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空气质量日报的相关知识知识点分析

合集下载

七年级化学空气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化学空气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化学空气知识点归纳总结化学是一门包含众多知识点的学科,有些知识点是基础,有些则是高级。

在七年级化学学习中,空气这个主题非常重要且常出现。

了解空气的组成、性质以及常见的污染物对于我们生活中的健康和环保意识都有帮助。

本文将对七年级化学中空气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空气的组成
1.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其中主要成分是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和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

其他气体如二氧化碳、氩气等则只有微量存在。

2. 空气中还可能存在一些水蒸气、氧气、氨气等有害物质。

二、空气的性质
1. 空气具有阻力和弹性。

2. 空气具有压力,且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3. 空气具有热性,可以通过加热和降温来改变气体的状态。

三、空气污染
1. 种类:空气污染物包括车尾气、工厂烟尘、燃烧排放物、油漆、清洁剂、香水等。

2. 影响:空气污染会导致身体健康问题,如过敏、呼吸道感染等。

同时也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四、空气质量检测
1. 空气质量检测可以通过检测空气中化学物质的浓度、颗粒物的数量、紫外线辐射强度等多种方法来了解环境污染情况。

2. 鉴于污染带来的危害,一些城市建立了公共监测站和在线检测系统,以便及时控制和监测。

综上所述,空气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

了解空气的组成、性质以及污染问题对于我们的健康和环保意识很有帮助。

通过本文的归纳总结,希望能对七年级化学空气知识有所帮助。

初中空气污染知识点汇总

初中空气污染知识点汇总

初中空气污染知识点汇总空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超过环境质量标准,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了巨大影响。

以下是关于初中空气污染的知识点汇总。

一、空气污染的分类1. 自然源污染:包括火山喷发、沙尘暴和森林火灾等自然因素造成的污染。

2. 人为源污染:主要包括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农业活动和燃煤等人类活动导致的污染。

二、常见的空气污染物1. 颗粒物:指直径小于10微米的微小固体或液体颗粒,如PM2.5和PM10。

这些颗粒物可以进入我们的呼吸道,对肺部有害。

2. 二氧化硫(SO2):主要来自燃煤和石油的燃烧,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容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3. 一氧化碳(CO):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和燃煤排放,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缺氧,对心血管系统有害。

4. 臭氧(O3):在大气中受光照作用产生,高浓度的臭氧对呼吸系统、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5. 二氧化氮(NO2):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和工业排放,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对儿童影响更大。

6. 挥发性有机物(VOCs):主要来自工业排放、燃烧过程和油漆等,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

三、空气污染的影响1. 呼吸系统疾病:空气污染物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期暴露会导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等。

2. 心血管疾病:空气污染物可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影响心血管功能,长期暴露会增加心脏病、中风和高血压的风险。

3. 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空气污染物还会降低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

4. 癌症风险增加:空气污染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被认为是致癌物,长期暴露会增加癌症的风险。

5. 生态破坏:空气污染不仅对人类健康有害,还对植物、动物和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四、预防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1. 指导交通:减少机动车出行,鼓励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方式,缓解车辆尾气排放带来的污染。

2. 节约用电: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推广清洁能源,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电。

九年级化学检验空气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检验空气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检验空气知识点空气是地球上生物生存的必需物质之一,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化学实验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使用空气,我们需要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九年级化学中与检验空气相关的知识点。

一、空气的组成部分空气主要由氮气(N2)、氧气(O2)、水蒸气(H2O)、二氧化碳(CO2)和少量的其他气体组成。

其中,氮气和氧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两种气体,分别占据空气的78%和21%。

二、检验空气中氧气的存在1. 腐烂实验将一块新鲜的苹果切成两半,将一半放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将另一半放在一个通风良好的容器中。

观察几天后,你会发现放在密闭容器中的苹果开始腐烂,而放在通风良好容器中的苹果则保持鲜美。

这是因为放在密闭容器中的苹果缺乏氧气,而放在通风良好容器中的苹果可以得到足够的氧气。

2. 燃烧实验将一根点燃的木条放入一个玻璃瓶中,迅速将瓶口用橡胶塞密封。

随着燃烧的进行,火焰会逐渐熄灭,瓶中的气体体积逐渐缩小。

这是因为火焰消耗了瓶内的氧气,导致燃烧无法继续进行。

三、检验空气中水蒸气的存在1. 镜面上的水珠将一块镜子放置在通风较差的房间里,观察镜子表面会出现水珠。

这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当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到较冷的镜子表面时,会凝结成水珠。

2. 干燥管吸水实验将一根干燥管的一端放入一杯水中,你会发现干燥管内的石蕊试纸会变蓝。

这是因为干燥管吸收了水蒸气,将其转化为液态水。

四、检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存在1. 钙石灰吸二氧化碳实验将一块钙石灰放入一个密闭容器中,观察几天后,你会发现钙石灰变成了白色。

这是因为钙石灰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

2. 融化蜡烛灭实验将一根点燃的蜡烛放在一个密闭容器中,随着燃烧的进行,蜡烛会逐渐熄灭。

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被燃烧消耗完毕,导致燃烧无法继续进行。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实验可以检验空气中主要成分的存在,包括氧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掌握这些知识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空气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空气知识点九年级下册

化学空气知识点九年级下册

化学空气知识点九年级下册化学空气知识点在九年级化学的学习中,我们接触了许多关于空气的知识。

空气对我们生活至关重要,它是我们呼吸的气体,也是许多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

下面,让我们回顾一下九年级下册所学的有关化学空气的重要知识点。

一、空气的组成空气是由不同气体组成的。

其中,氮气占了空气的主要成分,约占78.08%。

氧气占了空气的次要成分,约占20.95%。

还有一小部分是其他气体,如二氧化碳、氩气等。

这些气体的存在使得空气具有特定的性质和功能。

二、氧气的重要性氧气是使呼吸过程变得顺利的关键。

在我们呼吸时,氧气进入我们的肺部,然后通过血液运送到我们的身体各个器官。

氧气在呼吸作用中起到重要的角色,它是身体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必需物质。

没有氧气,我们就无法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三、二氧化碳的生成和吸收呼吸作用不仅产生了氧气,也产生了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我们在呼出时排出的废气。

夜间,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会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

这种气体的循环保持了空气中不同气体的平衡,也保护了地球的生态系统的稳定。

四、空气的物理性质空气是无色、无味的。

我们无法直接看到空气,但我们可以通过它的运动感受到它的存在。

例如,在大风天气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空气的流动与冲击力。

此外,空气具有压力,这也是地球大气对我们所产生的压强。

五、空气中的污染物如今,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

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释放出大量污染物,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这些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六、空气净化技术为了改善空气质量,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净化措施。

这包括使用过滤器将空气中的颗粒物过滤掉,使用化学吸附剂吸附有害气体等。

此外,提倡绿色出行、合理利用资源等环保行为也是减轻空气污染的关键。

通过学习化学空气知识,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利用空气资源。

同时,也提醒我们珍惜清洁的空气和保护我们的环境。

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能够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考化学考点分析空气

中考化学考点分析空气

中考化学考点分析空气
考点1.空气的成分空气的组成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是长期以来自然界里各种变化造成的。

原始大气是以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气为主的,随着生命的出现,断而人类活动的影响,形成了今天的大气组成,经过无数实验我们知道了现在空气中各种成分的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百分数是体积分数。

空气的可变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空气的不变成分完全因地区而异,总的来说,空气的成分一般是比较稳定的。

考点2.纯净物和混合物(1)空气是混合物,实际上我们所能见到的物质几乎都是混合物,也就是说混合物的存在是绝对的,而纯净物则是相对纯度较高的一些物质。

相关推荐中考化学重点知识考点:单质碳化学性质中考化学重点知识考点:化学式的三种意义
第 1 页共 1 页。

初三化学空气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化学空气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化学空气知识点总结归纳空气是地球大气圈中包含氧气、氮气和其他气体的混合物,是维持生命和支持燃烧的关键物质。

对于初三学习化学的学生来说,掌握和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是很重要的。

本文将对初三化学中与空气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N₂)、氧气(O₂)、稀有气体(如氩气、氦气等)和一小部分二氧化碳(CO₂)等组成。

根据实验结果和研究,空气的成分比例大致为: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和其他气体占余下的1%。

二、氧气的性质1.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对大多数物质来说是无害的。

但它是维持生命和燃烧的关键物质。

2. 氧气能够与大部分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包括与金属、非金属和有机物等。

例如,铁与氧气反应产生铁锈,氧气与石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等。

三、氮气的性质1.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具有较低的化学活性。

2. 氮气在大气中的主要作用是稀释氧气,防止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和能量过于剧烈。

3. 氮气与其他物质的反应较为缓慢,但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与一些活性金属发生反应。

四、空气的其他成分与性质1. 二氧化碳: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低(约0.04%),但它对于维持地球的温度和生态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2. 稀有气体: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主要包括氩气、氦气等。

这些气体的含量较低,但它们在科学实验和工业应用中有着重要的用途。

五、空气的污染与防治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空气污染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

空气污染不仅会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还会破坏植物、土壤和水体的生态系统。

因此,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提倡环保意识是重要的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六、空气的应用1. 生活中,我们通常使用空气进行通风、呼吸和供氧等。

无论是在家庭、医疗还是工业领域,都离不开空气的应用。

2. 在工业生产中,空气可以用作动力来源,例如气压工具和涡轮引擎等。

初中化学空气知识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空气知识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空气知识总结归纳空气是地球上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气体混合物,由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组成。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关于空气的一些基本知识。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中与空气相关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一、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和少量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组成。

其中氮气和氧气是空气中最主要的两种成分,氮气起稀释作用,稀释了氧气,防止火灾等危险的发生。

二、空气的性质1.氮气:氮气是空气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呈无色、无味、无毒,不可燃不支持燃烧。

常温下,氮气是一种稳定的气体,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

2.氧气:氧气是维持生命和燃烧的必需气体,具有无色、无味、无毒,可燃和支持燃烧的性质。

氧气能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促使物质燃烧。

3.水蒸气:空气中含有少量的水蒸气。

水蒸气的含量与环境温度有关,空气饱和时水蒸气含量最高。

4.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较少,但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

它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助于植物的生长。

5.稀有气体:空气中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如氩、氦、氖等。

它们的含量很低,对生物生存和化学反应的影响较小。

三、空气的净化空气中存在的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害。

因此,空气净化是一项重要任务。

常用的空气净化方法包括:1.物理方法:通过过滤、吸附等物理手段去除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和污染物。

2.化学方法:通过化学反应去除空气中的污染物。

例如,将空气通过活性炭过滤,可以去除污染物中的气味。

3.生物方法: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净化空气。

4.综合净化方法:结合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实现空气的全面净化。

四、空气中的氧气和燃烧氧气是燃烧的必需物质,它与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促使物质燃烧。

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其特征包括燃烧的剧烈、放热、火焰等。

燃烧反应中,燃料和氧气发生反应产生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能量。

五、空气中的水蒸气的凝结和气化当空气中的湿度达到一定的值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成小水滴,形成云、雾、露等现象。

初中化学空气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化学空气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化学空气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中化学空气知识点归纳总结在初中化学的中,我们周围的空气的知识点是一个学习重点。

那么,这一章的知识内容,你了解的足够深入吗?下面是为大家的初中化学必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一、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有:2H計02A2Hg0和2HgOA2Hg+O2仁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1、【实验原理】4P+502点燃2P205(因为红磷燃烧后,消耗了氧气,使内部气压减小,小于外部大气压,使水被外部大气压压入集气瓶内。

)2、【实验装置】弹簧夹关闭。

集气瓶内参加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3、【实验步骤】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③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翻开弹簧夹。

4、【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②放热;③冷却后翻开弹簧夹,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空气总体积的1/5。

5、【实验结论】①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②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6、【本卷须知】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①红磷必须过量。

如果红磷的量缺乏,集气瓶内的氧气没有被完全消耗,测量结果会偏小。

②装置气密性要好。

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集气瓶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测量结果会偏小。

③冷却后再翻开弹簧夹,否那么测量结果偏小。

④导管中要注满水。

否那么当红磷燃烧并冷却后,进入的水会有一部分残留在试管中,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水面上升大于1/5的原因:①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溢出。

②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溢出。

⑤在集气瓶底加水的目的: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

⑥不要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原因:木炭和硫燃烧尽管消耗气体,但是产生了新的气体,气体体积不变,容器内压强几乎不变(或说不能产生压强差),水面不会有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质量日报的相关知识
从2020年6月5日起,中央电视台将象天气预报一样,每天向公众发布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47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现对空气质量日报的基本常识做一些介绍。

1、何为空气污染?
答:空气污染是指因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使大气的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的特性改变,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或危害各种生物的生存,直接或间接地损害设备、建筑物等的现象。

2、空气质量受何因素影响?
答:空气质量的好坏反映了空气污染程度,它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

空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空气污染物浓度受到许多因素影响。

来自固定和流动污染源的人为污染物排放大小是影响空气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包括车辆、船舶、飞机的尾气、工业企业生产排放、居民生活和取暖、垃圾焚烧等。

城市的发展密度、地形地貌和气象等也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

3、为什么要公告环境空气质量?
答: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城市集中了大量的工厂、车辆、人口。

空气质量由于以上原因,逐渐开始恶化,哪些地方在恶化,恶化程度如何,发展趋势如何,专家关心它,人民关心它,政府更关心它。

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布空气质量状况,是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一项举措,是环保工作走向与国际接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不仅有利于环保工作的公开透明化,也有助于促进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环保工作的参与。

空气质量根据报告时间的不同可分为:每小时报告的称为时报;每天报告的称为日报;每周报告的称为周报。

4、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
答:空气污染的污染物有:烟尘、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浮尘)、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等。

5、目前我国空气质量报告主要依据哪些污染物?
答:我国目前规定空气质量必须依据的污染物有三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漂尘),这是根据全国城市污染情况及现有技术水平而确定的。

随着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市还将根据厦门市的特点,增加其他污染项目,使之更能全面地反映厦门全市的空气质量和污染状况。

6、空气质量日报和周期是如何报出的?
答:空气质量日报主要依靠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连续不断地实时监测数据,并自动传输到中心控制室,经数据处理和计算后得出当天的空气污染指数,再向社会公布。

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是包含了自动分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远程通讯技术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举例来说,测量总悬浮颗粒物的振荡天平方法就是采用了航天飞机上测量颗粒物的技术设备。

自动监测系统每4分钟就产生一组的监测数据,连续不间断地测量,然后计算出小时均值和日均值,一般来说日均值计算是采用上一天中午12时到次日12时的数据。

7、空气质量是如何评定的?
答:我国空气质量采用了空气污染指数进行评价。

空气污染指数是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各项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来确定污染指数的分级及相应的污染物浓度值。

我国目前采用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分为五个等级,API值小于等于50,说明空气质量为优,相当于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符合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API值大于50且小于等于100,表明空气质量良好,相当于达到国家质量二级标准;API值大于100且小于等于200,表明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相当于国家空气质量三级标准;API值大于200表明空气质量差,称之为中度污染,为国家空气质量四级标准;API大于300表明空气质量极差,已严重污染。

8、不同级别的空气质量对人体有哪些影响?
空气污染指数
API 空气质量状况对健康的影响建议采取的措施
0-50 优可正常活动
51-100 良
100-200 轻度污染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体力消耗和户外活动
200-300 中度污染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中普遍出现症状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停留在室内,并减少体力活动
>300 重污染健康人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提前出现某些疾病老年人和病人应当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
9、二氧化硫有什么危害,它的来源是什么?
答: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的中等刺激性气体,主要影响呼吸道。

二氧化硫主要来自燃烧含硫燃料。

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很大部分来自发电过程及工业生产。

吸入二氧化硫可使呼吸系统功能受损,加重已有的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支气管炎及心血管病)。

对于容易受影响的人,除肺部功能改变处,还伴有一些明显症状如喘气、气促、咳嗽等。

二氧化硫亦会导致死亡率上升,尤其是在悬浮粒子协同作用下。

最易受二氧化硫影响的人士包括患有哮喘病、心血管或慢性肺病(例如支气管炎或肺气肿)者,儿童及老年人。

10、二氧化氮有什么危害,它的来源是什么?
答:二氧化氮是一种棕红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气体。

主要来自于车辆废气、火力发电站和其他工业的燃料燃烧及硝酸、氮肥、炸药的工业生产过程,具有腐蚀性和生理刺激作用,呼吸系统有问题的人士如哮喘患者,较易受二氧化氮的影响。

对儿童来说,可能会造成肺部发育受损。

研究指出长期吸入能会导致肺部构造改变。

二氧化氮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酸雨的来源之一。

11、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漂尘)对人体有何伤害,它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答:总悬浮颗粒物能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大小由0.05至100微米不等的颗粒物组成,小于10微米以下的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漂尘)总悬浮颗粒物由天然及人为来源产生,包括海洋、泥土、车辆废气、工业活动、建筑工程以及气相化学反应。

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决定于粒子吸入而积聚于呼吸系统的数量。

直径10微米或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能直达并沉积于肺部,而引发不良的健康反应。

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导致呼吸不适及呼吸系统症状(例如气促、咳嗽、喘气等)、加重已有的呼吸系统疾病及损害
肺部组织。

因此,可吸入悬浮颗粒物(漂尘)更引起人们的重视。

最易受总悬浮颗粒物影响的人士包括慢性肺部及心脏病、感冒或哮喘病患者,老年人及儿童。

12、如何改善空气质量?
答:防治大气污染,控制污染排放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其主要途径有:工业合理布局,搞好环境规划;改变能源结构、推广清洁燃料、使用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强化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区域集中供暖供热;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和老污染源的治理,实施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等。

植物有过滤各种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和净化空气的功能,树林尤为显著,所以绿化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比较经济有效的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