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的护理与观察.

合集下载

急性心梗溶栓治疗的观察及护理课件

急性心梗溶栓治疗的观察及护理课件
常情况。
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是否 缓解,记录心电图变化,以及是
否有出血等并发症发生。
配合医生治疗
确保溶栓药物的正确使用,及时 执行医生的医嘱,协助医生进行
必要的抢救操作。
溶栓后的护理重点
继续监测生命体征 观察并发症 指导患者康复
CATALOGUE
急性心梗溶栓治疗的并发症及处理
出血的预防与处理
溶栓治疗的意义
溶栓治疗的原理 01 02
CATALOGUE
急性心梗溶栓治疗的观察要点
溶栓前的观察
01
02
03
评估病情
检查实验室指标
询问病史
溶栓中的观察
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等指 标,以及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和处 理心律失常、低血压等并发症。
药物反应观察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低血压 等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出血的预防 出血的处理
心律失常的观察与处理
心律失常的观察
心律失常的处理
对于轻微的心律失常,可采取药物治 疗;对于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性心 动过速或室颤,应立即进行电复律或 心肺复苏。
低血压的观察与处理
低血压的观察
低血压的处理
CATALOGUE
急性心梗溶栓治疗的康复指导
康复期的生活指 导
01
饮食调整
02
戒烟限酒
03
规律作息
04
控制体重
康复期的运动指导
轻度运动
有氧运动
力量训练
避免剧烈运动
如散步、太极拳等,逐 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
如慢跑、游泳等,有助 于提高心肺功能和代谢
水平。
适当的肌肉力量训练, 有助于提高身体稳定性

急性心梗溶栓治疗观察及护理

急性心梗溶栓治疗观察及护理

急性心梗溶栓治疗观察及护理急性心梗是心血管病中一种严重的疾病,会导致心肌缺血或坏死,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急性心梗的治疗,溶栓疗法被广泛使用。

本文将就急性心梗溶栓治疗的观察及护理进行深入探讨。

1. 治疗指南及准备工作急性心梗的溶栓治疗需要根据相关的治疗指南进行。

医务人员需要在开始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定是否适合接受溶栓治疗。

同时,还需评估患者有无出血风险、对药物过敏等情况。

合并其他心脏疾病或有临床禁忌症的患者可能不适合溶栓治疗。

2. 治疗方案选择常见的急性心梗溶栓治疗方案有静脉溶栓治疗和冠状动脉经皮腔内介入(PCI)治疗。

选择治疗方案需要考虑患者的临床情况,如病人的年龄、既往病史、病情稳定性和病变部位等。

对于一些适应于PCI的患者,应及早转运至介入中心接受PCI治疗。

3. 治疗监测与安全性患者在接受溶栓治疗期间需要进行密切的监测。

这包括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观察是否出现缺血性ST段改变消失等指标的改善情况。

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4. 溶栓治疗后护理患者在溶栓治疗后需要进行严密的护理观察。

这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胸痛的缓解情况、疼痛部位的改善等。

此外,还需要注意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并进行必要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5. 并发症的处理与预防溶栓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出血、再梗死等。

对于出血风险高的患者,需要密切观察并及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如避免过度活动、保持休息、监测出血点及给予止血药物等。

对于再梗死的风险,需注意患者的血栓抑制治疗,并加强血栓形成的预防。

6. 康复护理及心理支持对于急性心梗的患者,溶栓治疗只是一个开始,康复护理同样重要。

康复护理包括合理的饮食安排、适度的运动、药物治疗等方面。

此外,给予心理支持也是重要的一环,帮助患者应对焦虑、抑郁等情绪,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总结:急性心梗溶栓治疗观察及护理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护理常规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护理常规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护理常规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6~12h内伴相邻导联ST段抬高,无禁忌症者可进行溶栓治疗,常用药物为尿激酶、链激酶。

[护理措施]
一、溶栓前配合医生做18导联ECG,并进行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吸氧3~5L/min,完善各项术前检查。

二、询问患者是否有脑血管病史、活动出血、消化性溃疡、近期大手术或外伤史等溶栓禁忌症。

三、遵医嘱给患者使用静脉溶栓药。

四、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尤其注意有无低血压、心律失常发生。

五、密切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密切观察胸痛减轻程度及缓解时间。

六、密切观察再灌注心律失常出现的时间并记录ECG。

室性心律失常及缓慢型心律失常按心律失常处理。

七、观察并记录皮肤粘膜、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系及颅内有无出血情况,出血程度及出血量,出血量多时应查血红蛋白。

八、溶栓开始后3h内每半小时记录ECG(12-18导联)一次,以后3日每日记录1次。

第7-14日记录一次ECG。

九、发病6h起每2h抽血查CK、CK-MB,至发病24、48、72小时各抽血1次查CK、CK-MB。

十、溶栓后3日每日抽血查肝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大便潜血及凝血因子Ⅰ,如不正常,应随诊复查至正常。

十一、健康指导:指导病人调整生活方式,进食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少量多餐,不宜过饱,控制体重,戒烟酒;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急躁、紧张;防止便秘;坚持康复训练,改善预后;坚持按医嘱服药,定期复查。

[主要护理问题]
1.潜在并发症:出血与使用溶栓药有关。

2. 潜在并发症:猝死与严重心律失常或心肌破裂等有关。

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观察及护理目的:在临床上,主要分析静脉溶栓配合全方面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情况;方法:本文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12例,分为对照组(单纯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与观察组(配合全方面护理)分别56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血管再通人数为45例,再通率为80.3%,明显改善胸痛现象,胸痛缓解率为49例(87.5%),满意率为98%,2例经抢救无效死亡,总之,观察组疗效与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患者积极采用静脉溶栓配合全方面护理,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最大程度降低并发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标签:全方面护理;疗效;静脉溶栓;急性;心肌梗死;观察本文通过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共11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临床上,主要分析静脉溶栓配合全方面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通过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1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入院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AMI诊断标准[1];患者及其家属全部签署同意书。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56例,男39例,女17例,年龄43-81岁,平均年龄(62.5±1.9)岁;对照组56例,男41例,女15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0.3±2.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对照组:单纯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具体过程:①口服阿司匹林300mg、波立维300mg;②在30min内静脉滴注150万u单位尿激酶溶于0.9%生理盐水(50 ml);③静脉溶栓前记錄心电图一次,溶栓结束后每隔30min记录一次,共2小时,观察心电图ST段变化;④4小时后给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0.4ml)2次/天,连续注射一周。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的观察与护理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血栓形成并且造成完全或不完全阻塞的一种心血管急症,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积极减少心肌梗死的面积是抢救该疾病的关键。

溶栓治疗可使阻塞的冠状动脉再通,从而挽救濒死的心肌组织,限制梗死范围,维持心肌功能,降低病死率。

在溶栓治疗后,正确、及时、恰当地护理是溶栓成功的一重要环节。

急性心肌梗死,一经确诊早期紧急溶栓是抢救成败的关键。

应在心肌梗死发病后争分夺秒,尽力缩短患者发病至开始溶栓的时间,目的是使梗死的相关血管得以早期、充分、持续再通。

作为护士严密观察患者,密切医护配合十分重要。

现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的护理要点谈几点体会。

溶栓适应症与禁忌证:1996年对溶栓治疗参考方案重新修订,入院时已胸痛6~12 h,但仍有ST段抬高或胸痛,可考虑溶栓治疗;年龄>70岁,也不为溶栓禁忌证。

但据临床研究观察,在年龄不限情况下,6~12 h溶栓与6 h内溶栓的血管再通率(62.5%,71.0%)及病死率(3.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5岁AMI溶栓的病死率(11.6%)比与之匹配的非溶栓(28.3%)明显降低,P<0.05。

因此,一旦发生AMI,有条件者应尽早实施溶栓。

用溶栓制剂的剂量与疗效:②尿激酶(UK):AMI患者30 min内给予UK 2.2万IU/kg是一种安全、有效剂量;多中心临床试验表明,予以UK 150万U的血管再通率为60.8%,增加剂量至200万U并不回增加血管通畅率,反而增加出血并发症;②链激酶(SK):30 min内给予SK 150万U静脉滴注,可增加血管再通率而不明显增加出血、过敏反应及低血压等发生;③重组链激酶(r-SK):上海医科大学应用r-SK治疗51例AMI患者,在60 min内滴注150万U,其血管再通率为80.4%,与随机对照的SK组(74.5%)相似;r-SK组的出血发生率为16.4%、再梗死为4.1%、低血压为5.7%,表明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剂;④其他: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单链尿激酶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SCUPA)和乙酰化纤维蛋白溶酶原-链激酶激活剂复合剂(APSAC),优点是具有高度选择性溶栓作用,不影响全身纤溶系统,血管再通率高,但价格昂贵;多中心临床研究表明,t-PA组梗死相关动脉通畅率显著高于UK组(P=0.000 1);轻度出血发生率亦高于UK组,但严重出血和脑出血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观察与护理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措施。

方法对40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进行前、中、后各项护理。

结果4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溶栓治疗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图书馆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性坏死,病情危重,随时面临生命危险[1]。

我院对收治的40例AMI患者实施溶栓治疗,经过及时准确的病情观察和精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符合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而且发病时间在8h内。

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33岁~64岁。

入选标准:严重胸闷,持续性缺血性疼痛>30 min,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心电图至少有2个相连肢体导联ST段抬高>0.2 mV;发病时间在12 h以内;年龄<75岁;无溶栓禁忌证。

急性广泛前壁梗死21例,下壁梗死8例,前间壁梗死6例,正后壁梗死2例,下壁合并右室梗死3例。

1.2方法常规吸氧,心电监护,溶栓前给予患者嚼服阿司匹林,将注射用尿激酶150万U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30 min静滴。

溶栓后12 h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 U,1次/12h,持续5~7d,并在溶栓前、中、后给予综合护理措施。

2 溶栓护理2.1溶栓前护理2.1.1心理护理患者发病突然,剧烈的疼痛和窒息感会导致患者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

护理人员采用疏导、解释、支持、安慰等措施,减轻其负面情绪,引导患者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树立信心,减轻压力,为溶栓成功做出有效保证[2]。

2.1.2一般护理患者到院后应安置在CCU病房,立即给予心电图、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绝对卧床休息,避免翻动,高流量吸氧4~6L/min,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选择前臂较粗易固定的血管。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静脉溶栓治疗的观察和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静脉溶栓治疗的观察和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静脉溶栓治疗的观察和护理前言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静脉溶栓治疗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和病人的特殊情况,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静脉溶栓治疗的观察和护理进行详细的介绍。

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治疗是通过注射溶栓剂,使被血栓阻塞的冠状动脉再次通畅,从而恢复心肌灌注。

常用的溶栓剂有尿激酶、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等。

静脉溶栓治疗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也有一些副作用和并发症需要注意。

病人观察在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对病人的观察是非常重要的。

必要的观察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进行应对,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具体观察内容如下:血压静脉溶栓治疗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因此需要密切观察和监测病人的血压。

如果出现严重的血压下降,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将其纠正。

心率静脉溶栓治疗可能导致心律失常或加重已有的心律失常,需要密切观察和监测病人的心率,发现异常情况需及时处理。

病情变化静脉溶栓治疗后,部分病人的症状会明显改善,但有些病人的症状会没有明显改善或加重,需要及时评估病情变化并采取措施。

出血静脉溶栓治疗可能导致出血,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伤口,皮肤和粘膜是否有出血点,如有出血要及时处理。

护理措施在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护士应尽职尽责,认真细致地进行护理工作,避免病人发生并发症和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具体护理措施如下:检测生命体征每隔30分钟至1小时测量一次血压、呼吸和心率等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记录和纠正。

维持静脉通畅在静脉溶栓治疗期间,需要维持静脉通畅,避免静脉渗漏和栓子堵塞,保证药物的顺利输送。

监测心电图静脉溶栓治疗可能导致心电图异常,每4-6小时对病人进行心电图监测,及时发现心电图异常情况。

提供氧气支持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静脉溶栓治疗期间需要提供充足的氧气支持,维持良好的氧合状态。

注意饮食在治疗期间应给予低脂饮食,避免高脂和高胆固醇食物,控制总热量的摄入。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2 护理
2 1 溶 栓 治 疗 前 的 护 理 将 A 病 人 安 置 在 抢 救 设 备 齐 . MI 全的监护病 房 , 院后 应 绝对 卧 床 , 室环 境 应 整 洁 、 人 病 安 静 , 迅 速 开 通 2条 静 脉 通 路 , 条 选 用 静 脉 留置 针 , 便 并 一 以 病 人 发 生 意外 时 能 随 时 进 行 抢 救 , 高 抢 救 率 。 立 即 给 予 提 持续 高流量 吸氧 4~ / i, 6L m n 直到患者 胸痛等症 状缓解 改 为 2~3L m n 如果 有 并 发 症 或 病 情 危 重 可 适 当 延 长 吸 氧 / i, 时 间 , 为 吸 氧 可 提 高 血 氧 浓 度 , 善 心 肌 缺 氧 导 致 的气 因 改 短 、 闷等症状 , 患者安 静 , 降低 心肌 耗氧 量 , 小梗 胸 使 以 缩 死 面 积 。询 问 病 史 , 速 排 除 溶 栓 禁 忌 证 , 血 急 查 血 迅 抽 清心肌酶谱 、 肌钙 蛋 白、 型 、 血 血常 规 、 血糖 、 脂 、 麻 电解质 等; 配合医生向患 者及家 属解 释溶 栓治 疗 的必要 性 、 疗效 及可能 出现 的并 发症 。加 强病 情 观察 , 理 制 定 护理 计 合 划 , 续 2 心 电监 护 , 密 观 察 病 人 心 率 、 律 、 压 、 持 4h 严 心 血 脉 搏 、 温 、 吸 、 量 、 神 状 态 等 变 化 , 记 录 于 特 护 单 体 呼 尿 精 并 上, 同时 备 齐 各 种 抢 救 设 备 如 除 颤 器 、 痰 器 、 脏 起 搏 装 吸 心 置 、 吸 机 、 管 插 管 及 利 多 卡 因 、 巴 胺 、 托 品 等 抢 救 呼 气 多 阿 药品 , 以便 病 人 发 生 意 外 时 能 随 时 进 行 抢 救 。 由于 A I M 病 人 大多起病 急 , 无思想准备 , 病情 危重 , 因而产 生濒死 的恐 惧 心 理 。此 时护 理 人 员 要 多 关 心 体 贴 病 人 , 行 各 项 护 理 进 操 作要 稳 、 、 熟 、 而 不 乱 。 根 据 当 时 患 者 的 心 理 特 准 娴 忙 点 , 用 语 言 或 非 语 音 沟 通 方 式 , 时 适 当 地 有 目的 地 给 采 适 予安 慰 和鼓 励 , 其 情 绪 稳 定 , 耐 心 地 讲 解 疾 病 的 病 因 使 并 发 病 时 的症 状 及 预 防措 施 , 患 者 对 疾 病 有 一 定 的 认 识 消 使 l1 . 除其 恐 惧 心 理 。 22 溶 栓 期 问 的 护 理 ( ) 院采 用 静 脉 溶 栓 治 疗 的 方 2 宋丽燕 .冠心病病人的心理 护理 [ ] . 1我 J .长春 中医药大学 法 : 尿 激 酶 10U 于 生 理 盐 水 10m 中 , 输 液 泵 按 要 将 5 溶 0 L 用 学 报 ,0 62 ( ) 3 . 20 ,2 3 :5 求在3 i 0r n内输 入 , 中前 1 i 输 入 总 药 量 的 2 3 后 3 陈新谦 , a 其 0m n /, 金有豫 .新 编药物学 [ .北京 : 民 出版社 , M] 人 2 4: 29 00 5 . 2 i输 入 总 药 量 的 13 因 尿 激 酶 的 半 衰 期 为 1 i, 0mn /, 5mn 如 果 输 入 过 慢 会 降 低 疗 效 。 护 理 人 员 在 注 射 溶 栓 药 物 时 4 刘梅 .尿 激 酶 治 疗急 性 心肌 梗 塞 的护 理 观 察 f ] 。 .实 用 J 要 观 察 注 射 部 位 , 证 针 头 在 m 管内 以 防 药 液 外 漏 。 同 时 保 护理 杂 志 , 9 8 1 ( ) 4 . 19 , 1 : 4 4 要 密 切 观 察 病人 血压 、 率 、 律 的 变 化 , 心 心 发现 异 常 要 及 时 ( 收稿 日期 :0 0— 1 0 ) 2 1 0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的护理与观察
[ 08-06-23 16:43:00 ] 编辑:studa20
作者:张志芳延建英乔瑞芬
【关键词】心肌梗塞(AMI)溶栓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引起部分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性坏死。

是一种较常见并危及生命的严重心脏疾病,其早期病死率最高。

临床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四肢发冷发绀,血压下降,濒死感和心电图异常的改变。

因此,一旦确诊应紧急处理,保护濒死心肌,缩小梗塞范围,改善预后,静脉溶栓治疗其方法简便易行,费用低廉,疗效确切显著,是大多数医院采用的主要干预手段。

而溶栓治疗的获益与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密切相关,溶栓越早,挽救的心肌就越多。

缩短病人至入院和入院至溶栓开始的时间是提高溶栓获益的重要措施。

我院2006年收治AMI患者15例,进行急诊溶栓,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溶栓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5例患者,男13例,女2例,年龄41~70岁,平均57岁。

急性广泛前壁梗塞6例,下壁梗塞1例,正后壁梗塞2例,前壁加前间壁梗塞1例,下壁正后壁梗塞4例,前间壁梗塞1例。

再通13例,失败2例,再通率为87%。

起病至开始溶栓治疗的时间最短1.19小时,最长6小时。

2 溶栓的护理
2.1 溶栓前的护理
2.1.1 环境立即置病人于抢救室或CCU病房,保持相对安静,专人护理,床边备多参数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吸引装置、呼吸机均处于备用状态;急救车内备齐各种抢救药品。

2.1.2 吸氧采用鼻导管给氧,流量4~6L/min,吸氧对休克或心功能衰竭的患者特别有益,并改善心肌缺血缺氧,有助于减轻疼痛[1]。

2.1.3 心电监护持续进行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的监测,密切观察心律、心率、血压和心功能的变化,必要时每15~30分记录心电图1次,为治疗方案提供客观资料。

2.1.4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至少2条一条选用静脉留置针,供溶栓及输注药液;另一条静脉通路可根据血管情况选择,方便多渠道补液及随时应用抢救药物,以备病情变化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提高抢救成功率。

2.1.5 遵医嘱给予充分镇静止痛一般用吗啡10mg或度冷丁50~100mg·im,必要时可重复使用。

2.1.6 适时适当给予心理护理由于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突然,表现为严重而持久的胸前区疼痛,常给患者带来濒死的感觉,产生恐惧心理。

因此,要根据当时患者的心理特点,采用语言或非语言沟通方式,适时适当地有目的地给予安慰和鼓励,解除其紧张心理。

同时医生护士在诊疗活动中紧张有序,忙而不乱,沉着稳重地进行检查、治疗操作可以给病人以依赖感、安全感。

2.2 溶栓治疗的护理主要是按医嘱迅速、准确、安全地将溶栓药物输入患者体内。

2.2.1 尿激酶每次的用量为150万U。

我院常用10万U/支,先用生理盐水溶解,溶解时不可激烈震荡,以免使活力降低,并产生大量泡沫使药液难以抽尽影响剂量准确。

溶药及从安瓿内抽吸药液时应采用斜面背侧加压法[2],以防瓶塞碎屑注入输液瓶内。

一方面避免造成药液浪费,另一方面如果有异物悬浮于液体中,易造成患者紧张、恐惧甚至引起医疗纠纷。

2.2.2 因尿激酶的半衰期为15min,如果输入过慢会降低疗效[3]。

根据医嘱将尿激酶15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ml中按要求30min内滴完。

其中前10min输入总药量的2/3,后20min输入总药量的1/3。

2.2.3 辅助抗栓治疗可提高心肌再灌注,减少溶栓后血栓性再闭塞和再梗死。

常用的有口服抗凝剂抗血小板治疗的药物阿斯匹林,最大剂量每日300mg,1次口服,3日后改为75~100mg,1次口服/天;还有皮下注射抗凝剂低分子肝素钠,于溶栓后12h皮下注射5000U,以后每隔12h1次,持续5~
7d。

2.3 溶栓后的护理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产生的治疗效果。

2.3.1 ①由于尿激酶能直接激活纤溶酶原,使之转化为纤维蛋白溶解酶而降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使全身处于高度纤溶状态,各器官系统均有出血倾向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必须密切观察出血情况。

如:有无头痛、恶心、意识障碍等脑出血的征兆;有无牙龈出血、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征兆;有无皮肤黏膜出血点等;并注意尿及分泌物变化。

据报道约有11%患者出现出血的并发症[4]。

本组发现尿激酶引起消化道出血1例,由于发现及时迅速应用止血药,出血很快被控制。

②低分子肝素钠具有抗Xa活性,可抑制体内、外血栓和动静脉血栓形成,但不影响因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结合。

在发挥抗栓作用时,出血的可能性较小,本组未发现出血倾向。

2.3.2 护士必须熟悉判断再通的指标:①胸痛在溶栓后2h内基本消失;②心电图抬高的ST段于用药后2h内回降大于50%;③用药后2h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④血清心肌酶(CR-MB)峰值提前出现(14h内)。

只具备其中
2个即可判断再通。

但①、③两个组合除外,因此要2h监测CR-MB1次,30min 复查心电图1次,随时观察胸痛改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