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信送给加西亚
把信送给加西亚

老板:“乔治,请查一下百科全书,做一下科勒乔的生平简介?” 乔治:“科勒乔,他是谁?” “从哪本百科全书里去找?” “为什么要找这个人?” “现在就需要找吗?” “什么时候找给你?” “我把百科全书拿来,你自己找?” “这是我的工作吗?” “你怎么不让别人去查?” ……
读后感
1
责任不是别人的要求,而是你为自己赋予的使命。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首先会失去社会对他的认可,会失去周围人对他的尊重和信任,最后会失去他本来可以拥有的人生。
3
2
4
世界上急需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克服种种阻力完成任务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就不会为自己的工作操心。
忠诚可靠不是口头上宣讲的,而是用行动证明的。
一部分人
另一部分人
投机取巧 抱怨 攀比 眼高手低
脚踏实地 积极主动 全心全意 摆正位置
用心去做 永不满足
阿瑟.瓦格纳对罗文的信任,信任是相互的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老板并不是一个睿智的人,并没有注意到我们所付出的努力,也没有给予相应的回报,那么也不要懊丧,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现在的努力并不是为了现在的回报,而是为了未来。我们投身于职场是为了自己,是在为自己而工作。人生并不是只有现在,而有更长远的未来。固然,薪水要努力多挣,但那只是个短期的小问题,最重要的是获得不断晋升的机会,为未来获得更多的收入奠定基础。更何况生存问题需要通过发展来解决,眼光只盯着温饱,得到的永远只有温饱。
*
*
一名合格的送信人,不是努力去改变写信人的决策,从而达到不履行任务的目的,而是思考如何把信送给加西亚,给写信人一个最满意的结果。 服从,是一个执行者最基本的素质。 很多有才华的人,之所以最终一事无成,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缺乏服从的品性。
2024年《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模板(二篇)

2024年《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模板《把信送给加西亚》是由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所著的一部文学巨作。
故事发生在一个小村庄里,主角写了一封信给加西亚,记录了他们之间的友情与故事。
通过读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于友情、爱情以及人生意义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
下面我将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主题意义三个方面,分享我的读后感。
首先,故事情节紧凑且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故事一开始,主角回忆起与加西亚的交往,探索了当年的种种回忆。
整个故事充满了激情和戏剧性,通过作者巧妙的叙事方式,将读者牢牢地吸引住。
故事中充斥着友情、爱情、家庭、梦想等元素,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思考。
故事结尾情节突然转折,主角对于加西亚的信始终无法亲手交到,却意外地收到了加西亚的回信。
这一结局意味深长,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思考空间。
其次,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富有感染力。
主角是一个机智聪明、激情四溢的年轻人,他与加西亚之间的友谊真挚而深刻。
加西亚则是一个才华横溢、深思熟虑的人,他对待生活充满了热情和理想主义。
两个人的形象通过作者的笔触,跃然纸上,仿佛站在读者面前。
读着他们的故事,我仿佛与他们一同经历了喜怒哀乐,一同领悟了人生的真谛。
最后,这本书深刻地探讨了友情、爱情以及人生的意义。
作者通过主角的回忆和对于加西亚的思索,表达了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爱情的执着。
他们之间的友情是无私、真挚的,经历了种种离别和困境,却依然能够坚持和延续。
这种友情和对于人生的热爱,引发了我对于人生的思考。
作者透过主角的眼睛,揭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希望和梦想的追求。
通过阅读《把信送给加西亚》,我对友情、爱情以及人生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并激发了我对于友情和爱情的执着追求。
它不仅仅是一本感人至深的小说,更是一本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启示录。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地被它所感动,对于人生充满了希望和热情。
把信送给加西亚1000字读后感(通用5篇)

把信送给加西亚1000字读后感(通用5篇)把信送给加西亚1000字读后感篇1《把信送给加西亚》写于1899年。
故事中的英雄,就是安德鲁·罗文,美国陆军的一位年轻的中尉,一个送信人。
当时美西战争爆发,美国总统麦金莱急需一名称职的特使去完成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军事情报局向总统推荐了安德鲁·罗文。
罗文接受任务后,没有问:“加西亚在什么地方?”“到哪里能找到加西亚?”就立即出发,没有任何人跟随前往。
直到他潜入古巴岛,古巴的起义军才给他派了几名当地的向导,几经冒险,或者用他自己谦虚幽默的话来说,仅仅受到了几名敌人的包围,然后设法逃了出来,他终于把信送给了加西亚将军,一个在战争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的人。
该书告诉人们: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必须在社会组织中奠基事业生涯,只要你还是公司企业的一员,就应当抛开任何借口,投入自己的忠诚和责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你把身心彻底融入公司,尽职尽责,处处为公司着想,对投资人承担风险的勇气极以钦佩,理解企业主的压力,那么,任何一个老板都会视你为公司的支柱。
忠诚带来信任,你将被委以重任,获得梦寐以求的广阔舞台。
该书传达的理念,影响力之大是不可想像的。
正如作者阿尔伯特·哈伯德所说:“文明,就是充满渴望地寻找这种人才的一个漫长的过程”。
因为公司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其员工的主动性、责任感和忠诚都是至关重要的,那“送信的人”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栋梁之才。
把信送给加西亚1000字读后感篇2首先,“人无信则不立”。
上级命令的结果是下级的坚决服从,背后却是上级的绝对信任,他们的信任来自于对他品质的肯定也是对他能力的间接认可,是他平素的品行为他“赢”得了这次机会,罗文凭这坚强的意志,历尽艰险,不负众望地完成了任务,这正是他的所立之处。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如果一个人不讲信用的,那就不知道他还能做些什么了,的确,不守诚信能很难为他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生活中诚信能为我们赢得友谊甚至爱情,工作中诚信给我们带来合作甚至事业上的发展机遇,诚信守用是为人处世的基本素养,也是人际交往的根本。
致加西亚的一封信(精选8篇)

致加西亚的一封信(精选8篇)致加西亚的一封信(精选8篇)《致加西亚的信》这本小册子内容简短平实,却成为了风靡全球、畅销不衰的励志经典,在于它倡导了一种伟大的精神:信用、勤奋、敬业,这也是现代社会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细细品来,对我们今天取得成功有着很大借鉴意义。
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致加西亚的一封信,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致加西亚的一封信篇1一些书短到令人吃惊的程度,而它所发挥的作用却并不小。
美国作家阿尔伯特哈伯雷的《致加西亚的信》,就是这样一本书。
什么东西使这本书充满了魅力呢一看之下,情节简单到了极点:19世纪美西战争中,美方有一封具有战略意义的书信,急需送到古巴盟军将领加西亚的手中,可是加西亚正在丛林作战,没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
此时,挺身而出的一名军人——罗文,不讲任何条件,历尽艰险,徒步三周后,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
罗文正是通过他不畏艰险的敬业精神,完成了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任务,也正像许多公司的那些孜孜不倦,埋头苦干的领导人和员工一样,他们的敬业精神有力地推动了公司事业的进步。
企业需要能“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那些积极主动,坚忍不拔,积极和坚决完成任务的人,那些值得信赖,具有崇高使命感,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并不一定要像罗文一样具备军事知识,但一定要具备罗文一样的道德品质,这些道德品质正是国家,企业和一个人事业成功的有力支柱。
罗文般的敬业精神应该作为我们每个人自身的敬业标准,对于工作任务不计得失,不怕困难,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积极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地工作,高效地完成任务。
我想这本书之所以能畅销不衰,风靡世界,正是它倡导了这种理念:对工作的忠诚与信念。
现在有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很多人对于自己目前的工作都不满意,所谓的“这山望着那山高”,总觉得别人的工作比自己好,而等自己真的失去目前的工作时,才发觉自己原先的工作有多好。
我想每一个职业都有它自身的优缺点,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别,而且一份付出一份收获,收获总是和付出成正比的,我为什么说“收获”而没用“收入”因为“收入”仅仅是“收获”当中的一部分,正如书中所说:“不要为薪水而工作,因为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种报偿方式,虽然是最直接的一种,但也是最短视的……面对微薄的薪水,你应当懂得,雇主支付给你的工作报酬固然是金钱,但你在工作中给予自己的报酬,乃是珍贵的经验,良好的训练,才能的表现和品格的建立。
15.把信送给加西亚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1.忠诚 如果一个人不对他赖以生存、给 他以更多益处的体制心怀忠诚, 那么他就不配担当这个民族公民 之名。忠诚容许必要的改革,但 必须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2.任劳任怨 任何一个人,想当个人物,想做点 事,肯定会受到批评、侮辱和误解。这 是必经的磨难,每一位伟人都懂得这一 点;他们还懂得,伟大是无从证明的。 最后的证明在于能够含垢忍辱,无怨无 悔。
怎样成功 罗文遵循了七条成功定律。 第一条成功定律就是专注于目标, 清楚地认识它,紧紧地盯住它。 他怀抱一个目标,他知道自己的使 命是什么。希望就在面前,他总是紧紧 盯着它,不让它模糊不清。
怎样成功 罗文是受过教育的,并成长为一名 军官。他知道怎样完成自己的任务。这 是他的第二条成功定律,他接受了良好 的教育,他拥有达到目标的充分知识。 当然,他的身体也是顶呱呱的,这 是第三条常常为人忽视的但相当重要的 成功定律,就是要充分协调好自己的体 能,以便全力以赴,奔向目标。
把信送给加西亚
[美]阿尔伯特 • 哈伯德
信中的故事
国家和信条的力量在于,它 在人民心底唤起的真正忠诚感。 ——Louis
C.Gerstein
把信送给加西亚
天才,就是主动性的爆发。
美国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 罗文;而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 “他在什么地方?”
罗文究竟做了什么 自主计划行动,独自完成。“把信送 给加西亚。”罗文没有问任何问题,就 出发去寻找加西亚。
在《圣经》中就有这样一个以完美 为主题的故事。《马太福音》中说道: 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 他的家业交给他们,按照各人的才干分 配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 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往外国去了。 那个领了五千银子的人随即拿钱去做买 卖,另外赚了五千。那领二千的也照样 另赚了二千。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 把主人的银子埋起来了。
致加西亚的信(全文,中英文对照)

把信送给加西亚阿尔伯特·哈伯德在一切有关古巴的事情中,有一个人常常从我记忆中冒出来,让我难以忘怀。
美西战争爆发时,美国总统必须立即与古巴的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
加西亚在古巴广阔的山脉里——没有人确切地知道他在哪里,也没有任何邮件或电报能够送到他手上。
而美国总统麦金莱又必须尽快地得到他的合作。
怎么办呢?有人对总统说:“如果有人能够找到加西亚的话,那么这个人就罗文。
”于是总统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
至于那个名叫罗文的人,如何拿了信,用油纸包装好、打封、放在胸口藏好;如何经过4天的船路到达古巴,再经过3个星期,徒步穿过这个危险的岛国,终于把那封信送给加西亚——这些细节都不是我想说的。
我要强调的重点是:美国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而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像罗文这样的人,我们应该为他塑造铜像,放在所有的大学里,以表彰他的精神。
年轻人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从书本上学习来的知识,也不仅仅是他人的种种教诲,而是要塑就一种精神:忠于上级的托付,迅速地采取行动,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
加西亚将军已经不在人世,但现在还有其他的“加西亚”。
没有人能够经营好这样的企业——在那里虽然有众多人手,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其中充满了许多碌碌无为的人,这些人要么没有能力,要么不情愿去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工作上拖拖拉拉、漫不经心、三心二意似乎已成常态;没有人能够成功,除非威逼诱惑地强迫他人帮忙;或者,请上帝大发慈悲创造奇迹,派一名天使相助。
你可以就此做个试验:你正坐在办公室里——你可以随时给6名职员安排任务。
你把其中任何一名叫过来,对他说:“请帮我查一查百科全书,把克里吉奥的生平做成一篇摘要。
”他会静静地说:“好的,先生。
”然后他会去执行吗?我敢说他绝对不会,他会用死鱼般的眼睛盯着你,然后满脸疑惑地提出一个或数个问题:他是谁呀?哪套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放在哪儿?这是我的工作吗?为什么不叫乔治去做呢?他死了吗?急不急?需不需要我拿书过来,你自己查?你为什么要查他?我敢以十比一的赌注跟你打赌,在你回答了他提出的所有问题,解释了怎样去查那些资料以及你为什么要查的理由之后,那个职员会走开,吩咐另一个职员去帮他“寻找加西亚”,然后回来告诉你,没有这样一个人。
《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15篇)

《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15篇)《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1这几天,我读了妈妈曾经时读的书,这本书已经有些旧了,书名是《把信送给加西亚》,它给了我很深的感受和启发。
这本书写自1899年的一个晚上作者阿尔伯特-哈伯德一家人正谈论美国和西班牙的战争,大家都对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赞不绝口,只有作者的儿子语出惊人:“真正的英雄是罗文中尉!”是啊,作者的.儿子没说错,罗文中尉冒着生命危险,把美国总统的信秘密送给了加西亚将军。
途中,他被敌人袭击,被间谍谋算,在陌生危险的环境里,克服重重困难。
他通过战友的帮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化险为夷,终于把信传递给了加西亚将军,并带来了大量的情报。
这本书赞扬了罗文中尉的品质。
当总统把信交给他时,他并没有问:“他是谁呀?他在那里?这是我的工作吗?”而是立即行动了。
现实生活中却没有几个“罗文”。
很多人做事情总是没有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任务。
其实我也是那样。
我写作业的时候总是拖拖拉拉,三心二意。
似乎已经成为了习惯,有人说过:“习惯就像幼狮,一开始是你培养它,可是后来就是它控制你了!”现在,我身边的“幼狮”已经开始控制我了!这可不行!我要控制它!我要改正我的坏习惯!这本书,让我明白,做事情要主动,不要被动,要勇于承担责任!我也要做一个“罗文”那样的人!《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2最近读了《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给我留下了很多触动内心的感受。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在19世纪美西战争中,一个“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传奇故事。
美方有一封具有战略意义的书信,急需送到古巴盟军将领加西亚的手中,可是加西亚正在丛林作战,没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
正在大家都一筹莫展的时候,一名年轻的中尉----安德鲁.罗文挺身而出,主动接受了这个艰难的任务。
没有任何推诿,不讲任何条件,历尽艰险,徒步三周,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最终把信送到了加西亚的手中。
我在想,是什么支撑罗文去接下这个艰难的任务并顺利的完成了?是他的'一腔热血和不惧艰难的英勇吗?不,仅有这些还不够,最重要的是他心里坚定的信念,是他内心对于国家的那份责任感,和对军队的绝对忠诚,使得他最终创造了奇迹。
致加西亚的信(原文)

致加西亚的信一提起古巴这个国家,我的记忆里便会闪现出一位令我永远难以忘怀的人物。
美西战争爆发之后,美军必须马上与反抗西班牙的古巴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
但是,当时加西亚身处古巴辽阔的崇山峻岭中,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在哪里,因此无法送信给他,也无法给他发电报。
然而,美国总统必须要要尽快得到加西亚的配合,怎么办?有人告诉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他是能为您找到加西亚的唯一人选。
”于是,总统派人将罗文找来,并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
那个名叫“罗文”的人拿着信,将它封进一个油纸袋里,然后将其紧贴前胸并扎好。
4天后的一个深夜,他乘一艘敞篷船到达古巴海岸,消失于茫茫丛林之中。
3个星期之后,罗文又徒步穿越敌国—岛国古巴,将信交给了加西亚。
对于这些艰难险阻,我不必一一赘述。
我想说明的一点是,在麦金利总统将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时,罗文并没有问:“加西亚在哪里?”这件事足以流传千古,每一所大学校园都应当树一尊罗文的铜像。
罗文不像一味啃书本的年轻人那样较真儿,也不需要从别人那里得到指点与指示,他所拥有的是一种坚贞不屈的执著,这一点使得他忠于信仰,敏于行动,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使命中,那便是“把信送给加西亚”。
加西亚早已离我们远去,可我们还有许多现实版的加西亚的故事。
现在,在一些职员众多的大企业里,很多人都碌碌无为,他们要么没有能力,要么没有坚强的意志。
这一点的确令人吃惊,这也是很多企业失败的根本原因。
他们整日漫不经心、三心二意、无所事事。
懒惰散漫、漠不关心、马马虎虎的工作态度,对于许多人来说似乎已经成为常态。
除非好言相劝甚至威逼利诱,或者上帝大发慈悲,派遣天使下凡相助,否则他们便一事无成。
的确如此。
让我们来做一个试验:假如你是一名公司的部门负责人,你有6名下属听候你调遣,你对其中任意一名下属吩咐说:“请查阅百科全书,并写一份关于科勒乔(Correggio)生平的简要备忘录。
”这名员工会平静地回答说“好的”,然后立即去做吗?他一定不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信送给加西亚》心得体会
《把信送给加西亚》讲述的是19世纪美西战争中,美方有一封具有战略意义的书信急需送到古巴盟军将领加西亚的手中,可是加西亚正在丛林作战,没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
此时,一名普通的军人——罗文挺身而出,不讲任何条件,历尽艰险,徒步三周后把信交给了加西亚将军,然后又巧妙避开西班牙军队的封锁,带着加西亚的回信和三名熟悉古巴战情的起义军将领安全返回华盛顿。
当我读完这本书时,就想罗文为什么能无条件的接受这次任务?为什么他没有提出任何问题?为什么他只知道完成这次任务?难道仅仅是因为这是命令、他是军人。
这个送信故事以不同的方式在全世界流传了100多年,《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书也一直畅销不衰,在很多国家的军队将士、政府官员、企业职员人手一本。
这主要是它倡导了“罗文精神”,罗文身上所具有的品质:对任务的无条件执行,对国家的绝对忠诚,以及对工作的敬业程度。
正是这种精神指导我们完成任务、走向成功、实现理想,也正是这种精神推动企业、单位和社会发展的。
一、向罗文学习,做完美执行的典范。
掩卷而思,这本书的精华就是执行力问题,即主观能动性。
执行,简单的说就是去做,立刻、马上、无条件的去做。
当一个人接受一项任务时,他首先反映的不应该是手足无措、问这问那,而是先考虑怎么去完成使命,这就是执行力强弱的分水岭。
毫无疑问,罗文的执行力很强。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抱怨上司、领导没有给他一展才华的机会,抱怨上司、领导不信任他们,但是他们从来都没有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在平时的工作中没有表现出让领导相当信赖的能力,没有完全信任的能力,领导在布置任务时,怎么可能想起你。
执行力,奠定了竞争力。
执行力从个人来说,就是把想到的事情做成的能力,从单位来说,那是将长期战略一步步落到实处的能力,把计划变成现实操作的能力。
美国ABB公司董事长巴尼维克也曾说过:“一位管理者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
”因此,提高‘执行力’对管理来说非常重要”。
高深吗?显然不。
简单吗?也不。
否则,不会有人将执行力当学问来研究,不会有企业把打造执行力当成战略目标来努力,也就不会有国内管理界把2003年称为“执行年”。
因为,人不可能通过思考而养成新的实践习惯,只能通过实践来学会新的思考方式。
没有执行,一切都是空谈!执行是战略而不是战术,执行能力只能从执行中获得,不可能通过思考获得,无数的人都拥有智慧,但是仅仅少部分懂得执行的人获得了成功。
无数的企业都拥有伟大的战略,但是只有少数把战略贯彻到底的企业获得了成功,这就是执行。
惠普公司认为问题在于“如何执行,如何落实计划,从而使公司运营变得更有效率。
”联想号召“执行,执行,再执行!”在美国,负责寻找高层管理人才的猎头公司经常接到这样的电话,“帮我找一个能执行的人。
”没有执行,一切都是空谈!执行力是决定事业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21世纪构成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一
个单位的执行力如何,将决定单位的兴衰。
那些长期以来的绩优公司以及最新崭露头角的企业,无不是具有出类拨萃的执行能力。
罗文之所以能成功把信送给加西亚,不是他突然灵感迸发或是走了好运,而是他具备了金子般的执行能力与素质,所以我们要时刻充实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与价值,不能偷懒,要去做,去执行,将自己百炼成金。
《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书不仅宣扬了执行力这种可贵的品质,更是一种由主动性通往卓越的成功模式,只有我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众多大大小小的日常工作中始终如一的表现出自己特点和能力,才能得到上司、领导的赏识,才会有大的机会降临在你的身上,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二、一盎司的忠诚大于一英镑的智慧。
当今社会,信息在变,环境在变,社会也在变,唯有人品不变,我非常喜欢书中的那句话:一盎司的忠诚大于一英镑的智慧。
如果说智慧像金子一样珍贵的话,那么还有一种东西更为珍贵,那就是忠诚。
忠诚是什么?就我自己理解就是:一个人无论成就多大的事业,人品永远是第一,而衡量人品的第一要素就是忠诚。
成事先成人,成人诚为先。
忠诚不谈条件,不讲回报,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把忠诚看做一种责任,一种操守,一种人生的重要品质。
忠诚可以让一个平凡的人变的耀眼,做到了忠诚,才有感恩的心去履行职责。
履行职责是对一个人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甚至最难的要求。
履行职责给了每一个人实现忠诚的机会,因为每一个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都有履行职责的义务。
因此,平凡如你我,
并不需要叱咤风云或者惊天动地才能证明自己是忠诚者,只要认真而努力的做好每一件事,就是最大的忠诚。
当我们决定效忠于自己的国家、事业和单位时,才有一颗怀着感恩的心去看待周遭的一切。
首先要感恩单位给自己提供一个发展的机会,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
在这里我们只要忠于单位,忠于工作,我们的才华就不会浪费,不会贬值,不会退化。
其次要感激上级领导对我们的培养和信任,还要感激同事对我们的支持,更要感激群众对我们的信任。
怀着感恩的心我们会很踏实、很平和,不浮躁、不自以为是。
因而我们才会快乐而高效的工作。
我们应该认识到罗文能够把信成功的送到,就在于他优良的道德品质,对国家的忠诚,对工作的忠诚。
对于我们来说,忠诚就是对党、对祖国、对人民以及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无比的热诚和无私的爱。
一种职业的责任感和对事业高度的忠诚一旦养成,会让我们成为一个信赖的人,可以委以重任的人。
所以,我们一定要养成对工作、事业忠诚的品质,一旦拥有这种品质,我们就会成为最大的收益者。
三、敬业是一种人生态度。
书中说:“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应该精通它”,我对这句话深信不疑。
因为只有精通它,才能做好它,能做到最好就不要做到差不多,从平凡中做出不平凡。
要想干成一件事,出色地去完成它,除了具有完美的执行力、忠诚度外,还需要热爱自己的工作、事业,即敬业精神。
敬业是取得成功的源泉,敬业是一种人生态度。
敬业,首先要爱业,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热爱自己的事业,不仅能激发我们的工作热情,而且能产生无穷无尽的力量。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当自己钟情于某一件事或干某一项工作的时候,就会矢志不渝,执着追求,以至于废寝忘食,如痴如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就是敬业精神。
因此,我们所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只是聆听他人的教导,而是更需要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布置的工作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
哥伦布在他每天的航海日志上最后一句总是写着:“我们继续前进!”这句话看似平凡,实则包含无比的信心和毅力,包含着哥伦布对航海事业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态度。
就凭着这一股精神,他们向着茫茫不可知的前途挺进,横跨惊涛骇浪,历经蛮荒野地,克服了无数的艰难险阻,终于发现了新大陆,完成了历史上惊人的壮举。
我们经常说: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就会找工作。
每一份工作都来之不易,所以我们就应该本着“努力、努力、再努力,实践、实践、再实践”的精神,树立强烈的事业心。
敬业,还要有恒心和毅力,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是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就像天上不可能掉下馅饼一样,成功是靠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靠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拼搏得来的。
正如《把信送给加西亚》中所讲:“年轻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只是聆听他人种种的指导,而是更需要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
通过学习《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在实际工作中,和书中的罗文相对照,我在某些地方做得还很不够。
虽然能及时完成自己的工作,对工作也负责,但仍存不够及时不够主动的地方。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罗文的精神来激励自己,改正缺点,严于律己。
只有我们都能力去追求自己的目标,积极主动的工作,人人都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