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指导书(中控生料)--金圆中控
水泥厂窑中控室作业指导书

烧成车间窑中控室作业指导书中控室窑操作员作业指导书1、目的:使烧成系统在受控状态下运行,合理地控制系统参数,稳定热工制度,煅烧出质量合格的熟料,完成熟料生产任务,保护好窑衬及炉衬,树立质量、环境、计量、安全意识,达到防治污染、节能降耗和安全生产的目的。
2、范围:适用于中控室窑操作员。
3、职责与权限:3.1负责窑系统设备的开停,有权利对突发事件紧急停车,力求收尘设备与主机设备同步运行,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或上报班长及有关人员。
3.2负责窑系统参数的监视、控制,保证生产、计量设备安全有效地运行,运行中力求高效、低耗,有必要时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技术人员提出操作参数修改及其他建议。
3.3负责窑产、质量指标的完成。
严格按照生产部、化验室要求进行监视、控制,负责熟料产量、质量指标的完成,力争控制消耗在合理范围之内。
3.4负责窑系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安全、环境、计量等不符合体系要求情况的调整、处理,并及时通知巡检工检查。
3.5熟悉并理解ISO9001、GB/T28001、ISO14001、GB/T28001各质量体系的名词术语、方针、目标。
3.7熟悉本系统或本岗位环境因素、危险源,熟悉应急与响应方案。
3.8完成管理人员临时交办的任务。
3.9记录书写工整、规范,交接班清楚。
3.9、负责搞好本班卫生。
3.10.检修时参与检修工作。
4、技术要求:4.1、参数控制:4.1.1、投料量330t/h。
4.1.2、一级预热器出口≤360℃。
4.1.3、五级预热器出口温度850-890℃。
4.1.4、分解炉出口温度860-900℃。
4.1.5、窑尾烟室温度950-1050℃。
4.1.6、窑头电收尘温度≤250℃。
4.1.7、三次风温≥800℃。
4.1.8、出篦冷机熟料温度<100℃,不见红料。
4.1.9、220℃<窑筒体温度<350℃。
4.1.10、一级预热器负压4500-6000Pa。
4.1.11、窑尾烟室负压200-400 Pa。
饲料事业部中控员作业指导书

饲料事业部中控员作业指导书1 生产前的准备工作1.1接通主控室配料系统总电源,按下报警显示钮来判断确认各料仓上、下各料位器指示灯,讯响器是否正常有效、可靠。
1.2查看上一班的生产记录,明确配料系统是否正常。
查看《主车间生产计划单》,给辅料间上料指令并给制粒间开具《制粒间生产通知单》,按《原料使用通知单》的要求使用玉米、油脂、液体蛋氨酸和促生脂等原料。
1.3检查各仓辅料的储备情况,确定先上何种辅料;并通知辅料库先上原料的品种和数量。
1.4检查或询问各制粒机组待制粒半成品仓的储备情况,确定优先给哪套机组配制饲料。
1.5检查液体添加系统(油脂、液体蛋氨酸)的储备情况及控制系统是否正常,清理油脂添加系统的过滤器。
1.6 启动空气压缩机,汽足后,检查“大秤门”下闸门”、混合门”开关情况2 开始生产2.1启动玉米系统:检查粉碎机结束后,应立即开启粉碎机为配料开始储备玉米面。
根据《原料使用通知单》上的规定使用玉米,并填写《玉米仓使用记录表》。
2.2玉米粉碎系统的操作221 启动顺序:玉米面绞龙( 1.902 )-玉米面提升机(1.901 )宀粉碎机(1.35 )宀喂料蛟龙T变频喂料器。
第一台粉碎机(1.35 )启动完成并开始喂料后,才允许启动第二台粉碎机(2.35 )。
2.2.2喂料速度调节:因锤片磨损程度的差异,影响到粉碎机的工作性能,在使用中粉碎玉米速度递减。
调整喂料速度,确保粉碎机电机在电流50—70A 范围内运行。
2.2.3玉米面粒度的检查:每两小时检查一次,检查结果应填写在《主控室生产记录表》中。
2.2.4关闭系统:在玉米面仓的上料位器报警时,应立即关闭喂料器,等5-10 分钟,排空粉碎机和提升机等设备内的玉米后,再关闭系统。
关闭的顺序是:(喂料器)—粉碎机-[ 除尘器和关风器(1.37 )]- 提升机(1.901)-绞龙(1.902 )2.2.5按要求清理初清筛和磁选器上的异物。
2.2.6生产中随时注意观察粉碎机的电流,必要时调节喂料速度;电流的突然降低,如果不是没有玉米,则通常意味着筛片受损或移位,发生漏料,应立即停机检查。
生料磨中控操作系统作业指导书

主要设备:φ4.6×(9.5+3.5)m烘干中卸磨一、质量标准1、出磨生料KH:±0.02 合格率≥70%2、出磨生料n:±0.10 合格率≥75%3、出磨生料细度:≤K合格率≥87.5%二、工艺要求1、入磨石灰石粒度≤25mm,合格率≥85%;水份≤1.0%,合格率≥80%。
2、入磨粘土水份≤5.0%,合格率≥80%。
3、严格执行化验室生料配比通知单指令,按比例配/喂料,保证不断料。
4、各电子秤运行平稳,计量准确。
5、监控装置齐全有效,显示清晰,反应灵敏。
6、操作环境整洁适宜。
三、系统操作(一)操作指导思想1、操作原则:预前小调整,防止大变动。
2、操作目的:严格控制各点参数在正常范围内,保证系统运行正常,做到防患于未然,实现优质、高产、低消耗。
(二) 开车前的准备工作1、确认巡检工检查设备各润滑点是否按规定加油,油量、牌号正确,油路畅通,油压、油温正常。
2、确认巡检工检查设备冷却水路是否畅通,流量合适,无渗漏。
3、确认巡检工检查设备内部清洁无杂物,关好检查孔、清扫孔,做好各人孔门及外保温的密封。
4、确认巡检工检查所有阀门,开关时的灵活性,开关位置及方向与中控室显示一致对应。
5、确认现场仪表指示正确,与中控室显示一致。
6、确认巡检工检查设备是否紧固,磨机的衬板螺栓、磨门螺栓、基础地脚螺栓、有传动连杆等易松部位不能有松动。
7、掌握窑运行状况,确认正常后,方可准备开启生料磨系统设备,并与窑操作员取得联系。
8、确认巡检工调节选粉机导板开度和放风阀开度到适当角度。
9、调节分料阀开度到合适位置。
10、确认巡检工将系统全部设备的机旁按钮盒选择开关打到“集中”位置并锁定。
检查所有系统设备是否全部备妥。
(三) 开车1、烘干中缷磨,往往是烘干能力影响产量,应对磨机的热风给予足够的重视。
本系统用窑尾废气供热,操作员需严密注意,控制入磨风温不超过规定温度,防止发生设备事故。
2、确认烧成系统正常运行。
水泥厂中控原料系统操作作业指导书

目的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明确本岗位责任,规范操作员操作行为,统一操作思想,使操作有序化、规范化,稳定生料磨运行状况,力求做到优质、稳产、高产、低耗,生产出合格的生料,保证窑的生料供应,确保生产正常运行,以达到设备完好、安全运转、文明生产目的。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中控原料系统操作,即从石灰石矿山、粘土、砂岩、粉煤灰、铁粉堆场至生料入库,包括废气处理部分的操作控制。
基本要求1.按时、认真、如实地填写操作记录,即《中控室原料磨操作记录》、《中控生料质量控制记录》;做好交接班工作,搞好中控室的文明卫生。
2.操作员对生料质量直接负责,将各项指标控制在合格范围内。
3.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遵守《中控操作员岗位职责》中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正常工作时所有安全连锁,工艺连锁处于联锁状态,优化操作参数,保证三班统一操作,稳定系统工况,达到优质、高产、稳产的目的。
4.熟悉本系统的生产工艺流程,熟练掌握各项技术参数和控制范围,对操作终端上的各种仪表、显示信号、操作功能和方法十分熟悉,正确无误地运用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生产作业;5.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完成本系统设备的启、停,保证设备安全地正常运转,努力提高设备性能,以较低的机、物、料耗生产合格生料,达到或超过设计生产能力;6.密切保持与现场巡检工的联系,对巡检工反映的现场设备异常情况作出正确判断,提出有效措施,指导巡检工进行处理工作;7.完成厂部和车间下达的各项定额、消耗和质量指标。
完成临时交办的任务;8.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提出本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提出提高产质量、降低消耗的合理化建议,参与技术改造、革新、攻关等技术工作;9.对本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异常情况,应立即向车间主任反映,并作出正确判断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或紧急停机。
必须如实地记录事故情况;工艺流程简介1.石灰石矿山、配料站进料工艺流程简介:石灰石矿山开采的石灰石由铲车卸入下料斗经重型板喂机喂入石灰石单段锤式破碎机破碎,合格粒度的石灰石通过矿运皮带长廊输送进厂,进厂后入圆形石灰石均化堆场进行均化;2.原料调配站储存四种原料:石灰石、硫酸渣、砂岩、粉煤灰,按质量控制系统自动或人工预先设定的配比,由各自的定量给料机(12a.02、12a.04、12a.06、12a.14)从库中卸出,送到库底的混合料胶带输送机(12a.07)上,输送入锁风喂料机(12/16.01),然后进入原料磨(12/16.02)。
饲料集团中控工作业指导书

饲料集团中控工作业指导书一、中控工不仅要熟悉本公司饲料生产工艺流程,熟练操纵配料设备,及时准确地处理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并持证上岗。
二、根据生产计划单,调度、操作生产设备,协调生产工序,监视生产设备的运行状况,并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及时进行处理,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保质保量。
三、中控工必须熟练掌握下列技能:1、能正确启动、监控、停止车间全部设备。
2、根据饲料配方计算各物料实际总用量,并据此安排上料计划。
3、掌握手动和自动配料生产的方法。
4、对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影响饲料质量问题,能及时进行质量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整。
5、正确指挥协调其它工段进行生产,监督与检查各工序运行质量。
6、对生产时发生一般性机器故障能够及时有效地排除。
7、做出电耗、生产量和原料消耗等生产记录、报表。
四、具体操作如下1、提前10分钟到岗,认真参加班前会,理解并接受本班次的生产任务,指挥协调各工段、各岗位人员、做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2、领取生产计划单,按计划单要求安排生产顺序。
3、按生产计划单根据配方计算各种物料的正确使用量,并写下投料单要求,各种物料的投料量、通知投料人员。
4、开始投料前必须先查看“看仓记录”核对物料与仓号是否一致,以及对各筛选磁选设备进行检查、清理、对全套设备系统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确定无问题的情况下,发出开机指令开始开机生产。
5、起动电源开关,起动空压机,起动进料系统开始投料。
①原料与仓号必须对应。
②投料口必须对应。
③每投完一个品种物料必须停3-5分钟,投料口打扫完毕后,待刮板机、提升机、物料走尽后,才能开动分配器换仓投下一个品种物料。
6、投料完毕后开始配料(自动配料,先配后粉)①、起动计算机控制系统,进入配料程序,应根据提示输入生产参数,如配方调整落料差,下料顺序,置入混合时间和混合机开门时间等,开启混合机及提升机、刮板机,分配器打到待粉碎仓。
②、调整配料称到零点,输入配料称数或生产量,开始配料生产。
(岗位职责)中控室窑岗位作业指导书

(岗位职责)中控室窑岗位作业指导书1、目的合理调整工艺操作参数,按质量计划生产出合格的水泥熟料并确保系统稳定,高效、低耗、长期安全运转。
2、范围适用于4.8×74M窑外分解窑熟料煅烧全过程。
3、职责与权限3.1回转窑操作员按质量标准及技术要求正确操作。
3.2在保证产质量的同时,保护好窑皮及耐火砖,延长窑系统安全运行周期。
3.3对系统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调整和处理,当处理无效时及时报告当班值长或部门主管。
3.4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3.5当对燃料质量、系统参数和状态判断不准或产生怀疑时,有权让相关岗位进行调整、检查和验证。
3.6负责窑内换砖工作和点火用油的管理。
4、引用文件4.1《工序质量考核办法》。
4.2《耐火砖使用周期考核办法》。
5、工作程序5.1质量标准:5.1.1f-CaO<1.5%,合格率≥88%。
5.1.2分解率≥90%,合格率≥90%。
5.1.3熟料强度≥58MPa。
5.2技术要求:窑尾温度1160±30℃,分解炉温度:860±20℃,一级温度:<330℃。
5.3操作规程5.3.1点火前的准备工作(a)预热器内大面积镶砖情况下,点火前要求窑尾将预热器各级下料挡板吊起。
(b)检查油箱油位。
(c)点火前,通知计量人员检查所有计量设备是否正常。
(d)通知仪表工作人员检查温度、压力、仪表是否正常。
(e)通知预热器巡检工检查各级预热器及分解炉入口门、捅灰孔是否关闭。
(f)确认三次风阀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j)确认窑喷煤嘴位置在零位并做好记录。
(h)根据工艺要求按升温曲线升温。
(i)窑操作员应对本系统进行全面了解设备变更等现场实况,仔细落实点火的必要条件,要掌握窑系统耐火材料和窑皮状况,了解窑内物料的残留量,要将准备工作的检查结果全面真实地写入交接班记录,并将存在的问题通知有关部门(岗位)处理。
5.3.2窑启动运行的操作5.3.2.1接到点火指令后,通知部门相关岗位将设备送电,通知仪表自动化人员对各仪表、计算机上电。
中控室窑操作员作业指导书

中控室窑操作员作业指导书1质量要求1.熟料f-c a o≤1.5%,合格率≥85%。
2.熟料立升重1100±75/L,合格率≥85%。
3.熟料三天强度≥28M p a,二十八天强度≥56M p a,合格率≥90%。
2工艺要求2.1窑头火焰活泼有力,但不扫窑皮。
2.2系统不漏风、不漏料、不喷尘。
2.3窑系统热工稳定,风煤料合理分配,窑炉燃烧比例控制在4:6左右。
2.4入窑物料表现分解率≥90%3作业程序3.1开停车顺序:开机顺序:窑中稀油站——窑头一次风机——点火油泵——窑头喷煤罗茨风机——窑头喂煤称——熟料输送系统——窑头袋收尘系统——冷却机干油泵——破碎机——冷却机——组风机——高温风机稀油站及液力耦合器加油站——窑主电机——高温风机——喂料系统——均化库底充气系统——均化库卸料电磁阀——窑尾一次风机——分解喂煤称——冷却机一、二、三段传动——冷却机二、三组风机。
停机顺序:止料、止分解炉喂煤后的顺序基本相反,但冷却机风机、窑头袋收尘排风机、窑头、窑尾一次风机、高温风机视冷却情况,燃烧器冷却情况而定。
3.2点火操作:3.2.1通知现场巡检工关闭和密封好所有的检查门,检查确认各旋风筒的下料管通畅、翻板阀灵活并将其吊起,测试各空气炮是否正常。
3.2.2检查各机组是否有备妥,确认各设备可正常投入使用。
3.2.3检查窑头点火燃油系统,通知巡检将油嘴清洗干净,油罐油量80%,将油枪架好,进油、回油管接好。
3.2.4煤粉仓要有足够的煤粉储备,够窑、炉升温和投料用(50吨左右)3.2.5启动喂料机组进行倒库,同时检查要喂料输送设备是否正常。
3.2.6启动测试冷却机及熟料输送系统,运行30分钟无异常后停机。
3.2.7启动窑的润滑、冷却系统、检查窑齿轮、托轮的润滑情况,试启动窑主电机(0.6转|分钟)3.2.8启动测试喂料系统及窑头一次风机。
3.2.9做好点火前的准备后,按照指令点火烘窑。
3.2.10启动窑头一次风机,给定适量转速。
中控室原料磨操作员作业指导书

原料系统中控操作作业指导书1.目的本规程旨在统一操作思想,使操作有序化、规范化,力求达到优质、稳产、高产、低耗,生产出合格的生料,确保窑系统的生料供应。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天瑞集团禹州水泥有限公司烧成分厂原料原料工段中控操作,即从石灰石堆场取料,砂岩、铁粉、校正料堆场至生料入库部分,包括废气处理部分的操作控制。
3. 指导思想及要求3.1 在各专业人员及现场巡检人员的密切配合下,根据入磨物料水份、粒度、易磨性,磨机振动、电流、吐渣斗提电流、磨进出口风温、系统风压等情况及时调整磨机产量、研磨压力、选粉机转速、循环风机转速及各挡板开度,努力做到立磨运行平稳、废气处理系统风量、风压稳定,均化库料位保持在一定高度,提高粉磨效率;3.2 树立安全生产,质量第一的观念,精心操作,不断摸索总结,在操作中充分利用计量监测仪表和先进的DCS自动控制等技术手段,整定出系统最佳运行参数,以达到优质高产,低消耗及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和文明生产的目的;3.3 树立全局观念与窑操、余热发电操作员互相协调,密切配合,各班操作员必须经常交流操作思想,做到统一操作,达到连续稳定运行的目的;3.4 操作员对生料细度和水份直接负责,严格按照质控处下达的各项控制指标进行操作,确保各种物料不出现断料现象。
3.5 操作员要按时填写记录,《原料系统中控操作记录表》、《质量记录表》和《交接班记录本》。
4.工艺流程简介长形堆场的砂岩、铁粉、铝质校正原料等由1803b(北侧)侧式取料机经1808、1809、1810皮带输送机输送到配料库顶,通过四通阀门、1210a(东侧)、1210b(西侧)皮带送进相应的配料库,圆形堆场的石灰石由0502-2取料机通过0504、0505皮带输送机送到石灰石仓内,四种原材料按质控处指定比例分别经过胶带称重给料机计量后,由皮带输送机输送经回转阀入磨,物料烘干粉磨后经过选粉机选粉,大颗粒物料由于重力、离心等作用沉降下来重新入磨进行粉磨,合格的细粉被风带至旋风筒通过重力、离心沉降等力被收集下来,部分没被收下来的细粉由窑尾袋收尘器收集,两处收集的粉尘经过锁风下料器、空气输送斜槽和拉链机、斗提等设备输送至均化库顶,进入斜槽后通过六嘴分配器入生料均化库;部分大颗粒物料从喷口环处落入刮板腔内由刮板刮入吐渣口排出磨机外,经重锤翻板阀、吐渣皮带、吐渣斗提、入磨皮带输送机、回转阀重新入磨粉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控操作参数控制)
作
业
指
导
书
二○○四年二月
作业指导书
分类编号
ZJC3生二118-2003
页码
1/2
文件名
中控操作参数控制
1、适用范围
本标准是针对正常运行时所做的规定。
2、作业内容
№
名称
单位
控制参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总喂料量
选粉机转速
磨机磨音
选粉机出口若悬河负压
<75
<80
作业指导书
分类编号
ZJC3生二118-2003
页码
2/2
文件名
中控操作参数控制
№
作业顺序
注意事项
1、适用范围:
本标准是针对正常运行时所做的规定。
2、规定内容:
№
名称
单位
控制参数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循环风机轴承温度
中控轴温度
滑履轴承温度
减速机高速轴温度(其余轴承)
入库斗提功率
电收尘入口气温
磨头温度
磨尾温度
磨头负压
磨尾负压
磨出口温度
所有电机线圈温度
主电机轴承温度
循环风机电机轴承温度
t/h
rpm
db
pa
℃
℃
℃
Pa
Pa
℃
℃
℃
℃
≤185-230
400-550
126.5-128.5
-4800~-6000
<150
200~350
≤280
-200~-600
-800~-1300
<100
<120
循环斗提功率
磨主电机电流
选粉机电流
增湿塔出口温度
℃
℃
℃
℃
KW
lt;65
<65
<75(<65)
<45
<30~55
<230
<200
175~195