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NO:19

合集下载

导学案:汽化和液化

导学案:汽化和液化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和液化。

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4.知道是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5.知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6.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二、学习内容预习形成一汽化:汽化现象分为:____、____,两种形式都要吸热。

沸腾和蒸发的区别:1.蒸发:(1) 蒸发现象:①湿衣服放在户外,很快就会干②教室洒过水后,水很快就干了(2) 蒸发吸热,有_____作用:(3) 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①液体自身的温度。

②液体蒸发的表面积。

③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

2.沸腾:(1) 沸腾现象:例-水沸腾,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释放出水蒸气。

(2) 沸腾规律:液体在沸腾时,_________,但______________。

(3) 液体沸腾必要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有关沸点知识:①液态氧的沸点是-1830C,固态氧的熔点是-2180C。

-1820C时,氧为气态。

-1840C时,氧为液态。

-2190C时,氧为固态。

-1830C氧是液态、气态或气液共存都可以。

②可用纸锅将水烧至沸腾。

(水沸腾时,保持在1000C不变,低于纸的着火点)③装有酒精的塑料袋挤瘪(排尽空气)后,放入800C以上的水中,塑料袋变鼓了。

(酒精汽化成了蒸气。

酒精沸点为780C,高于780C时为气态)液化:1.液化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液化的方法分为:______、_____两种方法(1) 降温(遇冷、放热)液化:(2) 压缩体积液化:①在常温下,将石油气压缩放入钢瓶中,以液态石油气的形式保存。

②“长征”火箭的燃料和助燃剂分别是:压缩成的“液态氢”和“液态氧”。

③打火机中,常用压缩后的液态“丁烷”作为燃料。

1.液化放热:①北方的冬天,在室内暖气管道中通以灼热的水蒸气来取暖,最后在管道另一头回收到的是水。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第3节汽化和液化(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以及汽化的两种不同方式;2、蒸发和沸腾的特点及其区别;3、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知道蒸发吸热致冷;学习重点:1、蒸发和沸腾的特点及其区别;学习难点:2、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知道蒸发吸热致冷;预习案【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用5分钟时间阅览课本,标记勾画重点语句、在疑难问题处作好笔记;再用5分钟时间认真研读重点部分、理清内容的逻辑结构并完成预习自测【教材助读】知识准备:学法指导:预习自测:1、汽化:;2、汽化的两种方式:和;3、蒸发:在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

4、沸腾:在液体的和同时发生的的汽化现象;5、沸点:各种液体的温度,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水银的沸点是,酒精的沸点是。

课内探究学始于疑:舞是气体吗?那它是怎么形成的呢?质疑探究演示课本实验4.3—1,并解释这些变化。

1、汽化:物质由态变为态,汽化的两种方式是2、沸腾:在液体的和同时发生的的汽化现象3、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1)、沸腾前给水加热时,可看到杯壁有,气泡,大小变,加热过程中,沸腾前水的温度,(2)、沸腾时,看到的现象是,要使水持续沸腾,必须,可见液体沸腾的条件是;(3)、沸点:,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水的沸点高低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不汤手的“开水”从何而来(4)、查看液体的沸点,记下几种液体的沸点。

液体的沸点跟有关。

3、蒸发:在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2、讨论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2)(3)3、讨论:为什么蒸发能够致冷?归纳总结知识网络图课堂练习:1、夏天扇扇子人感到凉快,主要是因为扇来的风( )A.降低了周围的温度;B.降低了人的温度;C.加快了人身上的汗水的蒸发;D.赶走了人周围的热气。

2、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B.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C.蒸发是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沸腾是在液体内部进行的汽化现象;D.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剧烈的汽化现象。

八年级上《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八年级上《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八年级上《汽化和液化》导学案1. 汽化和液化的定义汽化和液化是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转变为气态和液态的过程。

2. 汽化和液化的条件汽化和液化的发生需要满足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

•汽化:物质在达到其饱和蒸气压(即液体与气体平衡的压力)以上的温度下转变为气态。

•液化:物质在低于其饱和蒸气压的温度下转变为液态。

3. 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汽化和液化过程中,物质具有以下特点:•汽化:物质的体积增大,分子间距增大,分子速度增加,内能增加。

•液化:物质的体积减小,分子间距减小,分子速度减小,内能减小。

4. 汽化和液化的应用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在实际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4.1 汽化的应用•蒸发:液体中的分子越热越容易脱离表面进入气相,因此蒸发是汽化的一种常见表现形式。

蒸发广泛应用于干衣机、烘干机、空调等设备中。

•煮沸:在加热液体时,当温度达到液体的沸点时,就会出现剧烈汽化,形成气泡,进而使液体沸腾。

煮沸是一种常见的汽化现象。

4.2 液化的应用•液化石油气(LPG):将液化石油气锁在高压下可以减小体积,方便储存和运输。

液化石油气广泛应用于家庭燃气、热水器和汽车燃料等领域。

•液化天然气(LNG):天然气在-160摄氏度下被液化后,其体积相对较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液化天然气被广泛应用于天然气发电厂以及液化天然气船舶等领域。

5. 汽化和液化的实验为了更好地观察汽化和液化现象,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实验。

5.1 汽化实验材料: - 一个保温杯 - 烧杯 - 烧杯架 - 水 - 温度计步骤:1.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

2. 将烧杯放在烧杯架上,加热烧杯中的水。

3.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4. 观察烧杯中的水是否开始汽化,记录下开始汽化的温度。

5. 进一步加热水,观察水的汽化情况,记录下不同温度下的汽化现象。

5.2 液化实验材料: - 一个密封容器 - 水 - 气球 - 温度计步骤: 1. 在密封容器中倒入适量的水。

《汽化与液化导学案》

《汽化与液化导学案》

《汽化与液化》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汽化与液化的基本观点和特点;2. 掌握汽化与液化的过程和条件;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导学内容:1. 汽化与液化的定义;2. 汽化与液化的特点;3. 汽化与液化的过程;4. 汽化与液化的条件。

三、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固液相变和液固相变的过程及条件,引出汽化与液化的观点。

2. 观点诠释:讲解汽化与液化的定义,明确二者在物质的状态变化中的作用。

3. 特点分析:分析汽化与液化的特点,包括温度、压力等因素对其影响的讨论。

4. 过程讲解:详细介绍汽化与液化的过程,以水的汽化与液化为例,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物理原理。

5. 条件探究:讨论汽化与液化发生的条件,包括温度、压力、物质的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6.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加深对汽化与液化的理解。

7. 总结提升:对汽化与液化的观点、特点、过程和条件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进修收获。

四、导学作业:1. 完成相关知识点的课后习题,稳固所学知识;2. 思考汽化与液化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途景,并写一篇小结。

五、拓展延伸:1. 了解其他物质的汽化与液化过程,比如液氮的液化过程;2. 探究汽化与液化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液化天然气的制备过程。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导学案设计,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汽化与液化的观点、特点、过程和条件,培养了他们对物质状态变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也引导他们关注物质状态变化在平时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提高了学生的进修兴趣和实践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案例和实验,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学习目标】1•知道汽化和液化的含义,了解它们是互逆的两过程;2.了解沸腾现象及沸点的含义;3.知道蒸发和沸腾的区别,以及利用蒸发可以制冷。

【学习£难点】S点:通过生活经验归纳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吸热过程。

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总结出水沸腾的特点并对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自主学习】1.物质从_态变成_态叫做汽化,汽化需要_ (“吸”或“放”)热。

物质从_态变成_态叫做液化,液化需要_ (“吸”或“放热。

2.汽化两种方式分别是____ 和—(O沸腾: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的 _和 _______ 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有确定的—叫沸点。

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_ 沸腾时要持续加热,不断_______________ ,但温度__________ 。

(2)蒸发在(“一定”或“任何”)温度下进行,且只在液体_(“内部”或“表面”)发生的_____ C剧烈”或“缓慢”)的汽化现象。

3.气体液化的方法:(O降低________ ;(2)压缩 _________ °【合作探究】活动探究(-)1.观看实验视频探究水的沸腾。

(1)观察沸腾现象:沸腾时,大量气泡_____ (“上升”或“下降”),变—(“大”或“小”),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水继续__________ (“吸”或“放”)热,温度却 ___ C “变化”或"不变"),所以把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 __________ . (2)观察不同时刻水的温度,并选择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进一步认识沸腾时的特点:液体沸腾时温度必须达到 _______ ,液体沸腾时 ____ (“吸”或“放”)热,温度却 _________ C “变化”或“不变”)。

2.阅读补充材料,了解大气压与沸点的关系。

活动探究(二)1. 通过生活实例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 夏天大雨过后操场的积水,你有什么办法让它尽快变干呢? (2) 冬天甩干后的湿衣服,你有什么办法让它尽快变干吗? (3) 洗浴后潮湿的头发,你有什么办法让它尽快变干吗?从这些事例分析中,发现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___________ 、 _________ .2. 将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_ C 冷''或''热说明蒸发 或“放”)热;说明蒸发具有活动探究(=)1•通过阅读P61液化知识了解液化的两种方式和生活现象。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能比较两种方式的相同和不同。

2、了解影响蒸发的三个因素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确认液体蒸发时温度要降低,并以次来解释相关的现象。

3、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确认液体沸腾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的。

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但要吸热。

4、能用实例说明液化的两种方法和现象,确认气体液化时要放热,及液化的应用。

自主学习:用“用布蘸水”在黑板上写“汽化”两字。

问,黑板上的字怎么不见了?变成了一、汽化的概念:物质由态变为态的过程叫汽化。

汽化的两种形式是和。

1、沸腾:(1)做P14水的沸腾实验,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

沸腾前,,沸腾时,水温,同时有大量蒸气泡从及产生并迅速增大,汹涌冒出水面,气泡破裂开来放出。

小结:沸腾在下进行的,低于这个温度,液体升温,不;在这个温度,沸腾,但不升温。

沸腾是在和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虽温度不变,但要吸热。

(2)沸点是液体时的温度。

如水的沸点,在下是。

(3)“想想做做”纸锅烧水时纸锅为什么不会燃烧?2、蒸发:在温度下都能进行的现象。

蒸发在液体进行。

[1]液体蒸发的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各种生活中的实例来得出。

)(1)液体的蒸发越快;(2)液体的蒸发越快;(3)液体的表面蒸发越快举例:人们利用蒸发快慢三个因素来加快或减慢蒸发。

(1)农民在收割后,把谷放在通风的操场上太阳底下摊开来晒,然后隔段时间会把谷去翻翻,这里面用到了哪些原理?(2)在黑板上分别用水和酒精写蒸发两个字蒸发的快(3)在手背上涂山酒精会感到;刚从水中出来感到;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来,这样做的作用是;说明液体蒸发要。

小结:蒸发在液体进行;蒸发温度下都能进行;蒸发要热。

讨论:蒸发和沸腾(汽化的两种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液化的概念从态变成。

举例;热。

1、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1)(2)日常应用:气体打火机,液化石油气等。

2、水蒸气冒出上方,放手感觉烫。

第3节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第3节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第3节、汽化和液化【教学目标】知识与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3、知道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以及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4、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过程与方法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液化的两种方式和液体汽化的两种方法难点:蒸发和沸腾的特点及其区别【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夏天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变干了,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一会就干了,地上的水和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通过教材58页中“想想做做”看看能否知道。

实验现象:将塑料袋沉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来了,酒精变少了。

拿出来凉一会儿,看到塑料袋瘪了,有小液滴出现,小液滴是酒精,因为水没进去。

分析:塑料袋中的液态酒精受热后变成了气态酒精,物质从变成叫做汽化。

降温后气态酒精又变成了液态酒精。

从____ 变为____ 叫做液化。

沸腾和蒸发是汽化的两种形式,我们这节课就来了解它们【自主预习案】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做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蒸发,蒸发的特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④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做沸腾,沸腾的特点是① 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4、沸腾的条件是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探究案】知识点一:蒸发1•阅读教材“蒸发”有关内容蒸发:生活中的蒸发现象:2.(1)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晒衣服的?请其他学生回答这位同学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讨论出影响蒸发快慢的三要素。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学习目的:了解汽化的两种方式、液化的两种方法,了解汽化和液化是互逆进程。

知道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知道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要素; 了解水沸腾时的现象,会画液体沸腾图象学习重点:汽化的两种方式、液化的两种方法学习难点:蒸发和沸腾的异同一、自主学习① 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作的,并且只在液体外表发作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要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外表积⑶液体外表空气的活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外部和外表同时发作的猛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到达沸点。

⑵继续吸热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降低②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⑴ 降高温度;⑵ 紧缩体积。

益处:体积增加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放热二、协作交流教员用酒精棉球在黑板上写汽化两个字,一会儿黑板干了。

黑板上的酒精哪儿去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汽化罗列出生活中相似于酒精跑到空气中的汽化现象:总结:一、汽化 1、定义:物质由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_态。

2、汽化的方式有两种: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蒸发活动1:观察蒸发现象(1)在自己手背上涂些酒精,然后观察酒精的变化,手背上涂酒精处有何觉得?说明什么效果?答:酒精由 ______态变为______态,涂酒精处觉得________。

说明:1、酒精发作了________现象; 2、酒精蒸发需求___________。

(2)将一支液体温度计拔出烧杯内的酒精中,测量出酒精的温度,并停留一会儿,示数__________(是/否)变化;再把温度计从酒精中拿出,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_ _。

说明:1、酒精外部__________(有/没有)发作蒸发现象;2、蒸发______(有/没有)吸热致冷作用总结:二、蒸发 1定义:只在______ ____发作的汽化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NO:19
班级姓名小组等级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3、极度热情,投入学习。

重点难点: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
能力立意:通过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来理解汽化和液化现象。

使用说明:
1、用25分钟自学教材85-92页,疑点与盲点用红笔标记
2、用20分钟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准备课堂交流学习指导:联系日常生活的现象来加深理解
一、自主学习
摊开,这是因为决定蒸发快慢的因素是、、。

2.要使液体沸腾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二是。

3.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同质量的100℃的水烫伤厉害,这主要是因为水蒸气
的缘故。

4.把温度计的玻璃泡用棉花包上,蘸上酒精,酒精蒸发时温度计的示数,这是因为蒸发的缘故。

5.向手心吹气,感觉手凉,这是因为这是现象,热(吸、放)。

6.向手心呵气,感觉手暖,这是因为这是现象,热(吸、放)。

7.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是:都是物质从态变成态的汽化过程,都要从周围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不同点是:蒸发仅是在发生的汽化现象,而沸腾是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蒸发在都能进行,沸腾只能在一定的温度即下才能进行。

8.要使气体液化,可以采取和的方法实现,日常生活中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的方法,使它变成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

9、电风扇能加快人体表面的,使加快,人就感觉到凉快。

10、物质从态就成态叫做汽化,汽化要热,汽化有两种方式为和。

11、为了加快液体蒸发,可以。

12、要使水的沸点高于100℃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强火力
B.延长加热时间
C.加密闭的盖子
D.移往高处加热
13、为了使锅内的水温超过100℃,可以采取:()(A)把水倒掉一些再烧;(B)把火烧得更旺一些;
(C)移到高山上去烧;(D)给锅加上不漏气的盖。

14、关于雾的形成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雾是温度较低的水蒸气;
(B)雾是水蒸气在空中尘埃上液化成的小水珠;
(C)雾是悬浮在空气中的水蒸气;
(D)雾是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15、夏天,刚从冰箱里取出的棒冰会冒“白汽”,这是由于下列哪种情况产生的?()
(A)棒冰受热蒸发形成水蒸气;
(B)棒冰升华,由固体变为气体;
(C)棒冰蒸发的气体变成小水珠;
(D)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16、把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听到吱吱的响声并看到有“白气”冒出,这现象属()
A、液化
B、汽化
C、先熔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
17、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为100℃的水将:()
A、一定沸腾
B、一定不会沸腾
C、一定蒸发
D、都不可能
18、将手从水中提出离开水,觉得手凉些,是因为:()
A.一定是原来的水温比体温低造成的
B.一定是原来的水温比体温高造成的
C.水温和手温相同,拿出后凉的感觉是由于心理作用造成的
D.上面的说法都不正确
19、夏天扇扇子,会感到身上很凉爽,这是因为: ()
A.扇出的风把身体周围的热空气赶跑
B.扇来的风是凉的
C.扇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汗液蒸发时要吸热
D.扇来的风把身上的热吹掉了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压强,水的沸点不变
B.0℃的水变成0℃的冰要放出热量
C.松香由固态转化成液态时的温度不变
D.冰在升华时放热
21、图4—4中,小烧杯A和大烧杯B内都装有水,A与B不接触,
把B放在火上加热,使B中的水沸腾,在继续加热时:
[](多选题)
A.烧杯A内的水会沸腾
B.烧杯A内的水不会沸腾
C.烧杯A内的水会逐渐减少
D.烧杯A内的水不会减少
22、某同学做出的水的沸腾图象,如图所示
(标准大气压下)。

(1)图中t1=℃。

(2)线段表示水在沸腾。

从加热计时
开始经分钟水沸腾。

(3)到B点不再加热,水还能沸腾吗?说明
理由。

24、晒粮食时,为什么将粮食放在向阳、通风的地方,并把粮食摊开?
25、夏天,冰棒从冰箱内刚拿出来,冰棒周围冒“白气”,“白气”是什么,怎么产生的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