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光度计测试报告解读资料
灯具测试报告解读

灯具测试报告解读前言培训目的:能看懂灯具测试报告。
如有不妥之处,欢迎交流指正!一、使用积分球测试灯具报告色度参数色品坐标x色品坐标x、y、u、v:CIE1931色度图中,色品坐标以x、y表示,在CIE1976色度图中则以u、v表示。
根据色品坐标计算出相关色温。
相关色温:用绝对温度“K”表示,当光源所发出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的颜色相同时,相关色温该黑体的温度就称为该光源(灯具)的色温。
色温在2500-3300K的光源,颜色偏红,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色温超过时,颜色偏兰,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暖白:2500-4000K中性白:4000-5500K正白光:5500-7000K冷白光:7000以上注:色温只对白光有意义,对于单色光,就要看它的主波长了。
主波长:用某一光谱色,按一定比例与一个确定的标准照明体相混合而匹配出的样品色,该光谱色的波主波长长就是样品色的主波长。
峰值波长:光谱发光强度或辐射功率最大处所对应的波长。
通常你所看到的一束光,它并非是单一波长峰值波长的光,它是由很多波长的光组合而成的。
其中,某一波长的光的能量相对其它波长的光能量都大,则这一波长就是该束光的峰值波长。
半宽度:对于一个LED器件,其所发的光会在峰值λP处有所展开,其波长半宽度通常为10—30nm。
对于半宽度单色光,半宽度越小,说明LED器件的材料越纯,性能越均匀,晶体的完整性也越好。
色纯度:单色光是色纯度最高的颜色,当单色光掺入白光的成分越多时,色纯度就越低。
色纯度显色指数:光源对物体真实颜色的呈现程度称为光源的显色性。
显色指数用Ra表示,Ra值越大,光源的显色指数显色性越好。
显色指数中R1至R8的平均值就是Ra值。
R9至R15的含义:R9浓红色;R10浓黄色;R11浓绿色;R12浓蓝色;R13亮的浅黄-粉红色;R14中等程度的橄榄绿色;R15东方女性肤色。
光度参数光通量:光是电磁波辐射到人的眼睛,经视觉神经转换为光线。
分光光度计实验报告-分光光度实验报告

实验六 分光光度法测溴酚蓝的电离平衡常数王思雨 PB1220700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院摘要 本实验中我们通过使用722型分光光度计测量出了溴酚蓝(Bromphenalblue)的最大吸收波长,并了解了溶液浓度对λmax 的影响以及酸度对B.P .B 的影响和用缓冲溶液调节溶液酸度的方法。
关键词 分光光度计 溴酚蓝 电离平衡常数1.前言本实验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弱电解质溴酚蓝的电离平衡常数。
溴酚蓝是一种酸碱指示剂,本身带有颜色且在有机溶剂中电离度很小,所以用一般的化学分析法或其他物理化学方法很难测定其电离平衡常数。
而分光光度法可以利用不同波长对其组分的不同吸收来确定体系中组分的含量,从而求算溴酚蓝的电离平衡常数。
溴酚蓝在有机溶剂中存在着以下的电离平衡:HA H ++A -其平衡常数为: K a =+-[H A HA ][][](6-2) 溶液的颜色是由显色物质HA 与A -引起的,其变色范围PH 在3.1~4.6之间,当PH ≤3.1时,溶液的颜色主要由HA 引起的,呈黄色;在PH ≥4.6时,溶液的颜色主要由A -引起,呈蓝色。
实验证明,对蓝色产生最大吸收的单色光的波长对黄色不产生吸收,在其最大吸收波长时黄色消光为0或很小。
用对A -产生最大吸收波长的单色光测定电离后的混合溶液的消光,可求出A -的浓度。
令A -在显色物质中所占的分数为X ,则HA 所占的摩尔分数为1-X ,所以K X X a =--1[]A (6-3) 或者写成: lg PH lg 1a X K X=+- (6-4) 根据上式可知,只要测定溶液的PH 值及溶液中的[HA]和[A -],就可以计算出电离平衡常数Ka 。
在极酸条件下,HA 未电离,此时体系的颜色完全由HA 引起,溶液呈黄色。
设此时体系的消光度为D 1;在极碱条件下,HA 完全电离,此时体系的颜色完全由A -引起,此时的消光度为D 2,D 为两种极端条件之间的诸溶液的消光度,它随着溶液的PH 而变化,则有:D=(1-X)D 1+XD 2推出: 12D D X D D -=- 代入(4)式中得:lgD D D D PK a --=-12PH (6-5)在测定D 1、D 2后,再测一系列PH 下的溶液的光密度,以lg D D D D --12对PH 作图应为一直线,由其在横轴上的截距可求出PKa ,从而可得该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
分布光度计测试报告讲解

分布光度计测试原理
分布光度计(goniophotometer)用来测试灯具或光源的(空间) 光强分布、总光通量和灯具效率等参数,它是灯具配光性能测试 的主要测量设备。
1. 光强分布测量
以光源或灯具的光度中心为转动中心,光度探头在一定的距离下 绕中心转动,通过测量得出的法向照度值和被测光源与光度探头 之间的距离,即可计算得到灯具的空间光强分布,如下图所示。
对于有两个对称面的灯 具一般用两条特征曲线 来表示,不需要表示出 所有的发光强度分布曲 线。
灯具的光强分布曲线(配光曲线) 极坐标
灯具的光强分布曲线(配光曲线) 直角坐标
矩形网图
根据光强分布数据,做出两维的光强等值图。直观地显示灯 具的光强分布状况。常用于投光灯。
矩形等光强图要转化到B-β或A-α坐-γ坐标下表示的光强数据才能作图。常用于路灯。
光束角 (beam angle): 在某一平面上,50%最大光强之间的 夹角。
半峰边角 (half peak side angle): 在某一平面上,最大光强与50%最大 光强方向间的夹角。
光束角
灯具总光通量及灯具效率
根据灯具的发光强度分布数据可以计算出灯具的总光通量或部分光 通量。
环带光通量表格
环带光通量表格,使用C-γ坐标角度所分成的区域小块,右侧 两列是环带光通量。
上射 (下射) 光通比
灯具的总光通量分成上射光通量 与下射光通量两部分。根据上射 光通量与下射光通量,即可算出 上射光通比与下射光通比。 一般投灯灯具没有上射光通量, GOSoft软件中的投光灯具报告中 不显示这一指标。 道路灯具中,还分成上射路边光 通量与上射屋边光通量,下射路 边光通量与下射屋边光通量。
2020年整理分光光度计实验报告分光光度 实验报告.doc

实验六 分光光度法测溴酚蓝的电离平衡常数王思雨 PB1220700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院摘要 本实验中我们通过使用722型分光光度计测量出了溴酚蓝(Bromphenalblue)的最大吸收波长,并了解了溶液浓度对λmax 的影响以及酸度对B.P.B 的影响和用缓冲溶液调节溶液酸度的方法。
关键词 分光光度计 溴酚蓝 电离平衡常数1.前言本实验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弱电解质溴酚蓝的电离平衡常数。
溴酚蓝是一种酸碱指示剂,本身带有颜色且在有机溶剂中电离度很小,所以用一般的化学分析法或其他物理化学方法很难测定其电离平衡常数。
而分光光度法可以利用不同波长对其组分的不同吸收来确定体系中组分的含量,从而求算溴酚蓝的电离平衡常数。
溴酚蓝在有机溶剂中存在着以下的电离平衡:HA H ++A -其平衡常数为: (6-2)溶液的颜色是由显色物质HA 与A -引起的,其变色范围PH 在3.1~4.6之间,当PH ≤3.1时,溶液的颜色主要由HA 引起的,呈黄色;在PH ≥4.6时,溶液的颜色主要由A -引起,呈蓝色。
实验证明,对蓝色产生最大吸收的单色光的波长对黄色不产生吸收,在其最大吸收波长时黄色消光为0或很小。
用对A -产生最大吸收波长的单色光测定电离后的混合溶液的消光,可求出A -的浓度。
令A -在显色物质中所占的分数为X ,则HA 所占的摩尔分数为1-X ,所以(6-3)或者写成: lg PH lg 1a X K X=+- (6-4) 根据上式可知,只要测定溶液的PH 值及溶液中的[HA]和[A -],就可以计算出电离平衡常数Ka 。
在极酸条件下,HA 未电离,此时体系的颜色完全由HA 引起,溶液呈黄色。
设此时体系的消光度为D 1;在极碱条件下,HA 完全电离,此时体系的颜色完全由A -引起,此时的消光度为D 2,D 为两种极端条件之间的诸溶液的消光度,它随着溶液的PH 而变化,则有:D=(1-X)D 1+XD 2推出: 12D D X D D-=- 代入(4)式中得:(6-5)在测定D 1、D 2后,再测一系列PH 下的溶液的光密度,以对PH 作图应为一直线,由其在横轴上的截距可求出PKa ,从而可得该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
远方GO系列分布光度计测试报告第1页共15页

室内灯具光度数据C角度范围: 0度 - 360度C角度间隔: 22.5度γ角度范围: 0度 - 180度γ角度间隔: 0.5度测试速度: 中速测试系统: 远方(EVERFINE)GO-SPEX500_V1系统 V2.0.291环境温度:25.3℃环境湿度:65.0%测试距离:3.000米 [K=1.0000]测试人员:tankai测试日期:2014-10-13备注:灯具环带光通量和亮度限制曲线环带光通量:γ5 0- 5 10 5- 10 15 10- 15 20 15- 20 25 20- 25 30 25- 30 35 30- 35 40 35- 40 45 40- 45 50 45- 50 55 50- 55 60 55- 60 65 60- 65 70 65- 70 75 70- 75 80 75- 80 85 80- 85 90 85- 90 95 90- 95 100 95-100 105100-105 110105-110 115110-115 120115-120 125120-125 130125-130 135130-135 140135-140 145140-145 150145-150 155150-155 160155-160 165160-165 170165-170 175170-175 180175-180C0C45C90C135C180C225C270C315γ(°)Φ环Φ总%lum,lamp 单位:°光强:cd 球泡灯:变化不超过 25% 点的比率 = 44.5 %单位:lm8.0317.985 6.906 5.691 5.969 6.8687.7217.7760.15300.15300.03,0.0312.6212.699.9187.9898.50810.8711.2211.830.64080.79380.13,0.1317.0818.3314.7812.0712.6415.4115.6015.95 1.557 2.3510.39,0.3921.5924.1920.4815.8317.5921.0021.1220.86 2.954 5.3050.89,0.8925.5930.5027.5520.4321.9825.8726.9026.25 4.85510.16 1.7,1.729.7937.2133.7426.2425.8930.3931.6731.757.16917.33 2.9,2.8934.0943.7239.0431.9529.2435.1536.4137.289.79727.13 4.55,4.5338.6050.1444.5437.6732.4741.1741.0043.1712.7639.88 6.68,6.6642.8156.6249.8044.0636.7347.8445.4248.9916.0755.959.38,9.3446.3562.4954.3850.0440.4653.9148.9553.7119.5875.5312.7,12.649.0366.6757.4253.9543.1958.6450.7557.4022.8198.3416.5,16.450.9869.9059.3257.1645.1662.9651.1860.0025.63124.020.8,20.752.3472.6960.4759.7046.8066.1251.5362.0228.05152.025.5,25.453.4674.9860.6962.0648.3369.2052.0063.5930.14182.230.5,30.454.2276.2159.9463.6949.1971.4251.7864.2331.78213.935.9,35.754.2976.8859.2164.7149.6372.9951.5464.4032.91246.841.4,41.253.5876.6958.3965.0649.4473.7051.0863.9233.54280.447,46.852.2975.4057.1664.5648.8473.3950.2762.7433.51313.952.6,52.450.9873.7355.8463.7248.1672.5949.7061.4932.96346.858.1,57.949.6572.2255.0662.9747.5671.9149.8860.5632.19379.063.5,63.348.3470.2054.9162.1947.0070.8850.1859.3031.25410.368.8,68.546.7567.6254.8660.8946.2368.9849.8757.4729.94440.273.8,73.545.0264.3354.3458.9645.0566.6849.4655.1728.20468.478.5,78.242.9760.5553.6656.4743.3663.4948.5452.3926.10494.582.9,82.640.3556.0553.3053.4441.1759.8247.1148.9623.65518.286.9,86.537.5650.8952.3249.9238.7555.7244.9645.3420.94539.190.4,9034.4745.0749.4645.9135.9750.5741.3540.1918.03557.293.4,9330.9237.4743.4640.0232.7843.7535.1532.6014.76571.995.9,95.523.9429.8935.3732.6026.6834.9827.3924.4111.12583.097.7,97.416.8321.0225.1723.4919.8023.9918.3915.017.417590.599,98.610.0712.9713.3011.2113.0313.089.6917.697 4.019594.599.6,99.34.294 5.794 6.005 4.123 5.810 5.833 4.369 2.888 1.671596.299.9,99.60.48310.56140.50380.42180.46930.47360.39700.39990.4170596.6100,99.60.18360.19000.20030.18670.18690.18480.17280.16410.0350596.6100,99.60.11780.11610.11780.12090.11090.11760.11680.11120.0102596.6100,99.60.12170.12430.12580.12300.12090.12530.12150.12170.0028596.6100,99.6C 角度范围: 0度 - 360度C 角度间隔: 22.5度γ角度范围: 0度 - 180度γ角度间隔: 0.5度测试速度: 中速测试系统: 远方(EVERFINE)GO-SPEX500_V1系统 V2.0.291环境温度:25.3℃环境湿度:65.0%测试距离:3.000米 [K=1.0000]测试人员:tankai测试日期:2014-10-13备注:工作面利用系数和灯具概算曲线C角度范围: 0度 - 360度C角度间隔: 22.5度γ角度范围: 0度 - 180度γ角度间隔: 0.5度测试速度: 中速测试系统: 远方(EVERFINE)GO-SPEX500_V1系统 V2.0.291环境温度:25.3℃环境湿度:65.0%测试距离:3.000米 [K=1.0000]测试人员:tankai测试日期:2014-10-13备注:墙面和天花板利用系数C角度范围: 0度 - 360度C角度间隔: 22.5度γ角度范围: 0度 - 180度γ角度间隔: 0.5度测试速度: 中速测试系统: 远方(EVERFINE)GO-SPEX500_V1系统 V2.0.291环境温度:25.3℃环境湿度:65.0%测试距离:3.000米 [K=1.0000]测试人员:tankai测试日期:2014-10-13备注:UGR(Unified Glare Rating)数据表反射比:天花板墙面工作面房间尺寸交叉(Viewed crosswise)向前(Viewed endwise)0.70.70.50.50.20.20.70.70.30.30.20.20.50.50.50.50.20.20.50.50.30.30.20.20.30.30.30.30.20.2x = 2H y = 2H3H 4H 6H 8H 12H4H 2H3H 4H 6H 8H 12H8H 4H6H 8H 12H12H 4H6H 8H 10.9 9.8 12.1 10.9 11.8 10.6 13.0 11.8 14.1 12.9 14.2 13.2 15.2 14.3 15.0 14.1 16.1 15.2 17.3 16.3 15.9 15.2 16.9 16.2 16.8 16.0 17.8 17.1 19.0 18.2 17.8 17.3 18.7 18.2 18.7 18.2 19.6 19.1 20.8 20.3 18.8 18.4 19.7 19.3 19.7 19.3 20.6 20.3 21.8 21.5 19.9 19.7 20.8 20.6 20.9 20.7 21.8 21.6 23.0 22.8 12.2 11.4 13.2 12.4 13.0 12.3 14.1 13.3 15.2 14.5 15.7 14.7 16.6 15.6 16.6 15.6 17.5 16.5 18.7 17.7 17.7 16.6 18.5 17.4 18.6 17.5 19.4 18.3 20.6 19.6 19.7 18.7 20.4 19.4 20.7 19.7 21.4 20.4 22.7 21.7 20.8 19.9 21.5 20.6 21.7 20.9 22.4 21.6 23.7 22.9 22.0 21.3 22.6 22.0 22.9 22.3 23.6 22.9 24.9 24.2 18.5 17.7 19.2 18.4 19.5 18.7 20.2 19.4 21.4 20.6 21.0 20.0 21.5 20.6 21.9 21.0 22.5 21.6 23.8 22.9 22.3 21.3 22.8 21.8 23.3 22.3 23.8 22.8 25.2 24.2 23.8 22.8 24.2 23.3 24.8 23.8 25.3 24.3 26.6 25.6 18.7 18.1 19.3 18.7 19.6 19.0 20.3 19.7 21.6 21.0 21.3 20.5 21.8 21.1 22.3 21.5 22.8 22.1 24.1 23.4 22.8 22.023.322.423.823.024.323.425.624.8不同间隔布灯时,观察者位置引起的UGR 变化:S = 1.0H + 0.1 / - 0.1+ 0.1 / - 0.1 1.5H + 0.2 / - 0.3+ 0.2 / - 0.2 2.0H+ 0.4 / - 0.5+ 0.2 / - 0.3依据CIE Pub.117计算,表格已按598.8lm 光源光通进行修正(8log(F/F0) = -1.8).C 角度范围: 0度 - 360度C 角度间隔: 22.5度γ角度范围: 0度 - 180度γ角度间隔: 0.5度测试速度: 中速测试系统: 远方(EVERFINE)GO-SPEX500_V1系统 V2.0.291环境温度:25.3℃环境湿度:65.0%测试距离:3.000米 [K=1.0000]测试人员:tankai测试日期:2014-10-13备注:UF利用系数表反射比 / REFLECTANCE天花板墙壁工作面0.80.70.20.80.50.20.80.30.20.70.70.20.70.50.20.70.30.20.50.70.20.50.50.20.50.30.2室形指数利用系数 UTILIZATION FACTORS(%) k(RI) x RCR = 5k = 0.6034211332201329181240.8042281940261835241771.00493525463324403121101.25564132523930453427131.50624737574435493931162.00705646655243554538202.50756252695849595043233.00796758736354625447264.00857566786962665953305.0088797282746769635733 ROOM INDEX UF(总)UF(直接)依据标准文件 DIN EN 13032-2 2004安装距高比 SHRNOM = 1.25悬挂灯C角度范围: 0度 - 360度C角度间隔: 22.5度γ角度范围: 0度 - 180度γ角度间隔: 0.5度测试速度: 中速测试系统: 远方(EVERFINE)GO-SPEX500_V1系统 V2.0.291环境温度:25.3℃环境湿度:65.0%测试距离:3.000米 [K=1.0000]测试人员:tankai测试日期:2014-10-13备注:灯 具 等 光 强 曲 线-90-90-80-80-70-70-60-60-50-50-40-40-30-30-20-20-10-10101020203030404050506060707080809090水 平 角 度(DEG)垂 直 角 度(D E G )Imax:78.09(H66.0,V-70.0) (At:C=22.5,Gamma=82.0)单位: cd5% 3.90410% 7.80915% 11.7120% 15.6225% 19.5230% 23.4335% 27.3340% 31.2445% 35.1450% 39.0455% 42.9560% 46.8565% 50.7670% 54.6675% 58.5780% 62.4785% 66.3890% 70.2895% 74.191.AVG=8.071,MIN=5.8202.AVG=8.556,MIN=5.4333.AVG=9.248,MIN=5.420锥面光通量(90度):55.951 lm%lum = 9.4%%lamp = 9.3%锥面光通量(120度):123.97 lm %lum = 20.8%%lamp = 20.7%C 角度范围: 0度 - 360度C 角度间隔: 22.5度γ角度范围: 0度 - 180度γ角度间隔: 0.5度测试速度: 中速测试系统: 远方(EVERFINE)GO-SPEX500_V1系统 V2.0.291环境温度:25.3℃环境湿度:65.0%测试距离:3.000米 [K=1.0000]测试人员:tankai测试日期:2014-10-13备注:灯具有效平均照度图1.219m243.84cm11.98,16.35lx2m400.00cm4.452,6.075lx3m600.00cm1.979,2.700lx4m800.00cm1.113,1.519lx5m1000.00cm0.7124,0.9720lx高度Eavg,Emax直径光束角:90.00度光通输出:55.95 lm注:曲线为灯具在不同投射距离下的照射区域及区域内平均照度.C角度范围: 0度 - 360度C角度间隔: 22.5度γ角度范围: 0度 - 180度γ角度间隔: 0.5度测试速度: 中速测试系统: 远方(EVERFINE)GO-SPEX500_V1系统 V2.0.291环境温度:25.3℃环境湿度:65.0%测试距离:3.000米 [K=1.0000]测试人员:tankai测试日期:2014-10-13备注:平 面 等 照 度 曲 线131.2'40.00m105.0'32.00m32.00m 105.0' 78.7'24.00m52.5'16.00m16.00m 52.5' 26.2' 8.00m0.0' 0.00m0.00m 0.0' 26.2' 8.00m52.5'16.00m16.00m 52.5' 78.7'24.00m105.0'32.00m32.00m105.0'131.2'40.00m安装高度: 33'(10.0m)3% 0.0072lx 0.0006727fc 5% 0.0121lx 0.001121fc10% 0.0241lx 0.002242fc 30% 0.0724lx 0.006727fc50% 0.1207lx 0.01121fcC 角度范围: 0度 - 360度C 角度间隔: 22.5度γ角度范围: 0度 - 180度γ角度间隔: 0.5度测试速度: 中速测试系统: 远方(EVERFINE)GO-SPEX500_V1系统 V2.0.291环境温度:25.3℃环境湿度:65.0%测试距离:3.000米 [K=1.0000]测试人员:tankai测试日期:2014-10-13备注:LED筒灯平均亮度报告注:依据标准 GB/T 29293-2012 计算C角度范围: 0度 - 360度C角度间隔: 22.5度γ角度范围: 0度 - 180度γ角度间隔: 0.5度测试速度: 中速测试系统: 远方(EVERFINE)GO-SPEX500_V1系统 V2.0.291环境温度:25.3℃环境湿度:65.0%测试距离:3.000米 [K=1.0000]测试人员:tankai测试日期:2014-10-13备注:平面照度曲线C角度范围: 0度 - 360度C角度间隔: 22.5度γ角度范围: 0度 - 180度γ角度间隔: 0.5度测试速度: 中速测试系统: 远方(EVERFINE)GO-SPEX500_V1系统 V2.0.291环境温度:25.3℃环境湿度:65.0%测试距离:3.000米 [K=1.0000]测试人员:tankai测试日期:2014-10-13备注:光 强 分 布 数 据 表格表--1单位: cdC 角度范围: 0度 - 360度C 角度间隔: 22.5度γ角度范围: 0度 - 180度γ角度间隔: 0.5度测试速度: 中速测试系统: 远方(EVERFINE)GO-SPEX500_V1系统 V2.0.291环境温度:25.3℃环境湿度:65.0%测试距离:3.000米 [K=1.0000]测试人员:tankai测试日期:2014-10-13备注:I(cd)1000 lm K = 1d/h 0123908070605040302010321lx5N F = 1000 lmK = 0.7Hcc = 0.8 mHfc = 0.0 mEave = 100 lxPcc Pw Pfc705030503020。
光强分布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光强分布测量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光强分布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
2. 通过实验,掌握光强分布的测量技术。
3. 分析光强分布的特点,验证相关理论。
实验原理:光强分布是指光在空间中的强度分布,它是描述光传播特性的一种重要参数。
本实验采用单缝衍射原理,通过测量不同位置的光强,分析光强分布规律。
实验仪器:1. 激光器2. 单缝衍射装置3. 光电探测器4. 数据采集系统5. 计算机实验步骤:1. 将激光器发出的光束通过单缝衍射装置,调节单缝宽度,使衍射光束照射到光电探测器上。
2. 使用数据采集系统实时采集光电探测器接收到的光强信号。
3. 改变光电探测器的位置,记录不同位置的光强数据。
4. 分析光强分布规律,绘制光强分布曲线。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强分布曲线:实验得到的单缝衍射光强分布曲线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光强分布具有以下特点:(1)光强分布呈中心亮、两侧暗的规律,形成一系列明暗相间的条纹。
(2)光强分布存在明暗条纹的周期性变化,即光强分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3)明暗条纹的间距随着距中心位置的增加而增大。
2. 光强分布规律:根据单缝衍射原理,可以推导出光强分布的公式:\[ I = I_0 \left( \frac{\sin(\theta)}{\theta} \right)^2 \]其中,\( I \)为光强,\( I_0 \)为中心光强,\( \theta \)为衍射角。
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光强分布曲线与理论公式吻合较好,验证了单缝衍射原理的正确性。
3. 影响光强分布的因素:(1)单缝宽度:单缝宽度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光强分布曲线越宽。
(2)入射光波长:入射光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光强分布曲线越宽。
(3)探测器位置:探测器位置不同,光强分布曲线形状不同。
实验结论:1. 本实验通过单缝衍射原理,成功测量了光强分布,验证了光强分布规律。
2. 实验结果表明,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具有周期性变化,且与理论公式吻合较好。
分布的测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分布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分布测量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分布测量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二、实验原理分布测量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对某一物理量进行多点测量,然后根据测量结果绘制出该物理量的分布图。
本实验主要研究线性分布的测量方法,包括直尺法、三角法和光电法等。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实验器材:直尺、三角板、光电测距仪、水准仪、记录纸、铅笔等。
2. 实验场地:实验场地需平坦、开阔,无遮挡物。
四、实验步骤1. 确定测量区域: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区域,并在测量区域内标记出测点位置。
2. 测量准备: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确保实验过程中能够正常使用。
3. 测量方法:a. 直尺法:将直尺垂直放置在测点处,记录直尺的读数,重复测量多次,取平均值。
b. 三角法:使用三角板和直尺,根据三角板的角度和直尺的读数,计算出测点的距离。
c. 光电法:使用光电测距仪,根据仪器显示的读数,计算出测点的距离。
4. 数据记录: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包括测点位置、测量方法、测量值等。
5. 数据处理: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绘制出分布图。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分布图,分析分布规律。
2. 结果分析:a. 通过直尺法、三角法和光电法三种方法进行测量,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分布测量方法具有可靠性。
b. 分析分布图,可以观察到物理量在测量区域内的分布规律,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六、实验总结1. 本实验通过分布测量方法,对物理量进行多点测量,验证了分布测量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2.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a. 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测量。
b. 在测量过程中,注意数据的准确记录和整理。
c. 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3. 本实验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有助于提高分布测量的应用价值。
七、实验报告撰写1. 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原理、仪器与设备、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总结等内容。
灯具分布光度测量

性和可重复性。
注意安全问题
03
在测量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问题,如避免触电、防止烫伤等。
测量后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处理
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筛选和预处理,包括去除异常值、数据平滑等。
结果分析
根据测量目的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如计算灯具的光通量、色温、显色指数等光 学性能参数,或评估照明效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或相关标准。
感谢您的观看
准确的灯具分布光度测量有助于合理地选择和布置灯具, 优化照明环境,提高照明质量,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 求。
指导照明设计
在照明设计中,灯具分布光度测量可以为设计人员提供灯 具光学性能的依据,帮助设计人员更好地进行照明设计, 提高照明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灯具分布光度测量的应用场景
01
室内照明
在室内照明设计中,灯具分布光度测量可以帮助设计人员了解不同灯具
结果
商业照明灯具的光分布需要更加精准,以满足不同商业场所的照明需 求。
案例三:户外照明灯具的分布光度测量
目的
评估户外照明灯具的光分布是否合理,防止光污染和影响交通安 全。
方法
在户外环境中使用光度计对灯具进行测量,记录测量数据,并分 析光分布的均匀性、亮度和颜色。
结果
户外照明灯具的光分布需要特别注意,要避免过度亮度和不合理 的光分布对环境和交通安全造成影响。
压、电流等电气参数。
准备测量场景
根据测量要求,搭建合适的测 量场景,包括灯具的安装方式 、被测表面的材质和颜色等。
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确保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1
在测量前应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和检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
性。
遵循测量规范和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训资料
配光曲线报告的解读
——分布光度计测试
柳昌
2015-8-14
1. 保护角:灯具结构对光线的约束角,又叫遮光角。
2. 光通量:光源单位时间内发出的光量的总和,单位LM(流明)
说明:人眼对蓝绿光的敏感度最大,因此,波长为555nm 的黄蓝光的单色光源,其辐射功率达到1W 时,其所发出光的光通量就为680 lm
3. 光强(发光强度):光源在特定方向单位立体角内的光通量,单位cd (坎德拉)
4. CIE 分类:CIE 是国际照明委员会
灯具按光通量在其上下空间的分布比例,分为五类,直接型、半直接型、间接型
半间接型、全漫射型。
90%以上的光通量照射下方空间——直接型
60%以上90%以下光通量照射下方空间——半直接型
间接型与半间接型与以上相反。
漫射型:灯具的上下光通量几乎相同
5. S/MH 距高比:
注意:此处烦的“光束角”是广义不精确的(光束角定义见后续阐述)
S/M(C0/180):
C0-C180一边的距高比
S/M(C90/270): C90-C270一边的距高比
一个衡量左右,一个衡量前后。
n UP,DN(C0-180): C0-C180一边的上下光通比
n UP,DN(C180-360): C180-C360一边的上下光通比
俯视图
6.光束角:
一般意义上的光束角,指光照边缘与光中心线的夹角。
然而,如下情况,光照边缘很难确定,因此光束角需要更科学的定义。
CIE(国际照明委员会,欧洲)规定:光强达到法线光强的50%处,两边形成的夹角IES (国际照明学会,美国)规定:光强达到法线光强的10%处,两边形成的夹角以上标准中规定的定义,是各自为便的人为定义。
7.关于灯具配光曲线:
①c-y/②B-ß两种测试支架
C平面:
y平面:每个C角度上的平面,
俯
视
图
C0
C90
C-90
C±180
8. 室内灯具配光曲线:
外圈所标角度为y角度
内圈半径上所标为光强值
C0/C180:C0到C90
C90到C180
两个半平面
以C角度确定的
9.空间等照度曲线:
照度:单位面积上所接收到的光通量
Lx=LM/m^2
照度指物体被照亮的程度,垂直照射时照度值最大。
10.工作面利用系数和灯具概算曲线:
室空间比RCR
=5hRC(l+b)/lb
hRC,代表室空间高度,等于灯具安装高度与工作面高度的差l,b指房
间的长和宽。
hRC
例如:房间长L=9m,宽b=5m,灯具安装高度4m,工作面高度1m。
则RCR=5x(4-1)(9+5)/9x5=4.66
利用系数=(直接照射光通+间接照射光通)/灯具总光通
一个房间按受照的情况下不同,可分为三个空间:最上面为顶棚空间,工作面以下为地板空间,中间部分则称为室空间
维护系数:有称光损失因子,即灯具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工作面的平均照度与原平均照度的比值。
灯具概算曲线:
H代表灯具与工作面距离。
解读挒子:30平米的房间,灯具与工作面距离6m,对应灯具个数3个。
11.统一眩光值UGR:又称眩光指数,度量室内灯具的光对人眼造成不舒适程度的心理参量。
国际照明委员会,推荐的眩光指数:
眩光指数GI 眩光标准分类
10 勉强感到有眩光
16 可以接受的眩光
19 眩光临界值
22 不舒适的眩光
28 不能忍受的眩光
CIE对于眩光限制的质量等级
质量等级作业或活动的类型
A(很高质量)非常精确的视觉作业
B(高质量)视觉要求高的作业,中等视觉要求的作业,但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
C(中等质量)视觉要求中等的作业,注意力集中程度中等,工作者有时要走动
D(质量差)视觉要求和注意力集中程度的要求比较低,而且工作者常在规定区域内走动
E(质量很差)工作者要求限于室内某一工位,而是走来走去,作业的视觉要求低,或不为同一群人持续使用的室内区域
12.亮度限制曲线:
运用实例:根据眩光质量等级要求,要求照度,得到对应的abcdefgh 8个,C0/C180和C90/C270对应的两条线与Y°的交点,则为眩光区。
13.UF利用系数表:
室型指数K;K=Lb/(L+b)Hrc (室空间比=室型指数倒数的5倍)
UF利用系数:根据空间天花板、墙面、工作面的反射比,来确定的灯具利用率。
14.灯具等光强曲线:
以灯具为中心,其发光空间视作球体,可通过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描述空间位置,把每个空间位置的光强值反应在图上,就形成等光强曲线。
15.有效平均照度图:
英制单位16.平面等照度曲线:
17.平面照度曲线:
前后/左右的距高比,不同距高比位置的的平均照度制作上表。
18.球坐标系(路灯),把光源设想为球心,C角度类此为经度,y为维度。
19.路灯分类:
CIE 和IES 均以路灯光强向前分布和侧向分布状况来定义其类型。
CIE 分布类型:
CIE 前向分布:根据灯具90%光强勾画出光斑轨迹,与灯具安装点的距离:
MH 指灯具安装高度
CIE 侧向分布:根据灯具光束轴落点位置,与灯具安装点的距离:
IES 分布类型:
IES 前向分布:根据灯具50%光强勾画出光斑轨迹,与灯具安装点的距离:
MH 指灯具安装高度
IES 侧向分布:根据灯具光束轴落点位置,与灯具安装点的距离:
CIE (国际照明委员会)建议:根据灯具的最大光强方向及在80°、90°方向上的光强值分类(即眩光控制分类)
20.道路灯具利用系数曲线:
闪亮面积:在C0°或C180°,y=76°方向观察,灯具的闪亮部分的投影面积
21.水平面绝对等照度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