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分析(3)
三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分析

三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分析本次考试,我班有54人参与考试;最高分98分,平均分82.3。
90分以上占31.48﹪,60分以上占88.89﹪。
本试卷命题本着努力表达新课标中新理念的原那么,除考察同学应当掌控的基础知识外,还增加了一些开放性、实践性的考查,着重考查同学的语文综合实践技能,本试卷的命题紧密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
1.重积累。
作为语文学科而言,积累特别重要,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同学进入三班级,已经认识了常用汉字20**个左右,对汉字构字规律有了较明确的了解,掌控了几种基本的汉字方法。
本套试题着重考查同学的积累状况,如:第一题我会读拼音写汉字;第二题比一比,再组词;第五题照样子填词语。
2.重运用。
同学学习词语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通过对词语所在句子的理解,依靠语言环境提供的信息来认知词语,体会词语的意思。
如:第三题的第4小题,我会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句子中;第四题填句子,写句子我能行;第五题我会依据课文内容填空;第六题我能读懂下面的短文。
3.重进展。
试卷留给同学阅读、思索的空间。
如课外阅读,读了短文,为什么我和老爷爷要相互道谢呢?二、存在的问题及缘由分析1、看拼音写词语。
此题中个别字出错率很高,如:昨天、希望、播种。
这也看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字的偏旁和同音字强调不够。
2、我认识下面的`汉字,我会照样子连线组词。
这些二类字平常也全部训练过,当仍有一部分同学涌现错误,说明老师在平常训练时缺少反复性的练习。
3、按要求填空,我能行。
比一比组词和积累的成语,正确率很高,极少部分同学有错别字现象。
我会填空,极少部分同学对多音字把握不准。
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极少部分同学有错误,说明同学对词语的意思理解的不够透彻。
4、我能读懂下面的短文。
这道题失分率最高的是摘抄拟人句,说明同学对文章内容不够理解。
读了短文,你读懂了什么?这道题径直考察了同学对于文章的理解程度和同学的发散性思维,能径直反映出同学的语文理解技能。
大部分同学能正确理解文章内容,个别同学缺乏语文理解技能。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分析(3)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分析一.考试总体情况。
参加考试人数:22人其中,最高分:97分(1人朱静霞)最低分:69分(1人)平均分:89分100—95:6人94.5—90:7人89.5—85:4人80分—84.5分以下:2人80分以下:3人从分数分布的整体情况看,这次考试96分以上高分段的同学不多,反映出卷子一定的难度,也反映出小朋友复习的态度和质量都有所下降。
但考试中也冒出了几个急流勇进的小朋友,如朱静霞,因为端正了学习态度,进步比较明显。
85分以下分数段的同学有5名,尤其是80分以下的同学,与平均分的距离较大,应找到主要失分原因,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争取迎头赶上!二.主要失分点分析:1.生字(27%*22)共失58分,这次考试,由于是上完第六单元以后的几天才拿到考卷进行的,所以我没有时间再次进行生字词语的听写过关。
从生字考查的情况上看,不少同学在复习中很不重视这一块,没有进行再次复习,造成较多失误。
考卷中“融化”一词,属于非要求会书写的词语,列在第一题是超出大纲要求的,孩子在这里失分情有可原,但其他的错误大多因为复习不足而造成的遗忘。
希望在下次复习考试中能把这部分的分数争回来。
2.词语(25%*22)共失50分。
主要失分点在为加点字“软”选择正确的解释这道题。
词语填空这道题也失分较多,例如()的积雪,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想不出一个合适的四字词语来形容。
其实在第23课《美丽的小兴安岭》中就有“又松又软的积雪”,即使学生无法临考应变,如果课文比较熟悉的话,应该还是能反应得过来。
因此,这道题如果有失分,说明读课文不够扎实认真,存在应付的现象,这种现象应当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坚决改正。
3.句子。
(7%*22)共失17分,主要问题是用“有的……有的……”造拟人句时,有的孩子句子不合事理,表现出平时对小动物的观察较少。
4.课内阅读。
(9%*22)共失17.5分。
主要的错误在理解《望天门山》描写的是长江的雄奇景象,以及理解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有失误。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分析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分析一、考试成绩及试卷分析1、考试成绩:参考73人,及格70人,优秀55人。
2、试卷分析及存在问题:本张试卷共有十道大题,用不同形式考察了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卷面来看,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好.第一题为看拼音写汉字,总的来说比上单元做的好一些,但是,对于每天都听写的一些字词,有些学生记得还是不够准确,多笔少笔的现象仍然存在。
第二题为先择正确的读音,考察的是对多音字不同字音用法的区别,因为练习册上做过这几个题,所以,除两名学生出错外,其他同学全部正确。
第三题为汉字变形记,考察学生对一个字不同形旁用法的掌握,这几次测试对于这类题学生做的都非常差,部分失分又比较可惜。
第四题为量词大练兵,这道题不很很难,几乎学生都能作对,只是个别学生字体不够工整。
第五题为补充成语并选择填空。
这些成语都要求学生会背会默写,可是小部分学生完成的不好有错别字。
第六题为选词语填空,其中“陆续”“连续”“继续”这组出错相对多一些。
第七题为句子大观园。
这些题目都做过,很简单的题,只是个别学生仍做不到正确的运用,每到真正用的时候就不知道填什么好,乱写一气,另外做上的同学思维也太单一,没有亮点出现。
第八题为课文内容填空.失分原因和原来一样,不是不会背就是会背不会写,或是同音字乱用。
要求学生多读书,增强识记,在第4小题错的比较多.第九题为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其中概括段意难一些,其它的都比较简单,但是学生完成的不理想。
课外阅读环节,在方框里加上合适的标点,部分孩子错的比较多,其余比较简单。
第十题为小练笔。
要求的练笔内容是课堂中进行过的,但大部分同学并没有按着作文本上修改过的写,而是又另写的,与作文本上写的有着很大的差距,可以看出学生还不习惯试卷上的练笔,还需要多多练习。
二、提高改进措施1、基础知识比前两单元有了进步,但还不扎实,需要继续加强巩固。
2、加强背诵和默写的练习,天天检查,让学生没有应付的机会。
3、继续进行阅读练习,通过练习拓展学生思维,提高理解感悟能力,在培养学生积累习惯的同时,更要注重发展实际运用的能力。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分析

第六单元试卷分析一、学生分析:本单元是关于景点的作文,语言生动有趣,好词好句比较多,要求背诵的段落也比较多,所以学生的知识掌握相对比较牢固,背诵的内容比较熟练,但在书写的时候容易出现错字。
二、试卷分析:本张试卷共有十道大题组成,考察面比较全,内容比较多,卷面有一定难度,考察内容的方法比较灵活,对于阅读能力差的孩子来说,想考好成绩有难度。
三、卷面分析: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中“献出”的“献”里面是两横。
嫩,右面易写成“贝”,刮风成“乱风。
”第二题组词,逢(逢衣服)仿(仿问)。
拣和练右边容易出错。
第三题中照样子写词语,不慌不忙这一类的词语出错多。
第四题中的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解释,选项有的直接就写了1、2、3,没有外面的圆圈。
有的是选项错,最多的扣了五分。
变化多端的端是方面、项目,端来一个盘子中的端是手平举着拿,开端的端是事情的开头。
第五题的按要求写句子是这张试卷的难点,比如第一个扩句最少要扩两处,有的孩子只扩了一处;第二个缩写句子,最终要缩成:海滩上有贝壳。
第四个改病句改法比较多,但原则是改动最小,主要问题就是春天里,没有菊花盛开。
第六题补充诗句,出错集中在错字上,同音字区分不清楚。
第七题中能力展示台,也是出错较多的一道题,主要问题是“楚江”指的是(长江),《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迷人的风采,“西子”指的是(西施)。
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整个填空题的意思是出错的主要原因。
第八题的快乐阅读出错点主要在第二个课外阅读,如本文的题目是《红菊花》,大部分孩子写的是《美丽的花坛》,但文中内容明显的是侧重于写了红菊花的美丽。
数出第三段一共有几句话也有不少孩子数错了。
第九题作文很多孩子都完成的不错,短短的一节课时间,孩子们有的写了黄山,有的写了北京,有的写了草原,有的写了杭州,作文中能够引用大量的好词好句,能够按照一定顺序完成作文。
失分原因:1、本文应该是写一处景点,有的学生写了一个景物;2、作文字数本次要求是300字,有的孩子字数不够;3、缺少结尾,字数够了,戛然而止;4、书写潦草;5、文中错字太多。
三年级上册语文考试第六单元反思

三年级上册语文考试第六单元反思一、引言第六单元是我们在三年级上册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涵盖了许多关键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我们需要对考试进行深入的反思。
本篇反思将针对我们在第六单元考试中的表现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考试内容分析1. 基础知识掌握在第六单元的考试中,我们考察了生字、词语的拼写和用法,以及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
从考试结果来看,大部分同学在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上表现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有些同学在拼写和词语用法上出现了错误,这可能是因为平时学习不够扎实或者复习不够充分。
2. 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部分是我们普遍表现较差的部分。
一些同学在理解文章主旨、归纳段落大意等方面出现了困难。
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缺乏阅读训练,或者阅读方法不当。
为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我们需要加强阅读训练,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同时注重文章结构和逻辑的理解。
3. 写作表达能力写作表达部分也是我们的薄弱环节。
部分同学在写作中出现了语言表达不准确、句子结构不完整等问题。
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缺乏足够的练习,或者写作方法不当。
为了提高写作表达能力,我们需要加强写作训练,注重语言准确性和句子结构的完整性。
三、问题总结与改进措施1. 基础知识不扎实问题:部分同学在基础知识掌握上存在不足,拼写和词语用法容易出错。
改进措施: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注重日常积累和运用。
可以多做一些基础知识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等,提高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阅读理解能力不足问题:部分同学在阅读理解方面存在困难,难以准确把握文章主旨和段落大意。
改进措施:加强阅读训练,多读一些不同类型的文章,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
同时,注重文章结构和逻辑的理解,学习如何归纳段落大意和提炼文章主旨。
可以多做一些阅读理解题,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 写作表达能力不强问题:部分同学在写作表达方面存在困难,语言表达不准确、句子结构不完整等。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3)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3)一、诗意山水:《古诗三首》(18分)1.长江美:《望天门山》(1)填写。
(4分)①天门山:今安徽________山与________山的合称。
两山隔江相对,像________________。
②楚江:长江中下游部分河段在古代流经________地,所以叫楚江。
(2)理解诗意作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3分)①“断”与“开”,“流”与“回”,突出了山势的险峻和水流的湍急。
()②“孤帆一片日边来”形容风急浪高,一叶孤舟高得像从日边而来。
()③作者描写的天门山给人雄奇的感受。
()2.西湖美:《饮湖上初晴后雨》(1)理解诗中前两句写景的诗句,连线。
(2分)水光潋滟细雨迷茫,群山缥缈山色空蒙碧波荡漾,波光闪动(2)说说苏轼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这样的比喻好在哪里。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洞庭美:《望洞庭》(1)了解洞庭湖,填写。
(2分)洞庭湖:位于今________北部,是________流域的湖泊。
(2)理解前两句,选择。
(2分)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①“和”字表现的是()之美。
A.潭水映月B.水月交融②“镜未磨”表现的是()之美。
A.宁静朦胧B.混杂清朗(3)理解后两句,填写。
(2分)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句中,“白银盘”“青螺”从形与色上描写了__________与________,表现出秋夜中的山水给人的感觉,比喻贴切,耐人寻味。
二、祖国河山:地大物博(14分)1.海洋:《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丽的景色和____________的物产,表达了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市)部编版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同步检测试题(附试卷答案)3

第六单元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3分)未.来(wèn wèi)建设.(shèshě)明显.(xǎn xiǎn)临.时(líng lín)海滨.(bīn bīng)板凳.(dēng dèng)二、读拼音,写词语。
(8分)duàn kāi chūxiàcái liào jìn shìgǔqǐqùchúkào àn qīng jié三、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6分)shě()shù()cān()舍数参shè()shù()shēn()四、给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6分)严:①紧密,没有空隙。
②认真,不放松。
③程度深,厉害1.他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
()2.密密层层的树叶把森林遮挡得严.严实实。
()3.在严.寒的冬天,有些动物会冬眠。
()磨:①摩擦。
②阻碍,困难。
③逐渐消失,消灭4.这些沉痛的记忆不会磨.灭。
()5.生命,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成长。
()6.这块玉石在匠人的精心打磨.下变成了一件漂亮的艺术品。
()五、照样子写词语,并选择一个词造句。
(6分)1.例:懒洋洋(ABB式)慢________ 兴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五光十色(带有数字的成语)百____百____ 千____万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选词填空。
(5分)严肃严格严厉1.老师对每个学生要求都很()。
2.爸爸表情()地说:“以后绝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看拼音写汉字。
zēng tiān yǎn zòu yīn fúdàng yàng jùlǒng píjuàndào tián lüèguòxīn shǎng二、比一比,再组词。
崇(__________)芦(__________)梅(__________)泛(__________)宗(__________)户(__________)海(__________)眨(__________)三、春节到了,你准备怎样向家人祝贺?连一连。
祝爷爷奶奶快乐成长祝爸爸妈妈学习进步祝哥哥姐姐工作顺利祝弟弟妹妹健康幸福四、补充词语。
捧腹(______)笑相(______)而笑眉开(______)笑哑然(______)笑百(______)百中喜笑(______)开五、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匀称匀整1.一列列少先队员迈着(_______)的步伐,朝校园走去。
2.鹿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_______),我的角多么精美。
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轻蔑轻率3.“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______)的神气。
4.这个结论过于(_________)。
六、按要求写句子。
1.我肚子里发出的声音把他们吓了一跳。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挂上一点儿鱼饵,河里的鱼,不管..什么样的,都.能钓上来。
(用加点词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照样子,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的肚子里发出一种怪怪的声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分析
一.考试总体情况。
低分:69分(1人)
平均分:89分100—95:6人94.5—90:7人
89.5—85:4人80分—84.5分以下:
2人
80分以下:3人
从分数分布的整体情况看,这次考试96分以上高分段的同学不多,反映出卷子一定的难度,也反映出小朋友复习的态度和质量都有所下降。
但考试中也冒出了几个急流勇进的小朋友,如朱静霞,因为端正了学习态度,进步比较明显。
85分以下分数段的同学有5名,尤其是80分以下的同学,与平均分的距离较大,应找到主要失分原因,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争取迎头赶
上!
二.主要失分点分析:
1.生字(27%*22)共失58分,这次考试,由于是上完第六单元以后的几天才拿到考卷进行的,所以我没有时间再次进行生字词语的听写过关。
从生字考查的情况上看,不少同学在复习中很不重视这一块,没有进行再次复习,造成较多失误。
考卷中“融化”一词,属于非要求会书写的词语,列在第一题是超出大纲要求的,孩子在这里失分情有可原,但其他的错误大多因为复习不足而造成的遗忘。
希望在下次复习考试中能把这部分的分数争回来。
2.词语(25%*22)共失50分。
主要失分点在为加点字“软”选择正确的解释这道题。
词语填空这道题也失分较多,例如()的积雪,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想不出一个合适的四字词语来形容。
其实在第23课《美丽的小兴安
岭》中就有“又松又软的积雪”,即使学生无法临考应变,如果课文比较熟悉的话,应该还是能反应得过来。
因此,这道题如果有失分,说明读课文不够扎实认真,存在应付的现象,这种现象应当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坚决改正。
3.句子。
(7%*22)共失17分,主要问题是用“有的……有的……”造拟人句时,有的孩子句子不合事理,表现出平时对小动物的观察较少。
4.课内阅读。
(9%*22)共失17.5分。
主要的错误在理解《望天门山》描写的是长江的雄奇景象,以及理解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有失误。
5.课外阅读(17%*22)共失36.5分这次考试主要测试词语的选用及对中心句的把握。
对篇章中心句的把握整体较好,但自然段中的中心句,有些同学
就找不到或者不会用了。
6.习作(20%*22)共失61分本次习作要求孩子写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其实这道题目就是本单元习作的题目,在单元习作练习中已经让孩子们写过也讲评过,并且再重新修改抄正过了。
因此,有6位同学得了满分。
但仍有7位同学失分在4分以上,最多的达到12分(没有写完),实在很不应该。
三年级的单元测试或期末测试中,习作题常常是平时写过的题材,如果进行比较充分的复习,应该都能够比较从容地应付考试。
建议大家在复习时拿出一定量的时间对
本学期的习作进行认真的诵读、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