短视频)是仅次于即时通讯的中国第⼆⼤互联⽹应⽤,⾼于搜索和⽹络新闻。
(2) 市场规模达1871.3亿元,短视频市场同⽐增长744.7%248.8 404.3641.5 728.8888.049.3 74.4228.5440.6516.219.055.3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2014-2018年视频内容⾏业市场规模综合视频市场规模(亿元)⽹络直播市场规模(亿元)短视频市场规模(亿元)467.1亿元其他平台4.0%第⼆梯队9.2%第⼀梯队80.2%(3) BA T三⼤综合视频平台地位难撼动,芒果TV率先盈利第⼀梯队: 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第⼆梯队: 芒果TV、哔哩哔哩第三梯队: 乐视视频、搜狐视频、 PP视频、咪咕视频综合视频平台各梯队⽤户渗透率对⽐第三梯队6.7%综合视频平台的⼴告收⼊占⽐逐年下降,内容付费占⽐逐年提升。
2018年,爱奇艺会员服务营收为106亿元⼈民币,超过⼴告(93亿元⼈民币),成为营收主⼒。
8740万⼈ 爱奇艺订阅会员⼈数 (4)⽹络视频付费⽤户规模扩⼤,内容付费占⽐逐年提升73.4% 72.1%61.0% 57.7%49.0% 49.5%47.1%4.3%5.1%5.6%12.7%18.8%28.1%34.5%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2012-2018年中国综合视频市场各业务营收占⽐⼴告收⼊内容付费版权分销其他8900万⼈腾讯视频会员⼈数200%优酷⽇均付费⽤户同⽐增长率42.4%爱奇艺会员服务收⼊占总营收(5)a 短视频⽤户规模6.48亿,半年新增5395万5.9474.1%78.2%2018年6⽉2018年12⽉ 2018年短视频⽤户规模及使⽤率⽤户规模(亿)⽹民使⽤率6.48亿其他平台5.8%第⼆梯队21.9%第⼀梯队54.2%(5)b 短视频市场两超多强,仍有洗牌可能第⼀梯队: 抖⾳短视频、快⼿第⼆梯队: 西⽠视频、⽕⼭⼩视频第三梯队:⼟⾖视频、波波视频、好看视频、微视、美拍、秒拍、快视频短视频平台各梯队⽤户渗透率对⽐第三梯队18.0%(6)a ⽹络⾳频⽤户破三亿,新⼀线城市使⽤率最⾼36.4%42.5% 44.5%38.6% 32.8% 33.4% 34.4%整体 ⼀线城市 新⼀线城市 ⼆线城市 三线城市 四线城市 五线城市不同城市级别⽹民对⽹络⾳频的使⽤率(6)b ⽹络⾳频⽤户呈男性化、⾼学历特征男⼥19岁及以下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及以上⼩学及以下初中⾼中/中专/技校⼤专⼤学本科及以上⽹络视频⽤户 ⽹络⾳频⽤户 城镇 乡村⼀线城市 新⼀线城市 ⼆线城市 三线城市 四线城市 五线城市其他平台1.6%第⼆梯队33.5%第⼀梯队62.8%(6)c ⽹络⾳频市场格局⼀家独⼤,圈层⽣态逐渐建⽴第⼀梯队: 喜马拉雅第⼆梯队: 荔枝、蜻蜓FM、企鹅FM第三梯队:猫⽿FM、考拉FM电台、开吧、阿基⽶德FM、听听⼴播、⼼理FM⽹络⾳频平台各梯队⽤户渗透率对⽐第三梯队2.1%(7)a 直播整体⾏业下滑,⽤户规模较2017年底减少2533万3.444.2247.1% 54.7%47.9%2016年 2017年 2018年2016-2018年中国⽹络直播⽤户规模及使⽤率⽤户规模(亿) ⽹民使⽤率3.97亿 (*未计算短视频平台直播业务)(7)b 直播⾏业下滑背景下,⽃鱼直播、⼀直播逆流⽽上第⼀梯队:⽃鱼直播、虎⽛直播、YY第⼆梯队:花椒直播、映客、企鹅电竞第三梯队:熊猫直播、触⼿直播、腾讯NOW直播、⼀直播*⽃鱼直播⽇活增16.9% ,⽇均使⽤时长增51.3%*⼀直播⽇活增57.6% ,⽇均使⽤时长增27.0%265.8278.32016年12⽉ 2017年12⽉ 2018年12⽉移动互联⽹⽤户⽉⼈均单⽇使⽤时长(分钟)(8) 移动互联⽹使⽤⼤幅提⾼,短视频贡献了整体时长增量的33.1%341.2分钟(使⽤总时长增量=2018年12⽉总时长-2017年12⽉总时长,增量占⽐=某细分⾏业总时长增量/移动⼤盘时长增量。
)(*未计算短视频平台直播业务)33.1%18.6%9.7%5.1%4.7%4.1%3.7%3.1%1.9%1.6%2018年12⽉⽤户⽉使⽤时长同⽐增量占⽐TOP10细分⾏业2018年12⽉,中国⽹民平均每天⽤⼿机上⽹5.69⼩时, ⽐2017年增加1个⼩时,其中20分钟⽤来刷短视频(9) ⽹络视听类应⽤场景化趋势显著综合视频短视频⽹络⾳频娱乐直播游戏直播0%5% 10% 15% 20%25% ⽹络视听类应⽤⽤户使⽤时段分布综合视频 短视频 ⽹络⾳频 娱乐直播 游戏直播使⽤时段分布:在统计周期(周/⽉)内,该类型APP 每个时段内活跃⽤户数或占⽐的平均值。
(10) 互联⽹电视⾼速增长,前景可期1.341.810.781.151.862016年 2017年2018年智能电视覆盖&激活规模(单位:亿)智能电视覆盖规模智能电视激活规模2.51亿8%12%17%24%29%36% 92%88%83%76%71%64%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智能电视&传统电视终端全国渗透率智能电视保有量渗透率(占终端)传统电视保有量渗透率(占终端)PART02短视频的发展: ⽹络视频的⽣⼒军(1)短视频⽐长视频看得更多;(2)短视频对新增⽹民的拉动作⽤最为明显;(3)⽤户变化趋势;(4) 短视频主要承担娱乐功能,优质内容是主导其发展的重要因素;(5)短视频推动知识普惠;(6)短视频成为政务和媒体信息传播的新平台R E A D M O R E(1) 短视频逆袭成功,⽇均使⽤时长反超长视频综合视频短视频⽹络直播⽹络⾳频 0500,0001,000,000 1,500,000 2,000,000 2,500,000 3,000,000 3,500,000 4,000,000 单位:万分钟 ⽹络视听类应⽤⽇均使⽤时长综合视频短视频 ⽹络⾳频 ⽹络直播(2) 短视频对新增⽹民的拉动作⽤最为明显新⽹民对⽹络视听应⽤的使⽤率53.2%43.9%34.6%12.8%短视频 综合视频 ⽹络直播 ⽹络⾳频(3) ⽤户变化趋势:a短视频忠实⽤户主要为90后、00后及学⽣群体0.00%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19岁及以下20-29岁 30-39岁 40-49岁 50岁及以上整体⽹民 短视频⽤户 短视频忠实⽤户短视频⽤户年龄结构在校学⽣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作⼈员企业/公司管理⼈员企业/公司⼀般职员专业技术⼈员 商业/服务业⼀般职⼯ 制造业/⽣产型企业⼀般职⼯个体户/⾃由职业者农村外出务⼯⼈员农民退休⽆业/下岗/失业 短视频⽤户职业结构整体⽹民 短视频⽤户 短视频忠实⽤户(3)b 短视频⽤户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忠实⽤户五线城市占⽐较⾼0.0%5.0%10.0%15.0%20.0%25.0%30.0%⼀线城市新⼀线城市 ⼆线城市 三线城市 四线城市 五线城市整体⽹民 短视频⽤户 短视频忠实⽤户短视频⽤户各级别城市分布(3)c 短视频忠实⽤户性别占⽐出现反转,男性占⽐超过⼥性74.8% 73.4%79.2% 78.6%男 ⼥不同性别⽤户对短视频的使⽤率变化2018.6 2018.12 47.4%52.6%53.5%46.5%男 ⼥短视频忠实⽤户性别构成变化(3)d ⾼收⼊、⾼学历群体对短视频的使⽤率增长迅速60.7%80.8% 74.9%73.7%71.9%69.2%79.5% 81.0%83.6% 84.5%⼩学及以下初中⾼中/中专/技校⼤专⼤学本科及以上不同学历⽤户对短视频的使⽤率变化2018.62018.1267.5% 79.5% 72.8% 74.4%73.2%76.7%69.3%76.9% 75.9% 81.5% 85.2% 84.6%⽆收⼊ 1000元以下 1000元-3000元 3001-5000元 5001-8000元 8000元以上不同收⼊⽤户对短视频的使⽤率变化2018.62018.127.9% 30.2% 14.7% 21.7% 13.3% 12.2% 6.6%30.1%14.7%22.7%14.0% 12.1%⽆收⼊ 2000元以下 2001-3000元 3001-5000元 5001-8000元 8000元以上短视频⽤户个⼈⽉收⼊构成变化2018.62018.127.6% 36.5% 15.1% 18.4% 11.5% 10.9% 5.5%36.0%13.9% 19.5% 13.6% 11.5%⽆收⼊2000元以下 2001-3000元 3001-5000元 5001-8000元 8000元以上忠实⽤户个⼈⽉收⼊构成变化(3)e 短视频应⽤在中⽼年群体中加速渗透81.6% 80.0%76.1%63.5%54.5%79.7% 83.0% 82.0%76.0%66.7%19岁及以下 20-29岁 30-39岁 40-49岁 50岁及以上不同年龄⽤户对短视频的使⽤率变化2018.62018.1224.7% 30.7% 25.4% 12.7% 6.5%20.6%28.6% 24.6%15.2% 11.0%20岁以下 20-29岁 30-39岁 40-49岁 50岁以上短视频⽤户年龄构成变化2018.62018.1236.9% 34.9% 20.4% 5.5% 2.3% 33.2% 34.0%20.2%8.3% 4.4%20岁以下 20-29岁 30-39岁 40-49岁 50岁以上短视频忠实⽤户年龄构成变化(4) 短视频主要承担娱乐功能,优质内容是主导其发展的重要因素60.9%47.0%27.9%20.6%18.8%优质的短视频内容及创作者在5G 、4K 、8K等新技术兴起的背景下,对短视频制播新技术的开发应⽤短视频⽣态体系的搭建针对短视频内容及平台相关政策法规 对于盈利渠道的拓展和维护未来⼀年内,主导短视频发展的重要因素75.3%51.3%28.1% 27.4% 25.4% 14.9% 12.0% 9.3%娱乐 社交 记录 电商 资讯 知识付费旅游 教育未来⼀年短视频承担的功能才艺 ⽣活 考学 职场母婴育⼉科普类6.5% 37.3%43.1%(5) 短视频推动知识普惠六⼤类知识短视频作者数量分布7.2%3.8% 2.1%385227248631235910203293151396113472科普类 考学 职场 母婴育⼉ ⽣活 才艺六⼤类短视频传播数据对⽐(⼀):粉丝过万作者的平均粉丝数358592164083 127732 125697 122580 98056科普类 母婴育⼉职场 ⽣活 考学 才艺六⼤类短视频传播数据对⽐(⼆): 117183833 3425 3704 4220 3707平均播放量与平均点赞量(6) 短视频成为政务和媒体信息传播的新平台1043495 394 329 263 250 249 234 210 195四平警事 中国军视⽹ 中国军⽹ 北京SWA T 冰城巡特警 共青团中央 桃⼭⽹警 中国陆军 我们的太空 我们的天空单位:万2018年粉丝量TOP10政务号793 659 496 453 262 250 213 209 182 165⼈民⽇报 浙江卫视 ⼈民⽹ 央视新闻 江苏卫视 湖南娱乐 芒果TV 环球⽹ 环球时报 中国⽹直播2018年粉丝量TOP10媒体号16.6%11.4% 9.8% 9.2% 7.7%法院 公安警察 ⽂化旅游 交通警察 地⽅发布2018年政务号TOP5领域PART032018年度 ⽹络视听节⽬洞察(1)⽹络剧;(2)⽹络综艺;(3)⽹络电影;(4)⽹络纪录⽚R E A D M O R E3950205379349295100 200 300400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2-2018年⽹络剧数量(1)⽹络剧:a 上新数量回落,“⼤众爆款”难寻283部30分钟以内 31-40分钟41-60分钟60部21.2%113部39.9%(1)b 短剧化、分账或成⾏业主流2018年⽹络剧时长分布110部 38.9%10集以内 11-20集 21-30集31-40集40集以上46部16.3%129部45.6%12部4.2%2018年⽹络剧集数分布67部23.7%29部10.2%短剧化:制⽚⽅不再依靠拖长剧情拉动经济收益;视频平台⽤户相对年轻,对内容节奏有更⾼要求,情节推进快的剧集更能吸引⽤户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