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一生与对应的诗词
苏轼的一生及诗句

苏轼的一生及诗句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这极具代表性的25首诗词,到苏东坡跌宕起伏的人生里走一回!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
1061年,苏轼仕途正式开启。
24岁,前路坦荡,人生顺遂,似乎一抬眼就能看到闪着光芒的未来。
1061年冬,苏辙送苏轼至郑州,分手回京,作诗寄苏轼,这是苏轼的和作。
苏辙19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未到任即中进士。
他与苏轼赴京应试路经渑池,同住县中僧舍,同于壁上题诗。
如今苏轼赴陕西凤翔做官,又要经过渑池,苏辙因而作《怀渑池寄子瞻兄》,诗云:“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
”苏轼的和诗,四个脚韵与原作全同,却纵笔挥洒,丝毫未受束缚。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071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调离京师,迎来他人生的第一个失意点。
他在担任杭州通判时期,曾经写下了许多关于西湖美景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作于1073年。
从诗意看,作诗当天朝晴暮雨,诗人既为酒所醉,亦为美景所醉。
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
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
苏轼生平诗词的顺序

苏轼生平诗词的顺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是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
苏轼生平丰富多彩,其诗词洋溢着浓厚的人文情感和政治才能,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略的一位巨匠。
自幼聪颖好学的苏轼,其父苏洵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深受其影响。
苏轼对文学的热爱早已在童年时期显露出来。
年仅10岁时,他就已开始翻阅古籍,涉足书法。
后来,苏轼在进入官场后,官至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要职,但他坚持文学之路,始终不忘初心。
苏轼一生著述甚丰,诗文跨越诸多主题,包括山水诗、政治诗、爱情诗等,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诗词承袭了唐代诗歌优秀传统,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他的诗词格调高昂豪放,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人间世事的感慨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苏轼的诗词作品常常跳脱出传统的束缚,采用自由舒展的表达方式,使人感受到一种鲜活的生命力和思想的冲击力。
以下是苏轼生平诗词的顺序:1.苏轼最早的诗作《秋风词》《秋风词》是苏轼创作的早期作品之一,描写了秋风凄凉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沧桑的感叹和对时光流逝的痛感。
这首词寄托了苏轼早年的心情和情感,展现出了其为文学而生的志向。
2.苏轼的山水诗《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诗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一个梦境中的奇幻世界,自然景象与诗人的内心感受相互映衬,意境深邃。
苏轼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展现出了他对山水风景的独特理解和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3.苏轼的政治诗《和子由柳州诣秋浦重赋毛公山人草书四韵》这首诗表现了苏轼对时代政治现实的关注和反思,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诗人以儒家的治世理念为背景,展现出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社会变革的呼唤。
这首诗反映了苏轼作为政治家的思考和担当。
4.苏轼的爱情诗《水调歌头》《水调歌头》是苏轼在儿时的一段感情经历中创作的词,表达了他对爱情的眷恋和悲伤。
词中透露出了诗人对人间情感的理解和表达,展现出了苏轼纯真的爱情观和丰富的情感体验。
苏轼人生每个阶段所写的诗

苏轼人生每个阶段所写的诗【原创版】目录一、苏轼人生的四个阶段1.读书、应举与入仕时期2.自请离朝,出任地方时期3.流放时期4.晚年时期二、苏轼各阶段代表诗作1.读书、应举与入仕时期:《和子由渑池怀旧》2.自请离朝,出任地方时期:《水调歌头》3.流放时期:《念奴娇·赤壁怀古》4.晚年时期:《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正文苏轼,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读书、应举与入仕时期、自请离朝出任地方时期、流放时期和晚年时期。
每个阶段,苏轼都留下了许多代表性的诗作。
在读书、应举与入仕时期,苏轼致力于读书学习,关心政治,奋励有当世志。
这一时期,他的代表作品是《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中写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这首诗表现了苏轼对未来的期望和豪情壮志。
自请离朝,出任地方时期,苏轼因与朝廷意见不合,请求离朝,担任地方官员。
这一时期,他的代表作品是《水调歌头》,诗中写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政治现实的无奈。
流放时期,苏轼因涉及“乌台诗案”被流放至海南。
在这个时期,他的代表作品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诗中写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这首诗描绘了赤壁之战的壮观场景,表达了苏轼对历史上英雄豪杰的怀念。
晚年时期,苏轼重返政坛,但已年老体衰。
这一时期,他的代表作品是《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诗中写到:“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这首诗展示了苏轼在晚年依然怀揣着少年时的豪情壮志,对生活充满热情。
总结来说,苏轼的诗歌创作贯穿了他的一生,每个阶段的诗作都展现了他当时的心境和情感。
苏轼生平及其作品10首诗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的生平简介: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苏轼的代表作品有:
1.《念奴娇·赤壁怀古》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江城子·密州出猎》
4.《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5.《卜算子·黄州定鼎》
6.《蝶恋花·春景》
7.《临江仙·夜泊牛渚怀古》
8.《浣溪沙·北风卷地白草折》
9.《阳关曲·中秋月》
10.《西江月·平山堂》
以上作品展示了苏轼的文学成就和人生境界,成为后人传颂不衰的经典之作。
苏轼总结一生的诗

苏轼总结一生的诗摘要:1.苏轼简介2.苏轼的诗歌创作背景3.苏轼诗歌的主题与风格4.苏轼总结一生的诗概述5.分析苏轼总结一生的诗中的意境与哲理6.苏轼总结一生的诗对我们的启示正文:苏轼(1037-1101),原名苏东坡,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哲学家。
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誉为“诗文革新”的代表人物。
在苏轼的众多诗歌中,有一首诗是他总结自己一生的经历与感悟,对人生哲学进行了深刻探讨。
这首诗名为《题西林壁》,全文如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苏轼在经历了宦海沉浮、人生坎坷之后,对自己的人生道路进行了反思。
在这首诗中,他以庐山的景观为寓意,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诗的主题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苏轼通过描绘庐山的千姿百态,告诉我们,只有身处其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生的酸甜苦辣。
同时,他也借这首诗表达了自己超脱红尘、追求真理的愿望。
这首诗的风格独具匠心,以景寓情,寓意深刻。
苏轼将自己的人生哲理融入诗歌之中,给人以启迪。
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描绘手法,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的壮美景色,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这首诗对我们有很多启示。
首先,它告诉我们,人生如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奥妙。
其次,我们要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
最后,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谦逊的心,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努力追求更高的境界。
总之,苏轼的《题西林壁》是他总结一生的诗作,寓意丰富,哲理深刻。
苏轼人生各个阶段的代表作

苏轼人生四个阶段及代表作:1、读书、应举与入仕时期,亦即王安石全面变法以前时期。
这一时期苏轼主要经历了读书、应举、入仕等几个阶段。
苏轼读书很有自己的特色,一是受其父影响,不拘于经书而广涉群览,博闻强记;并且,有一套“八面受敌”即每次从不同角度去读书的科学方法;二是关心政治,“奋励有当世志”。
代表作:《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2、自请离朝,出任地方时期。
这一时期苏轼主要经历了出离中央、历任四州(杭州、密州、徐州、湖州。
杭州是他诗歌创作热情高涨期;密州是他词的创作步入繁盛期)、乌台受审、贬谪黄州等事件。
从此,苏轼的生活、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折,文学创作进入全盛期。
一方面诗词文赋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写下了不少代表作;同时创作个性更加成熟,在反映现实的同时变得更超脱、更旷达。
代表作:《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3、重回朝廷及连放外任时期。
苏轼这次在朝期间,主持过学士院考试和进士贡举,为国家振兴擢拔人才,于是有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陈师道等云集京师,一时文坛兴盛,为北宋后期的文学发展开创出一个新的局面。
代表作:《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4、远谪惠、儋时期。
这期间,哲宗重新起用新党,把屡受旧党排斥的苏轼作为旧党处置,致使苏轼经历了一贬再贬的打击,一直被流放到今天的海南省儋县(儋州)。
代表作:《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苏轼的人生经历及对应诗句

苏轼的人生经历及对应诗句
苏轼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他的诗歌创作也与他的经历密切相关。
以下是他的人生经历及对应诗句的简要介绍:
1.早年经历及对应诗句:
苏轼出生于一个文学世家,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的父亲苏洵是一位文学家,母亲程氏也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女子。
苏轼早年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例如,《海棠》中的“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
2.仕途经历及对应诗句:
苏轼通过科举考试后,步入仕途,历任多职。
他曾担任过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位。
在仕途上,苏轼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坎坷。
他的诗歌作品也反映了这些经历,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3.贬谪经历及对应诗句:
由于与当政者政见不合,苏轼多次被贬谪。
他在被贬谪期间,仍然保持乐观的心态,创作了许多反映他内心世界的诗歌。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时所写,其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为了千古名句。
4.晚年经历及对应诗句:
苏轼晚年生活比较平静,他回到了故乡眉山,过着隐居的生活。
在这个时期,他的诗歌作品更加注重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前赤壁赋》中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表达了他对生命和宇宙的感慨。
以上只是简要介绍了苏轼的人生经历及对应诗句,实际上他的诗歌作品还有很多与他的经历相关。
通过阅读他的诗歌作品,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十首能概括苏轼一生各个经历的诗

十首诗概括苏轼一生的各个经历苏轼是中国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被誉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挫折,但他依然乐观向上,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本文通过十首诗来概括苏轼一生各个经历。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1篇《十首诗概括苏轼一生的各个经历》,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十首诗概括苏轼一生的各个经历》篇11.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这首诗描绘了苏轼在密州任职时一次出猎的场景,是他早期豪放派的代表作之一。
2.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首诗是苏轼在杭州任职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远方和故乡的思念之情。
3. 《赤壁赋》:“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首诗是苏轼在游览赤壁时有感而发,表达了他对三国时期英雄的敬仰之情。
4.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首诗是苏轼在黄州贬谪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在逆境中的乐观精神。
5. 《东坡志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是苏轼在游览庐山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认识的深刻思考。
6.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这首诗是苏轼在离别好友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惜和无奈。
7. 《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这首诗是苏轼在贬谪惠州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8. 《记承天寺夜游》:“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首诗是苏轼在夜游承天寺时所作,表达了他在寂静之中的思考和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一生经历
了许多波折和起伏,同时也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词。
以下是
苏轼的一生与对应的诗词:
1. 少年时期(1057年-1072年):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2. 仕途时期(1072年-1079年):
《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3. 贬谪时期(1079年-1085年):
《定风波》:“风起帆落又重行,千里江山一路尘。
”
4. 再次起用时期(1085年-1091年):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5. 晚年时期(1091年-1100年):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
以上是苏轼的一生与对应的诗词的一些例子,展现了他丰富的文学才华和人生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