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仪表板法规和设计规范要求
汽车副仪表总成设计规范

汽车副仪表总成设计规范1范围副仪表板总成通常包括副仪表板本体、副仪表板装饰盖板、杯托等,分整体式和分体式两种类型,本指南只针对整体式副仪表板总成进行阐述。
本标准简要介绍了副仪表板总成在整车中的地位及功能,副仪表板总成的大致构成,设计原则以及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避免的问题。
2规范引用文件GB11552-2009轿车内部凸出物GB8410-2006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燃烧速度≤100mm/min)CNCA-C11-09:2014CCC要求GB/T30512-2014禁限用物质要求3术语和定义副仪表板总成的主要功能是为车辆前地板纵梁上安装的暖通空调、变速机构、出风管道、机械驻车制动等机构件提供遮蔽。
随着用户需求的日益提升,遮蔽功能已经是副仪表必须达成的最基本功能,而提供舒适操作空间、舒适装饰环境、适用储物空间,已经越来越成为副仪表板承担的重要功能。
1)副仪表板总成组成及功能说明根据车型划分及结构特点,副仪表板大致可以分成整体式和分体式两种类型。
整体式副仪表板,副仪表板本体作为外观零件,整体成型,而后装配各种装饰盖板。
分体式副仪表板,拆分为左右侧板、中央面板及若干加强横梁,以整体式副仪表板为例介绍,如图1所示:图1副仪表板总成4副仪表板总成设计要求4.1副仪表板总成通用要求CCC要求:根据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汽车内饰件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CNCA-C11-09:2014)的要求,新增了汽车仪表板、副仪表板零件须进行3C强检认证。
4.2副仪表板结构设计要项4.2.1副仪表板总成定位1)定位设计定位设计就是将产品在整车上的位置定住,用工程语言描述,就是约束产品的6个自由度。
副仪表板产品一般在图示的区域布置定位点。
副仪表板总成的定位一般通过几何尺寸和公差(GD&T)图纸进行描述。
GD&T是工程产品定义标准,它描述了一个产品几何特征以及这些几何特征的相互关系,还有它们与之相匹配的总成或零件的功能要求。
仪表板设计规范初版 20170413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Q/JT 江苏金坛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JT T00.0XX—2017 仪表板设计规范简介2017-04-30发布2017-05-10实施前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金坛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产品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金坛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产品中心技术开发三部归口。
本标准由江苏金坛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产品中心技术开发四部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于2017年4月首次发布;仪表板设计规范简介一、简要说明1.1 简述现代轿车的仪表板总成一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指方向盘前的仪表板和仪表罩及平台,另一部分是指司机旁通道上的副仪表板。
其中仪表板是安装指示器的主体,集中了全车的监察仪表,通过它们揭示出发动机的转速、油压、水温和燃油的储量,灯光和发电机的工作状态,车辆的现时速度和里程积累。
有些仪表还设有变速档位指示,计时钟,环境温度表,路面倾斜表和地面高度表等。
按照现时流行的款式,现代轿车多数将空调,音响等设备的控制部件安装在副仪表板上,以方便驾驶者的操作,同时也显得整车布局紧凑合理。
仪表板总成在车厢里处于中心的位置,非常引人注目,它的任何疵点都会令人感到浑身不舒服,因此汽车制造商是非常重视轿车仪表板总成的制作水平,从制作工艺上可以表现出制造公司的设计与工艺水平,从装饰风格上可以表现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传统。
一种成功的轿车仪表板总成,既要融入轿车的整体,体现出它是轿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要体现出轿车的个性,使人看到仪表板就会想到车子的形象。
仪表板简称IP(Instrument panel),是汽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设计该产品的目的由于仪表板的特殊位置,处于正副驾驶员的前方,在整个坐舱系统占用了很大的空间和视野,所以设计好该产品对于提高整车内饰质量有很直接有效的作用。
仪表板的面积很大,故对造型的影响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新车型的开发,从实用新型方面来讲,对造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仪表板的外面装有仪表和各类操纵件,里面装有空调等各类车身附件,对空间和结构的要求都很复杂,在设计中应特别精心,对于仪表板的布置和结构设计尤其要考虑充分,校核全面;仪表板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人机工程学,主要为仪表板上各种开关件及杂物盒、点烟器等的布置要尽量满足人体工程学的要求,既要美观,又要方便实用;仪表板需要满足国家强检项目,主要是除霜的要求,前方视野的要求和燃烧特性要求,除霜对空调和仪表板同时提出要求,并借助CAE分析及样件制作来满足条件,前方视野对方向盘、仪表板等同时提出要求,要求在造型和总布置阶段就对视野校核完整,关于燃烧特性及气味性等其他要求,我们必须在仪表板的材料上下功夫,争取在相应价位的车上采用物美价廉的材料。
仪表板设计规范

商密×级▲仪表板总成开发规范2006-03-10发布200×-××-××实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200×前言本规范按照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规范的标准格式的规定进行编写。
本规范由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规范由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委管理。
本规范起草单位: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本规范主要起草人:苏忠、王晓、苏童本规范批准人:(五号宋体)Ⅰ—200×引言汽车的自主开发是中国汽车业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也是长安车的生存之本。
在汽车内外饰开发设计中,仪表板总成设计是最难的,它代表着内外饰件自主开发设计的水平和标准。
在此,特编写此规范——《仪表板总成设计规范》,希望将自己多年来对仪表板设计的理解及经验与大家共同分享,更希望对对那些刚刚接触到仪表板开发的人员和对长安公司的自主开发有一些帮助。
本规范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大家能给予指正。
—200×仪表板总成开发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汽车仪表板总成在开发设计过程中应遵守一些要求和标准,规定了仪表板总成开发的一般过程、材料的选择、结构及生产工艺等。
本规范适用于注塑成型为主、搪塑、吸塑软化生产工艺的M1、N1类车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4094-1999 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GB 11552-1999 轿车内部凸出物GB 11555-1994 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GB 11556-1994 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 11562-1994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CM VR A01-01 车辆识别代号(VIN)管理规则QC/T 29089-92 汽车软化仪表板表皮GB8410 汽车内饰材料燃烧特性试验方法GBT1040 塑料拉伸试验方法HG 2-167 塑料撕裂强度试验方法GB7141 塑料热空气老化试验方法(热老化箱法)通则GB 9344 塑料氙灯光源曝露试验方法GB 2410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CM VR A01-01 车辆识别代号(VIN)管理规则GB/T 15585-1995 热塑性塑料成型收缩率的测定GB1634.1-2004 塑料变形温度的测定(通用试验方法)GB/T1843-1996 塑料悬臂梁冲击试验方法GB9342-1988 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QC/T15-1992 塑料洛氏硬度试验方法QC/T17-1992 汽车塑料制品通用试验方法3 设计内容3.1 设计输入3.1.1 市场定位及设计任务书市场定位:根据制造厂对整车的市场定位,包括市场预测、销售目标人群、确定仪表板的整体风格、目标价格及档次。
汽车主副仪表板系统设计指导

仪表板设计指南1简要说明1.1仪表板知识简要说明仪表板是汽车中非常独特的部件,集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与装饰性于一身。
除了要求有良好的刚性及吸能性,人们对其手感、皮纹、色泽、色调的要求也愈来愈高。
仪表板因其得天独厚的空间位置,使愈来愈多的操作功能分布于其中,除反映车辆行驶基本状态外,对风口、音响、空调、灯光等控制也给予行车更多的安全和驾驶乐趣。
因此,在汽车中,仪表板是非常独特的集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与装饰性于一身的部件。
首先,它需要有一定的刚性以支撑其所附的零件在高速和振动的状态下保证正常工作;同时又需要有较好的吸能性使其在发生意外时减少外力对正、副驾驶员的冲击。
随着人们对车的理解愈来愈超出其功能,对仪表板的手感、皮纹、色泽、色调也逐渐成为评判整车层级的重要标准。
仪表板通常包含仪表板本体(壳体)、仪表、空调控制系统、风道/风管、出风口、操作面板、开关、音响控制系统、除霜风口、除雾风口、手套箱、左盖板、装饰板等零件。
大部分仪表板还包含:储物盒、驾驶员侧手套箱、扬声器等饰件和时钟、金属加强件、烟灰盒、点烟器、杯托等功能性零件;部分中高档汽车设计有卫星导航系统、手机对讲系统、温度传感系统,USB-SD卡接口等高端产品。
仪表板简称IP(Instrument panel),是汽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1.2仪表板的分类仪表板按安全性可分为无气囊仪表板和带气囊仪表板。
随着人们对安全性的重视,客户对带PAB、KAB(膝部气囊)仪表板需求加大,主机厂也将此作为卖点之一。
气囊打开在保护乘客的同时,也可能伤害乘客,尤其是儿童。
因此,现在设计仪表板气囊已开始加装气囊屏蔽开关。
为气囊的正常开启,在气囊上方多设计有气囊盖板,在其打开时释放气囊。
但其与仪表板匹配处存在可视装接线,影响整车美观。
为此,近年愈来愈多车型的仪表板设计为无缝气囊仪表板。
既能保证气囊正常开启,又无可视装接线。
仪表板按舒适性可分为硬塑仪表板、软质仪表板。
汽车副仪表设计知识点汇总

汽车副仪表设计知识点汇总在汽车设计中,副仪表是指驾驶员座舱内的附属仪器,用于向驾驶员提供各种车辆信息和数据。
它不仅起到美化车内环境的作用,还承担着重要的功能性任务。
本文将就汽车副仪表设计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帮助读者了解其设计原则和关键要素。
一、符合人机工程学原则在汽车副仪表设计中,人机工程学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设计师需要考虑驾驶员在不同行驶环境下的视觉需求、操作习惯和身体舒适度。
下面将介绍几个与人机工程学相关的知识点。
1. 视觉排布合理:副仪表的排布应该符合人眼的视觉习惯和视觉搜索原则,重要信息应放置在视线中央或者易于注意到的位置,避免眼睛需要频繁调整。
2. 字体和图标设计:选择易于辨识和阅读的字体和图标,避免出现模糊或相似度过高的情况。
同时,可以利用颜色和亮度的变化来突出重要信息,帮助驾驶员迅速获取所需数据。
3. 操作按钮布局:为了方便驾驶员进行操作,按钮应该安置于易于接触的位置,并根据功能进行分组。
此外,按钮的触感和反馈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以避免误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
二、关注信息展示效果副仪表的主要任务是向驾驶员提供各种车辆信息和数据,因此信息的展示效果尤为重要。
以下是关于信息展示的几个知识点。
1. 显示器技术选择:根据可用空间和预算情况,选用适当的显示器技术,如液晶显示器(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或薄膜晶体管(TFT)等。
同时,要注意显示器的亮度和对比度,以及在不同光线条件下的可读性。
2. 信息数量和布局:根据驾驶员的需求和安全考虑,合理确定需要显示的信息数量。
过多的信息容易干扰驾驶员的注意力,过少则可能导致信息不足。
同时,信息的布局要合理清晰,确保驾驶员能够快速获取所需信息。
3. 动画和过渡效果:适当应用动画和过渡效果,可以提升信息传达的效果和用户体验。
但是需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以免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
三、符合法规标准在汽车副仪表设计中,符合法规标准是保证安全性的基础。
设计师需要了解并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副仪表的合规性。
仪表板内部凸出物法规介绍、校核及实例分析

仪表板内部凸出物法规介绍、校核及实例分析目录一.内部凸出物相关法规介绍二.仪表板内凸校核区域的上下分界线三.免检区域的确定四.静态头部碰撞五.头碰区域制作技巧六.副仪表台检测区域及腿部保护七.校核实例(一)八.校核实例(二)内部凸出物相关法规介绍 内部凸出物法规代号:GB 11552-2009该法规引用的条例:•GB11551-2003 乘用车正面碰撞的成员保护•GB14166 机动车成年乘员用安全带和约束系统•GB15083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实验方法•ISO2575:2004道路车辆操纵件、指示器和信号装置符号•ISO6487:1980碰撞实验测量技术、检测仪器法规规定的内部突出物校核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乘员舱内部构件(内后视镜除外)、操纵件、顶盖或活动顶盖、座椅靠背和座椅后部零件在凸出物方面的要求,以及车窗、天窗和隔断系统的电操作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M1类汽车。
内部凸出物相关法规介绍 该标准最早版本为GB11552-1989,并于1999年进行第一次修订。
目前版本为该标准的第二次修订。
本次修订的技术内容修改采用ECE R21《关于机动车内部凸出物的认证统一规定》(修订版2 )及随后截止到2003年1月发布的所有的增补件、勘误表(英文版和法文版)。
本次修订主要涉及的内容是:增加动态方法确定头部碰撞区域的方法、增加电动车窗、活动顶盖(包括天窗)以及隔断系统的电操作要求,及使标准要求描述更加准确。
该标准开始执行日期:•对于新认证车型:本标准自2012年1月1日起实施•对于在生产车型:本标准自2013年1月1日起实施内部凸出物相关法规介绍 内凸法规中对IP所作的几点规定:• 1. 基准区:法规内规定了IP内凸校核的区域,如下图所示,因现阶段驾驶侧安全气囊已成为主流配置,所以驾驶侧有相应的免检区域。
仪表板上下分界线以下的区域为免检区域,但是需做防止出现腿部伤害。
头碰实验区内部凸出物相关法规介绍• 2.尖棱:尖棱是指曲率半径小于2.5mm的刚性材料的棱边,但不包括从仪表板表面测量凸出高度小于3.2mm的情况,对于凸出高度小于3.2mm的情况,如果凸出高度不大于其宽度的一半(即凸出结构宽度大于凸出高度的两倍),并且其边缘是圆钝的,就可以不对最小曲率半径提出要求。
仪表板校核规范

编制 平 台文件编号分析报告_零件名称_校核者_版本号_日期 审核 系 统 仪表板日期批准项 目属 性 (FMEA 零件编号、周边配合零件清单)1、法规校核(1)风窗玻璃除霜除雾系统的性能要求(GB11556/GB11555)(EEC 78/317) (FMVSS103) (2)内部凸出物要求(GB11552)(ECER21-01)(FMVSS 201)(3)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GB11562)(77/649/EEC )(FMVSS 219) (4) 道路车辆 车辆识别代码(VIN )(GB16735)(EEC 76/114)(FMVSS Part 565) 目标值(根据目标市场确定标准,如:兼顾国内、欧洲、美国等标准):(1)按国标GB11556规定试验规范要求, 在试验开始后20、25、40min 时,达到标准要求除霜效果的值,GB11555要求10min 后,至少将A 区90%和B 区80%面积上的雾除净。
为提高除雾效果,可参考我公司目前较好的试验结果作为目标要求:2min 后,除雾面积约85%~90%,4min 后全部除完。
(2)内部凸出物要求(国标GB11552;欧洲ECER21-01;美国FMVSS 201):在标准规定的基准区内不得有任何危险的可能导致乘员严重伤害的粗糙表面或尖棱。
设计经验值一般仪表板水平线上部,圆角大于3.5mm,仪表板水平线下部圆角大于2.5mm(3) GB11562上要求通过V2垂直于Y 基准平面且与转向盘上边缘相切的平面,如该平面相对水平面至少向下倾斜1度时,则转向盘上边缘以下的仪表板所构成的障碍是允许的。
(4)中、欧标准要求VIN 标牌在仪表板的右侧,而美标要求在仪表板的左侧。
B .除霜中心沿出风方向做出的线与前风挡的交点最好落在B 侧除霜风向尽量侧风窗玻璃上人除霜向看外后视镜量落在B 下边缘与区下边缘间(3) 按1975年颁布的ISO3958《道路汽车-轿车-驾驶员手控作况时男、女驾驶员的手动范围。
仪表台系统设计规范

JIP-0131仪表板部件的异响要求
JIP-0132副仪表台台电线间隙要求
JIP-0133乘客安全气囊不激活的指示器的设计和布置
JIP-0134仪表的可维护性要求
J10581 仪表台硬币盒尺寸测量方法
J12409 杯托稳定性试验方法
J30297 杂物箱盒锁操作力试验方法
GB8410-2006内外饰材料燃烧性
GB11552-1999车内部凸出物
JS86BB-1K266-AA商标编码和零件号技术要求
JWSS-M99P23-B零件材料技术要求
JWSS-M15P4-E硬装饰零件材料技术规范
JWSS-M99P9999-A1零件材料技术要求
JWSS-M15P45-A软装饰系统零件性能规范
当对适用级车辆用标准的路谱进行激励时,在前50,000英里顾客里程内,仪表台系统及相关零件部在驾驶员侧和副驾驶侧不应发出令顾客厌烦的噪声.(主观评价不低于8级水平或测量值不大于48dB);当顾客里程达到150,000英里时,不应发出超过52dB的噪声,主观评审不小于6级水平.
在多轴试验台震动试验过程中,每天试验结束时都需做主观评审,声音应该在驾驶员侧测量.要求满足JIP-0001的有关规定.
JIP-0102烟灰盒内安装的点烟器操作性
JIP-0104转向柱的固有频率
JIP-0105仪表板抗暴晒性能
JIP-0107仪表板全球体构工艺-必须
JIP-0108仪表板全球体构工艺-需要
JIP-0109伸缩式烟灰盒的防火要求
JIP-0110仪表板车身连接刚度
JIP-0112杂物盒拆除方便性-售后性要求
JIP-0023茶杯托架-环境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规和设计规范要求
一:需要检查副仪表板本体和内部功能件,副仪表板本体和内部功能件满足人机工程要求,包括手部空间,头部空间,脚膝空间等。
参考布置要求:
1.操纵件尽可能布置在人手易于触摸区域
2.乘客头部和脚,膝部有足够的运动空间.
二副仪表板内部突出物符合国标关于轿车内部凸出物的要求
三扶手(Armrest) "参考布置要求:尽可能布置在人手易于触摸区域四:副仪表板总成定位安装和拆卸考虑副仪表板总成安装及拆卸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五:副仪表板总成的零件分割:考虑副仪表板总成的制造工艺性, 以及总价.
六:副仪表板总成的A表面考虑各个零件之间的定义的合理性
八:副仪表板总成的刚度副仪表板总成的刚度需满足相关的要求
九:副仪表板总成的固有频率副仪表板总成的固有频率需大于等于25Hz 十:副仪表板总成能承受的静态载荷副仪表板总成能承受的静态载荷需满足。
十一:副仪表板子系统的固有频率副仪表板子系统的固有频率需大于等于45Hz。
十二:烟灰缸最小开口面积及容积
1、前烟灰缸(主烟灰缸):长方形宽度100毫米,圆形直径80毫米,开口面积5000平方毫米,容积200立方厘米
2、后烟灰缸(辅助烟灰缸):长方形宽度75毫米,圆形直径50毫米,开口面积2000平方毫米,容积80立方厘米
3、烟灰缸刚度烟灰缸在完全打开状态下,盖板中点受力11N,烟灰缸Y向的变形最大5mm, Z向的变形最大3mm
4、关于倒烟灰要求烟灰缸缸体可以在车内不使用任何工具从烟灰缸中取出,取出时手不碰到灭烟处,并倾斜小于10度
5、杯托尺寸驾驶员使用的杯托可以放入直径90毫米到110毫米的容器,设计目标值为90毫米,放入深度为75到100毫米,设计目标为80毫米。
日本车要求可放入直径52.5毫米,放入深度为104毫米。
6、杯托刚度在完全打开状态下,杯托盖板中点Y向受力11N的杯托最大Y 向变形.5mm, 盖板中点Z向受力22N的杯托最大Z向变形6mm
7、硬币的尺寸"需要3种中国硬币,尺寸如下:
1元直径25毫米厚度1.8毫米
5角直径20.5毫米厚度1.6毫米
1角直径19毫米厚度1.8毫米"
8、CD盒参考CD尺寸: 125X132X11
1、空调出风口尺寸仪表板必须提供最少4个空调出风口,有效面积要求在SDS Detail25014中定义,最大和最小出风口面积不能超过10%。
有效面积是指在叶片平行于气流方向时,未被出风口零件(叶片,关闭阀门,运动连接件…)阻挡的面积。
9、空调出风口布置出风口的布置和吹风方向的规定
10.变速杆与上面板间隙最小为4至6毫米
11、线束需在副仪表板内或铁件上增加适当的RIB和HOLE用于线束的连接固定.
12、风道最大限度的保证等横面积,内部表面需二阶连续.
13、支撑铁件要求厚度最小2.0毫米,需有四向和两向定位孔.
14、操作指示字体大小不小于2.5X4.0毫米,一般为.10X20毫米
15、反光表面所有高反光零件不能将太阳光,外部光源,内部光源反射到驾驶员和乘员的眼睛。
空间布置及间隙要求
16、副仪表板出风口与周边间隙出风口的布置和吹风方向的规定
17、副仪表板风道间隙前后风道最小间隙5mm,侧壁间隙最小
5mm。
18、副仪表板与周边间隙DVD与其它安装零件的间隙至少保证大于4毫米
19、导航传感器(yaw sensor)与周边零件最小间距为15毫米
20、副仪表板shift ring 与上面板间隙Shift ring 与上面板间隙为0,且有四周间隙大于3mm.
21、副仪表板杯托与周边间隙杯一周最小为4毫米,杯托面板与周边的外观配合间隙需大于2mm,上部取出空间最小为305毫米()。
若为双杯托则中心距最小为90毫米.
22、副仪表板电器开关与周边间隙电器开关与周边配合件最小间隙为0.5毫米。
23、副仪表板手刹杆部与周边间隙手刹杆部与周边最小间隙为5.0毫米。
24、扶手铁件铰链转轴最小直径3.6毫米,开启到最大位置与相邻件间隙最小5.0毫米。
开启角度最小90度。
25、手刹把手与周边的间隙Z , X向36mm, Y向6mm
26、排挡手球自动档周边间隙50mm, 手动档45mm.
27、鼓风机与周边间隙需10mm 以上, 若有绝热层,需保证绝热层与周边间隙6mm
28、外来风道在x 向风口对接部位需要至少+/- 3mm 的公差,任何方向10mm的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