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沟通控制程序
5.5-1内部沟通控制程序(OK)

1 目的使模塑分中心内部与质量有关的信息得到及时、有效的沟通,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模塑分中心内部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部门和人员。
3 职责3.1 与产品有关的技术信息由工程技术部负责收集、整理、处理。
3.2 与产品有关的质量信息和与顾客有关的服务信息由工厂品质部负责收集、整理、处理。
3.3 除3.1和3.2以外其它的信息由相关部门负责收集、整理、处理。
3.4 重要的、质量部门不能决策的信息由工厂厂长或以上级别人员批示后处理。
4 工作程序4.1沟通的内容4.1.1审核结果4.1.1.1对审核过程发现的问题,由体系管理组与相关部门及时沟通,若在审核期限内可以改善和解决的问题,相关部门须尽快改善和解决。
无法改善和解决时按《纠正措施控制程序》进行。
4.1.1.2按《文件控制程序》发放不合格项报告、审核报告等文件。
4.1.2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的贯彻和执行4.1.2.1由模塑分中心将质量目标分解至各工厂或责任部门;4.1.2.2各工厂或部门应做好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执行结果的记录。
4.1.3过程控制的结果或效果过程控制包括:管理职责、资源提供、产品实现、测量过程等。
4.1.3.1设备/其它设施的状态;4.1.3.2人员贡献状况(能力、职责、参与);4.1.3.3成本及过程效果(效率、产品质量)。
4.1.4 顾客的要求和顾客的反馈4.1.4.1工厂品质部将顾客的要求信息反馈到相关部门。
4.1.4.2工厂品质部、工程技术部或工厂业务部将顾客满意和不满意的信息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
必要时,须反馈给模塑分中心总经理和管理者代表。
4.1.5 产品的符合性信息----------------------------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4.1.5.1由工程技术部和工厂品质部在将产品交付顾客时,对其所实施的一系列检查、评审和试验活动方面的信息反馈到各相关部门。
内部沟通控制程序

通过在组织内建立适当的内部信息沟通过程,可以促进公司各职能部门和层次间的信息交流、促进部门间的理解与协调,并可作为信息传递的证据,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2、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部信息的沟通和处理。
3、职责3.1公司各职能部门负责工作范围内信息的收集、传递与沟通;3.2质量部负责向相关部门传递质量方针(目标)及其完成情况、内部审核结果、日常体系检查结果、更新的法律法规等信息。
4、工作程序4.1内部信息的分类4.1.1正常信息,如质量方针(目标)及完成情况、测量和监控记录、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报告以及体系正常运行时的其它记录等;4.1.2(潜在)不符合信息,如内部审核的不合格报告,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等;4.1.3紧急信息,如出现重大质量事故等情况下的信息与记录;4.1.4其它内部信息(如本部门所开展质量活动的信息、员工的建议等)。
4.2内部信息的收集、处理与沟通方式4.2.1内部信息的收集与处理:4.2.1.1正常信息的收集与处理:a.各职能部门依据相关文件的规定直接收集并传递日常正常信息;b.质量部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向相关部门传递质量方针(目标)及其完成情况、内部审核结果、日常体系检查结果、更新的法律法规等信息。
4.2.1.2(潜在)不符合信息的处理详见《改进控制程序》。
4.2.1.3紧急信息(如出现重大质量事故)的处理,由发现部门迅速传递给质量部或相关负责人组织处理,可采用电话等方式。
4.2.1.4其它内部信息的处理;可以《内部联络单》反馈给相关部门。
4.2.2内部信息沟通方式包括:信息沟通方式可以采用会议、讨论交流、书面资料、质量记录、内部联络单、局域网、电话、布告栏等方式予以传递,沟通后要记录在《内部沟通记录表》中。
4.3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各类沟通的记录按照《质量记录控制程序》进行控制。
5、相关文件5.1《改进控制程序》5.2《质量记录控制程序》6、质量记录6.1《内部联络单》6.2《内部沟通记录表》。
内部沟通控制程序

内部沟通控制程序1 目的:通过规范内部沟通的方法及有效沟通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宜性。
2 适用范围:公司内部的不同层次和职能之间质量信息、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纠正及预防措施等方面的总结与跟踪等的的相互沟通。
3 职责:3.1人事部负责本程序的实施,并对其有效性及适宜性做出评价。
3.2各部门根据需要负责各会议、工作联络的组织与安排,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4 内容:4.1 信息沟通内容4.1.1政策、法规、标准等信息,如国家法律、法规,产品标准、产品认证等。
4.1.2质量管理体系运作达成情况、外部审核与管理评审报告等信息。
4.1.3管理层对上月工作的总结及董事长或其授权人对本月工作计划及实施要求。
4.1.4顾客方反馈的需求、投诉或其它信息。
4.1.5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的技术改进,质量管理,法律、法规更新等信息。
4.1.6在质量体系运作过程中,通过内部评审发现的不合格项及纠正预防措施。
4.1.7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等方面的持续改进建议。
4.1.8质量事故、生产事故、设备事故、安全事故的调查情况及处理意见。
4.1.9员工合理化建议或其它信息。
4.2 信息沟通方式4.2.1会议:4.2.1.1在正常情况下并认为有必要时,各部门可每周召开一次部门例会,由部门负责人主持,并指定人员做好记录。
4.2.1.2在正常情况下并认为有必要时,公司可每月召开一次公司管理例会,由董事长或其授权人主持,并指定人员进行管理例会记录。
4.2.1.3公司及各部门在必要时,均可召集相关部门,对公司及部门间需沟通的问题召开会议。
4.2.1.4必要时,可由会议记录人员编写会议纪要,内容应包括时间、地点、参加人、主持人、记录人、会议议题、会议具体内容(含对议题的讨论结果)等。
4.2.1.5对会议纪要中需跟踪和落实的工作事项,由会议组织者进行跟踪检查。
4.2.1.6 入会人员应在《会议签到表》上签名,会议组织部门在会后编制《会议纪要》,发至所有参会人员,抄送给此会议有关的其他人员。
内部沟通控制程序

内部沟通监控程序1.0 目的公司应建立适当的内部沟通渠道,保证有效的沟通过程,确保对体系的有效性进行充分的沟通。
2.0 范围公司内部各单位、层次之间的沟通。
3.0 职责3.1 管理者代表负责保障沟通渠道的建立,汇总各单位的沟通信息。
3.2 单位主管负责本部门内部沟通,并乐观与相关单位进行有效沟通。
3.3 每位职工或职工或员工应注意日常信息收集,为内部沟通提供良好的素材。
4.0 程序4.1 部门间的沟通4.1.1 各部门应建立每周一次的例会制度,会议由部门主管负责召开。
4.1.2 例会内容以总结上周工作履行状况和部署下周工作为主,并以会议签到的形式保留相关记录。
4.1.3 部门间因工作牵涉面和检查覆盖面的关系,有必要对本部门下周开展工作的状况与相关部门联系,并将联系的状况填写在《内部沟通记录》上。
4.1.4 各部门保留本部主动沟通的关于记录,对关心其它部门的沟通只需在召集部门的沟通记录上签字认可。
4.1.5 部门间的沟通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参加对方例会2)与对方人员沟通3)由主管领导组织关于部门主管的会议4.1.6 部门间的问题传递由发觉部门填写《公司总部问题转呈单》,并由对方签字确认。
4.1.7 各部门应对本部门接手的事项及时、认真处理。
4.2 部门与管理处的沟通4.2.1 在管理处发觉问题后,对一般的问题由管理处电话通知或上访到相关部门即可。
4.2.2 对较复杂或较严峻的问题,由管理处填写《管理处对公司部门问题转呈单》,并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
4.2.3 相关部门应及时处理,并及时反馈到管理处,并由主任签字认可。
4.2.4 部门主动反馈到管理处的信息,接听电话人员必需及时将关于信息准确登记,属公司内部事务的登记在工作记录上,属顾客信息类的应登记在《与顾客沟通登记表》中,并加以注明由部门转告。
4.3 管理处间的沟通4.3.1 管理处间应主动加强沟通和沟通,方式由互相参观、派人培训、学习等方式进行。
内部沟通控制程序

内部沟通控制程序1o目的提倡良好、融洽、简单的人际关系,重视信息沟通,提高工作积极性,增加团队凝聚力,强调资源共享,为内部沟通提供指引。
2.0适用范围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信息的沟通和传递。
4.0方法和过程控制4.1各部门应耐心、礼貌倾听员工意见,对员工的意见及困难予以重视并做好回复工作。
4.1.1员工如有疑问可在工作例会上提出或咨询直属上级。
4.1.2各部门负责人或授权相关管理人员每年与每位员工至少面谈一次,内容包括:工作生活中的收获与疑问、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面谈结束后需留存面谈人的签字记录。
4.13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对基层管理人员沟通技能、方法、成效的指导监督工作,以保障部门内部沟通管理良好、顺畅。
4.2沟通渠道4.2.1日常工作信息传递方法A.公司建立周例会制度,对一周内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协调安排下一步的工作,行政人事部负责形成会议纪要,并分发至各部门负责人。
B.各部门之间日常工作信息的传递主要以0A、面谈、电话等方式进行。
C.较重要的信息,用《工作联系单》的方式发给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在收到《工作联系单》后,由部门负责人现场确认,并按公司有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回复。
4.2.2员工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沟通渠道沟通与反馈信息。
A.员工如有疑惑或认为问题未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可按顺序逐级进行沟通:所在部门直属上级一部门负责人一高层管理者一总经理。
B.员工可拨打公司行政人事部电话,公司应及时给予回复。
C.品质管理部组织各类培训班,贯彻方针、目标、宣讲或研讨体系文件、有关法律法规制度、岗位职责权限、操作(服务)知识技能、持续改进方法、PDCA循环、统计技术应用方法等。
员工可以在公司组织的各类座谈会及培训上畅所欲言,也可以利用培训机会与培训讲师沟通。
D.公司领导应根据公司业务开展的需要不定期的召开公司内部沟通会,将公司的管理情况、有关的动态及阶段性目标和要求向员工进行宣贯。
E.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应确保每月至少组织召开一次员工集体沟通会,就部门工作的有关事宜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讨论商议,并填写《签到表》及《会议记录》,形成书面记录。
内部沟通控制程序

3.3.1 负责内部沟通相关信息传递与收集整理;
3.3.2 各部门负责人以上人员参加管理评审。
4.定义
无
5.程序
5.1内部沟通的内容及方式:
5.1.1内部沟通的内容(含质量体系等运行情况检讨联络):
5.1.1.1各职能部门之间工作上的沟通;如:销售合况、品质事故的处理等;
文件修订记录
版本/版次
修订日期
修订章节
修 订 内 容 纪 要
修订者
A0
1.目的
为确保本公司质量管理系统的适宜性、充分性与有效性,并能使内部进行有效沟通;方针,目标持续得到改善,特制订本程序。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部沟通及管理评审过程及其改善追溯。
3.权责
3.1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工作;
3.2管理者代表:协助总经理组织管理评审工作。
5.1.2内部沟通的方式:
5.1.2.1电话联络、传真;
5.1.2.2开具内联单;
5.1.2.3会议
5.1.2.4电子邮件或书面文件的形式发送等;
5.1.2.5QQ联络及QQ群联络等。
内部沟通涉及到的内容严格遵守各项沟通的时间规定,避免给对方造成工作上的困扰和工作影响。当不能按要求执行时,要及时向对方进行解释不能按时完成工作的影响并决议最佳解决的方案,所有沟通的内容均要以书面的形式存档。
5.1.1.2部门内部管理体系各环节内的沟通,如:部门工作的调配、部门人员岗位职责的培训、部门质量目标、指标的达成情况、相关会议精神的传达等;
5.1.1.3相关信息的沟通,如:采购信息、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客户退货/投诉、客户要求的传达等;
5.1.1.4部门与外部相关方的沟通,如:采购部与供方沟通、营销中心客户调查、公司与政府部门等。
内部沟通控制程序

1、目的为了使本公司质量管理全过程的信息收集、整理、传递、管理得到有效控制,促进公司内部各职能部门和层次间的信息交流,增进理解,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性。
2、范围适用于各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的内部沟通活动。
3、职责3.1各部门负责收集质量信息并及时汇报,确保各项措施及时有效执行。
4、工作程序4.1内部沟通原则4.1.1自上而下的沟通,可以越级检查,但不能越级指挥;4.1.2自下而上的沟通,可以越级申诉,但不能越级报告;4.1.3沟通各方应互相尊重、信任、有耐心,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避免冲突;4.1.4适用时,沟通过程应保留相关记录,必要时,应经过审核与批准;4.2信息分类4.2.1外部信息a)各级监管部门、认证机构等验证结果及反馈的信息;b)顾客反馈的信息、投诉等;c)政策法规、标准类的修订升级等;d)其它外部信息,如各部门直接从外部获取的有关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信息。
4.2.2内部信息a)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如质量方针和目标、监视和测量记录,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报告等相关记录;b)不符合或潜在不符合信息,如不合格品记录、内部审核不合格报告、纠正和预防措施计划及实施报告等;c)其它内部信息,如员工的建议、培训等。
4.3信息的收集、处理与沟通信息可采取书面材料、质量记录、公告、电话、通知、会议、培训、报告、邮件等形式呈现;4.3.1外部信息的收集与处理4.3.1.1品质部门协助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管部门、认证机构、检测中心等监测、检查结果及反馈信息的收集,并传递到本公司相关部门;当监测或检查结果出现不符合情况时,参照《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相关要求执行;4.3.1.2法规人员负责政策法规、标准等资料信息的识别、收集、整理、更新,并及时进行受控、分发与回收管理;4.3.1.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相关方的信息收集、整理与更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汇报、评审、传递和归档;4.3.1.4销售部门、售后部门负责与顾客沟通,收集信息,参照《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的相关要求执行;4.3.1.5管理者代表与总经理、相关部门沟通,传递监测和检查报告、审核结果及质量改进的计划和安排,并监督和检查各部门执行情况;4.3.2内部信息的收集与处理4.3.2.1管理者代表负责传递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内部审核结果及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安排,监督和检查各部门执行情况;4.3.2.2不符合和潜在不符合信息的处理,参照《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相关要求执行;4.3.2.3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等紧急情况时,发现部门可采用电话沟通的快捷方式向品质部门、研发部门及管理者代表汇报,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部门召开紧急会议,并视情况决定向监管部门汇报的需求;4.3.2.4其他内部信息的沟通与传递,除填写专用表格外,可由发起部门填写《内部联络单》,由管理者代表审批并组织处理;4.3.2.5人员培训,参照《员工培训操作规范》的相关要求执行;4.4内部沟通的时效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应及时、有效;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可进行再次沟通;必要时,可提请上级部门协助处理;4.5内部信息的记录与归档各部门负责对接收、传递的信息予以记录、保管,参照《记录控制程序》相关要求执行;5、术语及缩略语无6、支持性文件及记录记录控制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
内部沟通控制程序

内部沟通控制程序公司建立内部沟通渠道,保证顺畅有效的沟通过程,以便协调处理内部事务。
2.0 范围公司各层级、各部门之间的沟通。
3.0 定义无。
4.0 职责4.1 最高管理者负责公司各层级、各部门之间沟通渠道的建立,信息及时有效的沟通。
4.2 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各层级、部门之间的沟通信息,及时传递信息或公司决策等文件。
4.3 每位员工应参与公司管理,注意日常工作信息收集和汇报,及时有效传递信息。
5.0 流程图反馈6.0 程序内容6.1 公司与部门、各部门之间沟通6.1.1 公司各部门应建立每月一次的例会制度,会议由公司最高管理者主持,由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6.1.2 月例会内容主要以本月工作总结及下月工作计划,讨论工 工作汇报、工作协调、公司决策、开会讨论信息交流 信息处理 信息保存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将各部门的月工作总结及计划保留存档。
6.1.3根据公司工作需要,公司定期和不定期对各部门负责人或相关人员组织各种培训学习或多样化活动,以增进人员素质教育和凝聚力。
6.1.4当部门存在问题需要向公司汇报、报告或请示时,各部门以公文形式按程序书面向公司进行工作汇报、报告或请示,使公司了解、掌握各部门的工作情况,请示申请需经公司最高管理者审批后,由行政部及时反馈或转发相关部门,并将各种材料进行保存归档。
6.1.5日常工作中,公司与部门之间通过电话形式进行有效传递信息、下达指令、决策等,双方保持正常工作沟通和协调关系。
6.1.6沟通的形式:⑴月度工作例会;⑵培训学习。
⑶书面公文传递,比如工作汇报、报告、请示、函件。
⑷电话传达或沟通。
6.1.7公司会议中决议事项,各部门应按事项认真执行。
6.2管理处与下属部门的沟通:6.2.1当管理处需要传达公司文件精神、会议纪要、公司决策等文件时,根据管理处自行时间组织会议传达相关文件信息。
6.2.2当管理处下属部门或岗位人员存在问题需要必要沟通时,由管理处要求下属相关部门或个人进行工作汇报、报告或请示,或通过谈话方式进行沟通,以掌握存在问题和工作进度,制定合理的工作安排计划并要求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沟通控制程序1 目的规定内部沟通的程序、方法和内容,确保内部不同层次和职能之间得到有效的相互沟通和协调,促进工作高效进行,保证公司的方针政策得到贯彻和实施,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2 范围适用于公司上下级之间、同级人员之间、部门之间及会议、文件请求、汇报、告知等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沟通。
3 职责 3.1 行政部负责内部沟通有效性的管理。
3.2 副总经理负责内部沟通的领导,主持召开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和生产经营会议,并负责总3.3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对外和对内的沟通工作,主持召开部门协调会议和本部门的内部会议。
将本部门的工作部署传达给员工,回复员工的工作请示、汇报,将本部门的重大或特殊情况和问题向副总经理汇报,由副总经理向总经理报告并回复。
保持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与配合。
3.4 品质技术部经理负责主持召开品质技术会议,并负责会议决议、决定的编审, 3.5 生产部经理负责主持召开生产会议,并负责会议记录及会议决议、决定的编审。
3.6 销售部经理负责主持召开销售财务会议,并负责会议记录及会议决议、决定的编审。
3.7 行政部主任负责主持召开行政人事会议,并负责会议记录及会议决议、决定的编审 3.8 行政部主任负责总经理办公(扩大)会议记录拟制工作4 程序 4.1 文件、信息沟通 4.1.1 文件沟通本公司可equipment requirements, facilitate the introduction of cables and ducts. 6.2.9 outdoor cabinets, make appropriate rain cover. 6.3 for the Cabinet fixed the leg bolts should use the original Cabinet. 6.3.1 electrical distribution cabinets should be welded without special instructions, weld enclosure bottom corners, with base length in 20mm-40mm, weldingshould be solid, welding in the welding parts with preservatives. 6.3.2 electrical power以通过文件的形式传达上级方针政策和精神、安排和布置工作、通报工作情况、表彰有关部门和人员,从而达到沟通的目的。
文件的制定、签发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4.1.2 信息沟通各部门负责的重大事项、活动应提前做好上下沟通。
各部门信息的报送填写《内部沟通单》。
4.2 会议沟通 4.2.1 会议类型 4.2.1.1 大型会议:本公司召开的全体员工会议。
如:动员大会、表彰大会等。
4.2.1.2 例行会议:在固定时间召开的办公、生产会议。
如:总经理办公(扩大)会议、生产经营会议、部门例会会议等。
4.2.1.3 临时会议:工作过程中为保证工作顺利开展而召开的临时性会议。
如:抗台准备会议4.2.1.4 专题会议:针对某问题专题召开的会议。
如:营销、技术、企管等工作会议、经济分析会议、新产品鉴定会议等。
4.2.2 会议管理 4.2.2.1 大型会议:根据公司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年终或年初召开,由行政部制定会议计划至少于会议召开前一个月通知各部门。
4.2.2.2例行会议:根据本文件规定时间召开,由行政部准备会议场地并提前一天通知会议参加人员。
4.2.2.3临时会议、专题会议:由会议召集部门至少提前一天制定会议计划并通知行政部,行政部准备会议场地并通知会议参加人员。
4.2.3 生产经营会议 4.2. 3.1会议时间:每月召开一次,在每月的8日上午10:00时召开。
遇节假日或特殊情况顺延。
equipment requirements,facilitate the introduction of cables and ducts. 6.2.9 outdoor cabinets, make appropriate rain cover. 6.3 for the Cabinet fixed the leg bolts should use the original Cabinet. 6.3.1 electrical distribution cabinets should be welded without special instructions, weld enclosure bottomcorners, with base length in 20mm-40mm, welding should be solid, welding in the welding parts with preservatives. 6.3.2 electrical power4.2. 3.2参会人员:副总经理、财务部经理、品质技术部经理、市场部经理、生产部经理、行政部主任、技术科主管、品质科主管,副总经理认为需要参加的人员。
4.2.3.3会议内容: a)汇报、总结上月生产情况以及本月生产计划安排,研究解决生产部门不能自行解决的重大问题。
b)汇报、总结上月新产品研发、产品改进等情况,讨论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决定改进措施,以及需要进行协调的问题。
c)汇报、总结上月产品质量等情况,讨论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决定改进措施,以及需要进行协调的问题 d)汇报、总结上月市场销售等情况,并对市场状况进行分析,以及提出需要协调的问题。
e) 汇报、总结上月财务工作等情况,如应收款、货款回收等问题,以及需要协调的问题。
f) 汇报、总结上月行政人事等情况,以及提出需要协调的问题。
g) 通报公司领导层做出的公司经营策略、人事变动等重大决定。
4.2.3.4 会议由副总经理主持,会议记录人员由副总经理指定,会后形成会议记录并上报总经理。
如因故错开需补开。
4.2.4 生产部例会 4.2.4.1会议时间:每月召开一次,在每月7日上午10:00时召开。
遇节假日或特殊情况顺延。
4.2.4.2参会人员:副总经理、生产部经理、各车间主任,生产部经理认为需要参加的人员。
4.2.4.3会议内容: a)汇报、总结、上月生产进展情况,以及本月生产计划。
协调、equipment requirements, facilitate the introduction of cables and ducts. 6.2.9 outdoor cabinets, make appropriate rain cover. 6.3 for the Cabinet fixed the leg bolts should use the original Cabinet.6.3.1 electrical distribution cabinets should be welded without special instructions, weld enclosure bottom corners, with base length in 20mm-40mm, welding should be solid, welding in the welding parts with preservatives. 6.3.2 electrical power调度、平衡生产进度、研究解决车间不能自行解决的重大问题。
b)听取生产车间主任对本车间上月生产情况的汇报,对重要的问题和需要协调的问题作出决议、决定。
c)不定期的对生产形势进行综合分析或专题分析,对生产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总体评价,对需要改进项目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建议。
d)对生产人员及其他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和均衡生产及遵守工艺纪律,搞好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的教育。
e) 安排工作,沟通思想,交流经验,表彰先进,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f) 生产部经理认为需要传达、汇报、研究、协调的其他事项。
4.2.4.4 会议由生产部经理主持,会议记录人员由生产部经理指定,会后形成会议记录并上报副总经理。
如因故错开因补开 4.2.5 品质技术例会 4.2.5.1会议时间:每月召开一次,在每月的4日上午10:00时召开,遇节假日或特殊情况顺延。
4.2.5.2参会人员:副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品质技术部经理、品质科科长、技术科科长、以及品质技术部经理认为需要参加的人员。
4.2.5.3会议内容: a)汇报、总结、上月新产品研发、产品改进、产品质量等情况,讨论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决定改进措施。
b)传达行业动态和国家有关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讨论和决定实施办法。
c)传达顾客对本公司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反馈和要求,讨论和决定满足要求的措施equipment requirements, facilitate the introduction of cables and ducts. 6.2.9 outdoor cabinets, make appropriate rain cover. 6.3 for the Cabinet fixed the leg bolts should use the original Cabinet. 6.3.1 electrical distribution cabinets should be welded without special instructions, weld enclosure bottom corners, with base length in 20mm-40mm, welding should be solid, welding in the welding parts with preservatives. 6.3.2 electrical powerd)听取检验人员对产品进货、过程和最终检测的执行情况及生产现场质量控制情况的汇报,对重要的问题和需要协调的问题作出决议、决定。
e) 不定期对产品质量进行综合分析或专题分析,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执行情况进行总体评价,对需要改进项目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建议。
f) 积极配合生产等部门,对质量人员和其他人员进行质量意识、工作知识和方法的教育培训。
g) 安排工作,沟通思想,交流经验,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i) 品质科科长和技术科科长认为需要传达、汇报、研究、协调的其他事项。
j)讨论技术革新、技术交流、技术协作和工艺改进等技术工作长远规划和技术改造规划。
k)讨论解决生产中关键和重大产品的技术、质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