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铁棍山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温县铁棍山药报告

温县铁棍山药报告

温县铁棍山药报告目录1 概况 (3)1.1铁棍山药简介 (3)1.2温县铁棍山药及其自然条件 (3)1.3营养价值 (4)1.4产销地、产销量 (5)2 生产环节 (9)2.1种植情况 (9)2.2贮藏方法 (11)2.3生产加工 (14)3 流通环节 (17)3.1宏观物流 (17)3.2微观物流 (19)4 总结 (20)1、概况1.1铁棍山药:铁棍山药是河南焦作的著名特产之一,已有三千年种植历史,曾为历代皇室之贡品,属于四大怀药(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的怀山药中的极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现已被焦作市申请为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原产地为焦作一带为最佳,此作物一经流出,后被焦作重新发现流传下来,周边地市黄河沿岸也有种植。

铁棍山药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与矿物质,既能补脾肺肾之气,又能滋养脾肺肾之阴,为气阴双补之珍品。

然而普通山药,没有铁棍山药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高,只是单纯的做菜用。

1.2温县铁棍山药:铁棍山药是山药的一个品种, 铁棍山药也有不同的亚种,因产地不同,种植间隔年限不同,亚种不同,药用保健功效会大不一样。

铁棍山药属怀山药中的"极品",按照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怀山药(GB\T20351-2006)》,属于受国家保护的原产地产品。

《温县志》及清代《农学丛书》都有记载,它在食用、药用方面均有价值。

1994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山药分为菜山药和药山药两种,菜山药比较粗壮,而山药比较细长,因正宗的铁棍山药上有像铁锈一样的痕迹,故得名铁棍山药。

又由于温县的铁棍最为出名,口感最好,所以人们在称呼的时候都喜欢叫温县铁棍山药。

自然条件:怀山药是产在焦作地区的山药的统称,铁棍山药为怀山药中最好的品种。

由于焦作温县北依太行,南临黄河,形成独特的"牛角川"地势,千年的河流冲积使这里的土壤沉淀了丰富营养和微量元素;地处北纬34.48至35.30、东经112.02至113.38之间,即河南省焦作地区行政辖区之内,属温带南沿,年平均气温14~15度,年积温4500度以上,年日照2484小时,年降水550-700毫米,冬不过冷,夏不过热,干湿相宜,气候温和;在这里,千百万年来,太行山特殊的岩溶水,携带丰富的微量元素渗入地下,与温县地下水贯通相连,形成了独特的水质;温县境内的空气,由于长时间地热烘烤,土壤中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蒸发弥散,形成了独特的微生物和微量元素结构。

河南温县铁棍山药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河南温县铁棍山药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河南温县铁棍山药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源产于河南温县的“铁棍山药”,虽然已经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其发展仍存在一些较严重的问题,例如缺乏品牌效应、市场竞争无序、出口受阻等。

本文用农产品区域品牌保护与推广的一般理论,在分析“铁棍山药”品牌的优势、保护与推广中的经验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铁棍山药”良性发展的一般策略。

[关键词]铁棍山药;特色农业经济;品牌1铁棍山药发展现状1.1种植情况温县土地是土壤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地,而且土壤酸碱度适中,加上气候环境适宜,为铁棍山药生长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基础。

到2013年,全县铁棍山药种植面积约2万亩,亩产1500到2000斤,形成以岳村乡、祥云镇、温泉镇为中心向周边村镇辐射的种植局面。

以铁棍山药为主导的特色农业经济在温县已初具规模。

1.2加工情况山药加工总体上主要分为初加工和深加工两方面。

初加工方面是以普通种植户加工为主,通过简单的清洗、截长、打捆等程序,便直接进入销售环节。

由于技术含量较低,产生的利润也相当微薄。

就深加工而言,其依托的是目前已初具规模伟康、建国等少数知名山药加工企业,研制开发出附加值较高的“铁棍”系列产品,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众所周知,一件产品的精深加工程度越深,其产品附加值就越高,能产生的利润就越大。

所以,深加工相对于初加工来说,产生的利润要高出三至五倍。

1.3销售情况从销售价格看,现阶段铁棍山药市场价格稳定在每公斤16到20元,销售旺季能达到每公斤28到34元。

这仅仅是未经深加工的初级产品,经过深加工后的产品价值就更高。

通过精深加工而成的深加工商品,利用覆盖面极广的销售网络,使得产品销售价格和销售量比农户自产自销初级农产品高出很多。

与此同时,上海、北京等国内大中城市市场也陆续被开发,铁棍山药在国内有相对稳定的消费市场。

2铁棍山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1成本投入增加由于铁棍山药相对于其他的农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近几年种植面积突增,然而铁棍山药后备山药种子贮备不足,种植户必须高价从外地大批购买,这不但致使投入成本大幅增长,而且由于种子来源于外地,无法保障其是否是正宗的铁棍山药。

当前时期下铁棍山药的销售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当前时期下铁棍山药的销售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当前时期下铁棍山药的销售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在各种山药类型中,铁棍山药属于极为珍贵的农产品,由于其表皮颜色为铁锈色,所以被称之为铁棍山药。

本文主要以温县铁棍山药为例展开了相关论述。

标签:铁棍山药;销售问题;解决对策铁棍山药是温县最具代表的一种农产品,尽管其在现代市场中已经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但实际销售环节还面临了众多的问题,如产品质量方面的问题、销售方式方面的问题等。

本文主要从铁棍山药当前面临的销售问题角度出发,探讨了拓展铁棍山药销售范围的对策。

一、鐵棍山药的功效与作用当前,山药已经成为了我们熟知的滋补极品,其内含蛋白质、维生素、胆碱、赖氨酸等成分,并且也有我们人体必不可少的碘、钙、铁等无机盐与微量元素。

相较于普通山药,铁棍山药中的微量元素众多,如山药碱、淀粉、自由氨基酸、维生素C、铁、铜、锌、钙等。

实践分析后得出,铁棍山药中的黏蛋白极为丰富,也就是说其属于一种多糖蛋白质的混合物,对人体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功能,防止心血管中堆积大量的脂肪,确保血管本有的弹性,大大降低了动脈粥样硬化现象;能够防止结缔组织的萎缩,减少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等疾病的发生率。

铁棍山药的茎含有大量的果胶、植酸、DHEA、糖蛋白、交酚氧化酶等各种营养素。

其中,果胶可以使T淋巴细胞更具活性,发挥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人们食用后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预防肿瘤面积的扩大,所以铁棍山药是肿瘤与放化疗后增强体力的理想辅助药物。

铁棍山药中富含的DHEA在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物质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环戊烷多氢菲的一种衍生物。

环戊烷多氢菲属于人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与性激素的基础性结构。

DHEA有助于防衰老、提高人力免疫力等功效。

二、当前时期下铁棍山药面临的销售问题1.管理力度不够,质量有待提高现阶段,铁棍山药已被当作一种产业根植于温县,山药的生产量逐年攀升,而由于山药质量管理部门的质量管理不力,导致市场中铁棍山药的质量高低不等,山药的市场销售价格不断下滑。

山药生产情况的考察报告

山药生产情况的考察报告

山药生产情况的考察报告标题:山药生产情况的考察报告一、引言山药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近年来,山药的需求逐渐增加,对山药生产情况进行考察,了解产量和质量,有助于指导山药生产的发展。

二、研究目的本报告旨在调查山药的种植面积、产量和质量等关键指标,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推动山药生产的改进和提升。

三、研究方法1. 田野调查:选择山区地区的山药生产基地进行实地走访,了解种植面积、种植方法、施肥方式等情况。

2. 数据收集:收集当地政府、农业部门的统计数据和相关研究资料,以了解山药产量和质量变化情况。

3. 统计分析: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根据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

四、研究结果1. 种植面积:调查发现,近几年山药种植面积有所增加,主要集中在山区地区。

2. 产量情况:山药的产量呈现出波动的趋势,主要由天气、土壤和种植管理等因素影响。

3. 质量情况:山药的质量在不同地区和种植方式下有所差异,需要加强品种改良和良好的种植管理,提高产量和质量。

五、影响因素分析1. 天气因素: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对山药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如干旱、暴雨等极端天气会导致山药生长不良。

2. 土壤管理:土壤的质量和合理的施肥管理对山药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3. 种植管理:不同的种植方式、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对山药生产有着重要影响。

六、建议1. 加强品种改良,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山药品种,提高产量和质量。

2. 加强栽培技术培训,提高种植户的种植管理水平,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3. 支持农民合作社等组织形式,推动山药生产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

4. 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及时应对极端天气对山药生产的影响。

七、结论山药生产在种植面积和产量方面有所增加,但在质量上仍存在差异。

天气因素、土壤管理和种植管理是影响山药生产的关键因素。

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品种改良和合作组织建设等措施,可以提高山药生产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山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温县铁棍山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温县铁棍山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田大伟
常青 晓
2 、加 强 技 术培 训 l 。 采取 印 发技 术资料 、下乡讲座 、田间地 头培训l 等 形式 ,对 全县铁棍 山药种植 户进行 技 术 培训l ,每 年 举 办 各类 知识 培 训l 3 0 余场次 ,涉及群众 6 0 0人 。 3 、加 强 科 技创 新 。加 强铁 棍 山 药新品种培育工作 。自 2 0 0 9 年以来 , 已培 育出铁棍 山药新 系 3 个 ,通过 省 级审定品种 1 个。
品 2个 、河 南省著 名商 标 2个 、焦作
市 知 名 商标 8 个 ,绿 色 食 品 l 2 个。 研究开发 药品 、休 闲食 品、饮料 、保 健 品等 1 1 大类 5 0多个 品种 ,产品远 销日本 、美国 、新 加坡 、越 南和中 国 台湾 、香 港 、澳 门等 护标志发 放 ,并在全县重 点怀药加 工企业设立 质 量安 全监督服务 岗。 ( 一 )组织化程度不高 农业龙 头企业与 合作社 、合 作社 和 农户 之间联 合还 不紧 密 , “ 公司 + 合作社 + 基地 + 农户”的产业模式还 不 成熟 。 ( 二 )科研水平不高 受资金、人才等多种因素制约, 农业科研 优势不够明 显 ,多年来在 铁 棍山药新 品种培育 方面没有取得 较大 突 破。 ( 三 )产品附加值低 产品科技含量低 ,缺乏精 深加 工 , 绝 大部分产 品仍是 以原 材料 的形 式销
地区 。
二 、主要 措施
( 一 )扶持龙 头 ,加快产业发展 1 、积极 争 取项 目资 金 ,加 大 对 伟康 、腱 国等农业 产业 化龙头企业 的 扶持力度 。 2 、 延长产业链条 , 发挥集群效应 。 县委 、县 政府 鼓励怀药加 工企业 发展 订单 农业 ,与 合作社和 农户建立 紧密 合作 机制 ,探 索发展 “ 龙头 + 合作 社 +基地 +农户 ”生产 模式 ,逐步建 立 起种 植、生产 、加工 、销 售一条龙 的 产业链条 。 ( 二 )全程服务 ,技术及时到位 1 、加 强技 术 指导 。根 据铁 棍 山 药 生产关键节 点 ,制定 实施方案 和技 术规 程 ,做好 下乡指 导 ,确保技 术及

山药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山药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山药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国山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农业产业中的一颗新星。

以下将从产业规模、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四个方面对山药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从产业规模来看,山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

据统计,我国山药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000万亩,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

山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其次,技术创新对山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农业科技的进步,推动了山药种植技术的提升,包括新品种的培育、栽培技术的改进、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创新等,都为山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再者,市场需求是推动山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山药作为一种传统滋补食材,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不仅在国内市场,山药及其深加工产品也逐渐走向国际市场,受到了广泛关注和欢迎。

最后,展望未来,山药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山药产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同时,政府对农业产业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为山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

综上所述,山药产业在我国农业产业中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绩。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拓展市场需求,推动山药产业健康稳定发展,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山药产业调研报告.doc

山药产业调研报告.doc

山药产业调研报告临漳县农业局为了全面掌握山药生产、销售与加工情况,正确引导农民发展山药种植,尽快做大做强我县山药产业,4 4日至6日,我局由李梦刚局长带队,一行四人,赴江苏丰县与沛县、山东单县、河南夏邑县与温县进行了实地考察。

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1、江苏丰县。

总人口110万,其中农业人口96万,耕地面积114万亩,果树50万亩,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牛蒡、山药、黄皮洋葱、台蒜等特种蔬菜生产基地之一,常年山药种植面积10万亩,近两年来,受秋季降雨较多影响,山药种植急剧滑坡,今年种植3万亩,主要种植品种为水山药,占播种面积的80%,主要销往国内市场,供菜食,供货时间为9 中旬上市至次年4 结束。

其次为日本大和长芋山药,经过初加工,保鲜出口,销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

另外,我们还参观考察了丰县的苔蒜种植基地和牛蒡基地,特别是苔蒜种植值得我们借鉴,一是规模大,面积达25万亩,且种植集中,成方连片,一望无际。

二是苔蒜生产上市早,品质优,种植的品种为二水早和正早,4 初开始采收上市,有效弥补市场蔬菜空缺,产品畅销国内市场,已成为蒜苔销售的集散-1-地。

三是效益好,亩产蒜苔1300斤,售价2.4元/斤,亩效益达3000元左右,下茬种植越夏西红柿,效益也很可观。

2、江苏沛县。

总人口120万,耕地118万亩,山药种植面积8万亩,具有“中国山药第一县”的美称,主要种植品种日本白山药、水山药和毛山药,日本白山药肉质洁白,块茎较粗,主要用于加工和保鲜出口,水山药皮薄毛细、光滑少瘤、肉白质脆,易去皮,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毛山药干物质含量高,是加工山药干的理想品种。

3、山东单县。

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辖 20个乡镇,584个行政村,耕地147万亩,总人口116.6万人。

是全国著名的优质农业产品生产县,已形成粮食、棉花、油料、林果、畜牧、蔬菜六大生产基地。

在蔬菜产业中,其中大蒜种植面积15万亩,芦笋种植面积3万亩,山药种植面积2万亩,西红柿10万亩;山药种植品种与江苏丰县大体相同。

探究温县铁棍山药产业发展壮大之路———借鉴“好想你”枣企业发展思路

探究温县铁棍山药产业发展壮大之路———借鉴“好想你”枣企业发展思路

2017年第21期扫一扫看全文作者简介:张英英(1989.12-),女,河南省焦作市温县,职称是助教,硕士研究生,物流管理专业教师。

□张英英探究温县铁棍山药产业发展壮大之路摘要:本文在研究温县铁棍山药发展现状的前提下,结合新郑“好想你”枣产业发展历程,发现阻碍温县铁棍山药产业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缺少企业家和投资不足,并提出温县铁棍山药产业发展思路。

关键词:温县;铁棍山药;产业文章编号:1004-7026(2017)21-0038-01中国图书分类号:F326.13文献标志码:A (商丘学院河南商丘476000)———借鉴“好想你”枣企业发展思路本文DOI :10.16675/14-1065/f.2017.21.0261铁棍山药产业发展现状2012年,“温县铁棍山药”商标注册成功,铁棍山药开始在新的起点发展。

近年来,温县铁棍山药在全县的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0.133万hm 2,初步形成了以温泉镇、番田镇、岳村乡、祥云镇、南张羌镇为重点的新洛路两侧铁棍山药连片种植区和招贤乡、祥云镇、温泉镇为重点的滩区铁棍山药连片种植区,其中有些是百亩连片种植区。

全县有铁棍山药专业合作社一百多家,辐射带动农户4m 000余户,拥有保和堂(焦作)制药有限公司、焦作伟康实业有限公司等生产加工销售企业。

进入21世纪以后,温县铁棍山药的种植面积相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扩展,而且温县铁棍山药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多次出现在中央台和地方台,在知名度上有了较大的提升,再加上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养生,铁棍山药市场有了较大的发展。

2阻碍温县铁棍山药产业发展的原因近年来,研究温县铁棍山药产业发展的学者很多,他们认为阻碍温县铁棍山药产业发展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缺少龙头企业;缺乏强有力的品牌,假冒产品充斥市场;农业技术水平低,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宣传力度不足;加工不足;监管不足。

笔者经过研究“好想你”枣的发展之路,发现温县铁棍山药发展的最根本的问题是:缺少企业家;投资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县铁棍山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作者:訾帅朋田大伟常青晓
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4年第7期
温县农业局訾帅朋田大伟常青晓
温县铁棍山药是温县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共同孕育的奇珍灵物,品质道地、功效独特,为怀山药中的极品,和新郑红枣、信阳毛尖一同被列为河南省三大特色礼品。

2012年,
“温县铁棍山药”商标成功注册,铁棍山药产业在新的起点蓬勃发展,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
力不断增强。

一、发展概况
全县以铁棍山药为主的四大怀药及其他中草药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0.667万hm2以上,其
中铁棍山药种植面积在0.133万hm2以上,标准化种植面积达666.67hm2。

初步形成了以温泉镇、番田镇、岳村乡、祥云镇、南张羌镇为重点的新洛路两侧铁棍山药连片种植区和以招贤乡、祥云镇、温泉镇为重点的滩区铁棍山药连片种植区,其中百亩连片种植区9个,最大连片面积
31hm2。

全县拥有铁棍山药农民专业合作社127家,辐射带动农户4 523户。

拥有保和堂(焦作)
制药有限公司、焦作伟康实业有限公司、焦作北方药业有限公司等怀药生产加工销售龙头企业
31家,其中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

认证河南省名牌农产品2个、河南省著名商标2个、焦作市知名商标8个,绿色食品12个。

研究开发药品、休闲食品、饮料、保健品等11大
类50多个品种,产品远销日本、美国、新加坡、越南和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30多个国家
和地区。

二、主要措施
(一)扶持龙头,加快产业发展
1、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对伟康、健国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2、延长产业链条,发挥集群效应。

县委、县政府鼓励怀药加工企业发展订单农业,与合作社和农户建立紧密合作机制,探索发展“龙头+合作社+基地+农户”生产模式,逐步建立起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条。

(二)全程服务,技术及时到位
1、加强技术指导。

根据铁棍山药生产关键节点,制定实施方案和技术规程,做好下乡指导,确保技术及时到位。

2、加强技术培训。

采取印发技术资料、下乡讲座、田间地头培训等形式,对全县铁棍山药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每年举办各类知识培训30余场次,涉及群众600人。

3、加强科技创新。

加强铁棍山药新品种培育工作。

自2009年以来,已培育出铁棍山药新
系3个,通过省级审定品种1个。

(三)加强监管,保证产品品质
1、加强监测力度。

利用好温县质监局“河南省怀药质量检测中心”,定期对全县铁棍山药抽样检测。

农业部门针对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调整服务方式。

2、加强标准化建设。

积极引导和支持怀药企业认证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

目前,已认证绿色食品12个,绿色基地546.67hm2。

3、加大标准化园区建设力度。

协助企业申报省市和国家标准化农业示范园区,截至目前,全县已有7家怀药企业成为国家级“四大怀药”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

2012年,伟康公司又成功申报成为国家级“精品怀山药”标准化示范园区。

(三)广泛宣传,提升品牌形象
1、媒体宣传。

加强与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等主流电视媒体的合作,通过制作电视专题片、纪录片和知识讲座等,宣传温县铁棍山药文化。

2、网络宣传。

建立温县铁棍山药官方网站,同时积极与新浪、搜狐、淘宝等知名网站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发挥网络宣传的强大优势。

3、广告宣传。

在县城区主要道路、出入境路口设置大型广告宣传标牌,在郑州市机场、高速路制作大型广告,加大对外的宣传力度。

(四)注重管理,确保有序市场
1、政策驱动。

出台了《关于促进铁棍山药产业发展的意见》,制订了发展铁棍山药产业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2、市场管理。

制订出台了《加强铁棍山药市场管理工作的意见》,严厉处罚经销假冒铁棍山药行为。

推行进销货台账制,对长期销售铁棍山药的经营户,一律纳入个体工商户管理。

3、质量监管。

技术监督局积极与上级标准化管理机构结合,筹备起草温县铁棍山药的界定标准,严格控制“四大怀药”原产地域保护标志发放,并在全县重点怀药加工企业设立质量安全监督服务岗。

三、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一)组织化程度不高
农业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合作社和农户之间联合还不紧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还不成熟。

(二)科研水平不高
受资金、人才等多种因素制约,农业科研优势不够明显,多年来在铁棍山药新品种培育方面没有取得较大突破。

(三)产品附加值低
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精深加工,绝大部分产品仍是以原材料的形式销往外地。

四、对策与建议
(一)提升铁棍山药品质
1、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加快“三品一标”认证,不断提升铁棍山药品质。

2、依托科研单位、龙头企业加快新品种研发和提纯复壮工作,努力在产量、病虫害防治、重茬种植等方面取得突破。

3、提高组织化程度。

不断完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实现怀药产业链合理运转,互利共赢。

(二)加快产业化经营步伐
1、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鼓励企业开展技改、引进先进设备、改造生产环境等,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拿出一批以怀药产业为主的招商项目,吸引国内龙头企业入驻温县。

3、扩大品牌影响。

利用好博览会、交易会、洽谈会等活动,积极申报著名商标、驰名商标,扩大名牌产品的影响力。

(三)加强监督体系建设
农业局、质监局、工商局、怀药产业化服务中心、农科所等单位加强合作,制定出台铁棍
山药种植生产、加工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严格按照怀药技术操作规程及产品质量标准要求,进
行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跟踪、监管、服务,做到产前有地点、产中有记录、产后有检测,
不断提高铁棍山药的标准化生产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