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文艺复兴运动》是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以及文艺复兴对后世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展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繁荣景象,让学生感受那个时代的气息。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欧洲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文艺复兴方面,学生可能对一些具体的人物和作品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掌握文艺复兴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热爱和尊重,认识文艺复兴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2.难点:文艺复兴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营造文艺复兴时期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教学问题和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和核心思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和图片,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提问:“你们对文艺复兴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如意大利的地理、政治、经济条件,以及中世纪封建制度的衰落等。
然后,详细讲解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文艺复兴运动的教案

文艺复兴运动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培养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的欣赏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文艺复兴运动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2.难点:文艺复兴运动对后世的影响及其与现代社会的关联。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如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世纪欧洲等。
(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文艺复兴运动吗?它发生在哪个时期?为什么说它对人类文明有着重要意义?2.讲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1)地理大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新航路的开辟,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等。
(2)商业经济的发展:讲解意大利等地的商业城市兴起,资本主义萌芽。
(3)文化传承:介绍古希腊罗马文化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3.讲解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1)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现世幸福。
(2)科学精神:倡导实证主义,追求真理。
(3)艺术创新:强调个性表达,追求审美价值。
4.讲解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1)达·芬奇:《蒙娜丽莎》、《的晚餐》(2)米开朗基罗:《大卫》、《创世纪》(3)拉斐尔:《圣母子》、《雅典学院》(4)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5.讲解文艺复兴运动对后世的影响(1)推动现代科学的发展:如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
(2)影响现代艺术风格:如巴洛克、洛可可等。
(3)促进现代哲学思想的诞生:如笛卡尔、康德等。
6.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探讨文艺复兴运动与现代社会的关联。
(2)让学生举例说明文艺复兴运动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7.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列举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2.简述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
3.论述文艺复兴运动对后世的影响。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使学生了解了这一重要历史事件。
《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公开课)

《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公开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 (公开课)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 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和背景;- 了解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分析文艺复兴运动中的重要人物和作品;- 探讨文艺复兴运动对当代世界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1. 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和背景- 文艺复兴运动的定义和时期划分- 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的兴起和扩展2. 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和发展- 艺术和建筑领域的突破和创新3. 文艺复兴运动中的重要人物和作品- 达·芬奇和《蒙娜丽莎》的创作- 米开朗基罗和《创造亚当》的雕塑4. 文艺复兴运动对当代世界的意义- 文艺复兴运动对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影响- 当代社会中文艺复兴运动的启示和借鉴三、教学策略1. 课堂讲授:通过讲解、示范和举例的方式,介绍文艺复兴运动的相关知识点。
2. 图片展示:展示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艺术作品和建筑风格,让学生感受到当时的艺术表达和创新。
3. 小组讨论:安排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讨论文艺复兴运动对当代世界的重要性和影响。
4. 视频观看:选择一些有关文艺复兴运动的视频片段进行观看,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相关内容。
5. 学生展示: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和准备文艺复兴运动中的重要人物和作品,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程度和参与度。
2. 小组讨论记录:记录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观点和论据。
3. 学生展示成果:评估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中重要人物和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 作业和测验:布置相关作业和测验,考察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PPT课件:包含文艺复兴运动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2. 视频片段:选择一些有关文艺复兴运动的视频片段。
3. 书籍和网络资源:提供学生进一步研究和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资料来源。
通过上述教学设计,我们将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文艺复兴运动,认识其对欧洲社会和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并探讨其对当代世界的重要性和启示。
文艺复兴运动教案

文艺复兴运动教案
授课内容:文艺复兴运动
授课目标:
1. 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和起源
2. 掌握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特点和影响
3. 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 向学生介绍文艺复兴运动的概念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主体部分(30分钟)
- 讲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 分析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特点和目标
- 探讨文艺复兴运动对艺术、文学和科学的影响
- 讨论文艺复兴运动对社会和文化的改变和塑造
3. 小结与讨论(10分钟)
- 总结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特点和影响
- 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文艺复兴运动的看法和思考
4. 练习与拓展(15分钟)
-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或分析案例 - 提供拓展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相关内容
5. 布置任务(5分钟)
- 提出学生需要完成的作业任务,如写一篇关于文艺复兴运动的短文或制作一份PPT展示
- 提醒学生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资源:
- PowerPoint演示文稿
- 练习题和答案
- 拓展阅读材料
评估方式:
-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和讨论情况
- 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及答案的准确性
- 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备注:教师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时间安排。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是关于欧洲历史上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
本课主要内容有:文艺复兴的背景、核心思想、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文化、艺术、科学等领域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为后来的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欧洲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文艺复兴运动涉及到的文化、艺术、科学等领域较为复杂,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容易产生兴趣,因此,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掌握文艺复兴对欧洲文化、艺术、科学等领域产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文艺复兴运动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2.难点: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文化、艺术、科学等领域产生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展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以文艺复兴运动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为例,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素材。
2.资料:搜集相关的文章、论文、书籍等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学习。
3.设备:多媒体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这些作品给你什么感受?你能说出它们的特点吗?”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14.《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部编教材)

14.《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
二、代表人物
活动三:阅读教材,完成表格,归纳其是如何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
活动四:拓展提升
推荐学生查看学生端拓展提升栏目资源或将教师端教学素材和拓展提升资源推荐给学生,以拓展学生知识。
教学视频:但丁与《神曲》
教学视频:文艺复兴也是政治与社会改革运动
教学视频:文艺复兴时的艺术
表格体现,一目了然,使学生认识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体现出的思想。
课堂小结
梳理
本课主要
知识点。
训练学
生归纳、概
括的能力。
学习效果反馈。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2.docx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九上14课《文艺复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文艺复兴的基本史实,掌握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理解文艺变兴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分析出文艺复兴最先兴起于意大利的原因以及文艺复兴的实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作品和重要成就都是当时的人们历经磨难、经过不懈努力而取得的,通过学习树立开拓创新、敢于坚持真理的信念O 重点难点【重点】文艺复兴的实质和主要代表人物。
【难点】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原因。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出示材料:在中世纪的欧洲(封建社会的欧洲),基督教宣传人是有罪的,人的现世生活就是一个苦难的历程,人若想消除罪孽就只能求助于教会。
用忏悔、祈祷来求得上帝的恩泽,这样才能从罪恶中解脱出来,死后才能升入天堂。
问: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与上帝(神)谁重要?基督教引导人们消除苦难的方式是将希望寄托于“现世"还是“来世”?教师总结: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的权力至高无上,封建神学禁招了人们的思想,人性被忽视得一干二净,在14世纪一道曙光打破了教会的黑暗。
“人.被发现了。
从此以“神”为中心的时代一去不受返,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走进“文艺复兴”。
板书14文艺复兴解题:问复兴是什么意思?(衰落后再兴盛起来)。
文艺复兴简单理解就是文学与艺术的再次兴起。
那么学完这一课后我们再来更深层次的理解一下这一课文标题。
下面我们进入自主学习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回答文艺复兴兴起的时间、地点:14世纪中叶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阅读课文65页第一自然段分析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①14世纪,意大利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兀②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
文艺复兴的指导(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文艺复兴的实质:课本66页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的第14课,主要介绍文艺复兴运动。
教材通过讲述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过程,重点介绍其代表人物如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以及他们的主要作品和思想。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欧洲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文艺复兴运动的认识可能仅限于表面,对其深层次的影响和意义理解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深层次去理解文艺复兴运动,启发他们思考文艺复兴运动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发展过程及其代表人物;掌握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思想、艺术成就和科学发明。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文艺复兴运动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发展过程、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2.教学难点: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内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氛围。
2.案例教学法:以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为例,分析其艺术特点和思想内涵。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艺复兴运动的理解和看法。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展示文艺复兴运动的图片、作品和文献资料。
2.视频:准备与文艺复兴运动相关的视频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播放。
3.作业:设计相关的作业,以便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文艺复兴运动的图片和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文艺复兴运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主张: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2)●但丁(如图):“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
代表作:《神曲》
思想主张: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3)●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代表作:《歌集》
思想主张: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提起意大利,人们不禁会浮想联翩,那里有世界最具权威性的足球赛;有最神秘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有世界著名的永恒之城──罗马。就在这片土地上,也曾出现了斯巴达克斯、但丁、米开朗琪罗、达·芬奇、伽利略、马克·波罗等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走进14、15世纪的意大利,探寻当时文化、思想繁荣的足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文艺复兴发展的原因,理解文艺复兴核心人文主义;通过对优秀文艺作品的介绍,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情趣和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艺复兴的内容及代表人物
难点:人文主义的理解——以普遍的人性掩盖阶级社会中人的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
(二)文艺复兴
1.含义: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动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2.实质:文艺复兴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人文主义,肯定人性,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
目标导学二:但丁
“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和彼特拉克)
(1)●薄伽丘:
目标导学三:达·芬奇
“美术三杰”(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达·芬奇):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作者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对人类世界的细致观察,自由发挥,表现了高超的技艺。
目标导学四:莎士比亚
1.传播:意大利→西欧诸国
15世纪后期,新航路的发现刺激了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运动由意大利扩展到西欧广大地区。文艺复兴渐入高潮。
崆峒区草峰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学科
历史
年级
九年级
主备人
备课组长
备课组成员
白小凤
备课时间
10.17
地点
九年级
办公室
记录人
备课内容
14.《文艺复兴运动》
教学
目标
知识
了解知道文艺复兴这一史实,理解产生于意大利的原因,分析文艺复兴的核心:人文主义,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
技能
通过探源文艺复兴的背景,培养根据史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感受文艺复兴的成果,培养通过感知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2)消极: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三、课堂总结
个性修改
板书设计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1.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
2.文艺复兴的内容、实质、核心思想
3.文艺成就(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4.传播和影响:积极、消极
教学反思
审批意见
审批签字
年月日
2.成就:英国莎士比亚
3.文艺复兴的意义:
(1)积极:
①精神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将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②思想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③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文艺复兴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的背景)
1.教师讲述:资本主义萌芽后的社会状况是文艺复兴的“源”;文化上回忆古代希腊、罗马高度繁盛的文化思想遗产,以及意大利保留了大量文化成果,汇集大批文化名人等史实,文化的传承发展是文艺复兴的“流”。
2.问题思考:探讨意大利成为西欧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中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