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卤制品加工技术
卤制品概述(卤肉制品加工原理)

卤制品概述(卤肉制品加工原理)卤制品概述1、卤前预制大部分原料在卤制前都得经过预制。
因为有的原料带有不少血污,有的原料有较重的异味,焯水是卤制前排污除味的常用方法。
所谓焯水,即是将生鲜原料投入水锅内加热,烧至原料半熟或全熟(异味小、血污少的原料用热水锅炸水,异味重、血污多的原料则应入冷水锅烧热焯水),捞出再卤制。
特别是对异味较大的牛羊肉、内脏、野味等原料,水量要大,冷水下锅,原料随着水温的逐渐增高,内部的血污、腥味便慢慢排出,还可适量加入葱、姜、黄酒等调味品以去腥起香。
原料经过这样处理后再入卤锅卤制,其成品表面光洁味道醇香,卤汁质量好,容易保存。
否则成品表面会附有沫状污物,色泽不美,味道不佳,卤汁容易变质。
另有一部分原料为了使其卤制后色泽红润、香透里肌、味深入骨,卤制前要用盐渍或硝盐腌制。
如卤牛肉,由于原料异味重,肌肉结构紧密,质地硬实,结缔组织较多,受热后蛋白质凝固得也较紧硬,短时间内难以入味,故需用盐庵渍,即牛肉改刀后,加入适量的盐及姜、葱腌制一段时间再入锅卤制。
硝腌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它除了使原料入味外,还能使成品色泽变得红润美观,透出一股特殊的香味。
例如肴肉加工是先将猪肉放于容器内,用精盐、食醋、花椒、葱、姜等与硝水排匀,倒入肉盆内,揉擦肉的表面,腌制1~2天,再入老卤制作。
在现代化加工生产中,腌制质改剂和盐水注射腌制法的应用,对酱卤类传统肉制品的质量改进及其标准化生产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
还有一部分原料在卤制前必须过油,使菜肴增进口味、丰富质感、固化色泽。
如琥珀凤爪,先将洗净的凤爪焯水后人热注锅炸,然后再卤制。
成品红光油亮,酥嫩有劲,极有风味。
2、卤中烧煮原料进人卤锅卤制后,除了添加适量的调味用料外,关键是要掌握好卤制的火候。
在火力运用上,一般是原料下锅时用大火,烧开后转入中、小火或微火,使卤汁始终保持微佛状态。
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原料制成后外熟里生、外酥里硬。
如果一味旺火,卤汁激烈沸腾,原料反而不易成熟,且使肉质老化,另外,卤汁沸腾不断溅在锅壁上,形成薄膜,焦化后落入汤中,黏附在原料上,影响成品的质量。
酱卤制品加工工艺关键详解

酱卤制品加工工艺关键详解一、调味(一)调味的概念与作用调味就是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口味加入不同种类或数量的调味料,加工成具有特定风味的产品。
根据调味料的特性和作用效果,使用优质调味料和原料肉一起加热煮制,奠定产品的咸味、鲜味和香气,同时增进产品的色泽和外观。
因此,调味的主要作用是:(1)形成不同的口味,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各地人民都形成了具有传统特色的消费习惯。
如广东人喜食甜味,调味时加入的糖量稍多些;湖南、四川人喜食辣味,调味时加入辣椒、胡椒、花椒等麻辣味料;山西人喜食酸味,调味时往往加入醋。
(2)弥补原料肉的某些缺陷。
如原料肉新鲜度较差或带有难闻气味的羊肉以及动物内脏等,通过调味就可调整原料肉的缺陷,改善成品的风味。
(3)增加花色品种。
酱卤制品根据调味料的种类和数量不同,通常有酱制品、酱汁制品、蜜汁制品、糖醋制品、糟制品、白烧制品、卤制品之分。
(二)调味的种类根据加入调味料的作用和时间,调味大致可分为基本调味、定性调味、辅助调味三种。
1.基本调味在原料整理后未加热前,用盐、酱油或其他辅料进行腌制,奠定产品的咸味,称为基本调味。
酱卤制品加工对腌制要求比较简单,只要食盐和其他调料渗入原料肉中,能起到基本调味的作用就行。
通常是采用盐和酱油混合腌制原料肉或单用盐涂擦于原料肉上进行腌制,也有把盐、酱油和其他配料混合,再与原料肉混合腌制的。
酱卤制品的腌制时间一般在24h之内。
2.定性调味原料下锅时,随同加入主要配料如酱油、盐、酒、香辛料等,加热煮制或红烧,以决定产品的风味,称为定性调味。
定性调味除必须适应原料肉的性质和消费者口味之外,还必须适应季节的变化。
一般来说,产品要求春酸、夏苦、秋辣、冬咸。
因为春季人易疲劳,酸味可以提精神;夏季天气炎热,苦味能解暑、健脾胃;秋季吃些辣味可以提热去凉,帮助人适应季节的变化;冬天口味稍咸可以增强人体的祛寒能力。
因此,酱卤制品的配料应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调整,以满足当时消费者的需要。
卤制品工艺流程

卤制品工艺流程一、原料准备阶段卤制品的主要原料包括肉类、禽类、鱼类等。
在卤制品工艺流程中,首先需要对原料进行准备工作。
这包括原料的清洗、去骨、切割等步骤。
清洗原料的目的是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污垢,确保原料的卫生安全。
去骨和切割的目的是使原料更易于加工和食用。
二、卤料配制阶段卤制品的独特风味和口感主要来源于卤料的配制。
卤料是由多种香料、调味品和调料组成的混合物。
在卤制品工艺流程中,卤料的配制非常关键。
首先,根据产品的要求和口味偏好,确定卤料的原料种类和比例。
然后,将各种原料加工和混合,制成卤料。
常用的卤料原料包括花椒、八角、生姜、大蒜、郫县豆瓣酱等。
卤料的配制要注意成分的均匀混合和调味品的合理搭配,以保证最终产品的口感和风味。
三、腌制阶段腌制是卤制品工艺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腌制的目的是将卤料中的香味和味道渗透到原料中,使原料更加美味可口。
在腌制阶段,原料需要浸泡在卤料中一定的时间,以便充分吸收卤料中的香味和味道。
腌制的时间一般根据原料的大小和腌制的要求而定,一般为几小时到几天不等。
腌制的温度和湿度也是影响腌制效果的重要因素。
四、煮制阶段煮制是卤制品工艺流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腌制完成后,原料需要进行煮制,以达到熟化的目的。
煮制的时间和温度要根据原料的种类和大小来确定。
一般来说,较大的原料需要更长的煮制时间。
煮制的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当的水位和火候,以充分煮熟原料并保持其口感和质地。
五、冷却阶段在煮制完成后,原料需要进行冷却。
冷却的目的是使原料表面温度降低,并保持其湿润度。
冷却的方法可以是自然冷却或人工冷却,根据产品的要求和生产效率来选择。
冷却的时间一般为几小时到一天不等。
六、包装和储存阶段卤制品经过冷却后,需要进行包装和储存。
包装的目的是保护产品的卫生安全和延长其保质期。
常用的包装材料包括塑料袋、罐头、真空包装等。
包装后的卤制品需要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总结:卤制品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卤料配制、腌制、煮制、冷却和包装储存等阶段。
卤味技术方案

卤味技术方案1. 简介卤味是一种中国传统的食品加工方式,主要包括猪蹄、牛蹄筋、豆腐干、鸭脖等。
传统的卤味生产制作流程复杂、工序繁多,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力和时间。
随着现代化建设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卤味加工技术也逐渐得到改良和创新,从而大大提高了卤味生产的效率、质量和口感。
本文将介绍目前比较流行的卤味技术方案,并详细阐述每一方案的生产流程、工艺原理和特点。
2. 卤味技术方案2.1. 传统手工制作传统的卤味制作流程十分繁琐,需要先将卤料煮开,然后将食材放入卤中浸泡,时间一般为数个小时甚至一天以上。
卤制时间越长,食材的味道和口感也越好。
此外,卤料的配方、数量、水温、火候等也都非常严格,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实践才能掌握。
2.2. 机械化制作随着机械化生产的发展,卤味的生产也开始逐渐转向自动化和机械化。
现代卤味生产线一般由发酵罐、冷藏设备、加热设备、淋浆设备、熏烤设备等组成,其中淋浆设备和熏烤设备是比较核心的部件。
淋浆设备通常是一种自动化加料机,能够按照预设的比例和流量将卤汁自动加入到食材中,而不需要人工操作。
淋浆设备的这种自动化特点可以大大提高卤味的生产效率和精度,同时还能保持卤汁配方的稳定性。
熏烤设备则是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将食材吸收卤味的设备,它可以将食材在空气中不断翻动,并利用燃气或者电力对食材进行烤熟和熏制,达到改良卤味口感的目的。
2.3. 中央厨房生产近年来,中央厨房已成为城市餐饮业的新宠。
中央厨房以大规模、标准化、精细化的食品生产为特点,可以通过生产线的方式实现卤味的批量生产,同时能够保证卤味的品质和卫生标准。
中央厨房卤味生产的流程和机械化制作是比较类似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央厨房更加注重标准化和卫生检测,需要严格把控卤汁的配方和成分,同时还需要对卤味的口感、外观、包装等方面进行更加细致的处理。
3. 结论随着现代化建设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卤味加工技术逐渐得到了改良和创新,传统卤味制作的流程逐渐被机械化和自动化取代。
酱卤肉制品加工技术

酱卤肉制品加 工技术
(3)蛋白质的变化 肉经过加热,肉中蛋白质发生变性和分 解。首先是凝固作用,肌肉中蛋白质受热后开始凝固而变性, 使原生质中的肌凝蛋白、肌溶蛋白、肌红蛋白等属于肌浆部分 的各种蛋白质发生不可逆的变化,而成为不可溶性物质。其次 是脱水作用。蛋白质在发生变性脱水的同时,伴随着多肽类化 合物的缩合作用,使溶液黏度增加。结缔组织中的蛋白质主要 是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在一般的加热条件下,弹性蛋白几乎 不发生什么变化,主要起作用的物质是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在 水中加热则变性,水解成动物胶,使产品在冷却后出现胶冻状。
02 一.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与整理→腌制→烘坯→上通→煮制→冷却→ 包装
酱卤肉制品加 工技术
(二) 操作要领
1.原料选择与整理
选用当年健康肥鸭,宰杀拔毛后切去翅膀和脚爪,然后在右 翅下开膛,取出全部内脏,用清水冲净体内外,再放入冷水中 浸泡1h左右,挂起晾干待用。
2.腌制
先干腌,即用食盐和八角粉炒制的盐,涂擦鸭体内腔和体表, 用盐量每只鸭100~150g,擦后堆码腌制2~4h,冬春季节长 些,夏秋季节短些。然后扣卤,再行复卤2~4h即可出缸。复 卤即用老卤腌制,老卤是加生姜、葱、八角熬煮加入过饱和盐 水而制成。
02 浸 出 物 的 变 化 在 加 热 过 程 中 从 肉中 分离 出来 的汁 液含 有大量的浸出物,它们易溶于水,易分解,并赋予煮熟 肉的特征口味和增加香味。呈游离状态的谷氨酸和次黄 嘌呤核苷酸会使肉具有特殊的香味。
酱卤肉制品加 工技术
肉的外形及重量变化 肉开始加热时肌肉纤维 收缩硬化,并失去黏性,后期由于蛋白质的水 解、分解以及结缔组织中的胶原蛋白水解成动 物胶,肉的硬度由硬变软,并由于水溶性水解 产物的溶解,组织细胞相互集结和脱水等作用 而使肉质粗松脆弱。加热后的由于肉中水分的 析出而使其重量减轻。
卤制食品制作技术

卤制食品制作技术卤制食品是中国传统的风昧熟食制品,其制作方法是先调好卤汁,然后将原料放进卤汁里用旺火烧滚,再用中至小火慢慢煮制,让卤汁完全渗透煮熟.因此,卤翩品表面都粘有很浓的汁液,光亮诱人。
卤汁的优劣主要看是否“和昧”所谓“和味”是指香料加热后合成一种新的睐道,尝不出某种香料的气味。
因此,和昧”就是煮制卤汁的标准。
卣制品一般用陈卤(即老汤),汁保存的时间越长,香味越浓鲜味越佳,卣汁每次用完后必须撇油、过滤、加热、晾凉,而且时常要加添调味品和冻开水。
但要注意不可移动存放卤汁的器皿.更不能溅入未烧开的清水。
卣汁的用料各地配方不一,现介绍两种常见的卤汁制法。
一、广东卤汁1.1 原料:卤清水、老抽、冰糖、盐、白酒、桂皮、草果、甘草、丁香、八角、花搬、姜等。
1.2 配方:红卤:热水 5g,优质酱油1kgm,绍兴酒500g,冰搪 75g.盐 75g,八角、甘草、桂皮、草果各25~3Dg,沙姜、花椒、丁香各15g。
白卤:热水 5g、加盐约250g.其他香料及药料与红卤相同,不加冰糖亦可。
二、北方卤汁江浙和北方做卣所用的药料很少。
但葱、姜、红曲的分量加多,其配方是:热水 5kg.优质酱油1kg,盐125g.精制白糖1kg,绍兴卣 750g、葱250g、姜 125g、八角桂皮各 75g、红曲 2ODg卣汁的制法:将香料用纱布袋包住扎口,入热水中,加酱油、卣,盐、糖等调味料(如用红曲,要浸热水2次.包在袋子中),用中火煮拂。
香气出,卣汁变成酱紫色即成,可用于各种食品的卣制。
第一次制卤,用鸡肉或猪肉调合的新鲜汁和香料、调昧料一起煮成,以后增加卣汁时,不必再制新汁。
卤汁制好后,要除油、过滤、煮热放冷。
贮藏时不可摇动容器,更不能加凉水。
三、卣汁的保存:要使卤汁经久保存.必须注意下列几点。
3.1 存放卣汁必须用砂锅或搪瓷锅,切忌用铝锅或铁锅,以免日久受酱油、盐腐蚀,使卣汁变昧或腐坏。
3.2 卣汁不用时,须放在冰葙中,每隔5~6天取出来煮开1次.可保持风昧不变且长期保存3.3 随时注意卣汁的色泽和昧道须维持不变,尤其卣汁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卣煮后,汤汁一会变少,要适时增加水量及调味料,并把用过2、3次的香料包取出换新的,以保持卣汁的香昧3.4 卤汁没有沾到水,可保持经久不腐。
特色卤菜卤制品系列技术大全

特色卤菜卤制品系列技术大全大全麻辣卤水(汤):卤味和麻辣味都是人们喜欢吃的口味,卤味多体现在由卤水加工而成的肉制成品中,麻辣味多属菜类现场加工而成,一般只限于制作麻辣鱼、菜。
卤味和麻辣味两者虽然味道尚可,但在食品加工中应用单一,制成的口味也单一,特别是麻辣味菜类,吃到嘴里除了麻和辣外,尚不能满足人们对两者复合型口味的需要。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加工的食品既能体现传统卤水鲜美味道、又能体现传统麻辣味道,使卤味和麻辣味集为一体成为复合型口味食品的卤水麻辣汤的制作方法。
其步骤是:取主料老母鸡、猪肘子、牛骨、金华火腿,加水入锅熬汤;按20kg水和主料量选取并制作下述调料:1、按比例取红尖椒、麻花椒、柿子椒,用纱布包起放入汤锅内;2、另一锅内放色拉油,将泡椒、尖椒、葱、姜、蒜、葱头适量放入油中炒至出香味后,用纱布过滤,滤汁倒入汤锅内;3、按比例取桂花喼汁、酱油、冰糖,盐、味精适量,一并放入汤锅内;4、按比例取香草、毕波、白蔻、八角、花椒、桂皮、丁香,用纱布包起放入汤锅内;小火熬制至麻辣纯香,余成品汤。
该汤集卤水味道和麻辣味道于一体,可制作品种繁多的食品及菜肴。
卤精:属卤制食品的专用卤料。
它有多种中药材,调味品及糖、食盐等,经科学配方,配制而成,不仅能卤制肉、禽等各种食品,而且可作调味、凉拌、火锅底料,其卤制品色、香、味俱全,质量稳定,产品标准统一,使用方法简单、规范,可重复使用,适合工厂化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深受用户喜爱。
膏体卤料:该卤料及生产方法是将部分基料作不同的炮制处理,有的用其提取液,有的用其粉料并加入高温、糖和食盐在加热条件下溶化混合、冷却将其制成膏体而成。
该产品具有使用简便,卤制的食品色泽鲜亮、口感醇和、口味鲜美、回味感强等特点;克服了现有技术干粉卤料含糖量低,初次使用卤料易漂浮及附着于食品上而影响其色泽和口感等弊病。
漂香卤料:其卤料包括香辛料和调味料,其特征是每卤制100千克食品所需香辛料的原料组成为:甘松,山奈,白芷,八角,小茴,砂仁,白叩,丁香,沉香,草果,广合香,桂皮,甘草,香叶,胡椒,肉豆蔻,红花;所需调味料的原料组成为:生姜,食盐,糖,味精,适量香油。
卤制品工艺要点及出成率

卤制品是一种传统的食品加工方法,以下是一些卤制品的工艺要点和出成率的相关信息:
- 工艺要点:
- 食材选择:选择新鲜、质量好的食材,如肉类、禽类、豆制品等。
- 清洗处理:将食材彻底清洗干净,去除血水和杂质。
- 香料配方:根据口味和传统配方,选择合适的香料进行调配,如八角、桂皮、花椒、香叶等。
- 卤汁制作:将香料、调味料和适量的水煮沸,制成浓郁的卤汁。
- 火候控制:根据不同的食材和口感要求,控制煮卤的时间和火候,确保食材熟透且口感适宜。
- 浸泡时间:让卤制后的食材在卤汁中浸泡一段时间,以使其充分吸收卤味。
- 冷却和保存:卤制品煮熟后,及时冷却并妥善保存,以保持口感和质量。
- 出成率:
- 出成率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食材的种类、质量、加工工艺等。
- 一般来说,卤制品的出成率在60%至80%之间,但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差异。
- 准确的出成率需要通过实际生产和经验积累来确定,同时也可以通过改进工艺和管理来提高出成率。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要点和参考值,具体的工艺和出成率可能会因不同的卤制品类型、生产规模和个人经验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卤制品的质量和口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易卤制品加工技术
小作坊及超市卤制品最大的问题是每天的产品品质不稳定,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卤水制作原料品质不稳定;二是人为操作不规范原因。
为解决这些问题本人特总结此套卤制品加工技术。
一.初次卤制工艺
1.工艺流程
原料预处理→┐
卤水制作→┘→入锅卤制→加调味料→爆煮→小火焖煮→加香精→焖煮→停火浸泡→捞起自然冷却→包装储存
2.具体操作方法
2.1原料预处理
2.1.1腌制:
需腌制的原料,分为大件和小件。
鸡、鸭、牛肉、鸭颈、口条、兔肉、蹄膀等等统称为大件;鸡尖、翅根、鸡爪、鸭掌、鸡君、鸭翅、鸭肫等统称为小件。
1)大件的腌制办法:
(1)先用水将原料洗净备用。
取20斤水,加入花椒10克,千里香5克,料酒250克,盐750克(如温度过低,花椒、千里香需加水煮出香味后倒入腌制缸中),加入洗净的原料进行腌制。
(2)腌制时间:冬天0-20度时,腌制12小时左右,春天20-30度,腌制8个小时左右,夏天30-40度时,腌制5-6小时左右。
蹄花、五花肉等新鲜料直接卤制即可
2)小件腌制办法:
(1)先用水清洗干净,加适量盐进行腌制即可。
(2)腌制时间:冬天腌制8小时左右,春天腌制4小时左右,夏天腌制2小时左右。
腌制水需偏咸,必须每天更换,不可重复使用。
肠、肚不需腌制,清洗干净后出水,即可卤制。
2.1.1焯水
鸡、鸭、鹅、牛肉、鸭头、鸭颈等大件需要焯水,所有的小件不需焯水,腌制后直接用清水漂洗即可。
焯水目的是排除血污和腥膻、臊异味。
一般都需冷水下锅逐渐加热,并且保持微沸,以保持原料肉鲜香和滋润度,原料焯水控制在半熟或断生刚熟为宜,不宜过熟,以防鲜香味滋失。
焯水注意事项:
1)要一次性把原料肉同时放入锅内,不要边煮又边下料,影响原料的鲜香味和色泽,
2)水量也要一次次性加足,不要中途加凉水,以免使原料受热不均匀而影响原料肉的水煮质量,一般控制在刚好淹没原料肉为好,洗干净。
3)焯水时不盖锅盖,随时撇出浮沫。
然后捞出放入容器内,用凉水洗净原料肉上的血沫和油脂。
2.2卤水制作工艺
2.2.1工艺流程
生姜、蒜头→爆香
↓
筒骨→漂洗→熬煮→取骨汤→加9110卤香王→入卤锅→旺火煮开→小火熬煮
2.2.2操作步骤:
1)高汤制作
初次卤制时若没有高汤,可用鸡骨、猪骨等煮出高汤。
以猪骨为例其方法为:取25kg筒子骨加50kg水(筒子骨需先漂洗1个小时,以去血腥,清洗干净,敲断)用小火熬8小时后捞出骨头,既得骨汤。
2)卤水料:(第一锅卤水50kg)
9110卤香王 1kg.
生姜 0.5kg
蒜头 0.5kg
高汤 50 kg
食用油适量
3)卤水制作
把生姜、蒜头爆香后放入卤锅中,注入骨汤,加入9110卤香王料包旺火煮沸(要搅拌以免料包焦底)后转中小火熬0.5小时左右,香味溢出为宜。
2.3 卤制:
2.3.1卤制调味料(初次卤制50kg)
秘制老卤膏 0.5kg
3165酱卤色素 0.3kg
3119特鲜一号 0.5kg
8166肉精粉 0.05kg
3135乙基麦芽酚 0.03kg
盐 1.5kg
白糖 2 kg
料酒 1.6 kg
2.3.2操作步骤
1)把卤水煮开,加入盐、糖、3119特鲜一号、3165酱卤专用天然色素和料酒(要搅拌,以免盐糖焦底)。
2)放入清洗干净的原料,旺火煮开后保持爆沸3—5分钟,关火停沸后小心撤去浮面油和锅边的油污,再转小火(即保持汤面似开不开的状态)煮30-50分钟(具体时间根据原料肉而定,肉达6成熟即可),加入秘制老卤膏、8166肉精粉、3135乙基麦芽酚,小火熬煮5—10分钟后全部捞起检查,个别没有完全卤好的重新放入卤锅中卤制,直到卤好为止。
然后,将卤好的半成品放入已停火的卤水中浸泡20-30分钟后捞出。
3)卤制注意事项
卤汁要专卤专用,不可混为一盆,如:卤鸡、鸭、鹅、兔、猪肉、猪心、猪舌、蹄花为一类卤汁;鸭颈、鸭翅、鸭爪、鸭肠为一类;(辛辣味较重)豆制品,藕则为一次性卤水。
(含淀粉较多易变质)肠、肚为一类卤汁(腥味较重)
二.老卤卤制工艺
1.工艺流程(同初次卤制工艺)
2.具体操作方法:
2.1原料预处理(同次卤制工艺)
2.2卤水制作
2.2.1卤水料(以老卤卤制50kg)
9108真味卤王 2.5kg
老卤水 40kg
清水 10kg(或适量)
2.2.2操作方法:
将老卤水煮开后补足清水至初卤的水平以能完全淹没原料肉为准,加入2.5kg味
福乐9108真味卤王,继续煮开后保持微沸15分钟即可。
2.3卤制:
2.3.1调味料
料酒 1.6kg
味福乐秘制老卤膏 0.5kg
2.3.2操作步骤
把卤水煮开,加入料酒,放入清洗干净的原料,旺火煮开后保持爆沸3—5分钟,关火停沸后小心撤去浮面油和锅边的油污,再转小火(即保持汤面似开不开的状态)
煮30-50分钟(具体时间根据原料肉而定,肉达6成熟即可),加入秘制老卤膏小火熬煮5—10分
钟后全部捞起检查,个别没有完全卤好的重新放入卤锅中卤制,直到卤好为止。
然后,将卤好的半成品放入已停火的卤水中浸泡20-30分钟后捞出。
三.卤水卤菜的保管:
1. 卤水的保管方法:每次卤后捞起佐料,除去卤汁中沉淀的渣质。
如卤制原料少,只需要卤汁一部分,那么,卤制原料时剩下卤汁与未使用的一部分卤汁必须全部烧开,冷却后不要晃动,以防卤汁变酸。
2.卤菜的保管方法:用塑料袋将卤菜装好,放入冷藏柜中(注意不能与生料混放),第二天拿出用6-7成开的油用刷子刷一层,然后刷上一层香油。
湖南酱汁猪制品
原料配方猪身原料100公斤白糖4公斤粮酒3公斤茴香0.2公斤桂皮0.2公斤红曲0.8公斤酱油2公斤精盐3公斤味精0.2公斤生姜1公斤大葱2公斤
制作方法 1.原料选择:鲜猪肉、肘子、排骨、猪头、脚、尾、大肠、肚、舌、肝、腰、心、沙肝等。
2.加工制成半成品:如猪头、尾、脚先用松香拔去粗毛,再用吹灯烧净细毛,泡入水中刮净污物,排出血水,猪头取去骨头,猪腿缝中砍开,放在开
水锅内煮半小时,捞出沥干后拔去眼骨,并用钳子钳去末烧净的毛,即为半成品。
猪
大肠和猪肚,必须都要翻开用清水加盐用水反复揉擦,要将肠肚内杂质揉干净,用刀
修净油筋。
放入开水锅内煮15分钟,用刷子向肠肚面上反复搅动,将肠肚上的滑质搞干净后出锅,放入清水中漂洗后,用小刀将肚脐边的皮刮净。
猪舌首先将舌兜用刀劈开,修去痒子,放在开水锅中撩一下捞上来,放在清水中刮去舌上的苔皮,用冷水漂
洗干净。
猪心,先用刀将心剖开,洗出污血,用水漂洗干净。
猪肝按肝分三页,用刀
切开,每页上用小刀划成枝叶形的花刀,放入开水锅内煮10分钟,捞出来用清水漂洗干净。
沙肝先用清水洗净污浊,放入开水锅中煮10分钟,捞出用水漂洗干净。
猪肉先将肉切成4厘米的小方块,放入开水锅内煮15分钟,捞出用水漂洗干净。
排骨,砍成3.3厘米厚的方块,长宽6.7厘米左右,用清水选干净,再放入开水锅内煮20分钟。
3.酱汁制品:将锅洗干净后,按原料多少适当放水,以没过原料为度,将水烧开后
把肉放下去煮一个半小时,同时将红曲粉装入布袋中放在钵子内用开不泡发后,用手
揉揉使清水变成红汁时,以三分之一的红曲汁放入锅内煮。
在没放红曲前,将肚和肘
子放入锅内煮到10~20分钟捞出,再将排骨放入锅煮10~20分钟,同猪肉一起捞起,把脚和舌放在锅内煮20分钟一同捞出。
在煮的过程中必须将锅里的泡子浮油随时
捞出来。
全部原料煮完后,用细筛子将汤内的杂质捞干净,把盐放在原汤内。
复制2
次时,将茴香和桂皮、大葱、生姜放在汤内,汤上放一块圆形硬篦稀垫子,锅的周围
用垫子垫好,防止产品沾锅烫枯,将猪头放在底下,猪头上面放猪脚,脚上面放肘子,肘子上面放猪肚、舌,再把排骨放在上面,最后将肉放在排骨上面,将应放的糖的五
分之一撒在肉面上,再把酱油、酒一同放下去,用锅盖盖好,用大火煮2个小时左右,使肉煮到筷子可以穿入精肉时,又以五分之一的白糖撒在上面,再煮1小时即可出锅。
出锅时必须分别将各种品种叠放于磁盆内。
成品出完后,将锅内的辅料和碎肉、肉全
部捞出来,并用细筛子把原汁内的杂质捞干净,再将剩下的味精、白糖全部放入,用
细火熬10~15分钟熬成酱汁,从锅里捞出来装入钵子内,用排笔及时刷在成品上面,即为酱汁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