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实验记录表
物体的沉浮及浮力(学生用)

结论:在空气中的物体,也会受到空气对它 的浮力,而且可以根据实验得出,浮力的 大小仍与物体排开空气的体积成正比,与 空气的密度成正比,满足阿基米德原理。 因此,在空气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 小为 F浮=( )。
■热气球(balloon)
hot air balloon 用热空气作为浮升气体的气球。在气囊 底部有供热空气加热用的大开口和吊篮。 空气加热后密度减小,温度达100°时 密度约为0.95kg/m3,是空气的1/1.3,因 此升空不高。现代热气球在吊篮中安装 有简单的飞行仪表 、燃料罐和喷灯等设 备。从地面升空时,点燃喷灯,将空气 加热后从气囊底部开口处充入气囊。升 空飞行后,控制喷灯的喷油量操纵气球 的上升或下降。热气球出现得最早,现 今乘热气球飞行已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 航空体育运动。此外,热气球还常用于 航空摄影和航空旅游。
3、走近潜水艇
潜水艇也能在水中随意的上浮和下沉, 它和鱼类的工作原理是否一样?
1.当注射器将气体压入 玻璃球时,球内的水量 减少,球(和球内的水) 受到的重力变小 G<F浮,球将上浮.
2.当注射器将球内的气体 吸出时,球内的水量增多, 球(和球内的水)受到的 重力变大 , G>F浮,球将 下沉.
F浮
2.当F浮=G,由于物体受平衡力作用,
物体将处于____状态,此时物 体可以停留在液体内任何位置。 G
3.当F浮<G时,物体将___,最后
与容器底接触,物体受浮力、重力 和支持力三个力作用。
F浮 F支持力
G =?
G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
1. F浮 2. F浮 3. F浮 G物,物体下沉,最后沉底. G物,物体在液体中悬浮. G物,物体上浮,最后漂浮.
(1)下沉原因:F浮 G
(2)空心的,G不变,V排( ), 所以F浮( ), 当漂浮在水面时, G= F浮
科学实验浮力与沉降

科学实验浮力与沉降浮力和沉降是物体在液体中运动的重要原理。
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而沉降则是指物体在液体中向下运动的过程。
通过科学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浮力和沉降的原理,并且观察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实验一:浸泡物体的浮力材料:- 一个透明的容器- 水- 不同密度的物体(如塑料球、石头、木块等)步骤:1. 将透明容器填满水,确保水平面平稳。
2. 将不同密度的物体分别放入容器中,观察它们是否浮起来。
3. 如果物体浮起来了,观察它们的部分是否浸入水中。
4. 记录观察结果。
结果:根据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较轻的物体更容易浮起来,而较重的物体更容易沉入水中。
- 浮起来的物体只有部分浸入水中,部分露出在水面上。
- 浸泡的物体受到了浮力的作用,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实验二:调整物体密度对浮力的影响材料:- 一个透明的容器- 水- 同样大小的两块物体(如木块)步骤:1. 将透明容器填满水,确保水平面平稳。
2. 分别将两块物体放入容器中,观察它们是否浮起来。
3. 如果没有浮起来,逐步在其中一块物体上添加一些装饰物(如钉子、石头等),直到它浮起来为止。
4. 记录观察结果。
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调整物体的密度可以影响物体是否浮起来。
- 加重物体的密度,可以使其浮起来并支撑在水面上。
- 这是因为浮力是由液体对物体施加的向上的力,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密度。
实验三:沉降速度与物体形状的关系材料:- 一个透明的容器- 水- 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形物体、长方体物体等)步骤:1. 将透明容器填满水,确保水平面平稳。
2. 选择不同形状的物体,将其分别放入容器中。
3. 观察各个物体的沉降速度,并记录观察结果。
结果:根据实验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同等大小的物体,沉降速度与形状有关。
- 球形物体的沉降速度较慢,而长方体物体的沉降速度较快。
- 这是因为球形物体在液体中的表面积较小,受到的阻力相对较小,所以沉降速度较慢。
浮力实验方案

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物体排开水量与浮力大小的关系
磁峰中远学校蔡忠成
1、实验说明:本实验首先是通过改变浸没在水中的气球的
体积来达到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排开水量,再通过观察比较
气球和小石子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从而验证出浸没在水中
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水量有关,排开水量越
大,浮力就越大。
2、实验器材:大烧杯空心胶线不干胶布气球
小石子
3、实验步骤:(1)、将小石子装入气球中,插入空心胶线,
用不干胶布粘牢。
(2)、将气球沉入装满水的水槽中,用嘴吹
气,通过不断改变气球的体积来改变物体的
排开水量(小、较大、大、很大)。
(3)、观察每一次改变气球的体积后,气球
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并做好记录。
5、实验说明:本实验是通过气球来改变物体。
实验12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实验12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实验目的: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即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实验材料:1.密度不同的物体(可使用塑料球、金属球等)2.高精度天平3.容器4.水5.实验记录表格实验步骤:1.在实验记录表格上记录每个物体的重量,并计算出每个物体的体积。
2.将容器放在天平上,记录容器的重量。
3.使用天平来测量每个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上。
4.将容器装满水,并记录完整实验装置的重量。
5.用天平测量每个物体在水中的重量,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上。
6.计算每个物体的浮力,即物体在水中的重量减去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
7.计算浮力与每个物体的排开的水的重量(即容器装满水后的重量)之间的比值。
8.比较所得到的浮力与排开的水的重量是否相等。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应该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
验证该原理,我们可以计算每个物体的浮力,并与排开的水的重量进行比较。
实验讨论:在实验中,我们选择密度不同的物体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根据该原理,每个物体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应等于该物体排开的水的重量。
因此,如果实验结果显示浮力和排开的水的重量相等,那么我们可以确信阿基米德原理成立。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阿基米德原理成立。
在实验中,每个物体的浮力与该物体排开的水的重量相等,这与阿基米德原理的描述是一致的。
因此,我们可以确认该原理的准确性。
实验优化: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我们可以使用更精确的天平来测量物体的重量,并确保水的容器没有任何漏洞。
另外,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物体进行多次实验,并计算每次实验得到的浮力与排开的水的重量之间的比值。
这样可以进一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准确性。
实验应用:阿基米德原理在许多实际应用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它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物体在液体中沉浮的问题,从而设计出合适的船只、潜艇等水舰。
此外,该原理还可以帮助科学家测量物体的密度,并对液体的浓度进行计算等。
利用浮力测量密度实验报告

利用浮力测量密度实验报告1. 下沉在测量物体密度中的应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下沉金属块的密度 原理:测得物体的重力,和在水中受到的拉力F,可以测出物体的密度。
根据公式那么这个式子是怎么推导出来的,你能推导出这个公式么?在空气中测量一下物体的重力 G 在水中测量一下绳子的拉力F推到过程: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就可以用实验测得的数据,计算密度了。
2、测量金属块的密度:实验器材:金属块,水杯,弹簧测力计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在空气中测量金属重力G,并记录数据2、在水中测绳的拉力F,并记录数据3、带入原理公式,计算物块的密度,查密度表判断这是什么物体G/N F/N F浮/N ρ物金属A金属B2、应用漂浮物体测量木块的密度如果物体体积为V物排开水的体积V排能否应用这两个物理量计算出物体的密度呢?有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可以推出结论。
对于体积符合(v=s h )的物体,此公式可以简化:===V hV a排物液液物Sh ρρ液ρρSa=h a物液ρρ由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测出物块的密度,由公式二,我们只要测量物块的高度a,和物块浸入水中的深度h,就可以测出物块的密度。
测量木块的密度=V V 排物物ρρ液原理:=h a物液ρρ 实验仪器:水杯,直尺,木块(2)如果知道一个木块的密度,能否用木块测出家中食用花生油的密度? 根据公式此时可以变换成:根据公式四,我们就可以用木块的密度算出油的密度。
对于符合V=Sh 规则的物体,我们可以把公式四简化===V Sa a V Sh h物液物物物液ρρρρ得到公式五=VV排物物ρρ液=V V物液物液ρρ=a h液物ρρ根据公式五,我们就可以求出家中食用花生油的密度从公式中可以说明,物体浸入液体中深度越深,说明液体密度是越大,还是越小?用公式五的原理测量酒精、盐水,油的密度利用漂浮测量液体密度实验原理:=a h液物ρρA B C密度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作的问题一:密度计底面积越大越好,还是越好?是A 好,还是B 好?问题二:密度计浸入液体越深,说明,液体密度大还是小?问题三:同一密度计插入不同液体中,请问A 、B 、C 那种密度大?问题四:如果将一个密度计放入水中,此时刻度表示密度是1,请问表示密度0.8的刻度在1的上端D 点还是下端E 点?A密度计就是一个瘦长的漂浮的木条,当然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他会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形态,但是原理就是上面说的内容真实的密度计问题3:空易拉罐随地都是,作为一个喜欢喝饮料的小朋友,你对易拉罐有多少了解呢?你知道他是什么物质构成的呢?让我们来测一测他的密度,鉴别一下他是什么物质。
浮力大小实验研究报告

浮力大小实验研究报告浮力大小实验研究报告引言:浮力是指物体在浸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向上的力。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体积成正比。
本实验旨在研究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的关系,进一步验证阿基米德定律。
实验方法:1.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器具:水槽、物体(如木块、金属块等)、天平、尺子、滴管等。
2. 在水槽中注满水,并使水温稳定在常温下。
3. 选取不同体积的物体,如木块,分别测量其质量m和长度l,计算出物体的体积V。
4. 将物体轻轻放入水中,使其完全浸泡。
5. 使用滴管将产生的气泡排出,以保证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
6. 读取天平上显示的浸没物体的质量,记录为m'。
7. 测试不同的物体,重复步骤3-6,保持其他条件相同。
实验结果:物体体积/V(mL) | 浸没质量/m'(g)-----------------------------------10 | 7.220 | 14.430 | 21.640 | 28.850 | 36.0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得,浸没质量与物体体积成正比关系,即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成正比,验证了阿基米德定律。
浸没质量的变化与物体体积的变化呈线性关系,通过计算可得斜率为3.6。
斜率为浮力的大小,即每增加10mL体积,浮力增加3.6g。
结论:本实验成功验证了阿基米德定律,浮力的大小与物体体积成正比。
实验数据也进一步证明了浮力大小与体积之间的线性关系。
浮力大小的增加符合预期,可以利用实验得到的斜率来预测浸没物体的大小。
这一实验结果对于进一步理解浮力的性质与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浮力实验报告

浮力实验报告浮力实验报告引言: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所受到的向上的力。
它是由于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压力不均匀分布所产生的。
浮力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实验,通过测量物体在液体中的浸没深度,可以计算出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本实验旨在探究浮力的原理和浮力与物体性质的关系。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水槽、各种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体、测量尺、天平、容器、水方法:1. 准备水槽,并将其填满水;2. 将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体放入容器中;3. 用测量尺测量物体的体积;4. 将物体轻轻放入水中,并观察其浸没的深度;5. 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我们选取了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体进行实验,包括金属块、塑料球和木块。
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物体形状和材质体积(cm³) 浸没深度(cm) 质量(g)金属块 50 30 100塑料球 20 15 50木块 40 25 80根据浸没深度和物体体积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浸没深度与物体体积成正比。
体积越大,浸没深度越深。
2. 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体,在相同体积条件下,浸没深度可能不同。
这是因为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
根据浸没深度和物体质量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浸没深度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质量越大,浸没深度越浅。
2. 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体,在相同质量条件下,浸没深度可能不同。
这是因为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浮力的原理和浮力与物体性质的关系。
浮力是由于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压力不均匀分布所产生的,它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和密度有关。
在相同体积条件下,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不同。
在相同质量条件下,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也可能不同。
因此,浮力是一个与物体性质密切相关的物理现象。
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本实验中,我们只选取了几种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体进行浮力实验。
未来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数量,选取更多种类的物体进行实验,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结果。
科学实验探索物体的浮沉

科学实验探索物体的浮沉物体的浮沉一直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了解物体浮沉的原理和规律,对于我们认识水中物体的特性、船只的设计和制造、以及其他许多实际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科学实验,我们可以深入探索物体浮沉的原理和规律,本文将介绍几个经典实验来解释物体浮沉的现象。
实验一:物体浸入水中浮沉实验材料:透明容器、水、不同密度的物体(例如:塑料球、木块、金属块等)步骤:1. 准备一个透明的容器,注入适量的水。
2. 将不同密度的物体放入容器中观察浮沉现象。
3. 观察并记录不同物体在水中的行为,特别是物体在沉下去时的速度和停留位置。
实验观察结果:1. 较轻的物体如塑料球会浮在水面上,只部分浸入水中。
2. 较重的物体如金属块会完全沉入水中。
3. 介于两者之间的物体如木块则会部分沉入水中,部分浮在水面上。
实验解释: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所处液体中排斥的液体重量。
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时,浮力小于其重力,物体会沉入液体。
而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时,浮力大于其重力,物体会浮在液体表面。
因此,轻的物体浮在水面上,重的物体沉入水中。
实验二:探索物体浮沉的影响因素材料:透明容器、水、相同材质的物体(例如:相同大小的塑料球)步骤:1. 准备一个透明的容器,注入适量的水。
2. 将相同材质的物体放入容器中,逐渐改变其形状或体积。
3. 观察并记录不同形状或体积对物体在水中的浮沉行为的影响。
实验观察结果:1. 物体的形状变化对浮沉行为没有影响,物体仍然按照密度决定其浮沉状态。
2. 物体的体积变化对浮沉行为有影响,较大体积的物体在水中浮力较大,较小体积的物体浮力较小。
实验解释:物体的形状与浮沉行为无关,而物体的体积决定了其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体积较大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相对于其重力,有更大的浮力,因此较大体积的物体浮力更大,较小体积的物体浮力较小。
实验三:探索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浮沉行为材料:透明容器、不同密度的液体(例如:水、酒精、植物油)步骤:1. 准备一个透明的容器,分别注入不同密度的液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 浮力实验记录卡
实验一:测量铝块浸没水中所受的浮力
1.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铝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是铝块所受重力,记入下表。
2.把铝块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下表。
总结:称重法测浮力 F 浮 G F 拉
实验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表一
次数
1 2
3 圆柱体的重力G/N
圆柱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V/cm 3
20
50
全浸没
弹簧测力计示数F 拉/N 圆柱体所受浮力F 浮/N
分析上述数据可知: 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关,物体浸入液体中 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 。
2、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 表二
次数
1
2
3
圆柱体的重力G/N
圆柱体浸没的深度 浅
深
最深 弹簧测力计示数F 拉/N 圆柱体所受浮力F 浮/N
分析上述数据可知: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和浸没的深度 关。
3、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表三
次数
1
2
圆柱体的重力G/N
液体种类
酒精
水 弹簧测力计示数F 拉/N 圆柱体所受浮力F 浮/N
分析上述数据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跟液体的密度 关,液体的密度越大, 浮力 。
总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和浸没的深度 关。
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关,浸入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 。
物体受到的浮力跟液体的密度 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 。
铝块的重力G/N 浸没后铝块受到弹簧测力
计的拉力F 拉/N
铝块受到的浮力
F 浮/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