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首诗词,贯穿苏轼一生,写尽悲欢愁苦离别情
苏轼写离别的诗

苏轼写离别的诗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苏轼写离别的诗有哪些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苏轼写“离别”的诗有哪些苏轼写有关“离别”的诗有如下:阳关曲·中秋月江神子·恨别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一.阳关曲·中秋月宋代:苏轼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二.江神子·恨别宋代:苏轼天际流落思无穷。
既相逢。
却匆忙。
摧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归鸿。
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寄我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版本一)天际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忙。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版本二)三.八声甘州·寄参寥子宋代:苏轼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
不用思考今古,俯仰昔人非。
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
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
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
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正暮一作:正春)四.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宋代:苏轼翠蛾羞黛怯人看。
掩霜纨,泪偷弹。
且尽一尊,收泪唱《阳关》。
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
画堂新构近孤山。
曲栏干,为谁安?飞絮落花,春色属明年。
欲棹小舟寻旧事,无处问,水连天。
五.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宋代:苏轼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
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二.苏轼写“离别”的诗有哪些苏轼写有关“离别”的诗有如下:阳关曲·中秋月江神子·恨别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一.阳关曲·中秋月宋代:苏轼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及赏析

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及赏析苏轼(1037年-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被尊称为“东坡先生”,被誉为古代文学史上的巨擘。
他的诗作抒发了他深厚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
本文将介绍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作,并对其进行赏析。
一、《念奴娇·赤壁怀古》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是苏轼在杭州对面的钱塘江边所写,其中表达了苏轼对历史悠久、壮丽美景的赞美之情。
他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长江流域壮丽景色的赞美和对长城的艰险之感。
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这首诗是苏轼在黄州做官时写的,他身在异乡,思念家乡和已故亲友的情感溢于言表。
通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死的思考,苏轼让读者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才子佳人之间的相思之情。
他用细腻的笔触与深沉的感情来描绘了一幅京都清明上河图的景象,让读者感受到了深深的忧伤和对流年逝去的惋惜之情。
四、《卜算子·咏梅》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首诗是苏轼在刚刚失去母亲时所写,展示了他对母爱的深深怀念之情。
苏轼用淡淡的墨香和朴素的词句,表达了母爱的伟大和对亲情的珍视。
五、《东坡七声·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中的悲愤和对帝王和政治腐败的谴责。
苏轼通过描写潼关的自然风景和历史场景,表达了自己对中华文明的挚爱和对政治黑暗的不满。
六、《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这首诗是苏轼在赴任山东密州途中所作,表现了他在青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对爱国主义的追求。
唐诗宋词中的离别情

唐诗宋词中的离别情01.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用滔滔东去的流水与离别之意作比,极言自己情意之真,别情之长。
饱满酣畅,跌宕起伏,新奇的比喻令人回肠荡气,余味无穷。
02.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杜甫《南邻》秋水才四五尺深,野航恰好乘渡两三个人。
暮色降临了,在新月的掩映之下,明净无尘的白沙翠竹,使江村显得更加清幽。
此时殷勤好客的南邻正送淹留竟日的客人出柴门。
诗句描绘了一幅江村送别图,意境明丽、清幽。
注:野航,乡村过渡的小船。
03. 形影一朝别,烟波千里分。
君看望君处,只是起行云。
王涯《闺人赠远五首》其三形影一旦离别,就有烟波将两人相隔在千里之外。
回望离别之处,只见云彩飘浮,似带无限情意。
诗句写出闺中人送别时的恋恋不舍之情。
全部感情不用言语托出,而仅以“行云”翻卷起伏的形态状内心的殷殷眷念之情。
含蕴丰赡,婉曲动人。
04.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花非花》来时,象春梦一般,悄声悄迹;去时,便似白云一样,无踪无影,难寻难觅。
上句写相会短暂,下句写分别长久。
看似写花,实是写对人间的相聚和别离的感受。
以“春梦”、“朝云”作喻,恰当形象。
05. 昔为连理枝,今作分飞翮。
白居易《古意》以前,我们象两棵枝干相连的树一样,始终没有分离过。
但如今,我们却成了相背飞翔的鸟儿。
诗人运用对比和比喻的手法,强烈地抒发了亲人分离的悲伤之情。
注:翮(hé),指鸟的翅膀。
06. 百里阴云覆雪泥,行人只在雪云中。
李商隐《西南行却寄相送者》百里阴云,笼罩着白茫茫的雪原,行人远去,他的足迹留在雪云之西。
诗句写作者(行人)西行,途中艰辛,并对送行者的盛情表示深谢。
07. 男儿自古多离别,懒对英雄泪满巾。
李咸用《别李将军》自古以来,多少男子汉四方奔走,为国效力,离别之时涕泪满巾的便不是真正的英雄汉。
这是离别作品中不可多见的佳句,掷地有声。
08. 离恨如旨酒,古今饮皆醉。
十首绝美的送别宋词,江头末识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十首绝美的送别宋词,江头末识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
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从文学体裁的特点上来说,词更能表达一种精微幽深的美学意境,当送别这个题材用词的形式来表达的时候,就会呈现出与诗不一样的美学效果。
今天小楼就精选十首送别宋词,与朋友们一起欣赏。
1、柳永《雨霖铃》: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当我们提起送别宋词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柳永的这首《雨霖铃》,因为它太有名,而且我们学过。
这首词上片写离别里的情景,下片写别后的情景,它将离别中的各种细节,用特写的方式不断渲染离情,词句的长短交错,形成情感不断回环的效果。
读唐诗中的送别诗,感到的往往是韵味修长,而读柳永的这首《雨霖铃》,感到的是情丝百结。
2、欧阳修《浪淘沙》: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欧阳修的这首《浪淘沙》,写的是他与知已好友梅尧臣于洛阳城东故地旧游,又将离别。
东风和煦,春光美好,现在游览的地方,也是两人曾经携手同游过的地方,如今的花,开得比以前更好,明年,可能花会开得更好,可惜好友即将离去,明年的时候,又有谁能陪我一起游览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世间美景,当有好友共赏,否则,美景只会徒增寂寞。
3、欧阳修《玉楼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的这首《玉楼春》,于伤别中蕴含着平易而深刻的人生体验。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深刻刻而深情。
4、晏殊《踏莎行》: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晏殊的这首《踏莎行》,上片从送行的人和行人两方面来写离别之情。
长亭饯别的酒席已经结束了,行人离去,依依不舍,隔着烟尘,依然不断回望,送行人的马,在树林里嘶叫,行人的船随着江波渐行渐远。
下片从送行人的角度写离情。
行人已经离去,只有送行人在高楼画阁上眺望,他的目光,随着斜阳下的江波流向远方,却再也看不到行人,只有无穷无尽的离愁,随着行人去到天涯海角。
苏轼最经典最著名的诗作排行榜

苏轼是我国宋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被誉为我国文学史上的巨匠之一。
他的诗作以豪放清丽、意境深远而著称,被后人誉为“苏诗”。
苏轼的诗作中有许多经典之作,深受读者喜爱,留存至今。
一、《江城子》《江城子》是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南宋满朝皇帝苏轼为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不惜一切代价,勇破黄龙。
这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关怀,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南宋末年社会的动荡局面。
二、《水调歌头》《水调歌头》是苏轼的一首七言词,词牌名《蝶恋花》,以写意风格展现其意境,曲调悠扬,词意含蓄,辅以优美的音调和韵律节奏,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
这首词抒发了苏轼内心柔软、纯真的感情,以及对生活、人生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了苏轼的深情厚意。
三、《赤壁》《赤壁》是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是苏轼继《满江红》之后所作的又一绝唱。
《赤壁》以写赤壁之战为题材,描绘了战争的激烈和残酷,展现了作者对赤壁之战的感慨。
这首诗立意高远,情感真挚,表现出了苏轼对战争的深刻认识和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忧虑。
四、《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念奴娇》是苏轼创作的南宋沧桑、坦荡的诗风。
《赤壁怀古》通过描写赤壁之战中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亡的深刻关怀和对历史的深切挂念。
这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言辞深刻,体现了苏轼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关怀和对历史的深刻思索。
五、《定风波》《定风波》是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表现出苏轼对历史的深刻领悟和深切援引。
这首诗秉承着“家国情怀”的尊严,以满腔的侠骨和纵情的豪情表现出诗人对家国的挚爱和对国家兴亡的深切思虑。
这首诗以真挚的情感、优美的表达和深刻的思考,表现了苏轼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关注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六、《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念奴娇》是苏轼创作的南宋沧桑、坦荡的诗风。
《赤壁怀古》通过描写赤壁之战中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亡的深刻关怀和对历史的深切挂念。
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加赏析

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加赏析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赏析:这首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思念。
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
2、《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赏析:此词怀古抒情,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
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
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
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
3、《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赏析:词一开篇即呈现出暮春景色。
作者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开始的:花儿已经凋谢,所余不多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出了幼小的青杏。
“残红”,他特别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语气中透出怜惜和喜爱,有意识地冲淡了先前浓郁的伤感之情。
4、《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赏析:开头三句,排空而下,真情直语,感人至深。
“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也是同样的。
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
5、《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赏析:上阕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
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
松林间的沙路,洁净无泥。
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布谷的叫声。
作者此际漫步溪边,触目无非生意,浑然忘却尘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秽,心情是愉悦的。
唤起内心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这就引出了下片的对人生的哲思。
6、《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苏东坡最著名的十首诗词

苏东坡最著名的十首诗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
他的诗词作品数量丰富,其中最著名的十首包括:
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是苏轼创作的一篇优美的词,以明月为引子,回忆了过去的美好时光,抒发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2.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是苏轼悼念亡妻的词,表达了他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和痛苦之情。
3.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这首词描绘了江南春天美丽的自然风光,表现出苏轼热爱自然的情感。
4.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描绘了赤壁之战的壮丽场面,表达了苏轼对历史和英雄人物的感慨。
5. 《前赤壁赋》:这是苏轼的一篇赋,描绘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他对人生和宇宙的感慨。
6. 《后赤壁赋》:这是苏轼的一篇赋,描绘了赤壁的冬日景色,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7. 《蝶恋花·春景》: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苏轼热爱生活的情感。
8.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词描绘了风雨中的自然景色,表现出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
9. 《青玉案·元夕》:这首词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场面,表达了苏轼对民间生活的热爱。
10. 《和子由渑池怀旧》: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除了以上十首作品外,苏轼还有很多优秀的诗词,如《东栏梨花》、《海棠》、《题西林壁》等。
这些作品都是苏轼情感的真实写照,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词

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词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苏轼原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忘怀。
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地方能诉说心中的悲伤凄凉。
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来了,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看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无言,只有泪落千行。
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妻子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了吧。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苏轼原文: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高高兴兴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个大醉,写下这首词,同时也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3、《题西林壁》宋代:苏轼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侧面看庐山岭连绵起伏,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五首诗词,贯穿苏轼一生,写尽悲欢愁苦离别情
苏轼青少年时期可谓顺风顺水,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公元1056年3月,21岁的苏轼上京考取功名,轻而易举的征服了各位考官,连主考官欧阳修都说:老夫当退让此人,使之出人头地!考试通过后,苏轼被派往凤翔府(宝鸡市下属县)上任,弟弟苏辙来送行,二人路经渑池这个地方,想当年他们赴京赶考时也曾经过此地,当时是求取功名,现在是去上任,心情大不一样,苏辙想起往事便作了一首《怀渑池寄子瞻兄》:“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
”苏轼跟着就做了这首《和子由渑池怀旧》,这是苏轼在人生鸿旅起航之时的一种心态感悟,也成为他早期的名篇,被广为流传。
苏轼上任后不久便遇上了王安石变法,苏轼是变法的反对者,他的政友们纷纷被打压,一个个丢官弃爵,他自己也一样被贬,后来一道诏书将他贬为杭州通判,这是苏轼的政治生涯首次受挫。
来到杭州后,他主持修浚西湖兴修水利,他主持从西湖里挖出来的葑草和淤泥筑成一条长堤,长达三公里,这便是著名的苏堤,直到今天这也是西湖畔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苏轼来到杭州,靠近西湖写下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名
句,这被公认为描写西湖最好的诗篇,没有之一,苏轼正是在这种被贬后又遇美景中写下来的。
杭州任满后,苏轼被调往山东诸城一带,那里环境艰苦,又冷清寂寞,许多曾经的朋友都不得联系,甚至连自己的弟弟也少无来往,主要是地方太偏僻,而且公务又忙。
那年中秋,苏轼独自一人在月光下喝酒,续弦的妻子闰之看着他喝得酩酊大醉,正要上千搀扶,苏轼说:“快去拿纸笔来,我要给弟弟子由写信”,一篇旷世之作就此诞生,后人曾评论道:中秋词中,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苏轼一生共有三位夫人,第一位是结发妻子王弗,他俩从小清青梅竹马,苏轼出仕前迎娶了十六岁的王弗,苏轼刚刚踏入政坛,很多事情看不明白,幸得有这位贤内助在旁提醒,才不至于犯下过多大错,可惜王弗只跟了苏轼十年,27岁便英年早逝,王弗去世后苏轼常常想起他,午夜梦回之际,苏轼写下这首《江城子》,被誉为中国史上悼亡词的绝响再后来苏轼继续被贬,贬到了黄州隶(属于湖北省黄冈)市,一个很贫苦的小镇,在这里他搭建草屋、开荒种地,并在墙壁上绘制雪景,名日“东坡雪堂”,从此自号“东坡居士”。
黄州是苏轼心灵得以成长到最高峰的地方,在这里他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更能体现他一生超然之洒脱的词,当属这首《定风波》后来苏轼又被贬至惠州、海南岛上的儋州等地,但此时苏东坡早已是超然的心态,一生荣辱不
惊,后来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苏轼才得以回归大陆,在回返的途中,到底常州时,66岁的苏轼去世了苏轼一生做官几乎尽是被贬,到后来他早已是处变不惊,一颗平常心,造就了他超然旷达的人生态度,一蓑烟雨任平生,风雨飘摇中诗人的身影渐行渐远,而他留给我们的故事,却世世代代继续传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