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分类

合集下载

安全生产事故 分类

安全生产事故 分类

安全生产事故分类安全生产事故是指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导致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不良后果的事件。

按照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安全生产事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

如地震、火灾、洪水、雷击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安全事故。

二、机械设备故障引发的事故。

由于机械设备本身的设计、制造、操作等问题导致的事故,如设备故障、泄漏、爆炸等。

三、人为操作失误引发的事故。

人为操作不当、违章指挥、疏忽大意等原因导致的事故,如操作员失误、未按规定使用安全设施等。

四、防护设施缺失或损坏引发的事故。

由于生产现场的防护设施不全或损坏,导致事故发生,如防护栏杆缺失、安全出口堵塞等。

五、化学物质泄漏引发的事故。

生产过程中化学品泄漏、泄放、泄漏等造成的事故,如有毒气体泄漏、化学品泄漏等。

六、职工违规操作引发的事故。

职工对操作规程、安全制度的违反或疏忽大意导致的事故,如非法冒险行为、操作错误等。

七、火灾及爆炸事故。

由于火源、火势等原因引发的火灾及爆炸事故,如电器故障导致火灾、易燃物品存放不当导致火灾等。

八、运输事故。

生产过程中的机动车辆、货运进出等过程中发生的交通事故,如车辆碰撞、机械车辆倾覆等。

九、建筑施工事故。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如高空坠落、坍塌、起重机械故障等。

十、射线辐射事故。

由于放射性物质泄露或处理不当导致的辐射事故,如核事故、放射治疗设备故障等。

安全生产事故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深入分析事故的原因和性质,进一步制定安全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事故,应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对事故的预防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安全生产事故类别20种

安全生产事故类别20种

事故类型1•物体打击指由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本类事故合用于落下物、飞来物、滚石、崩块等造成的损害。

不包含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爆炸等惹起的物体打击。

2•车辆损害指公司内由灵活车辆惹起的机械损害事故。

灵活车辆包含:汽车类:载重汽车、货卸汽车、大客车、小汽车客货两用汽车、内燃叉车等。

电瓶车类:平板电瓶车、电瓶叉车等。

拖沓机类:方向盘式拖沓机、手扶拖沓机、操控杆式拖沓机等。

有轨车类:有轨电动车、电瓶机车等。

施工设备:发掘机、推土机、电铲等。

凡在上述灵活车辆的行驶中,发生挤、压、坠落、撞车或颠覆等事故;发生行驶中上、下车事故;发生因搭承矿车或放飞车事故;发生车辆运输摘挂钩事故、跑车事故等均属本类型事故。

不包含起重设备提高、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机械损害指机械设备与工具惹起的绞、辗、碰、割、戳、切等损害。

合用于工件或刀具飞出伤人;切屑伤人;被设备的转动机构缠住等造成的损害。

已列入其余项事故类其余机械设备造成的机械损害除外,如车辆、起重设备、锅炉和压力容器等设备。

4.起重损害指从事起重作业时惹起的机械损害事故。

合用于统计各样起重作业惹起的损害。

起重作业包含:桥式起重机、龙门起重机、门座起重机、搭式起重机、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铁路起重机、汽车吊、电动葫芦、千斤顶等作业。

如:起重作业时,脱钩砸人,钢丝绳断裂抽人,挪动吊物撞人,钢丝绳刮人,滑车碰人等损害;包含起重设备在使用和安装过程中的倾翻事故及提高设备过卷、蹲罐等事故。

不合用于以下损害的统计:触电;检修时,制动失灵惹起的损害;上下驾驶室失误引起的坠落或摔倒。

5•触电指电流流经人体,造成生理损害的事故。

用于统计触电、雷击损害。

如人体接触设备带电导体裸露部分或暂时线;接触绝缘损坏外壳带电的手持电动工具;起重作业时,设备误触高压线,或感觉带电体;触电坠落;电烧伤等事故。

6.淹溺指大批的水经口、鼻进入人体肺部,造成呼吸道堵塞或发生急性缺氧而窒息死亡的事故。

安全生产生产事故分类

安全生产生产事故分类

安全生产生产事故分类
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活动中,通过防范和控制各类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人身安全和生产设施完好的措施。

然而,尽管人们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仍然无法完全避免生产事故的发生。

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发生原因,生产事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机械事故:机械事故是指由于机械设备的故障、缺陷或错误操作而引起的事故。

例如,设备故障导致的断电、爆炸或起火,以及由于操作不当而引起的切割、压碾、挤压等事故。

2. 化学事故:化学事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化学物质的泄漏、溢出、误操作或错误存储而导致的事故。

这类事故可能会引发爆炸、中毒、燃烧或化学反应等危险。

例如,化工厂泄漏的有毒气体导致的中毒事件。

3. 火灾事故:火灾事故是指由于可燃物质的起火或爆炸而引起的事故。

火灾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常见的火灾事故包括建筑火灾、仓库火灾和林木火灾等。

4. 交通事故:交通事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车辆碰撞、翻车或行驶中的其他意外事件引起的事故。

这类事故常见于工厂内部的车辆运输和道路运输过程中。

5. 高处坠落事故:高处坠落事故是指在工作中,由于人员工作位置高度不稳定、缺乏安全防护设施或操作不当而导致的坠落事故。

例如,建筑工人从高处摔落或误触高压电线导致触电事
故。

以上只是生产事故的一些常见分类,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生产事故。

为了有效预防生产事故,必须对各类事故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

同时,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员工正确的操作方法和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安全生产事故种类

安全生产事故种类

安全生产事故种类安全生产事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因人、机、料、法、环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造成的意外事件。

根据事故的性质和特点,安全生产事故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机械事故:包括设备故障、机械失灵和机械操作不当等。

例如:机床故障导致工人受伤、起重设备抛物伤人等。

2. 高处事故:指在高空作业时发生的事故,包括高空坠落、塔吊倒塌等。

例如:建筑工人从高处掉落、登高作业致人死亡等。

3. 火灾事故:指发生在工厂、仓库、建筑物等场所的火灾事故。

火灾事故往往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例如:电气设备失火、明火未灭造成火灾等。

4. 化学品事故:指由于化学品的泄漏、挥发、燃烧等造成的安全事故。

例如:储罐泄漏、危险品运输事故等。

5. 特种设备事故:包括压力容器爆裂、电梯故障等特种设备的事故。

例如:锅炉爆炸、电梯坠落等。

6. 交通事故:指在企业内部或公共道路上发生的车辆碰撞、翻车等交通事故。

例如:工程车辆与人员碰撞、车辆失控撞向人群等。

7. 中毒事故:指因吸入、接触有毒物质而导致的中毒事故。

例如:化工厂泄漏有毒气体、食品中毒等。

8. 呼吸系统病变:由于长时间暴露在有害气体、尘埃等环境中,导致工人呼吸系统病变的事故。

例如:煤炭工人职业性肺尘病、有毒气体吸入导致窒息等。

9. 高温事故:指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引发的一系列意外。

例如:高温天气下工人中暑、高温作业引发火灾等。

10. 电气事故:包括触电、电线老化导致火灾等与电有关的事故。

例如:电气设备故障引发火灾、电线短路导致触电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安全生产事故类型,各种类型的事故对人员健康安全和财产造成极大的危害。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重视安全生产,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事故分类

安全生产事故分类

安全生产事故分类
一、机械设备事故
1. 设备失效或故障造成的事故
2. 操作不当导致的机械设备事故
3. 机械设备维护不善引发的事故
二、火灾爆炸事故
1. 电气设备故障引发的火灾事故
2. 贮存、加工、使用可燃物品引发的火灾事故
3. 有害气体泄漏引发的火灾或爆炸事故
三、交通事故
1. 车辆操作不当导致的交通事故
2. 驾驶员疲劳、酒驾、超速等违规行为引发的交通事故
3. 交通工具故障引发的交通事故
四、高处坠落事故
1. 高处作业时,人员不慎坠落引发的事故
2. 高处作业装置不稳定导致的坠落事故
3. 未采取防护措施,工人从高处坠落引发的事故
五、化学品泄漏事故
1. 化学品容器破裂、泄漏引发的事故
2. 化学品操作人员操作失误导致的泄漏事故
3. 未使用适当的防护设施进行化学品操作引发的事故
六、噪音、振动引发的事故
1. 长期暴露于过高噪音、振动环境引发的事故
2. 未采取噪音、振动防护措施引发的事故
3. 声波、振动能量超过安全限值导致的事故。

安全生产事故种类

安全生产事故种类

安全生产事故种类
安全生产事故种类可分为以下几类:
1. 物体打击事故:主要是指工作场所容易发生物体打击人的事故。

如:工地上物体掉落、高空坠物等。

2. 高处坠落事故:主要发生在建筑工地或高空作业场所。

如:人员从楼梯、脚手架、屋顶等高处摔下。

3. 机械伤害事故:主要包括在使用机械设备或工具时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

如:被钢丝锯、电动工具、挖掘机等夹到、划伤、压伤等。

4. 中毒事件:包括生产过程中因接触有害物质而导致的中毒事故。

如:工作环境中高浓度的毒气、有毒物质被误食或吸入等。

5. 火灾事故:主要是因工作环境存在易燃易爆物质,电气设备、线路起火引发的火灾事故。

6. 爆炸事故:主要指在工业生产中由于气体、液体或固体产生的爆炸事故。

如:化工厂、油气管道等存在泄漏引发的爆炸。

7. 交通事故:主要发生在工作人员通勤路途中,特别是在交通繁忙的道路上。

如:机动车、自行车、行人之间的碰撞事故。

8. 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工作环境中存在粉尘、烟雾、有害气体等对呼吸系统造成的疾病。

如:尘肺、中毒性支气管炎
等。

9.意外伤害事故:主要包括砸伤、刀伤、刺伤、踩伤、绊倒、
淤伤、灼伤、雷击等各种机械伤害和物理冲击。

10. 化学品事故:主要指在各种化工生产过程中或储存运输过
程中发生的涉及化学品的中毒、爆炸、气体泄漏、火灾等事故。

以上是常见的安全生产事故种类,每种事故都可能给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保障安全生产,预防事故的发生十分重要。

安全生产事故分类

安全生产事故分类

安全生产事故分类
安全生产事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件。

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的不同,安全生产事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机械设备事故:包括机械设备故障、设备操作不当、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等。

这类事故通常会造成设备损坏、设备操作人员伤亡等后果,如压力容器爆炸、电梯事故等。

2. 化学物品事故:包括化学品泄漏、燃烧爆炸等。

这类事故通常会导致环境污染、人员伤亡等后果,如化工厂泄漏事故、化学品运输事故等。

3. 交通事故:包括车辆、船舶、飞机等交通工具的事故。

这类事故通常会造成交通工具损坏、乘客伤亡等后果,如道路交通事故、航空事故等。

4. 火灾事故:包括建筑物、森林、仓库等的火灾。

这类事故通常会导致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后果,如建筑火灾、森林火灾等。

5. 高处坠落事故:包括建筑施工、登山、物料搬运等的高处坠落。

这类事故通常会造成工人伤亡、重伤等后果,如高空作业事故、山区救援事故等。

6. 中毒事故:包括工作场所、家庭等的中毒。

这类事故通常会导致中毒者生命危险、长期伤害等后果,如工业中毒、食物中
毒等。

7. 雷击事故:包括户外活动、建筑物等的雷击。

这类事故通常会造成电器损坏、人员伤亡等后果,如户外露天活动遭遇雷击、建筑物遭雷击等。

针对以上不同类型的安全生产事故,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加强安全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安全生产。

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才能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安全生产事故分类

安全生产事故分类

安全生产事故分类安全生产事故分类安全生产事故是指由于违反生产安全管理规定,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不良后果的事件。

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应对安全生产事故,我们需要对事故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根据发生事故的原因和性质,安全生产事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1.违章操作事故:操作人员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忽视了安全警示标志,导致事故发生。

2.操作失误事故:操作人员由于疏忽大意、粗心等原因,导致操作错误,引发事故。

3.意外动作事故:操作人员在工作中不慎误动开关、按下按钮等,引发事故。

4.职业行为不端事故:操作人员违反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进行不正当行为,导致事故发生。

二、设备因素导致的事故1.设备老化事故:设备使用年限已到或者未按规定进行维护保养,导致设备故障,引发事故。

2.设备设计缺陷事故:设备在设计阶段存在缺陷,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事故。

3.设备操作不当事故:操作人员未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导致设备故障,引发事故。

4.设备故障事故:设备由于技术原因发生故障,导致事故发生。

三、管理因素导致的事故1.管理制度缺陷事故: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未能对安全生产进行有效的监管和管理,导致事故发生。

2.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事故:企业未对从业人员进行充分的安全教育培训,导致他们对安全生产重要性认识不足,引发事故。

3.落实安全责任不力事故:企业领导对安全生产缺乏重视,未能落实安全责任,导致事故发生。

4.监督检查不力事故:监管部门未能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行及时、全面监督,导致事故发生。

四、自然因素导致的事故1.天气突变事故:如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等。

2.地质灾害事故:如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导致的事故。

3.火灾事故:如森林火灾、厂房火灾等因火势无法控制而引发的事故。

4.气候变化事故:如极端高温天气导致的中暑事故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生产事故分类
事故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按事故性质进行分类,也可以按伤害程度和伤害方式进行分类。

我国在在工伤事故统计中,主要是按照伤害方式,即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类,将工伤事故分为20类。

各种分类方式介绍如下:
一、按事故的性质分类
事故性质可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

责任事故是指可以预见、抵御和避免,但由于人的原因没有采取预防措施从而造成的事故。

非责任事故包括自然灾害事故和技术事故,如地震、泥石流造成的事故。

技术事故是指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安全防范知识和技术条件、设备条件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和性能,因而无法避免的事故。

在已发生的事故中,大量的属于责任事故。

据有关部门对事故的分析,责任事故占90%以上。

二、按伤害的程度分类
根据伤害程度的不同,伤亡事故大体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重大伤亡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几类。

(一)轻伤事故
轻伤事故是指一般伤害不太严重,休工在一个工作日以上的事故。

(二)重伤事故
凡具下列情况之一的,均为重伤事故。

(1)经医生诊断为残废或可能成为残废的;
(2)伤势严重,需要进行较大的手术才能挽救的;
(3)人体要害部位严重的灼伤、烫伤或非要害部位的灼伤、烫伤占全身面积1/3 以上的;
(4)严重骨折(胸骨、肋骨、脊椎骨、锁骨、肩胛骨、腕骨和脚骨等因受伤引起骨折)、严重脑震荡等;
(5)眼部受伤较重,有失明可能的;
(6)手部伤害:大拇指轧断一节,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任何一只轧断两节或任何两指各断一节的,局部肌腱受伤甚剧,引起机能障碍,不能自由伸屈、残废的;
(7)脚部伤害:脚趾断二只以上的,局部肌腱受伤甚剧,引起机能障碍,不能行走自如,可能残废的;
(8)内部伤害:内脏损伤,内出血或伤及腹膜等;
(9)凡不在上述范围内的伤害,经医生诊断后,认为受伤较重,可根据实际情况参考上述各点,由企业行政部门会同工会提出初步意见,报当地劳动部门审查确定。

(三)死亡事故
指死亡(含伤后一个月内死亡)3人以下事故。

(四)重大死亡事故
是指死亡3人或3人以上、特大事故死亡人数以内的事故。

(五)特别重大事故
根据劳动部对国务院!" 号令的解释,特大事故包括:(1)民航客机发生的机毁人亡事故(死亡40人及其以上);专机和外国民航客机在中国境内发生的机毁人亡事故;
(2)铁路、水运、矿山、水利、电力事故造成一次死亡50人及其以上,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及其以上的事故;
(3)公路和其他发生一次死亡30人及其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在500万元及其以上的事故(航空、航天器科研过程中发生的事故除外);
(4)一次造成职工居民100人及其以上的急性中毒事故;
(5)其他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

三、按伤害的方式分类
国标GB4661-85《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将伤亡事故分为20类:
(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淹溺;(7)灼烫;(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11)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14)火药爆炸;(15)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17)压力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或编辑内容。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的您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