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觉验光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验光检查》PPT课件

检查验光盘视孔试片的球镜读窗和柱镜读窗,若上 次验光的度数还留置,应旋动球镜及柱镜手轮将视孔 镜片“归0”因为被测眼误用过矫的负度数观察远视标, 会产生调节而影响验光结果最好每次验光结束后及时 “归0”
三.调整被测眼高度
▲用各种方法使被检者取较舒服坐姿并且大致使被测 双眼的中点与墙上视标的投影板中点相对调整仪器高 度座椅高度让小孩站着加垫子使坐的更高。
球镜联合正柱镜 1) 观察,沿90方向移动检影镜影动为顺动,180方向移动影动为逆动; 2) 沿180方向移动检影镜,加负球镜-1.00D直至中和 3 沿90方向移动检影镜,影动为顺动,再加正柱镜轴向置于180方向,加至 +2.00DCAx180达中和 此时观察个方向均中和,所加镜片为 -1.00DS+2.00DCAx180,依此确定该眼屈光度 =(-1.00DS+2.00DCAx180)+(-1/0.50) = -3.00DS+2.00DCAx180 = -1.00DS-2.00DCAx90
两个球镜
1) 观察,沿90方向移动检影镜影动为顺动,180方向 移动检影镜影动为逆动;
2) 沿180方向移动检影镜,加负球镜-1.00D至中和,依 此确定该眼180方向屈光度=(-1.00D)+(-1/0.50)= -3.0 0D;
3) 撤掉所加镜片再沿90方向移动检影镜,影动为顺动, 再加正球镜至+1.00D中和,依此确定该眼90方向屈光 度=(+1.00D)+(-1/0.50)= -1.00D;
的方向一致,(用正片中和)。 ●逆动影:瞳孔区的影动与检影镜移动的方向相反,为大于
2D的近视,(用负片中和)。
工作镜:做检影验光时,在被检者眼前放+1.50D或+2.00D
三.调整被测眼高度
▲用各种方法使被检者取较舒服坐姿并且大致使被测 双眼的中点与墙上视标的投影板中点相对调整仪器高 度座椅高度让小孩站着加垫子使坐的更高。
球镜联合正柱镜 1) 观察,沿90方向移动检影镜影动为顺动,180方向移动影动为逆动; 2) 沿180方向移动检影镜,加负球镜-1.00D直至中和 3 沿90方向移动检影镜,影动为顺动,再加正柱镜轴向置于180方向,加至 +2.00DCAx180达中和 此时观察个方向均中和,所加镜片为 -1.00DS+2.00DCAx180,依此确定该眼屈光度 =(-1.00DS+2.00DCAx180)+(-1/0.50) = -3.00DS+2.00DCAx180 = -1.00DS-2.00DCAx90
两个球镜
1) 观察,沿90方向移动检影镜影动为顺动,180方向 移动检影镜影动为逆动;
2) 沿180方向移动检影镜,加负球镜-1.00D至中和,依 此确定该眼180方向屈光度=(-1.00D)+(-1/0.50)= -3.0 0D;
3) 撤掉所加镜片再沿90方向移动检影镜,影动为顺动, 再加正球镜至+1.00D中和,依此确定该眼90方向屈光 度=(+1.00D)+(-1/0.50)= -1.00D;
的方向一致,(用正片中和)。 ●逆动影:瞳孔区的影动与检影镜移动的方向相反,为大于
2D的近视,(用负片中和)。
工作镜:做检影验光时,在被检者眼前放+1.50D或+2.00D
眼科设备(验光仪) ppt课件

ppt课件
4
• 一、主观验光仪
• 首先介绍两种最基本的主观验光仪,此类 验光仪较多用于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较 少做临床常规检测使用,但通过对它们的 介绍却可说明现在一些较复杂和较先进验 光仪的基本原理。
ppt课件
5
• (一)单纯验光仪
• 这是一种仅由单片 验光透镜和一个可 移动视标板组成的 验光仪
ppt课件
18
• 一些验光仪在照明光路中放置一个橘黄色 滤光片,减少进入被测者瞳孔的光亮,减 少眩光现象。由于经过视网膜反射的光为 桔红色,对检测者来讲光线是足够的。
ppt课件
19
• 以下列举常用的几种类型的电脑验光仪。
• 1、Astron验光仪 这是一种在照明系统中 加上一个可移动视标的直接检眼镜(图416)。
ppt课件
22
• 2、Rodenstock验光仪 该仪也是利用检眼 镜来观察被检者视网膜上的视标像,但与 Astron验光仪不同的是它应用的不是直接检 眼镜,而是间接检眼镜,这种改进避免了 角膜反光的干扰问题,视标和验光透镜之 间的距离不是通过移动视标本身来改变, 而且是通过前后移动位于光路中的棱镜来 实现
ppt课件
17
• 几乎所有的验光仪都要求被测者注视测试 视标或视标像,结果刺激了调节而使得检 测结果近视过矫或远视欠矫,虽然测试视 标通过光路设计在无穷远处,由于仪器非 常靠近被测者的脸部,就诱发了近感知调 节,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将测试视标“雾 视化”,在测量开始前,被测者先看到一 个“雾视”视标,以此来放松调节。
验光仪
• 验光是检测眼的屈光状态的过程,需 要一系列的器械。
ppt课件
1
验光方法
• 客观验光
客观验光是利用一系列的设施,在被测者 相对配合下,通过检测从视网膜反射出来 的光的影动、或光的状态等来判断眼的屈 光情况
第一章 主觉验光

的交叉圆柱镜组成 • 棱镜
二、投影式视力表
投影式视力表是验光常用的视力表。其视 标有数字视标、文盲E视标系列、儿童视 标系列、红绿视标和散光视标等。
三、综合验光的程序
1、仪器电源的开启,综合验光仪的一起完整性检查, 登记使用记录
2、综合验光仪与人体皮肤接触部位如额托的消毒 3、患者坐高的调整 4、瞳距的测量 5、瞳距、水平和顶点距离的调整 6、综合验光仪上检影,方法步骤见前 7、先右后左,右眼辅助镜片在“O”位,左眼在“OC”
本节介绍各项技术的原理
一、雾视技术
• 雾视技术通过在被检眼前加一定度数 的正镜片,故意使被检眼的调节处于 放松状态,以达到用最高度数的正镜 片或最低度数的负镜片,使被检眼获 得最好的矫正视力的方法。
二、红绿双色试验
• 红绿双色试验是验证球镜重点的主要步骤之一。 该试验利用了眼的屈光间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线 的折射率不等的特性:红光波长较长,折射率 较低;绿光波长较短折射率较高;黄光波长居 中,折射率也居中。三种波长的光线,进入同 一个被检眼后,由于折射率不等,出现的情形 是红光的焦点居后,绿光的焦点居前,黄光的 焦点居中。红、绿两者的屈光度差约0.50D。这 一特性被应用到球镜终点验证过程。让被检眼 分别比较红、绿两半哪个面更清晰。为了不刺 激调节,总是提醒被检者先看绿色的视标,再 看红色的视标。
五、双眼平衡技术
• (棱镜分视、偏振分视、偏正红绿分视)
• 自然状态下,人是双眼同时视的。双眼同时看时 的调节与单眼看时的调节不相等,而我们的验光 的过程里,大多数情况下是单眼验光,到了最后 还是要回到自然状态,在双眼同时看的情况下, 加入三棱镜使进入两眼的视标分离,同时有加入 一定水平的正镜片进行雾视,进一步精细的调整、 平衡两眼的屈光矫正。双眼平衡的目的,就是大 拿感双眼的刺激相等的情况下,进一步平衡两眼 的调节。双眼平衡检查是双眼同时看时进行,适 合于双眼视力相等的被检者。
二、投影式视力表
投影式视力表是验光常用的视力表。其视 标有数字视标、文盲E视标系列、儿童视 标系列、红绿视标和散光视标等。
三、综合验光的程序
1、仪器电源的开启,综合验光仪的一起完整性检查, 登记使用记录
2、综合验光仪与人体皮肤接触部位如额托的消毒 3、患者坐高的调整 4、瞳距的测量 5、瞳距、水平和顶点距离的调整 6、综合验光仪上检影,方法步骤见前 7、先右后左,右眼辅助镜片在“O”位,左眼在“OC”
本节介绍各项技术的原理
一、雾视技术
• 雾视技术通过在被检眼前加一定度数 的正镜片,故意使被检眼的调节处于 放松状态,以达到用最高度数的正镜 片或最低度数的负镜片,使被检眼获 得最好的矫正视力的方法。
二、红绿双色试验
• 红绿双色试验是验证球镜重点的主要步骤之一。 该试验利用了眼的屈光间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线 的折射率不等的特性:红光波长较长,折射率 较低;绿光波长较短折射率较高;黄光波长居 中,折射率也居中。三种波长的光线,进入同 一个被检眼后,由于折射率不等,出现的情形 是红光的焦点居后,绿光的焦点居前,黄光的 焦点居中。红、绿两者的屈光度差约0.50D。这 一特性被应用到球镜终点验证过程。让被检眼 分别比较红、绿两半哪个面更清晰。为了不刺 激调节,总是提醒被检者先看绿色的视标,再 看红色的视标。
五、双眼平衡技术
• (棱镜分视、偏振分视、偏正红绿分视)
• 自然状态下,人是双眼同时视的。双眼同时看时 的调节与单眼看时的调节不相等,而我们的验光 的过程里,大多数情况下是单眼验光,到了最后 还是要回到自然状态,在双眼同时看的情况下, 加入三棱镜使进入两眼的视标分离,同时有加入 一定水平的正镜片进行雾视,进一步精细的调整、 平衡两眼的屈光矫正。双眼平衡的目的,就是大 拿感双眼的刺激相等的情况下,进一步平衡两眼 的调节。双眼平衡检查是双眼同时看时进行,适 合于双眼视力相等的被检者。
规范验光流程PPT课件

2021/3/7
31
附属镜片
O: Open 打开
远矫正:被检眼打开(O) 近矫正:打开双眼 (O)
2021/3/7
CHENLI
32
附属镜片
OC:Occlude 遮盖片
对侧眼:遮盖( OC )
2021/3/7
CHENLI
33
附属镜片
P: Polaroid 偏振片
2021/3/7
CHENLI
患者正确位置 仪器正确调整 参数设置 辅助镜片 附属镜片 遥控视力表
2021/3/7
42
遥控视力表
▪单行视标 ▪单个视标 ▪红绿遮盖视标 ▪散光视标 ▪视功能视标
2021/3/7
43
遥控视力表
文字视力表 E字视力表 C视力表 儿童视力表
2021/3/7
CHENLI
44
红绿视力表
AA
BB
C
C
2021/3/7
CHENLI
45
视力表投影设备
2021/3/7
46
2021/3/7
CHENLI
47
规范的验光程序:
初始步骤:
病史 原来眼镜 客观验光(检影、电脑)
精确步骤:主觉验光(六个步骤) 终止步骤:试戴、调整、开处方
2021/3/7
CHENLI
48
主观验光程序
初次MPMVA
2021/3/7
CHENLI
52
主观验光程序
初次MPMVA
初次红绿测试
交叉柱镜精确散光
再次MPMVA
再次红绿测试
双眼均衡
2021/3/7
CHENLI
53
第一步:初次MPMVA (最佳视力球镜)
规范验光PPT精品医学课件

4、老视加入度= 1/ 工作距离(米) - 可动用调节
20
2024/1/9
xx
(8)三棱镜
作用:1.检查隐斜,测量隐斜度 2.用于视标的分离 例:双眼平衡 双眼垂直分离交叉圆柱镜 3.双眼聚散力检查
使用: 检查隐斜视(见马氏杆)
双眼平衡(见后)
21
2024/1/9
xx
三棱镜的光学特性
Base 三棱镜可以使物体看起来向顶端移动(像与物相对位置)
六.寻找中和点的方法
1.过矫法
顺动加正镜片,加至一定程度中和,再加即出现逆动 逆动加负镜片,加至一定程度中和,再加即出现顺动 2.前倾后移法 中和点前倾为顺动,后移为逆动
47
2024/1/9
xx
七.影动四要素
1.方向
2.形态 光斑-------无散光 光带-------有散光
3.速度 速度快------光度浅 速度慢------光度深
上BU
BO 外
下BD
例: R:3 BI
27
2024/1/9
xx
360度表示法
90
135
45
90
135
45
180
0 180
0
270
270
例: R:3 B360°
28
2024/1/9
xx
(9)Maddox 杆(马氏杆) 作用:1.检查有无隐斜 2.结合三棱镜测量隐斜度
使用: 检查水平向隐斜时,使用水平向马氏杆 检查垂直向隐斜时,使用垂直向马氏杆
(6)平光片
(磨砂片)
作用:用于检查伪盲
使用:不加镜片时表现为视力异常,加上平光片后 视力好转即为伪盲
12
2024/1/9
20
2024/1/9
xx
(8)三棱镜
作用:1.检查隐斜,测量隐斜度 2.用于视标的分离 例:双眼平衡 双眼垂直分离交叉圆柱镜 3.双眼聚散力检查
使用: 检查隐斜视(见马氏杆)
双眼平衡(见后)
21
2024/1/9
xx
三棱镜的光学特性
Base 三棱镜可以使物体看起来向顶端移动(像与物相对位置)
六.寻找中和点的方法
1.过矫法
顺动加正镜片,加至一定程度中和,再加即出现逆动 逆动加负镜片,加至一定程度中和,再加即出现顺动 2.前倾后移法 中和点前倾为顺动,后移为逆动
47
2024/1/9
xx
七.影动四要素
1.方向
2.形态 光斑-------无散光 光带-------有散光
3.速度 速度快------光度浅 速度慢------光度深
上BU
BO 外
下BD
例: R:3 BI
27
2024/1/9
xx
360度表示法
90
135
45
90
135
45
180
0 180
0
270
270
例: R:3 B360°
28
2024/1/9
xx
(9)Maddox 杆(马氏杆) 作用:1.检查有无隐斜 2.结合三棱镜测量隐斜度
使用: 检查水平向隐斜时,使用水平向马氏杆 检查垂直向隐斜时,使用垂直向马氏杆
(6)平光片
(磨砂片)
作用:用于检查伪盲
使用:不加镜片时表现为视力异常,加上平光片后 视力好转即为伪盲
12
2024/1/9
主觉验光

操作步骤
将裂隙片停留在视标最清晰的位置上,在裂隙片前逐步的
增加球镜度,直到视力最佳为止,记录此时所加的球镜度
和裂隙所在的轴位。
除去上一步中所加的球镜,旋转裂隙至相垂直的另一方向
上,此时视标是最模糊的,然后在裂隙片前逐渐增加球镜, 直到视力最佳为止,记录此时的度数和轴位
操做步骤 裂隙所在的轴位与焦线的轴位相一致,也就是柱镜的轴位,所以以上
先加后换的原则更换镜片(尽量创造雾视的环境)
具体老说就是:负镜和负镜之间的更换,先取下原镜片再加上 新镜片;正镜和正镜之间的更换,先加上新镜片再取下原镜片
红绿视标
不同颜色可见光的波长不同,通过同一折射界面时,其偏
折的程度也不同,因而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可散开为七种不
同的颜色,此现象称为“色散”
所加的这-0.25D球镜就是不合理的,应该去掉,保留上一个度数为 终点球镜度数
红绿色法(双色实验)
操作实例 患者,男,24岁
客观检查的结果 OD -3.50/-1.50×10
步骤1:将-3.50球镜和-1.50柱镜放在试镜架上,柱镜的轴位在10度,矫正视 力1.0
思考1:已经测出准确的度数,可以配镜了,是吗? 思考2:如果不是,那应该怎么做? 步骤2:人为地加+1.50D的球镜,这时试镜架上的度数为-2.00球镜和1.50柱镜,矫正视力为0.6 思考3:雾视量是否足够?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步骤3:再增加+1.00D的球镜,这时试镜架上的度数为-1.00球镜和-1.50柱 镜,矫正视力为0.2 思考4:这样的雾视可以了吗?接下来做什么? 思考5:预计应增加多少负球镜,就可以达到最好矫正视力?
所增加的正球镜的度数就称为雾视量
一般常用的雾视量为+1.00~+2.00DS
主觉验光—综合验光仪结构(验光技术课件)

47
总 结:
■ 综合验光仪的优点:
– 方便 – 精确 – 交流
■ 综合验光仪的缺点:
– 调节控制 – 仪器的校准
《验光技术》情境二 主观验光 任务2综合验光结构
48
《验光技术》情境二 主观验光 任务2综合验光结构
27
如虎添翼的辅助镜片
Jackson交叉柱镜
Risley 棱镜
《验光技术》情境二 主观验光 任务2综合验光结构
28
Jackson 交叉柱镜
红
点
代
表
什
么
?
白点代表什么?
转轮的位置代表什么? 《验光技术》情境二 主观验光 任务2综合验光结构
29
交叉柱镜
3
验光方法:
■ 客观:
– 电脑 – 检影
■ 主觉:
– 综合验光仪 – 镜片箱
主觉:精细、微调的过程
《验光技术》情境二 主观验光 任务2综合验光结构
4
规范的验光程序
■ 客观验光:初步了解屈光状态 ■ 主觉验光:精细确定 ■ 功能性测量:隐斜等 ■ 综合调整:确定处方
《验光技术》情境二 主观验光 任务2综合验光结构
-0.50D*90
+0.50D* 180
-0.50DC90/+0.50DC 180
《验光技术》情境二 主观验光 任务2综合验光结构
30
Risley 棱镜
《验光技术》情境二 主观验光 任务2综合验光结构
31
综合验光仪:结构和使用基础
■ 患者正确位置 ■ 仪器正确调整 ■ 参数设置 ■ 辅助镜片 ■ 附属镜片 ■ 遥控视力表
23
球镜设置
球镜粗调
《验光技术》情境二 主观验光 任务2综合验光结构
主觉验光法精讲

(二)视力测定的方法
受检者视力低于1.0时,应加针孔片检查,如视 力有改善,可能有屈光不正。 如受检者已经戴镜,应检查并记录其戴镜的矫 正视力。 如走到距离视力表1米处仍不能分辨0.1,查 “指数”。 如5cm处不能分辨“指数”,查“手动”。 如“手动“仍不能辨认,暗室查光感和光定位。
(四)视力检查的一般注意事项
照明:最好采用人工照明,用2支20W的日光
灯,光源均匀分布验光室内,注意不能直接 照射到被检眼;近视力检查时,光线要充足。 检查距离:远用一般为5米(也有6米或20英 尺),如用反射光路则为2米5;近用为 33~40cm。 视力表高度:一般可将视力表1.0行距地面 1.3—1.5米高;采用反射光路时,1.0行应位 于中等身高被检者的头顶上。 选择合适被检者瞳距的试镜架,试镜片中最 高度数镜片应插于试镜架后顶距离,依次类 推。
一、视力检查法
广义——通常所说的视力指形觉视力,即眼分 辨物体形态的视觉功能。 形觉视力包括:中心视力(视网膜黄斑中心 凹),即在屈光检查中用视力表测得的视力。 周边视力(中心凹以外视网膜),即视野。 狭义——视力就是眼睛能够分辨二物点间最小 距离的能力,以视角来衡量。
(一)视力表
三、裂隙片法
通常使用裂隙片为长 20mm*宽1mm。 1,原理:利用裂隙阻 挡裂隙方向以外的光 线。如有散光,当裂 隙方向与散光光轴一 致时,由于阻挡了由 散光(一般为规则散 光,力轴垂直)造成 的弥散光,此位上的 视力最好。
三、裂隙片法
2,方法: 单眼进行检查,裂隙片装入试镜架,在被检眼 前慢慢旋转裂隙片观察远视力表,如旋转一周, 视力没有变化,说明没有散光;如裂隙片旋转到 某个方向时,视力明显有所提高,而旋转至另一 个方向(规则散光为垂直向)时,视力最模糊, 说明该眼有散光。 如有散光,分别在旋转最清晰方向和最模糊方 向上加球镜片,直至该方向上视力达到最佳,记 下两方向上所加球镜度数,进行换算确定散光光 度和光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雾视法
方法: 通过客观验光法确定患者的大致光度,将此光度作 为试镜片加在患者眼前,在此基础上双眼同时加雾 视片(如+3.00DS),使患者远视力降至0.1-0.3 左右(注:不能低于0.1),嘱咐患者注视远处视力 表,10-15分钟后,调节逐渐放松,开始验光。 先右后左,逐渐减少正球镜度,初次可减+0.50DS, 而后以+0.25DS一级级递减,视力增至0.6左右, 可进行散光检查(散光表,用法在后文),散光检 查做完后,进一步减少正球镜度,直至MPMVA (最佳视力的最正镜度)。
(二)视力测定的方法
Hale Waihona Puke 受检者视力低于1.0时,应加针孔片检查,如视 力有改善,可能有屈光不正。 如受检者已经戴镜,应检查并记录其戴镜的矫 正视力。 如走到距离视力表1米处仍不能分辨0.1,查 “指数”。 如5cm处不能分辨“指数”,查“手动”。
如“手动“仍不能辨认,暗室查光感和光定位。
(二)视力测定的方法
1,设计原理:视角(外界物体两端发出的光线成像 在眼屈光系统后节点处的夹角) 人眼要分辨两个物点,视网膜上需有两个锥细胞受到 刺激,而这两个锥细胞中间必须有一个不受刺激的锥 细胞;若连接的两个锥细胞同时受到刺激,则不能分 辨该两点。 最小视角:当一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恰好使相隔一 个非刺激锥体细胞的两个锥细胞受到视觉刺激,该物 体两端在节点处所夹之角。 1862年,snellen测出人眼的最小视角为1′。
视力表
(一)视力表
2、视力是视角的倒数 如:视角为1′时,视力为1/1′=1.0 视角为2′时,视力为1/2′=0.5 3、常用视力表:数字、C字(国际标准视力 表,1909年万国眼科学会)、E字(标准对数 视力表,缪天荣)、文字(中文、英文、日文 等)、图形(儿童)等。 视力记录方法:分数(视力=检测距离/设计 距离)、小数、对数、视角(研究用)。
3,方法: (1)鉴别屈光不正和屈光介质病变、眼底病变 单眼进行检查,针孔片对准被检眼瞳孔中心观察 远处视力表,如视力提高(注意:不是更亮), 清晰度增加,说明该眼存在未被矫正的屈光不正; 如视力不变甚至下降,说明可能被检眼存在病变, 不属于验光范围。 (2)初步判别屈光不正的性质 通过轻轻晃动针孔片观察远处物体,如所见物象 为逆动,该眼为远视状态;如所见物象为顺动, 该眼为近视;正视眼所见物象为不动或轻微顺动。
二、针孔片检查法
通常使用直径为1mm的黑色针 孔片。
1,作用:鉴别屈光不正和 屈光介质病变、眼底病变; 初步判别屈光不正的性质 2,原理:针孔片阻止周围 光线的干扰,使瞳孔成人工 的缩小,消除眼屈光系统中 周边部分的光学作用(球面 像差),克服部分散光,并 可增加所观察外界物体的景 深。
二、针孔片检查法
三、裂隙片法
通常使用裂隙片为长 20mm*宽1mm。 1,原理:利用裂隙阻 挡裂隙方向以外的光 线。如有散光,当裂 隙方向与散光光轴一 致时,由于阻挡了由 散光(一般为规则散 光,力轴垂直)造成 的弥散光,此位上的 视力最好。
三、裂隙片法
2,方法: 单眼进行检查,裂隙片装入试镜架,在被检眼 前慢慢旋转裂隙片观察远视力表,如旋转一周, 视力没有变化,说明没有散光;如裂隙片旋转到 某个方向时,视力明显有所提高,而旋转至另一 个方向(规则散光为垂直向)时,视力最模糊, 说明该眼有散光。 如有散光,分别在旋转最清晰方向和最模糊方向 上加球镜片,直至该方向上视力达到最佳,记下 两方向上所加球镜度数,进行换算确定散光光度 和光轴。
(二)视力测定的方法
1、远视力检查
检查时由上而下指点视力表上的视标,受检者 应在3秒钟内辨认出方向。为加快检查速度,也 可从视力表中间一排(约0.6~0.7)认起。 根据全国近视眼防治会议的有关规定: 0.1~0.5行要求全对,0.6~0.9行可错一个, 1.0以上行可错两个。 如果0.1行仍不能辨认,应嘱咐受检者逐步向视 力表走近,直至认出0.1为止。记录方法:如在 3米处认出0.1,为0.1×3m/5m=0.06。
一、视力检查法
广义——通常所说的视力指形觉视力,即眼分 辨物体形态的视觉功能。 形觉视力包括:中心视力(视网膜黄斑中心 凹),即在屈光检查中用视力表测得的视力。 周边视力(中心凹以外视网膜),即视野。 狭义——视力就是眼睛能够分辨二物点间最小 距离的能力,以视角来衡量。
(一)视力表
主觉验光法
主觉验光法
验光方法分为: 他觉(客观)验光:即检查者利用某种工具或 仪器对被检眼进行屈光检查。 主觉(主观)验光:即检查者需要依靠患者的 回答来测定其屈光不正的程度。 临床上,先进行客观验光(检影、电脑验光仪 等),再进行主觉验光,两者相结合,综合患 者各种症状及需求,试镜后开具最合适的处方。
三、裂隙片法
3,换算方法: 球镜——最清晰方向所加球镜度数 柱镜——最模糊方向所加球镜减去最清 晰方向所加球镜(两者之差) 光轴——随最清晰方向(散光度小者) 4,注意:一律用球镜试片;可检查不规 则散光;准确度不够,需要用其他方法 (交叉圆柱镜)来校验。
四、雾视法
1,原理:用一高度正球 镜(+3.00DS左右)加 在被检者眼前,近视低 矫,远视高矫,形成人 工近视,焦点前移,使 睫状肌松弛,放松调节。 作用:适用于远视远散 患者和假性近视的验光; 适合因患眼病不能使用 睫状肌麻痹剂或对麻痹 剂过敏的患者;
2、近视力检查≥< 用近视力表在规定距离检查,需要充足照 明,其余检查同远视力。
(四)视力检查的一般注意事项
照明:最好采用人工照明,用2支20W的日
光灯,光源均匀分布验光室内,注意不能直 接照射到被检眼;近视力检查时,光线要充 足。 检查距离:远用一般为5米(也有6米或20英 尺),如用反射光路则为2米5;近用为 33~40cm。 视力表高度:一般可将视力表1.0行距地面 1.3—1.5米高;采用反射光路时,1.0行应位 于中等身高被检者的头顶上。 选择合适被检者瞳距的试镜架,试镜片中最 高度数镜片应插于试镜架后顶距离,依次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