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概念及性质
第一章流体及物理性质概要

重点掌握
§1-4 流体的粘性
一、粘性及其表现
流体流动时产生内摩擦力的性质称为流体的粘性。 流体内摩擦的概念最早由牛顿(1687)提出。由库仑 (1784)用实验得到证实。
库仑把一块薄圆板用细金属丝 平吊在液体中,将圆板绕中心转 过一角度后放开,靠金属丝的扭 转作用,圆板开始往返摆动,由 于液体的粘性作用,圆板摆动幅 度逐渐衰减,直至静止。库仑分 别测量了普通板、涂腊板和细沙 板,三种圆板的衰减时间。
空 气 二氧 化碳 一氧 化碳
1.205 1.84 1.16
1.80 1.48 1.82
287 188 297
1.16 1.33 0.668
1.76 2.00 1.34
297 260 520
氦
0.166 0.0839
1.97 0.90
2077 4120
水蒸 汽
0.747
1.01
462
氢
§1-3 流体压缩性和膨胀性
火箭在高空稀薄气体中飞行 激波 MEMS(微尺度流体机械系统) 不适用
§1-2 流体的密度和重度
一、流体的密度
流体重要属性,表征流体在空间某点质 量的密集程度
定义:单位体积流体所具有的质量
用符号ρ来表示。 均质流体: 非均质流体:
m V
单位:kg/m3
m dm lim V 0 V dV
粘性系数(粘度):表征流体粘性大小,通常用实验方法确定。
1.动力粘度μ:表征流体动力特性的粘度。
① 定义:由公式
T du A dy
得
du dy
② 物理意义:表示速度梯度为1时,单位面积上的摩擦力的大小。 ③ 国际单位: 牛顿•秒/米2 或 Pa• S
1 流体及流体物理性质

p ρRT R 气体常数, 空气 R 287.06J/ (kg K)
2.真实气体状态方程(real gas) 在石油工程领域,真实气体的状态方程,常用 p ZRT
V实际气体 Z 压缩因子:给定温度、压力下, V理想气体
18/21
石油工程领域真实气体的状态方程,常用
p ZRT
相对密度(relative density ) :与4 ℃纯水相比 d w w
比容 (specific volume):单位质量的流体所占有的体积.
1
(m3 kg )
重度(specific weight):单位体积内流体的重量。 (比重) g ( N m3 )
12
B ' A ' D ' BAD dt
:直角 BAD 在dt时间产生的角变形。
du 速度梯度 :角变形速度(角变形率) dy
23/21
影响粘性系数的因素
粘性产生 的原因 液体:由液体分子之间的附着引力和分子的 热运动引起 气体:粘性是主要由气体分子的热运动引起
1.流体本身的性质。 2.温度 液体的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气体的粘度随着 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稠油热采) 3.压强 液体、气体均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流体的粘度与压强的关系不大。 理想流体:忽略了实际流体粘性的理想化模型。
21/21
动力粘性系数(粘度)
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粘性力称为粘性切应力:
u T T = μ 0 A y
T u du = =μ =μ A y dy
国际单位:Pa
: 由流体性质决定的物质常数,称为动力粘性系数或 动力粘度(viscosity),单位是N·s/ m2或Pa·s。
流体的基本性质

流体流动的机械能损失
流体在流动过程中, 由于摩擦、碰撞、涡 旋等因素,会产生机 械能损失。
减小机械能损失的方 法包括优化管道设计、 选择合适的流体输送 方式等。
机械能损失会导致流 体压力和速度的降低, 从而影响流体的输送 效率。
管道中的速度分布
速度分布规律
在管道中,流体的速度分布取决于流体类型、管道形状和流速等 因素。
层流与湍流
在管道中,流速较低时,流体呈层流状态;流速较高时,流体呈 湍流状态。
速度梯度
在管道中,流体的速度梯度与流速和管道半径有关,影响着流体 流动的特性。
管道中的流动阻力
流动阻力产生
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会受到摩擦力、惯性力、重力等阻力作用。
03
流体动力学基础
流体静力学
静止流体
流体处于静止状态,没有相对运动, 压力、密度和温度等物理量分布均匀。
流体静压力
流体静平衡
流体在静止状态下,由于受到重力作 用,会产生压强差,但流体会自动调 整密度分布,使得压强差消失,达到 静平衡状态。
流体静压力是指流体在静止状态下对 垂直面的压力,其大小与流体的密度 和重力加速度有关。
阻力系数
描述流体流动阻力的参数,与流体类型、管道形状和流速等因素有 关。
减少阻力措施
可以通过优化管道设计、减小流速、选择合适的流体等方法来减少 流动阻力。
06
流体流动的能量转换与损 失
伯努利方程
伯努利方程描述了流体在流动过程中,由于高度、速度和压力变化而引起的能量转 换关系。
当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随着流速的增加,流体的压能会相应减少,而动能则会增 加。
流体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

流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力与加速度之间的 关系,是流体动力学的基本方程。
连续性方程
描述流体的质量守恒原理,即流体的质量流 量在流场中保持不变。
动量方程
描述流体的动量守恒原理,即流体的动量流 量在流场中保持不变。
能量方程
描述流体的能量守恒原理,即流体的能量在 流场中保持不变。
流体动力学的应用
06
流体动力学简介
基本概念
流体
流体是具有流动性的连续介质, 由大量分子组成,能够在外力作
用下发生流动。
流体动力学
流体动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规律 和行为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流 体的速度、压力、密度等物理量
之间的关系。
流场
流场是指流体运动所占据的空间 区域,流场中的每一点都有一定
的速度和压力。
流体动力学方程
THANKS
感谢观看
流动状态的判定
雷诺数
用于判定流体流动状态的无量纲数, 由流体的流速、管径和流体动力粘度 决定。当雷诺数小于临界值时,流体 呈层流流动;当雷诺数大于临界值时, 流体呈湍流流动。
流动状态判定准则
根据实验和理论分析,得出判定流动 状态的准则,如普朗特数、尼古拉斯 数等。这些准则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不 同条件下流体的流动状态。
毛细管法
利用毛细管中的流体流动, 通过测量流体在毛细管中 的流动时间和压力差来计 算流体的粘度。
影响粘度的因素
分子间相互作用
流体的分子间相互作用会影响流体的粘度,分子 间相互作用越强,粘度越大。
温度
温度对流体的粘度有显著影响,一般来说,温度 升高会使流体的粘度降低。
压力
压力对流体的粘度影响较小,但在高压下,压力 对粘度的影响会更加明显。
流体流动知识点总结归纳

流体流动知识点总结归纳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流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涉及液体和气体的流动,包括流体的性质、流体流动的运动规律、流体的控制以及流体力学在工程和科学领域的应用等方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流体流动的一些基本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便读者对这一领域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一、流体的性质1. 流体的定义流体是指那些易于变形,并且没有固定形状的物质。
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两种状态,其共同特点是具有流动性。
2. 流体的密度和压力流体的密度是指流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常用符号ρ表示。
流体的压力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它与流体的密度和流体所在深度有关。
3. 流体的黏性流体的黏性是指流体内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黏性越大,流体的内部抵抗力越大,流动越不容易。
黏性会对流体的流动性能产生影响,需要在实际工程中进行考虑。
二、流体流动的基本原理1. 流体的叠加原理流体的叠加原理是指当多个流体同时流动时,它们的速度矢量叠加,得到合成的速度矢量。
这个原理在实际工程中有很多应用,例如飞机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和水流的流体力学研究等。
2. 流体的连续性方程流体的连续性方程是描述流体在运动过程中质量守恒的基本方程,它表明流体在流动过程中质量的变化等于流入流出的质量之差。
3. 流体的动量方程流体的动量方程描述了流体在运动过程中动量守恒的基本原理,它表明流体在受到外力作用后所产生的加速度与外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
4. 流体的能量方程流体的能量方程描述了流体在运动过程中能量守恒的基本原理,它表明流体在流动过程中所受到的压力和速度的变化与能量的转化和损失相关。
三、流体的流动类型1. 定常流动和非定常流动定常流动是指流体在任意一点上的流速和流量随时间不变的流动状态,而非定常流动则是指流体在不同时间点上的流速和流量随时间有变化的流动状态。
2. 层流流动和湍流流动层流流动是指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各层流体之间的相互滑动,流态变化连续,流线互不交叉。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规定,液压油产品的牌号用粘度的等级表示,即用该液压油在40℃时的
运动粘度中心值表示。
油液的牌号:40℃时的平均运动粘度,见下表:
温度:40℃,单位:×10-6m2/s
粘度等级 VG10 VG15 VG22 VG32 粘度平均值 10 15 22 32 粘度范围 9.00 ~11.0 13.5 ~16.5 19.8 ~24.2 28.8 ~35.2 机械与材料学院©2013 粘度等级 VG46 VG68 VG100 粘度平均值 46 68 100 粘度范围 41.4~50.6 64.2 ~78.4 90.0 ~110
机械与材料学院©2013
第二章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三、液体的粘度将随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发生相应的变化。
1、流体产生粘性的主要原因 ①液体:分子内聚力; ②气体分子作热运动,流层之间分子的热交换频繁。
2、压力的影响
在高压下,液体的粘度随压力升高而增大;常压下,压力对流体的 粘性影响较小,可忽略。 3、温度的影响 ①液体:温度升高,粘度降低; ②气体:温度升高,粘度增大。
第二章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3)相对粘度(恩氏粘度) 采用特定的粘度计在规定条件下测出来的液体粘度。
Et t1 / t2
式中:t1 – 油流出的时间 t2-20OC蒸馏水流出时间 φ=2. 8mm 恩氏粘度与运动粘度的换算关系 恩氏粘度计 200ml
6.31 t (7.31 Et )cst Et
机械与材料学院©2013
第二章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四、 液压油的选用
1、优先考虑粘性 ν=11.5 ~ 41.3 cSt 即 20、30、40号机械油 粘温特性好是指工作介质的粘度随温度变化小,粘温特性通常用粘度 指数表示。 2、按工作压力 p 高,选 µ 大; p 低,选 µ 小 3、按环境温度 T 高,选 µ 大; T 低,选 µ 小 4、按运动速度 v 高,选 µ 小; v 低,选 µ 大 5、其他 环境 (污染、抗燃) 经济(价格、使用寿命) 特殊要求(精密机床、野外工作的工程机械)
流体概念及性质

01
声速定义
声速是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它取决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模 量。
02
马赫数定义
马赫数是流体中某点的速度与当 地声速的比值,用于描述流体的 可压缩性。
03
马赫数与流体性质 关系
当马赫数小于1时,流体可视为 不可压缩;当马赫数大于1时, 流体表现出明显的可压缩性。
激波形成条件及特点
激波形成条件
应用范围
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适用于分析流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 的运动状态变化,如流动分离、涡旋形成等。这些定理在 航空航天、水利工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04
黏性流动特性
牛顿内摩擦定律
定律内容
牛顿内摩擦定律表明,流体内部的摩擦力与流体的速 度梯度和黏性系数成正比。
适用范围
该定律适用于牛顿流体,即满足线性黏性关系的流体 。
浮力
流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竖直向上的 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流体的重力。
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流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其大 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流体的重力。
浮力的应用
利用浮力原理可以设计各种浮体,如船只 、潜艇等。
浸润与不浸润现象
01
浸润现象
当液体与固体接触时,液体的附着层将沿固体表面延伸。当接触角小于
;而不浸润现象则常用于防水材料和油水分离等领域。
03
流体动力学基础
连续性方程
质量守恒
连续性方程基于质量守恒原理,即单位时间内流入和流出控制体的 质量之差等于控制体内质量的变化率。
方程形式
对于一维流动,连续性方程可简化为ρ1u1A1=ρ2u2A2,其中ρ为 密度,u为速度,A为截面积。对于多维流动,需采用更一般的微分 形式。
应用范围
流体力学基础知识

流体力学基础知识一、流体的物理性质1、流动性流体的流动性是流体的基本特征,它是在流体自身重力或外力作用下产生的。
这也是流体容易通过管道输送的原因2、可压缩性流体的体积大小会随它所受压力的变化而变化,作用在流体上的压力增加,流体的体积将缩小,这称为流体的可压缩性。
3、膨胀性流体的体积还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则体积膨胀,这称为流体的膨胀性。
4、粘滞性粘滞性标志着流体流动时内摩擦阻力的大小,它用粘度来表示。
粘度越大,阻力越大,流动性越差。
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液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二、液体静力学知识1、液体静压力及其基本特性液体静压力是指作用在液体内部距液面某一深度的点的压力。
液体静压力有两个基本特性:①液体静压力的方向和其作用面相垂直,并指向作用面。
②液体内任一点的各个方向的静压力均相等。
2、液体静力学基本方程P=Pa+ρgh式中Pa----大气压力ρ-----液体密度上式说明:液体静压力的大小是随深度按线性变化的。
3、绝对压力、表压力和真空①绝对压力:是以绝对真空为零算起的。
用Pj表示。
②表压力(或称相对压力):以大气压力Pa为零算起的。
用Pb表示。
③真空:绝对压力小于大气压力,即表压Pb为负值。
绝对压力、表压力、真空之间的关系为:Pj=Pa+Pb三、液体动力学知识1、基本概念①液体的运动要素:液体流动时,液体中每一点的压力和流速,反映了流体各点的运动情况。
因此,压力和流速是流体运动的基本要素。
②流量和平均流速:假定流体在流过断面时,其各点都具有相同的流速,在这个流速下所流过的流量与同一断面各点以实际流速流动时所流过的流量相当,这个流速称为平均流速,记作V。
单位时间内,通过与管内液流方向相垂直的断面的液体数量,称为流量。
流量可分为体积流量Qv和质量流量Qm。
Qv=V AQm=ρV A③稳定流和非稳定流:稳定流是指流体流速和压力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流动,反之则为非稳定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v 解: T A dn
A dL 0.1196 0.14 0.053m
2
D d L
v0 1 0 dv 5 103 s 1 dn ( D d ) / 2 (0.12 0.1196) / 2
T 0.053 0.1 5 103 26.5N
dM dV
M V
常见流体的密度: 水——1000 kg/m3 空气——1.23 kg/m3 水银——136000 kg/m3
1.3.1
二、重度
流体的密度与重度
均质流体重度: 非均质流体重度: 重度与密度间的关系:
G V
lim
g
G dG V 0 V dV
1.3.1 流体的密度与重度
压力对流体粘度的影响不大,一般忽略不计
1.3.3 流体的粘性
水的动力黏度与温度的关系:
0
1 0.0337 t 0.000221 t 2
式中: 0 为零度时的动力黏度。Pa.s
气体的动力黏度与温度的关系(苏士兰关系式) C 1 1 273 T 2 0 只使用于压强不太大 C 273 的场合) 1 T
三、流体的相对密度
流体的密度与4oC时水的密度的比值。
f d w
式中,f ——流体的密度(kg/m3) w——4oC时水的密度(kg/m3)
1.3.1 流体的密度与重度
四、流体的比容
单位质量的流体所占有的体积,流体密度的倒数。
v
单位: m3/kg
1
1.3.1 流体的密度与重度
五、混合气体的密度
• 低速(标准状态,v<68m/s)气流可按不可压缩流体处理
1.3.2 流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
三、可压缩性流体和不可压缩性流体
1. 可压缩性 流体体积随着压力和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性质。 2. 可压缩流体和不可压缩流体
不可压缩流体:不考虑可压缩性的流体 可压缩流体:考虑可压缩性的流体
常数
理想流体 不考虑粘性的流体 不可压缩性 ρ=c
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1.质量力:作用在所研究的流体质量中心,与质量成正比 重力 惯性力
F f lim Xi Yj Zk m0 m
Z mg g m
单位质量力 重力
2.表面力:外界对所研究流体表面的作用力,作用在外 表面,与表面积大小成正比 应力
水与玻璃的 = 80—90
水银的 = 1380
1.3.4表面张力和毛细现象
3.毛细现象:液固接触 液固间附着力大于液体的内聚力 液固间附着力小于液体的内聚力
内聚力: 液体分子间吸引力 附着力: 液体与固体分子间吸引力
毛细现象
1 2 d cos( ) d hg 4 4 cos( ) h gd
(m 2 / s )
(3)相对粘度----恩氏粘度
E
1.3.3 流体的粘性
(3) 粘度的影响因素
粘度 液体 气体
温度对流体粘度的影响很大
o
气体 温度
液体:分子内聚力是产生粘度的主要因素。
温度↑→分子间距↑→分子吸引力↓→内摩擦力↓→粘度↓ 气体:分子热运动引起的动量交换是产生粘度的主要因素。 温度↑→分子热运动↑→动量交换↑→内摩擦力↑→粘度↑
y
U U u y 或 du dy h h
dy
u
u+du
h
o
1.3.3 流体的粘性
(2) 牛顿内摩擦定律
实验表明,对于大多数流体,存在
U du F A A h dy
dy
引入比例系数μ, 得:
y U u
y
du dy
u+du
h
o
速度梯度
dv 的物理意义 dy
(v+dv)dt dz
1.3.4表面张力和毛细现象
2 .表面张力和接触角概念
R 液体 P0 气体
P
表面张力: -----单位长度所受拉力
接触角概念: 当液体与固体壁面接触时, 在液体,固体壁面作 液体表面的切面, 此切面与固体壁在液体内部所夹部分的 角度 称为接触角, 当 为锐角时, 液体润湿固体, 当 为 钝角时, 液体不润湿固体
1.2 流体的连续介质假设
二、采用流体连续介质假设的优点
1. 避免了流体分子运动的复杂性,只需研究流体的宏 观运动。 2. 可以利用数学工具来研究流体的平衡与运动规律。 (连续函数)
1.3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1.3.1 流体的密度与重度 密度表征物体惯性的物理量。
一、流体的密度
单位体积流体所具有的质量。 非均匀流体: 均匀流体: 单位:kg/m3
V
V / V T
(1/ K )
1.3.2 流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
液体 压缩性、膨胀性影响小 工程上 不可压缩流体
温度与压强
气体
压缩性、膨胀性影响大
满足 理想气体 状态方程
1.3.2 流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
对液体而言,其压缩性,一般情况下不考虑, 因此工程实际常把液体看作不可压缩的流体。 液体的膨胀性也很小,除温度变化大的场合,一 般工程问题也不考虑。 通常情况下,气体的密度随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很 明显,对实际气体,不大于10MPa时,他们之间的关 系遵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流体体积随着压力的增大而缩小的性质。
1.压缩系数
单位压力增加所引起的体积相对变化量
V / V p p
(m 2 / N )
2.体积模量
E 1
P
V p V
( N / m2 )
1.3.2 流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
二、流体的膨胀性
流体体积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增大的性质。
1.体胀系数
单位温度增加所引起的体积相对变化量
1.3.2 流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
RT
空气R=8.31/0.029=287J/kg· K
R——气体常数
d dp p 1 • 等温过程:压缩系数 T dp dp p dV V dT T 1 • 等压过程:膨胀系数 p dT dT T d dp p 1 • 绝热过程:压缩系数 dp dp p
F lim A0 A
Fn p lim A0 A
ΔFn ΔA
内法线方向:
ΔF ΔFτ
法向应力——压强
切线方向:
流体相对运动时因粘 性而产生的内摩擦力
F 切向应力——剪切力 lim A0 A
表面力具有传递性
τ
牛顿流体 o dv/dz
• 非牛顿流体
塑性流体、假塑性流体、胀塑性流体。
τ
宾汉型塑性流体 假塑性流体 牛顿流体 膨胀性流体
τ0
o
du dy
研究非牛顿流体受力和运动规律的科学称为----流变学
例:汽缸内壁的直径D=12cm,活塞的直径d=11.96cm,
活塞长度L=14cm,活塞往复运动的速度为1m/s,润滑油
式中: C为气体常数
1.3.3 流体的粘性
(4) 粘度的测量
管流法
落球法
旋转法
工业粘度计
1.3.3 流体的粘性
二、粘性流体和理想流体
1.粘性流体 具有粘性的流体(μ≠0)。
2.理想流体
忽略粘性的流体(μ=0)。 一种理想的流体模型。
三、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 • 牛顿流体——服从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水、大 部分轻油、气体等)
注意:面积、速度梯度的取法
例:旋转圆筒粘度计,外筒固定,内筒转速n=10r/min。内外
筒间充入实验液体。内筒r1=1.93cm,外筒 r2=2cm,内筒高 h=7cm,转轴上扭距M=0.0045N· m。求该实验液体的粘度。
r1 0 du 解: dy r2 r1
n
2n 60
C
D
(2)粘性切应力与角变形速率成正比;
d dudt du ( ) / dt dt dy dy
(3)比例系数称动力粘度,简称粘度。
1.3.3 流体的粘性
3.粘度 流体粘性大小的度量,由流体流动的 内聚力和分子的动量交换引起。
(1) 动力粘度
(kg /(m s))Pa.s
(2) 运动粘度
vdt
dvdt dθ
dvdt d tgd dy
dv d dy dt
——角变形速度(剪切变形速度)
流体与固体在摩擦规律上完全不同
正比于dv/dy 正比于正压力,与速度无关
1.3.3 流体的粘性
dudt
牛顿内摩擦定律表明:
A dy d
a
B
b
du dy
⑴粘性切应力与速度梯度成正比;
流体内部各流体微团之间会产生粘性力; 流体将粘附于它所接触的固体表面。
粘性是流体阻止发生剪切变形和角变形的一种特性。 当流体处于静止或各部分之间相对速度为零时,流体 的粘性就表象不出来,其内摩擦力也就等于零。
1.3.3 流体的粘性
2.牛顿内摩擦定律
(1) 牛顿平板实验 当h和u不是很大时,两平板间沿y方向的流速呈 线性分布, y U
M Ar1 2r1h r1 0.0045
h
r1 r2
得 0.952Pa s
注意:1.面积A的取法; 2.单位统一
1.3.4表面张力和毛细现象
1.表面张力σ:由分子的内聚力引起 单位:N/m
发生在液气接触的周界、液固接触的周界、不同液体
接触的周界。
表面张力现象:露珠、肥皂泡、毛细现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