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试题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试题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期中考试试题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一、填空题:( 2分,共56分)1、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2、人生就是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同时也改造和发展自身的生命历程。

3、人生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个基本方面。

4、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存在方式。

5、个性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例如兴趣、爱好等。

6、秦朝时,秦朝政府在中央设置的是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实行的是郡县制。

7、 1905年同盟会提出的三民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创立民国(民权)平均地权(民生)。

8、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施行的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9、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10、现代的英国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平民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产物。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在夏、商、周时期,国家实行的土地制度是(B)A、初税亩B、井田制C、均田制D、天朝田亩制2、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A)的中后期。

A、明代B、宋代C、清代D、商代3、下列清朝末期的官员,不是洋务派官员的是(C)A、曾国藩B、左宗棠C、李莲英D、张之洞4、下列不属于人格美内涵的是(D)A、自信B、追求个性自由C、独立自尊D、自卑5、现代美国的政治制度是(C)A、君主立宪制B、议会制C、总统共和制D、君主分封制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4分)1、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一起形成的。

(×)2、春秋时期,实行的“井田制”与“初税亩”土地制度,其土地所有权均归国家所有。

(×)3、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诞生在19世纪的六七十年代。

(√)四、简答题:(15分)1、独立的人格具有哪些特点?(5分)答:独立人格应有以下特点:(一)、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和明确的是非标准,不附和他人说长道短;(二)、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能自己主宰自己,不依附于任何人;。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第二版)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第二版)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第二版)面对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以下是第二版中的关于社会科学的内容:一、社会学1. 社会学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结构与行为的研究学科。

它研究社会以及人类行为的起源、社会制度的运作和社会变迁等。

2. 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解决问题包括:细分出来的超社会问题,在社会结构角度勾勒出的社会关系,以及个体行为中的现象与影响。

3. 社会学也有更加专业的研究分支,比如:历史社会学、家庭社会学、发展社会学和政治社会学等等。

二、社会学现象1. 自我实现感:自我实现感是一种高度自私和自我价值感。

人们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完成个性化的目标,从而可以使自己实现人生的价值。

2. 群体运动:群体运动是指一群具有共同的思想认同和行动大致一致的人们的集体行为。

群体运动可以进行社会改变。

3. 群体表现:群体表现是指一群人的行为影响成员的个体表现,其表现趋向于更安全、更稳定的方向。

三、社会学研究方法1. 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指从一个大样本中随机抽取一小部分数据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得出整体结论。

2.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一种比较性研究,设计实验情景或处境,比较两个不同情景或处境下的效果,从而得出整体结论。

3. 观察研究:观察研究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研究方法,它不仅可以为我们明确的结果,更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

四、社会变迁1. 社会变革:社会变革是指人类群体改变社会的社会制度和习俗的运动。

这种运动可以有积极的改变,也可以有消极的后果。

2. 社会革新:社会革新是指以更积极的方式为社会带来变革,从而使社会得到有效改善,并且获得具有普遍意义的效果。

3. 社会运动:社会运动是一种经过组织的、有效的社会改变的过程,包括立法的改变、社会的重组,以及社会主义理想在现实中的落实等。

社会科学经济基础知识

社会科学经济基础知识

社会科学经济基础知识社会科学经济基础知识是我们了解和理解社会的经济方面所必备的基础知识体系。

本文将聚焦于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从宏观经济到微观经济,涉及到市场经济、供求关系、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一、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和发展的学科。

它关注国家和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现象,例如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是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政策的制定。

经济学家通过分析宏观经济指标和经济周期,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持和预测。

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指的是国民经济总量的扩大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经济增长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劳动力、资本投资和技术进步等因素。

经济政策对经济增长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

二、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的行为和决策的学科。

它关注资源的分配和效率问题,涉及供求关系、价格机制、市场结构等方面的知识。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是理性选择和边际效应理论。

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之一。

供给是指在一定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是指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交易数量。

价格调节机制是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基础,反映了供求关系的变化。

市场结构是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

根据市场的竞争程度,可以将市场结构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等。

不同的市场结构对价格和产量的调节方式有着不同的影响,也决定了企业的行为和利润水平。

三、经济发展与政策经济发展是社会科学经济基础知识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经济发展涉及到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贫富差距等问题。

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

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货币政策是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是通过调整税收和政府支出来影响经济活动和收入分配的政策工具。

社会科学基本知识

社会科学基本知识

社会科学基本知识社会科学,这听起来是个有点高大上的词儿,可实际上它就像咱们生活中的大管家,啥事儿都能管一管,啥道理都能唠一唠。

社会科学包含的东西可多啦。

就说社会学吧,这就好比是在看一个超级大的蜂巢。

咱们人呢,就像那些小蜜蜂,各自有着不同的角色。

有出去采蜜的,有在蜂巢里照顾幼虫的,有负责保卫的。

在社会里,不也有各种职业嘛,有医生救死扶伤,就像蜜蜂给蜂巢带来新的生机;有老师传授知识,就像老蜜蜂教小蜜蜂怎么采蜜、怎么造蜂巢;还有警察维护治安,这就如同保卫蜂巢的蜜蜂一样。

社会学就是研究咱们这些“小蜜蜂”怎么在这个大“蜂巢”里互动、怎么形成各种各样的关系的学问。

这关系可复杂啦,有家庭里父母子女的关系,有工作中同事上下级的关系,还有社会上朋友之间的关系。

这就像蜂巢里的巢室一样,一个连着一个,相互影响着呢。

再说说经济学吧。

这经济学就像一场大游戏,不过这个游戏里的“玩家”是咱们所有人。

钱呢,就像是游戏里的积分。

咱们每天都在努力赚取这个“积分”,用来交换各种东西,像食物、房子、车子。

企业就像是游戏里的大团队,他们生产商品,就像在游戏里制造各种道具,然后卖给咱们这些“玩家”来赚取更多的“积分”。

市场就像是游戏的场地,有各种各样的规则。

有时候这个“游戏场地”里东西太多了,价格就会下降,就像游戏里某个道具太多了就不值钱了;有时候东西少了,价格就会上涨。

这经济学就是研究咱们怎么在这个“积分”游戏里玩得更好,怎么让这个“游戏场地”更公平、更有效率的学问。

心理学也在社会科学里占着很重要的位置呢。

这心理学啊,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咱们内心的各种小秘密。

咱们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情绪,高兴啦、难过啦、生气啦。

这些情绪就像天气一样,有时候晴空万里,有时候乌云密布。

心理学就是研究咱们这些情绪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突然变得很沮丧,为什么有时候又会兴奋得不得了。

而且啊,它还研究咱们是怎么看待自己和别人的,就像镜子能照出咱们的模样,心理学能照出咱们内心的模样。

社会科学知识点整理

社会科学知识点整理

社会科学知识点整理社会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组织的学科,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社会科学的各个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概述,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社会科学的定义与范围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组织的一门学科,它包括许多子学科,例如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等。

这些学科通过观察、分析和解释人类社会行为,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二、社会学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学科。

它关注社会团体、社会交往、社会制度等方面的问题,例如家庭、教育、劳动等。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调查、观察、实验等,旨在揭示社会行为背后的规律和原因。

三、经济学经济学研究人类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活动。

它关注资源的利用和分配、市场的运作和经济体系的组织。

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层面,研究经济整体和个体的行为与决策。

四、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学科。

它关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心理学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观察、访谈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深入了解人类思维和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机制。

五、政治学政治学研究政治行为、政治制度和政治组织。

它关注国家、政府、政党等方面的问题,探讨政治决策、权力关系和公共政策等议题。

政治学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来解析政治现象和政治变化。

六、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类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变化的学科。

它关注不同文化群体的价值观、习俗、传统等方面的问题。

文化人类学通过田野调查等方法,深入了解和解释不同文化现象和文化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七、教育学教育学研究教育的过程、方法和效果。

它关注教育的目标、教学策略和学习成果等方面的问题。

教育学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案例分析、教学观察等,旨在改善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

八、法学法学研究法律的规范、制度和运作。

它关注法律的制定、解释和实施等方面的问题。

法学包括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多个分支领域,通过法律理论和实践研究方法,揭示法律的基本原则和社会意义。

《社会科学基础 》重点

《社会科学基础 》重点

1、当前比较通行的也是最为简单的划分就是将整个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大类。

2、在现代科学体系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构成了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结构,在每一科学门类之下又可以区分出大量的学科群。

在三大学科群中,分别汇集着人类对自然物质世界、社会生活世界和人类精神文化领域进行认识和探索的系统结果。

3、人文社会科学兼具科学性和价值性两种特点;同时兼具科学认识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4、近代西方社会科学的形成是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是欧洲社会大变动的产物;另一方面是受近代自然科学影响的结果。

5、哲学正是起因于人类的这种终极关怀,起因于对万物的惊异和对终极问题的追寻。

6、在哲学的产生过程中,离不开人类世界观的形成,科学知识的增长,以及人类对自身存在之谜的揭示。

7、魏晋玄学是以《老子》、《庄子》和《周易》这“三玄”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抽象思辨为形式,以探究世界本体为基本内容,以解决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为主要目的,以“儒道兼综”为重要特征的哲学思潮。

8、经济学产生于稀缺性,它研究的对象是不同经济制度下解决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问题的方式。

9、凯恩斯在1936年正式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是一本革命性的书,在这本书中凯恩斯提出来不同于西方传统经济学的观点和主张。

10、秦汉时期形成并确立了影响此后中国古代法和法学发展两千余年的正统的法学世界观。

“三纲”和“德主刑辅”绝对化为永恒不变的真理,终于形成了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11、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被认为是西方政治思想的最初萌芽。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一书中奠定了西方政治学两千多年发展的概念系统和思维方式的基础,被一致公认为西方政治学的“开山之作”,亚里士多德本人也因此获得了西方政治学“开山鼻祖”的历史地位。

12、《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纲领性文献,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正式产生。

列宁为丰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作出了宝贵贡献。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第一单元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第一单元
78年中国社会科学 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 的大讨论,揭开了中 国社会科学复苏的序 幕。 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论述深入 人心,成为社会科学 开放、重建与发展的 根本指针。
模块三 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事实聚焦——我国国民素质和科技人才状况管窥
• 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和高技术人才严重不足,与科学技术迅猛 发展的国际形势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第一,人口受教育年限少,国民素质偏低。 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8年,世界平均水平是11年,美国和法国都是13.4年,韩国是12.3 年。目前,我国青年的大学普及率为11%,而发达国家的大学普及率一般为40%— 50%,个别国家达到60%—80%。第二,高层次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严重不足。2000 年,我国从业人口中,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只占18%,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有5%, 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相应的指标为80%和26%,高层次人才比例与 发达国家相差5—10倍。高新技术产业需要的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素质技术工人更 是供不应求。在世界47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排名中,我国的合格工程师、信息技术熟 练工人和熟练劳动力的易获得性分别处于倒数第一、第二、第四位。
1.为决策者提供综合性的 基础知识和方法论 2.为社会提供咨询服务 3.为社会提供作品服务
模块二 20世纪社会科学发展概况
事实聚焦——社会科学的主干学科
• 社会科学是一个由众多学科组成的庞大学科,下列18个学 科为学术界公认的主干学科:哲学、历史学、文艺学、宗 教学、语言学、心理学、人文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 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军事学、新闻传播学、体育 科学、情报与文献学、地理学。
• 再次,20世纪中国社会革命和社会发展道路艰难曲折。20世纪上半叶 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模式的选择,20世纪下半叶对社会主 义模式的探索和改革,这些急剧而深刻的变革,为社会科学的发展创 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向社会科学提出了难度很大的时代课题。现 代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主流,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同马克 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演化和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高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点

高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点

高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点社会科学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现象研究的一门学科,它包括许多不同领域的知识。

在高二阶段,学生需要掌握一些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社会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个高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点。

1. 政治学基础知识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的学科,涉及政府、政治制度、政治行为等方面的内容。

在高二时,学生要了解一些政治学的基础知识,如不同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缺点,如民主制度、共产主义制度和专制制度等。

此外,还需了解政治参与的方式和政治决策的过程。

2. 经济学基础知识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的学科,它对理解社会运行至关重要。

在高二时,学生要学习一些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如供需关系、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等。

此外,还需了解经济发展的指标和经济政策的影响。

3. 社会学基础知识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学科,它提供了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的深入了解。

在高二时,学生要掌握一些社会学的基础知识,如社会结构的组成和功能、社会化过程和社会控制等。

此外,还需了解社会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途径。

4. 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学科,它对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二时,学生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如认知过程、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等。

此外,还需了解心理问题的原因和常见心理障碍的特点。

5. 历史学基础知识历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学科,它提供了对社会变迁和文化传承的认识。

在高二时,学生要了解一些历史学的基础知识,如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文化特点等。

此外,还需了解历史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和历史观念的重要性。

以上是高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社会问题,进一步培养社会科学素养。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教案
於省财校2010年8月
1.
2.
3.
4.
5.
度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探索,形成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

(二)社会科学的地位
1.社会科学是创造物质文明的巨大动力
2.社会科学是实现社会进步和创建文明社会的先导
3.社会科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精神文明的强大支柱
(三)社会科学的功能
1.认识功能;
2.导向功能;
3.管理功能;4服务功能。

第二课:我国的政治制度
一、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一)新中国的诞生
1.
2.
1
2
⑴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⑵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⑶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⑷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

(三)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我国的民主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中国民主同盟(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中国农工民
2
1
2
第三课:思想文化
一、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
(一)、思想文化: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1.百家争鸣:
⑴主要代表是儒、道、墨、法等诸家。

⑵代表人物:儒家有: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有墨子;道家有老子和庄子;法家有韩非子。

2.儒家的勃兴
⑴孔子: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⑵“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他提出“仁者,爱人”,主张以徳治民,
3.
1.
2.
1
2·陈独秀:
3·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愚昧、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二)从三民主义到邓小平理论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⑴旧三民主义:民权、民权、民生;
⑵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2·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3·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四课:对外交流与合作
1
2
3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