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云网融合应用场景及解决方案设计
云计算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

云计算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作者:丁鑫来源:《中国新通信》2015年第14期【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移动通信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优化和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云计算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中关键技术。
文章阐述了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从而就云计算的概念及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移动互联网中云计算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发展应用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相互结合的网络模式,也是移动网络和手机相互融合的经营模式。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网络得到不断完善与更新,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而云计算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主要论述了云计算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
一、云计算概念及关键技术1.1 云计算概念及特点云主要是通过采用虚拟化技术把大量的计算资源转换成一个虚拟资源池,而云计算是指云的计算模式,其计算的目的是从用户终端把计算过程转移到云端。
用户以按需租用的方式通过网络连接从云端取得自己所需的数据存储、合理计算及数据库等服务。
用户不需要拥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也不需要直接对云设备进行操作,只需要通过客户端直接使用服务就可以了。
云计算的特点见图1。
1.2 云计算的关键技术目前而言,云计算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存储技术和虚拟化技术2种。
(1)数据存储技术。
云计算采用分布的形式将数据存放于不同的服务结点,并对数据进行存储,以确保数据的高可用性和经济性。
同时,采用冗余存储的方式将同一份数据存储多个副本,以确保存储数据的可靠性。
除此之外,云计算系统可以同时向用户发出大量的请求,因此云计算数据存储技术具有高吞吐率和高传输率的特性。
云计算的数据存储技术包括谷歌采用GFS( Googe File System),雅虎、英特尔采用 HDFS数据存储技术。
(2)虚拟化技术。
虚拟化技术具有合理分配计算资源的能力。
虚拟化技术的出现,可以合理使用和管理物理资源和虚拟资源,以提高系统的扩展性和灵活性。
《2019云网融合发展白皮书解读》

编写背景云网融合概念需要统一云网融合连接场景待明确云网服务体系架构形成云网基本能力标准化特点与趋势明朗化云网产品不断丰富概念统一 场景明确 体系清晰 能力标准化1.1 云网融合发展背景1.2 云网融合概念1.3 云网融合服务能力框架2.1 混合云2.2 同一公有云的多中心互联2.3 跨云服务商的云资源池互联3.云网融合三大特点4.行业场景:医疗、教育、能源、工业5.云网融合四大趋势典型案例: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华云、鹏博士1.云网融合发展状况概述2.云网融合典型应用场景3.云网融合发展特点4.云网融合在典型行业应用情况5.云网融合发展趋势附录:典型云网融合解决方案实际案例云网融合是基于业务需求和技术创新并行驱动带来的网络架构深刻变革,使得云和网高度协同,互为支撑,互为借鉴的一种概念模式云服务与网络的敏捷打通按需开放网络能力最终服务于企业上云基础运营商始终处于云网融合领域的头部,强大的基础网络能力与政企资源是运营商的最大优势传统云服务商对云网融合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云网产品也较为丰富,但只能处于领域的第二阵营云网融合最终服务于企业上云,在上云的过程中,云网协同能力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国家出台政策推动人工智能与安全领域的深度融合SD-WAN服务商是云网融合领域的有力竞争者云网融合对运营商来说是战略级调整,是重构新业务生态的契机网络服务商的切入代表着云网融合开放性不断扩大云与网络的深度融合也带来监管方面的新课题网络服务商逐渐切入云网融合市场,通过服务商自有的云专网接入多种公有云资源形成云网平台。
云网融合企业上云企业对云网融合产品或服务的选择43.4%32.4%27.9%13.2%9.6%云专线云间高速通道云联网SD-WAN组网方案其他云专线是云网融合连接场景中应用最多的产品;SD-WAN 发展迅猛,已经成为行业热点45.4%39.2%33.8%32.7%21.1%20.3%19.4%网络性能计费方式业务扩展性一站式开通和配置业务可用性故障恢复时间可视化监控企业选择云网融合产品的考虑因素42.3%28.7%22.3%21.4%14.6%5.6%专线/专网成本过高部署复杂网络质量有待提高运维成本高无法对全网网络状况进行监控分支机构开通困难网络性能与运维管理是衡量云网产品优劣的两大关键因素。
2020年5G应用及发展(百度文库)

• 安全性高:本地处理,所有企业内部机密数据皆无需经过公网
•
• 大连接:本地计算,内容汇聚能力增强,减少传输负荷 • 超带宽,低时延:本地服务,不受核心网带宽限制,特别适合企业
内大流量实时性通讯应用如视频会议、在线学习、生产自动交互等
减少了客户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经测算,相比WIFI方式,预 计整体建设成本节约200万元,且享受电信主动维护服务。 解决了厂区内部包括电表数据采集、无线扫码、移动终端、视 频监控、设备连接等在内的多场景无线连接需要,且施工对生 产影响较小。
化、模块化,软件化,信息化改造需求企业缩短部署周期,降低部署成本实现5G工业互联网应用快速落地。
打造昆山工业互联网集群“淘宝平台”。
5G+钢铁:实现工序间网络化协同制造
集成5G、智能机器人、无人立体仓储、AGV小车等新兴技术建成世界首条专业加工高等级耐磨钢的 “5G+工业互联网”JIT+C2M智能工厂,助力xx成为深加工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生产监控 安防监控
5G+
环保监控 机器视觉
协同制造
6轴机器人
JIT+C2M智工厂
桁架机器人 数控机床
个性化定制产品
AGV小车
传
45-60天:
统
钢厂订货→贸易商→加工厂→贸易商→工程
园区亿级超高清阵列视频安防监控
• XX城市高点项目:
室内360度全景球机、室外大角度全景 和超远景监控等系列安防专用相机
视频智能化算法的应用可随时提醒可 疑人物、事件,并自动报警,同时更可与 互联网直接连通数据后台随时比对
• 适用场景:
大型场馆,机场,交通枢纽及各类开 阔环境场所等、城市道路、高速公路、 铁道、等长距离、纵深区域
A中国移动-智慧校园解决方案简介202001

市场现状 • 2018年,全国5000个教育信息化建设需求中,
含“智慧校园”关键词的项目多达495个,含 “大数据”、“人工智能”、“超算”、“机 器人”关键词的项目超过200个。
3
智慧校园整体方案简介
校园一卡通:一卡四功能,提供互动学生卡, 及校园通话、校园消费、校园考勤、课堂互 动四款软件应用,打造集约、便捷、智能的 校园一卡通服务。
智
慧
电
学
子
习
围
笔
栏
互 动 学 生 卡
电 子 班 牌
一 键 报 警
电 子 白 板
高 清 摄 像 头
平安考勤:校门进出考勤,平安信息推 食堂消费:学生证食堂刷卡购饭。
最低折扣价400 元/班/年(需分 管领导审批)
彰,少年秀,公开课,目录,教学设计,课件,习题,微课,视频,资源,体检,体侧,食谱
服务内容 提供89款平台基础软件类功能+学校数据初始化+平台系统运维。提供入校培训等服务,基础功能线上问题解答。
应用清单:学生成长大数据,教师发展大数据,班级管理大数据,学校运营大数据,区域决策大数据,问卷,投
最低折扣价800 元/班/年(需分 管领导审批)
语音通话,视频通话,个人信息,动态,通讯录,文件,话题,分享,相册,作业,考勤,学生请假,老师考勤,
老师请假,审批,公告,通知,放学,安全信息,评比,学生评价,表彰,少年秀,公开课,目录,教学设计,
课件,习题,微课,视频,资源,体检,体测,食谱
4
班级应用个 1、提供基础功能A和B套餐中涉及的班级应用个性化服务 2、该服务需在基础功能A套餐或B套餐基础上叠加 性化需求 3、订购前必须跟专业公司沟通确认个性化需求和数量
5G双域专网解决方案浅析

5G双域专网解决方案浅析发布时间:2023-01-17T01:38:19.945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18期作者:杜虎[导读]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5G网络克服Zigbee或NB-IoT等物联网连接无法支持持续大带宽数据流、4G网络无法满足低时延要求、Wi-Fi连接易受干扰等困难,有望成为行业用户首选解决方案杜虎中国通信建设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河南郑州 450052摘要: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5G网络克服Zigbee或NB-IoT等物联网连接无法支持持续大带宽数据流、4G网络无法满足低时延要求、Wi-Fi连接易受干扰等困难,有望成为行业用户首选解决方案。
行业用户不同于公众用户,单一的公共大网无法满足行业间不同的业务场景对网络的覆盖质量、端到端时延、上行容量、数据隔离度、业务安全性、网络控制权等的要求,因此,运营商在5G时代需要提供差异化的定制网络来满足行业用户多元化的业务场景。
5G专网即为针对特定用户在局域环境,使用5G技术创建具有统一连接性、优化服务和特定区域内安全通信方式的专用网络;与公网的区别主要在于公网为社会大众服务,而专网为特定对象服务。
关键词:5G;双域专网;解决方案引言作为构建新基础架构的领导者,5G融入了成千上万家公司,帮助数字化、智能转型和升级到初始核心,实现5G+行业的集成发展,并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转型。
以校园、政府、医疗保健和旅游行业为代表,他希望用5G网络取代或协调公司现有的Wi-Fi网络,同时允许公司员工(例如教师、学生或公务员)使用自己的个人手机正常访问互联网,他可以回答对于2C型用户,2B型业务属性要求能够访问内部网和互联网,以满足办公室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需要。
1频率与市场策略频率作为最重要的无线基础资源,是传统运营商的最大优势之一。
5G行业专用频率公开发放将会对运营商的5GT〇B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因此运营商们在5G行业专用频率分配问题上应积极合作,争取进入相关5G行业频谱组织协会,参与各项频谱标准推进和制定工作中。
面向场景打造的中国移动和彩云开放平台

运营与应用DOI:10.3969/j.issn.1006-6403.2022.06.006面向场景打造的中国移动和彩云开放平台[林珊]介绍面向场景的和彩云开放平台,系统分为应用域、场景域、能力域等三部分,形成面向能力开放、小程序引入、内容开放等三大场景的开放平台。
能力开放支持API接口、SDK、Web/H5的外放,能力引入范围主要包含云能力、云内容、云服务、云终端、云应用等,低代码开发平台提供可视化、高效能的业务场景生产能力,提升应用开发和运营效能。
林珊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
关键词:面向场景移动网盘开放平台基础能力平台小程序内容平台摘要1 引言和彩云是中国移动面向个人用户提供的云存储服务,用户可以放心地存储照片、视频等各类文件资料,还能在手机和电脑之间轻松同步、在线浏览以及分享给朋友。
随着业务快速发展,和彩云外部产品合作需求急速增长,原有点对点,专人专项的对接方式呈现效率低、缺乏管理的问题,成为了制约和彩云生态发展的主要痛点。
结合和彩云业务发展需求,通过建设和彩云开放平台,涵盖基础能力开放、小程序引入、内容开放三大平台,填补和彩云在对外合作领域规范管理的空白,打造和彩云价值增长新动能。
2 开放平台架构2.1 需求分析和彩云开放平台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能力开放接口不标准、开放场景单一、开放接入流程不规范、能力管理不统一等四大问题上。
①能力开放接口不标准:外放能力接口没有进行标准化封装,缺少单一能力封装、边界范围界定、流控措施实施、C端功能解藕等功能。
②开放场景单一:仅支持对信息获取能力及云存储能力进行外放,能力引入手段也较为单一。
③开放接入流程不规范:能力开放流程未规范化,每次能力外放及能力引入均需成立专项团队点对点对接,接入流程中处理重复性工作多,浪费资源。
④能力开放管理不统一:能力外放后,无法对已外放能力进行统一管理,只能针对性进行调整;对已外放能力无法进行统一管控,无法实施安全监管。
建设和彩云开放平台,通过规范接口文档、补充开放图1 和彩云开放平台总体架构2.3 功能实现各主要模块作用如下。
移动支付技术解决方案及应用场景介绍报告

移动支付技术解决方案及应用场景介绍报告第1章移动支付概述 (4)1.1 移动支付的定义与分类 (4)1.2 移动支付的发展历程 (4)1.3 移动支付的产业链分析 (4)第2章移动支付技术体系 (5)2.1 近场通信技术 (5)2.1.1 NFC工作原理 (5)2.1.2 NFC在移动支付中的应用 (5)2.1.3 NFC技术优势 (5)2.2 远程支付技术 (5)2.2.1 远程支付技术原理 (5)2.2.2 远程支付在移动支付中的应用 (6)2.2.3 远程支付技术优势 (6)2.3 生物识别技术 (6)2.3.1 常见生物识别技术 (6)2.3.2 生物识别技术在移动支付中的应用 (6)2.3.3 生物识别技术优势 (6)2.4 安全认证技术 (6)2.4.1 常见安全认证技术 (7)2.4.2 安全认证技术在移动支付中的应用 (7)2.4.3 安全认证技术优势 (7)第3章移动支付安全与隐私保护 (7)3.1 移动支付安全风险分析 (7)3.2 加密算法在移动支付中的应用 (8)3.3 隐私保护技术 (8)3.4 用户身份认证与授权 (8)第4章移动支付关键技术与创新 (9)4.1 区块链技术在移动支付中的应用 (9)4.1.1 改进支付流程 (9)4.1.2 提高交易安全性 (9)4.1.3 促进跨境支付 (9)4.2 人工智能在移动支付中的应用 (9)4.2.1 生物识别技术 (9)4.2.2 智能风控 (9)4.2.3 个性化推荐 (9)4.3 大数据与云计算在移动支付中的应用 (10)4.3.1 数据分析与挖掘 (10)4.3.2 云计算服务 (10)4.4 硬件安全模块(HSM) (10)4.4.2 保障密钥安全 (10)4.4.3 防范物理攻击 (10)第5章移动支付标准化与监管 (10)5.1 移动支付国内外标准体系 (10)5.1.1 国内标准体系 (10)5.1.2 国际标准体系 (11)5.2 移动支付监管政策与法规 (11)5.2.1 监管政策 (11)5.2.2 法规 (11)5.3 移动支付合规性分析 (11)5.3.1 合规性要求 (11)5.3.2 合规性评估 (11)5.4 移动支付行业自律 (11)5.4.1 行业自律组织 (11)5.4.2 自律规范 (11)第6章移动支付应用场景 (12)6.1 消费支付领域 (12)6.2 公共交通领域 (12)6.3 医疗健康领域 (12)6.4 教育培训领域 (12)第7章移动支付行业解决方案 (12)7.1 零售行业移动支付解决方案 (12)7.1.1 方案概述 (12)7.1.2 技术应用 (12)7.1.3 应用场景 (13)7.2 餐饮行业移动支付解决方案 (13)7.2.1 方案概述 (13)7.2.2 技术应用 (13)7.2.3 应用场景 (13)7.3 出行行业移动支付解决方案 (13)7.3.1 方案概述 (13)7.3.2 技术应用 (13)7.3.3 应用场景 (14)7.4 金融行业移动支付解决方案 (14)7.4.1 方案概述 (14)7.4.2 技术应用 (14)7.4.3 应用场景 (14)第8章移动支付市场分析 (14)8.1 移动支付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14)8.2 移动支付市场竞争格局 (14)8.3 移动支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分析 (15)8.4 移动支付市场发展趋势 (15)第9章移动支付典型案例分析 (15)9.1.1 技术解决方案 (16)9.1.2 应用场景 (16)9.2 WeChat Pay(支付)案例分析 (16)9.2.1 技术解决方案 (16)9.2.2 应用场景 (16)9.3 Apple Pay案例分析 (16)9.3.1 技术解决方案 (16)9.3.2 应用场景 (17)9.4 Samsung Pay案例分析 (17)9.4.1 技术解决方案 (17)9.4.2 应用场景 (17)第10章移动支付未来展望 (17)10.1 5G时代移动支付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17)10.1.1 发展机遇 (17)1.1 网络速度提升:5G网络的高速特性将使移动支付在支付过程中更加流畅,降低交易失败率。
中国电信智慧交通解决方案及案例.doc

中国电信智慧交通解决方案简介城市,已成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活动的主要舞台,而交通则构成现代城市这个有机体中流动的血液循环系统。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国内最为突出的城市问题, 严重地阻碍着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幸福感提升。
中国电信顺应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针对交通行业,聚焦政府关注、社会关切、公众关心的问题和需求,致力于开发和推广“智 慧交通”综合信息化解决方案,使信息化成果惠及社会各行业和广大人民群众,为“智慧城市”建设助力添翼!■方案整体架构I伶竹包|化林41|信息标准政务载公众嶽•做k岛电=4陪玉M*内为韓屯JL1TIO序芈忆化♦ /I*上心4 公丈算卡gXU ……'、 丿畴上穿交・、呼叫屮心矢Ki*AH& 灭Jt対得算卡過交通休息化晝点帝域业务系GIS “我携” |・・・・・■"服务Q Q 13芝通怔島Ml务共事欽弄中心兽腋务器/基屈软件逢I金面感知图1中国电信智慧交通整体架构 SI严品终娯中国电信智慧交通整体解决方案采用云计算设计思想,基于“云 -管-端”信息服务模式,包括IaaS. PaaSx SaaS三个层次,辅以行 业信息标准和安全保障体系,切实体现中国电信“智能管道的主导者、 综合平台的提供者、内容和应用的参与者"的企业战略定位。
云:依托平台聚合内容与应用,通过部署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构 建云管理平台,实现资源的集中管理和灵活配置,聚合更多的内容和 应用。
管:围绕管道提供协同服务-通过光纤宽带和Wi-Fi建设形成一 张覆盖天地一体的高速泛在网络,为智能交通提供信息基础设施,实 现“云-端”互动的桥梁,从根本上解决技术演进和流量增长带来的 成本问题。
端:作为服务载体覆盖政务、企业和公众三类用户群,通过智能 终端接入网络获取处理信息。
■重点产品概述>政务领域1.“两客一危”联网联控平台针对国家新近出台的关于旅游包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和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专用车辆(简称“两客一危”)进行动态监管工作要求,遵照交通部最新发布的平台及终端标准设计开发,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将3G网络技术、车辆定位 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运营优化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先进技术科学集成,形成集GPS定位、无线视频监控、智能化调度、运营分 析、翼机通于一体的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移动云网融合应用场景及解决方案设计中国移动云网融合是指将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通过虚拟化、软件定义
网络(SDN)、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等技术手段进行融合,以提供更高
的网络连接速度、更强的服务质量和更丰富的应用场景。
本文将分析中国
移动云网融合的应用场景,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设计。
一、中国移动云网融合应用场景
1.移动办公:移动云网融合可以实现员工随时随地的移动办公,通过
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实现跨地域、跨平台的办公应用访问和数据共享,
提高工作效率和协同办公能力。
2.云视频监控:通过移动云网融合,可以实现远程视频监控,监控数
据通过云端存储和处理,用户可以随时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监控和管理,提
供更安全可靠的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3.物联网:通过移动云网融合,可以实现大规模物联网设备的连接和
管理,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实现对物联网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提供更智能化的物联网应用。
4.虚拟现实:移动云网融合可以提供更高带宽和更低延迟的网络连接,为虚拟现实应用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包括虚拟现实游戏、虚拟现实培训等。
5.无人驾驶:通过移动云网融合,可以实现无人驾驶车辆与云端的数
据交互和远程控制,提供更安全可靠的无人驾驶解决方案。
6.移动支付:通过移动云网融合,可以实现移动支付的安全和高效,
通过云端的支付平台和账户体系,提供更方便、快捷、可靠的移动支付应用。
7.物流管理:通过移动云网融合,可以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追踪和管理,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提供更智能高效的物流管理解决方案。
为了满足以上应用场景的需求,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设计:
1.构建高性能网络基础设施:通过增加网络容量、降低网络延迟和提
高网络安全性,构建高性能网络基础设施,以支持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
2.采用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技术:通过SDN和NFV技术,将网络控制与数据转发相分离,并将网络功能虚拟化,
以提供更灵活、可编程、可管理、可扩展的网络架构,满足不同应用场景
的需求。
3.构建分布式云计算平台:通过构建分布式云计算平台,将计算和存
储资源虚拟化,并提供弹性扩展能力,以支持不同规模和需求的应用场景。
4.提供统一的安全认证和授权机制:通过统一的安全认证和授权机制,实现用户身份的统一管理和访问控制,以保障云网融合应用的安全性。
5.开放API和标准接口:通过开放API和标准接口,为应用开发者提
供统一的接口和开发环境,以推动应用创新和生态系统的发展。
6.进行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应用: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应用,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提供智能的决策支持
和服务优化能力。
7.加强服务质量管理和监控:通过实时监控和分析网络和应用性能,
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供高可靠、高可用的云网融合服务。
总结:
中国移动云网融合的应用场景涵盖了移动办公、云视频监控、物联网、虚拟现实、无人驾驶、移动支付和物流管理等多个领域,为用户提供了更
智能、高效、安全、可靠的应用服务。
通过构建高性能网络基础设施、采
用SDN和NFV技术、构建分布式云计算平台、提供统一的安全认证和授权
机制、开放API和标准接口、进行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应用、加强服务
质量管理和监控等措施,可以实现中国移动云网融合应用场景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