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和液化 导学案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榆林市十一中学生自主学习方案班级组号________姓名学年2016-2017 科目物理课题第一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授课时间9/7主备人使用人八年级师生课型新授课审核签字学案序号4学习目标1.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沸点的定义。
3. 气体液化的一般方法。
重点1. 加快蒸发的一般方法。
2. 气体液化的一般方法。
3. 水的沸腾实验(现象、条件、结论)。
难点教师寄语格物而致知【自主学习】1. 什么是汽化?举个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什么是液化?举个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要让一件衣服快速晾干,你能想到哪些方法?【讨论展示】讨论一:观察课本图1-15所示晾晒衣服的情景,小组讨论:哪些因素影响了蒸发的快慢?讨论二: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小组讨论下列问题(1)水在沸腾前、后液面的情况如何,说明沸腾现象是剧烈还是平和?沸腾时水中的变化情况怎么样,说明汽化现象在哪些部位发生?(2)沸腾前、后水的温度变化情况怎样?(3)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那么沸腾是否继续进行?这是为什么?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汽化方式蒸发沸腾相同点不同点发生地点剧烈程度温度条件【检测小结】1.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做_____,由气态变为液态叫做_____。
其中_____需要吸热,_____需要放热。
2. 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和_____。
其中_____只发生在液体表面,而且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_____不仅发生在液体表面,而且液体内部也会发生,但是它只有温度达到_____,继续_____的情况下才能发生。
3. 在生活中,妈妈总是把衣物晾晒在有阳光的地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爸爸总是把稻谷摊开来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时候为了让衣服快一点干,我们还会用电风扇吹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4. 夏天游泳时,在水里不觉得冷,上了岸觉得冷,这是因为()A. 水的温度高,空气的温度低B. 空气比水容易传导热量C. 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要吸收热量D. 以上都不对5. 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A. 逐渐升高B. 不变C. 逐渐降低D. 忽高忽低6. 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它的示数将()A.一直升高 B.一直下降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7.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瓶装矿泉水时,会发现瓶外壁“出汗”,这是()A.水从瓶内渗出来的结果 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C.空气中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D.瓶外壁上的水汽化产生的现象8. 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块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口腔中,这样做的目的是()A.给小镜子消毒 B.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空气液化C.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 D.使病人不感觉到冷9. 在制药时,为了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可以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温度下提取,则应采用的方法是()A. 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B. 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C. 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D. 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10. 夏天吃冰棒时,冰棒的周围会出现“白气”,冬天烧开水时,水壶嘴口也会出现类似的“白气”,你觉得它们相同吗?请你运用你今天所学习的物理知识解释以上现象。
《3.3液化和汽化》导学案

3.3 汽化和液化【我的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
(3)知道蒸发和沸腾是两种不同方式的气化现象,知道他们的异同点。
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4)能通过实验,用图像描述水沸腾时的变化情况,知道沸腾图像的物理意义。
(5)能用汽化和液化的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前预习案------------------------------------------------ 【我的预习任务】1.晒在太阳下的衣服会干,水去哪儿了?长时间加热的水会减少,水去哪了?2.从冰箱里拿出的雪糕为什么会出现白雾?【我的疑惑】----------------------------------------------课中探究案-------------------------------------------------- 【我的任务】(一)汽化和液化汽化:液化:【活动一】:观察现象、思考现象产生的原因对比两个生活实例:一锅水用锅煮能变干;水变成了,发生现象。
放在自然环境下,同样多的水经过一段时间也能变干,水变成了,发生总结:两者现象,说明汽化的方式有和两种。
【活动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阅读书本p59页实验内容,了解实验过程,进行小组探究进行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记录实验数据时间/min 0 …温度/℃90观察到的实验现象:2仿照绘制晶体熔化图像的方法,绘制水沸腾温度与时间关系图像。
3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是:4沸点:【活动三】:探究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写实验结论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活动四】:同学们向手上滴一滴酒精,有什么感觉?再对着酒精的皮肤再吹一口气又如何?初步结论:滴酒精的皮肤有的感觉,再吹一口气皮肤上的感觉。
结论:蒸发时热。
《汽化与液化导学案》

《汽化与液化》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汽化与液化的基本观点和特点;2. 掌握汽化与液化的过程和条件;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导学内容:1. 汽化与液化的定义;2. 汽化与液化的特点;3. 汽化与液化的过程;4. 汽化与液化的条件。
三、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固液相变和液固相变的过程及条件,引出汽化与液化的观点。
2. 观点诠释:讲解汽化与液化的定义,明确二者在物质的状态变化中的作用。
3. 特点分析:分析汽化与液化的特点,包括温度、压力等因素对其影响的讨论。
4. 过程讲解:详细介绍汽化与液化的过程,以水的汽化与液化为例,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物理原理。
5. 条件探究:讨论汽化与液化发生的条件,包括温度、压力、物质的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6.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加深对汽化与液化的理解。
7. 总结提升:对汽化与液化的观点、特点、过程和条件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进修收获。
四、导学作业:1. 完成相关知识点的课后习题,稳固所学知识;2. 思考汽化与液化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途景,并写一篇小结。
五、拓展延伸:1. 了解其他物质的汽化与液化过程,比如液氮的液化过程;2. 探究汽化与液化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液化天然气的制备过程。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导学案设计,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汽化与液化的观点、特点、过程和条件,培养了他们对物质状态变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也引导他们关注物质状态变化在平时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提高了学生的进修兴趣和实践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案例和实验,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三节《汽化和液化》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制冷。
基础知识:1、汽化:。
汽化要热。
2、汽化的两种方式:和;3、沸腾:在液体的和同时发生的的汽化现象;4、沸点:各种液体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
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沸点还与气压有关。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水银的沸点是,酒精的沸点是。
5、液体沸腾的条件是:(1)温度要达到;(2)继续热。
6、蒸发:,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
它在温度下都能发生的。
液体蒸发过程中要热,所以蒸发具有作用。
7、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8、使气体液化的方式有和。
基础练习:一、填空题1、夏天自来水管外壁上的水珠是水蒸气由于遇冷发生的________________ ,而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利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液化成液体储存在钢罐里的。
2、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______的缘故。
3、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现象,很多热量,使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有经验的师傅在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水的,使手不会被烫伤。
4、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该过程水(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
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
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
5、湿衣服在通风处比无风的地方干得快,这表明_____________;一碗水洒在地面上比盛在碗里干得快,这表明_____________。
6、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透明的、沸点为13.1℃的液体氯乙烷,把准备施行手术的地方“冻结”起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液态和气态可相互转化,知道汽化和液化的概念;2.知道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掌握沸腾和蒸发的特点,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3.掌握水的沸腾的实验操作过程,能区别沸腾和蒸发;4.掌握汽化吸热、液化放热,知道蒸发有制冷作用;5.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汽化规律;6.了解生活中有关汽化和液化的例子。
中心任务:理解沸腾实验操作,沸腾和蒸发的过程,知道汽化和液化的吸放热过程。
设问导读一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沸腾1、什么是汽化;什么是液化?2、汽化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一种是。
3、什么是沸腾?4、你认真观察过水的沸腾吗?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实验过程:按图甲安装实验器材。
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
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仿照绘制晶体熔化图象的做法,绘制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如图乙。
乙时间/min012345690949899999999水的温度/C(2)实验现象:①(沸腾前或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由大变小,如图甲所示;②(沸腾前或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由小变大,如图乙所示,到水面破裂开来;③沸腾时,继续,水温。
(3)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5、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了解几种液体的沸点。
6、沸腾的条件:。
7、沸腾的特点:。
知识拓展:液体的沸点除了跟液体的种类有关外,还与气压有关。
气压增大,沸点升高(高压锅原理);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自我检测一:1、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当先调整图甲中 (选填“A”或“B”)的高度。
(2)某小组用相同的装置先后做了两次实验,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a、b两条图线。
由图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保持。
(3)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持续。
最新-《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优秀12篇】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优秀12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汽化和液化教案1教学目标:1、知道汽化、液化,理解汽化、液化可逆2、探究水的沸腾现象,知道沸点3、知道蒸发可致冷4、知道液化的两种方式5、结合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激发学习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的兴趣教学重点:1、水的沸腾2、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3、液化的方式教学难点:沸腾与蒸发的区别教学过程:复习引入1、熔化过程中,要吸热还是放热?2、晶体熔化条件、特征各是什么?3、凝固,要吸热、放热?4、由三态变化引入汽化、液化新课。
探究新知一、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分类:沸腾、蒸发(一)沸腾1、定义: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剖析:①发生部位:液内和液表②发生温度:一定温度(沸点)③程度:剧烈2、水的沸腾实验:⑴目的: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沸腾温度⑴装置:注意:器材;组装等⑴沸腾前的现象:少量气泡形成,气泡上升变小,未到水面消失。
⑴沸腾时的现象:大量气泡形成,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
⑴记录表格时间/min温度/⑴⑴图像:(描点作图;图像分析)⑴沸点:定义: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②影响因素:液体种类;液表的气压(由学生阅读教材P60的小资料《几种液体的沸点》归纳)③水的沸点:1标压下,是100⑴补充:液体温度计中液体选用要求凝固点<被测液体温度<沸点3、沸腾条件:①温度条件:温度达到沸点②热量条件:不断吸热练习: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谁沸腾后,试管中的水是否沸腾?4、沸腾的特征:①温度特征:温度不变(保持在沸点)②热量特征:不断吸热学生讨论:教材P60想想议议(如下图)——纸锅如何将水烧开的?⑴注意:不要让火苗烧到水面上的纸⑴水沸腾而纸锅不燃烧:纸的最高温度为水沸腾时的温度,达不到纸的沸着火点。
(二)蒸发1、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气化现象。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导学案 使用时间: 编制人: 审核人: 班级: 小组: 姓名: 导学案编号:81WL005 1.5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学习目标】1、我要理解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 我要仔细观察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 我要知道汽化的两种方式及其异同点;理解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1、 蒸发吸热的探究过程。
2、 通过设计实验归纳影响蒸发快慢的几个因素。
【新知探究】 仔细阅读课本第20页-23页的相关内容,独立完成下列小题: 1、 什么是汽化?汽化分为哪两种方式? 2、 什么是液化?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是什么? 3、 什么是沸腾?水沸腾时有什么现象?水的沸点与什么因素有关? 4、 什么是蒸发?简要说出沸腾和蒸发有什么异同点? 5、 简要说出电冰箱的工作原理。
6、 在预习过程中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请写在下面。
【合作探究】 1、物质由 态变为 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汽化现象需要 。
(吸 热、放热)汽化的两种方式有 和 。
2、蒸发是发生在液体 (表面、内部)的一种汽化现象,蒸发可以在 下进行。
蒸发过程是 (吸热、放热)的,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是:1) 的大小,2) 的高低。
3)的快慢4) 的种类。
3、沸腾是在液体 和 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 ,在 下,水的沸点是 。
水沸腾前的现象是:气泡少,气泡越往上升越 (大、小);声音响度 ;(大、小)温度一直 ;(升高、降低、不变)。
水沸腾时的现象是:气泡多,气泡越往上升越 (大、小);声音响度 ;(大、小);温度一直 ;(升高、降低、不变)。
液体沸腾的条件是1)达到 。
2)继续 。
:4、______和______是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液化石油气是利用______的方法实现的 5、 打开冰箱门,看到冒“白气”,这“白气”是______,这是由于______遇冷______形成的。
【达标测评】 1、夏天用电风扇吹,人会感到凉快,这是因为 2、 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3、 雾与露是空气中水蒸气______形成的。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汽化和液化》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汽化和液化的定义和意义。
2、掌握汽化和液化的原理和过程。
3、理解温度、压力和汽化/液化气体压力等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
4、能够解释汽化和液化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及影响。
二、知识要点1、汽化(1)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2)分类:蒸发和沸腾。
(3)影响因素:温度、压力和表面积。
(4)沸点:液体达到特定温度时,其蒸汽压力等于环境压力,该温度即为沸点。
(5)吸热温度:汽化过程中,物质吸收外界热量的温度。
2、液化(1)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2)分类:加压、降温、压缩。
(3)影响因素:压力和温度。
(4)蒸发:气体分子脱离物质表面,变成自由状态的过程。
(5)沸腾:液体内部产生大量气泡,形成剧烈的沸腾现象。
3、汽化和液化的应用(1)汽化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晾晒衣物、皮肤表面水分蒸发等。
(2)液化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气体打火机、液化石油气等。
三、学习活动1、阅读课文,理解汽化和液化的定义和过程,并思考下列问题:(1)汽化和液化的区别是什么?(2)什么是沸点?什么是吸热温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3)什么是蒸发?什么是沸腾?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4)汽化和液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的?2、完成下列问题,检验自己对汽化和液化的理解:(1)为什么我们在煮开水时可以听到气泡声?这是哪种物态变化的过程?(2)为什么夏季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到冷?(3)为什么可以通过加压的方法将常温下的气体液化成液态?3、通过实验或观察生活实例,理解汽化和液化的原理和过程,并回答下列问题:(1)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汽化和液化现象各两个,并说明是哪种物态变化过程。
(2)在沸腾过程中,物质需要吸收热量,但温度却保持不变,这是为什么?(3)在液化过程中,气体需要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力,这是为什么?4、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汽化和液化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及影响:(1)汽化和液化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举例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导学案 学生姓名:________ 成绩等次:____
3 三、汽化和液化
[导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汽化以及汽化的两种不同方式;蒸发和沸腾的特点及其区别;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知道蒸发吸热致冷;
2.知道液化的概念和气体液化的条件;知道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课堂导学]
一、汽化 自读课本21--22页内容,完成
物质由___态变为___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___
1.蒸发:在_________发生的_____的汽化现象,蒸发在____________都能进行.蒸发过程要_____.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为什么蒸发能够致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沸腾:探究---水的沸腾
(1)给绕杯中的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__,当水的温度上升到______时开始沸腾,水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 水的温度________,当停止加热,水的沸腾_____.
可见水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______,且________;
水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水的______.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
沸腾是在液体______和_____同时发生的______的汽化现象.沸腾时液体内部大量的气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出气泡中的水蒸汽.
3.根据下表的实验数据,在右图中做出水的沸腾图像,并进行分析
查看液体的沸点,知道几种液体的沸点。
液体的沸点跟______有关,气
压增大,沸点_____.
二、液化 自读课本23--24页内容,完成
1.液化:物质由___态变成___态的过程.气体液化时要___热
2.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导练]
1.夏天在打开电冰箱的门时,常会看到“白气”,这是因为周围空间的______遇冷______而成的;而水沸腾时在壶口形成的“白气”又是水经过______后又______形成的;而从冰箱里取出的“雪碧”瓶放在桌上一会,会发现瓶壁的四周附着许多小水珠,这是由于______的水蒸气______而成的.
2.夏天游泳时,在水里不觉得冷,上了岸觉得冷,这是因为 ( )
A.水的温度高,空气的温度低
B. 空气比水容易传导热量
C.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要吸收热量
D. 以上都不对
3.如图,两只相同的温度计,其中包有湿棉球的示数较低,原因是 ( )
A.水蒸发放热
B.水蒸发吸热
C.水凝固放热
D.水凝固吸热
4.在卫生间里洗过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一段时间又变得清晰起来。
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_后______
5.在烧瓶中装一些刚停止沸腾的水,然后用抽气机抽去瓶中的空气,这时水面上的气压______(选填
4 “减小”、“不变”或“增大”),可以观察到瓶中的水又沸腾起来了,可见______液面上方的气压可以使水的沸点降低。
6.做一做:向手背吹气时,手背会感到___(填“冷”或“热”),这时发生了_____现象。
向手背哈气时,手背会感到___(填“冷”或“热”)这时发生了____现象。
7.“神舟三号”发射时,“长江二号”捆绑式火箭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发射架要______.为了保护发射架,就在发射台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_____时要______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
8.日常生活中,炸麻花用油,煮饺子用水,这是因为油和水的_____不同,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温度。
9.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有一种气体打火机,内装燃料是液态的丁烷,通常情况下,丁烷是气体,人们是用_________方法将其变为液态的。
烧饭的锅盖掀开后,盖内有大量水珠,这是通过____________方式形成的。
10.有的同学在擦眼镜时先向眼镜“哈气”,使眼镜变得潮湿从而更容易擦干净,这个过程中水蒸气发生了______现象,此现象是一个___热过程。
[知识小结]
1.汽化:物质由___态变成___态的过程;汽化有两种方式:______和______。
汽化过程要___热.
2.蒸发:发生在液体______的_____的汽化现象。
蒸发在________________发生.
3.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
4.沸腾:在液体的______和______同时发生的______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_____。
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______,且_________.
液体的沸点与______有关,气压增大,沸点_____. 5.液化:物质从______变为______叫液化.液化的两种方式:_____和______。
液化过程要___热.
[当堂检测]
1.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
2.扇扇子人感到凉快,主要是因为扇来的风 ( )
A.降低了周围的温度
B.降低了人的温度
C.加快了人身上的汗水的蒸发
D.赶走了人周围的热气
3.图中有甲、乙两容器,装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酒精,过了一会儿____
容器中酒精多
4.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
A. 逐渐升高
B. 不变
C. 逐渐降低
D. 忽高忽低
5.将烧红的铁块突然丢入水中,水面冒出“白烟”,是因为 ( )
A.水迅速汽化形成水蒸气
B.水先迅速汽化形成水蒸气,然后水蒸气又液化形成小水珠
C.水迅速升华形成水蒸气
D.水先迅速汽化形成水蒸气,然后水蒸气凝华形成小水珠
6.居民使用罐装液化石油气,在生产与使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生产时,用加压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
B .生产时,采用降温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
C .使用时,液态的石油气要升华成气体 D
.使用液化气时,液态的石油气发生沸腾现象
[课后作业] 1.完成课本24—25页作业 2.完成配套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