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植株的生长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_植株的生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生物_植株的生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植株的生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根的生长和芽的发育过程。

2.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

【过程与方法】1.设计实验和分析提出问题,处理数据。

2.解释植物的一些症状与缺乏无机盐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研究过程的艰辛与快乐。

2.认同无土栽培对现代农业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根的生长和芽的发育过程,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教学难点根的生长和芽的发育过程,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教学过程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植株的生长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表现为学生心理上的发育还不成熟,思维模式仍然有明显的形象思维痕迹,对于枯燥的和深奥的描述更是缺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过渡的经验,对交流的本质的分析尚不够深入,不能主动透彻的去分析和总结现有的资料,但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喜欢表现自己,如果引导得当,将会转化为对知识的不倦追求和不甘落后的竞争精神。

应采取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上着手,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突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的分裂及分生组织的特点,种子的结构与萌发。

不足:学生对种子萌发后生长成为植株的过程仍然模糊不清。

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联系不清。

学生从开始接触生物学这门课到现在已经有大半年的时间了,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生物学的方法,对生物学的知识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对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已有一定的基础,具备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运用多媒体,通过分析资料、图片,多联系贴近生活的事例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尽力通过学生的切身感受和体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植株的生长效果分析本课以培养会学习的、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为最终教学目标,以探究性学习促进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构建,以“生物生活化、生活理论化、理论经常化”为具体的教学指导思想。

【核心素养目标】3.2.2植株的生长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

【核心素养目标】3.2.2植株的生长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
在行为习惯方面,学生普遍具有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这对于课程的学习非常有利。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存在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研究法和项目导向学习法等教学方法。通过讲授法,为学生提供植物生长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讨论法,促进学生对生长过程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之间关系的深入理解;通过案例研究法,分析植物生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项目导向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学科素养:学生能够培养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形成关爱自然、关注生态的科学态度。通过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学生能够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高运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学习习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和实验,培养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3.植株的生长过程: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果。
4.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能量来源,呼吸作用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
5.植物的生长激素: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命观念:使学生理解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认识到细胞分裂和生长对植物体发育的重要性。
答案:生长激素对植物生长具有调节作用,主要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例如,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向光生长;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使植物生长更旺盛。
5.如何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请简要说明。
答案: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选择一种植物作为观察对象;2.定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如叶片的生长、茎的伸长等;3.记录观察到的植物生长变化,如叶片的数量、茎的长度等;4.分析植物生长变化的原因,如光照、水分、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七年级生物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七年级生物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课题:§3-§1-§2植株的生长一、新授课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2.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3.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本节课通过实验的方法观察和比较根的不同部位在同一时间内生长情况的不同,学会进行生物实验的一般方法,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及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根毛和根尖,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善待和保护生物的美好情操。

2.通过合理施肥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1.根尖的结构和根的生长。

2.芽与枝条对应的发育关系。

四、教学难点:根尖的结构和根的生长。

五、教法:资料分析法、讨论法、讲授法。

六、学法: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相结合。

七、教学准备:课件。

八、课时安排:1课时九、主备教师:陈嘉玉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1.种子萌发后长成了幼苗,幼苗又是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的呢?2.植物的生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幼根的生长: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提出问题:1.观察根毛,并指出根尖的哪个部位根毛最多。

2.观察根尖的永久切片,说出根尖不同部位的细胞特点。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肯定评价。

课件展示根尖的结构图,师生共同分析、总结: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组织学生自学教材第98页内容,观察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回答下列问题:1.枝条及绿叶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2.芽是怎样发育成枝条的?3.植株的生长主要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枝条和绿叶是由芽发育来的;芽中有分生组织,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植株的生长主要通过细胞数量的增多和细胞体积的增大。

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1.播放视频:比较玉米幼苗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中的生长状况,组织学生讨论问题:两株玉米幼苗的生长状况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多种无机盐,蒸馏水中没有,所以土壤浸出液中的玉米幼苗长势较好,这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植株的生长》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七上生物教案)

《植株的生长》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七上生物教案)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的发育过程。

2.初步学会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3.调查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进一步提高观察、记录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认识化肥对环境的危害,培养环保意识,认同合理施肥,领悟科学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重点】1.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的发育过程。

2.运用测量数据,分析处理数据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难点】运用测量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用课件。

【教学过程】【导入】师出示挂图,依图提问:1、种子萌发以后长成了幼苗,幼苗又是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的呢?2、植株的生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新授过程】问题引导、自主探究任务一:同学们阅读教材P96-97,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明确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探究思路、方法、步骤2.学生进行探究,并通过探究思考以下问题:①在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实验中,选择什么样的根才合适?为什么?②在幼根上做标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③通过数据分析,生长最快的是什么部位?④如果周围的同学测量数据和你不一致,有何原因?⑤当几位同学获得的数据不同时,为了得到接近反映真实情况的数据,应当怎么处理?⑥如果这项探究活动只有你一个人做,只用一株幼苗够不够?为什么?⑦想一想,根的生长只与伸长区有关吗?展示交流释疑解惑①②③问题由学生回答,教师针对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点拨指导④⑤⑥⑦问题由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点拨指导,教师强调:1.本实验的注意问题2.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3.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问题引导自主探究任务二: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P98-99,思考以下问题:①万条枝条及其绿叶都是什么发育而来的?②芽是怎样发育成枝条的?(出示挂图)你能描述该过程吗?③植物细胞数量的增多和体积的增大,都需要哪些营养物质?④植物是如何获得营养物质的?⑤农业生产上常用哪些肥料?它们主要含哪些无机盐?缺少这些无机盐会出现什么病症?⑥不同的作物施肥一样吗?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期所需要的肥料一样吗?⑦施肥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一次施肥太多,会造成什么后果?应如何补救?展示交流释疑解惑①②③④题由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点拨指导学生相互交流“调查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的结果⑤⑥⑦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针对学生探究的结果点拨指导总结要点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而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所以人们一般选择雨后施肥或施肥后及时浇水。

2018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2.2《植株的生长》课件(共21张PPT)

2018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2.2《植株的生长》课件(共21张PPT)

小组讨论:
阅读教材P96—97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根尖?根尖包括哪些结构, 根尖的不同部位的细胞有什么特点? 这些结构各有什么作用? 2.说说幼根的生长主要由哪些部位的 细胞起作用?
预习课本P96~97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小段 1、____________ _________ 叫根尖 。 根冠 、 ______ 分生区 伸长区 2、根尖的结构包括______ 、 ______ 、 成熟区 四部分。 ______ 大 ,排列不够整齐,具 3、根冠在根尖的顶端,细胞比较___ 保护 作用。分生区的细胞很___ 小 ,排列紧密,并通 有_____ 分裂产生新细胞,不断补充 伸长区 过____ _____的细胞数量。伸长 区下部细胞较小,越往上细胞越大,最后成为成熟区 _____细 胞的一部分。成熟区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 水分 和无机盐 根 ,是吸收_____ _____ ______的主要部位。 毛 分生区 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 4、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 _______ 数量 ;另一方面要靠______ 伸长区 ______ 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7、植物对无机盐的需要正确的叙述是( C ) A、每种植物只需要一种无机盐 B、不同种植物需要同样的无机盐 C、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 D、植物需要的无机盐越多越好
一、幼根的生长
根尖: 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小段,叫根尖 根尖是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根毛:幼根上的白色“绒毛”,这就是根毛。 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 问题: 1、根尖由哪几部分组成? 2、根尖的不同部位的细胞有什么 特点?
导管
根毛
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 主要部位。 下部细胞较小,越往上细胞越大, 最后成为成熟区细胞的一部分。

2013_第二章_第二节_植株的生长

2013_第二章_第二节_植株的生长

课本练习题P101
1、(1) X 2、D 3、A
(2) X
X (3) √ (4)
4、保护根毛,保证植物更好地吸收水分。 X 5(1)有水分和无机盐,给植物补充水分和提供营养, 以促进植物的生长。 (2)输导组织。
6、第一句说明了水、肥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第二句 有片面性,忽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作物对水肥的需要不同。
3、植物的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 的、含钾的无机盐。 正常叶片 缺氮时,植株矮小瘦弱,叶 片发黄。 缺磷时,植株特别矮小,叶 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 缺钾时,植株的茎秆软弱, 容易倒伏,叶片边缘和尖端 呈褐色,并逐渐焦枯。
1、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需要无机盐的量是不同的。
2、除了氮磷钾外,植物还需要许多其他种类的无机
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 伸长区 下部细胞较小,越往上细胞越 大,最后成为成熟区细胞的一 细胞的数量;另一方 部分。
根的伸长主要由哪些部位的细胞 起作用?
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 根的生长 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
伸长区
顶芽 二、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P98 1、芽的分类(生长位置) 顶芽:生在主干顶端或侧枝顶端的芽。 侧芽:生在主干侧面或侧枝侧面的芽。 2、芽的发育 芽中有 分生组织。芽在发育时, 侧芽 分生组织的 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 叶 发育成 芽 幼叶 叶 的 结 枝 发育成 芽轴 茎 构 条 ( 发育成 纵 芽原基 芽 切 )
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 1、幼根是怎样生长的? 2、芽是怎样发育成枝条的? 3、植株的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
Teacher: huofsh
想一想,议一议P96
一株生长良好的黑麦 的根约有1400万条,连起 来全长600千米。这些根一 共有150亿条根毛,根毛全 长1万千米。精确计算表明: 这株黑麦所有的总面积是 茎和叶面积的130倍。这种 现象对黑麦的生活有什么 意义? 根的数量多、总面积大,可以有效地固定 植物体,吸收水和无机盐供植株生长需要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植株的生长》教学设计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植株的生长》教学设计

《植株的生长》教学设计教学内容:2012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二节《植株的生长》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2、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3、说出植株生长需要无机盐的种类。

(二)能力目标1、学会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培养动手能力;2、学会运用调查、访谈的方法与他人交流,解释植物生长现象与无机盐的关系,并尝试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2、认同无土栽培对现代农业的重要作用;3、通过合理施肥的学习,明确环保知识的教育.4、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自由平等、法治公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情怀。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教材与学情分析1、考纲分析:本课教学内容为2012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二节《植株的生长》,《2017年广东省初中生生物学科学业考试大纲》中对本节的考查占试卷内容的14%,其中对《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水平要求为Ⅰ,分别要求如下:知识目标——了解,技能性目标——模仿,情感性目标——经历(感受)2、教材分析:“植株的生长”是种子萌发后幼苗的生长,它主要表现在根的向下生长和茎的向上生长。

根是怎样生长的呢?这个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自然解决;那么茎是怎样生长的呢?由于植物的茎、叶和花都是由芽发育而来的,其中茎的主干是由胚芽发育而来的,侧枝又是由主干侧面的芽发育而来,芽可以分叶芽和花芽等,这部分知识比较复杂,具有一定的难度。

但是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只须能够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

因此,相关教材只出示叶芽的示意图,目的是让学生对植物的芽的结构和发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基于这一认识,这一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3、学生情况分析: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关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的分裂及分生组织的特点,种子的结构与萌发,有了一定的知识铺垫。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教学设计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教学设计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根尖的结构及幼根的生长。

(2)掌握叶芽的结构及发育。

(3)知道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幼根的生长,知道幼根的生长与根尖的分生区、伸长区有密切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幼根的生长、叶芽的结构及发育、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教学难点】1.根尖的结构及其发育。

2.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由植物生长过程的视屏导入【自主学习一】幼根的生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和认真阅读课本P96-97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并展示交流。

1.根尖指的是什么?2.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3.根尖由哪四部分组成?4.根的生长与根尖的哪些结构有关?【自主学习二】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认真阅读课本P98页的内容,在课本上圈点勾画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在小组内展示。

欣赏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一首歌咏春风绿柳的诗句。

其实,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芽发育成的,那么芽是怎样发育成枝条的呢?1.你能说出叶芽的结构及发育吗?2.侧芽和顶芽指的是什么?3.芽中有组织。

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和形成新的枝条。

枝条是由幼嫩的、和芽组成的,其上的芽还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探究】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小组内交流下列问题。

1.说一说植株的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是什么?这些营养物质是植物通过什么途径获得?2.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和的无机盐。

【活动与探究】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移栽茄子苗、黄瓜苗时,其根部总是带有一个土团,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当堂检测】(看看谁的反应速度最快)1.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

2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3.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4.枝条是由什么发育成的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的数据与其它同学不一致,可能的原因有
A、幼根的生长情况不一样
(D)
B、记录时间的间隔不一致
C、培养的条件不同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3、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C)。
A、根毛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4、根尖的表面被称为“根冠”的结构保护着。随着根 在土壤里持续伸长,根冠的外层细胞持续磨损,但根冠
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 根的生长
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P97“讨论”参考答案: 1、伸长区。 2、原因可能有: ①幼根的生长情况不同; ②画线不准; ③记录时间的间隔不同; ④培养条件不同等等。 3、理应计算几组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实验 结果。 4、不够。只用一株幼苗做实验,影响实 验结果的偶然因素较多,误差较大。
主要靠:A、地下部分幼根的生长 B、地上部分枝条的发育
思考
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
快?
?导管 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D 成熟区 (吸水和无机盐)
内外层细胞形态差异大,
外侧细胞突出形成根毛
回顾
根尖的结构
C 伸长区 (生长、伸长)
细胞生长迅速,体积大
B(分分生裂区) 细 薄胞质体浓积,排小列,紧核大壁 A 根冠 位于顶端,细胞较
表现为( D )。
A、横线间距离不变 B、成熟区间距最大
C、分生去间距最大 D、伸长区间距最大
7、植物可以进行无土栽培的原因是( B)。
A、植物吸收的并不是土壤中的无机盐 B、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仅是水分和无机盐 C、土壤与植物生长无关 D、土壤对植物仅仅起固定作用
8、一位同学选取三棵植株大小、长势都相同的天竺
正常的玉米植株
缺氮
缺钾
缺磷
正常的玉米植株
缺铁
缺硼
缺锰
缺镁 缺锌
P99调查讨论:
1、植物生长主要需要含氮的、含磷 的和含钾的无机盐。
2、一次施肥不要过多,否则会出现 “烧苗”现象,甚至导致植株死亡。 另外施肥时要注意浇水,以利于肥 料的吸收和运输。
①分生区细
幼根的生长 胞数量增加 ②伸长区细
植株的生长
胞体积增大
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给供
枝条是由芽发育而来的, 它 是由幼嫩的茎、叶和芽组成.
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 (氮、磷和钾最多)和有机物。
课堂练习:
1、植物生长需要较多的无机盐有( A )
A、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B、含氮、铁、钙的无机盐 C、含磷、钙、锌的无机盐 D、含铁、锌、磷的无机盐
2、某人在做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实验中,
由(芽)
侧枝 — 主干上的芽发育而来 发育
三、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1.有机物:光合作用制造; 自上向下、筛管运输
2.无机物(水和无机盐):根从土壤吸收; 自下向上、导管运输
植物需要量最大的三种无机盐: 氮(N)、磷(P)、钾(K)
种庄稼要施肥,养花 种草也要施肥。肥料 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 的生长提供无机盐。
不碧 二 知万玉 月 细条妆 春 叶垂成 风 谁下一 似 裁绿树 剪 出丝高 刀绦
垂柳的枝条由什么发育而成?
枝条是芽发育成的
二、枝条是芽发育成的
芽中有分生组织,发育时分生 组织细胞分裂和分化出幼嫩的 茎、叶和新芽
叶芽的结构
提问:见右图1、2 的名称,以及由 什么发育而来?
2 1
茎 主干 — 胚芽发育而来
(保护)大,排列不够整齐
标记法 成熟区 一、幼根的生长:
D
D
C
C
B
B
A
A
1、根的生长靠(书P97最后一句):
① ( 分生)使区细胞数量增多; ② ( 伸)长使区细胞体积增大。
2、生长最快的区:( 伸长)区 3、吸收生长需要的水和营养物质的主 要的区:( 根毛)区
一、幼根的生长 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伸长区
葵,栽种在装有沙子的花盆里,分别贴上a、b、c标
签,进行实验:a盆施加适量的复合化肥(即按比例
将氮、磷、钾肥混合而成);b盆仅施加适量的单一
成分化肥(如含氮化肥);c盆则不施加任何肥料,
在以后的养护过程中给予的水分、光照和放置的地
点等都相同;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后,再比较这三
株幼苗的生长情况。
(1)这位同学的实验目的是什么?
这些叶子怎么了?
氮(N):加速细胞 分裂和生长,促使 植物枝繁叶茂。
缺氮: 植株矮小,分支少
磷(P):促动 幼苗发育,促 动开花、果实 成熟。
缺磷:植株生 长缓慢,矮小, 果实小。
缺钾:叶黄、 枝条营养不良、 易倒伏。
钾(K):使植物 的茎秆健壮,抗 倒伏;促动淀粉 的合成和运输。
知识拓展
从不会因为磨损而消失,原因是( A)。
A、分生区细胞能分裂和分化 B、根能够长出根毛 C、根冠细胞特别耐磨 D、伸长区细胞能伸长生长
5、一条根能够持续地长长,是由于( A)D。
A、分生区细胞的分裂 D、成熟区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C、成熟区细胞持续的吸水 B、伸长区细胞的伸长
6、当菜豆种子萌发出2厘米的幼根时,用绘画墨水从 离根尖2.5毫米处开始画8条等距离横线,继续使其生 长。第二天看到幼根又长出几厘米。横线之间的距离
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无机盐
(2)对照的组是
a和b,a和c,b和c
(3)实验结论是什么?植物的生 Nhomakorabea需要多种无机盐。
(4)对于这个实验,你有何改进或创新设计。
9、这些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应该多施哪一种无机盐呢?



过度施化肥会 使土壤板结;进 入水域会引起营 养富集化现象!
水华
知识拓展
水华的藻类会消耗掉水中 的大多数氧气,使水中的 生物无法生存。
所谓水华(water blooms) 就是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 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 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 主要因为生活及工农业生产 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 进入水体后,蓝藻(严格意 义上应称为蓝细菌)、绿藻、 硅藻等藻类成为水体中的优 势种群,大量繁殖后使水体 表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 也有部分的水华现象是由浮 游动物——腰鞭毛虫引起的。 “水华”现象在我国古代历 史上就有记载。另外,海水 中出现此现象(一般呈红色) 则为赤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