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经济条件下货币需求实证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的实证分析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公式

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的实证分析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公式

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的实证分析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公式文献综述对于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研究,很多国外学者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研究结果表明,近十年来我国的信贷需求对于利率的变动更加敏感,但从利率到真实经济的传导仍然十分薄弱。

很多国内学者针对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汪红驹( xx) 运用误差修正模型估计中国1979-2000 年间的货币需求函数,证明了实际货币余额与实际GDP和利率、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是M1和M2 货币需求的误差修正模型并不稳定,即使把1996 年作为分水岭,仍然不能可靠地得出货币需求具有稳定性的结论。

易纲( xx) 则把通货膨胀率预期以及货币化因素纳入货币需求函数之中,证明了货币需求伴随着经济改革中的制度变迁而发生了变化。

王少平和李子奈( xx)所作的协整向量的约束检验表明,准货币流通速度对于货币需求的长期稳定性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货币需求的长期稳定性对货币需求的短期增长和利率不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和调节作用,货币需求缺乏内在调节机制。

变量的选取及数据的影响货币需求的变量主要有规模变量、机会成本变量和制度变量三大类。

由于制度变量很难通过数据来表示, 本文选取的变量主要是规模变量和机会成本变量,主要变量如下:狭义货币(M1)由于M2包含数据很多,相当的复杂,无法做出统计进行估计。

一般情况下,M1具有稳定的趋势,于是这里我们选取了M1作为函数估计的因变量。

国内生产总值(GDP)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收入的增加会导致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增加,于是,国内生产总值与货币需求具有同向关系,GDP以亿元为单位。

利率(R)利率的变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是存在的, 对于投资者而言, 由于投资渠道的拓宽, 影响投资主要因素就是利率与收益率的比较,所以, 利率的变化对于投资者是非常敏感的。

实证分析序列的平稳性检验在现实经济情况中,大多数的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的,在回归分析中可能导致“伪回归”现象出现,从而使模型不能真实地反映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

货币需求受股市影响的实证分析

货币需求受股市影响的实证分析
货币需求受股市影响的实证分析
【内容摘要】 随着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及货币需求作用的日益显现, 学者在研究货币需求时 开始关注并引入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函数的影响。 而一般作为股票市场的代表量就是股票的 市值, 本文在前人分析的基础上着重研究股票市值对不同层次货币需求的影响, 并试图给出 具体的影响程度,以期为利益相关者做决策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意见。 【关键词】股票市场;货币需求;协整性分析;修正模型 【Summary】With the showing increasingly of the monetary policy and monetary demand function in the stock market, scholars start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of stock market on money demand function influence in the study of currency demand. As the price of stock represents quantity in the stock market, the article will study the market value of the stock on different levels of the influence of monetary demand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given in this paper, and tries to give some specific impact, and hopes to provide some practical advice on stakeholder decision-making. 【Keywords】Stock market; monetary demand; co-integration analysis; correction model

影响货币需求四大因素的实证分析

影响货币需求四大因素的实证分析

影响货币需求四大因素的实证分析一、货币需求模型的设定根据西方货币需求理论,一般认为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三类变量:规模变量、机会成本变量以及包括制度性因素在内的其他变量。

考虑到有效数据的获得,本文主要采用前两类变量。

对于规模变量,本文采用实际GDP作为规模变量;而测度持有货币机会成本的变量有很多,本文采用利率Rt、物价消费指数CPI季度环比∏t=CPIt/CPIt-1(CPIt以1998年为基期价格的季度消费物价指数),以及国债的增发情况Dt作为机会成本的代理变量。

同时,货币需求变量则采用狭义实际货币需求余额m1t。

由于成本最小化行为引发的局部调整模型是一个短期动态表达式。

为了能够体现变量百分比变化之间的关系,得出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的弹性系数,也为了减少模型的异方差性,本文对各变量时间序列取对数,设定了如下的局部调整模型:式(1)其中,m1t为实际货币需求余额,m1t=M1t/Pt;mt-1是滞后变量;GDPt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Rt为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利率水平,采用一年期储蓄存款平均利率表示,若某季度先后实行多个利率,则按时间长短加权平均;∏t=CPIt/CPIt-1是与GDP平减指数相联系的通货膨胀率;Pt采用1998年为基期的季度消费物价指数CPIt表示;Dt表示该季度国债的增发情况,Dt={1,增加国债发行量;0,不动;-1,减少国债发行量};为随机变量。

模型中含有Πt项,旨在能包含实际局部调整模型RPAM(b4=0)或名义局部调整模型NPAM(b4=-b3)。

本文原始数据的样本区间为2001年~2007年,所采用的季度数据均来源于各期的《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和《中国经济景气月报》,共168个样本数据。

由于数据的季节因素很强,因此,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本文使用Eviews软件运用“同期平均法”对m1t、GDPt、Rt及CPIt进行了季节性调整,以剔除季节因素的影响。

二、货币需求模型的估计结果利用Eviews5.0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可得到以下结果:式(2)表1 EVIEWS5.0的回归拟合结果式(2)中,给定,实际GDPt、利率Rt及滞后变量mt-1在=0.05的条件下,其t值通过显著性检验;通货膨胀率∏t和国债增发情况Dt在=0.1的条件下,其t值通过显著性检验。

关于货币替代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关于货币替代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关于货币替代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苑德军 陈铁军本文认为,货币替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货币替代泛指本外币持有比例的变化,而狭义的货币替代则特指将外币充当国内交易媒介的情形。

货币替代会对一国宏观经济变量产生重要影响,分析这种影响的工具有理论模型、实证模型两类,前者如现金预付模型,后者如不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

作者运用后一个模型测算了80年代中期以来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的替代弹性,说明转轨期的中国虽然不存在狭义的货币替代,但广义的货币替代已成为植根于经济和金融生活中的重要现象,并正在对经济和金融的运行产生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需要引起注意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货币替代 宏观经济变量 货币替代模型作者苑德军,1952年生,经济学博士,天津财经学院教授;陈铁军,1965年生,经济学博士,中国建设银行计划财务部副总经理。

进入转轨时期以来,由于体制条件、经济与金融环境、市场发育等相关基本因素的变化,货币替代在我国悄然出现并呈走强之势。

如何理解货币替代的基本原理?我国货币替代的生成条件及经济影响是什么?应采取哪些对策抑制货币替代?探讨这些问题,对保证经济、金融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成长,对构建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理论体系,无疑都是很必要的。

货币替代的真实含义及其原因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之内通常存在着多种可兑换货币的流通,当本国出现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或出现一定的汇率贬值预期时,公众就可能减弱对本国货币稳定的信心,并出于机会成本与相对收益的考虑,而减少持有价值相对较低的本国货币,增加持有价值相对较高的外国货币,于是,外国货币便作为国内的价值储藏手段或交易媒介而逐步替代了本国货币。

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货币替代”(Currency Substitution)。

与“格雷欣法则”相反的是,货币替代更为普遍地反映了良币驱逐劣币的现象,而不是劣币驱逐良币。

货币替代的发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其一是国内经济主体持有外国货币;其二是国内经济主体持有的外国货币余额必须随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率等重要经济变量中国社会科学 2000年第6期的变化而变化。

货币需求优秀课件

货币需求优秀课件
是持有货币旳机会成本。
3.商品或劳务旳价格 4.金融服务旳便利性 5.心理和习惯原因 (二)宏观货币需求旳影响原因 1.商品和劳务旳总量及构造 2.物价总水平 3.货币流通速度 4.人口数量、人口密集程度、产业构造、交通运送情况等客观
原因
为何持有货币?
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需求理论至少应该包括四个层面旳含义:
第一,货币旳功能。无非是推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旳交易功 能以及发挥储备手段旳价值储备功能;
第二,持币动机。货币旳功能决定货币旳动机,人们旳货币需 求决定于他们旳多种持币动机,人们对货币旳需求大致可分为 对交易媒介旳需求和对资产形式旳需求;
第三,持币动机旳影响原因; 第四,持有多少货币。 货币需求理论研究旳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旳经济条件下,
二、货币需求旳一般分类
1.按照货币需求旳主体不同划分为微观货币需求和宏观货币需求 微观货币需求是指个人、家庭、企业等经济单位在一定旳财务约束下,在
一定旳时期内因生活或生产经营活动而应该持有旳最为合适旳货币量。 宏观货币需求是指一种国家或地域在一定旳时间内,为满足经济发展和商
品流通所必需旳货币量。 微观货币需求是宏观货币需求研究旳基础和出发点,宏观货币需求是微观
需求正比于名义收入旳结论,剑桥经济学家将该结论体现为下
列旳方程式,将上述两式相加,得到:
Md=kPY
Md=Md1+Md2=k1*PY+k2*PY=kPY(k=k1+k2)
这就是著名旳现金余额方程式,又称为剑桥方程式。其中Md是
保持在人们手中旳货币量。式中Y代表不变价格表达旳实际国
民收入,P代表价格水平,PY代表名义国民收入。
(二)现金余额数量说——剑桥方程式

基于弗里德曼理论的中国货币需求函数实证分析

基于弗里德曼理论的中国货币需求函数实证分析

基于弗里德曼理论的中国货币需求函数实证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金融体制的深入改革一直都在不断摸索前进。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调整,货币政策的调控开始由供给调控向需求调控转变,使得以货币需求为重要内容的宏观调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因此,对于货币需求的实证研究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本文基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条件下,进行了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实证分析,并对相关货币政策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

关键词:货币需求;利率;通货膨胀预期一、引言中国人民银行的宏观经济目标为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为达到预期政策目标需要采取一些常规的货币政策手段。

其三大常规政策为调整准备金率,调整再贴现率以及公开市场业务。

同时人民银行还具有一些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消费信用管理、不动产信用控制和证券市场信用控制,这些货币政策工具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运作与负债经营管理,进而同时影响了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供给、信用状况以及负债管理活动。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以及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特别是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将货币供应量确定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以后,根据传统的货币需求理论,结合我国国内市场的货币实际需求,建立货币需求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对我国人民银行制定并实施正确的货币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理论背景弗里德曼运用资产需求理论分析货币,创立其货币需求理论。

其理论认为一项资产的需求量通常和财富正相关;一项资产的需求量与该资产相对于替代性资产的预期回报率正相关,与该项资产相对于替代性资产回报的风险负相关,与该项资产相对于替代性资产的流动性正相关。

同时财富以永久性收入代表,指消费者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所能获得的平均收入,按照资产需求理论,货币需求也与财富即永久性收入正相关。

由于永久性收入相对稳定所以货币需求基本不随产业周期的波动而波动。

在弗里德曼看来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三类:第一是预算约束,也就是说个人所能够持有的货币以其总财富量为限。

货币银行学 第十一章 货币需求

货币银行学 第十一章  货币需求

第三节 货币需求的主要理论
一、古典货币需求理论
1 现金交易数量说
现等金式交 左易 边M数V量为说货的币主总要值代,表右人边物P是T为美交国易经总济值学,家双欧方文总•费是雪恒(等Irv的in。g F因is此he,r)M。V他=P在T1是9一11个年恒出等版式的。《方货程币式的虽购然买主力要》说一明书了中P,是对由古M典决货定币的数, 量但论 当观把点P视作为了给清定晰的的物阐价述水,平提时出,了这著个名交的易现方金程交式易就方变程成式了(E货qu币a需tio求n 函of E数x:change),即“费雪方程式”:
第二节 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三、社会商品可供给量、物价水平和货币流通速度
对于社会货币可供给量与物价水平和流通速度之间的关系,我们 可以用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加以说明。若M代表货币需求量,P代 表物价水平,Q代表社会商品供给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则根据马 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有如下公式:
M=PQ/V 由上式可以看出,物价水平和社会商品供给量同流通中的货币必 要量成正比,而货币流通速度同流通中的货币必要量成反比。
单位纸币代表的金属货币量
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流通中的纸币总额
第三节 货币需求的主要理论
三、凯恩斯和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1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M=kPY 其中,M表示货币需求数量,也就是所谓的现金余额;Y表示 总收入;P表示物价水平;k表示以货币形式保有的财富占名义总 收入的比例。
第三节 货币需求的主要理论
一、古典货币需求理论
3 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异同
不同: 相同(:1)费雪方程式强调货币作为媒介的功能,认为人们需要货币 是为了费便雪于方交程换式;与而剑剑桥桥方方程程式式都则属强于调古货典币经的济价学值,贮是藏货手币段数功量能论, 认为货币是具有充分流动性的价值贮藏工具。 的代(表2)与学费说雪,方都程是式在不经同济,能剑够桥自学动派实以现收充入分Y就代业替的了古总典交理易论量假T说, 以的个基人础持上有,货认币为对短收期入内的收比入例Y或k代交替易了额货T不币变流。通如速果度将V。费雪方程式

影响我国广义货币需求因素的实证分析

影响我国广义货币需求因素的实证分析
张林 泉
( 广东女子 职业技术学 院 , 广 东 广州 5 15 ) l4 0
【 摘
要 】 运用现代 货 币 数量理论 , 以我 国 19—09 货 币 9620 年 数据为样本 . 建立长期广义货 币需求 函数进行 实 证分析 ,
其结果表 明: 广义货 币需求的长期收入 弹性均 大于 1 长期货 币需求的利率弹性都 小于货 币需求的收入弹性 ; ; 预期通货膨胀率 对广义货币需求影响显著 , 呈现 负向变动关系, 即随着通 货膨胀预期上升 , 对货 币需求减 少。这一结论 同时表 明。 我们可根据
nf a f , hwign g t ec a g ea o si, a l, h n ep ce n a o aer e ,h e n d n bod mo e el e . ien y s o n eai h ei rlt n hp n mey w e x tdif t nrt ss ted ma so ra n yd ci s i l v n n i e li i n
第 21 年第 2 01 期 ( 总第 38 ) 6期
商 业 经 济 S HAN E JNG I GY I J
N ..0 l o 21 2
T t N .6 oa o3 8 l
【 文章编 号】 10- 032 1)- 0 1 0 09 6 4(0 12 00 — 2
影响我 国广义货币需求因素 的实证分析
货 币需求之 间的弹性 关系检验货 币政 策的有效性 , 以达到控制货 币供给量 , 完善货 币需求体 系。 维持物价指数的相对稳 定的
目的 。
【 词】 广义货 币; 关键 需求因素; 实证分析
f 中图分类号】 F 2 . 82 0
f 文献标 识码】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用经济条件下货币需求实证分析
一、论文报告的标题:
1. 货币需求与信用经济条件下的关系
2. 信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3. 银行信用制度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4. 货币政策对信用经济条件下的货币需求的调控作用
5. 信用风险与货币需求的关系探究
二、论文报告内容:
1.货币需求与信用经济条件下的关系
我们先来探究下信用经济条件下的货币需求。

信用经济条件下,人们通过金融市场进行购买、出售债券、股票以及其他金融资产,金融市场上的信贷和债券使得为进行交易而持有货币的必要性下降了。

但是,货币仍然是一种用于购买实物商品和服务的资产,所以对于消费和投资需要的支出,仍然需要一定数量的货币。

这就是信用经济条件下,货币需求的基础情况。

2.信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在信用经济条件下,信用市场对货币需求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例如,影响信用市场利率变化的银行间市场供需平衡的变化,也将影响货币的供给和需求。

一般而言,信用市场利率上升时,资本会从货币市场转入到信用市场,这会导致货币市场资本缩紧,货币需求下降。

相反,利率下降时,则会导致资本从信用市场流入货币市场,货币供给增加,货币需求上升。

因此,信用市场的活跃程度对货币市场的资金供求和货币需求的变化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3.银行信用制度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银行信用制度也对货币需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信用经济条件下,银行是货币市场上最主要的中介机构,因此,银行信贷的流动变化对货币需求产生了重要作用。

银行信贷的流动性使得银行客户能够利用较少的现金交易,从而降低了货币需求。

但是,所有的银行都必须在线性保有相当数量的现金,这就使银行依然需要持有一定数量的贷款和其他金融资产,而这需要一定数量的货币。

因此,银行信用制度对货币需求也有重要影响。

4.货币政策对信用经济条件下的货币需求的调控作用
在信用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也对货币需求产生了影响。

中央银行通过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投资组合等手段来制定货币政策,这直接影响了货币市场上资本的供求平衡,从而影响了货币需求。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来控制货币市场资金流向。

如果利率上升,可能会促使资金流出信用市场而流入货币市场,货币供应增加,货币需求下降。

中央银行同样也可通过其他的货币政策工具,例如,调整存款准备金比例。

这些政策的实施,将对货币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

5.信用风险与货币需求的关系探究
在信用经济条件下,因为信贷和债券使得货币市场资本流动更加便捷,导致银行更容易发放贷款。

然而,信贷市场同时也伴随着信用风险的存在。

信用风险的变化将会对银行的贷款流动产生影响,从而对货币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

如果信用风险上升,银行可能取消某些贷款,这使得银行客户处于需要现金的状态,进而导致货币需求增加。

另一方面,如果信用风险下降,
银行则可能会向大量客户放贷,从而导致货币供给增加,货币需求下降。

三、相关案例分析
1. 2008年金融危机:2008年经济危机直接导致了全球性货币需求下降。

由于对风险的担忧,许多银行都经历了信用收缩,这使得信用市场上的资本转向了货币市场,货币供给增加,导致货币需求下降。

2. 2010年希腊债务危机:希腊债务危机让全球数量庞大的银行与多种投资化的资产面临越来越大的信用风险,导致多个国家的货币需求下降。

3. 2015年中国股灾:2015年中国股灾对金融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信用市场被引导流入货币市场,货币供给增加,货币需求下降。

4. 2016年英国退欧公投: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公布后,金融市场风险度上升,投资者出于担忧,纷纷将资金转入货币市场,货币供给增加,货币需求增加。

5.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由于疫情所造成的经济停摆,世界经济遭受重创,各国央行采取了不同程度的货币宽松政策,导致全球货币供给增加,货币需求下降。

总结:信用经济条件下货币需求实证分析表明,货币需求受到信用市场的资本流动、银行信用制度、货币政策的调控和信用风险的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货币需求的变化,为政府和中央银行决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