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患者护理操作流程

合集下载

术后疼痛管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术后疼痛管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术后疼痛管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术后疼痛是许多患者在手术后经历的常见问题之一。

有效的疼痛管理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术后疼痛管理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以帮助医务人员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一、术后疼痛管理操作流程1.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术后疼痛评估是疼痛管理的第一步。

医务人员应该使用合适的评估工具,如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或面部表情量表(Facial Expression Scale,FES),来帮助患者描述疼痛的程度。

2. 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计划: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和手术类型,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计划。

此计划应考虑到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状态和疼痛敏感度等因素。

3. 使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术后疼痛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处方药(如酮洛芬)和处方药(如阿片类药物)。

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严格按照剂量和频率使用。

4. 应用非药物治疗方法:除了药物治疗,医务人员还应考虑使用非药物治疗方法来缓解术后疼痛。

这包括物理疗法(如冷敷和热敷)、放松技巧和心理支持等。

5. 定期复评并调整治疗计划:疼痛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医务人员应定期复评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计划。

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非常重要,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任何问题。

6. 提供教育和康复建议:术后疼痛管理不仅仅是治疗疼痛,还涉及到患者的康复过程。

医务人员应向患者提供相关教育和康复建议,包括如何正确服药、如何预防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

二、疼痛评分标准1. 视觉模拟评分(VAS):VAS是一种常用的疼痛评估工具,它要求患者在一条直线上标记出自己的疼痛程度,其中0表示无痛,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

医务人员可以根据标记的位置来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2. 面部表情量表(FES):FES通过观察患者的表情来评估其疼痛程度。

该评分标准根据患者的面部表情可分为不同的级别,如正常表情、轻度疼痛表情和剧烈疼痛表情等。

疼痛患者护理常规

疼痛患者护理常规

疼痛患者护理常规
1.入院当日评估患者有无疼痛,如有,在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疼痛一般情况,包括疼痛部位、性质、强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加重和缓解的影响因素等。

2.入院当日教会患者使用疼痛评估量表(数字、面部表情),告知患者如出现新的疼痛或疼痛加重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准确评估疼痛强度,并将当前的疼痛强度记录在体温记录单相应时间点上。

3.强调药物滴定的重要性,取得患者配合,准确、及时地进行药物滴定。

4.每日2PM常规评估和记录疼痛强度,为过去24小时的平均疼痛强度,如果出现爆发痛,应将爆发痛强度及对症治疗后疼痛缓解强度记录在体温单的相应时间点上,并做好护理记录。

5.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口服止痛药或使用止痛贴剂。

6.指导口服止痛药的患者按时服用缓泻剂预防便秘。

7.连续观察止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便秘、恶心呕吐、镇静、尿储留等,如出现,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无痛病房护理_流程图

无痛病房护理_流程图
1. 嘱咐患者按时正确服 药口服:在规定时间 内携带准确剂量的药 物,必要时协助患者 用温开水服药。
2. 当服用止痛药仍未缓 解疼痛请告知医护人 员,护士需要重新再 评估,并通知医生。
3. 健康宣教
健康宣教
1. 口服止痛药是主要给药方式,简单 经济,方便。
2. 完全止痛可能需要一些时间。
3. 要按时服药才能更好地止痛。
无痛病房简介
4 无痛病房里,护士的职责:
对疼痛病人处理有规范化的流程 掌握疼痛评估的方法 指导病人正确地服药 配合医生处理止痛药物的相关不
良反应。 对疼痛患者适当地做心理舒缓。
无痛病房简介
在无痛示范病房里,病人的床头都挂有疼痛评
5 分图,病人可自我评估疼痛

6 科室定期地组织疼痛健康教育,告知病人如何
1.定时观察药物 疗效及不良反 应等。
2.若出现呼吸抑 制,则暂时停 此药,通知医 生处理,并做 好记录。
1. 定时了解服药后疼痛缓解情况, 告知医生 。
2. 告知患者常见不良反应预防措施:
预防便秘方法: 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适当活 动头晕、恶心、呕吐是服用阿 片类药物初期反应,3-5天会耐受, 症状也将消失.
无痛病房简介
1 无痛病房设置后,由医生、
护士、患者共同参与,向
患者及家属进行疼痛知识 的健康教育。
2 科室定期地组织疼痛相
关治疗病例讨论会,学 习疼痛治疗新进展。
无痛病房简介
3
在无痛病房里,由癌痛治疗经验丰富的医生进 行查房,讲解示范止痛药物的合理使用,指导
临床医生规范用药。
疼痛病人能快速得到有效的个体化疼痛治疗。
疼痛患者护理操作流程
评估
处理

一例肺癌疼痛患者的护理个案及流程

一例肺癌疼痛患者的护理个案及流程

一例肺癌疼痛患者的护理个案及流程英文回答:Case Study and Process of Care for a Lung Cancer Pain Patient.Case Study:Mr. Smith is a 55-year-old male who has been diagnosed with advanced stage lung cancer. He is currently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and radiation therapy. Mr. Smith is experiencing severe pain in his chest and back, which is affecting his daily activities and quality of life.Process of Care:1. Assessment:Conduct a thorough assessment of Mr. Smith's pain, including location, intensity, duration, and exacerbatingor relieving factors.Assess Mr. Smith's medical history, including previous treatments and medications for pain.Evaluate the impact of pain on Mr. Smith's physical, emotional, and social well-being.2. Pain Management Plan:Collaborate with the healthcare team to develop an individualized pain management plan for Mr. Smith.Consider using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involving physicians, nurses, pharmacists, and pain specialists, to address Mr. Smith's pain effectively.Utilize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analgesic ladder for pain management, starting with non-opioid analgesics and escalating to opioids if necessary.Monitor and adjust the pain management plan based onMr. Smith's response and side effects of medications.3. 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Prescribe non-opioid analgesics, such a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or acetaminophen, for mild to moderate pain.Consider adjuvant medications, such as antidepressants or anticonvulsants, to manage neuropathic pain.If pain is severe and not adequately controlled, prescribe opioids, such as morphine or fentanyl, while closely monitoring for side effects and titrating the dose as needed.4. Non-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Offer non-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such as relaxation techniques, guided imagery, or music therapy, to complement pharmacological pain management.Refer Mr. Smith to physical therapy or occupational therapy for exercises and techniques to improve mobility and manage pain.Provide emotional support and counseling to address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pain.5. Education and Support:Educate Mr. Smith and his family about the nature of cancer pain, treatment options, and potential side effects of medications.Encourage Mr. Smith to communicate his pain levels and concerns effectively to the healthcare team.Provide resources and support for Mr. Smith to manage his pain at home, including proper 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adherence.中文回答:肺癌疼痛患者的护理个案及流程。

疼痛护理常规

疼痛护理常规

疼痛护理常规
一、动态评估疼痛:
1、评估疼痛部位、疼痛强度、疼痛性质、持续时间等;疼痛患者的心理情绪反应;疼
痛对患者生理功能的影响。

2、每班评估疼痛分值,记录于体温单。

3、疼痛评分大于4分者,及时报告医生处理,疼痛分值大于7分,遵医嘱给予镇痛处
理,观察并记录镇痛效果。

二、疼痛给药护理
1、WHO三阶梯疼痛治疗:第一阶梯:阿司匹林为代表的非阿片类,第二阶梯:可待
因为代表的弱阿片类,第三阶梯:吗啡为代表的强阿片类。

2、镇痛药应用要点:口服,按时,按阶梯,个性化,注意细节。

3、止痛药不来反应及护理:
(1)便秘:多饮水,多进富含纤维素食物,多活动,阿片类药物应用同时服用缓泻剂。

(2)恶心、呕吐:给予胃复安等止吐药,必要时更换药物或减量。

(3)镇静:调整药物剂量,阿片类中毒,应立即停药,于纳洛酮解救。

(4)尿潴留
(5)躯体依赖性
4、使用透皮贴的护理:选择躯体平坦,干燥,体毛少的部位,每72小时更换贴剂,
更换时重新选择部位,贴剂局部勿接触热源。

5、对患者进行疼痛健康教育。

护理有哪些操作规程和流程

护理有哪些操作规程和流程

护理有哪些操作规程和流程护理操作规程和流程是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卫生,提高医疗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方法和步骤。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理操作规程和流程,供参考:一、基础护理操作规程和流程:1. 患者入院接待和安置流程:(1) 对患者进行入院接待并开展入院登记手续;(2) 安排病房床位和卫生环境,并向患者介绍病房设施;(3)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病情告知,提供相关资料和解答问题;(4) 安排患者的饮食和生活护理,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2. 患者床位护理流程:(1) 维护床位的清洁卫生,保持空气流畅;(2) 定期更换床上用品并保持整洁;(3) 定期更换床垫或调整睡姿,防止压疮;(4) 定期翻身或协助患者翻身,预防褥疮的发生。

3. 患者换床单、换衣流程:(1) 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换床单、换衣物品;(2) 将患者移至一侧,先更换被子、枕巾等床上用品;(3) 协助患者翻身并更换衣物,注意保护隐私。

4. 患者个人卫生流程:(1) 协助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包括刷牙、漱口;(2) 协助患者进行洗脸、洗手及指甲清洁;(3) 协助患者进行洗澡或擦浴;(4) 刮脸、剃须以及头发护理等。

5. 患者排泄护理流程:(1) 观察患者的排尿和排便情况;(2) 给予患者的排尿和排便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护理;(3) 收集、记录排尿和排便的量、颜色、性状等信息;(4) 定期更换尿布或排泄袋,保持干燥和清洁。

6. 患者饮食护理流程:(1)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2) 定时给予患者饮食,并记录饮食摄入量;(3) 协助患者进食、喂食,注意饮食顺序和方式;(4) 监测患者饮食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饮食计划。

7. 患者药物治疗流程:(1) 准确核对患者的用药医嘱和开药时间;(2) 正确计算药物剂量,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3) 将药物准确分装、配药,并向患者进行说明;(4) 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记录和报告。

二、专科护理操作规程和流程:1. 护理操作规程和流程:(1) 根据专科疾病的特点和护理需求,制定相应的护理操作规程;(2)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实施相应的护理操作;(3) 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效果,及时调整护理计划;(4) 定期评估护理效果,总结经验并改进护理质量。

疼痛科的一般护理常规

疼痛科的一般护理常规

疼痛科的一般护理常规一、病室环境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症性质,室内湿温度适宜。

二、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对年老、中风、行动不便者,应尽量提供方便床位。

三、入院介绍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四、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体重、血压。

2.新入院患者四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一次,连续三日。

3.体温正常三日后,每日测体温一次或遵医嘱执行。

4.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五、每日记录大便一次六、每周测血压一次,或遵医嘱执行。

七、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八、执行分级护理。

九、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病配合治疗。

2.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方面的问题。

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3.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十、针刺护理1.针刺前做好准备和解释工作,交代术中的感觉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

2.协助患者调整舒适体位,做好保暖。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注意观察患者情志变化。

效果和反应。

如出现晕针、折针、弯针等现象,立即报告医师,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遵医嘱针刺,严格掌握禁忌症。

5.针刺后协助患者穿好衣服,安置好体位,并做好护理记录。

6.做好修针和针具的清洁消毒工作。

十一、灸法的护理1.遵医嘱艾灸,严格掌握禁忌症。

2.施灸时,严密观察艾灸燃烧情况,防止艾火灼伤皮肤、衣被。

3.施灸后皮肤局部出现水疱时,小型水疱无需处理,大水疱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并以消毒纱布覆盖,防止感染。

4.施灸后,协助患者穿好衣服,切忌吹风,做好护理记录。

十二、遵医嘱准确给药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疼痛科常见疾病护理专业常规护理专业常规

疼痛科常见疾病护理专业常规护理专业常规

疼痛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一、三叉神经非血管介入治疗的护理常规1、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2、饮食护理:视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半流质或软食。

3、治疗前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24小时内给与患者准确的疼痛评估。

4、治疗前嘱患者清洁面部,排便,治疗护士放置留置针。

5、治疗后患者去枕平卧6-8小时,给予冰袋冷敷。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安定5mg肌肉注射,氧气吸入。

6、治疗后常规给予口服抗菌素二日,治疗后一天小换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准确记录疼痛评分。

7、患者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

口服止痛药遵医嘱逐渐减量,缓慢停药。

如有残余痛及时到疼痛门诊复诊。

二、硬膜外腔自控镇痛术的护理常规1、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

2、给予患者高营养、易消化的饮食。

3、密切观察患者的T、P、R、BP。

4、按时换药,观察伤口有无出血、红肿及分泌物,妥善固定自控镇痛泵,防止硬膜外导管的脱落。

5、准确进行疼痛评估,并记录。

密切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6、做好卫生宣教。

三、神经损毁介入治疗护理常规1、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保持环境的安静,保证患者的休息。

2、饮食护理:给予患者营养易消化饮食。

3、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入院24小时内准确进行疼痛评估。

4、治疗前嘱患者排便,治疗护士放置留置针。

5、治疗后患者侧卧位6-8小时,相对卧床24小时。

6、治疗后给予口服抗菌素预防感染,治疗后一日小换药。

7、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准确进行疼痛评估。

8、患者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

嘱患者合理饮食,提高自身免疫力,定期复诊。

四、腰椎间盘突出介入治疗护理常规1、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保持环境的安静,保证患者的休息。

嘱患者相对卧床,瞩患者卧于硬板床休息。

2、饮食护理:给予患者营养易消化饮食。

3、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入院24小时内准确进行疼痛评估。

4、治疗前嘱患者排便,治疗护士放置留置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
非药物
1.安慰患者,解释病情,予以心理支持
2.协助患者卧床休息和选择舒适体位
3.运用多种方法分散注意力
4.物理疗法包括:冷敷、热敷、理疗、针灸、按摩等
药物
1.运用“三级止痛阶梯”原则使用止痛药物
2.核对医嘱、患者信息、止痛药物、剂量、使用时间、使用途径
3.按时正确给药(口服给药、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硬膜外注射等)
4观察疼痛伴随症状:生命体征、睡眠、饮食、活动等
告知
1.告知患者/家属:疼痛是可以缓解的
2.告知患者医、护、患三者共同使用的疼痛评估工具,患者目前的疼痛强度及预期的舒适目标
3.疼痛评分≥4分,立即告诉医生处理
1.疼痛缓解非常重要,忍受疼痛无益,疼痛可以通过药物控制
2.对于疼痛评分>4分的患者,以最短的时间告知医生,并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止痛
4.尿潴留:先诱导患者自主排尿,仍无效者可留置导尿
5.过度镇静/呼吸抑制:勿把缓释药片压碎、咀嚼或切半服用;
初次使用阿片类药物者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老年人或肝肾功能不良者剂量减量
6.密切观察使用阿片类药物患者的神智,呼吸,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随访
1、建立随访信息。
2、每周对中度疼痛以上且在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至少随访一次。
3.配合医务人员评估疼痛情况
4.接受医务人员推荐的止痛方法
5.疼痛大都可以通过恰当的措施很好控制
6.完全止痛可能需要一些时间
7.止痛药要按时使用才能更好地止痛,不可擅自停药或增、减用药量及频次
8.每位患者使用止痛药物的药量是根据疼痛的程度来调整的,有些患者是需要大剂量的给药才能缓解
9.阿片类药物医学应用导致成瘾非常罕见,对治疗疼痛具有很重大意义
癌痛患者护理操作流程
讨论稿
护理目标:识别疼痛的存在,全面评估疼痛,采取相应的诊疗和护理措施,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宣教并定时随访
操作流程:
项目
步 骤
要点说明
评估
1.患者年龄、性别、基本病情。既往疼痛史、现疼痛情况,确定评估时机
2.患者的沟通、理解能力,对疼痛的自我描述
3.根据患者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选择合适的疼痛评估方法与工具
观察
记录
1.严密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等
2.疼痛干预后再次评估疼痛情况,使用疼痛控制效果评价法来观察镇痛效果
3.如使用止痛药后疼痛未缓解,提醒医生及时处理
4.若出现不良反应,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做好记录
5.使用《疼痛护理单》记录疼痛时间、部位、性质、评分、疼痛时伴随的症状及体征、活动情况等
1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便秘、恶心、呕吐、头晕、皮肤瘙痒、尿潴留、呼吸抑制等
2.疼痛控制效果评价法:①四级评价法;②百分量表评价法
3.当使用镇痛效果评价法操作困难时,可使用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进行对比评价
4.每次评估均要记录,记录时间具体到分钟
健康
宣教
1.疼痛是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
2.疼痛是人体的一种主观感受,是人体的一种防御机制,可以驱使我们去看医生,对身体有益;但不进行控制的疼痛对身体的各系统造成各种负性的影响,对身体无益
10.耐药和生理性依赖不同于成瘾
11.服用阿片类药物有可能出现便秘和恶心、呕吐、头晕、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适当的处理能避免,并告知预防措施
12.让患者家属明确:
①叙述疼痛非常重要,阿片类药物只要按时给药能有效控制疼痛,成瘾罕见,长期及重复用药仍然有效
②按医嘱用药,在调整剂量,合用催眠药或镇静药时应有医生指导
1.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引起疼痛的原因,以及常用的止痛方法,鼓励患者和家属参与疼痛治疗
2.注意观察体位受压部位的皮肤和血液循环情况,定时转换体位,预防压疮
3.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松弛、听音乐、看电视、阅读、看笑话、回忆趣事等
4.物理疗法应注意相应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5.WHO三阶梯止痛基本原则:按阶梯给药;口服给药;按时给药;个体化;注意具体细节。
1、随访内容(止痛药使用情况、止痛效果、不良反应等)
2、对患者的一些症状给予护理指导。
评价要点:
1.医、护、患三者能进行有效沟通,对镇痛效果及时评价和再处理;
2.患者/家属对镇痛效果满意;
3.记录及时,准确;
4.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处理。
4.患者疼痛时伴随的症状及体征
1.评估时机:发生疼痛随时评估;疼痛干预后30分钟再次评估;疼痛评分>3分,或接受疼痛治疗,至少每2—4小时评估一次(清醒状态)
2.以客观疼痛评估为基础,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与工具:
①面部表情分级法(FPS-2R)
②数字分级法(NRS)
③口述词语描述法(VRS)
3.评估疼痛的部位、持续时间、疼痛强度及性质,是否曾使用止痛药,了解用药后的效果
③告诉家属用药的具体方法,副反应的预防及应对措施
常见不良反应预防措施:
1.预防便秘: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适当活动,保持每天大便习惯,如果2天无大便或大便干结,及早使用缓泻剂
2.头晕、恶心、呕吐是服用阿片类药物初期反应,3-5天会耐受,症状也将消失,可按医生指引合用止吐药
3.皮肤瘙痒:能忍受者可不予药物处理,嘱患者不可抓挠以防皮肤损伤,不能忍受者需要更换药物或改变镇痛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