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铁棍山药报告
地理标志品牌设计研究——以温县铁棍山药为例中期报告

地理标志品牌设计研究——以温县铁棍山药为例中期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地理标志是指来源于特定地理区域、地域或者产区的农产品、手工艺品、工业制品等物品,具有地理区域特色、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属性的标志。
地理标志是地域品牌的集中体现,是区域内特定产品的重要产品标识,使产品品牌化、产品地域化和产业现代化成为可能。
地理标志对于品牌形象和市场认知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及市场竞争力。
而设计作为品牌形象的视觉符号,是推广和宣传品牌形象,建立品牌认知和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此,对于地理标志品牌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温县铁棍山药为例,对其地理标志品牌进行设计研究,旨在通过设计手段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形象。
二、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通过对国内外地理标志品牌的相关文献进行调研,了解其设计原则和方法等,为设计提供借鉴和思路。
2.客观分析法:通过了解温县铁棍山药的地理特色和文化内涵,对其品牌进行客观的分析,发掘其设计元素和风格。
3.专家访谈法:通过专家访谈了解目标人群的喜好和需求,以及传播渠道和方式等,提供设计思路和方向。
三、设计理念温县铁棍山药是安徽省温县的一种地方特色农产品,以其口感鲜美、颜色黄亮、质地韧劲强韧而闻名于世。
本品牌以其特有的品质特点作为设计理念,将温县铁棍山药的色、香、味、形状等元素融入设计中。
四、设计元素1.色彩元素:以温县铁棍山药的黄色为主色调,灵活运用辅助色彩。
2.图形元素:以温县铁棍山药的形状为基础,设计独特的图形元素强化品牌认知。
3.字体元素:选择符合品牌形象的字体,突出品牌名称和宣传语。
五、设计方案综合考虑品牌的特点和市场需求,设计两个方案。
1.方案一设计理念:以温县铁棍山药的黄色为主色调,以山药的形状为基础设计logo,符合现代简约风格,强化品牌认知。
设计元素:(1)LOGO设计:半边山药形状的基础上,增加品牌名称和宣传语,沿用方正字体。
(2)主色调:温县铁棍山药的黄色是品牌基调,辅以深灰色,更显高级感。
温县铁棍山药

温县铁棍山药作者:暂无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 2020年第11期栏目编辑:王河涛投稿邮箱:hexiesannong@本栏目与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合办一、主要产地信息温县铁棍山药产地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辖区内祥云镇、番田镇、武德镇、黄庄镇、赵堡镇、招贤乡、北冷乡、温泉街道办、岳村街道办、张羌街道办、黄河街道办等地,共计262个行政村。
二、品质特征产品外在特征。
温县铁棍山药表皮黄褐色,圆柱形,根茎有须根及铁红色斑痕,毛眼较突出,质硬;断面呈白色,细腻,有黏性;熟食口感干面、香甜,久煮不散。
产品营养特性。
温县铁棍山药富含蛋白质、铁、锌以及氨基酸等多种微量元素,均高于其他同类产品,其中蛋白质含量3.55g/100g、铁含量1.0mg/100g、锌含量0.37mg/100g、赖氨酸含量150mg/100g。
温县铁棍山药营养丰富,常食有健脾胃、补肺肾、补中益气、健脾补虚,固肾益精、益心安神等作用。
三、环境优势温县北依太行、南临黄河,被山河怀抱,得名为“怀”,有“山之阳,水之阳”天然优势;黄河、济河、沁河的千年冲积使这里的土壤沉淀了丰富的营养和微量元素;地处北纬34°49′47″至35°03′32″,东经112°51′14″至113°13′33″之间,年平均气温14.5℃,年降水量537.4毫米,年日照时数2272.3小时,年积温4500℃以上,无霜期210天,干湿相宜、气候温和;太行山特殊的岩溶水和丰富的微量元素渗入地下,与地下水贯通,形成独特的水质。
独一无二的天时、地利,是温县铁棍山药能够冠绝天下的基本条件。
四、收获时间每年11月、12月正是收获山药的季节。
霜降后到来年春天3月份之前,这段时间是山药最佳品质期。
五、推荐贮藏保鲜和食用方法(一)贮藏方法温县铁棍山药最适宜贮藏温度为4℃~6℃。
贮存地点应通风、干燥、防晒、防雨、无毒、无异味、无污染源。
河南温县铁棍山药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河南温县铁棍山药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源产于河南温县的“铁棍山药”,虽然已经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其发展仍存在一些较严重的问题,例如缺乏品牌效应、市场竞争无序、出口受阻等。
本文用农产品区域品牌保护与推广的一般理论,在分析“铁棍山药”品牌的优势、保护与推广中的经验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铁棍山药”良性发展的一般策略。
[关键词]铁棍山药;特色农业经济;品牌1铁棍山药发展现状1.1种植情况温县土地是土壤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地,而且土壤酸碱度适中,加上气候环境适宜,为铁棍山药生长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基础。
到2013年,全县铁棍山药种植面积约2万亩,亩产1500到2000斤,形成以岳村乡、祥云镇、温泉镇为中心向周边村镇辐射的种植局面。
以铁棍山药为主导的特色农业经济在温县已初具规模。
1.2加工情况山药加工总体上主要分为初加工和深加工两方面。
初加工方面是以普通种植户加工为主,通过简单的清洗、截长、打捆等程序,便直接进入销售环节。
由于技术含量较低,产生的利润也相当微薄。
就深加工而言,其依托的是目前已初具规模伟康、建国等少数知名山药加工企业,研制开发出附加值较高的“铁棍”系列产品,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众所周知,一件产品的精深加工程度越深,其产品附加值就越高,能产生的利润就越大。
所以,深加工相对于初加工来说,产生的利润要高出三至五倍。
1.3销售情况从销售价格看,现阶段铁棍山药市场价格稳定在每公斤16到20元,销售旺季能达到每公斤28到34元。
这仅仅是未经深加工的初级产品,经过深加工后的产品价值就更高。
通过精深加工而成的深加工商品,利用覆盖面极广的销售网络,使得产品销售价格和销售量比农户自产自销初级农产品高出很多。
与此同时,上海、北京等国内大中城市市场也陆续被开发,铁棍山药在国内有相对稳定的消费市场。
2铁棍山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1成本投入增加由于铁棍山药相对于其他的农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近几年种植面积突增,然而铁棍山药后备山药种子贮备不足,种植户必须高价从外地大批购买,这不但致使投入成本大幅增长,而且由于种子来源于外地,无法保障其是否是正宗的铁棍山药。
药用植物铁棍山药的调研报告(一)

药用植物铁棍山药的调研报告(一)药用植物铁棍山药的调研报告简介铁棍山药,学名多年生交脉薯,是薯蓣科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及亚洲热带地区。
铁棍山药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补肾壮阳、滋阴润燥、调理女性荷尔蒙等功效,广泛的作为传统药材使用。
主要成分1.薯蓣皂苷,为主要的药理成分之一,具有祛痰、抗菌、降血脂、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2.刺五加酸,具有抗肿瘤、抗氧化、降血压等作用。
3.芫花苷,具有抗菌、抗病毒、降血脂、降血压等作用。
药用功效1.补肾壮阳,可治疗男性阳痿、早泄等症状。
2.滋阴润燥,可经常食用以预防口干、便秘等症状。
3.调理女性荷尔蒙,对于绝经后激素缺乏、月经不调等症状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使用方法1.生食:铁棍山药可切片或切条后生食,可增强肝、肾、脾等脏腑的功能。
2.煮汤:将铁棍山药切片、切条或切块后与其它食材一同煮汤,有助于增强营养、滋阴润燥。
3.泡茶:将铁棍山药切碎或研磨成粉后泡茶,具有健脾开胃、降血糖、增加肝脏解毒等作用。
注意事项1.铁棍山药性温,暴饮暴食会伤害身体,需控制每次食用的数量。
2.肠胃功能不佳者不宜食用。
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避免食用。
市场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于传统药材的需求逐渐增加,铁棍山药作为一种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植物,其市场价值也逐步被认识到。
目前,铁棍山药在各个平台上的价格都在不断攀升。
栽培技术铁棍山药是一种具有良好生长习性的植物,但其栽培技术也是比较专业的。
主要有以下几点:1.确定种苗:选用健康的、无病虫害的种苗,可以购买现成的或者自行育苗。
2.土壤准备:铁棍山药对土壤要求较高,适合种植于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3.种植方式:通常采用藏茎种植法,将种苗正面朝上,藏在土壤中,成苗后再逐渐升高。
4.管理技术:铁棍山药在植株初期需要喜温、喜湿、喜肥,适当浇水、施肥,还要进行除草、修条、支架等管理。
5.病虫防治:铁棍山药易遭受植物病虫害的侵袭,需要及时采用防治措施,如选用病虫害防治剂等。
焦作铁棍山药生产情况的调查报告调研报告

焦作铁棍山药生产情况的调查报告 - 调研报告-焦作铁棍山药生产情况的调查报告[1/2]焦作,夏时称“覃怀”,后称“怀州”,元称“怀孟路”,明清为“怀庆府”。
这里的气候环境被专家总结为“春不过旱、夏不过热、秋不过涝、冬不过冷”,特别适合山药的生长。
由于此地北依太行山,南临黄河,被山河怀抱,得名为“怀”,又称“三百里怀川”。
此处土壤的形成以黄河冲积为主,并吸纳了太行山岩溶地貌经雨水冲刷渗透而来的成分,形成了疏松肥沃、与众不同的黄土地,特别适合山药、地黄、牛膝等根茎类中药材的生长。
独一无二的天时、地利,是怀山药能够冠绝天下的基本条件。
为全面及时了解全市山药生产和市场情况,为党和政府制定农业发展政策,加强对山药生产发展的监测和预警工作,促进怀药生产,拉长怀药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根据上级领导指示和要求,近期我们深入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以及相关企业开展了对全市山药生产情况的快速调查工作,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山药种植历史沿革我国最早的药物学经典《神农本草经》,把“覃怀地”(怀川)所产的山药(《神农本草经》称为薯蓣、山芋;《名医别录》称为土薯、山薯; 《山海经》又称为薯、署预。
)、地黄、牛膝、菊花都列为上品。
之后历代医药名家由表入里、去粗存精中进一步发现了四大怀药的优秀原始本性。
焦作地区种植怀山药已有近30的历史,因焦作古属怀庆府管辖,所以史称“四大怀药”。
据专家考证,四大怀药是由焦作北部太行山中的野生种驯化而来,在沁阳神农山的老君洼、正北沟、大月沟一带,至今仍遍布着野生山药、地黄、菊花、牛膝,仍保留着山药沟、地黄坡、牛膝川、菊花岭等自然地名。
“夏商周时已开始在沿山一带和丹河沿岸村庄由野生变为家种,距今有三四千年的种植历史”(马汴梁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四大怀药养生与临证妙用》);公元前734年诸侯卫桓公以怀山药为贡品进献周王室;公元前6,鲁宣公又以怀地黄向周王室进贡;后又将怀牛膝、怀菊花列入贡品。
温县铁棍山药种植技术

河南农业2017年第12期(上)一、温县铁棍山药的生长习性及环境山药是薯蓣科薯蓣属的草本植物,属深根性作物,茎蔓生,喜光,耐寒性差,忌水涝。
每年4月播种, 10月成熟,整个生长期长达6个月。
铁棍山药种植宜选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松软的耕地。
温县地处豫北平原西部,北依太行,南临黄河,是典型的牛角川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最适合山药生长。
境内适宜种植山药的有沙土地和黏垆土两种,因土质不同而种植方法也略有不同,黏垆土地土质硬,一般宜平地深翻种植,沙土地土质松软,宜打沟种植。
二者出产山药相比,垆土地口感面、干、细腻,水分含量低,营养品质高,但品相不佳,不规则,商品性较差;沙土地外观品相好,长而且粗大,但不坚实,水气大,口感面、细但不干,营养品质略差于垆土地山药。
二、温县铁棍山药的种植技术(一)种植技术1.选种。
山药种植属无性繁殖,可用笼头(山药栽儿)、山药段(闷头栽儿)、零余子(山药蛋儿)3种材料做种,种植方法各异。
一是笼头。
笼头是铁棍山药根茎上端有芽的一节。
挖山药时,选颈短芽头饱满、粗壮无病虫害的山药,将上部笼头取15~20 cm 长折下,放室内通风处晾晒7 d,或在日光下稍晒,使断面伤口愈合,作为春季栽培的种子。
种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液浸泡15 min。
二是山药段。
在铁棍山药笼头不足的情况下,可使用铁棍山药段代替。
在种前20 d,将铁棍山药块茎按10~15 cm 分折成段,然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漫沟浸泡15 min 捞出晾干待用,防控线虫和其他病菌。
三是零余子。
10月下旬,铁棍山药叶发黄时,选个大、圆、无损伤、无病虫害的零余子,拌湿沙,放室内冬藏。
翌年4月,选用肥大饱满形状整齐,没有伤害和干僵,外皮发白、内皮转绿的零余子。
按20~25 cm 行距开沟条播,株距约7×10 cm,覆土约6 cm。
温县铁棍山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田大伟
常青 晓
2 、加 强 技 术培 训 l 。 采取 印 发技 术资料 、下乡讲座 、田间地 头培训l 等 形式 ,对 全县铁棍 山药种植 户进行 技 术 培训l ,每 年 举 办 各类 知识 培 训l 3 0 余场次 ,涉及群众 6 0 0人 。 3 、加 强 科 技创 新 。加 强铁 棍 山 药新品种培育工作 。自 2 0 0 9 年以来 , 已培 育出铁棍 山药新 系 3 个 ,通过 省 级审定品种 1 个。
品 2个 、河 南省著 名商 标 2个 、焦作
市 知 名 商标 8 个 ,绿 色 食 品 l 2 个。 研究开发 药品 、休 闲食 品、饮料 、保 健 品等 1 1 大类 5 0多个 品种 ,产品远 销日本 、美国 、新 加坡 、越 南和中 国 台湾 、香 港 、澳 门等 护标志发 放 ,并在全县重 点怀药加 工企业设立 质 量安 全监督服务 岗。 ( 一 )组织化程度不高 农业龙 头企业与 合作社 、合 作社 和 农户 之间联 合还 不紧 密 , “ 公司 + 合作社 + 基地 + 农户”的产业模式还 不 成熟 。 ( 二 )科研水平不高 受资金、人才等多种因素制约, 农业科研 优势不够明 显 ,多年来在 铁 棍山药新 品种培育 方面没有取得 较大 突 破。 ( 三 )产品附加值低 产品科技含量低 ,缺乏精 深加 工 , 绝 大部分产 品仍是 以原 材料 的形 式销
地区 。
二 、主要 措施
( 一 )扶持龙 头 ,加快产业发展 1 、积极 争 取项 目资 金 ,加 大 对 伟康 、腱 国等农业 产业 化龙头企业 的 扶持力度 。 2 、 延长产业链条 , 发挥集群效应 。 县委 、县 政府 鼓励怀药加 工企业 发展 订单 农业 ,与 合作社和 农户建立 紧密 合作 机制 ,探 索发展 “ 龙头 + 合作 社 +基地 +农户 ”生产 模式 ,逐步建 立 起种 植、生产 、加工 、销 售一条龙 的 产业链条 。 ( 二 )全程服务 ,技术及时到位 1 、加 强技 术 指导 。根 据铁 棍 山 药 生产关键节 点 ,制定 实施方案 和技 术规 程 ,做好 下乡指 导 ,确保技 术及
温县铁棍山药产业化发展情况调查

少; 在品种 改良方面缺乏 投入 , 种 苗更 新换代周期较长 , 造成 铁棍 山药产量较
低 ,一 般 每 6 6 7 m 2 产 量 仅在 6 0 0~
度, 加快铁棍山药产业化发展 步伐 , 尽 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 发展优 势, 对 于增加农 民收入 、 提升县 域竞争 力意义 重大 。为此 , 围绕铁棍 山药的种 植、 加工和销售 等环节 , 我们进 行了深
入调研 。
一
9 O 0 k q 之间 , 难以形成符合现代农业要 求的农产品优势 。 ( 二) 生产组织化程度较低。 全县铁 棍 山药的营销处于农 户分散的小规模 、 不规范状态 , 农户 自产自销 仍占居主导 地位 。铁棍山药加工企业数量有 限, 联 合农户种植能力不强, 发展 订单” 种植 积极性不高 , 一些农户因价格问题甚至 不愿依靠龙头企业 , 致使龙头企业辐射 带动能力不强。 铁棍山药目前仍是企业 的兼营产 品, 在企业产品系中不具备主 导地位。 农 民专业合作社和 行业协会 尚 处于初级 阶段 , 制度不健 全 , 机制 不完 善, 扶持引导和整体带动能力还没有完 全发挥 出来 , 严重制约 着组织化整体水 平的提升。 ( 三) 运作市场 化程度较低 。一 方 面, 由于缺 乏规 范的管理 机制 , 在铁棍
来, 温县铁棍山药标准化示范基地逐年
增加 , 但标准化带动作 用不 太明显 , 标 准化种植水平仍需提高。 绝大多数农户 对种植铁棍山药仍缺乏无公 害、 绿色食 品的安全意识 , 在种苗选育 、 病 虫害防 治、施肥喷药等方面缺乏技 术指导 , 导 致铁棍 山药生长中经常出现 叶面泛黄、 黑斑病 、 水疔等 病虫害 问题 , 影响了铁
棍山药生长质量 , 受市场准入制度的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县铁棍山药报告目录1 概况 (3)1.1铁棍山药简介 (3)1.2温县铁棍山药及其自然条件 (3)1.3营养价值 (4)1.4产销地、产销量 (5)2 生产环节 (9)2.1种植情况 (9)2.2贮藏方法 (11)2.3生产加工 (14)3 流通环节 (17)3.1宏观物流 (17)3.2微观物流 (19)4 总结 (20)1、概况1.1铁棍山药:铁棍山药是河南焦作的著名特产之一,已有三千年种植历史,曾为历代皇室之贡品,属于四大怀药(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的怀山药中的极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现已被焦作市申请为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原产地为焦作一带为最佳,此作物一经流出,后被焦作重新发现流传下来,周边地市黄河沿岸也有种植。
铁棍山药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与矿物质,既能补脾肺肾之气,又能滋养脾肺肾之阴,为气阴双补之珍品。
然而普通山药,没有铁棍山药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高,只是单纯的做菜用。
1.2温县铁棍山药:铁棍山药是山药的一个品种, 铁棍山药也有不同的亚种,因产地不同,种植间隔年限不同,亚种不同,药用保健功效会大不一样。
铁棍山药属怀山药中的"极品",按照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怀山药(GB\T20351-2006)》,属于受国家保护的原产地产品。
《温县志》及清代《农学丛书》都有记载,它在食用、药用方面均有价值。
1994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山药分为菜山药和药山药两种,菜山药比较粗壮,而山药比较细长,因正宗的铁棍山药上有像铁锈一样的痕迹,故得名铁棍山药。
又由于温县的铁棍最为出名,口感最好,所以人们在称呼的时候都喜欢叫温县铁棍山药。
自然条件:怀山药是产在焦作地区的山药的统称,铁棍山药为怀山药中最好的品种。
由于焦作温县北依太行,南临黄河,形成独特的"牛角川"地势,千年的河流冲积使这里的土壤沉淀了丰富营养和微量元素;地处北纬34.48至35.30、东经112.02至113.38之间,即河南省焦作地区行政辖区之内,属温带南沿,年平均气温14~15度,年积温4500度以上,年日照2484小时,年降水550-700毫米,冬不过冷,夏不过热,干湿相宜,气候温和;在这里,千百万年来,太行山特殊的岩溶水,携带丰富的微量元素渗入地下,与温县地下水贯通相连,形成了独特的水质;温县境内的空气,由于长时间地热烘烤,土壤中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蒸发弥散,形成了独特的微生物和微量元素结构。
土壤、气候、水质、空气,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形成了温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铁棍山药在这里生长,经过数千年种内遗传变异,逐渐形成了外部形态、生理机能以及有效成分合成上的独有品质。
长期实验证明,铁棍山药在多地区试种,其品质发生变异,无法与温县铁棍山药相比较。
曾有日本专家将当地的土壤、水样、种子运回日本,分析、研究、调配土壤进行试种,结果以失败告终。
所以,只有使用怀庆府铁棍山药种子,并在怀庆府种植生长的铁棍山药才是正宗的铁棍山药。
1.3营养价值:铁棍山药上有像铁锈一样的痕迹,故得名铁棍山药。
铁棍山药是一味珍贵的中药材,被历代医家所推崇,称赞为长寿因子,药食兼用的良药佳肴。
作为中药它可以制成多种丸药,如六味地黄丸等。
作为食物蔬菜,它细腻滑爽,别具风味,如拔丝山药、枣泥山药等。
表1注:1、富含18种氨基酸和10余种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及其他矿物质。
有健胃脾、补肺肾、补中益气、健脾补虚、固肾益精、益心安神等作用,可增强人体免疫力。
2、丰富的薯蓣皂苷,被称为是天然的DHEA(青春因子),促进皮肤表皮细胞的新陈代谢,改善体质。
3、山药中富含纤维以及胆碱、黏液质等成分,能供给人体所需的大量黏液蛋白,对人体有特殊的保健作用。
中医认为,山药"主伤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
许多古典医籍都对山药作了很高的评价。
在民间,山药是人所共知的滋补佳品。
它含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脂肪、胆碱、淀粉酶等成分,还含有碘、钙、铁、磷等人体不可缺少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现代科学分析,山药的最大特点是含有大量的黏蛋白。
黏蛋白是一种多糖蛋白质的混合物,对人体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能防止脂肪沉积在心血管上,保持血管弹性,阻止动脉粥样硬化过早发生;可减少皮下脂肪堆积;能防止结缔组织的萎缩,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等胶原病的发生。
许多滋补方剂,如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归脾汤、参苓白术散等中药都含有山药。
从明代流传至今的益寿食品---八珍糕,是由山药、山楂、麦芽等8味中药研为细末,和以米粉制成的糕,用于治疗老人、小孩的脾胃虚弱,食少腹胀,面黄肌瘦,便溏泄泻之症,效果显著。
1.4产地:铁棍山药是河南焦作的著名特产之一,周边地市黄河沿岸也有种植,只有焦作【温县、孟州、武陟、沁阳、博爱等】种植的才能叫做“铁棍山药”。
到2013年,全县铁棍山药种植面积约2万亩,亩产1500到2000斤,全县以铁棍山药为主的四大怀药及其他中草药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0.667万公顷以上,其中铁棍山药种植面积在0.133万公顷以上,标准化种植面积达666.6公顷。
初步形成了以温泉镇、番田镇、岳村乡、祥云镇、南张羌镇为重点的新洛路两侧铁棍山药连片种植区和以招贤乡、祥云镇、温泉镇为重点的滩区铁棍山药连片种植区,其中百亩连片种植区9个,最大连片面积31 公顷。
全县拥有铁棍山药农民专业合作社127家,辐射带动农户4 523户。
拥有保和堂(焦作)制药有限公司、焦作伟康实业有限公司、焦作北方药业有限公司等怀药生产加工销售龙头企业31家,其中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
认证河南省名牌农产品2个、河南省著名商标2个、焦作市知名商标8个,绿色食品12个。
研究开发药品、体闲食品、饮料、保健品等11大类50多个品种,以铁棍山药为主导的特色农业经济在温县己初具规模。
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和买方市场的形成,种植农户逐年增加,近几年种植面积和规模迅速扩大,并以岳村、北冷两个乡镇为中心逐渐向全县及周边县(市)辐射,并形成了韩郭作、岳村、方头、西南冷等一批种植专业村。
产量:目前,全县铁棍山药种植面积约2 354公顷,遍及全县10个乡镇200余个行政村,种植农户约6 020户,年总产量约2 648万kg、销售收入约26 480余万元。
注册了温县“铁棍山药”证明商标,催生怀药产业化龙头企业31家、铁棍山药农民专业合作社31个。
销地:下面是天猫旗舰店正宗山药以及加工后的山药的价格:图1 图2从销售价格看,现阶段铁棍山药市场价格稳定在每公斤16到20元,销售旺季能达到每公斤28到34元。
这仅仅是未经深加工的初级产品,经过深加工后的产品价值就更高。
通过精深加工而成的深加工商品,利用覆盖面极广的销售网络,使得产品销售价格和销售量比农户自产自销初级农产品高出很多。
与此同时,上海、北京等国内大中城市市场陆续被开发,铁棍山药在国内有相对稳定的消费市场。
伟康、健国等加工龙头企业也积极培育郑州、北京等大中城市及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外国市场,企业产销两旺,产品远销日本、美国、新加坡、越南和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享誉海内外。
铁棍山药已被焦作申请为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不过现在有很多假冒伪劣的山药,多为外地产的,更多的则是一些菜山药,而这些菜山药每公斤不过12元,与正宗的温县铁棍山药价格相差近3倍。
下面是最近半年的假冒铁棍山药的价格走势图:图3图4图5 销量:图6农户自产自销多、企业销售少和馈赠亲友多、商业流通少的状况。
近几年平均来说全县铁棍山药总产量2648万kg,农户自销1589万kg,企业销售则只有959万kg,仅占总产量的38%,其中伟康公司年外销铁棍山药达1500余t,实现销售收入1300多万元。
2、生产环节:2.1种植情况:温县地处黄沁河冲积平原,土地肥沃,土质独特,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温县“四大怀药”形成了独有的外观和质地。
特别是铁棍山药以其色白、粉足、质腻、体结、质重、韧性强、药性足等良好品质,近年来在全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已成为温县的一张独特名片。
2008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考察温县铁棍山药种植基地后,温县铁棍山药更是享誉大江南北。
1.土壤条件:温县地处太行山与黄河之间,属黄沁河冲击平原,沁河、伊洛河、黄河在这里交汇,历史上黄河频繁在这里决堤泛滥,河道在这里滚来滚去,这里的土壤沉淀了黄河上游各种地质条件的丰富营养,各种微量元素在这里沉淀、聚集,土地平整、肥沃、疏松,这里所产的铁棍山药中总氨基酸、粗蛋白、淀粉、总糖、锌、铁、镁等元素的含量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山药中的含量。
2.水源条件:温县处太行山南麓,历史上沿山平原遍布泉眼,温县的“温”即温泉之意,夏朝时期因境内有温泉(原址在今温县五里远村清风岭坡下)得名,称温国。
太行山遍布岩溶地貌,属较典型的科斯特地形发育区,山区雨水极易渗入地下,与地下水贯通连接,不仅使这里地下水资源丰富,而且带来了山区丰富的微量元素。
3.气候条件:温县地处焦作地区,背山面河,冬季北方冷空气受太行山阻挡,夏季受境内黄河及诸河流调剂,造成这里冬不过冷、夏不过热,既不过湿,也不过于干旱,气候温和,无霜期长,积温高,作物生长期相对延长的气候特点。
造成温县铁棍山药在外部形态、生理机能和有效成分的合成上的一些独特性。
焦作地区向北延伸积温逐渐降低,不能保证铁棍山药的有效生长期,且易受寒流、霜冻等恶劣天气侵袭,影响产量和品质,温县向南地区气温渐高、雨水充足、湿度大、昼夜温差缩小,不利于铁棍山药生长和块根的干物质积累,块根含水量大,质量差。
这些独特的气候条件、水源条件、土壤条件是形成温县铁棍山药独特品质的主要原因。
长期实践证明,即使外地引种温县铁棍山药,其品质也远远赶不上在温县境内生长的铁棍山药,温县铁棍山药是品种特征、自然环境、人文活动完美结合的产物。
种植方法:铁棍山药的产量高,效益好,深受广大种植者喜爱,以下我们介绍一下铁棍山药的种植方法:1.选好优良品种生产高品质的铁棍山药宜选用抗病、抗逆性强、耐肥水、产量高、品质好、耐贮存的镇平铁棍山药、粗牛腿铁棍山药、农大长铁棍山药1号、农大扁铁棍山药1号、农大无架铁棍山药、日本白铁棍山药、田园佳铁棍山药、花籽铁棍山药、日本大和芋等新品种。
2.选好田块种植铁棍山药,应该选择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轻壤土,忌盐碱和粘土地,而且土体构型要均匀一致,至少1-12m土层内不能有粘土、土沙粒等夹层。
否则会影响块茎的外观,对品质也有影响。
铁棍山药极忌连作,尤其重沟种植,易引起严重病害并会因土壤养分失调而减产。
据调查连作两年,减产30%以上,连作3年减产40%~50%。
3.施肥挖沟土壤深翻35—45厘米,深翻土地时,要先将上面 20—30厘米的表土层翻在一边,再继续深翻至35—45厘米,切忌翻乱土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