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及其落实情况分析
淮河流域蚌埠段水环境问题识别与污染压力分析及治理措施的研究

淮河流域蚌埠段水环境问题识别与污染压力分析及治理措施的研究摘要:本文阐述了淮河流域蚌埠段区域内水环境存在的问题,以水生态安全和饮用水源安全保障为目标,通过调查研究和污染压力预测分析,研究探讨治理措施,为减轻淮河流域蚌埠段区域水污染压力和保护水质安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环境问题识别;污染压力预测;治理措施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existence of Huaihe River in Bengbu section of regional wate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safety, ecological safety of water and drinking water source protection as the goal,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pollution pressure prediction, control measur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ducing regional water pollution pressure and water quality protection of Huaihe River in Bengbu section.Key words: identification of wate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pollution pressure prediction; control measures淮河是我国最早进行水污染治理的重点河流之一,经过多年治理,淮河水质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
淮河流域蚌埠段位于淮河中游下段,安徽省东北部,淮北平原南部,北纬32°43′~33°30′,东经116°45′~118°04′,辖龙子湖、蚌山、禹会、淮上四区和怀远、五河(部分)县。
浅谈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措施

OCCUPATION1372011 6浅谈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措施文/陶东旭 于雪美 李 鑫一、淮河水污染防治的状况“十一五”期间,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流域内II-III类水质断面数量显著提升,劣V类断面数量有所下降,流域水质总体改善。
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河流断面总氮量不参评),2009年,86个国控断面中Ⅱ-Ⅲ类水质断面占24.4%,IV类占37.2%,V类占15.1%,劣V类占23.3%;全流域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平均浓度逐年下降,水质较“十一五”初期明显改善。
按照《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的水质目标进行评价,2005 ̄2009年各年度水质超标率分别为85%、77%、77%、82%、85%,尚不能满足调水要求。
二、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1.自然条件差淮河流域水资源并不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83毫米,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621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仅为全国的3.4%;坡降小,流速缓,水体自净能力差;闸坝林立,全流域有大小5000多个闸坝,大量水资源拦蓄后,水环境容量大为降低。
2.流域周边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淮河流域化工、造纸、饮料、食品、农副产品加工等主要污染行业产值约占流域工业总产值的1/3,但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占全流域工业源排放量的80%和90%,结构性污染依然突出。
3.面源污染严重农业是淮河流域主产业之一,全流域约有耕地1333万公顷,占全国可耕地的1/8,化肥农药的粗放使用导致面源污染严重。
存在面源污染底数不清,面源污染的实质性控制措施缺乏等问题。
三、水污染防治措施探讨1.统一规划,明确责任建立健全高层次的协调机制,统筹运作,编制统一治理规划。
明确第一责任主体,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把淮河治污工作情况和辖区出境水质变化情况作为衡量该区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状况的重要指标,列入地方政府领导年度考核,逐级签订治污目标责任书,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淮河治理调研报告

淮河治理调研报告淮河是我国重要的河流之一,流域面积广大,同时也频繁发生洪涝灾害。
为了更好地治理淮河,保护流域生态环境,进行了淮河治理调研。
本报告主要总结了淮河治理调研的情况,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首先,调研发现淮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水资源供应紧张。
由于流域内土地过度开发和河道不畅,降雨过程中的水无法迅速排出,导致洪水泛滥,同时洪水过后又缺少灌溉水。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淮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地的利用率,并进一步规划灌溉系统,合理利用洪水资源。
其次,调研发现淮河流域存在着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工业和农业废水的直接排放,导致河水质量严重下降,影响到人民的生活和健康。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提高废水处理技术的水平,严格控制工业和农业废水的排放标准,加大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并加强对流域内的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管理,减少农业源污染。
此外,调研结果还显示淮河流域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大量的森林砍伐和湿地开发,导致植被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为了保护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我们建议加强植被恢复工作,进行生态修复,增加植被覆盖率,并严格管理湿地开发,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最后,我们还调研了淮河流域农村经济发展的情况。
调研结果显示,淮河流域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民收入较少。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建议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转变经营方式,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总之,淮河治理调研报告总结了淮河流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治理建议。
我们相信,在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淮河治理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保护好淮河的生态环境,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
淮河水污染现状及防治

目前 河 流结构 型 污染 问题仍 较 严重 ;一 些地 方
政 府领导 还 没有真 正树 立科 学 的发展 观 ,并 不 同程
度 地存在 地 方保护 主义 ;这 就 要求各 地 区领 导正 确 处 理 发 展 经 济 与 保 护 环 境 的 关 系 ,不 能 片 面 追 求
GD P的增长 .在考核 领导 干部 的政绩 时 ,不 能 只看
巳出现新 " 三七 开" 的变化 .淮 河 治污 之初 ,工业
污染 占 7 ,生活 污染 占 3 ,而 l O O 0年 后 ,这 两
个 比例在 不 少地 区正好 倒过 来 ,生活 污水 排放 量 及
企业 ,城 市污水 处理 厂进 行 在线监 控 ,重 拳打 击违
法排 污企业 . 2 2 加大 对淮 河 水污染 治理 的投 资 力度 .
壤 和农产 品 中 ,并 最终进 入 水体 .畜 禽养 殖规 模 和
布局没 有得 到有效 控制 ,畜 禽粪 便还 田以及综 合 利
运 营单位 要保证 设施 的正 常 运行 和 污水 处理达 标 排
用的比例很低 .畜禽养殖 ,秸秆腐烂等污染,随水
土 流失 和农 田退水 进入 水体 ,大 大增 加 了水体 中的
好工 程项 目的建 设 和运行 . 未 动工 的 , 对 要尽快 做好
污染 ,农 业 面源 污染 的治理 更艰难 化肥 ,农 药施 用 量不 断增 加 , 中约 7 的用 量流 失或 残存 在 土 其 O
项 目前期工 作 , 提高 项 目审批 效率 , 进项 目尽 早开 促
工 ; 在建 的 , 加 快施工 , 保工 程 质量 ; 对 要 确 对建 成 的
淮 河是 一 条人 工 控 制程 度 很 高 的河 流 , 流域 有 大 全 大小 小 500多 个 闸坝 , 量水 资 源拦 蓄后 , 0 大 水环 境 容 量 大大 降低 .监测 数 据 也 证 明 了 污 染 的严 重 : 还
淮河流域水体污染及其治理

淮河流域水体污染及其治理
一、淮河流域水体污染
1. 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江河系统,也是沿江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
然而,由于工业污染和河流高速发展,淮河流域水体污染日趋严重。
2. 淮河流域的水体污染类型有食品废弃物、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油类及其他化学污染物等。
这些污染物能够影响淮河流域的生态系统,并对沿江城市的人民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3. 淮河流域地区工业污染是导致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其中有机污染物是工业污染中最具影响性的组分。
此外,其他因素如农村溢油、污水排放和人体污染也是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
二、淮河流域水体污染治理
1. 为了治理淮河流域水体污染,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立即推进产业改造,加快推进慢性污染源治理,加强淮河流域农村污水和污染物的分类处理,严格落实法律法规,尽可能拆除容易发生水体污染的沿江工业区和建筑物。
2. 保护淮河流域的水资源,改善水质的有效途径也可以是开展源头污染控制、构建均衡、健康的环境友好型水利体系、强化淮河流域水体监测和污染治理及上游高效利用等措施。
3. 长期来看,要有效防治淮河流域水体污染,除了严格落实各项法规政策外,更需要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水
体污染治理,形成良性循环,实现淮河流域水体污染防治及水资源节约综合管理工作。
论淮河流域水污染及其防治

论淮河流域水污染及其防治论淮河流域水污染及其防治一、引言淮河是中国重要的水系之一,其流域面积广阔,地理位置特殊,被誉为“黄金水道”。
然而,近年来,淮河流域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旨在探讨淮河流域水污染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以期为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淮河流域水污染的原因淮河流域水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业污染淮河流域的工业发展迅速,大量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给淮河,导致水质恶化。
一些工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将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成为主要的水污染原因。
2. 农业污染淮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之一,大量的化肥、农药未经充分分解就被农田吸收,最终流入淮河。
此外,农村直排污口的存在和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不到位也是导致农业污染的重要原因。
3. 城市污染淮河流域的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城市污水也成为淮河流域主要的水污染源之一。
由于城市化进程紧追经济发展的步伐,一些城市在饮用水、工业排放和生活污水处理方面面临严峻的压力,导致城市污水处理不彻底,大量的污水直接排放入河。
三、淮河流域水污染的影响1. 生态破坏淮河流域水污染严重损害了生态环境。
水污染导致水生生物种类减少,栖息地破坏,生态链断裂,影响了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鱼类、垂钓等水产资源减少,河流的自净能力下降,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寡营养化等环境问题。
2. 健康危害淮河沿岸居民饮用水的污染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由于水污染物中存在有害物质,比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长期饮用这些被污染的水源,可能导致人们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源性疾病,如癌症、肝脏疾病等。
四、淮河流域水污染的防治策略针对淮河流域水污染的严重情况,应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 强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强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提高对违法企业和个人的处罚力度,加大对环境污染行为的打击力度,增强遵法意识,提高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和执行力。
淮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研究

淮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研究淮河流域是中国的重要经济区域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
然而,长期以来,淮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问题一直存在着许多挑战。
为了实现淮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淮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势在必行。
淮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难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淮河流域水资源的供给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
全流域的降水分布非常不均匀,且夏季多雨,冬季干旱,导致了水资源的季节性不均衡。
其次,淮河流域的水资源的利用率仍然较低。
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效率低下,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为解决淮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问题,应该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治理措施。
首先,需要加强水资源的调配。
通过建设水库、涵洞以及水利工程,将湖泊和大江大河的水资源进行调度和利用,以便在干旱季节能够更好地供应水资源。
其次,要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
引进滴灌、喷灌等现代化农业灌溉方式,减少农业用水量,同时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农田浇水进行时间和定量的合理安排,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除了水资源管理外,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也需要得到综合治理。
淮河流域的水质和水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工业排放、农业农药和家庭废水的不合理处理。
为此,应该加强环境监管,严格控制工业污染的排放,建立农田面源污染的治理制度,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
此外,流域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还需要注重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是淮河流域的天然水源涵养区和重要生态屏障。
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可以通过划定生态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加强湿地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同时,在农业生产活动中,要避免对湿地的过度利用,加强对湿地进行科学管理。
综上所述,淮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是当下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通过加强水资源调配、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加强环境监管以及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可以实现淮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流域的经济和生态安全。
淮河流域水利工程水环境问题及对策措施

响。如水 库和河 道节制 闸等水 资源利 用工程将 影 响河道
纳污 能力及水质 。
针对 治淮工程特点 , 可分为水 库工程 、 水闸工程 、 防洪
治涝工程 、 灌溉工程 、 引调水工程等类型 , 分析工程对水质 、
水温等方面的影响 , 归纳总结对水环境影 响的对策 和方 向。
水质 , 主要取决于主河道水质 、 分泄 流量 等因素。一般情况
下, 分洪 时流量较大 , 水质 已明显好转 , 对下 游河道水环境 不会产生 明显影响 。 但上游河道水质较差时 , 可能对分洪河 道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2 . 1 . 3 灌 溉 工 程
2 治 淮 工程水 环境 问题 及特 点
2 . 1 水 质 问题
2 . 1 . 1 水库工程和水闸工程
4 结 论
水生态文明建设 l 《
方面 , 灌溉水经土壤入渗后也会污染地下水 。 灌溉退水和下 及洪水特点 ,加强水质动态监测 ,制定合理的分洪调度计
渗对水环境 的影响主要是 由于过量灌溉引起 的。
2 . 1 . 4引 调 水工 程
划, 避免汛初污染较重 的河水分泄至分洪道。
引调水工程 因水量 减少影 响调 出河道纳 污能力 时 , 应
态补 源水源 , 以洗滴 河和泗河作 为主水 源 , 采用 大汶河水作 为补充 , 利用梁济运河作为备用水源。 通过生态补 源实施后 , 可 实现城 区河 道 “ 水活 、 水清 、 水美 ” 的发展 目标 , 将打造济宁城 区健康和谐 的城 区水系生 态网 , 提 升济宁城 区经济发展 活力 , 促进 区域社会 、 经济 与 环境 的可持续发展■
回水 区影 响是 由于灌溉工程 引
水减少引水 口下游河道流量 , 导致纳污能力 降低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 境 科 学
淮河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及其落实情况分析
尹明锐 李汉平 汪苹 ( 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北京 1 0 0 0 4 8 )
摘 要:淮河是我国九五计划中第一条进行水污染综合整治的大河。经过多年的治理,淮河流域水污染恶化的势头已得到初步控制,入河
严 格 监 控 省 界 出 境 水 质 。按 照《 条 例 》 的要求,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对全流域30条 主要跨省河流的31个省界断面坚持每月一 次水量、水质监测, 掌 握 各 省 出 境 水 水 质 及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情况,并及时向 政府有关部门及流域四省通报。
对重点水域开展污染联防,加强水量、 水 质 统 一 管 理 。在 治 理 污 染 的 同 时, 开展了 淮 河 及 沙 颍 河 污 染 联 防 工 作 。根 据 枯 水 期 河流纳污容量,制定污染源限排方案;通过 沿 河 水 质 、水 情 的 动 态 监 测, 以及水闸合理 调度,一方面防止污染水体在闸前积蓄,另 一方面避免河道内严重污染的水体集中下 泄,减轻对下游地区的水污染危害程度。 2.3 取得的成效
科技创新导报 2009 NO.34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式中, R 称为相关系数,反映了回归平 方和在总平方和中所占的比例, R2 的值越 大, 表 示 回 归 效 果 越 好 。相 关 系 数 R 表示了
x 与 y 之间的线性相关的密切程度。通过查
化为线性模型,计算并绘出曲线,如图2。 (3)幂函数
y = a xb (6)
若 a >0,令 y′ =ln y , x′ = ln x , a′ = ln a ,
则有 y′ = a′ + bx′ 。由此可化为线性模型。计
算并绘出曲线,如图3。 (4)指数函数
经过流域四省人民的共同努力,淮河 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入河排污 量明显下降;二是水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改 善。根 据 水 利 部 门 的 监 测 , 以 高 锰 酸 盐 指 数 评价, 水 质 达 标 率 逐 年 有 所 提 高 。全 流 域8 2 个重点控制断面2001年1月水质达标率比 1998年和1995年同期达标率分别上升了
建 设 城 镇 污 水 处 理 厂 。1 9 9 5年 之 前,淮 河流域没有一座二级污水处理厂,1995~ 2000年,全流域已建成运行10座城镇污水处 理 厂 , 处 理 能 力 达 到 1 1 0 万 吨 / 日 。预 计 到 2001年底将再建成30座污水处理厂。
加 强 按 取 水 许 可 管 理 。流 域 各 级 水 利 部门按照取水许可的有关规定,加强用水 和退水水质管理,从源头上进行控制,严禁 无 证 取 水 、超定额取水; 对逾期未达标排放 的企业,限制取水量直至吊销取水许可证。
排污量明显下降,水质逐步得到改善,部分河段水体功能已得到一定的恢复,但其治理效果与国务院确定的目标尚有一定的差距,淮河流
域水资源保护与水污ຫໍສະໝຸດ 防治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关键词: 淮河流域 水资源保护 水污染防治 可持续发展 对策
中 图 分 类 号 :X5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674-098X(2009)12(a)-0116-02
1 淮河流域水污染情况 淮河流域水污染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
后期,进入8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异 军突起,水污染逐步加剧,一些流域性水污 染 事 故 经 常 发 生 。淮 河 干 流 在1 9 8 9、1 9 9 2、 1994年发生过特大水污染事故,沙颍河等 支流污水进入淮河干流,形成近百公里长 的污水团在淮河传播,所经之处,水质突 变,鱼虾全部死亡,水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对 沿 淮 供 水 造 成 严 重 破 坏 。此 外, 一些省际 间 水 污 染 纠 纷 不 断 。水 污 染 已 成 为 制 约 淮 河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影 响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剧了水 资源短缺的矛盾。
在1997年之前,环保局没抓别的,就坚 决抓了淮河流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关了 1211家 造 纸 厂,这在全世界都是 轰 动 的 。一 般凡处在上游的地区都不能发展严重污染 的 工 业 , 这 是 世 界 各 国 都 遵 循 的 。治 淮 初 期,整个流域没有一座污水处理厂,目前已
(下转118页)
116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按 照《 条 例 》[1] 和《 规 划 》[2] 的 要 求 , 淮 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 一阶段要求到1997年底,全流域所有工业
污染源要实现达标排放,全流域主要污染 物COD(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从1993年的150 万吨,削减到89万吨;第二阶段要求在进一 步巩固和扩大工业污染源治理成果的基础 上,到2000年底全流域建成52座城镇污水 集中处理厂,主要污染物COD(化学需氧量) 进一步削减到36.8万吨,淮河干流及重要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其它河 流水质达到Ⅳ类标准。 2.2 主要措施[3]
根 据 公 式 ( 2 )、( 3 )分 别 计 算 , 求 出 F 值
和 R2 值,对上面回归方程进行检验,结果 见表1。
选取置信水平 α = 0.001,查F分布表和 相 关 系 数 临 界 值 表 得 , F0.001(1,21) = 14.59 , R0.001(1,21) = 0.6524, R2 =0.4256。与 线 性 函
1 4 . 2 个 百 分 点 和 2 6 . 5 个 百 分 点 。淮 河 干 流 的水质已经基本达到Ⅲ类水标准。
3 淮河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淮河水污染治理再度引起公众关注,
是因为近来媒体集中报道淮河治污10年投 入600亿元,却不见效果。 3.1 资金不到位
有 专 家 评 论 说 : 从 两 个 方 面 质 疑“ 6 0 0 亿 ”这 个 数 字 。其 一 是 淮 河 的 治 污 规 划 , 国 务院当初批准落实166亿元,但资金到位率 不高,大约不到30%;其二是黄河以南的淮 河部分还担负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任务, 东线治污规划项目计划投资是254亿元,这 部 分 资 金 到 位 率 也 很 低 。因 此 治 淮 的 投 资 不可能是600亿。 3 . 2 规划目标的实施难度分析
第一,按这个规划思路走,就意味着淮 河全流域100%的排水都必须进入污水处理 厂,采用2级或者高于2级的处理技术,才能 够实现36.8万吨排污总量的目标。
第二,按照规划,淮河流域必须在1998 至2000年3年的时间内,每年新增水污染处 理能力达到每日350万立方米以上,也就是 要求沿淮流域的4个穷省每年要新修350万 吨的污水处理厂,才能够实现淮河水质变 清 的 总 目 标 。由 此 推 算 , 淮河流域每年新增 污水处理能力将会是90年代全国每年新增 污 水 处 理 能 力 的3.5 倍。按照当时的经济发 展 水 平 , 这 个 指 标 很 难 达 到 [3]。
工 业 污 染 治 理 关 小 治 大 。以 " 关 、停 、 禁、改 、转" 为 指 导 思 想, 关闭不宜在淮河流 域 发 展 的 高 耗 水 、高污染企业 , 推 进 产 业 结 构调整;同时对重点污染企业实行限期治 理 。1 9 9 5 年 经 国 务 院 批 准 , 对 周 口 味 精 厂 等 19家重点污染大中型企业实施了限期治理 和 停 产 、限 产 措 施 。同 时 四 省 还 对 日 排 废 水 100吨以下的1844家排污单位进行了治理。
y= a ebx (7) 若 a > 0 , 令 y′ = l n y , a′ = ln a , 则 有
y′ = a′ + bx 。由此可化为线性模型。计算并
绘出曲线,如图4。 1 . 3 模型的比较与分析
通过上面图形的比较分析得知,所选 模型比较适合生活用水量的长期预测,不 管是由于人口的增长,还是由于用水设施 的 增 加, 均 会 造 成 用 水 量 的 增 加 。这点从各 个模型中均得到了本质的反映,而且也与 实际情况相符。
淮河流域位于中国东部地区,介于长 江和黄河两大流域之间,流域面积27万 k m 2, 平 原 面 积 占 2 / 3 , 位 置 优 越 , 物 产 丰 饶 , 交 通 发 达 。流 域 跨 湖 北 、河 南 、安 徽 、江苏、 山 东 五 省 。淮 河 发 源 于 河 南 省 桐 柏 山 , 东流 经 河 南 、安 徽 、江 苏 三 省 , 主 流 在 三 江 营 入 长 江 , 全 长 1 0 0 0 k m 。淮 河 流 域 多 年 平 均 水 资 源总量为854亿m3,其中地表水621亿m3,地 下水374 亿m3。水资源人均拥有量为565m3, 约占中国人均拥有量的1/5,属于中国缺水 地 区 之 一 。近年来, 随 着 经 济 发 展 和 城 市 化 进程的加快,流域的水污染和生态破坏日 益严重,因此淮河成为我国九五计划中第 一条被进行水污染综合整治的大河。
相关系数检验表找出相关系数达到显著的 临界值 Rα , 确定所得回归方程是否有意义。 1 . 2 模型的比较与选择
根据所给资料计算绘制线性回归方程 如下:
(1)线性函数
y = ax + b (4) 式 中 y 为 生 活 用 水 量 , 亿 m 3;x 为 时
间 , 年 , 起 始 年 为 1 9 8 5 年 , 相 应 地 x = 1 ;a 、 b 为 模 型 参 数 。计 算 并 绘 出 曲 线 , 如 图 1 。
(2)对数函数
y = a + b ln x (5)
令 x′ = ln x , 则 有 y = a + bx′ , 据 此 , 可
国 务 院 于 1 9 9 6 年 批 准 了 这 个《 规 划 》[ 2 ] , 并把这个规划限定在5年的时间内,也就是 到2000年淮河必须还清。整个规划思想是在 倒算的基础上形成的,那时,淮河有毒有害 物质比较少,达标不成问题,至关重要的是 要控制主要污染物COD(化学耗氧量)的排 放 总 量,只 要 C O D达 总 量 指 标 ,淮 河 就 还 清 了 。这 个 倒 算 出 来 的 数 字 到 底 是 多 少 ?规 划 原 文 中 关 键 性 的 一 句 话“: 本 计 划 总 目 标 36.8万吨COD是2000年淮河水质变清的年 最 大 允 许 排 污 总 量 。规 划 及 计 划 水 污 染 防 治备选项目303个项目左右,约需投资166 个 亿 。”这 些 数 字 是 规 划 框 架 的 原 貌 。实 施 这个规划的难度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