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货币需求四大因素的实证分析
中国货币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图文.

32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7 年第 22 卷图 1 VECM 模型下变量间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点图四、结论及政策意义本文的结论和政策建议是: ( 1 数据上显示外汇储备并不具有明显的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这说明虽然外汇储备逐年增加 , 但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并不显著。
因此 % 藏汇于民& 的政策在实证中效果并不显著。
( 2 收入变量对货币需求有正的影响, 弹性为正且较为明显。
这说明影响居民对货币的需求的规模变量主要来自于收入篮子整体, 而非篮子中具体的某一项, 例如外汇收入。
( 3 利率与货币需求的相关性很小, 表明我国利率变量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很小。
这说明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调整市场利率从而期望得到控制货币总量的做法, 从实证上看还不具有可行性。
因此要期待加强有效的利率渠道, 将金融市场规模做大, 从而打开利率渠道。
( 4 预期价格并不具有明显的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 两变量不具备协整关系。
( 5 制度变量货币化比率、内源融资比率对货币需求有明显的影响。
( 6 根据脉冲响应函数, 收入、货币化比率和内源融资比率确实对 M1 有影响。
参考文献 : [ 1] 王晓天 , 焦方义 . 中国长期货币需求函数的实证分析 [ J] . 学术交流 , 2002( 1 . [ 2] 杜巨澜 . 我国货币需求的微观基础研究 [ M ] . 上海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1999. [ 3] 董承章 , 孙莉 . 中国货币需求实证分析 [ J ]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 1999( 11 . [ 4] 易纲 . 中国货币化进程 [ M]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 1996. [ 5] 类承翟 . 中国货币需求关系的实证分析 [ J]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 1999( 9 . [ 6] 焦方义 .中国长期货币需求函数的实证分析 [ J] . 学术交流 , 2002( 1 . [ 7] 潘红宇 , 邓述慧 .中国狭义货币及其各组合分量的需求模型 [ J ] . 管理科学学报 , 1999( 4 . [ 8] 陆金海 , 陈浪南 . 中国货币需求函数长期均衡实证分析 [ J] . 厦门大学学报 , 2000( 1 . [ 9] 关山燕 , 甄红线. 我国货币需求的误差修正模型[ J] . 预测 , 2001( 5 . ( 责任编辑湘宁Empirical Analysis of Money Demand in China Zhou Gaobin & Han Junmei(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Guangzhou, 510520 China Abstract: Though the empirical analysis, it turns out that the variables of foreign reserve and ex pected price have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money demand, but the variables of MR and IFR have the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money demand. Key words: Money Demand; GDP; Interest; Rate of Money。
信用经济条件下货币需求实证分析

信用经济条件下货币需求实证分析一、论文报告的标题:1. 货币需求与信用经济条件下的关系2. 信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3. 银行信用制度对货币需求的影响4. 货币政策对信用经济条件下的货币需求的调控作用5. 信用风险与货币需求的关系探究二、论文报告内容:1.货币需求与信用经济条件下的关系我们先来探究下信用经济条件下的货币需求。
信用经济条件下,人们通过金融市场进行购买、出售债券、股票以及其他金融资产,金融市场上的信贷和债券使得为进行交易而持有货币的必要性下降了。
但是,货币仍然是一种用于购买实物商品和服务的资产,所以对于消费和投资需要的支出,仍然需要一定数量的货币。
这就是信用经济条件下,货币需求的基础情况。
2.信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在信用经济条件下,信用市场对货币需求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例如,影响信用市场利率变化的银行间市场供需平衡的变化,也将影响货币的供给和需求。
一般而言,信用市场利率上升时,资本会从货币市场转入到信用市场,这会导致货币市场资本缩紧,货币需求下降。
相反,利率下降时,则会导致资本从信用市场流入货币市场,货币供给增加,货币需求上升。
因此,信用市场的活跃程度对货币市场的资金供求和货币需求的变化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3.银行信用制度对货币需求的影响银行信用制度也对货币需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信用经济条件下,银行是货币市场上最主要的中介机构,因此,银行信贷的流动变化对货币需求产生了重要作用。
银行信贷的流动性使得银行客户能够利用较少的现金交易,从而降低了货币需求。
但是,所有的银行都必须在线性保有相当数量的现金,这就使银行依然需要持有一定数量的贷款和其他金融资产,而这需要一定数量的货币。
因此,银行信用制度对货币需求也有重要影响。
4.货币政策对信用经济条件下的货币需求的调控作用在信用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也对货币需求产生了影响。
中央银行通过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投资组合等手段来制定货币政策,这直接影响了货币市场上资本的供求平衡,从而影响了货币需求。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经济总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经济总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经济总需求影响的问题已经成为近年来经济学领域的热门话题。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经济总需求及其构成,结合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从宏观层面探讨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经济总需求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我国经济总需求及其构成经济总需求指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内,所有部门对所需产品和服务的总需求量。
我国经济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净出口需求三个方面。
1. 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是指居民及各类组织对消费品与服务的需求量,以满足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
在我国,消费需求一直是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其主要体现在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和非营利组织消费等方面。
2. 投资需求投资需求指投资者为求得利益而进行的投资行为和募集到的投资资金。
它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两个方面。
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等对投资的需求量较大,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3. 净出口需求净出口需求指国内企业向国外销售商品与服务,与国外来我国采购商品及服务之间的需求差额。
在我国经济中,净出口需求的作用相对较小,但对于外贸企业和外汇储备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人民币汇率波动现状及未来趋势人民币汇率波动是指人民币兑外币的汇率在一定时期内出现波动的现象。
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具体形式包括升值和贬值。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国际贸易的需求和政策干预等。
未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趋势将趋于稳定。
作为国际重要货币之一,人民币的汇率将继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但人民币汇率的整体波动水平将逐步收敛。
三、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经济总需求的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经济总需求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消费需求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直接影响到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
如果人民币升值,进口商品的价格将降低,使得国内居民购买进口商品更为便宜;如果人民币贬值,进口商品的价格将上涨,国内居民购买进口商品的成本将增加。
影响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因素及其分析

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 ,代理财政金库是它 的重要职能, 因此 , 一切财政收支都要经由中央银行 的账户实现。财政收入过程意味着货币从商业银行
账户流人中央银行账户; 财政支出过程则意味着货
少 平 以 17 9 8年— — l9 94年 为 样 本 , 用 Gagr 运 rne
由于我国货 币供应量这个 中介 目标没有得到较好的
实现 。 因此 本文 用理论 和实证 两 种方法 来 重新分 析 影
响货币供应量的因素 ,在实证分析中尝试采用货币 检验进行 实证研究 , 验证 了 中国通货 膨胀形 成 的 供应量的多元 回归方程 ,探寻主要影响货币供应量 基本原 因是货币的过量发行 。李谓文(0 8 ) 2 0 年 认 的相关 因素 ,对一些没有达到效果的相关变量进行 为 :货币经济 的稳定运行在 于货币供应与需求 的 分析。 最后 , 为如何控制好货币供应量以及物价提出 是 否均衡。根据货 币供给学派的理论 以及相关 的 政 策建 议 。 实证 检验, 币需求在 长期角度处 于稳定状态, 货 因 此货 币供应 的过量 或不 足就会 导致通货膨胀或通
一
现以 20 年 l 月的数据为例 , 08 2 其他月份类似。 被动供应出货币。近年来 , 我国大力吸引外 2 0 年 1 月央行分别对中小金融机构和大型金融 备增加 , 08 2 商投资 , 鼓励企业 出1 , : 这将引起 国际收支顺差 , 1 在 机构调整了两次存款准备金率( 如表 3 1。 一)
表 3 12 0 — :0 8年 1 2月央行调整的准备金率
人民币不可 自由兑换和人 民币有管理 的浮动下 , 为
货币需求受股市影响的实证分析

【内容摘要】 随着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及货币需求作用的日益显现, 学者在研究货币需求时 开始关注并引入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函数的影响。 而一般作为股票市场的代表量就是股票的 市值, 本文在前人分析的基础上着重研究股票市值对不同层次货币需求的影响, 并试图给出 具体的影响程度,以期为利益相关者做决策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意见。 【关键词】股票市场;货币需求;协整性分析;修正模型 【Summary】With the showing increasingly of the monetary policy and monetary demand function in the stock market, scholars start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of stock market on money demand function influence in the study of currency demand. As the price of stock represents quantity in the stock market, the article will study the market value of the stock on different levels of the influence of monetary demand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given in this paper, and tries to give some specific impact, and hopes to provide some practical advice on stakeholder decision-making. 【Keywords】Stock market; monetary demand; co-integration analysis; correction model
我国货币政策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货币政策影响因素分析作者:韩港平者贵昌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1年第17期摘要:通过研究2008年至2018年的广义货币流通量M2,国民生产总值GDP以及居民消费水平和同业拆借利率之间的关系,发现收入水平是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原因且其影响是正向的,利率水平的影响是负向的且影响较小。
根据此结果,得出我国现在还不具备用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介目标的市场环境,应保持以数量型货币政策为主,辅之以价格型货币政策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关键词:货币政策利率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一、引言与文献综述现代金融环境的新变化以及中国经济的开放,使我国通过数量型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效果大打折扣。
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实现由数量型货币政策向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转变,为这一转变提供理论基础的就是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该理论主张国家应当以利率为中介目标进行相机抉择,以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打破了古典经济学派将货币职能视为单一流通性的思想桎梏。
从资产组合的角度出发,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消费,另一方面,人们可以将剩余的资金以现金方式保存或者购买其他生息资产以获取利息。
但是人们往往不会将所有的闲置资金都用来购买债券获取利息收入,因为人们具有流动性偏好。
流动性偏好的来源是日常交易,预防不时之需以及满足投机需求。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为发达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数量型向价格型的转变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现代金融环境下,金融创新、中国经济的开放带来的效果已经无法忽视。
我国M1、M2短期货币需求函数具有不稳定的特征,这给货币政策有效性带来了挑战。
国内将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与我国货币政策联系起来的研究重点分为两类,一类是注重于分析我国实行的量化宽松政策是否有使中国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的可能。
陈丰研究了美国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陷入低迷,中国实施的量化宽松政策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
通过实证分析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发现中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明显[1]。
影响我国广义货币需求因素的实证分析

( 广东女子 职业技术学 院 , 广 东 广州 5 15 ) l4 0
【 摘
要 】 运用现代 货 币 数量理论 , 以我 国 19—09 货 币 9620 年 数据为样本 . 建立长期广义货 币需求 函数进行 实 证分析 ,
其结果表 明: 广义货 币需求的长期收入 弹性均 大于 1 长期货 币需求的利率弹性都 小于货 币需求的收入弹性 ; ; 预期通货膨胀率 对广义货币需求影响显著 , 呈现 负向变动关系, 即随着通 货膨胀预期上升 , 对货 币需求减 少。这一结论 同时表 明。 我们可根据
nf a f , hwign g t ec a g ea o si, a l, h n ep ce n a o aer e ,h e n d n bod mo e el e . ien y s o n eai h ei rlt n hp n mey w e x tdif t nrt ss ted ma so ra n yd ci s i l v n n i e li i n
第 21 年第 2 01 期 ( 总第 38 ) 6期
商 业 经 济 S HAN E JNG I GY I J
N ..0 l o 21 2
T t N .6 oa o3 8 l
【 文章编 号】 10- 032 1)- 0 1 0 09 6 4(0 12 00 — 2
影响我 国广义货币需求因素 的实证分析
货 币需求之 间的弹性 关系检验货 币政 策的有效性 , 以达到控制货 币供给量 , 完善货 币需求体 系。 维持物价指数的相对稳 定的
目的 。
【 词】 广义货 币; 关键 需求因素; 实证分析
f 中图分类号】 F 2 . 82 0
f 文献标 识码】 A
中国货币需求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川2
92 63 0 21 03- 6 , 7 ) 9 u 【2 1 】 03 4 9 20 5
— —
R
00 l 8 00 5 7 6 002 9 7 0I9 ( 8 ) ( 0 8 )1 9 001 2 2 5 1 00 5 6 7 OO ’ 4 !
1 991—2009年
各 变量 的 数值 如 表 1
所 示 ,其 中 m1 、m2 、
l I 1 O 4l5 1 9 4 O28 4
. ( OO
即GD R 一年 期存款 利率 )CP 、 / P、 ( 、 I M2
GD ( 币化率 ) P 货 、Sl 上证 指数 )进行 (
p
(0 4 ) 3 00 4 6 0】7 1 02 4l 0】 7l 0O 8 OO 8 2
—
S 1
2 27 9 5 7 03 8 0 838 3 0 78 1 7 2 9 0 0l 】 l9 i l4 ¨ 4 67 , 0 8J L 00 4 0 0 00 ’ 1) () ( l 7 0 jJ 5 1 4 2
据 为 基 础 ,运 用 协 整及 误 差 修 正 模 型
券期 货统计 年鉴 2 1 》 0 1。
( )分 析 方 法选 择 四
第一 ,对于持 币成本 R变量 ,在模 型 假 定中应反映为预期值 ,但考 虑到相对于
弗里德 曼的货 币需 求理 论认 为, 币 货 需 求函数是一个稳 定的 函数 , 即货 币需 求 与其影响 因素之间有着长期稳定的函数 关 系, 本文的实证 检验 也是建 立在这~理论 基础 之上的。 文选择 了协 整与误差修正 本 模型 的分 析方法 这个方法首 先验证 了是 否 存在长 期均 衡 关系 ,在 检验通 过 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货币需求四大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货币需求模型的设定
根据西方货币需求理论,一般认为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三类变量:规模变量、机会成本变量以及包括制度性因素在内的其他变量。
考虑到有效数据的获得,本文主要采用前两类变量。
对于规模变量,本文采用实际GDP作为规模变量;而测度持有货币机会成本的变量有很多,本文采用利率Rt、物价消费指数CPI季度环比∏t=CPIt/CPIt-1(CPIt以1998年为基期价格的季度消费物价指数),以及国债的增发情况Dt作为机会成本的代理变量。
同时,货币需求变量则采用狭义实际货币需求余额m1t。
由于成本最小化行为引发的局部调整模型是一个短期动态表达式。
为了能够体现变量百分比变化之间的关系,得出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的弹性系数,也为了减少模型的异方差性,本文对各变量时间序列取对数,设定了如下的局部调整模型:
式(1)
其中,m1t为实际货币需求余额,m1t=M1t/Pt;mt-1是滞后变量;GDPt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Rt为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利率水平,采用一年期储蓄存款平均利率表示,若某季度先后实行多个利率,则按时间长短加权平均;∏t=CPIt/CPIt-1是与GDP平减指数相联系的通货膨胀率;Pt采用1998年为基期的季度消费物价指数CPIt表示;Dt表示该季度国债的增发情况,Dt={1,增加国债发行量;0,不动;-1,减少国债发行量};为随机变量。
模型中含有Πt项,旨在能包含实际局部调整模型RPAM(b4=0)或名义局部调整模型NPAM(b4=-b3)。
本文原始数据的样本区间为2001年~2007年,所采用的季度数据均来源于各期的《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和《中国经济景气月报》,共168个样本数据。
由于数据的季节因素很强,因此,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本文使用Eviews软件运用“同期平均法”对m1t、GDPt、Rt及CPIt进行了季节性调整,以剔除季节因素的影响。
二、货币需求模型的估计结果
利用Eviews5.0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可得到以下结果:
式(2)
表1 EVIEWS5.0的回归拟合结果
式(2)中,给定,实际GDPt、利率Rt及滞后变量mt-1在=0.05的条件下,其t值通过显著性检验;通货膨胀率∏t和国债增发情况Dt在=0.1的条件下,其t值通过显著性检验。
这表明各解释变量都是影响m1t的主要变量;样本拟合优度和调整后的,说明拟合结果较为理想;F=3854.7,表明总体模型的设定是显著的;残差平方和为0.00287,反映出模型的拟合结果良好,见图1:
图1 残差图分析
因为式(2)中含有滞后的被解释变量,不能用D-W检验模型是否存在一阶自相关。
因此,笔者构建出Durbin-h统计量:,其中,,,可以得出。
给定显著性水平,标准正态分布临界值,表明式(2)不存在一阶自相关;同时从图1的残差图中也可以看出式(2)不存在一阶自相关。
综上所述,模型中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变动方向一致,但变动程度有所差异,这可能与样本区间较短、我国当前边际消费倾向较小、非市场化的利率等因素相关。
但式(2)仍可被认为是一个大体上符合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特质的稳定的倾向需求函数。
三、实证模型分析及政策建议
1.加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疏通利率传导机制。
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反映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率,利率弹性越小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率对利率就越敏感。
从函数中看到,M1的利率弹性为-0.0204,即名义利率每上升(下降)1%,则M1会减少(增加)0.0204%。
这也说明我国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较为明显的。
笔者认为从根本上来说这主要源于我国尚未真正的市场化,而货币当局不应仅因为货币政策的效果的不理想而简单的放弃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而应该着眼于疏通利率的传导机制,提高利率杠杆的作用,使利率能够灵敏的反应市场情况。
2.调整国债市场规模,加强我国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统一。
模型中的哑元变量Dt与M1成负相关关系,也就证明国债的发行也会对因变量造成影响。
理论上来说如果把国债收入变成一种单纯的财政支出,就会对基础货币产生影响。
虽然货币需求变化不仅是经济货币化的结果,还在于资本市场发展滞后和资产结构单一。
当前应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提高监管质量,强化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货币供应量依然是较稳定的中介目标,但应逐步由单一货币供应量向包括利率、通货膨胀率在内的指标转化。
另外也要积极的研究和改进对经济变量的统计方式,形成更为合理的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