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肉制品的加工方法技术和工艺
肉制品加工工艺的流程及要点分析

肉制品加工工艺的流程及要点分析肉制品加工技术在我国有很悠久的历史。
最早起源于腌、腊制品,到后来发展出欧式香肠、金华火腿、板鸭、烧鸡、酱煮类等等。
目前,在我国仍有很大市场。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开展,肉制品行业也由原来的封闭生产开始转向技术交流、技术引进、共同发展的道路。
许多先进的肉制品加工技术运用到生产实践中,使得肉制品加工技术得以快速传播。
许多大中型加工企业蓬勃发展起来,这些企业技术实力雄厚,产品更新速度较快,但也有一些小型企业品种单一,技术基础差,生产环节上控制不严。
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必须加强技术理论学习,提高技术人员业务素质。
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生产,稳定产品质量。
下面根据本人的实践经验介绍一下,肉制品生产中的一些关键环节,控制要点。
一、原料缓化原料缓化是肉制品生产的关键环节。
理想的缓化温度在0-4℃。
根据企业的规模、条件不同,缓化的温度各有差别,尽量控制在较低的温度。
这样可以减少肉的缓化减量,控制细菌繁殖,保证原料质量。
若生产条件允许,可以使用半冻半化的原料加工,以保证温度要求。
也有些企业采用冷水冲冷,这样也可以控制在15℃以下,基本达到生产要求。
二、原料腌制原料腌制是传统肉制品生产加工所必须的,既可以提高肉的色泽、风味、保水性,又可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这道工序要求原料肉缓化后加人食盐、亚硝或硝酸钠(钾),使用量一般有生产加工所要求,食盐不低于2%,亚硝使用量10-15g/100kg原料肉,腌制温度0-4℃最佳,时间12-24h。
若使用硝酸钠取代亚硝酸钠,用量应不多于50g/100kg原料肉,腌制时间48-72h,腌制温度应控制在15℃以下,否则会对肉质造成极大的破坏。
腌制后使肉的颜色变成桃红色,用刀切开断面,颜色均匀,即达到腌制效果。
三、绞肉或斩拌原料肉绞制过程,应保证绞刀和孔版锋利,定期更换。
一般半个月到一个月磨一次,螺旋压盖松紧适度,太松太紧都会影响绞肉的质量。
松紧适宜后,绞出的肉形成类似面条的细长条,而不是散开的肉泥状。
肉制品加工工艺

二、斩拌前操作
1、基本操作:先加瘦肉并全面铺开,然后加入2/3冰、调味料 高速斩拌;肉温达4~6度时,加入脂肪、蛋白、1/3的冰等继续 高速斩拌;肉温达7~8度时加入香辛料等斩拌均匀出机。一般鸡 肉产品出机温度控制在10度以内,猪肉类产品控制在12度以内。 2、影响斩拌效果的因素 2.1刀速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斩拌刀速越快、斩拌效果(乳化性、 粘性、弹力)越好、肉的保水性越好、肉的分析液越少。
腌制
一、腌制的作用和机理
1、腌制的作用
A、防腐保鲜;
B 、稳定肉色
C、提高肉的保水性 D、改善肉的风味
2、肉的腌制机理
主要是通过腌制液的渗透和扩散作用产生的。
二、腌制方法
传统的肉的腌制方法就是湿腌法和干腌法,环境温度控
制在3~5度,现在已将湿腌法进行了改进,采用滚揉或注
射使肉快速腌制,不仅省时,而且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调在15~20千克力/C㎡ 开始操作,均质后料液立即速冷, 控制在2~6度。
3、注射操作:将原料、注射液准备好后开始操作,首先根据产品的注射率要求, 调整合适的操作压力:一般注射猪肉类产品压力调至2.5左右即可、高压注射机 调至2.0即可,注射牛肉类产品压力调至3.0左右、高压注射机调至2.5即可;压力 调整好后开始操作,温度控制在8度以内。 4、注射机清洗:注射操作结束后,及时清洗注射机。为保证油污、蛋白、胶质、 淀粉类能够容易清洗干净,一般采用40~45度温水清洗,清洗时注意传送带、储 液灌、机身下部输液管道、注射针及针桥等的清洗。
3、绞肉机的清洗:检查结束后,进入清洗操作,按照操作规范操作,同时使用 前要注意冷却。
4、原料准备:绞肉前尽可能将原料肉和脂肪切碎,同时将肉和脂肪冷却到5度以 下。
中式肉制品加工

原料肉预处理:符合要求的原料肉,先剔除 骨、皮、脂肪、筋腱、淋巴、血管等不宜加 工的部分,然后顺着肌肉的纹路方向切成 3cm左右宽的肉条,清洗干净,沥水备用。
煮制:先把肉放入锅内,加入与肉等量的 水,煮沸,按配方加入香料,继续煮制, 用量/kg 用量 品名 直到将肉煮烂。在煮制过程中,不断翻动 太仓肉松 福建肉松 江南肉松 并去浮油。 100 100 100 瘦肉
第八章
中式肉制品加工
中式肉制品
腌腊制品 酱卤制品 烧烤制品 干制品 灌肠制品 烟熏制品 发酵制品 油炸制品 罐头制品
第一节 腌腊制品
什么是腌腊制品(cured meat product) 是肉经腌制、酱制、晾晒(或烘烤)等 工艺加工而成的生肉类制品,食用前需经熟 制加工。 腌制:食盐、酱料、硝酸盐或亚硝 关键加工环节:腌制(或酱渍),干燥(风 酸盐、糖或调味香料 干或烘烤)
二、白煮肉加工
南京盐水鸭 南京市特产, 南京市特产,400多年历史 多年历史 鸭体表皮洁白,鸭肉细嫩,口味鲜美, 鸭体表皮洁白,鸭肉细嫩,口味鲜美,营养 丰富,具有香、 嫩和鲜的特点。 丰富,具有香、酥、嫩和鲜的特点。 可常年加工生产
第三节
肉干制品
又称肉脱水干制品, 又称肉脱水干制品,是肉经过预加工后再 脱水干制而成的一类熟肉制品 一、种类 肉干 肉松 肉脯
总用盐量占腿质量的9%~10% 总用盐量占腿质量的9%~10% 10 一般质量在6 10kg的大火腿需腌制40天 一般质量在6~10kg的大火腿需腌制40天 kg的大火腿需腌制40 左右 每次擦盐的数量: 每次擦盐的数量: 占总用盐量的15%~ %~20% 1 占总用盐量的 %~ % 2 占总用盐量的 占总用盐量的50%~60% 3 根据第二次加盐量和温度灵活掌握,一般在 根据第二次加盐量和温度灵活掌握, 15%左右 左右
肉品加工技术 干肉制品加工

1、传统加工工艺
(二)工艺操作 5、炒松:炒松有人工炒和机炒两种。在 实际生产中可人工炒和机炒结合使用至 水分含量小于20%。
6、擦松:可利用滚筒式擦松机擦松,使 肌纤维成绒丝松软状态即可 。
7、跳松:利用机器跳动,使肉松从跳松 机上面跳出,而肉粒则从下面落出,使 肉松与肉粒分开。
8、拣松:将肉松中焦块、肉块 、粉粒 等拣出,提高成品质量。
8、压平、成型、包装
2、改进工艺
用传统工艺加工肉脯时,存在着切片、摊筛困难, 难以利用小块肉和小畜禽及鱼肉,无法进行机械 化生产。
(一)工艺流程:
原料肉处理—斩拌配料—腌制—抹 片—表面处理—烘烤—压平—烧烤—成 型—包装
(二)工艺操作: 将原料肉经预处理后,与辅料入斩拌
机斩成肉糜,并置于10℃以下腌制1.52h。
二、肉干的两种加工工艺
1 传统工艺 2 改进工艺
1、传统加工工艺
(一)工艺流程:
原料—初煮—切坯—煮制汤料—复煮— 收汁—脱水—冷却—包装
1、传统加工工艺
(二)加工方法: 1、原料预处理
2、初煮:一般初煮时不加任何辅料, 但有时为了去除异味,可加1-2%的鲜 姜。通常初煮1h左右。
3、切坯:不论什么形状,要大小均匀
1、传统加工工艺
(二)加工方法:
6、冷却、包装:用PET/A1/PE等膜,但 其费用较高;PET/PE,NY/PE效果次之, 但较便宜。
2、改进工艺
(一)工艺流程:
原料肉修整—切块—腌制—熟化—切 条—脱水—包装
(二)配方:
原料肉100kg所需辅料(单位:kg)
食盐3.00
蔗糖2.0
酱油2.00
9、包装贮藏 :短期贮藏可选用复合膜 包装,贮藏3个月左右;长期贮藏多选用 玻璃瓶或马口铁罐,可贮藏6个月左右。
酱卤肉制品加工工艺与配方

酱卤肉制品加工工艺与配方酱卤制品是在原料肉中加入调味料和香辛料,以水为加热介质煮制而成的熟肉类制品,是我国传统的一大类肉制品。
其产品主要特点是成品都是熟的,可直接食用,产品酥软,风味独特,因此深受我国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由于各地的消费习惯和加工过程中所用的配料、操作技术不同,形成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酱卤肉制品,包括白煮肉类、酱卤肉类、糟肉类、蜜汁制品和糖醋制品等。
一、酱卤制品的加工工艺酱卤肉制品主要突出调味料和香辛料及肉的本身香气,产品食之肥而不腻、瘦不塞牙。
调味与煮制是酱卤制品加工方法中的两个主要过程。
1.调味调味就是根据各地区消费习惯、品种的不同而加入不同种类和数量的调味料,加工成具有特定风味的产品。
根据加入调味料的时间不同,大致可分为基本调味、定性调味和辅助调味。
(1)基本调味在加工原料整理之后,经过加盐、酱油或其他配料腌制,奠定产品的咸味。
(2)定性调味在原料下锅后,随同加入主要配料如酱油、盐、酒、香料等,进行加热煮制或红烧,决定产品的口味。
(3)辅助调味在加热煮制之后或即将出锅时,加入糖、味精等以增进产品的色泽和鲜味。
2.煮制煮制也就是对产品实行热加工的过程,目的是改善感官性质,降低肉的硬度,使产品达到熟制,容易消化吸收。
在煮制过程中,会有部分营养成分随汤汁流失,因此煮制过程中汤汁的多少和利用与产品质量有一定关系。
煮制时加入的汤根据数量多少分为宽汤和紧汤。
宽汤煮制是将汤加至和肉的平面基本相平或淹没肉体,该法适用于块大肉厚的产品如卤肉等;紧汤煮制时加入的汤应低于肉的平面1/3~1/2,该法适用于色深味浓的产品如蜜汁肉和酱汁肉等。
煮制时名优产品都有其独特的操作方法,但一般有下面两种。
(1)清煮又叫白煮、白锅,其方法是将整理后的原料肉投入沸水中,不加任何调味料进行烧煮,同时撇除血沫、浮油、杂物等,然后把肉捞出,除去肉汤中杂质,清煮后的肉汤称为白汤,通常作为红烧时的汤汁基础再使用,但清煮“下水”的白汤除外。
肉制品加工技术—中式香肠加工技术

三、操作要点
4. 拌馅与腌制
斩拌 将瘦肉放入斩拌机,加入少量冰水,利于斩拌。然后加入调味料 和香辛料,最后添加脂肪。斩刀的旋转使料温升高,应不时添加 冰屑以降温。斩拌后,原料肉和辅料混合均匀,肉馅滑润、致密。
腌制 5~0℃室内或冷库中腌制1-2小时。完成腌制的标准为:鲜红色, 触摸有坚实感、不绵软,手摸有滑腻感。
三、操作要点
7. 结扎
每隔10~20cm用线绳结扎分节 例如:
生产枣肠:每隔2~2.5cm用线绳捆扎分节 广式香肠:每28cm用麻线结扎
8. 漂洗
35℃温水中漂洗一次,然后依次挂在竹竿上,以便晾晒、烘烤。
三、操作要点
9. 日晒或烘烤
家庭生产中:日晒法 将 悬 挂 好 的 湿 肠 放 在 日 光 下 曝 晒 2~3d 。 在通风处晾挂10~15d即为成品。
工业生产中:烘烤法 烘烤温度45~55℃,48h左右。
三、操作要点
香肠成品(感官指标)
课程小结
中式香肠的概念、工艺流程 中式香肠制作的操作要点(重点)
课后思考
自学西式香肠,与中式香肠的加 工有哪些区别?
川味香肠(单位:kg) 瘦肉80、肥肉20、食盐3.0、白糖1.0、酱 油3.0、曲酒1.0、硝酸钠0.005、花椒0.1、 胡椒0.1、混合香料0.15(大茴香、山萘、 桂皮、甘草。
哈尔滨香肠(单位:kg)
瘦肉75、肥肉25、食盐2.5、酱油1.5、白 糖1.5、白酒0.5、硝石0.1、苏砂0.02、大 茴香0.01、豆蔻0.02、小茴香0.01、桂皮 粉0.02、白芷0.02、丁香0.01。
斩拌机三、操作要点5 Nhomakorabea 灌制肠衣的准备 干制肠衣:先用温水浸泡 盐渍肠衣:反复清洗,然后温水灌洗 肠衣的用量:每100kg肉馅约用200~300m干肠衣,用盐渍肠衣1~2kg。 注意事项:灌制要均匀,应做到肉馅紧密而无间隙,防止装的过紧或过松。
第三章 中式肉制品加工技术(共77张PPT)

第一节 腌腊肉制品加工技术 这类肉制品用较少的食盐配以其他风味辅料腌制后再经枯燥〔烘烤或日晒熏制〕等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类耐贮藏,并具特殊风味的肉制品。
用专门的盐水注射机把已配好的腌制液,通过针头注射 以食盐为主,并添加硝酸盐、蔗糖、香辛料等调味调质料,会将这些物质〔以食盐为饱和溶液〕配成溶液,将肉品浸泡在其中,并在2~4℃条
2022/8/26
38
白市驿板鸭的腌制
一般采用干腌法,也可用湿腌法。 配料:食盐6%,白糖1%,黄酒1%,硝酸钠0.05%,异抗坏
血酸钠0.05%,三奈0.1%,八角0.2%,茴香0.5%,桂皮0.1% ,丁香0.01%,草果0.3%,肉豆蔻0.05%,甘草0.1%。
将香辛料粉碎成粉末与其它配料混合均匀,然后涂抹在 鸭体的内外外表,特别注意大腿、颈部、口腔和肌肉饱 满部位,抹匀腌透,然后一层一层叠放在腌制池中,腌 制3~5d,翻池2~3次。
6.包装
可采用真空包装。
2022/8/26
31
香肠〔腊肠〕、香肚卫生标准〔GB/38—81〕
2022/8/26
32
四、板鸭
板鸭是健康鸭经宰杀、去 毛、去内脏和研制加工而 成的一种禽肉的腌腊制品 ,又称“贡鸭〞。
分为“春板鸭〞和“腊板 鸭〞
2022/8/26
33
南京板鸭
2022/8/26
南安板鸭
2、配料
川味香肠〔传统〕:瘦肉80~75kg,肥丁 25~20kg,食盐2.5~3口干,砂糖1kg,无色酱 油3kg,曲酒1kg,花椒0.1kg,胡椒0.1kg, 硝酸钠50g,混合香料150~200g。
5款肉制品的加工技术

5款肉制品的加工技术我国是肉产品大国,肉的种类多,加工技术也各式各样,其加工技术直接影响肉的口感、营养价值等。
笔者就常见的几种肉类食品的制作工艺进行探讨,每种肉类介绍1-2种加工技术,为肉类食品的加工提供借鉴。
一、猪肉加工技术1、湖南腊肉(1)备料。
取皮薄、肥瘦适度的鲜肉或冻肉刮去表皮肉垢,切成重0.8~1千克、厚4~5厘米的标准带肋骨的肉条。
若制作无骨腊肉,需切除肋骨。
加工带骨腊肉时,用食盐7千克、精硝0.2千克、花椒0.4千克;加工无骨腊肉时,用食盐2.5千克、精硝0.2千克、白糖5千克、白酒及酱油各3.7千克、蒸馏水3~4千克。
辅料配制前,将食盐和精硝压碎,花椒、茴香、桂皮等香料晒干、碾细。
(2)腌渍方法。
①干腌。
切好的肉条用干腌料擦抹、擦透,按肉面向下顺序放入缸内,最上一层皮面向上。
剩余干腌料敷在上层肉条上,腌渍3天,翻缸。
②湿腌。
将要腌渍的无骨腊肉放入配制的腌渍液中腌15~18小时,中间翻缸2次。
③混合腌。
将肉条用干腌料擦好后,放入缸内,倒入已灭菌的陈腌渍液内淹没肉条,混合腌渍中食盐的用量不超过6%。
(3)熏制有骨腌肉。
熏前必须漂洗和晾干。
通常每100千克肉坯需用木炭8-9千克、木屑l2~14千克。
将晾好的肉坯挂在熏房内,引燃木屑,关闭熏房门,使熏烟均匀散布,熏房内初温70℃,3—4小时后逐步降低到50~56℃。
保持28小时即为成品。
刚做成的腊肉,须经过3~4个月的保藏使其成熟。
2、优质香肠(1)配方。
瘦猪肉90千克、白砂糖5千克、肥猪肉10千克、精盐3千克、味精200克、白酒750克、鲜姜末(或大蒜泥)150克。
(2)制法。
①切丁。
将瘦肉先顺丝切成肉片,再切成肉条,最后切成0.5厘米的小方丁。
②漂洗。
瘦肉丁用1%盐水浸泡,定时搅拌,促使血水加速溶出,减少成品氧化而色泽变深。
2小时后除去污盐水,再用盐水浸泡6~8小时,最后冲洗干净,滤干。
肥肉丁用开水烫洗后立即用凉水洗净,擦干。
③腌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式肉制品的加工方法技术和工艺(一)腌腊肉制品腌腊制品是用盐和香料在较低的温度下经自然风干腌制而形成的风味专门的肉制品。
具代表性的有金华火腿、南京板鸭、广式腊肠等。
1.金华火腿金华火腿是我国闻名的肉制品。
它风味专门,营养丰富,曾多次在我国和世界获奖。
工艺流程:原料选择→鲜腿修整→腌腿→洗腿→整形→晒腿→上架发酵→落架堆叠→成品(1)原料选择选择经兽医卫生检验合格的金华猪,屠宰后前腿沿第二颈椎将前颈肉切除,在第三肋骨处将后端切下,将胸骨连同肋骨末端的软骨切下,形状为方形;后腿是先在最后一节腰椎骨节处切开,然后沿大腿内斜向下切。
(2)鲜腿修整除去前、后腿上的残毛和脚蹄间的细毛,挤出血管内残留的淤血,削平耻骨,斩去脊骨,割去浮油和油膜,将腿修成"琵琶"形。
(3)腌腿腌制时应依照季节、气温等条件确定用盐量。
在金华地区,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间,气温为3~8℃,是比较适宜的腌制温度,在此条件下用盐量为鲜腿重的9%~10%,分7次上盐,早冬和春节还要加硝石。
气温升高时,用盐量增加,但腌制期缩短。
第一次上盐,撤盐应平均,但不能过多,撒盐后平叠堆放12~14层;经24小时后上第二次盐,这次用盐约占总盐量的一半,重点在腰荐骨、耻骨关节、大腿上部三个部位多撤盐;第二次上盐后4~5天上第三次盐,同时将堆码的上下层倒换;再经5~6天上第四次盐,用盐量为总盐量的5%左右,现在能够检查腌制的成效,用手按压肉面,有充实坚硬的感受,说明差不多腌透;第五、六次上盐分别间隔7天左右,火腿的颜色变为红色;经六次上盐后,重量小的能够进入洗腿工序,较大的腿可进行第七次上盐。
腌制的总时刻为30~35天。
(4)洗腿腌制终止后将腿放在清水池中浸泡,然后用清水洗去火腿表面的血水和油污。
洗后晾晒至表面无水后,打印商标。
(5)整形将腿骨校直,脚爪校成弯曲状,皮面压平,腿头与脚对直,使其外形美观。
(6)晒腿将整形好的腿吊挂,暴晒4~5天,使腿皮呈黄色、油亮,并产生香味。
(7)上架发酵发酵的目的是使肉中的蛋白质及脂肪发生变化,使火腿产生专门的风味。
发酵时刻为4~5个月,发酵期应注意调剂温度、湿度,保证通风。
在发酵过程中,用刀将突出的骨头削平,将火腿表面修割整齐,保证其外形美观。
(8)落架堆叠将发酵好的火腿从架上取下,进行堆叠。
一样为15层,堆时肉面向上,皮面朝下,要依照气温不同,定期倒堆一次。
(9)成品规格依照金华火腿的颜色、气味、咸度、肌肉丰满度、重量、外形等进行分级,一样分为四级,其中香味是专门重要的指标。
评定时用竹签插入火腿不同部位,嗅竹签带出的香味进行分级。
2.广式腊肠腊肠俗称香肠,是指以肉类为原料,经切、绞成丁,配以辅料,灌入动物肠衣经发酵、成熟干制而成的肉制品,是我国肉类制品中品种最多的一大类产品。
广东腊肠是其代表。
广东腊肠是以猪肉为原料,经切碎或绞碎成丁,用食盐、硝酸盐、白糖、曲酒、酱油等辅料腌制后,充填入天然肠衣中,经晾晒、风干或烘烤等工艺而制成的一类生干肠制品。
食用前需要进行熟制。
工艺流程:原料肉修整→切丁→拌馅、腌制→灌装→晾晒→烘烤→成品(1)原料肉的选择和修整香肠的原料是健康无病的新奇猪肉,瘦肉以腿肉和臀肉最好,肥膘以背部硬膘为好,腿膘次之。
加工其他肉制品切割下来的碎肉也可作为原料。
原料肉通过修整,去掉筋、腱、骨和皮。
(2)切丁瘦肉用绞肉机切成4~10毫米的肉粒,肥肉用切丁机或手工切成6~10毫米的丁。
肥肉切好后要用温水清洗一次,以除去浮油和杂质,捞入筛内,沥干水分待用,肥瘦肉应分开存放。
(3)配料广式腊肠配料标准:瘦肉70千克,肥肉30千克,精盐2.2千克,砂糖7.6千克,白酒2.5千克,白酱油5千克,硝酸钠0.05千克(4)拌馅、腌制配料称好后倒入盆中,加入20%左右的清水,使其充分溶解。
然后将绞好的肉粒倒入水中,把肉粒和配料混合平均,放在清洁室内腌制1~2小时即可进行灌制。
(5)充填天然肠衣先用清水浸泡柔软,洗去盐分后备用。
每100千克肉馅约需猪小肠衣50米。
将肠衣套在灌嘴上,使肉馅平均地灌入肠衣中,要把握松紧程度,不能过紧或过松。
(6)排气用排气针扎刺湿肠,排除内部空气。
(7)捆线结扎每隔10~20厘米用细线结扎1次,不同规格长度不同。
(8)漂洗将湿肠用清水漂洗一下,除去表面污物,然后依次分别挂在竹竿上。
(9)晾晒和烘烤将悬好的香肠放在日光下暴晒2~3天,在日晒过程中有胀气处应针刺排气。
晚间送入烘房内烘烤,温度保持在42~49℃。
温度过高脂肪易熔化,同时瘦肉也会烤熟,这不仅降低成品率,而且色泽变暗;温度过低又难以干燥,易引起发酵变质。
因此,必须注意操纵温度。
一样通过3昼夜的烘晒即可,然后再晾挂到通风良好的场所风干10~15天即为成品。
(10)贮藏香肠在10℃以下可储存1个月以上,也可悬挂在通风干燥的地点储存。
3.南京盐水鸭南京盐水鸭是南京的闻名特产,鸭皮洁白光亮、鸭肉清淡可口,肉质鲜嫩。
其工艺流程如下:宰杀→干腌→抠卤→复卤→煮制→成品(1)宰杀选用当年生肥鸭,宰杀放血拔毛后,切去两节翅膀和脚爪,在右翅下开口取出内脏,用清水把鸭体洗净,沥干水分后腌制。
(2)干腌将食盐与茴香按100:6的比例在锅中炒制,将炒制好的盐按6%~6.5%盐量腌制,其中的3/4从右翅开口处灌入腹腔,并使盐平均布满整个腔体,1/4用于鸭体表腌制,重点擦抹在大腿、胸部、颈部开口处,气温高低决定干腌的时刻,一样为2小时左右。
(3)抠卤干腌后的鸭子,鸭体中有血水渗出,现在提起鸭子,用手指插入鸭子的肛门,使血卤水排出。
(4)复卤先制成食盐的饱和溶液,加入姜片0.1%,大茴香粉0.05%,香葱0.1%~0.15%,这种卤称为新卤。
新卤通过20~30次烧卤,成为老卤。
老卤使用过程中,应始终保持饱和状态。
复卤时将盐卤从右翅开口处灌入腹腔,并将鸭子浸入卤缸中,通过2小时左右,即可出缸起挂。
复卤的鸭胚,用沸水浇淋,使鸭子肌肉收缩,外皮绷紧,外形饱满,然后用直径2厘米、长10厘米左右的中空竹管插入肛门,并将少许生姜,大茴香、葱放入腹腔。
(5)煮制清水中加入姜片、葱、大茴香煮沸,停止烧火,将鸭子放入锅中,盖上盖,焖20分钟后加热,水温达到90℃停火,再焖10~15分钟,水温始终坚持在85℃左右。
(6)成品煮熟后的鸭子须冷却后食用。
(二)酱卤肉制品酱卤肉制品是我国的传统肉制品,包括白煮肉类、酱卤肉类和糟肉类。
闻名的有苏州酱汁肉、北京月盛斋酱牛肉、德州扒鸡等。
1.苏州酱汁肉是苏州陆稿荐熟肉店所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成品为小方块,色泽鲜艳呈桃红色,肉质酥润,酱香浓郁。
工艺流程:选料→配料→煮制→酱制→制卤(1)选料选用能出净肉35~40千克的太湖猪的整块肋条肉为原料。
切成4厘米的方块,每千克切成20块。
肉块切好后,把五花肉、硬膘分开。
(2)配料(香料装入纱布袋)以50千克猪肋条肉计:白糖2.5千克,精盐1.5~1.75千克,桂皮100克,绍酒2.0~2.5千克,八角100克,红曲米0.6克,姜100克,葱(捆成束)2.0克(3)煮制将原料肉先在清水中白煮。
五花肉煮10分钟,硬膘煮15分钟。
捞起后用清水洗净。
然后在锅底放上骨头,上面依次放上猪头肉、香料袋、五花肉、硬膘,最后倒入肉汤,用大火煮制1小时。
(4)酱制当锅内白汤沸腾时加入红曲米、绍酒和总量4/5的白糖,再用中火焖煮40分钟。
当肉呈深樱桃红色。
汤将干、肉已酥烂时即可出锅放于搪瓷盘内,不能堆叠。
(5)制卤酱汁肉的质量关键是制卤,食用时还要在肉上浇汁。
好的卤汁应黏稠、细腻,可使肉色鲜艳,又可使产品以甜为主、甜中带咸。
卤汁的制法是将留在锅内的酱汁再加入剩余的1/5白糖,用小火煎熬,并不断搅拌。
制好的酱汁应放在带盖的容器中,出售时应在肉上浇上酱汁。
2.北京月盛斋酱牛肉月盛斋酱牛肉也称五香酱牛肉。
产品特点是外表深棕色,食之嫩而爽口,咸淡适宜,香浓味纯。
工艺流程:选料→配料→调酱→煮制→酱制(1)选料选用膘肥的牛肉,用冷水浸泡,清除淤血,切成1千克左右的肉块。
(2)配料以50千克肉计:食盐1.5千克,面酱5千克,花椒、小茴香、肉桂各50克,丁香、砂仁各10克,葱、大蒜、鲜姜各0.5千克(3)调酱用一定量的水和黄酱拌合,把酱渣捞出,煮沸1小时,备用。
(4)煮制将选好的原料肉按不同的部位、嫩度放入锅内大火煮1小时,除去腥味,然后加入调好的汤液和调料进行煮制,要求水与肉块平齐,水温在95℃左右煮2小时;然后减火再在85℃左右煮制2小时。
煮制时每隔1小时倒锅1次。
(5)成品规格出品率在60%左右,成品酱黄色,内外色泽一致,五香味浓,味道鲜美。
(三)烧烤、熏烤肉制品1.道口烧鸡道口烧鸡原产于河南省滑县道口镇,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以其色泽鲜艳、香味浓郁而闻名,是我国闻名的地点特产之一。
工艺流程:原料处理→整形→上色和油炸→煮制(1)原料处理原料用生长半年以上、2年以内,重量在1~1.5千克的嫩雏鸡和肥母鸡。
(2)配料以100千克鸡计,加入各种调味料如下;砂仁15克,豆蔻15克,丁香3克,草果30克,桂皮90克,姜90克,陈皮30克,白芷90克,大茴香25克,筚拨10克,食盐2~3千克(3)整形将宰杀洗净后的白条鸡,放在木案上,腹部向上,左手拿住鸡体,右手持刀将鸡的胸骨中间切断,并用手按折,然后依照鸡的大小,选取高粱秆一段,插入腹内,将鸡撑开,再在鸡的下腹部开一小圆洞,把两只腿交叉放入洞内,两翅交叉插入口腔,造型成两头尖圆型,再用水洗净,晾去水分,待油炸。
(4)上色和油炸又称烧鸡。
将晾去水分整形后的白条鸡,平均地涂上稀释的蜂蜜水溶液(水:蜂蜜=6:4),然后把鸡放在160~180℃的油中炸半分钟左右,呈橘黄色时即可捞出。
炸鸡用的油最好为鸡油、麻油或花生油。
(5)煮制把炸好的鸡,按顺序平摆在锅内,大鸡在下在里圈,小鸡在上在外圈。
用竹筚子压住,把盐融解加入。
放入陈年使用的老汤,使汤埋住最上一层鸡,大火烧开5分钟,加入用火熔化了的硝,使之在汤沸处溶化。
5分钟后改用文火焖煮3小时左右。
煮烂出锅时应撇去汤面的浮油,拿下竹筚子,先出小鸡,后出大鸡,注意保持造型的美观、完整。
捞出后晾鸡。
老汤清汤,除去浮油和杂质,以便下次再用。
2.沟帮子熏鸡辽宁沟帮子熏鸡已有百年历史,产品特点为鸡身完整,色泽鲜艳油亮,风味专门,芳香可口。
工艺流程:选料→原料处理→煮鸡→熏烤(1)选料一样选用一年生健康鸡。
(2)原料处理鸡宰杀放血后,煺掉粗毛和细毛,冲洗洁净后用刀在肛门处开口并除去肛门,取出内脏,将胸骨和腿骨折断,腿交叉插入腹内,然后将鸡在清水中浸泡2小时。
(3)配料(香辛料装入纱布袋中)按100只鸡计:食盐1.5千克,酱油1.5千克,白糖1.5千克,香油1千克,黄酒1.5千克,味精1.5千克,胡椒粉、辣椒粉各50克,砂仁、肉蔻、丁香各50克,五香粉、肉桂各150克,草蔻100克,陈皮150克(4)煮制在锅中放入鸡坯和香料袋,加水(与鸡齐平),焖煮2小时,煮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