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分类大全

合集下载

安全生产生产事故分类

安全生产生产事故分类

安全生产生产事故分类
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活动中,通过防范和控制各类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人身安全和生产设施完好的措施。

然而,尽管人们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仍然无法完全避免生产事故的发生。

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发生原因,生产事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机械事故:机械事故是指由于机械设备的故障、缺陷或错误操作而引起的事故。

例如,设备故障导致的断电、爆炸或起火,以及由于操作不当而引起的切割、压碾、挤压等事故。

2. 化学事故:化学事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化学物质的泄漏、溢出、误操作或错误存储而导致的事故。

这类事故可能会引发爆炸、中毒、燃烧或化学反应等危险。

例如,化工厂泄漏的有毒气体导致的中毒事件。

3. 火灾事故:火灾事故是指由于可燃物质的起火或爆炸而引起的事故。

火灾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常见的火灾事故包括建筑火灾、仓库火灾和林木火灾等。

4. 交通事故:交通事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车辆碰撞、翻车或行驶中的其他意外事件引起的事故。

这类事故常见于工厂内部的车辆运输和道路运输过程中。

5. 高处坠落事故:高处坠落事故是指在工作中,由于人员工作位置高度不稳定、缺乏安全防护设施或操作不当而导致的坠落事故。

例如,建筑工人从高处摔落或误触高压电线导致触电事
故。

以上只是生产事故的一些常见分类,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生产事故。

为了有效预防生产事故,必须对各类事故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

同时,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员工正确的操作方法和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全安全生产事故定义分类

最全安全生产事故定义分类

最全安全生产事故定义、分类1、事故的定义:(1)美国人海因里希认为:“事故是非计划的、失去控制的事件。

”(2)美国人塔兰茨认为:“事故未必是致伤的或造成破坏的事件,它妨碍任务的完成”(3)日本人青岛贤司认为:“事故是人(个人或集体)为了实现某一意图而采取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了与人的意志相反的情况,迫使这种行动暂时地或永久地停止的事件。

”(4)《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 15236-94:事故(accident)是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意外的突发性事件的总称,通常会使正常活动中断,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2、事故的分类:一、按事故性质分(1)技术事故——因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人们认识不足,技术条件尚不能达到而造成的事故。

(2)责任事故——责任事故是指人们在生产、建设工作中不执行有关安全法规,违反规章制度(包括领导人员违章指挥和职工违章作业)而发生的事故。

据统计,绝大部分事故属于责任事故,非责任事故只占很少一部分。

根据对事故影响的作用不同,可以确定事故的不同责任者:直接责任者系指其行为与事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的人;领导责任者系指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的人;主要责任者系指在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中,对事故的发生起主要作用的人。

二、按事故造成的后果可以分为:(1)人身伤亡事故(2)非人身伤亡事故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从事故统计的角度把造成损失工作日达到或超过1天的人身伤害或急性中毒事故称作伤亡事故。

其中,在生产区域中发生的和生产有关的伤亡事故称作工伤事故。

三、按事故危害形式分:(1)伤害事故——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人身伤害、急性中毒等突然使人体组织受到损伤或某些器官失去正常机能,致使负伤机体立即中断工作,甚至终止生命的事故。

(2)无伤害事故——非伤亡事故,是指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已造成生产中断、设备损坏等,但是无人员伤亡的事故。

(3)未遂事故(险肇事故、Near Miss)——未遂事故是指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人员或财产),但由于其偶然因素,实际上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事件。

安全生产事故分类

安全生产事故分类

安全生产事故分类
一、机械设备事故
1. 设备失效或故障造成的事故
2. 操作不当导致的机械设备事故
3. 机械设备维护不善引发的事故
二、火灾爆炸事故
1. 电气设备故障引发的火灾事故
2. 贮存、加工、使用可燃物品引发的火灾事故
3. 有害气体泄漏引发的火灾或爆炸事故
三、交通事故
1. 车辆操作不当导致的交通事故
2. 驾驶员疲劳、酒驾、超速等违规行为引发的交通事故
3. 交通工具故障引发的交通事故
四、高处坠落事故
1. 高处作业时,人员不慎坠落引发的事故
2. 高处作业装置不稳定导致的坠落事故
3. 未采取防护措施,工人从高处坠落引发的事故
五、化学品泄漏事故
1. 化学品容器破裂、泄漏引发的事故
2. 化学品操作人员操作失误导致的泄漏事故
3. 未使用适当的防护设施进行化学品操作引发的事故
六、噪音、振动引发的事故
1. 长期暴露于过高噪音、振动环境引发的事故
2. 未采取噪音、振动防护措施引发的事故
3. 声波、振动能量超过安全限值导致的事故。

安全生产事故分类

安全生产事故分类

安全生产事故分类
按照事故发生的行业和领域划分
1、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
2、火灾事故
3、道路交通事故
4、农机事故
5、水上交通事故
安全生产事故灾难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按照事故原因划分
物体打击事故、车辆伤害事故、机械伤害事故、起重伤害事故、触电事故、火灾事故、灼烫事故、淹溺事故、高处坠落事故、坍塌事故、冒顶片帮事故、透水事故、放炮事故、火药爆炸事故、瓦斯爆炸事故、锅炉爆炸事故、容器爆炸事故、其他爆炸事故、中毒和窒息事故、其他伤害事故20种。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按照事故的等级划分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

本条第一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安全生产事故分类

安全生产事故分类

安全生产事故分类
安全生产事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件。

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的不同,安全生产事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机械设备事故:包括机械设备故障、设备操作不当、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等。

这类事故通常会造成设备损坏、设备操作人员伤亡等后果,如压力容器爆炸、电梯事故等。

2. 化学物品事故:包括化学品泄漏、燃烧爆炸等。

这类事故通常会导致环境污染、人员伤亡等后果,如化工厂泄漏事故、化学品运输事故等。

3. 交通事故:包括车辆、船舶、飞机等交通工具的事故。

这类事故通常会造成交通工具损坏、乘客伤亡等后果,如道路交通事故、航空事故等。

4. 火灾事故:包括建筑物、森林、仓库等的火灾。

这类事故通常会导致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后果,如建筑火灾、森林火灾等。

5. 高处坠落事故:包括建筑施工、登山、物料搬运等的高处坠落。

这类事故通常会造成工人伤亡、重伤等后果,如高空作业事故、山区救援事故等。

6. 中毒事故:包括工作场所、家庭等的中毒。

这类事故通常会导致中毒者生命危险、长期伤害等后果,如工业中毒、食物中
毒等。

7. 雷击事故:包括户外活动、建筑物等的雷击。

这类事故通常会造成电器损坏、人员伤亡等后果,如户外露天活动遭遇雷击、建筑物遭雷击等。

针对以上不同类型的安全生产事故,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加强安全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安全生产。

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才能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20个事故类型的讲解

20个事故类型的讲解

20个事故类型的讲解
1. 交通事故:发生在道路上的车辆碰撞、追尾、侧翻等情况。

2. 工业事故:发生在工业场所,如爆炸、火灾、溢漏等情况。

3. 自然灾害事故:例如地震、洪水、飓风等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

4. 航空事故:包括飞机坠毁、迫降、发动机故障等空中交通事故。

5. 铁路事故:包括火车脱轨、相撞、信号系统故障等火车交通事故。

6. 建筑事故:如建筑物倒塌、起重机事故、高空坠落等建筑施工事故。

7. 化学品事故:涉及化学品泄漏、毒气泄露等化学品处理不当引发的
事故。

8. 溺水事故:包括游泳、航海等水上活动中发生的溺水事故。

9. 矿难事故:包括煤矿坍塌、瓦斯爆炸等矿井工作事故。

10. 爆炸事故:包括燃气爆炸、炸药爆炸等引发的事故。

11. 突发事件事故:如恐怖袭击、人群踩踏等突发事件引发的事故。

12. 跑偏事故:道路交通中车辆失控、跑出道路等事故。

13. 塔吊事故:建筑工地上塔吊异常操作、倾覆等事故。

14. 高空坠物事故:如高楼建筑物中掉落物体、工地上坠物等事故。

15. 滑倒事故:人在地面上因滑倒、摔倒引起的事故。

16. 异物入侵事故:工业设备中异物入侵引发的故障和事故。

17. 火灾事故:包括建筑物、森林、仓库等场所发生的大火灾事故。

18. 中毒事故:包括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等引起的事故。

19. 放射性事故:如核泄漏、放射源丢失等放射性物质引发的事故。

20. 电器事故:家庭、工业中发生的电器故障、触电等事故。

安全生产事故类型

安全生产事故类型

安全生产事故类型安全生产事故是指在工矿企业、建筑工地、交通运输、危化品生产和储存等生产活动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工作场所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不良后果。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安全生产事故类型。

1. 机械设备事故:包括设备故障、操作失误、设备安装不当等引起的事故,如机械设备故障导致的工人受伤、火灾等。

2. 高空坠落事故:高空坠落是指从高处坠落到地面或其他位置的事故,如建筑工地上的建筑工人从高楼坠落、高架作业时作业人员没有固定好导致的坠落等。

3. 交通事故:包括道路交通、铁路交通、水上交通和航空交通等领域的交通事故,如交通工具碰撞、车辆翻覆、车辆失火等。

4. 化学品泄漏事故:指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化学品泄漏或因操作失误而引发的爆炸、火灾、中毒等事故,如危化品漏出导致的爆炸、中毒等。

5. 火灾事故:火灾事故是指因各种原因引发的火灾,如电器故障、明火作业、用火不慎等,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

6. 矿井透水事故:煤矿、金属矿山等矿井在采矿过程中,由于坍塌、爆炸等原因造成矿井透水,引发的矿井事故。

7. 建筑塌方事故:由于建筑物主体结构不牢固、土层不稳定、地质条件不好等原因,导致建筑物发生坍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8. 电气事故:包括电击事故、电器设备故障导致的火灾等,如操作人员没有正确使用电气设备导致触电、电线老化短路引起的火灾等。

9. 校园安全事故:指学校内发生的安全事故,如体育课上学生受伤、实验课程中发生的化学品中毒、学生突发疾病等。

10. 自然灾害事故:包括地震、洪水、风暴、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引发的灾害事故,如地震引起的建筑物倒塌、洪水引发的交通意外等。

这些安全生产事故类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实际生产活动中还可能出现其他类型的事故。

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企业和个体应该重视安全生产,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并进行安全培训。

安全生产一般事故的分类

安全生产一般事故的分类

安全生产一般事故的分类
安全生产事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所引起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环境污染等不良后果。

为了更好地防范和避免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安全生产事故可分为以下几类:
1. 人员伤亡事故:这是最为严重的一类事故,它会给企业和家
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精神损失。

人员伤亡事故包括工人工伤、职业病、交通事故等。

2. 火灾事故:火灾是常见的安全生产事故之一,一旦发生就会
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火灾事故的发生原因包括电气故障、人员操作不当、物品存放不合理等。

3. 爆炸事故:爆炸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事故,它会造成严重的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爆炸事故的发生原因包括化学品、燃气、粉尘等物质的泄漏或者人员操作不当。

4. 坍塌事故:坍塌事故是指建筑物、桥梁等结构物因为各种原
因而倒塌或者崩塌的事故。

它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 溢油事故:溢油事故是指石油设施或者石油运输过程中,由
于各种原因导致石油泄漏或者溢出的事故。

它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以上是安全生产一般事故的分类,企业和个人应该加强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和避免事故的发生。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M-ZD-24130 安全生产事故分类大全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安全生产事故分类大全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分类与分类学1、概念一、分类与分类学1、概念知识存在于比较分类之间。

分类是人类很自然的一个过程,不知不觉间就已经在进行了分类的工作。

分类顾名思义就是分门别类,是鉴别比较和划分的过程。

分类看起来非常之简单:根据相似性将要分类的东西加以整理归类。

然而,分类能使事物高度有序化,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认识效率和工作效率。

分类这一术语有两层不同含义:①设计一种分类方法的过程;②通过某一分类法的概念的标记性代码或术语对对象进行编码或描述。

我们仅使用分类的第一层含义。

分类法是某一领域内概念的序化系统及其或隐或显的序化原理。

分类的准则取决于这些类别的应用目的。

分类法来自原有知识,却又把原有知识进一步扩展。

分类学(taxonomy)是分类法的理论研究,是关于分类法的科学,包括其基本原则、步骤和规则。

分类学这一术语源自林奈(Linnaeus)的生物分类著作。

分类学这一术语也可用来表示分类设计过程的最终结果,因此常常被作为分类法的同义词。

分类学感兴趣的是一般意义下的分类法。

2、分类的作用哲学家和分类学家几乎从一开始就认识到分类具有双重作用,一个是实际作用(识别),另一个是一般(即科学的或形而上学的)作用(检索)。

但是关于这两种作用的本质却有不同的看法。

早期学者所别强调的实际作用是把分类当作事物识别的检索表。

近年来最常强调的则是将分类看作是信息贮存和信息检索系统的索引。

为了最充分地发挥这种作用,分类应当由具有最大数量共同性质的客体科目构成。

这种分类就自动地成为对贮存于其中的信息的表征。

因此,易于表征就是这样一些分类的主要或唯一的目的,例如图书馆的图书和其它或多或少按任意标准归类的事物。

与此对映,对于与原因联系的项目(例如事故分类、疾病分类)或与起源有关的项目(如生物分类)的分类则受到某些限制,然而仍然具有可以作为影响深远的概括的基础的能力。

分类作为事物贮存于系统的信息的检索。

为了使分类成为最有效的信息检索系统,在将系统分类时就必须考虑分类的某些方面,如“等级”(rank),“分类单位大小”(Size of taxa),“对称性”(symmnetry),和“顺序”(Sequence)等。

在确定这些方面时不可避免地会有主观性,因而它们将可能构成长期争论的焦点。

3、分类的一般方法一种是人为的分类,它是依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分类,为了方便,人们把各种商品分门别类,陈列在不同的柜台里,在不同的商店出售。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称之为外部分类法。

另一种是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分类。

无论是外部特征还是本质特征,都是事物的属性。

当然,事物的属性是多方面的,分类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

分类方法被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那里有丰富多样的事物,那里就需要进行分类。

二、事故与安全生产事故事故是一系列的事件和行为所导致的不希望出现的后果(伤亡、财产损失、工作延误、干扰)的最终产物,而后果包括了事故本身和其产生的后果。

事件是其中的过程或者行动,一个事件不一定有一个明确的开头和结尾(例如,载油车翻倒在公路上,油流出来,溅满道路,并流入下水道。

这时,不好区分事件的开头和结束)。

伤亡,是系统失效的后果,但不是惟一可能的后果。

人们做过统计,在工业部门中,每发生数百起事件,才有一件造成伤亡或损失,但每一件都有伤亡及损失的可能性。

这就是为什么要把所有的事件作为分析事故原因的信息源。

单纯地依赖于伤亡报告,仅能观察到那些导致严重伤亡后果的少数事件。

事故可以更加全面地定义为:是一项主观上不愿意出现、导致人员伤亡、健康损失、环境及商业机会损失的不期望事件。

所谓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意外的突发事件,通常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使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断。

安全生产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领域中发生的意外的突发事件,通常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使正常的生产生活活动中断。

又叫安全事故。

三、安全生产事故分类1、安全生产事故分类的一般方法和原则安全生产事故分类的一般方法有两种:1、经验式的实用主义的上行分类方法,由基本事件归类到事件的方法。

2、演绎的逻辑下行分类方法,由事件按规则逻辑演绎到基本事件的方法。

对安全生产事故分类采用何种方法,要视表述和研究对象的情况而定,一般遵守以下原则:1、最大表征事故信息原则。

2、类别互斥原则。

3、有序化原则。

4、表征清晰原则。

2、安全生产事故的分类(1)下行分类一般可以把安全生产事故分为生产安全事故和非生产安全事故。

生产安全事故分为,伤亡事故,设备安全事故,质量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故,职业危害事故,其它安全事故等。

非生产安全事故分为,盗窃事故,人为破坏事故,其它事故等。

按行业分类:建筑工程事故,交通事故,工业事故,农业事故,林业事故,渔业事故,商贸服务业事故,教育安全事故,医药卫生安全事故,食品安全事故,电力安全事故,矿业安全事故,信息安全事故,核安全事故等。

按事故严重程度分类或分级:(工业生产)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道路交通)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水上交通)小事故,一般事故,大事故,重大事故;(铁路交通)一般事故,险性事故,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建设工程)一级、二级、***、四级事故。

等等。

按事故性质分类:自然灾害,自然事故,技术事故,责任事故。

按经济损失大小分类:一般损失事故:经济损失小于1万元的事故。

较大损失事故:经济损失大于1万元(含1万元)但小于10万元的事故。

重大损失事故:经济损失大于10万元(含10万元)但小于100万元的事故。

特大损失事故:经济损失大于100万元(含100万元)的事故。

按人员伤亡情况分类: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和重大死亡事故(2)上行分类按事故原因分类(20类)按伤害部位分类按有害因素分类按不安全状态分类按不安全行为分类(3)一些伤亡事故分类规定国务院1991年10月发布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根据国务院1991年10月发布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生产安全事故中的职工人身伤亡事故,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和重大死亡事故。

在原劳动部办公厅1993年9月印发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统计问题解答》中,将“轻伤事故”事故定义为“一次事故中只发生轻伤的事故”,“轻伤是指造成职工肢体伤残,或者某些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轻度损伤,表现为劳动能力轻度或暂时丧失的伤害。

一般指受伤职工歇工在一个工作日以上,但够不上重伤者。

将“重伤事故”定义为“一次事故中发生重伤(包括伴有轻伤),无死亡的事故”;“重伤是指造成职工肢体残缺或视觉、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者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

将“死亡事故”定义为“一次事故中死亡职工l-2人的事故”;将“重大死亡事故”定义为“一次事故中死亡3人以上(含3人)的事故。

”在原国家技术监督局1994年发布的《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15236-94)中,重大死亡事故定义为一次事故死亡3-9人的事故,特大死亡事故定义为一次事故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

国务院1989年3月发布的《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中规定:“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特别重大人身伤亡或者巨大经济损失以及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

”在劳动部1990年3月印发的关于对《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有关条文解释中,将“特别重大事故”解释为包括民航客机发生的机毁人亡(死亡40人以上)的事故;铁路、水运、矿山、水利、电力等发生的一次死亡50人以上或者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事故;公路或其他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读者直接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上的事故等。

一、伤亡事故划分原则伤亡事故类别的划分是根据导致事故发生的起因物确定的,而不是依据施害物来确定的。

例如:1979年9月7日,浙江温州某厂发生一起液氯钢瓶容器爆炸特大伤亡事故,炸毁厂房建筑物417平方米,10吨液氯扩散,波及7.35公里,造成59人死亡、779人中毒住院、400多人门诊治疗,临时疏散居民8万多人,直接经济损失60多万元,影响100多个企业生产。

这是建国以来发生最惨重的一起液氯钢瓶爆炸事故。

这起事故发生的致因是在充装液氯时没有洗罐,罐内残留杂质引起化学反应,造成钢瓶爆炸。

导致事故发生的起因物是钢瓶容器爆炸,直接引起死亡或中毒的施害物是液氯,所以这起事故类别为“其它爆炸”(容器爆炸),而不认定为“中毒窒息”事故。

二、生产中职工受伤害方式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年)报表》(劳字1-2表),职工受伤害方式分为以下19种:1、物体打击:指由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

如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倒、砸伤等伤害,但不包括因爆炸引起的物体打击;2、提升和车辆伤害:指本企业内机动车辆和提升运输设备引起的人身伤害事故。

如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发生的挤、压、撞以及倾覆事故及车辆行驶中上、下车和提升运输中的伤害等;3、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与机械工具引起的绞、辗、碰、割、戳等人身伤害事故。

如机械零部件、工件飞出伤人,切屑伤人,人的肌体或身体被旋转机械卷入,脸、手或其他部位被刀具碰伤等;4、起重伤害:指从事起重作业时引起的伤害事故。

如在起重作业中,脱钩砸人,移动吊物撞人,钢丝绳继裂抽入,安装或使用过程中倾覆事故以及起重设备本身有缺陷等;5、触电(包括雷击)伤害:指电流流经人体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

如人体接触裸露的临时线或接触带电设备的金属外壳,触摸漏电的手持电动工具,以及触电后坠落和雷击等事故;6、淹溺:指人落水之后,因呼吸阻塞导致的急性缺氧而窒息死亡的事故。

如船舶在运输航行、停泊作业和在水上,从事各种作业时发生的落水事故以及在水下施工作业发生的淹溺事故。

在内河、海上作业中,已发现或证实是落水失踪,虽未捞获尸体也按淹溺死亡事故分类;7、灼烫:指生产过程中因火焰引起的烧伤,高温物体引起的烫伤,放射线引起的皮肤损伤,或强酸、强碱引起人体的烫伤,化学灼伤等伤害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