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铁棍山药简介
温县铁棍山药

温县铁棍山药作者:暂无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 2020年第11期栏目编辑:王河涛投稿邮箱:hexiesannong@本栏目与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合办一、主要产地信息温县铁棍山药产地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辖区内祥云镇、番田镇、武德镇、黄庄镇、赵堡镇、招贤乡、北冷乡、温泉街道办、岳村街道办、张羌街道办、黄河街道办等地,共计262个行政村。
二、品质特征产品外在特征。
温县铁棍山药表皮黄褐色,圆柱形,根茎有须根及铁红色斑痕,毛眼较突出,质硬;断面呈白色,细腻,有黏性;熟食口感干面、香甜,久煮不散。
产品营养特性。
温县铁棍山药富含蛋白质、铁、锌以及氨基酸等多种微量元素,均高于其他同类产品,其中蛋白质含量3.55g/100g、铁含量1.0mg/100g、锌含量0.37mg/100g、赖氨酸含量150mg/100g。
温县铁棍山药营养丰富,常食有健脾胃、补肺肾、补中益气、健脾补虚,固肾益精、益心安神等作用。
三、环境优势温县北依太行、南临黄河,被山河怀抱,得名为“怀”,有“山之阳,水之阳”天然优势;黄河、济河、沁河的千年冲积使这里的土壤沉淀了丰富的营养和微量元素;地处北纬34°49′47″至35°03′32″,东经112°51′14″至113°13′33″之间,年平均气温14.5℃,年降水量537.4毫米,年日照时数2272.3小时,年积温4500℃以上,无霜期210天,干湿相宜、气候温和;太行山特殊的岩溶水和丰富的微量元素渗入地下,与地下水贯通,形成独特的水质。
独一无二的天时、地利,是温县铁棍山药能够冠绝天下的基本条件。
四、收获时间每年11月、12月正是收获山药的季节。
霜降后到来年春天3月份之前,这段时间是山药最佳品质期。
五、推荐贮藏保鲜和食用方法(一)贮藏方法温县铁棍山药最适宜贮藏温度为4℃~6℃。
贮存地点应通风、干燥、防晒、防雨、无毒、无异味、无污染源。
铁棍山药

铁棍山药—皇室之贡品
◆铁棍山主产区为河南焦作,核心产地在临近黄河的粘土地带。
◆2009年,“铁棍”商标荣获河南省著名商标。
曾为历代皇室。
之贡品。
2010年温县思君怀药合作社推出的一系列铁棍山药。
2012年温县天地源药材种植合作社推出铁棍山药中的极品“象牙白”,同时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铁棍山药”分垆土地山药和沙土地山药两种。
◆它含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脂肪、胆碱、淀粉酶等成分,
还含有碘、钙、铁、磷等人体不可缺少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明朝龚延贤所着《寿世保元》载山药以河南怀庆者良《神农本
草经》将山药列为主伤中,补虚,除寒热邪气。
清代医学家李修园说山药能补肾填精,精足则阴强、目明、耳聪。
温县铁棍山药报告

温县铁棍山药报告目录1 概况 (3)1.1铁棍山药简介 (3)1.2温县铁棍山药及其自然条件 (3)1.3营养价值 (4)1.4产销地、产销量 (5)2 生产环节 (9)2.1种植情况 (9)2.2贮藏方法 (11)2.3生产加工 (14)3 流通环节 (17)3.1宏观物流 (17)3.2微观物流 (19)4 总结 (20)1、概况1.1铁棍山药:铁棍山药是河南焦作的著名特产之一,已有三千年种植历史,曾为历代皇室之贡品,属于四大怀药(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的怀山药中的极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现已被焦作市申请为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原产地为焦作一带为最佳,此作物一经流出,后被焦作重新发现流传下来,周边地市黄河沿岸也有种植。
铁棍山药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与矿物质,既能补脾肺肾之气,又能滋养脾肺肾之阴,为气阴双补之珍品。
然而普通山药,没有铁棍山药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高,只是单纯的做菜用。
1.2温县铁棍山药:铁棍山药是山药的一个品种, 铁棍山药也有不同的亚种,因产地不同,种植间隔年限不同,亚种不同,药用保健功效会大不一样。
铁棍山药属怀山药中的"极品",按照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怀山药(GB\T20351-2006)》,属于受国家保护的原产地产品。
《温县志》及清代《农学丛书》都有记载,它在食用、药用方面均有价值。
1994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山药分为菜山药和药山药两种,菜山药比较粗壮,而山药比较细长,因正宗的铁棍山药上有像铁锈一样的痕迹,故得名铁棍山药。
又由于温县的铁棍最为出名,口感最好,所以人们在称呼的时候都喜欢叫温县铁棍山药。
自然条件:怀山药是产在焦作地区的山药的统称,铁棍山药为怀山药中最好的品种。
由于焦作温县北依太行,南临黄河,形成独特的"牛角川"地势,千年的河流冲积使这里的土壤沉淀了丰富营养和微量元素;地处北纬34.48至35.30、东经112.02至113.38之间,即河南省焦作地区行政辖区之内,属温带南沿,年平均气温14~15度,年积温4500度以上,年日照2484小时,年降水550-700毫米,冬不过冷,夏不过热,干湿相宜,气候温和;在这里,千百万年来,太行山特殊的岩溶水,携带丰富的微量元素渗入地下,与温县地下水贯通相连,形成了独特的水质;温县境内的空气,由于长时间地热烘烤,土壤中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蒸发弥散,形成了独特的微生物和微量元素结构。
健脾补肾的好物铁棍山药

家庭医药 2018.0482健康生活·营养美食□厨医妈妈山药,最早的名字叫薯蓣。
后来因为唐太宗名为李煜,为了避讳,不能叫薯蓣,改名叫山薯。
后来宋朝有个皇帝叫赵曙,又不能叫山薯了,改名叫山药。
在地方方言里,有两种薯蓣,一种叫脚板薯,一种叫千斤薯。
入药的主要是千斤薯,即铁棍山药。
走脾也走肾山药能忍受贫瘠的土地,争夺土气的能力很强。
厚土养物,河南温县位于神州大地中部,自古土厚,这里的铁棍山药细细长长,表面看似铁锈斑斑,却可以完美加固你的脾胃。
黄芪、苍术表示不服:我们一样能健脾燥湿!可不服也没办法,你们健脾不补肾啊,我们不能忽略了肾这个器官。
肾本身属水,不让水泡着,肾表示压力很大。
铁棍山药本身属土健脾,但是它竟然含有很多黏液,也就是中医里面最典型的津液具象化,功用就是一个:补阴津!肾欢喜!铁棍山药黏液可以补肾,山药在经方入药时候是生用的:不入汤剂,只入丸药。
六味地黄丸里的有效成分就是生山药黏液。
良药,亦是佳肴铁棍山药是一味珍贵的中药材,被历代医家所推崇,被称赞为“长寿因子”,药食兼用的良药佳肴。
作为食物蔬菜,它细腻滑爽,别具风味,如拔丝山药、枣泥山药等。
铁棍山药中含皂苷、黏液质、胆碱、山药碱、淀粉、糖蛋白、自由氨基酸、多酚氧化酶、维生素 C、碘质及多种氨基酸,还有铁、铜、锌、锰、钙等多种营养元素。
铁棍山药味甘、性平、无毒,除健脾补肾,还有补中益气、消渴生津、增强免疫、润肤养颜等功效。
垆土和沙土铁棍山药铁棍山药又因为土质不同分为两种:垆土铁棍山药、沙土铁棍山药。
垆土铁棍山药因为地质坚瓷,黏性大,土质硬,所以它一般都弯弯扭扭,不是很好看,甚至有的都长成了扁平状,在外形上都比较短小,但属于铁棍山药中的极品,以口感好、营养价值高为人们所接受,但是产量少。
沙土铁棍山药因种植在沙地里,土质松软,口感稍次,营养价值比垆土铁棍山药稍次一些。
呈圆柱形,直径2.5厘米左右,长60~80厘米,最长可达100厘米以上,表皮土褐色,密布细毛,有紫红色不光泽斑。
温县铁棍山药的功效

温县铁棍山药的功效怀山药乃“四大怀药“之首,又是药食同源之精品。
铁棍山药是怀山药的一个品种,学术名称为怀山药1号。
铁棍山药属怀山药“极品“,属于受国家保护的原产地产品,产地位于北纬3448至-3530、东经11202至11338之间,即河南省焦作市的行政辖区之内的温县。
曾为历代皇室之贡品,是可四季食用,老少皆宜的补品。
94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畅销韩国、日本、新加坡、美国、德国等地,享誉海内外。
铁棍山药被焦作申请为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原产地为焦作!铁棍山药产量很低,每亩平均只有600公斤,如今在河南的很多餐厅、酒楼里,煮熟的铁棍山药都被列为一道必备的高档健康菜肴。
铁棍山药是一味珍贵的中药材,被历代医家所推崇,称赞为长寿因子,药食兼用的良药佳肴。
作为中药它可以制成多种丸药。
作为食物蔬菜,它细腻滑爽,别具风味,如拔丝山药、枣泥山药等。
铁棍山药中含皂苷、粘液质、胆碱、山药碱、淀粉、糖蛋白、自由氨基酸、多酚氧化酶、维生素C、碘质、16种氨基酸,还有铁、铜、锌、锰、钙等多种微量元素。
怀参膳食几个问题与回答:拔丝铁棍山药-铁棍山药的做法-铁棍山药的吃法-铁棍山药怎么吃原料:铁棍山药500g,白糖150g制作:①铁棍山药洗净,刮皮,切成滚刀块,下入六成熟的油中浸炸,待山药炸至呈金黄色时,熟透后捞出,沥油。
②另锅置火上,注油少许,把白糖下入,糖化开后,慢火熬至色深黄、泡沫变小时,下入山药巅翻,待汁均匀挂满山药,能拔出丝来,即可状如抹好油的盘子内。
③食用时,带一碗凉开水。
功效:平补三焦。
适用于肺脾肾三焦气虚而致气短乏力,纳少倦怠,腰膝酸软等。
糖丝甜脆香酥,山药软嫩香甜,并有健脾、除湿,益肺固肾,益精补气之功效!铁棍山药炒香菇-铁棍山药的做法-铁棍山药的吃法-铁棍山药怎么吃原料:铁棍山药100 g,香菇50 g,葱、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山药洗净,去皮,切片,香菇去蒂撕成条,油锅加热至六成熟,下山药煸炒一下,放香菇、加盐、清汤,待熟后,加味精、盐、葱花调味即成。
温县铁棍山药种植技术

河南农业2017年第12期(上)一、温县铁棍山药的生长习性及环境山药是薯蓣科薯蓣属的草本植物,属深根性作物,茎蔓生,喜光,耐寒性差,忌水涝。
每年4月播种, 10月成熟,整个生长期长达6个月。
铁棍山药种植宜选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松软的耕地。
温县地处豫北平原西部,北依太行,南临黄河,是典型的牛角川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最适合山药生长。
境内适宜种植山药的有沙土地和黏垆土两种,因土质不同而种植方法也略有不同,黏垆土地土质硬,一般宜平地深翻种植,沙土地土质松软,宜打沟种植。
二者出产山药相比,垆土地口感面、干、细腻,水分含量低,营养品质高,但品相不佳,不规则,商品性较差;沙土地外观品相好,长而且粗大,但不坚实,水气大,口感面、细但不干,营养品质略差于垆土地山药。
二、温县铁棍山药的种植技术(一)种植技术1.选种。
山药种植属无性繁殖,可用笼头(山药栽儿)、山药段(闷头栽儿)、零余子(山药蛋儿)3种材料做种,种植方法各异。
一是笼头。
笼头是铁棍山药根茎上端有芽的一节。
挖山药时,选颈短芽头饱满、粗壮无病虫害的山药,将上部笼头取15~20 cm 长折下,放室内通风处晾晒7 d,或在日光下稍晒,使断面伤口愈合,作为春季栽培的种子。
种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液浸泡15 min。
二是山药段。
在铁棍山药笼头不足的情况下,可使用铁棍山药段代替。
在种前20 d,将铁棍山药块茎按10~15 cm 分折成段,然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漫沟浸泡15 min 捞出晾干待用,防控线虫和其他病菌。
三是零余子。
10月下旬,铁棍山药叶发黄时,选个大、圆、无损伤、无病虫害的零余子,拌湿沙,放室内冬藏。
翌年4月,选用肥大饱满形状整齐,没有伤害和干僵,外皮发白、内皮转绿的零余子。
按20~25 cm 行距开沟条播,株距约7×10 cm,覆土约6 cm。
浅谈温县铁棍山药产业发展研究

浅谈温县铁棍山药产业发展研究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成药是中医药璀璨的明珠,药用植物是中药材的原材料,它的质量直接影响药材和中成药的质量,进而影响临床用药的安全和疗效。
温县拥有悠久的历史,种植的四大怀药(地黄、山药、牛膝、菊花)也有近3000多年的历史,素有“怀药之乡”之美誉[5]。
1962年国家从《本草纲目》中记载的1892种中药材中挑选出44种做为“国药之宝”,而四大怀药都位列其中,[6]在国家公布的道地药材名录中,四大怀药名列河南道地药材之首。
四大怀药属于大宗药材,在中成药的使用中最为广泛,同时又是药食两用的物品,多年来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并有“华药”、“国药之宝”之称,因此加快四大怀药的发展是响应国家发展中医药的当务之要。
现今我国已有很多地方都拥有了农产品地理标志,但是很少有农产品地理标志所属地能够很好开发其价值。
以温县铁棍山药为例,很早就在农业部和国家质检总局登记备案,被授予地理标志农产品,2022年温县铁棍山药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同意,成功注册为“温县铁棍山药”证明商标。
但是,近些年温县铁棍山药的价格起伏却比较大,这就使得农户种植的山药都销售不出去。
这不仅使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名号名不副实,更使得当地的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所以,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农产品地理标志的问题,找到适合其发展的正确道路,使每一个“地理标志”产品都能物当其价,价有其值。
针对于此,对于本文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以期加快温县铁棍山药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温县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的意义。
一、温县铁棍山药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一)合适的生长条件1具有适宜的土壤温县地处豫北平原西部,南临黄河北依太行,且有多条河流在此交汇,历史上黄河就频繁在温县附近决堤泛滥,使得河水在田间到处乱流,这也造就了这里的土壤中沉淀了黄河中各种微量元素在这里沉淀、聚集,更使得土地平整、肥沃、疏松,[7]这里所产的铁棍山药中总氨基酸、粗蛋白、淀粉、总糖、锌、铁、镁等元素的含量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山药中的含量。
铁棍山药资料

河南特产--温县铁棍山药黄河中下游的三百里怀川有四样宝贝:山药、地黄、牛膝和菊花。
《神农本草经》将这种宝贝均称。
之为“上品”,尤以山药获得了平价人参的美誉。
中国已有几百年的栽培山药历史。
它的分布很广,著名的有河南、福建、山东、河北等地。
其中更以中国河南焦作(中国元朝起设置怀庆府一带)出产最为有名,营养丰富,药用价值极高,又称怀山药、怀参。
铁棍山药是其中的珍品,久煮不烂,味道鲜美。
铁棍山药是中国河南焦作温县的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
其中温县的铁棍山药更是畅销南北,蜚声国际。
铁棍山药的功效和作用铁棍山药:味甘、性平、无毒、有健脾、补肺、固肾、益脑、益精养颜、抗衰老、抗肿瘤、抗疲劳、抗有害物质刺激、调节代谢、增强免疫机能、促进生长、调节内分泌、调节心肺功能、兴奋制血系统、调节神经系统。
1、补中益气:铁棍山药因富含18种氨基酸和10余种微量元素,及其它矿物质,所以有健脾胃、补肺肾、补中益气、健脾补虚,固肾益精、益心安神等作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健脾补益、滋精固肾、治诸百病,疗五劳七伤”之说。
2、消渴生津:该山药有消渴生之功效:中医治疗虚劳消渴(糖尿病)处方中常有山药单味使用,或与其它药物合用,效果更佳。
3、保健:由于鲜山药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可以防治人体脂质代谢异常,以及动脉硬化,对维护胰岛素正常功能也有一定作用,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益心安神,宁咳定喘,延缓衰老等保健作用。
4、养颜:元代脾胃专家李景说:“治皮肤干燥以此物润之。
“李时珍写到:“山药能润皮毛。
“山药对滋养皮肤,健美养颜有独特疗效。
铁棍山药的食用方法铁棍山药的吃法很多,但是有两种吃法,营养价值最不易流失—蒸山药和山药粥。
一:蒸山药将山药洗净,切条、切块随意。
放在高压锅中,从开始冒气起,压15分钟。
端出来直接吃,或者蘸上白沙糖或蜂蜜吃即可。
二:小米山药粥 1、所有材料洗净,山药去皮切小块,和小米都分别用清水泡着,头天晚上泡着就好。
2、早上将小米和山药连清水一起倒入砂锅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县铁棍山药简介
温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自然条件优越。
北依太行,南临黄河,千百年的河流淤积,干湿相宜的气候条件造就了温县铁棍山药独特的品质。
自古以来,温县铁棍山药被历代医书记载,被历代名医推崇为药食同源的典范,成为人们喜爱的滋补佳品。
近年来,温县立足于原产地优势,开展品牌宣传,扶持龙头企业,加大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与监管,已初步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经营格局。
目前,全县拥有铁棍山药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3个省名牌产品、2个省著名商标,10个产品通过绿色认证,3个产品通过有机认证。
开发药品、休闲食品、饮料、保健品等深加工产品6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温县铁棍山药已成为焦作怀药文化的代表元素和河南农业的一张名片,在全国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
一、历史传说
相传上古时期,炎帝神农氏遍尝百草,来到温地,发现此处水土过浅,百姓多病,于是挥动拐杖划向大地,顿时大地出现了一条深两丈,宽五丈、长二十多里的深沟,阴气下沉、阳气上升。
神农氏在深沟两岸遍植山药,从此温人摆脱了病魔的纠缠。
人们感谢神农,便把这条沟称为“神农涧”。
春秋时期,温地山药被正式列为王室贡品,岁岁征收。
三国时,司马懿庆贺儿子生日,席间所上山药与往日不同。
司马懿品尝之后大为赞赏,因其体呈褐色,形似铁棍,质地坚硬,便将其称为铁棍山药。
二、品牌传承
公元前734年卫桓公以四大怀药进献周王室,以后铁棍山药一直被列为历代王朝的贡品。
唐宋时期,温县铁棍山药通过“丝绸路”流入西亚和西欧诸国。
明代,依借郑和船队,传入东南亚、中东、东非、南非诸国,在海外享有“华药”的美誉。
公元1914年在巴拿马运河通船万国博览会上展出获金奖。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受“以粮为纲”思想的影响,产量低、轮作期长的温县铁棍山药濒临绝迹,温县岳村乡村民在自家菜园中保留了少量铁棍山药,该品种才得以延续下来;2003年,温县铁棍山药被国家技术检验检测监督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产品”;2007年温县被授予“河南省十大中草药种植基地”称号;2008年6月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胡锦涛视察温县铁棍山药基地;2012年注册“温县铁棍山药”证明商标;2014年温县被评为“国家级四大怀药质量安全示范区”;2015年温县铁棍山药入选农业部《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2017年温县铁棍山药获得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
三、生长环境
现代研究表明,温县铁棍山药是温县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共同孕育的奇珍灵物。
温县北依太行,南临黄河,享有了“山之阳、水之阳”的天然优势。
黄河、济水、沁河从境内流过,千年的河流冲积使这里的土壤沉淀了丰富营养和微量元素;地处北纬34.48度、东经112.02度,属温带南沿,年平均气温14-15度,年积温4500度以上,年日照2484小时,年降水550-700毫米,冬不过冷,夏不过热,干湿相宜,气候温和;千百年来,黄河、济水、太行山特殊的岩溶水、丰富的微量元素渗入地下,与温县地下水贯通相连,形成了独特的水质。
土壤、气候、水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形成了温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温县铁棍山药在这里生长,经过数千年种内遗传变异,逐渐形成了外部形态、生理机能以及有效成分合成上的独有品质。
温县铁棍山药的山药多糖、尿囊素、蛋白质、皂甙和铁、钙、锌的含量均高于普通山药。
四、科学种植
温县铁棍山药之珍贵,还在于科学种植、精耕细作。
以农科所为依托,建立了四大怀药栽培和品质研究中心,为提高品质提供了可靠保障。
根据多年种植经验,加上现代技术科学试验,保证了温县铁棍山药的品质和产量。
种植过程中严谨选地,科学翻耕,选清明至谷雨之间、地表5厘米地温连续稳定在10℃时栽种,霜降至立冬养分全部集中时采收。
五、独特品质
外形:温县铁棍山药直径1.5-3厘米,毛须略稀,毛眼突出,表皮不太光滑。
肉质:粉性足,肉质细腻,截面呈白色或略显牙黄色,水分少,密度大,久煮不散。
色泽:表皮呈浅褐色,有不规则红色“锈斑”。
口感:含大量氨基酸,味道鲜美,口感“干、绵、甜、香”。
六、药用价值
历代的中药典籍和名医史志,对温县铁棍山药均给予了高度评价。
秦汉时的《神农本草经》记载:“山药以河南怀庆者良”。
《中国药物学》载:“山药在温县自古以来既是生产地,又是加工要地,驰名中外”。
《本草纲目》记载:“山药补虚赢,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强阴,久服聪耳目明、轻身不饥、延年益寿”。
《药性论》记载:“山药补五劳七伤、去头晕目眩、止腰疼、镇心神、安魂魄、开通心窍、增强记忆、补心气不足......”。
经现代科研手段测试,温县铁棍山药中含有皂碱、粘液质、尿囊素、胆硷,精氨酸、淀粉酶、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钙、磷、铁、胡萝卜素等,具有健脾止泄、补肺益肾、美容养颜之功效。
主治脾虚、久泄、慢性肠炎、肺虚咳喘、慢性肾炎、糖尿病、遗精带下、小便频数等症。
近年来,西方科学家和我国清华大
学生命科学院专家研究发现,温县铁棍山药中含有丰富的DHEA,具有抗衰老、提高免疫能力、改善性功能等作用。
中央电视台对温县铁棍山药多次进行详细报道,称之为“神仙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