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第八单元知识点及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每课课后作业及答案汇编(含四套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课后作业及答案一、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尝.与诸小儿游()A.经历,体验B.辨别滋味C.曾经2.诸儿竞走..取之()A.体育比赛的一个径赛项目B.争着跑过去C.比赛走路3.唯.戎不动()A.表示答应的词B.只是C.只有4.信.然()A.的确,确实B.相信C.信用5.取之.()人问之.()A.指树上的李子B.指王戎C.去,往二、看拼音写汉字,或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王róng()七岁,cháng()与zhū()小儿游。
看.(kàn k ān)道边李树多子折(shé zhé)枝,zhū()儿jìng()走取之,wéi ()róng()不动。
人问之,答日“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三、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面对道边李子树多子折枝,王戎与其他孩子分别是怎么做的?王戎:别人问王戎为什么这么做,王戎的回答是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是:2.读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个故事,我觉得王戎是个________的孩子,我还知道一些像王戎一样的孩子,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1)郑:春秋时期郑国。
(2)欲:将要,想要。
(3)度:衡量,测量。
(4)坐:同“座”,座位。
(5)至之市:到了集市上。
(6)操:携带。
(7)及:等到。
(8)罢:散了。
(9)遂:于是。
(10)宁:宁可.(11)无:不。
(12)自信:相信自己。
1.结合注释,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
(1)反归取之。
统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作业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作业练习(范围:《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二则》、《语文园地八》)一、字词百花园。
1.巧填同音字。
zhū qǔ hàn fú()位()亲干()沉()()肉()出()朝起()()红歌()()水()务2.用“”画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再在括号中写出正确的汉字。
枝繁叶荗()绕有兴致()朝朝墓墓()()3.根据语境,在括号中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刘胡兰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再一看那叛徒早已吓得面如土色....。
(2)曹军箭如飞蝗,纷纷射向江心船。
鲁肃见状不禁(),而诸葛亮依然谈笑自若....。
二、句子游乐场。
1.蔡桓侯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改为转述句)2.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
(照样子,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1)北风呼呼地吹着,我冻得。
(2)看到满分的成绩单,我高兴得。
3.给下列句子重新排序,将序号写在括号中。
()文王派人查询,卞和说出人们不识宝玉才是他悲伤的原因。
()武王死去,文王登位了,卞和抱石痛哭,哭得眼中流血。
()楚国人卞和得到一块含有珍贵宝玉的石头,去献给厉王,厉王不识宝,叫人砍去了卞和的左脚。
()文王叫人剖开石头,得到一块美玉,命名为“和氏璧”。
()厉王死去,武王登位,卞和又去献宝,武王也不识宝,叫人砍去了卞和的右脚。
4.对下面的故事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狼误吞下了一块骨头,十分难受,四处奔走,寻访医生。
他遇见了鹭鸶,谈定酬金请他取出骨头,鹭鸶把自己的头伸进狼的喉咙里,叼出了骨头,便向狼要定好的酬金。
狼回答说:“喂,朋友,你能从狼嘴里平安无事地收回头来,难道还不满足?怎么还要讲报酬?”A.讽刺了鹭鸶轻信恶人B.讽刺狼不讲信用C.讽刺了狼的贪婪5.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歇后语填空。
A.团团转B.怦怦直跳C.七上八下①十五个吊桶打水——()②热锅上的蚂蚁——()③怀里揣了只兔子——()(1)我的作业本丢了,急得我好像。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含五套题)

⼈教版(部编)四年级语⽂上册第⼋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含五套题)⼈教版(部编)四年级语⽂上册第⼋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读拼⾳,写词语。
(8分)shī tú() dān yōu() yān mò()yán lì() xí fu() hàn zāi()shàng fú() ráo mìng()⼆、选择题。
(1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完全正确的⼀项是()。
A.成绩.(jī)敷.衍(fū)教授.(shòu)凭吊.(diào)B.灌溉.(gài)砖.头(zhuān)药剂.(jì)既.然(jí)C.戎.马(rǒng)关键.(jiàn)诸.位(zhù)拴.住(shuān)D.猎豹.(bào)娶.妻(qǔ)官绅.(shēn)综.合(zōng)2.下列句⼦中的“硬”与“他硬熬过来了”中的“硬”意思相同的是()。
A.遇到了困难要及时告诉⽼师和家长,不要⼀个⼈硬撑。
B.别看爷爷已经⼋⼗岁了,他的⾝体依然硬朗。
C.⼭上到处都是坚硬的花岗岩。
D.本公司的产品质量过硬,不断赢得好评。
3.⽤“敬”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写在下⾯的句⼦中,恰当的⼀项是()。
纪昌地向⽼师飞卫请教;扁鹊医德⾼尚,赢得了百姓的;西门豹为民做主,百姓都很他。
他们永远受⼈们的。
A.恭敬敬重敬佩尊敬B.尊敬敬爱敬意致敬C.敬佩敬礼尊敬敬畏D.恭敬敬畏尊敬敬佩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不恰当的⼀项是()。
A.队列⾥,战⼠们⼀个个全副武装,威风凛凛....。
B.年逾古稀的张⽼伯鹤发童颜....,⾛起路来健步如飞。
C.我的⼩妹妹脸上总是挂着笑,看起来慈眉善⽬....的。
D.别看俊俊⽂质彬彬....的,⼲起活来可像个⼩⽼虎。
5.将“那洪亮的男⾼⾳通过⽆线电波迅速传向四⾯⼋⽅”缩句正确的⼀项是()。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课后作业及答案1.选字填空。
[唯维] ()一()护()有思()[竞竟] ()赛()然()争毕()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竞.技(jìn jìng)诸.多(zhū zū)戎.马一生(róng lóng)3.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诸.儿竞走取之() A.众多 B.姓 C.其他(2)尝.与诸小儿游() A.经常 B.曾经 C.尝试(3)取之,信然..()A.承认了 B.相信如此 C.的确如此(4)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A.压弯树枝 B.折取树枝 C.曲折的树枝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课文选自《世说新语》,这是一本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谈与逸事的“笔记小说”。
()(2)王戎是东汉人,是“竹林七贤”之一。
()(3)成语“道旁苦李”就是从《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中提炼出的。
()5.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1)把加点的“之”字指代的人或物填入括号内。
A.小儿 B.王戎 C.李子(2)翻译画“”的句子。
(3)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①用“/”划分句子的朗读停顿。
②说说王戎为什么这么说。
(4)课文用“|”分为三部分,其中第部分是详写,写出了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出王戎是个的孩子。
(5)读了这个故事,你能从王戎身上学到什么?参考答案1.唯维唯维竞竟竞竟2. jìng zhū róng3.(1)A (2)B (3)C (4)A4.(1)√(2)×(3)√5.(1)C B C(2)看到路边李树上有很多李子把树都压弯了,许多小孩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每课课后作业及答案汇编(含四套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课后作业及答案一、用“○”圈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中改正。
1.春节期间,爸爸并不是维一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人。
()2.马小虎竞然在校园语文知识竟赛中获得了冠军,大家都感到吃惊极了。
()()二、根据读音写出同音字,组成词语。
róng:光()兵()()合zhū:珍()野()()位三、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取之,信然..。
()A.相信是这样。
B.的确如此。
C.不相信是这样。
2.诸儿竞走..取之。
()A.争着跑过去。
B.争着走过去。
C.竟然跑过去。
四、写出下面的句子的意思。
1.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内阅读。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1.选择。
(1)“尝与诸小儿游”中的“尝”的意思是()。
A.曾经B.品尝C.尝试(2)“唯戎不动”中的“唯”的意思是()。
A.唯一B.只有C.只是2.“人问之”中的“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戎为什么说“此必苦李”?用“____”在文中画出他这样认为的理由。
4.你认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A.要选择合适的生活环境,这样才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考点梳理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考点梳理
一、词语解释
•锦囊妙计:比喻妙计,妙策。
•独具匠心:形容做事胸有成竹,能够遇事决断。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刀法等极有力量,入画极有神韵。
二、生字词
•递:一次接着一次地传送或送交。
•户枢不蠹:形容家中一切安全,门窗紧闭,无虫蛀侵害。
三、诗词理解
《咏桂枝》
桂花为一种馥郁的花卉,具有特殊的香气,也是中华文化中的象征之一。
•铮铮铁骨气了:形容人心坚强,不畏艰险。
•高踞昆岭:这里形容桂树生长在高山之上。
四、短文阅读
《小桔灯》
“小桔灯”的故事是传统文学中的经典之一,讲述了一个小孩和她的小桔灯经历
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小孩和小桔灯之间存在着互相帮助、理解与守护的关系。
这个故事体现了对友谊和善良的强调。
五、名句背诵
•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出自《木兰诗》,意思是天生我材不可迅,必有所用。
通过这句诗句,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
六、阅读理解
章节选取
•选取散文《鲁迅小传》中的一个片段进行理解和阐释。
七、笔记整理
•整理学习笔记,重点梳理课文和诗文内容及要点。
八、拓展知识
•了解有关桂花和灯笼的相关知识,帮助加深学习。
以上内容为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的考点梳理,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知识。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
(共49分)1.读拼音,写词语。
(10分)jìng zǒu() wéi dú() xí fu()yān mò() hàn zāi() tú dì()qiú ráo() yìng bī() tí xīn diào dǎn()2.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
(3分)(1)果园的橘子差.(chà chā)不多采摘完了,今年的收成跟往年差.(chàchā)别不大。
(2)山涧里,几位漂.(piāo piào)亮的小姑娘正坐在竹筏上顺水漂.(piāopiào)流。
(3)台风过后,其他树都横七竖八地倒.(dǎo dào)伏在地,倒.(dǎo dào)是那樟树,没有一棵被吹倒,断枝落叶的也不多。
3.照样子,先组词,加偏旁变成新字后,再组词。
(6分)例:普(普通)——谱(乐谱)戎()——()争()——()宗()——()取()——()4.解释下列加点的“之”字的意思。
(3分)(1)诸儿竞走取之.。
()(2)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3)取之.,信然。
()5.补全四字词语,并完成练习。
(8分)相貌()()文质()()白发()()威风()()百()百中无()为力()精会神人烟()少(1)画“”的词语都是描写人物的的。
(2)像第一行那样ABCC结构的词语我还能再写两个:、。
(3)画“”的词语的近义词是。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8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关联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有女孩的人家差不多都逃到外地去了,因为..人口越来越少。
B.即使..深入骨髓,只.能等死。
..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C.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6课《西门豹治邺》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6课《西门豹治邺》课后作业及答案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闹:①不安静;②发生(病、灾等不好的事);③发泄,发作;④搞,弄。
(1)早晨的菜市场十分热闹.。
()(2)都是河神娶媳妇给闹.的。
()(3)他因为没得到礼物闹.脾气了。
()(4)西北有些地方经常闹.虫灾。
()2.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pài lái() xí fu() yān mò()yìng bī() ráo mìng()3.选词填空。
迎接欢迎迎候接待光明小学20周年校庆到了,学校为()各位来宾做了周密的部署,一楼两间教室临时改为()室。
校长也早早来到学校,()各位嘉宾的到来。
礼仪队员们身披绥带,手拿花束,举行了热烈的()仪式。
4.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这样说来,河神还真灵啊。
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下面是三位同学对西门豹这句话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西门豹对“河神娶媳妇”的事很好奇,想亲眼看一看再做打算B.西门豹早已识破巫婆、官绅的骗局,想好了将计就计的方法C.西门豹这样说是为了防止计划泄露,避免打草惊蛇(2)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大气也不敢出……①“提心吊胆”“大气也不敢出”写出了官绅们。
②下列词语中和“提心吊胆”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心惊胆战B.心乱如麻C.胆大心细D.心安理得③试着仿照这个句子,写一写自己慌张的样子。
5.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
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大气也不敢出,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着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
”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
看样子是河神把他们留下了。
你们都回去吧。
”(1)选文中形容官绅神态的四字词语是,意思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辅导教案学科:授课时间:13年7月日星期姓名性别年级总课时第次课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重点难点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教学目标掌握并运用所学针对性授课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单元八个专题课文生字词特色句写作结构注意事项第八单元科技成就29《呼风唤雨的世纪》生字:会认的字赖、耕、潜、舶、哲;四会字改、程、赖、耕、驾、幻、潜、核、控、联、哲、归;词语:改观、程度、依赖、寄托、幻想、洞察、联系、因特网、原子核、哲学家;同音字:联连驾架折哲唤换程成形近字[设问句]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排比句]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引用]1、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对比句]1、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2、20世纪: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1、层次: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阐述人类一百多年科技的发展。
2、课文运用对比的方法,揭示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安排有不同呈现形式的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观现赖懒幻幼勿忽核该孩归妇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30 《电脑住宅》生字词:会认的字:仓、储、烹、盗、综、判;多音字:[供]gōng供给gîng供养[乐]yuâ音乐lâ快乐[曲]qū弯曲qǔ乐曲[调]tiáo空调diào 调动[教]Jiāo教学Jiào教育同音字:苍仓综宗1、文章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来介绍电脑住宅。
2、层次:先总体说明住宅的装置和使用情况;再分部分说明电脑住宅中智能系统的使用和功能;最后总结电脑住宅中电脑的特点。
从认识事物的角度提出,注重引导学生更多地了解所介绍事物的相关信息。
生字词会认的字:钝、凌、仅、绘、吨、敏、捷;四会字:恐、凶、笨、鸽、仅、顿、描、绘、吨、盈、敏、捷、崭;[比喻句]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排比句]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层次:1.通过比较,提出假说:在中生代恐龙的一支可能演化为鸟儿,并介绍这一过程。
2.以时间为顺序,介绍中生代恐龙演安排有不同呈现形式的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31 《飞向蓝天的恐龙》词语:恐龙、凶猛、鸽子、描绘、轻盈、敏捷;多音字:[长]zhǎng长大cháng长久[空]kōng天空kîng空闲[卷]juàn试卷Juǎn卷尺[重]chïng重新zhîng重量同音字:凶汹绘汇形近字:吨钝顿描猫凌陵鸽鸡巧,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
[过渡段]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访问中生代的地球,看看这一演化的过程吧![语言准确的句子]1.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2.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
化为鸟儿的大致过程。
3.最后表达了科学家们的美好愿望。
32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生字词会认的字例、筛、辐、汰、肴、尿、碱;多音字:[差]chā差距chà差不多形近字:例列幅辐减碱[疑问句]1.那么,航天飞机为什么要带上这些植物种子呢?2.它们也能向我们描述美妙的太空之旅吗?[设问句]1、这些优点从何而来呢?从太空中来。
[拟人句]除了食用,太空归来的这些特殊乘客还有很多用武之地呢!层次:1.点明题意,明确要说明的对象是经过航天旅游的植物种子。
2.介绍种子发生的变化及原因,还有用处。
3.点明中心,赞颂勤劳的科学工作者。
从文体角度,关注语言的准确性及生动性。
态汰[语言生动句]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行,好象获得了“魔力”,可以有这么多美妙的变化和神奇的用途。
其实真正的魔法师是聪明勤劳的科学家们,是他们的知识和工作创造出一个个奇迹!口语交际·习作运用已学的好词:词语:改观、依赖、寄托、幻想、洞察、联系、凶猛、轻盈、敏捷、描绘词组:呼风唤雨出乎意料腾云驾雾归根到底欣喜若狂形态各异修改错别字:百依百顺默默无闻有备无患其乐无穷[语言准确的句子]1.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2.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
[语言生动句]1.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行,好象获得了“魔力”,可以有这么多美妙的变化和神奇的用途。
2.其实真正的魔法师是聪明勤劳的科学家们,是他们的知识和工作创造出一个个奇迹!写作构思:1、突出想象作文的特点,激起读者阅读兴趣。
2、可以写自己的奇思妙想,写科幻故事,还可以写受别人启发想到的内容。
3、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安排有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29、《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30、《电脑住宅》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介绍了一栋实验性综合电脑住宅的有关情况。
它位于日本东京市中心,建筑面积370多平方米,内部安装有100多台电脑,设计师是东京大学教授坂村健。
全文是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来介绍的。
31*、《飞向蓝天的恐龙》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20世纪末我国科学家在辽西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为人们想象恐龙飞向蓝天、变化为鸟类的演化过程提供了证据。
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介绍了经过航天旅行的植物的种子所发生的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以及经选育之后果实的实用、药用及他用29《呼风唤雨的世纪》“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作者借神话故事中神仙道士运用法力“呼风唤雨”的本领比喻20世纪与以往的不同。
第3、4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
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列举具体事例)巧妙地揭示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2 词句解析。
(1)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呼风唤雨”在词典中解释为“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在课文中比喻人类在利用自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2)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诗句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原意是用来形容北国边塞异常寒冷。
后来这句诗经常被人引用,用来形容某些生机竞发的事物或者蓬勃向上的形势。
课文中引用这句古诗,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30*《电脑住宅》全文是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来介绍的。
31《飞向蓝天的恐龙》句子理解: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点睛之笔”是指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
作者在这句话中,将古生物科学家们漫长的研究历程与取得的成果喻为“画卷”。
科学家们根据恐龙与鸟类骨骼上呈现的许多相似之处,提出了鸟类由恐龙演变而来的假说,但始终缺少证据,在经历了百余年的不懈努力之后,终于辽西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这为该项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加速了此项研究的进程,因此,说它是“点睛之笔”。
(1)科学家们希望能够重现这一历史进程。
“这一历史进程”指的是恐龙家族中的一支──猎食性恐龙长出羽毛、学会飞翔、演化为鸟类的漫长历史过程。
这句话是说科学工作者十分希望继续深入探索,搜集到更多的化石、更丰富的资料,力争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将其演变的全过程形象直观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题目《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吸引读者,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2 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除了食用,太空归来的这些特殊乘客还有很多用武之地呢!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太空归来的这些特殊乘客除了食用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作用。
②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行,好像获得了“魔力”,可以有这么多美妙的变化和神奇的用途。
“魔力”指使人沉迷的吸引力。
作者深深惊异于植物种子的变化,说它似乎获得了某种魔力;②其实真正的魔法师是聪明勤劳的科学家们,是他们的知识和工作创造出一个个奇迹!把科学家们比作使种子产生美妙变化的“魔法师”,借此赞美了科学研究的神奇力量,赞美了聪明勤奋的科学工作者。
课堂检测一、写出划线字体的正确读音。
(6分)农耕()潜水()仓库()例如()哲学()凌空()二、比一比,再组词。
(8分)汰()会()烹()赖()态()绘()享()懒()患()寞()逾()筛()串()漠()愉()师()三、选出广告词中的错别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中。
(6分)某服装广告:百衣百顺()某热水器广告:随心所浴()某蚊香广告:默默无蚊()某房地产广告:出神入画()某药品广告:咳不容缓()某摩托车广告:骑乐无穷()四、填空。
(10分)1.()风()雨()风()雨()风()雨2.表示非常高兴的四字词语。
3.(1)没有大胆的就做不出伟大的。
(牛顿)(2)既,又,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
(郭沫若)(3)在新的科学宫里,胜利属于的的人。
(阿·费尔斯曼)五、找出句子中用得不够准确的词语,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10分)1.指南针是我国发现的。
()2.我们应有伟大的生活目标和崇高的幻想。
()3.科学家根据黄河象化石的样子猜测了这些化石的来历。
()4.爷爷退休后承包了一片荒山,在这里培养树苗。
()5.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改进了人们的生活。
()六、修改下列句子,使意思表达更简洁。
(6分)1.我们头脑中浮现出轻灵的鸽子和五彩斑斓的孔雀。
2.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3.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七、判断题,正确的选“√”,错误的选“×”。
(9分)√×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这两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